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蟹民-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人用来报恩的,你想要的话送你了。”周福递过金链子笑着说道。
“非亲非故的,我才不要呢。”豆花儿接过金链子仔细看着说道,她也是头一次见金子,感觉亮晶晶的真好看。
见豆花儿的样子,周福知道豆花儿喜欢,顿时心里有了想法“这金链子你带着不好看,等我下次融了给你打首饰怎么样?”
听了这话豆花儿心里美滋滋的,没有答应就转移了话题,“你不说粳米送给我弟熬粥喝吗,怎么给我奶了,进了她的口袋想要再拿出来就难了。”
“没事,我家还有好些,明天你到我家来拿。”周福不在意的说道。
“嗯,那说好了。”对于这事豆花儿没有拒绝,毕竟弟弟这几天不舒服,喝点粳米粥养养是非常好的,于是两人在月下说了好半天,最后在豆花娘喊睡觉了才分开,不过周福感觉这种在月下谈情真好。
第7章 说亲()
第七章说亲
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转眼又是两年,周福成为了真正的十八岁好汉,身体更加强壮高大,武艺也是日益精进,当然钱罐子里的老婆本也是也是越来越多,所以的事情都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可是就在前几天,韩慕侠师傅却告诉周福说:“阿福,你到武馆已有六七年的时间,这中间不知道有多少人进来出去,有学艺有成的,也有半途而废的,你的努力和坚持为师很是欣慰,你现在基本算是学成了,可以出师了,只要以后坚持必定会成为一代宗师的。”
就这样周福被告知出师了,要知道武馆这个东西是在民国近期才产生的东西,但是真正为了发扬中华武术强身健体为目的很少,大多数都是为了赚钱。
不像以前才叫真正的拜师,一个师傅带着几个弟子学艺,遵循规矩,待师如父一样尊重,拜师和出师都是有着严格的规矩,现在不同了,如果你没钱交学费,马上就可以出师滚蛋了。
周福几年学武没有交一分钱,但是韩慕侠却毫不藏私的教授自己武艺,同时还叫自己做人,这份感情不是其他武师可以相比的,所以周福今天再次上门了,准备隆重的磕头出师。
拉着韩慕侠和李氏端坐上座之后,自己直挺挺的跪在下方。
“师父师娘在上,承蒙师傅这六年来无私的教导,传授徒儿武艺和做人的道理,今日出师,特地感谢教导之恩。”
说完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响头,完毕之后,接过一旁小五子递过来的茶水,至于小五子怎么这么聪明,这时周福事情用一根海参为代价安排好的,不然就那个胖子怎么会这么有眼力劲。
感受到周福的真心尊重,韩慕侠和李氏都欣慰的喝下了茶水。
“阿福,虽然你现在出师了,但是不能懈怠,不然前面的努力就前功尽弃了,还有要端正做人,却不可仗势欺人”韩慕侠最后全了师徒情谊,嘱咐自己的殷勤期望和告诫。
周福自然是点头答应,最后递上准备好的礼物,“这是徒儿准备给师傅和师娘的礼物。”
韩慕侠的是周福两年前从老金哪里撸来的翡翠扳指,经过周福的盘玩水头更加光亮,李氏的是周福从首饰店买的一对白玉手镯,虽不是羊脂玉,但是水头也还不错,价值不是很便宜。
对于周福的礼物,韩慕侠原本是不收的,说是他一个人不容易,但是最后在周福的劝说下收下了。一顿散伙宴吃的很是沉重,李氏一直红着眼睛给周福夹菜。
“师娘,又不是天南海北,没事我不就过来了,你这样搞的我以后都不好意思来了。”看着碗里的菜快要堆成山了,周福哭笑不得的说道。
“阿福说的对,没事或者有什么不懂的就尽管过来。”后半句是对周福说的,可能由于徒儿出师的缘故,韩慕侠这个老硬汉此刻也表现的有几分柔情。
最后的结果是周福吃撑了,挺着难受的大肚子回家了,但是心中却是十分的温暖,从此之后天高任鸟飞。
出师之后的武艺不能丢,生活不能乱,赚钱的节奏更是不能慢,因为周福已经十八了,这个年龄可以有孩子了,而且豆花儿也快十七了,是大姑娘了,所以得赶紧准备了。
这天傍晚,周福带着小乖和小坏两条中华田园犬出去遛弯,这两条狗是街上一户人家狗生下来多的不要的,周福看着可爱就抱回来养的。
因为农村土狗的生命力顽强好养活,繁殖力也强,一般养多了没人要的话就是扔到野外随它们自生自灭,运气好就会变成流浪狗或野狗,不好的就会被其他野物吃掉或者饿死。
至于名字是周福自己取的,因为刚开始的时候那条小黑狗很霸道,周福在喂它们羊奶的时候,小黑狗总是挤走小黄狗,自己一个人霸占着羊奶,小黄狗可怜巴巴的在一旁看着,等小黑狗吃完才上前吃。
于是周福就给这只霸道的小黑狗起名为小坏,你们说他是不是很坏呢,乖巧可怜的小黄狗起名为小乖,长大之后还是一样,小坏很皮,经常破坏家里的东西,而小乖就不一样了,总是乖巧的跟着周福的脚步,身上也不像小坏那样弄的脏兮兮的。
还没到院门,周福就看见穿着花布衣服的方媒婆在院门口和李二婆娘说着话,突然想到什么,周福一声响哨招呼着小乖和小坏赶紧回来,自己快速的跑了回去。
“方大娘,是不是找我的?”
“可不是找你的吗,上哪去了,让我可是好等呀,你让我留意的事情有情况了。”方媒婆挥着手帕说道。
这时一旁的李二婆娘听了侧着耳朵打听,要知道方媒婆除了做媒还有什么事,周福可是钻石王老五啊,就着六间大房子就好多姑娘愿意嫁过来,所以她可得打听打听。
看着李二婆娘侧过来的脑袋,周福咳了咳,看见周福的眼神,李二婆娘讪讪地笑了,然后就走开了。
“方大娘,这里说话不方便,快和我进屋喝完红糖水再说。”
方媒婆嘴巴虽然大,也是知道轻重的,不管什么时候名声都是要紧的,可不敢随意透露顾客要她拉线牵媒人的信息,尤其是姑娘家的。
美滋滋的喝完一碗甜腻的红糖水,方媒婆这才擦了嘴巴说道:“阿福啊,你还别说,还真有人托我到黄家说媒,我刚才就是从黄家出来”
这还得了,不等方媒婆说完,周福就急忙问道:“是谁家的?黄家答应了吗?”
“哎呦喂,阿福你别急呀,这么急想要娶媳妇了?“看到周福的急眼,方媒婆笑着打趣起来。
“我的方大娘,这可是我的终身大事,您老就别绕弯子了。”周福这时候真想掐死方媒婆,但是还得好言相待,谁叫娶媳妇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呢。
“好了,我就直说吧,黄家没答应,后来我和黄家奶奶唠嗑提到了你,对你的影响不错。”方媒婆不愧是老手,这家还没结束就提前接上下笔生意了。
“真的。”听了这话周福顿时安心了,老婆本存够了,家里什么都有,现在是完事具备,只欠东风,不对只欠说媒了。
“方大娘,小子上无父母,下无兄弟姐妹,只有小子一人,今天就在这拜托您老明日劳累跑一趟,替小子到黄家说个亲事,完事之后小子定会感谢您老一辈子,到时候一定包个大大的红包给您。”周福有是一碗甜的发腻的红糖水,再加上一顿哭惨的说辞。
方媒婆也是知道周福的,自家小儿子和他一般大,现在都大爹了,而周福还是一个人,这就是没有大人操办的结果,唉,可怜天下父母心,谁家我是个善良的人呢。
一口气咕咚咕咚几下喝完红糖水,“放心吧,我明个一早就去,保证给你说成了。”乐滋滋的拿着周福递过来的一块大洋,扭着大屁股离开了。
方媒婆走后周福就没有消停过,在屋里瞎转悠,看着屋顶的灰瓦有些破损了,正好从傅宝家拉来一车大灰瓦可以换上,顺便将房子翻新一次。
掏出钱罐子,哗哗啦啦的一股脑倒在炕上,一二三四五
二十块一摞,这么多年零散的小钱共计二百三十六块,当然大钱整的周福都放在壁洞的箱子里,这么多钱用来结婚置办东西要不了零头,由此可以看出周福是个隐形的财主。
第二天一大早,方媒婆就精心打扮好出门了,要知道昨天临走前周福给的一块大洋可不少,有的人家从头到尾也没有一块大洋,再说方媒婆对周福也是同情的,不管因为那个原因,这门亲事方媒婆必定要使劲的,说成是必须的。
“黄二嫂子,我在这里给你道喜了。”还没进门,方媒婆就笑着给正在摘菜的豆花儿娘道喜。
“方媒婆来了,昨天的事不是不成吗,怎么又有什么喜事呢?”豆花儿娘很是纳闷,昨天的亲事自己和婆婆都是拒绝的,于是站起来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就招呼着问道。
“今天说的不是那个,知道前街的周福不?是他托我来说媒的。”方媒婆挥着招牌性的动作说道。
“是他啊。”听了这话,豆花儿娘说完看着一旁女儿的表情,豆花儿听到是周福托人说媒,自己虽然泼辣,这时候也是知道害羞的,于是红着脸跑回屋了。
看到豆花儿的反应,作为见多识广的方媒婆哪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呢,和豆花儿娘相互看了一眼就哈哈大笑。
豆花儿娘对于周福的影响是好的,小伙子长得人高马大的,精神能干,上没有公婆,女儿嫁过去不用立规矩,小两口自己当家做主,还没等她开口,黄老太就在屋里说话了。
“是方嫂子吗,赶快进屋来。”
听了这话,方媒婆和豆花儿娘说了句就进屋了,虽然女儿是豆花儿娘的,但是作为当家的老婆婆是具有很大的决定权的,所以方媒婆就进屋和黄老太商量去了。
“方嫂子,你刚才说谁来说媒呢?”黄老太拉着方媒婆坐到炕上问道。
“周福那小子。“然后方媒婆就是一顿夸,虽然知道自己说的人家都知道,但是谁叫这是套路呢,自然要按规矩来不是。
豆花儿娘端了糖水过来,然后就在一旁共同参与商量,黄家对于周福和豆花儿的事是知晓的,不过也不能上赶着不是,经过一个上午的谈论相关事宜,最近达成统一的意见,最后由方媒婆转达。
聘礼要活鸡活鸭各一对,喜饼一箩筐,五谷各一斗,八匹棉布,新娘银首饰一套,四季衣服各一,礼金二十八块现大洋,如果行,就定在今年九月份的日子,具体情况再商量。
这样的聘礼在周围也算是比较高的了,方媒婆本以为高了,要是周福拿不出来她还要再说说的,可是周福的爽快让她有些吃惊,没想到周福还是个有点家底的,这样也好,自己的喜钱不就更多了不是。
第8章 改建新房()
第八章改建新房
这时候结亲没有后世那样简单,但毕竟都是小门小户,也没有大户人家那样讲究什么三书六礼,顶多让媒婆在中间多跑几趟,双方达成一致的意见后就商量定下日子,这样一桩婚事就算成了。
经过方媒婆的几次两头跑,周福和豆花儿的亲事算是成了,定在今年九月初六,日子是黄老头找人看的,周福也是查了周瞎子留下来的黄历,虽然周福算命不行但是查个事情看个日子还是绰绰有余的,九月初六确实是个宜嫁婚娶的好日子。
现在才三月份将将开春,虽说日子还早着,但是零碎的事情很多,结婚的新房可是关系自己以后一辈子的生活,基本上一个人结婚时的新房就是他今后一生生活的模样了,所以得现在就弄好,不能有一丝马虎。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现在开始我要做一个勤劳的包工头,不过在这之前得去问问媳妇的意见,房子该怎么弄才行。
拿起大麻袋,将去年底从傅宝哪里买来的“陈米”从米缸里挖出一大半,至于自己家吗,诺,哪里不是还有上个月才买来的“陈米”吗。
说到这就不得提一提傅宝贝了,去年成了亲,在自己家的洋行当经理,虽然看起来是那种满脑肥肠缺心眼的模样,但是干起活来还是不错的,可能是受到家里家外的压力,于是对于和周福一起挖自己家墙角的事就更加热衷。
以前是几个月一次,现在两个月一次,每次都是主动拉着周福来,如果不来就绝交的样子,动手的时候还不要周福动手,他一个人干的大汗淋漓好不爽快,这搞的周福很尴尬,要不是知道他吃得下睡得着,不然还以为他真是传说中地主家的傻儿子呢。
一半麻袋大米左右六七十斤,周福“咚”一声倒是将豆花儿娘和黄奶奶惊了一跳。
“阿福,这是什么呀,看样子分量不轻呢?”黄奶奶和黄家女人们围了上来。
“没什么,就是家里去年剩下来的粳米还有的多,这不新来又到了,想着你家人多,于是给你家送来点。”周福笑着说完,伸着头向屋内寻找豆花儿的身影,奇怪这丫头跑哪去了。
“难为你有孝心了,奶奶我就喜欢吃着粳米粥了。”黄奶奶打开米袋说道,色泽光亮,心中这哪里是陈米呀,看样子自己这孙女婿门道不少,看样子要好好打算了,一旁的豆花儿大娘心里也是打着小算盘。
看到黄奶奶和大嫂的表情,豆花儿娘哪能不会知道她们在想什么,可不能让女婿吃亏,赶紧岔开话题,“阿福,你今天是豆花儿的吧?”
“哦是的,我这不是打算将房子翻新一下,在盖个厨房,打一套家具,所以过来问问豆花儿有什么想法?”现在订了亲周福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
翻新可不是小事,豆花娘连忙说道:“豆花儿到隔壁送豆腐去了,也差不多回来了,你出去看看顺便做好打算。”
周福听了“诶”的一声答应就出去了。
黄大嫂招呼儿子将米搬进屋子之后就开始和黄奶奶在哪了开始咬耳朵,“娘,我看这新姑爷门道不少,要这样好的粳米都是陈米,那哪里还有好米呀。”
“不错,我听说阿福和傅家少爷是好朋友,经常一起吃喝,这米十有八九是从傅家哪里得到的。”黄奶奶小道消息还是十分灵通的,对于周福的富贵朋友都知道。
“是的哦,没听说吗,阿福经常在周边买米换物不是,看样子家底不浅,我看着聘礼是不是该在提一提。”黄大嫂小心翼翼的看着婆婆试探道,毕竟家里不是很宽裕,大儿子黄豆仁是娶亲了,可是还有小儿子豆干呢,豆花儿自己的弟弟豆皮也到了合适的年龄。
豆花儿娘听了大嫂的话,将手上的家伙什摔打的啪啪响,“还提什么提,你也不看看周围哪家要这么高的聘礼,啊?”
黄大嫂听了这话正要反驳,“好了,吵什么吵,都订好的事还改什么。”黄奶奶可能也觉得说订的事在改有些不妥,发挥了自己一家之主的作用,否定了黄大嫂的意见,同时也平复了一场硝烟。
黄大嫂见婆婆今天公正的表现有些难以接受,平时不是偏向大房的吗,这是怎么了,难道是看到新姑爷有用,现在就开始巴结了,想到这心里有些小慌慌了。
但是豆花儿娘觉得婆婆没那么好心,肯定没有憋着好屁。确实,黄奶奶心里想着见周福的为人做派不是个简单的,以后肯定有出息,这里的出息是巴结着傅家成为一个小财主,到时候也好接济一下丈母娘家不是,那可比现在多要三瓜两枣强多了,搞不好还因为这点东西留下疙瘩,伤了和气,不得不说少老而不死为贼这句话是正确的,什么事想的都比一般人要远。
刚出门周福就碰见回家的豆花儿了,“你今天怎么来了?”
“我今天来是想问问你房子翻修你有什么想法没有。”正处于热恋状态的小青年对于未来的生活是充满了希望和憧憬的。
“这个我,我没有别的要求,只要宽敞明亮只一点就可以了。”对于挤在狭小的房子过了十几年的豆花儿来说是受够了,这是她对新房的唯一的硬性要求。
“这个没有问题。”这还不是小意思吗,可能女人对于新房有着天生的狂恋吧,刚还说只要宽敞明亮,可是说着说着就将自己的构想一点一滴的说了出来,周福在一旁认真记录,形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最终新房的构型也就敲定了,只等开工了。
本来周福是要找熟人石泥瓦匠的,但是晚了,今年很多人找他干活,所以工程都安排到三个月后了,这可不行,于是石泥瓦匠很是抱歉的送着周福出门了。
“阿福真是不好意思,原本你的活大哥我一定是要接的,可是我这已经答应别人了,这”
“没事的石大哥,做生意先来后到是应该的,你不必在意。”周福很是理解石泥瓦匠,虽然平时关系亲厚,但是做生意就是要讲诚信,不然以后谁还回来找你。
“兄弟理解就好,现在农闲,你到码头看看有没有乡下的泥瓦匠,简单翻修也要不了多好的手艺。”石泥瓦匠为此热心的提醒道,以此弥补自己的愧疚。
周福只能点头答应。
现在正值春闲,所以很多乡下汉子来到城里打短工补贴家用,周福还没到码头就看见一群人拿着扁担等家伙等待招工。
“老板要招工吗?力气活什么的我都会干。”一个长相老实的年轻汉子上前问道。
力气活周福不要,他要找的是泥瓦匠,本想拒绝的,但是看到这个年轻汉子在倒春寒还穿着破旧的单衣,在寒风中哆嗦着身子一时就有些想起自己以前的日子,不由的起了几分同情。
“苦力我不要,但是你会不会上梁换瓦呀?”周福问道。
看到周福犹豫,本以为不要人,想到家里快要断粮了就有更加着急了,没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年轻汉子急忙回答道:“会的,我跟村里的泥瓦匠干过几年。”
“那好吧,就你了,你叫什么?”周福在同等情况下很愿意给困境中人一些机会的。
青年汉子名叫元祥,去年收成一般,可是婆娘和老娘生病了,花了家里的全部积蓄,这不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都断粮了,出来打短工也没有找到活干,在这样下去元祥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幸亏周福找他干活。
周福带着元祥一路上才买需要的东西,到家时两人都是大包小包提满了,对于周福的花钱元祥感觉就是真阔气。
换瓦是件简单的伙计,只要不恐高基本上就能干,但是却有一个大麻烦,就是太脏了,想一想屋顶上盖了几十年的瓦片之间有多厚的灰尘啊,还那么高,所以一定周围都是灰尘,更别提是屋内了。
所以周福打算先从后罩房开始,首先要将后罩房里的东西搬出来,即防止屋顶瓦片掉下来打碎东西还能避免灰尘。
可是看到三大屋子的东西可把周福愁怀了,这时候自己也是吓了一跳,没想到自己弄了这么些东西回到,破旧的博古架上摆满了瓶瓶罐罐,墙角和边沿也都是,别看这些说的好听都是古董,但是价值都是太高,不然周福还不早就发了。
困难虽然大,但是不能退缩不是,于是周福开始捋起袖子开干,首先腾出一个完整的博古架,和元祥搬到自己的卧室,然后在仔细的挑选,选出那些年头老,价值高的东西来,可是这是周福财迷又犯了,觉得每一个都是宝贝,经过一下午的挑选,最后还是将博古架摆满了,炕上也没能幸免。
剩下的大半就搬到了堂屋随意摆放着,至于周福为什么要弄这些回家,那就是因为穷怕了,再说这些东西就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本着不浪费的原则就全部扫荡回家。
不过在搬运过程中周福也算考验了元祥的人品,在听说这些东西是古董宝贝的时候,元祥显得格外的小心,但是没有任何的小动作,这让周福很是满意。
至于那堆残损的木料之将少量的紫檀黄花梨搬了出来,其他的就用些不要的草席糊弄的盖着。
周福和元祥两个手拿木棍就上了屋顶,“各家各户小心关好门框,下瓦了。”周福站在房顶大声吆喝了两声,顿时间就传来一阵阵关门窗的声音,周福前几天就打好了招呼,要不然怎么这么自觉。
声音没有了,周福示意元祥开始动手,这些瓦片是时间长了,有不少已经开裂,反正是不要了,所以动作非常粗暴,直接用棍子顶掉,随它掉到地上摔烂。
突然,“啊啊”隔壁大婶一声大吼,“我的衣服,周福,你看我的衣服,明天好好的给我洗。”
站在屋顶的周福看着隔壁大婶在院子中举着自己家的衣服,不对是抹布,“哈哈”这时工程已经完成,不少人出来看热闹。
听着叽叽喳喳的笑话,大婶更加的气愤,看着大婶要爆发了,周福赶紧说道:“马大婶别生气,你不是缺个糖罐吗,明天我给你一个好看的,白瓷带花带盖的。”
马大婶早就眼馋周福一屋子瓶瓶罐罐的了,得了好处马上顿时笑脸了,“说好了,明个我就去拿。”说完就去洗她的抹布了。
虽然大发了马大婶,可是却惹了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