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三国当谋士-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对此事,他的确有话想说。
他虽与陶谦交情匪浅,然自投至吕布麾下后,一旦涉及徐州事务,便再不轻提这些来往,皆是公允地就事论事,自知避嫌。
这会儿乍然听闻陶谦已死,他在震惊之余,也多少有些伤怀,忍不住替其辩护了几句:“宫曾与公祖交厚,素知他品德高,有容人雅量,是为仁人君子,多讲究光明磊落。此言既已得宣扬,广为人知,定不会于背后耍诈的。”
以落棺相迫,可远脱出兵不厌诈的范畴了。
考虑到有陈宫等对那事并不知晓的谋臣在场,参与进那事的郭嘉、贾诩和燕清,皆都在讨论时,默契地避开了它。
吕布更是全程没说话,只安坐上方,时不时亲自倒杯茶,送到说得口干舌燥的幕僚们跟前,惹来一片惶惶的‘不敢’。
话虽如此,在吕布执意如此的情况下,他们也只能受了,对这份来自主公的关怀和体恤,也默默领情在心。
只有燕清知道,吕布这厮根本不是借此收买人心,而是趁给谋士们端茶送水的时候,偷行不诡之事。
方才行至他跟前时,吕布就悄悄摸地借着宽大肩背掩护,在众人看不见的死角,大胆地捏着他的手。
仗着知道燕清在这种场合不敢大幅度地挣扎抵抗,就放肆地好生把玩了一阵,直到燕清忍无可忍,将寒气森森的目光转到吕布裤裆一带,才依依不舍地放开。
虽是桩发生得莫名其妙的大事,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吕布都绝对是占尽好处的一方,于是谋臣们在讨论时,也十分顺遂,就连唯一建议谨慎为上的贾诩,都很快被说服,放弃坚持自己的意见。
时间拖得越久,徐州当地的民众,对拖三推四得叫陶公无法早日入土的吕布,好感就越低。
况且这派去接管徐州刺史之位的人,可是由吕布来任命的,却非吕布本人亲至,双方又实力悬殊,哪怕不管不顾地这恩将仇报的恶名背上,也损害不了吕布甚么。
接受是肯定要接受的,就是商定出任徐州刺史的人选时,为了达成共识,耗费了一些时间。
燕清属意刚在出间青州,立下大功的周瑜担任,还能将他那正在扬州做从事的总角之交,孙策派去做徐州别驾——虽然主臣关系反转,让他颇感微妙,但一想到那大都督陆逊都变成他儿子了,就又淡定下来,觉得没什么了。
对燕清看人的眼光,郭嘉一向深信不疑,又跟他是众所周知的挚友,这会儿就厚脸皮得不知避嫌为何物,懒洋洋地直接出言帮着力挺。
就是贾诩和陈宫等人认为周瑜毕竟年岁太轻,资历虽够,却不一定能服众,略感犹豫。
“……公瑾前番建有大功,需得大赏,方能安定军心。”燕清据理力争道:“古有甘罗十二拜相,有德贤者即可居之,你们非是迂腐之辈,怎单单拘泥于其年纪,叫这也成桎梏了?”
最后在燕清的力荐之下,还是选定了周瑜。
在派人去通知在驿站休憩的糜竺时,贾诩忽问:“这递上朝廷的奏章,可是将由重光来写?”
燕清一愣,笑道:“文和多虑了,若清真动笔,那才叫多此一举。”
贾诩凝眉:“噢?”
燕清刚要回答,郭嘉就笑了一笑,将一对胳膊大喇喇地往燕清双肩上一搁,整个人就跟没骨头似地贴了上去,全靠燕清帮他撑着:“陶公祖既动此念,又做至如此地步,恐怕早将那让贤的表章写好了。”
听了这话,贾诩的脸色非但没有缓和,眉头还深深地皱了起来,目光亦跟长满针芒一般充满杀气,直刺郭嘉理直气壮地垂环在燕清胸前的那两条手臂。
郭嘉却是风流不羁。即使被贾诩以眼刀剜了,也只是先开始愣了一愣,明了贾诩的火气所在后,非但满不在乎,还眉眼弯弯,变本加厉地将浑身的重量都往燕清身上压去。
郭嘉那原本很是孱弱的体质经过调养,已渐渐与常人无异,这会儿没轻没重地压过来,骤然被迫承受着一个成年男子重量的燕清,也被带得身形一歪,等稳住后,没好气地侧过头来训道:“你倒是不知客气为何物!还不下去!”
郭嘉神态惫懒,谎话张口就来道:“站得稍久了些,眼前发昏不止,想靠着歇会儿,重光不至于如此小气吧?”
燕清半信半疑地盯着他看了一小会儿,没能分辨出真假来,便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随他去了。
郭嘉对燕清那在外人面前油盐不进,在朋友跟前就好说话得不可思议的性子拿捏得十足,得了默许后,就更加心安理得地赖着不动了。
甚至乎,他在撂下这句话后,还心血来潮地以鼻尖往燕清衣领里凑了一凑,意外地嗅到几丝淡雅木香,倒很是宜人。
燕清看他得寸进尺,不轻不重地推推他前额,警惕道:“做什么?肯让你靠着,已是大发慈悲了,要再弄些把戏出来……”
郭嘉扬了扬眉,笑道:“重光何时也似文若那般讲究,用香料来熏染衣物了?”
“香料?”燕清狐疑地俯身嗅嗅衣料,除带点沐浴后的皂木香外,并无其他:“怕是你弄错了,我可没弄过那些。”
吕布反应则更直接,原正听着陈宫讲话的他瞥见这边的动静后,想也不想地一个大步飞窜过来,眨眼间就将郭嘉从燕清身上扒了下来。
就跟提着一只兔子似地,托住郭嘉双腋,当场叫他双脚离地,口中还急切道:“奉孝可是身有不适?来人,速请仲景来!”
郭嘉:“……”
待燕清哭笑不得地劝住做戏做得万分投入、竟让陈宫等人都真了当、也跟着忙活的吕布,吕布才心有不甘地松开了郭嘉。
郭嘉心有余悸地活动了几下筋骨,燕清好笑道:“奉孝也应吸取教训,少当着主公的面胡闹才是。”
明知吕布是醋坛子,还故意当着他的面搞些小动作。
郭嘉轻哼一声,凑到燕清耳边道:“有在议事中途没羞没躁地对你动手动脚的主公在前,重光还好意思说我没分寸?”
燕清一惊。
好在他脸皮够厚,这会儿还能若无其事地低声回道:“奉孝是怎么知道的?按理说你看不到的。”
“何须眼见为实!”郭嘉嗤笑一声,以扇掩面,先打了个大哈欠,才面无表情道:“嘉虽眼拙,不识你仙人玄妙,但那杯茶水在你面前摆着、却一直都满着的这点,还是记得分明的。”
“你倒是心细如发。”
燕清由衷地感叹了句,没想到郭嘉如此火眼金睛,竟连他面前的茶水都有分神关注,接着又不由惑道:“但这与你方才所说有何关系?”
他并不口渴,又准备一会儿找机会睡回笼觉,所以碰都没碰那杯被吕布沏得味道尤其一般的浓茶。
可区区一杯茶水,又是怎么害他露了馅的?
郭嘉一针见血道:“蠢货!你那杯茶自始至终都是满的,主公却往你那添得最勤,那茶水究竟是添到哪儿去了?”
第一百六十四章()
♂
吕布那点见不得人的小腻歪,一下就被火眼金睛的郭嘉给犀利地揭了老底,燕清为其伴侣,也感到不甚自在。
他轻咳一声:“你既看破,又何必说破?”
郭嘉凉凉地睨了他一眼,皮笑肉不笑道:“若不说破,重光又如何信我已看破?”
燕清竟无言应对。
就在这时,吕布结束了与陈宫等人的对话,大步流星地行来,看也不看郭嘉,径直对燕清讲道:“还请重光代布书上几语,交予公瑾。”
一谈及正事,燕清就将方才那点小尴尬给抛之脑后了,肃容道:“此乃清份内之事,主公交代即可。”
那么多的书不是白看的,那么多日的谋士议事,也不是白听的,吕布早是今非昔比,这会儿略作思忖,就突显出了往日刻苦的成效,出口通顺达情:“同为大汉之臣,守一方之邦,今见公祖骤然离逝,心中甚憾。承蒙故友看重,以徐州相托,虽功德微渺,亦不胜惶恐,为不辜负遗忘,唯有慎择良才,为其继任。憾事务缠身,无法亲至,亦不当受贺,而委公瑾代去吊唁,再上奏天子,为公祖请封一二。”
说完,吕布恳言道:“布才疏学浅,言辞定有不妥之处,便请重光帮着润色一二了。”
燕清自然应好。
面上分毫不露,心却忍不住对这英武沉稳模样的吕布砰砰直跳,有了刮目相看之感。
而吕布这虚心请教,谦恭下士的姿态落入未离去的幕僚们眼中,顿让他们暗暗点头。
加上他占了便宜后毫不狂妄自大,而是谦虚得体地做出答复,牢记第一时间宽抚对陶谦的恩德怀念不已、又对他的即将到来而惶惶不安的徐州人士,十分满意。
“还请主公候上片刻,清即刻就来。”
燕清不欲拖延,直接返身入了内厅,要马上处理此事。
吕布当仁不让地紧随其后,倒是可以回府补眠的郭嘉不知为何,也默不作声地跟了进来。
磨是提早研好的,纸张也有现成的。燕清静坐片刻,打好腹稿,就提尖运笔,行云流水,可谓是一挥而就。
将之平铺于案桌之上,待墨干透即可封敛。
吕布着迷地看着燕清优雅漂亮的动作,根本移不开眼来。
而这痴迷姿态落入虽也有一会儿晃神、但很快恢复过来的郭嘉眼中,自又是一顿不忍直视的眼皮抽抽。
燕清将写就的文书从头到尾又默读一次,确定没有疏漏了,方安心搁笔,一抬眼,就看到难得在私下里能和平共处的两人,不免觉得稀奇有趣。
等接触到燕清不解的目光,吕布才慢慢清醒过来,却没没正没经,而是正色问道:“因陶谦之事所耽搁的出征,依重光看,是午后即去,省得误了战机,还是另行择日呢?”
燕清:“……”
他还真将这茬给忘了个干净。
不等燕清回答,郭嘉就慢吞吞地开口了:“实不相瞒,嘉之所以留下,亦是关于此事,有些话想与主公与重光说。”
对郭嘉的意见从来是无比看重的燕清一听,登时毫不犹豫道:“奉孝请讲。”
郭嘉也不谦虚,点头受了,旋即道:“依嘉之见,若重光建议出兵伐那青州,是意在曹操的话,恐怕无需再动兵戈了。”
燕清:“这是何故?”
郭嘉挑了挑眉,一面往厅正中位置悬挂的那舆图走去,一面不答反问道:“重光认为,曹操此人,是那不通转变,不惜性命的庸才,还是善于变通,识得时务的英才?”
燕清想也不想道:“自是后者。”
郭嘉这会儿已站在舆图前面,先在青州的版块上点了点,再到在其正下的徐州,旋即顺着去到左上的兖州、冀州……
至于右侧皆是海水,不必多看。
郭嘉微笑道:“这理由,可够简单明了的?”
燕清在他走到地图前的时候,就已明悟过来。
不费吹灰之力得了徐州的吕布有多高兴,吃下陶谦死前这一记釜底抽薪的曹操就有多难受。
要按照原来的设想,刚取下兖州、又专程去长安一趟,匆匆迎来帝驾的吕布,起码在一两年内都不会轻易兴兵,着力安顿内部。
即便有那余力和急切,首当其冲的,也是荆州刘表和冀州袁绍,或是并州混战的多方势力,而不是只与兖州接壤的青州。
单应付一个有勇无谋,急于复仇,用人唯亲的公孙瓒,和老迈无力、胆被吓破的陶谦,他完全称得上游刃有余,还能一边寻求机会攻打周边来扩展领地,一边暗中结连凉州马腾韩遂、并州黑山军和荆州刘表,用以牵制吕布。
可陶谦这一手,却将这打算彻底毁了。
曹操只要不蠢,就能看出自己即便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打下青州作为修养的根据之地,也注定失了发展的机会了。
冀州袁绍不过在公孙瓒的猛力强攻下勉力支撑,距离满盘皆输只剩一步之遥;陶谦更是不战而献,把偌大徐州拱手让吕;他若坐守青州这一临海之地,就得面临三面被围,与关中一带的联系被悉数切断,避无可避的境地。
如此一来,就只剩下两招勉强看似可行的缓兵之计:一是全力支援袁绍,助其对抗公孙瓒,换得三面中的一面为盟,有所退路;二是与吕布交好求和,待元气彻底恢复,再寻机与刘表公孙瓒结盟。
燕清与郭嘉皆都认为,这俩选择,曹操是一个都不会选的。
莫说他与已是苟延残喘的袁绍联盟顽抗,能不能敌得过有手握四郡、兵力粮草底子皆都雄厚的吕布不断提供支援的公孙瓒,单是绵延的战事,就足够将袁曹两势迅速拖垮。
至于交好?
吕布可不似原来在史上那般目光浅短,会被蝇头小利驱使上当。他半点不傻,自不可能给曹操翻身的机会,做出把到嘴边的肥肉放弃,养虎为患的蠢事来。
思及曹操进退维谷的绝境,燕清的脑海当中,忽然浮现了一个想法。
莫非缠绵病榻、久无动作的陶谦最后力排众议,做出自己死后不让儿子继承徐州、而是转至兵力强盛的吕布手里的决定时,就已预测到曹操会为此变得骑虎难下了?
开了这破口后,燕清不禁恍然大悟,越想越觉得很有可能。
史上的陶谦为何会要将徐州三让给刘备,姑且不知,可这里的他会如此做,且心意坚定至以落棺入土做胁迫……恐怕还真跟他恨当日仗着兵勇将悍,又以报杀父之仇为名义,狠戾践踏徐州境地、鱼肉百姓、欺迫的曹操入骨脱不开干系。
他那俩儿子那般不成器,别说开疆扩土,就连他留下的家业,都不可能在斗争日益激化,局势也渐渐明朗的关东里保得住,既然如此,倒不如一开始就托给吕布,如下注一般卖出人情,给家眷换来平安,也叫一直觊觎此地的曹操彻底绝了希望。
燕清不由感叹:“陶谦这遗计相当狠辣,将曹操给坑得有苦难言啊。”
吕布一脸莫名其妙,不知燕清怎无缘无故地夸起了陶谦。
郭嘉眨了眨眼,他与燕清一向心有灵犀,很快就反应过来了,作为罪魁祸首,也略有余悸道:“多亏重光将那事瞒得够紧。”
尽管曹嵩惨死,只是给了身为其子的曹操一个名正言顺发兵的理由,而他在侵入徐州后,大肆荼害生灵,才是叫经营徐州多年,将此视作毕生心血的陶谦恨他入骨的原因,可真叫旁人知道这在背后运筹帷幄、使借刀杀人此计的主谋是吕布帐中谋士,不但有损吕布那光明正大的开辟威名,也定会跟曹陶两势彻底交恶。
自不会似现在这般,巧取了一个微妙的平衡:陶谦虽知吕布的发兵救援恐是另有图谋,也懒得细思;曹操虽怒吕布趁虚而入,夺走兖州,可思及变化立场,有这良机,他也不会放过,那么成王败寇,自然谈不上什么深仇大恨。
燕清将陶谦之事放下,坦诚承认道:“但曹操只要还在外头逍遥一日,我就一日无法安心。”
郭嘉笑了一笑,轻松道:“此事易办,就看重光是想杀他,还是想用他,或是一直关着他了。”
燕清愣了一愣,竟被问住了。
按理说,选择杀了曹操才是最保险的。
燕清作为如今最清楚这枭雄厉害的人,从一开始就没想过心慈手软,仗着知道历史的优势,对其进行了狂风暴雨一般密集强烈的打击限制,才护得吕布一路顺航。
但同时作为一个读过他无数事迹,背过他无数引人入胜的诗作的后世来人,临到真决定是否要下杀。手了,燕清也难免感到犹豫不忍。
不过自己的个人情怀还是其次,重点在于,以曹操的人格魅力,他的部下多是对其怀有极深的钦佩崇拜之情,死心塌地的为其效力。要真杀了他,就得做好连他家眷和核心部下们具都屠尽的准备,而别妄想收拢他们。
否则等他们卧薪尝胆、假装乖顺地潜伏下来,以后的报复就会越恐怖。
至于千日防贼,本就不现实的。
曹操在说下“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话时,其实也做了类似的事情——为防止友人伯奢发现家人被误杀后行报复之事,直接将毫不知情的伯奢给理直气壮地杀了。
换做吕布,却不能有样学样。毕竟曹操可不是什么无名小辈,而是颇有义名的一方诸侯,先是单枪匹马行刺董卓,再是自起义兵,又在十路联军讨伐董卓时英勇作战,以忠君捍汉之心被传于天下。
哪怕在徐州立下让人发指的罪行,外人思及其与陶谦之间横亘着的、那不共戴天的弑父之仇,在批判时也会稍微宽容一些。
况且这会儿还有祸不及家人的默认规则,要单是为了一绝后患,就做下杀尽战俘、绝其一家的残。暴之事,别的不说,吕布那好不容易攒起的仁厚名声,就得被毁得一干二净,遭千夫所指之余,恐怕也再无人敢投降于他。
难不成只能软禁起来,关一辈子了?
燕清思来想去,始终难以下定决心,还是看向郭嘉和吕布,征询道:“主公与奉孝认为如何?”
第一百六十五章()
♂
郭嘉一听这话就笑了:“观重光如此为难,定是想用他,又不敢放心去用。”
燕清被他一语道破心思,也不觉难堪,只淡定回道:“的确如此。奉孝可有妙招?”
郭嘉反问道:“主公帐中,如今可缺人乎?”
“并不,不久后待塾中学子学成而出,更是人才济济了。”燕清实事求是地回道:“应是够用的。”
“曹操纵有天纵之姿,得子将一句‘治世能臣’的评语,也不过持一族之力而已。”郭嘉笑道:“何必拘泥于一不得掉以轻心之才?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道理,重光定也清楚。”
这便是不赞同登用曹操了。
燕清叹了口气:“果然,只能将他拘禁起来了。”
暴殄天物还在其次,重点在于这么一关,要么关一家子,要么将曹操当人质使用,好收拢其部。前者动静太大,惹人诟病,后者则叫他如鲠在喉,寝食难安。
郭嘉摇头:“如此亦不可行。”
燕清:“噢?”
郭嘉笑道:“曹操因穷途末路而来,却并未与主公结下多大仇恨。世人皆知他胸怀学识,有将帅智略,倘若不用反囚,于主公名誉,也难免有些妨碍。”
“文谦倒罢,毕竟名声不显,可你当你将文若、仲德、沮授等人也一路按下不用、软禁至今,就无人对此抱有微词么?”
“主公既有取汉君而代之,登大宝之心,便当爱惜声誉,纵不行千金买骨之事,也需将网罗天下人才的胸襟示之于众。”
燕清这一听,就知道郭嘉在背后不知又替他做了什么,不禁小揖一下:“叫奉孝劳神费心了。”
郭嘉潇洒一挥手,神态自若道:“你我之间,从来不分彼此,何须言谢?只是曹操究竟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你要故技重施,我也难以兜住。”
一直在默默思考的吕布,这会儿怎么听郭嘉那亲昵过头的话怎么别扭,忍不住开口了:“布——”
燕清与郭嘉瞬间猜到他要说什么,具都蹙眉,不约而同地侧过头来,眸中虽是神色各异,却是异口同声地打断道:“主公可千万莫沾此事!”
吕布:“……”
掐灭吕布想强出头来蛮干的苗头后,燕清与郭嘉才好继续讨论。
吕布一口气憋着,半天出不来,见他俩说着说着,就不知不觉地越凑越近,简直都快贴一起了,唯有强迫自己一阵狂想。
结果还真被他琢磨出了点什么来,忙道:“不妨将他派去徐州,由公瑾去用。”
当初曹操打着为雪父仇的旗号,在徐州滥杀无辜、鞭挞尸首时有多痛快,这会儿就有多自食恶果。
无论将曹操派去何处就职,假以时日,凭他能耐,都有本事将当地打上鲜明的个人印记,成为独效力于他的基础和后盾。
往后要纠结兵马,寻机在吕布眼皮底下叛变,亦非难事。
唯有对他深恶痛绝的徐州父老,绝无可能听信仇人蛊惑,忠心追随于他。
郭嘉难得对吕布出的主意点了点头,道:“这或可行,先试试罢。”
燕清刚要跟着表示同意,就忍不住笑了:“曹操还在青州打着,我等不过是猜测罢了,怎就想得如此遥远了?”
郭嘉却不觉得这点前瞻太过多余,信心十足道:“重光不必为此忧心,因今岁荒乏粮,曹操掠地充饥,已将青州于今冬自保的余力给夺去了,现节衣缩食,亦难以苦撑,已是强弩之末。他纵占下州郡,待冬去春来,余下也不过死城一座。黔驴技穷下,他恐早已生出此意,只无台阶可下。嘉愿去信一封,促成此事,聘他率部归降。”
郭嘉既自告奋勇,燕清自不反对:“如此,便有劳奉孝了。”
郭嘉跟吕布一直都没太将曹操当回事,连他在兖州过得风生水起时,也称不上看重,更何况是虎落平阳被犬欺、地盘丢尽空漂泊的今时今日了。
也就是被燕清的慎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