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之安墨-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氏就帮他打扫了下屋子,送了几双鞋,就次次能白得好多东西。村里人当人眼红动了心思,李铖到也不拒绝,有人来求,就带着一起上山,打了的东西都平分。

    问题是,他人不常待在村里,一年到头只回来几次,除了李力家住的近,总能第一时间知道他回来没,其他人都要好久才知道消息。

    果然,这次又只便宜了李力家,他们都跟着李铖上山过,这小子本事好,又总能有办法发现猎物,大家上山除了帮忙提提东西,打个小野物,遇到大家伙基本都是李铖上。

    这次东西可真多,手里提的,肩上抗的,还有活鹿,鹿背上还驮着东西呢!

    李力乐呵呵的,随人家怎么看去。最开始受李铖照顾时,他还会不好意思,好歹比人长了一辈,大上十几岁呢!但慢慢的,两家越来越近,他也就习惯了。

    他媳妇说了,诚子可怜,有几个亲戚也跟没有似的,和当初的自己多像呢,他还有媳妇照顾,诚子一个人呢,每次回家连口热水都喝不上。受了他照顾,平日就帮他看看家,多帮衬一些,也就是了。

    不过就是打扫一下屋子、送两双鞋子?!当初怎么没见你们送。各个躲开,跟没事人一般!

    这么一路走,一路跟,等李铖回到家,身后已跟了大票人马,大家都本着见者有份的原则,李铖一向手松,每次打了猎回来,只要有人去看他,总能得些东西。

    不过他一般不主动和别人走动,当然,其他人除了这时候也不会和他走动就是了。谁不知道,李铖常年不在家,只有打猎的时候家里还有些肉,平时那屋子里可一点值钱的东西都没有。

    李铖当然知道,大家这么做有占他便宜的意思。但一来,他确实不靠这个吃饭,很不必要计较这么多。他上山,只是一怕人多嘴杂,村里人老爱问东问西,若是发现他什么都没做日子也能过便会慢慢说闲话了;二是为了报答李力吴氏,那对夫妻对他确实好,刚回村时,只有他们会来问有没有吃的,穿的是否暖和,因此他才每次回来会上山一趟。

    更何况,在其他人看来,能白得上好的肉是占了天大的便宜,按在李铖看来,一些肉而已,并不算什么。

    农家人,哪怕世故、精明、小家子气,占便宜也不会占很多,若是给她们看到一小块金子能吓坏去。

    所以,这次也一样,难得东西多,死了的和李力对半分了肉,活物或卖或杀,得的东西还是对半分了,其他人,给一些便罢了,只是他没想到,家里人居然也不少,才走到院门口,里面的说话声比这外边的吵闹声还大些,时不时还能听到几个特别细的嗓音。

    “哈哈。。。。。。。。。。哈哈。”一阵尖锐的笑声传来。

    众人:“。。。。。。。。。。。。。。。。”

    过了一会儿,李铖身后,有人弱弱开口:“啊哈。。。。。。。。诚子,我媳妇也在你院子里呢?!”

    李铖:“。。。。。。。。。。。。”

    众人:“。。。。。。。。。。。。”

    说话的人叫李二剩,刚刚从院子里传出来的尖锐笑声是他媳妇王氏,王氏的嗓门在整个村里都有名,隔老远便能听到,李二剩光听那笑就知道,你是他媳妇。

    李铖推开院门,他倒是想先在篱笆外观看一番,反正院子周围一圈的栅栏对他来说跟没有一样,又稀疏又矮小,奈何手上东西太多,必须得先放下。

    院门打开,好家伙,跟在李铖身后,有大半人家的媳妇或孩子(女)在这,其中,吴婶和三丫俱在,村长家婆婆、媳妇、闺女,来了祖孙三代。

    这些人,这些女人,上到五六十,下到五六岁,人手几根红绳,几个年纪大的如村长老婆王大娘、吴婶等是坐着的,另外都是站着围成了一个圈。

    李铖疑惑:“她们这是在做什么?”

    李力:“。。。。。。。。。。。。。”他也才回来,怎么会知道。

    其他男人颇有些不好意思,这几日家里的婆娘、妞妞都喜欢往诚子家里跑,问起来便说那新媳妇会管饭,还是硬米饭。本来大家都没当回事的,谁知道今天来看,才发现有这么多人。

    他们怎么好意思告诉李铖,自己媳妇过来是为了蹭饭吗?

    李铖没得到答案,院子里又堆满人,连猎物都不好放,正想直接去隔壁李力家,李力的小闺女三丫跑过来了。

    “爹,诚子哥。”三丫跑过来见那一串野物,可高兴了:“打了这么多好东西呢!”接下来有好长一段时间能天天的吃肉了,偷瞄一眼李铖,她虽觉得诚子哥好凶有些怕他,但还是希望他能常回来的,只要他回来,家里就不愁好吃的肉了。

    “三丫。”李力拎着一只活兔给闺女:“喏,不是一直想要吗?给你带回来了。”

    三丫高兴接过:“爹最好啦!”

    李力哈哈一笑:“得谢谢你诚子哥。”

    三丫扭头看向李铖时,声音小了些:“谢谢诚子哥。”

    李铖随意摆手,问:“安。。。。。。你嫂子呢?!”

    三丫反应了一会,才回头指着人群最中间道:“在里边呢!”

    李铖皱眉:“她找来这么多人做什么。”

    三丫立刻解释:“不是安墨找来的,是人家硬要来找她的。”顿了顿,接着道:“她们都想学编手链的新法子呢!”说道这里,三丫颇有些气闷,早知道就不告诉翠妞她们,那手链是安墨的了,结果,这些人居然天天来找安墨,还不给学钱也不送东西,最过分的是,那些女人占着年纪大,把自己挤出来,害她怎么也挤不进去了,现在肯定少会好几个样式啦!

    李铖无奈,只对李力道:“叔,那先把东西放你家里去!”

第十三章 前因() 
“妹子,咱别学这个了。”院子里,一个妇人对安墨道:“你先教那个复杂的吉祥结呗。”这些小玩意,手巧的夫人看到拆几下就能自己会,更何况,那种大大结一看就比这些小手链什么的值钱多。

    中国结的编法自古有之,但这里不知道是还没人发明还是没有被传过来,村里人普遍会的是如意结,不大会吉祥结。

    “二剩媳妇儿,你这就不对了,咱们今天本来就是带小妞妞过来学的。”说话的人是村长老婆王大娘:“咱们看着就行,甭掺和了。”

    王大娘是个很和善的人,虽然已经是奶奶辈了,其实也不过四十几而已。但是她为人和善开朗,加上身份,在村里说话很有份量。

    “可不是。”吴氏悠悠补了一句。

    王氏呐呐不再说话,只是心里却有些不高兴,她和王大娘其实是从同一个村嫁进来的,可嫁过来后,但凡发生什么,王大娘从未帮衬过她。

    “翠妞。”王大娘朝人群外喊了声:“你过来和你嫂子学。”

    翠妞听到自家奶奶喊,立刻钻了进去,这回倒是顺利挤了进去。

    王大娘对孙女道:“你嫂子人好,肯教你,可得好好学知道吗?”

    王大娘生有五子四女,早年,年景还没现在好,她的儿子存活了四个,女儿却只留下了一个,怎么回事,无非是有什么的时候先紧着儿子呗。王大娘自觉对不住女儿,到了孙子这一辈倒更疼翠妞这个大孙女。

    若不是孙女说来学东西,以她的年纪和辈分,何必拉下脸面来凑这份热闹。

    翠妞先前也和三丫等人一样,被些壮硕的妇人给撞到外边去了,现在挤进来,听到奶奶的话,立刻喜滋滋应了:“哎。”

    安墨叹气,她不明白事情为什么会发展成现在这样。

    那天三丫带着翠妞和四妹过来,要和她换东西,安墨当然没有同意。

    谁知道翠妞拿家里的鸡蛋是通过了家里大人同意的,还是她私自决定,安墨不想陷进这样的麻烦琐事中。

    至于那个四妹,就更不靠谱了,说是快到九岁了,看着才七八岁的样子,本来就不大,穿着大了一号的衣服,挂在身上,显得人又瘦又小。

    还说要去水里捞东西和她换,安墨早就打听清楚了,这村里西当头那边有一个池塘早被人包了,不能随便捞,另外就是山那边有一条从山上流下来的小溪,现在虽然刚入秋,但是那溪水可冷得很,何况现在水里哪有什么好东西可捞的。

    万一不好,小女孩病了留下什么后遗症,可得不偿失啦!

    对于安墨的拒绝,翠妞、四妹甚至是三丫都很不可思议。

    翠妞瞪了安墨和三丫一眼,跺跺脚,扭身跑了,她要去找奶奶,奶奶对她最好了,一定有办法替她弄到好看珠子手链的。

    四妹眼眶都红了,眼泪要掉不掉的,大姐快要嫁人了,娘说家里钱要留着给弟弟娶媳妇,都没给大姐一点嫁妆,大姐嫁人后,娘还要拿二姐换亲呢!

    四妹虽然还不大明白换亲是什么意思,嫁妆有什么作用,但她知道这样不好,她最近老看到大姐、二姐一起哭,她想着,如果给姐姐送这种好看的东西,她们一定能高兴。

    三丫在一旁安慰抽泣的四妹,她虽然已经和安墨是好朋友了,但也没立场要求安墨做什么,一时间有些无措。

    原本只是小声抽泣的四妹,三丫一安慰她,立刻‘哇’的一声嚎哭起来,嘴巴大张,脸邹成一团,鼻涕眼泪混作一团流的到处都是,而后随意用袖子一擦了事。

    安墨:“。。。。。。。。。”

    过来约一刻钟,看着哭势不减的四妹,安墨嘴角抽搐,无奈,起身拿了几根简单的红绳手链递给她:“喏,拿着吧!”

    “不要。。。。。”四妹一边抽泣,一边打嗝,肩膀一耸一耸的,断断续续道:“大姐。。。。说了,不。。。能白。。。。拿人家东。。。。西。”

    闻言,安墨翻了个白眼,随手将东西塞到四妹手上:“这是我做坏了的,爱要不要,不要就帮我拿出去扔了吧!”

    四妹听了,立刻把红绳宝贝似的放到了怀里。

    安墨:“。。。。。。。。。”

    隔了一会,看看日头,安墨对两女孩道:“快饭点了,你们还不回去呢?我要做饭了。”

    三丫这才拖着四妹一路走了。

    安墨本以为这事这么了了,哪知道下午,才吃了饭,刚刚哄着精力充沛的壮壮睡午觉,乐乐乖巧,不用太哄,就有人过来了。

    来得是一群女人。

    四妹身后跟着她三个姐姐。

    中午饭后,四妹偷偷把红绳手链给几个姐姐时,她大姐可着急了,还以为四妹偷那家里东西换的,手链不难编,但这红绳村里没人会编,得去街上买,一文钱有时能买五根,有时只能买三根不等,因此,四妹拿出来的手链虽不算什么却也不是她一个小丫头能弄来的。

    四妹连忙摇头:“这是诚子哥新媳妇送我的。”顿了顿,又补充:“是她编坏了,不要的。”说着便把今天三丫炫耀以及后续事件解释了一遍。

    大姐立刻抓着四妹狠拍了几下:“你还敢下水,不记得上次水急差点被冲走的事了。”

    四妹躲了躲还是免不了被打两下,只是仍不服气,嘟着嘴,她知道她姐是疼她的。

    三姐比四妹也就大两岁,听了四妹的话后,道:“原来诚子哥娶媳妇了啊,我还想着嫁给他呢!”她神情哀怨,语气里带着极大的遗憾。

    大姐闻言,立刻瞪她:“你想些什么,嫁谁不好,嫁给他,他可有一柄好长好宽的刀呢,一下就能劈死牛。”

    二姐解释:“可是他家常有肉啊!何况他又不常待在家,只要他在家里我就躲着他,他一走,我就把肉拿过来,咱们一起吃。”

    大姐听了妹妹的话,心酸的眼眶都红了。家里不是吃不上了,只是都给弟弟了,若不是娘连着生了四个女儿,才生了弟弟也不会这么。。。。。。。。。。

    其实小时候,娘对她还是很好的,只是后来三妹出生还是女儿,又有四妹,娘的态度才变了。

    四妹的二姐却拿着那红绳仔细看了看,这几根红绳手链虽然编的不如何出挑,却是一致的工整,几乎没什么偏差,绝不是什么编坏了不要的。她叹气,转身对大姐道:“咱们还是过去谢谢她吧!”那个诚子的新媳妇肯定是因为四妹哭的,才给她这么些东西。

    于是姐妹几人做好家务后便去找安墨了,二姐还偷偷将自己用稻草编的一些蚱蜢之类的小玩意给带上了,这本来是她编来哄弟弟的。

    另一边,翠妞一回家便去找她奶奶,她娘,王大娘二子的媳妇郑氏在后便跟着骂:“你又从哪回来的,慢着点,别横冲直撞的。”

    翠妞给她奶奶详尽的解释了三丫那条链子有多好看,末了闷闷不乐:“我都说拿鸡蛋给那个安墨了,她都不和我换。”

    王大娘毕竟活得久了,也是看过些好东西的,她听了后没觉得那手链多难做,只是那彩色的珠子倒是难得。

    “奶奶。”翠妞趴在王大娘怀里可劲扭:“我也想要那手串。”从来都是人家羡慕她的,居然被别人炫在前面了。

    “好好。”王大娘拍拍孙女的头:“我带你去找诚子媳妇说道说道。”

    “娘。”郑氏氏不同意:“哪能这么惯孩子的。”

    可是媳妇怎么拗得过婆婆。

    最后王大娘还是带着翠妞过来了,手里提着一个篮子,里边十几个鸡蛋几把葱和大蒜。诚子都讨了媳妇了,这下总会在村里常住了吧,也不知道他们日子过得如何。

    郑氏无奈,担心婆婆纵容女儿做什么不好的事,便跟着过来了。

    吴氏却是最后一个过来的,她今日吃了饭打发三丫去洗碗,见三丫行动不如往日麻利,才发现她手上的链子。

    这必定又是安墨给的了,三丫的那些小姐妹吴氏都知道,有好东西又大方的也就安墨一个了,想是这么想,问还是得问清楚的。

    细问之下,吴氏立刻生气了。若只是收些手链之类的小玩意到不打紧,可三丫实在不该带人去找安墨。

    翠妞是从小娇惯着的,四妹又有三个护犊凶悍的姐姐,若是计较起来,安墨一个新嫁过来的媳妇哪里说得过她们。

    于是吴氏便带着三丫过来给安墨赔不是了。

    这么多女人来势汹汹的样子,饶是安墨再镇定,也是一惊,等她们各自说明来意才放下心。

    安墨从房里拿出一个盒子,打开,里边是各式各样彩绳和各式各样的彩珠。

    安墨对翠妞道:“我没有多余的链子了,你挑了喜欢的珠子自己做吧!”

    那珠子一拿出来,郑氏立刻咽了下口水,她本来还觉得自家婆婆带的东西多了,十几个鸡蛋能卖十几文钱呢,就换个手链,现在又觉得自家带得东西少了些。这盒子里有几颗又大又白又圆润的珠子,看着就贵。

    王大娘瞅了瞅,笑道:“那是珍珠吧!”这边偏北,珍珠难得,这还是她年轻时在镇上见过呢?!

    安墨觑一眼,不大在乎到:“是。”

    中午哄孩子的时候,两个小孩对这类彩色珠子也极为喜欢,乐乐还好,壮壮却那了就往嘴里坏,吓到安墨了。她把珠子都收起来,怕孩子翻到还上了锁。然后她想起给三丫的那手链,都是塑胶的。

    白色垃圾这事大家都知道,虽然就那么点没什么影响,但不可降解的东西总归不好,于是安墨把买的珠子全换成了玻璃、金属、木质等,再不然就买真正的珍珠,反正是人工养殖那种,商城卖的很便宜,之前上山采的,一小瓶野生蜂蜜便能换几大包。

    一说珍珠大家吓了一跳。翠妞原本都伸过去的手又收回来,只是眼睛仍在那几颗珠子上流连。

    安墨哂笑:“你选吧,若是不够换,下次再带东西来。”

    翠妞转头看自己奶奶,王大娘点头,她才挑了一色特别好看的珠子,那白色的大珍珠只挑了一颗。

    安墨倒是高看了翠妞一眼,这孩子一直表现的任性、娇惯,没想到还有些自制力,看着到也觉得这女孩有些可爱了。

    王大娘也满意,她不是只有一个孙女,但最疼翠妞,翠妞虽然又娇惯又张扬,但这些都是小毛病,关键是这孩子知道分寸,贴心。

第十四章 后果() 
翠妞挑了东西便回家了,王大娘也是手巧的人,她虽然比不上奶奶,但是串串珠子还是会的。因此没直接换到手链只是串珠也很高兴,何况这珠子比三丫手上带的那一串珠子都好看,奶奶说珍珠可贵了。

    比起翠妞家带来的东西,四妹几人显然不值得一提,大姐不自在的将手背在腰后,手里的小玩意怎么都不好意思拿出来。

    二姐不在意拿出来:“给乐乐和壮壮的。”别人不知道,她替县城里大户人家做东西的时候,可听过,那珍珠拿铜钱买不到得用银子,这个叫安墨的根本不在意那点东西。

    二姐递过来的是用竹篾和草编织的小东西,有蚱蜢、鱼,甚至还有一只加了羽毛编成的鸟。对这里人来说,或许只是些玩物,在安墨看来却属于艺术品一类了,要知道在前世,旅游区卖的工艺品可不便宜。

    见安墨收下,二姐舒了口气,想是那么想,但翠妞家的东西好歹能吃,自己送的能值些什么,何况她们家是村长家,又有长辈来了,自己几姐妹却。。。。。。

    三姐仔细打量安墨几下,原来诚子的新媳妇长这样啊,一看就是好人哩,可惜了,村里他家分送的肉最好吃哩。

    大姐颇为不好意思:“嫂子,都是四妹,劳你破费。”大姐为人老实勤恳,比不得二姐精明能干,但最疼爱几个妹妹,因此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把东西换回来的话,那是四妹特意给几个姐姐要的呢。

    想了想,大姐咬牙道:“嫂子,过两天,过两天我再拿东西给你换。”她没有嫁妆,但是娘好歹备了几块布料让她做新衣,先拿一些换了吧!

    二姐聪明伶俐,何况她和大姐相差不多,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么几乎立刻明白了大姐的打算,她哪里肯。

    这东西难不成还有些贵?安墨打量几姐妹,手里一根最简单的红绳结晃了晃:“这个在街上卖能卖多少钱?”

    正争执的几姐妹冷不丁听了这话,都愣了,二姐先反应过来:“红绳现在是一文钱三根,一个简单两根绳编的络子只能卖出三文钱,不过没人卖这种链子。”

    唔,三文钱听着不多,但实际上这个价钱表示,成品的手工品比原材料贵了好几倍。想了想,安墨看着忐忑不安的四姐妹,蓦然一笑:“我有个想法,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

    诚如吴氏所说,北方因为水稻少小麦多,大米的价格远在面粉之上,若像她这么天天吃米饭确实得话不烧钱,何况,家里还不种地,没有出产,当然。自从商城里有一个新卖家后,安墨便从那卖家那里换粮食了,反正古代的东西对那人而言都有些用处。

    可是,安墨重要找个法子遮掩一番吧!

    “我出红绳,教你们一些东西的编法,你们编好了去卖,扣除本金外,利润咱们各占一半。”在安墨看来,这样她是占了便宜的,因为她只出原材料,既不负责制作也不负责销售,而原材料的钱剖出外等于连这部分钱都省了,利润的五成,等于净挣。

    大姐闻言有些不安,二姐却大喜,简直太划算了。既不用出绳子的钱,只是帮忙编些东西去卖,就能得一半,虽然别人家做东西给的工钱高些,关键是安墨会教她们呀!这样一来,等以后自己有了本钱,这些学会的可都是自己的东西了。

    双方就这么愉快的合作了。

    安墨随手教了几种手链的结法,还编了几个大大的如意结,接着又抓了几把粗细不一各色的彩线给她们。

    四姐妹回去时可高兴了,二姐暗忖,这些结的编法倒不难,主要是她上面还串了各色珠子,这种搭配法子自己可没怎么见过。

    四妹拿着一串链子:“没想到这种脏兮兮的灰色做成手链也能好看。”接着又喜滋滋道:“等咱们挣了钱,大姐就能有嫁妆了,二姐也不用去换亲了。”

    大姐闻言,默不作声的摸摸妹妹的头,二姐却嘴巴有些泛苦,大姐的嫁妆能挣来,她却是一定要换亲的。

    刚刚学东西的时候,安墨想教的太多所以教的很快,基本是一遍过,只有二姐一人全学会了。也正是她这份手巧,那边一定要让她换亲,换亲的女人在夫家地位可想而知,但她在乎的是,到时候不要说帮衬娘家,就是回娘家看看都不行。

    三姐和四妹比自己和大姐足足小了四五岁,等大姐和自己走了,她们可怎么办。

    忧心忡忡的四姐妹离开后,三丫被吴氏推攮两下,慢腾腾挪过来,把手上链子取了:“安墨,我娘说这个可贵重了,还给你。”

    安墨顺手收下了。

    三丫:“。。。。。。。。。”往常你都是拒绝的啊!

    这事情本来是告一段落的。

    没想到过两天便发生了大事。

    四妹几个姐姐,尤其是二姐,当晚连夜就将安墨给的一把绳线全弄好了,到街上去卖,反响很不错,年景好,镇里人都舍得为女孩花些钱,反正才几文十几文的。

    一上午的功夫便全卖光了。总共三十条不一样的手链,三个如意结,还有些络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