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书生撩人-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畅张口就来。

    “千山鸟飞雪;万径人踪灭。。。”

    和畅流畅地背完;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梁珩。

    “又是怀瑾哥哥教你的吗?”梁珩问道。

    和畅点点头;“怀瑾哥哥可厉害了;他会背好多好多诗。”和畅满脸崇拜地说道。

    怀瑾是沈宴的儿子;已经十二岁了。怀瑾没有继承到沈宴在生意场上的那种圆滑,反而气质有些像梁珩;十分爱看书,气质安静温润。和畅最是喜欢他。

    街道上满是鞭炮的残骸;一些穿得圆滚滚的孩子正玩着雪。

    和畅站在车窗旁;看着外面那一群群玩着雪的孩子。目光艳羡。

    梁珩和沈蓁蓁对视了一眼,儿子似乎真的有点孤独了。

    一家人很快到了沈家,沈家大门两边贴着大红对联,门上挂着两盏大红的灯笼。

    梁珩扶着赵氏先下了车,又将儿子抱下车,这才转身来牵沈蓁蓁。

    沈蓁蓁拉住梁珩的手,见赵氏正低头跟和畅说话,蹲下身伸手抱住梁珩的脖子。

    梁珩抱住沈蓁蓁的腰,将她抱下了马车。

    门口的小厮见状在心里偷笑了声,见大小姐落了地,连忙上前来见礼。

    梁珩拉着和畅,沈蓁蓁扶着赵氏进了沈家大门。

    沈家上下张灯结彩,虽然不在家乡凉州,却依然有着浓浓的年味。房廊上挂着一排排大红色的灯笼,每一根柱子上,都贴上了新对联。

    这院子并不大,前面有下人进去通报了,几人刚走进正院,许氏已经迎出来了。

    “亲家母!”

    许氏笑吟吟地迎上前来,拉住了赵氏的手腕。

    梁珩连忙见礼,和畅则一溜烟往里面跑去了。

    两人如今除去亲家的身份,更像是老姐妹一般,感情极好。

    许氏拉着赵氏往里面走,

    梁珩夫妻俩跟在后面,进了正房。

    和畅进屋找了一圈,没找到人,正好许氏拉着赵氏进来了,和畅连忙问道:“外祖,哥哥他们呢?”

    许氏伸手拉住和畅的手,见是暖和的,放下心。

    “哥哥他们和你外祖舅舅去庙里去了。”

    和畅歪着小脑袋,有些没听明白。

    许氏对赵氏解释道:“我们那边啊,有这个习俗,过年要去庙里祭祀。”

    赵氏点点头。

    和畅没有看到两个哥哥,明显有些失落。

    沈蓁蓁拉住儿子,安慰道:“一会儿哥哥他们就回来了。”

    就算已经和沈蓁蓁成亲四年了,梁珩每次来岳家还是会不由自主有些紧张。不过还是只有许氏一人,梁珩还算自如一些。特别在泰山沈忞面前,梁珩就会不由自主紧张,好像以前还没成亲前见沈忞那样。

    果然没等多久,沈家出去祭祀的就回来了。

    各自见了礼,正房微微拥挤起来。

    和畅一见两个表哥哥回来,忙从沈蓁蓁怀里挣脱下来,欢呼着往怀瑾,怀瑜跑去。

    怀瑾是个小少年了,见最喜欢的表弟往自己跑来,脸上也浮现了喜色,举止却不像和畅这种小儿这么随意了,在长辈面前恪守着礼节,先礼貌地跟与赵氏、梁珩夫妻问了好。

    和畅见最最喜欢的表哥忽略了自己,不由嘟起了小嘴,跟着怀瑾屁股后面,拉住怀瑾的手指头。

    怀瑾低头看了看和畅,没有说话,只是紧紧握住了和畅的小手。

    怀瑜性格却和怀瑾不一样,十分活泼。他也极喜欢和畅,热情地想跟和畅打招呼,只是和畅不知道为何,更喜欢文静的怀瑾一些,勉强和怀瑜说了几句,又缠着怀瑾说话了。

    怀瑜不由郁闷,明明自己才是那个带着和畅上树掏鸟蛋,下池捉小鱼的!

    沈宴坐在梁珩旁边,沈蓁蓁移过去和两个嫂子坐在一起。

    梁珩一直在忙,回京后就再没见过沈宴了,这会就问起江宁的情况来,沈家现在已经不做粮食生意了,江宁的淮绣成了沈家最大的生意,所以沈宴还是会经常往江宁跑。

    沈宴低声道:“江宁现在发展了不少,因为淮绣的原因,大量商人涌进了江宁。现在江宁相较你之前在的时候的规模,已经从中等县往上等县发展了。我听说汴城那个州牧也是京里大户家的子弟,但是十分清正严明,治下的县,县官都不敢乱来。所以江宁现在较你离家时,更好了些。”

    梁珩点点头。淮绣可谓是一朝成名天下知了,京城这都是供不应求的,甚至宫里的娘娘几乎都用起来了。

    “那钱县令没为难你吧?”梁珩问道。毕竟淮绣的利润实在是很大,沈家不过做了半年,已经挣得盆满钵满了。

    沈宴道:“有妹婿你在京里,他哪敢动我们沈家的生意?”沈宴顿了顿,“不过我还是给了他二分利。”

    梁珩点点头,这生意场上就是这样的,和官府的交道绝不交恶,虽然说他在京城,钱胜轻易不敢明着给沈家使袢子,但是暗地里谁又能说得清呢。毕竟这么大的利润,钱胜能忍一时,以后就说不准了。

    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了年夜饭。最高兴的,莫过于沈家双亲了,越到晚年,越难与子孙团圆。一家人围坐在一张大圆桌上,热热闹闹地吃了年夜饭。

    外面不停地响起烟花爆竹声,几个小辈都蠢蠢欲动,就连最文静的怀瑾都有些坐立难安了。

    沈宴见状,手一挥,发了话,“都玩去吧!”

    怀瑜最是兴奋,拉着和畅和大哥就往外跑去。和畅短胳膊短腿,穿得圆滚滚,跟在两个哥哥后面,卖力地跑着,想要跟上两人的脚步。

    怀瑾见状,迈小了步子,拉着和畅跟在怀瑜后面,小厮们早就准备好了小炮竹,三兄弟在院子里放得欢实。

    又是一年新春了。

第136章() 
梁珩一家人在岳家吃过了年夜饭;直到深夜;梁珩一家才坐着马车回家。

    和畅和两个哥哥玩了太久烟花;有些累;趴在梁珩怀里睡着了;衣兜里还塞着外祖、舅舅以及怀瑾哥哥给的压岁钱。

    到了家;赵氏有丫鬟扶着回正院去了;梁珩一手抱着儿子,一手牵着妻子,一家三口回了院子。

    和畅就睡在东厢;丫鬟碧莲睡在外间暖阁,正在灯下做着针线,听到敲门声;连忙起身开了门。

    梁珩将儿子放在床上。沈蓁蓁过来给儿子脱了外衣。和畅睡得很熟;这么大的动静都没醒。

    碧莲一直睡在和畅房间外间的暖阁里,半夜还要起身给和畅盖被子什么的。沈蓁蓁给碧莲封了个新年花钱。虽说赵氏早上出门前就让管家将花钱发下去了;但是自己院子的;平日伺候也辛苦;逢年过节也要多少打赏些。

    夫妻两回了房。

    丫鬟很快打了水来;两人洗漱完;上床躺下了。

    沈蓁蓁躺在梁珩的臂弯里,梁珩的体温很快就暖和了冰凉的被子。

    “爹的身体好像不大好了。”沈蓁蓁轻声道。

    梁珩轻轻拍了拍沈蓁蓁的手。沈忞自从上次在牢中被关了一个月后;身体就大不如从前了。今晚上在席上喝了一杯温酒,咳了半晌;人也憔悴了不少;老态毕显了。

    “爹年纪大了,以后你多去他们那陪陪老人。”

    沈蓁蓁轻嗯了一声。

    梁珩感觉到沈蓁蓁的惆怅,将她抱至胸前,安慰道:“没事的,爹他们会长命百岁的。”

    沈蓁蓁趴在梁珩的胸前,他的心跳格外清晰,也微微安定了她的心。沈蓁蓁轻轻叹了口气,伸手抱住梁珩的腰,不再多想。

    次日,大清早黄梵一家就来拜年来了。

    梁珩和沈蓁蓁刚起身,就听下人来报说黄梵一家来了,已经到了赵氏的正院里。

    沈蓁蓁赶忙收拾了下,和梁珩过去了。

    到了正房外面,果然就听里面传出赵氏和如意说话的声音来。

    梁珩替沈蓁蓁撩开了厚厚的帘子。

    沈蓁蓁走进去,就见赵氏和如意、菱儿坐在榻上,黄梵坐在一旁的椅子上。

    见沈蓁蓁两人进来,他们连忙站起身来。

    “沈姐姐,珩哥。”

    黄梵穿着一身青色棉袍,笑着略两步迎了过来。

    沈蓁蓁看着黄梵满脸压抑不住地喜色,又见菱儿扶着如意,似乎很小心的模样,猜了一下,也没有说破,毕竟梁珩还在,虽然都像是亲人一样,但是梁珩是男子,还是需要避讳。

    沈蓁蓁几步走至榻边,拉住如意。

    如意穿着一身玫红色的衣裳,浑身都已是新妇的气质。菱儿穿着一身粉色棉袍,乌黑光亮的头发梳得整齐,挽着一个小鬓,头上还带着一个白绒绒的毛球,很是俏皮可爱。

    “快坐快坐。”

    沈蓁蓁拉着如意坐下,看着赵氏脸上的喜色,像是当初得知自己要做祖母的样子,沈蓁蓁就知道肯定是八九不离十了。

    菱儿翻年也十四了,到了该议亲的年纪了。

    众人聊了一会儿,梁珩便带着黄梵去书房说话去了,留一众女眷好说话。

    “有喜了吗?”沈蓁蓁问如意道。

    如意惊讶了一下,又掩不住喜色地点点头,“刚诊出来,说是一个多月了。”

    沈蓁蓁自然也是极高兴的,没想到如意他们动作这么快。

    聊着聊着,沈蓁蓁就提了句菱儿的亲事。

    如意笑道:“夫君舍不得菱儿呢,应该要多留菱儿两年。”

    沈蓁蓁点点头,毕竟黄梵兄妹是相依为命长大的。

    菱儿听到提到自己的亲事了,羞得忙低下头不说话。

    “那梵弟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呢?”沈蓁蓁问道。

    “夫君说,就嫁到平常百姓家就很好了,像小姐你们这样的,一辈子和和美美的多好。”

    沈蓁蓁点点头。

    “小姐你要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可要帮菱儿留意留意,我们毕竟是做生意的,接触到的,也是那些重利的商人,菱儿太单纯了,不会耍心眼,只怕嫁过去要吃亏的。”

    沈蓁蓁看了看红着脸的菱儿,菱儿已经出落得很水灵了,像是大姑娘了一般。

    “我进京后也没怎么回门交际过,以后要是看到合适的,一定帮菱儿留意。”

    几人又说了一会儿话,下人就来传饭了。

    黄梵一家在沈家吃了早饭,又回去了。

    赵氏是将如意当做女儿看待的,这会儿如意怀孕了,又喜又急。如意他们又没个长辈在,对这事也没经验。

    沈蓁蓁见赵氏一会儿喜一会儿急的样子,就道:“娘,您要是担心如意啊,您就没事就多去去梵弟他们那,也不远,坐马车一刻不要就到了。家里有我呢,您别担心。”

    赵氏点点头,黄梵两人都是没有长辈在的,少不得要她多操操心了。

    。。。。。。

    正月很快就过去了一半。

    和畅一直在外祖家没有回来,梁珩两口子收拾妥帖了,晚上就出门了,看灯。

    长安过年极为热闹,大街小巷都挂满了大红灯笼,极为喜庆。每年更会在京河两畔举办热闹的灯会。

    梁珩自从做了官,就很少带沈蓁蓁出去逛过。所以今天两人收拾整齐了,也没带下人丫鬟,手牵手就出门了。

    两人出门的时候,天已经完全暗下来了。距离并不算远,两人步行了一刻左右就到了河畔。

    远远的,就见京河两畔灯火通明,人影绰绰,喧嚣的人声,半里之外都能听到,极为热闹。

    河畔边是各式灯笼摊子,一些挂着的灯笼上,写了一些字谜,显然是猜中就送灯笼的。

    除了灯笼摊,还有不少小吃摊,还有卖小玩意的摊子,商贩们正叫卖得热闹。

    人很多,梁珩紧紧地牵着沈蓁蓁,往里面走去。

    两边皆是挂满了五颜六色,奇形怪状的灯笼。梁珩见沈蓁蓁看着那些灯笼,双眼都透着光,笑道:“我去给你赢一个回来。”

    沈蓁蓁抬眼望向梁珩,见梁珩满脸跃跃欲试,梁珩自从成亲后,就再也没有过这种少年意气的时候了,沈蓁蓁也满怀期待地点点头。

第137章() 
梁珩拉着沈蓁蓁走向最近的灯笼摊;摊主正热情地叫卖着;见这么一对玉人上前来;连忙招呼道:“两位请随便看。”

    梁珩看了一眼摊上悬挂着的灯笼;色彩各异;形状不同。

    “蓁儿;你想要哪个?”梁珩笑问道。

    沈蓁蓁打量了一眼;相中了一盏莲花宫灯,粉白色,甚是好看。

    摊主见沈蓁蓁指了指那盏莲花宫灯;笑道:“两位客官,架子上挂着的这些灯,都不卖;上面有三道字谜;客官要是猜中了,这灯就送给客官。”

    梁珩朝摊主拱拱手;看向宫灯上的三道题。

    沈蓁蓁挽着梁珩的胳膊;看着梁珩含笑的脸;心里一阵悸动;放下挽着梁珩胳膊的手;转而牵住他的手,十指相扣。

    摊主见梁珩一身书生气;也满怀期待地看着他。这大过年的,就图个热闹;能挣多少钱倒是没那么重要了。

    第一道题: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梁珩看完题目,就想到了答案。

    “这第一道题,谜底是日字。”

    摊主笑着点点头,“请客官解下一道。”

    “二形一体,四支八头。四八一八,飞泉仰流。这是个井字。”

    摊主点点头,这个满身书生气的男子,果然才思敏捷。

    “这第三道,三山自三山,山山甘倒悬。一月复一月,月月相连环,左右排双羽,纵横列二川。阖家都六口,两口不团圆。”梁珩念完,眉头微微皱了皱。

    沈蓁蓁见梁珩眉头皱了皱,以为梁珩一下想不到谜底。沈蓁蓁没有出声,只是紧紧拉着梁珩的手。

    梁珩转头看了看沈蓁蓁,见她鼓励地看着他。轻轻笑了笑,说道:“这个谜底我知道,我只是觉得最后一句不大吉利。”

    摊主正等着梁珩说谜底,闻言也一拍额头,赔罪道:“哎呀,两位真是对不住,我一时没注意到这个,就写上去了。这样吧,这一题就不猜了,这宫灯二位提走吧。”

    梁珩笑道:“怎好坏了摊主的规矩,这样吧,您再另出一题吧。”

    摊主听梁珩这么说,也笑道:“如此,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可能心怀歉意,摊主临场出的字谜并不难,梁珩听完就说出了答案。

    摊主将宫灯取下来,递给梁珩,看着两人明显像是幸福的小两口,摊主也不吝祝福之言。

    梁珩谢过,牵着沈蓁蓁继续往前走。

    沈蓁蓁看着手里的莲花宫灯,欢喜得紧。忽又想起那个字谜来,想了半晌没想到答案,也知道梁珩是介意最后一句两口不团圆,也就不问他。

    梁珩见沈蓁蓁一直在沉思,“怎么了,在想刚刚的字谜?”

    沈蓁蓁点点头。

    梁珩问道:“猜出来了吗?”

    沈蓁蓁摇摇头,“梁郎不是说不吉利吗,那我们不说这个了吧。”

    梁珩见前面有几个半大孩子朝这边跑过来,连忙伸手揽住沈蓁蓁的腰,和她换了位置,让她走里边。

    “其实也没关系的,我们会白头偕老,最后那句不是说我们。”梁珩说着,紧紧握住沈蓁蓁的手,将她整个手都包在手心,在这个冬夜里,温暖着她。

    “那你说说谜底。”沈蓁蓁道。

    梁珩凑近了一些,笑道:“蓁儿你亲我一下,我就告诉你。”

    沈蓁蓁轻轻捏了捏梁珩的手臂,却因为梁珩穿着棉袍,连挠痒痒都不算。

    “这么多人呢,说什么呢。”沈蓁蓁慌忙看了看四周,怕有人听到了。

    梁珩见沈蓁蓁面色微红,只好退而求其次,“那回家再亲。”

    梁珩再也不是那个三句话没有就脸红的书生了。沈蓁蓁红着脸,慌忙点点头。

    梁珩凑到沈蓁蓁耳边,轻轻说了谜底,又极快地在她脸上亲了一下。

    “用。”

    沈蓁蓁只听到这一个字,就感觉梁珩蜻蜓点水一般在自己脸颊上落下一吻,羞得连忙将脸埋在梁珩胳膊上,娇嗔道:“夫君你做什么呀。。。”

    梁珩轻笑了一声,揽住沈蓁蓁的腰,“饿不饿?”

    沈蓁蓁摇摇头,忽又看到河边有人在放河灯,欣喜地拉着梁珩买了一盏河灯,两人并肩到了河边。

    河面上早已漂浮着各色河灯了,几将河面铺满,一盏盏莲花状的河灯,携带着许愿人的美好愿望,随水流往城东缓慢流去。

    梁珩将河灯点燃,递给沈蓁蓁。

    沈蓁蓁接过河灯,捧在手心,许了愿,和梁珩一起将河灯放下了水,看着它慢慢飘走,和其他人的河灯混在一起,缓慢而沉稳地往东飘去,渐渐远离了视线。

    夫妻两正要走,沈蓁蓁却感觉对岸一个人似乎有些眼熟。

    梁珩见沈蓁蓁躇足看着对岸,“怎么了?”

    “你看那个人像不像刘公子?”沈蓁蓁往一处颔了颔首。

    梁珩跟着看过去,果然在对岸看到了一个朋友,刘致靖。

    刘致靖不是一个人,他身旁跟着一个身材高挑的姑娘。刘致靖一手端着河灯,一手牵着姑娘,显然也是在来放河灯的。

    梁珩有些惊讶,但也极高兴。刘致靖不小了,该成家了。

    “夫君,那个姑娘你认识吗?”沈蓁蓁问道。

    梁珩摇摇头,“第一次见。”

    沈蓁蓁看着那女子,却感觉有些眼熟,在哪见过却是想不起来了。

    “看样子,我们最近要吃两回喜酒了。”沈蓁蓁笑道。

    易旭正月十八成亲,只有三天了。

    夫妻俩没有多看,便离开了河岸,只是没想到逛了一圈,正打算找个地方坐坐的时候,正面碰到了刘致靖两人。

    刘致靖和那女子手牵着手,这模样也无需解释了。刘致靖看到梁珩二人,还有点心虚,不打招呼是不可能的了,只好硬着头皮上前打了招呼。

    梁珩自然不会问刘致靖身边女子的身份,沈蓁蓁也只是和女子微笑点头以示友好。

    刘致靖见两人如此,又感觉到身边女子似乎僵了起来,连忙拉着女子朝梁珩两人道:“梁兄,弟妹,这个,这个是我未婚妻,她叫章伊人。”

第138章() 
易旭成亲的这天;梁珩告了一天假。

    易旭虽说已经在刘家认祖归宗;但毕竟是外孙;所以易旭的外祖送了一栋宅子给易旭作为婚房;以前易旭都是住在刘家的。

    梁珩如以往上朝一般;五更天不到就起身了;因为他也是迎亲队伍中的一员;而迎亲队伍卯时就要出发,梁珩要早些赶到易旭那去。

    沈蓁蓁也起身帮着梁珩整齐衣裳。

    “蓁儿,你去易兄那的时候;一定要带个丫鬟一起去啊。易兄泉城那边的亲人都没有邀请,都是他外祖家在主持,你去也没个熟人;我应该也不能过来;带个丫鬟一起去好。”

    沈蓁蓁点点头,“夫君你放心;我会带着碧莲过去的。”

    梁珩点点头;见沈蓁蓁垫着脚给他整理衣冠;忙屈下膝。

    沈蓁蓁很快替梁珩整理好衣裳;伸手轻轻搂住他的肩;“去吧,小心些。”

    梁珩点点头;又交代沈蓁蓁再睡会儿后,便去了。

    易旭这次成亲;迎亲队伍里;聚齐了甲寅年三鼎甲。状元探花,还有榜眼易旭本人,一个不落,甚至还有不少的甲寅科同年进士,他们都进了翰林院,成了易旭的同僚,也告了假,帮忙迎亲。

    这么多进士的迎亲队伍,可以说是当世罕见,一时传为佳话。

    所以这新娘家的门,也就不那么好进了。

    只是这么多进士在呢,无论题目多么刁钻,也没有半点难度的就被轻松破解了。

    沈蓁蓁过去的时候,差不多已经是辰时了。

    易旭家隔沈家不远,沈蓁蓁带着碧莲,坐着马车,不到一刻就到了。

    到了易旭家,只见门庭不算很大,但是极为气派。朱红大门上挂了几根红绸带,中间是一朵红绸扎成的大红花,极为喜庆。

    门口的小厮见沈蓁蓁下马车来,连忙上前来迎。一个小厮接过了碧莲手里的请帖,另一个小厮将礼品接过去了,还有一个热情地准备带着主仆两人往里面走。

    宅子不算大,但是极为精致。各处都挂上了红灯笼和红绸带。绸带是真正的丝绸,可见易旭外祖对于易旭成亲多重视,连这些细节也安排得极好。

    进了正院后,小厮不能再进去,又有一名丫鬟上前来,带着沈蓁蓁两人继续往后院走。女眷接待在后院。

    穿过一个院子,便到地方了,丫鬟将沈蓁蓁安置妥当后,便告罪告退了。

    此时大厅里坐着不少夫人,很多皆是穿金带银的,极为富贵。也不乏像沈蓁蓁这样装扮比较素雅的。

    沈蓁蓁穿着一身淡蓝色长裙,头上不过插着金银各一支簪子,左手上戴着一只清玉镯子。毕竟是易旭成亲,也不能穿得太素净了。

    沈蓁蓁安安静静地进来,旁人看了她一眼,见不认识,又见她穿着普通,想必也不是什么大官家的家眷,大多都没做理会,少数坐在旁边的,朝她微微笑了笑。

    沈蓁蓁也回了礼,便独自坐在一旁安静喝茶。

    坐了一会儿,不知进来了谁,大厅里安静了一下,就喧哗起来了。

    沈蓁蓁抬起头来,发现进来的,正是前两天见过的姑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