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女先生-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过了年就将要十七岁了,在整个大周朝,十七岁的年龄已然是不小了,若是自己再嫁不出去,怕是要沦为京中的笑柄了。
不过这也并非她自己的意愿,她宁愿自己过,也不愿同一个陌生人相敬如宾,痛苦的过完这一生。
因此,容婉想了想,便道,“回夫人的话,先前阿婉便同夫人说想要做个女先生,如今还请夫人成全。”
两人之间的氛围静了静,却见昌平侯夫人轻轻摇摇头,又微微蹙眉道,“如今,还是未到时机。”
容婉没有开口,只是等着昌平侯夫人说下去。
接着,便听昌平侯夫人细细的分析起局势来,“大多贵女自幼便被教导,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也许这样,贵女才能凭借自己的能力攀上高枝。”
“可那些贵女,不是家中有钱,便是家中有声望,因此女学针对的定然不是这番人物。”
“除却这些,便是有些家中有些小钱,但仍是请不起几个教习各类技艺的女先生,因此,学的东西也十分有限。”
“再往后,便是普通百姓人家的女儿,这些个女儿,有时受家中长辈得宠,有的却因着家中的原因,不得不出外跑生计的。”
“因此,这三等人中,只有第二等同女学比较契合。”
毕竟这些个人中,家里有些银钱,且希望自家女儿才技四绝,样样精通,能觅得如意郎君自是更好。(。)
第一百四十二章 以往()
容婉点点头,昌平侯夫人说的这些话,她自然是懂,并且早已想到,因此面上倒是并无多大的意外之色。
昌平侯夫人看了她一眼,而后道,“你的名声在众多贵女之中,倒不是十分的响,若是想做女先生,此时并非最好时机。”
容婉点点头,对于昌平侯夫人所说,她自然是知道的,如今汴京城大多数人认得她,不过是因为她同孟生的那段缘分而已,如今这段缘分断了,留在人们心中的也不过被孟生退婚了的她罢了。
因此她不显山不露水,仅是做了女先生,无人相信她的才学,定不会多有成就,也便是说,就算那般,也对如今的她没有帮助。
昌平侯知道容婉聪明,因此这些话她不用多说,容婉便是了解她的意思,只不过如今,她倒是想看看像容婉这般聪明的女子,到底能走多远。
昌平侯夫人双手交握,像是拿不定主意一般,“你可有什么打算?”
容婉垂下眼眸,接着道,“如今女学不过是刚得了圣上的意见,想要实实在在将它办起还需要些时日,不过阿婉想,等夫人将女学的名声打出去之后,阿婉也会够格了。”
想办起女学,还需多多准备,一是场地,二是教学的女先生,三更是要打出名堂,仅仅是这三项便要费些时日。
如今的容婉不想再做不显山露水之人,因此,有些名,她必须出。
昌平侯夫人见容婉这般说,也不多问,只是道,“若你有信心,我便等着你的好消息。”如此也算是向容婉承诺,留给她一个先生的位子,算是她提出女学这个点子的酬谢吧!
昌平侯夫人拢在袖中的手指微微摩擦着。像是在思考什么一般,有了女学之事,她再也不用再侯府左右呆着无事了。
容婉应了声,便退出去了。
等容婉走后。昌平侯夫人也未着急离开,倒是一直在厢房待着,好似在想着什么事情,想的入迷,直到过了两个时辰。昌平侯从外办事归来。
跟着昌平侯夫人的薛嬷嬷是从荀宅带过来的,是她的乳娘,因她的母亲去的早,因此她更是依赖乳娘。
薛嬷嬷年纪大了,身子骨也不太好,基本在内院从不外出,因此见过她的人倒是很少。
昌平侯夫人喜静,不喜被人打扰,薛嬷嬷见她待在厢房久了,碰巧昌平侯回来时问了她。因此才到了厢房来寻她。
“夫人。”薛嬷嬷到了厢房,见昌平侯夫人眼神空泛,便知她在想事,但想起昌平侯方才来时的表情,还是开了口。
昌平侯夫人被薛嬷嬷一唤,立即回过神来,见是薛嬷嬷,神色松了一松,却是有些疲惫,“怎么了?”
薛嬷嬷知道她累了。眉眼都带着心疼,虽是想让她好好歇息,但如今,却只能将心里话说出来。“方才侯爷问夫人在哪,且面色不太好。”
昌平侯一向疼爱自己的夫人,就算在外面很是不顺,也不会将厌烦的表情带到家中,但他征战沙场多年,皱一皱眉头。都能让身边的人十分惧怕。
且只要昌平侯在她面前皱了眉头,便意为着,昌平侯心中的事,已经使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而印象中上一次还是十年前。
听了这话,昌平侯夫人愣了愣,不过片刻便恢复平常,神色漠然的站起身来,对着薛嬷嬷道,“走吧!”
她瞒了这些天的事情,早就料到昌平侯会有知道的一日。
不过若是说怕,她没怕过的。
从她接手这个提议开始,她便想过同这些年截然不同的生活,但是她的夫君,却是不赞同的,非但不赞同,甚至还十分厌恶。
他最想做的,便是将她放在家中,不要出去乱跑就是了。
昌平侯夫人去了正屋,她知道,昌平侯会在正屋等她的。
“嬷嬷,一会儿你就在外面等着,不要进去了。”她忽而道。跟在她身后的薛嬷嬷,自然明白她的意思,没出声,便是默认了。
昌平侯夫人进屋的时候,昌平侯就坐在外室,见她进来,面上还带着薄怒。
昌平侯是武将,正值中年,身子依旧魁梧,早先在外征战,早已练就了脸色一黑,便能吓住万人的模样,只不过这,却是对昌平侯夫人无用的。
她走到他身前,缓缓坐下来,“侯爷这是怎么了?”
一句话说出,却是面无表情。
世上皆说,昌平侯是战神,而昌平侯夫人是堪比班昭的奇女子,这样的人,风华绝代,甚是匹配,可是他们却忘了,秀才遇上兵,一言不合,必有一伤。
昌平侯在战场,若是有什么不快,多数会发泄出来,而昌平侯夫人自幼饱读诗书,性子较为安静,有事却会藏在心中。
就是这样的两个人,却成了一对,还育有三个孩子,是人人称羡的一对。
只不过表象只是表象,内里却像认识多年却依旧不熟识的陌生人。
“阿宓,你要开办女学?”虽然他独自待了一会儿,但是自他听到此事之后,心中一直是不平静的,就算过了这么久,心中的慌乱却是愈演愈烈。
昌平侯夫人姓荀,名宓,取安宁之意,可她却同这名字一般,倒是十分安静,多余的话从不会多说。
昌平侯夫人方才点点头,“是,昨日陛下方才答应。”
既然昌平侯已经知晓,她自然不再隐瞒,且此事如今已有结论,无论如何,也不会改变这番结果,便是知道了,又能怎么办?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更何况是当今圣上亲口答应了此事,若此时再同圣上说不做,怕是圣上才会更生气。
说完,昌平侯便一脸复杂的模样看向她,心中忽而涌起一股苍凉之感,方才面上的不快,倒是崩然瓦解,“你为何不告诉我?”
他今日进宫见了圣上。还是从圣上口中无意听到的,那时他的震撼可想而知,差些要不顾圣上,想要见她问问清楚。还好圣上看他有些心焉,便不多留,放了他归来。
可他竟不知,夜夜躺在他身旁的妻子,竟会如此待他?为何不同他商量?
昌平侯夫人漠然的看了昌平侯一眼。语气仍是无一丝波澜,“告诉你又如何?无非是多些阻挠罢了。”
昌平侯哑然,的确,若是听她有此念头,他一定会慌张的将这念头断在摇篮中。
多少年,他是从这恐慌中度过,可就是如今,他的妻子还是瞒着他将此事摆到了明面上,他忽而觉得力气抽尽,连面对昌平侯夫人的那一抹怒色。也消失殆尽。
“阿宓,你想他了,对么?”昌平侯顿了顿,还是问了这句话。
他看向她的脸,这么多年,她依旧是这般冷清,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好似面对自己的时候,从未笑过。可他却比往日大不相同,比如,脾气更不好了些。
只是,他只是太过担心失去她罢了。
昌平侯夫人看了他一眼。仅仅是那视线轻轻掠过的那一眼,却让昌平侯心中的苦涩更甚,她对他,是没有情的,就算有了三个孩子,也只不过当做对他的交代罢了。
而后却见她微张朱唇。轻声道,“侯爷连死人也担心么?”
这一句话,彻骨之寒,听在昌平侯的耳中,分外难受,他好久都没再这般难过了。
是啊,那是个死人,以前有血有肉,如今却是一身白骨,不知何时,会连这白骨这消失掉。
可就是因为这白骨,他才会时时不肯松懈,活着不能,死了亦不能,到底要折磨他到什么时候。
难道终其这一生,他都要这般过么?
“阿宓,你知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昌平侯开口解释,有些踌躇,他不愿让她误解他,可就算解释了千万遍,这颗心永远都不被他暖化。
昌平侯夫人终究是转过头,定定的看着他,“侯爷可是要阻拦我女学之事?”
昌平侯迎向她的眼神,这眼神不似方才那般提到某人时的冷漠,和平日的温和虽不相同,但终归不是那般寒冷。
他从宫中出来时,是想要这般的,可此时提到了那个人,心中的底气着实有些不足,再看她迎过来的眼神,反对的话仍是没有说出口,又似妥协一般道,“我不拦你,我知道,你一直都想做。”
昌平侯夫人虽然没意识道为何昌平侯没拒绝,但是心却依旧有些恍惚,只因他那一句,你一直都想做。
思绪好似飞到二十二年前,那时的她,不过方才及笄。
她的父母虽是早逝,但幼时的她却十分聪颖,从三岁开始认书识字,五岁便读四书五经,且看过一遍就会牢牢记在心中,颇有些过目不忘的本事。
那时先皇还在,大周朝也不过存在几十载,领土并不多,周围的小国林立,且先皇野心,想一统天下,因此战事频发。
等她长到了十岁,诗词歌赋,已不再话下,琴棋书画,也多有涉猎,对于那些相同年纪的人,她早已将别人牢牢的甩在身后,而对于十五六的娘子们,比不上她的,也大有人在。
长兄书房中的书她经常翻着看,后来平日的书看完了,她也会看那些晦涩难懂的兵书,可那些兵书,在她的眼里却十分有趣,偶尔也会沙盘演练,更加想去接触实战。
虽然战场刀剑无眼,失了性命乃是家常之事,但她还是想去。
因自幼失了父母,兄长生怕委屈了她,对她宠溺非常,她多次要求,兄长也只好随了她,也在她身旁安排了人保护她。
更给她挑了一个极其稳重的将领。
而那几年,就是由于这个少年将领,周边的小国接连覆灭,归入大周的版图,她那时第一次见到他。
她以为,能做将军的人,定是魁梧,面色凶狠之辈,却不料那日见到的却是一个一袭青衣,安静的站在桃树下,而一个回眸,却让她看清了他的模样。
粗细适中的眉,沉稳的眸子,挺直的鼻梁,以及微抿的唇。
看到这般模样的他,她欢快的心竟是微微的顿住了,因为那双眸子里,她清楚的看出来,她什么也看不到。
看不出阴晴,看不出悲喜,她却觉得浑身微冷,刹那间,便觉得那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她来见他之前,听兄长提起过的,说是无父无母,幼时曾被送到山上学艺,等归来时便被送到了军中历练,短短一年,变成了将军。
而打了两年仗,从无一次是输过的。
她很是敬佩这样的人物,因此也很想同他一起到军中去,而兄长好似很放心他一般,丝毫不会在怕她随君以后有什么危险。
她曾问过兄长,为何不怕?毕竟她身为一个女儿身,军营中都是男子,换作别的女子,定是不敢去的。
她的兄长却摸了摸她的头,笑了笑,“我的阿宓这般聪明,不会有事。”她本以为兄长夸她聪明,很是高兴,却不料兄长又接了一句,“且有他在,我放心。”
原来,还是因为有他在。
其实,她也庆幸是有他在。
她幼时身子有些弱,也曾同武学师傅练过一段,用来强身健体,比一般女子强了不少,因此军营中的生活虽苦,她也能坚持的了。
更因为她时常能见他同副将推演沙盘,商量摆兵布阵之事,办事更是十分沉稳,在军中的威信很高。
她记得有一次他接管一队士兵,那士兵见他身子虽然高大,但却有些偏瘦,很是怀疑他的能力,一般的将军,定会杀鸡儆猴,而他却穿着薄衫,在那冬日,同那些士兵比试,一个人撂倒了十个时候,再也无人敢在背后议论他不够魁梧。
第一次,她跟随他从军两个月,虽是过惯了舒适的日子,在军营累的苦不堪言,但她却随他看遍了西处的风光,觉得甚是满足。
唯一觉得不好的地方,便是她没见过他笑。
打了胜仗之时,没有见到,回京述职升官时也未见他笑。
自那两个月之后,她总想着,怎么才能让他笑一笑,哪怕是勾起嘴角也算。
有时也会在想,若是他笑了,凭他那一副好容颜,怎么着也能同她媲美才是?
可后来才知道,她自大了,直到看到了那一副笑颜,她才知什么是风华绝代,惊为天人,她不过是世俗的一人,他却如天上的仙子一般。
只看那一眼,她便知,这一生,她都不愿再逃开情的枷锁。(。)
第一百四十三章 惊吓()
待他归来时,三月花开好。
她本就想归来时开办女学,如此过一生,可是那春暖花开的三月,却成了她永生永世的噩梦。
谁也不知容婉开口提到女学之时,她内心的波动之大,久旱逢甘霖,累且不自知。
好似如死寂多时的心忽而被注入新鲜的血液,自那开始,她才算是有了对于旁的事物认真的兴趣。
她同他的事,先皇是知道的,也甚是惋惜她这般才华之人就此湮没,只不过自先皇去之后,知道此事的人,便寥寥无几。
她的名声也由那两年随军征战越来越响,只不过随着她这些年的沉寂,鲜少有人再提起当年的事迹,可无人提起,并不代表无人记得。
当今圣上的年纪比昌平侯还大了几岁,她的事,也甚是清楚,因此听到她想要兴办女学之时,还惊讶了一番,不过倒是十分赞同的,因她这般才学的一人,若是常年待在内宅,倒是有些隐没了。
且这些年她虽很少岀府,但无论诗词歌赋,还是琴棋书画,从未落下过。
想到这里,她抬头,看向一直紧紧盯着她的昌平侯,眸中已不复之前的那般稳重,好似以前初相识,看向她的,带些复杂,张惶,又有些讨好的眼神。
她偏过头,有些承受不了。
微微闭了眼睛,掩住眸底流露出的那丝复杂情绪,这些年,她也努力做好分内之事,在侯府内相夫教子,只可惜,他不满足,他想要的太多,包括她的心。
只可惜她的心,早已随着那个人一起死了。
昌平侯夫人从以往的记忆回过神来,看向昌平侯道。“侯爷既然不会阻拦,那妾身多谢侯爷成全。”
昌平侯知道自己此行根本不会做改变,可从圣上口中听到消息之时,他的第一反应便是回到府中去质问为何她要瞒着他。
这么些年的安稳日子终是在此刻变得飘摇起来。虽他征战数年,可他还是怕,怕事到如今,仍是落得一场空。
昌平侯扯了扯嘴角,终是面色如常。“我尊重夫人的意见。”
昌平侯夫人再次颔首,也不多说,只是站起身,象征性的福了福礼,便离开了正屋。
薛嬷嬷见昌平侯夫人走了出来,也跟在她身后,走的远了,纠结着,才开口问道,“夫人又同侯爷意见不合?”
之所以用又。只是因他们两人坚守的意见不同,才容易发生矛盾,而在这一件事之上,薛嬷嬷觉得,尤为严重。
却不料昌平侯夫人转过身,神色不明的看向薛嬷嬷,“并未争执,他同意了。”
薛嬷嬷一愣,她犹记得十年前的那一次,因了那件事。昌平侯失控的面色,整个人都十分凶狠,他所过之处处处压抑,府中的下人都是躲着走的。
怎地今日。却是这般平静。
不过细细想来,那人去了已有二十几载,过了这么久,早便应该被人遗忘的,只可惜,自家夫人。却一直放在心上。
可有时,放下,又何必不是一场解脱。
昌平侯夫人并不需要薛嬷嬷答话,只是静静地站在桃树下,如今的桃树不过只是枯枝,可她却依稀可见,在那花瓣坠落之时,那人转身的回眸,淡无情绪,却依旧抓紧了她的心。
不敢忘,不想忘,也忘不掉。
容婉回到洛府之时,洛景钰刚好当值回来。
军巡院管着汴京城内大街小巷的各类纠纷,其实却像是个苦差事,有时要领着衙差亲自去逮人,和人明辨是非并非带走那么简单。
不过怎么说洛景钰也做了两三个月之久,其中的门路也了解个大概,对于一些像是街头打架之类的事归军巡院管,可若是关联到稍微有地位的人,上头还有开封府尹,更是有大理寺。
因此这几个月,洛景钰累的要死,却也做的泄气。
容婉一下马车便看见洛景钰垂头丧气的模样,不禁皱了皱眉,向前走了两步走到洛景钰身旁,轻声问道,“兄长,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洛景钰听见容婉说话,连忙打起精神,挤了一个笑脸给容婉看,不过这笑脸倒是比哭还要难看,“我没事,你放心吧!”
容婉也不拆穿,只是点点头,轻声道,“兄长若是有什么定要告诉我,我不想被兄长蒙在鼓里。”
洛景钰笑了笑,“放心吧!”
容婉眼看着洛景钰走进甘霖院,虽然他努力挺直脊背,但在容婉的眼中仍是十分颓唐,她摇摇头,磨磨兄长的耐心也好。
想着,她回了翠竹苑,在房中待了半日,还是对白瑶道,“你若是有空,便去寻一寻流光,看看兄长这些日子都在做些什么。”
白瑶应了声,便出了屋门。
夜幕渐渐深了,容婉早已收拾妥当,在床榻上躺着,却是睡不着。
方才白瑶归来之时,向她说了从流光口中打探的消息。
流光本来是不愿说,但是听容婉洛景钰食不下咽,思量再三,咬咬牙,还是将洛景钰在军巡院的事说出口。
洛景钰任的是军巡院左巡使,而同他相同官职的便是军巡院右巡使,是当朝四品刑部侍郎的长子,因着父亲在朝为官,性子多有恶劣,不少刁难于他,有什么苦差事,仗着自己的资历高却为所欲为,更是抢了他不少的功劳。
容婉却有些不明白,怎么说兄长也在边关待了两年有余,怎么在京城中倒是有些绵软,容婉叹了叹,好似兄长并不适合做官。
不过现阶段,却是没办法的事。
容婉想到这里,也不再多想,便沉沉睡去。
而此时,深宫之中。
六公主垂着脑袋站在一旁,并不敢抬头看面前的李昭容,而李昭容安静的坐在那里,面色如常的看向六公主,可只有六公主才知道,李昭容的眼神有多可怕。
她回宫后仅在自己的殿内待了不久。便被李昭容遣了宫婢叫到这里,可叫她过来,却一句话也不提,她自己站在这里。都不免有些紧张。
李昭容晾了她许久,等忙完手里的事,这次啊看向六公主,“我跟你说过的话,你还记得么?”
六公主屈了屈身子。道,“回母妃,阿璃自然记得。”
等她话音刚落,李昭容便轻声“嗯”了一声,淡淡的好似呼吸的语气,却让六公主不由一窒,她本是央着父皇出去看看,却不料回宫之后便被李昭容叫了这里。
对于李昭容,她的心中却是有些害怕的。
“我说过你听我的。不要轻举妄动,你可记得?”
六公主仍是低着头,不敢反抗,她自然知道这句话,只是她并未听,早先李昭容便说婚前一个月男女不宜相见,可她还是义无反顾出了宫,还光明正大的去了孟府,因此,便惹得李昭容极为不高兴。
可她觉得这不过是件小事。虽是应了李昭容的话,还是有些不服。
李昭容看着六公主微垂的笑脸,便能猜出她的面部表情,忽而生出了一种朽木不可雕的心境。方才还平静的心,一时之间又不平静了。
最后,也只说了一句话“你若再如此下去,可想过要谁替你收尸?”
其实六公主很想反驳一句,她堂堂大周公主,又是当今陛下最疼宠的公主。又有谁能敢和她作对。
可她心中纵使不满,却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