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时光掠影-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院门开了,孙晓红从院子里面走了出来,一道雪光映入眼帘,她马上眯起了眼睛。今天是除夕,妈妈催她去村里请客。她站在门口看着无人清理的胡同走了出去。

    胡同里的积雪成堆,高过半尺左右,每走一步都特别费劲。她蹒跚地走着,冰冷的寒风摔打在她的脸上,像挥之不去的往事,在心头隐隐作痛,也像恍惚不清的人情世故,在凛冽的霜雪中迷失了去向。

    冰冷的寒风吹在她的脸上,像挥之不去的往事,在心头隐隐作痛。也像恍惚不清的人情世故,在凛冽的风中迷失了去向。

    孙晓红顶风走出了胡同,一阵冷风吹过灰白相间的草垛,所有污秽的东西,都被席卷一空。

    农村人过年,都要图个吉利。孙国栋扫完院子后,他把扫帚放回原处,站在院子里,抖了抖衣服上的雪尘,又默不作声地走进屋里,忙着拿起一瓶浆糊,把一沓事先准备好的春联,挂钱和福字,逐一在屋里屋外的门窗上贴了起来。即便哥哥嫂子不回来过年,他们家年年也这样过。

    待一切打理完毕后,孙国栋又像往年一样,在屋檐下面的椽柱上,挂了两盏鲜艳的大红灯笼。这两盏灯是孙国栋特意从集市上买来的,而且每年他都要更换新的。接好拉线后,等到了晚上,他把电源一拉,这两盏红灯,带着十足的年味,把整个小院照得灯火通明,亮亮堂堂,似乎聚拢了一切好运,看着都觉得喜庆。

    过年先上坟祭祖,孙国栋忙完之后,把大白马牵出了马棚,他套上马车,走出胡同,带着大伯父去坟地上坟,等他们回来的时候,已经日上三竿了。

    屋子里面的人,还在忙得不可开交,做饭的做饭,切菜的切菜。爷爷则盘腿坐在炕梢闭目养神,奶奶一直跟妈妈在厨房里忙个不停,只有大伯母和她的小女儿,像看热闹一样,她们像陌生的天外来客一样,都瞅瞅,西望望,在袖手旁观。大家都在忙,也没人上前招呼她们。

    姐姐和大姑姑正在里屋贴年画,在栩栩如生的年画上,两个神情夸张的大头娃娃,正伸着胖乎乎的小手,朝着屋中的每一个人嘟嘴卖萌,特别讨喜。

    孙晓红从外面回来的时候,家里的活已经忙得差不多了,她回屋换了一件浅蓝色的小袄,慢慢走到里屋门口,她推开门见屋里异常热闹,自觉没趣,就静静地倚在门框上听了一会儿,她不想接近大伯父一家,就默默地看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和一言一行。

    这些细小甚微的事情,大伯父好像并不在意,可能自认为腰包里有钱走到那里,都被人惧让三分,不然大伯母也不会那么嚣张。这两天,除了上茅厕方便,大伯母好像从进门后就没有出过门,奶奶还帮忙刷锅洗碗呢,她就跟什么都没看见一样,还真把自己当贵宾了。

    孙晓红目不转睛地看着大伯父一家虚伪的面孔,心中顿生厌烦。他们这些所谓的城里人,还真是能装,连回趟老家都得戴一套虚假的面具,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做着表里不一的事儿,看他们口无遮拦的样子,真是一点儿羞耻心都没有。孙晓红这样想着,她那双伶俐的目光变得冷漠起来:“不就是有几个钱吗?有啥了不起的,跑到农村来装,连亲兄弟都挤兑,算什么能耐,既然这样,还回来干嘛,谁也不认识谁更好,看把爸妈累得两条腿都遛直了!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看他们累死人也不搭一把的架势,替他们做了多少,也未必领情。”

    哥哥也没有哥哥的样,嫂子也没有嫂子的样子,他们一家都不是善类,谁知道他们心里玩的什么猫腻儿。孙晓红鄙夷不屑地看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没有近前。她想到妈妈还在厨房里干活,转身去了厨房。

    晚饭后,堂叔堂婶没有回家,他们是妈妈请来的说客,堂婶特别能说,为了陪好大伯母,他们已经在这里待两天了。他们看着电视,聊着家常,时不时还开点儿玩笑,总算没有冷场。

    大伯父有钱,堂婶找机会巴结还巴结不上呢,现在正好溜须拍马,言语之间,她踩着妈妈的肩膀说妈妈是个没有文化的粗人,还说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一边炫耀家中富足的状况。没孩子显摆干净,没老人显摆孝心,孙晓红咋看咋觉得他们才是一路人。

    可能堂婶怕影响她们之间的谈话兴致,还特意把晓红的妹和两个弟弟撵到晓红的屋子里面玩扑克。屋子里面没有家里人,她们说话方便多了,堂婶的嘴巴也就顺嘴开河,无所顾忌了。

    奶奶和妈妈却忙个没完,她们做了上顿做下顿,一刻都没停息。妈妈是个好脸的人,她宁可身受累,也不让脸受热,为了招待好伯父一家,都已经半夜十点多钟了,她还在厨房里忙着包饺子。这是老辈留下的规矩,每年三十晚上,等到午夜接完神儿后,全家人都要吃一顿素馅的饺子,来预示一年的风调雨顺。

    今年大伯回家过年,这个先例也不能破。今年吃饺子的人特别多,连大带小数一数,也得二十多人,而包饺子的人只有奶奶和妈妈,她们晚饭后就开始包,这都好几个小时了,还没有包完。

    眼看她们包得起劲儿,大伯父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进来,他皱着眉头,看看案板上的饺子,低头闻了闻,觉得不对劲儿,就问了一句:“妈,你包的这是啥馅饺子啊?我怎么没闻出来香味儿啊?”

    “啊,素馅的!老辈子的规矩,我们年年都这样吃;你小时候也吃过,这么多年没回来过年是不是都给忘了?”奶奶没有抬头,继续包着手里的饺子。

    “那个时候不是条件不好吗,一年到头也看着肉。现在不一样了,咋还吃素呢?这样的门风是不是得改改呀?”伯父说着,一脸不高兴地用手捏了捏奶奶包的那些素馅饺子,把两手背到了身后。

    “是啊,我们年年这样吃,都习惯了,其实,素馅饺子也挺香的!”妈妈一边擀面皮,一边说,生怕那句话不慎,惹他生气。

    “大过年的,咋还老吃素呢?我们家过年从来不吃素,都吃肉馅饺子。吃素馅饺子,没滋没味儿的,还不如不吃了!”听了伯父的话,晓红妈诧异了,她停下手里的擀面杖,皱皱眉头,看了一眼伯父,没有说话,一种莫名的烦感涌上心头,他可是省里有名的企业家,现在回到老家咋就成了这副德行。“我们家又不欠他什么,跑回来装什么大爷?”活这么多年,她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人啊,晓红妈彻底被激怒了。要不是看在年迈的公婆,她一定跟他理论一番。山场大,什么山猫野兽都有,现在算是开了眼界,真是受益匪浅啊。

    心想:既然这么挑剔,为啥还回来过年?明知道农村生活条件不好,作为大哥就应该担待一些,既然回来了,就得入乡随俗,兄弟媳妇天天桌上桌下伺候着,好吃就多吃两口,不好吃就少吃两口,这样的话怎么能说出口呢?干嘛还这样挖苦人,好像我有肉舍不得跟他吃似的,是不是觉得我好欺负,就张嘴儿了?

    伯父见老妈和兄弟媳妇都没有说话,就悻悻地走了出去。晓红妈心里有气,也不能发作。她悄悄地把孙国栋叫了出来,小声对他说:“国栋啊,你大哥这人可真够矫情的了,我和妈都包了大半宿饺子,人家过来冷不丁来了一嗓子,说不吃素馅的,你说可咋办?你说他想吃肉馅的,都早点儿说啊!你看仓房里的肉都冻着,拿出来现化冰,那饺子还不得包到天亮啊!”晓红妈就是不能理解,吃顿饺子还挑三捡四的,这人真是不可就药。这那里是什么哥哥,兄弟俩见面一点儿都不亲,来句完整的话,都没好好说过,分明是前世的冤家对头,一见面就势不两立。

    “别包了,有啥吃啥,不吃拉倒!”孙国栋气得咬牙切齿,这就是他一奶同胞的哥哥,没想到他发达了之后,变成这副嘴脸。

    “算了吧,多的活儿都干了,不差这几个饺子。你一会儿去仓房拿块肉进来,我给他们一家少包几个。他们不吃素咱们吃,大过年的,就当图个吉利。”

    “才十多年没见面,他咋变成这样了啊!要是日子过成三根肠子闲两根半,他就不这样了啊!穷人别得地,得地就起屁,这不是故意难为人吗?不就是想吃肉吗,家里又不是没有,再能吃还能吃肚皮外面啊!”酒席宴菜摆了好几天,还差这块肉吗,他已经看透了,这分明是在挤兑兄弟媳妇,孙国栋说着,转身去仓房拿块肉进来,他把肉块儿放在菜墩上,抄起砍刀,就要往下剁。

第六十一章 别有用心() 
“让你回来气我!看我给你包肉馅饺子吃!看我给你包肉馅饺子吃!”孙国栋实在忍无可忍,手举刀落,一块四四方方的冻肉,很快就被他剁成了肉沫。他一边剁肉,一边跟自己置气。他把心中所有的不快,全部都发泄到了这块肉上。他对这样的哥哥,实在是太失望了。

    剁完肉后,他手提砍刀,沮丧地站在厨房里,面对满是刀痕的案板,气得全身发抖。在别人看来,这或许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不值得一提,可它竟然发生在哥哥的身上,是不是有点儿过分了。他怎么想都想不明白,他们两兄弟远日无冤,近日无仇,哥哥这样旁敲侧击地折磨自己,到底为了什么?

    一向忠厚老实的孙国栋,眼见他们在家里无理取闹,肆无忌惮地做着过格的事情,他真的无语了。他平时非常孝顺,他在父母面前从来没有发过脾气,他的沉默寡言和遇事冷静,在胡同里也是有目共睹的,他在村里从来都不招惹是非,对待左邻右舍更是有求必应。即使孩子们不懂事在外面惹了麻烦,他也很少发火打骂孩子。将心比心,即使哥哥不在乎自己的那些好处,他也不能这么对待自己啊!

    若不是今天的事儿实在是太窝心了,他也不会忍常人所不能忍受地大发脾气。孙国栋万万没有想到,他这么尽心尽力地招待哥哥一家,他居然会这样叼难自己,实在是说不过去,他可是自己的亲哥哥啊!即使不喜欢这个家,也无需用这种方法折磨人啊!既然他这样瞧不起人,干脆就不要来往,断了算了,像这样冷血的哥哥,没有也罢。

    “爸,你回屋歇着去吧,这些活儿,不用你干,我来吧!”孙晓红听见厨房里面有剁肉的声音,她连忙跑出来看,她见爸爸那张紫红的脸颊上溢出了两行泪水。

    她轻轻走过去,接过他手里的砍刀,用抹布擦干净后,放到刀架上面,然后把案板上的碎肉,全部都拾捡起来,放进一个白色的瓷盆里面,又把瓷盆放在滚热的灶台上面。

    孙国栋转身出门,他的背影略显苍老,在这个委曲求全的大年夜里,他一个人悄悄地来到马棚里,给大白马加了一些草料后,静静地看着它一口一口把槽子里面的草料吃干净后,就捂着脸,在里面蹲了好长时间,直到有人叫他,他才慢慢地走了出来。

    妈妈包完素馅饺子后,待瓷盆里面的冰碴全部化掉后,她又特意拌了一盆肉馅,另外包了一些饺子,摆在面板上,这才稍稍喘了一口气。这几天家里客多,把她忙得团团乱转,连个歇脚的功夫都不给。要不是晓红天天给她打下手,恐怕她的腰都能累折了。

    煮年夜饺子的时候,妈妈先煮熟了素馅饺子,热气腾腾的素馅饺子端上来之后,先放到爷爷的眼前,然后妈妈又去给大伯父一家煮肉馅饺子。连日来的劳碌,她实在是坚持不住了,没等大家吃完饺子,她就趴在晓红的小屋里睡着了。

    餐桌上,伯父吃饺子的时候,故意把一个肉馅的饺子,放进爷爷的碗里,奶奶见他这么忤逆,一把夺过爷爷的饭碗,重新给他换了一个。一顿阖家欢乐的年夜饭,大家都吃得很不痛快。孙晓红亲眼看着伯父像个小丑一样在全家人面前窜来窜去,搬弄是非,他自私的程度真是令人瞠目结舌,她不得不佩服大伯父竟然把小市民的冷漠和尖酸刻薄,全都体现在他一个人身上,她心里就非常烦感。

    这种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只是表面风光,还真不是小瞧他,论人品他连胡同里的三岁小孩都不如,让他来孝敬父母,养老送终,没等父母到寿,他还不得把爹娘给活埋了啊。

    吃过了肉馅饺子,他应该有所收敛。一家人老的老,小的小,也都眼巴巴陪着折腾了大半夜,也都该休息了,可伯父意犹未尽地又变着花样又来折磨大家了。孙晓红实在看不下去,就跑去叫醒妈妈。

    “妈,你快点儿醒醒,我大伯父又在屋里整事儿了!”晓红妈刚刚眯了一会儿,就被晓红给叫醒了。她急忙进屋去看,只见大伯父手里拿着几块硬币,突然把晓红姐弟五人叫到跟前说:“伯父这次回来也没给你们带什么礼物,我手里这几枚纪念币,都是限量版的,很有收藏的价值,全国发行也没有多少。我特意托人从银行里面换了几枚,给你们一人一枚留作纪念,快点儿收起来吧!”说完大伯就把这些硬币发到了他们姐弟的手中。

    “给孩子们发纪念币?他什么意思?这些东西,银行每年都有,十元钱一枚,感情他就拿这东西来家里糊弄孩子们啊!真把我们一家都当成傻子了!”孙国栋气得浑身发颤,他真想抢过这些东西,一把扔到窗外去,无奈家里还有老人,他们一辈子好脸,要是让他们看到儿女反目,那得该多伤心啊!

    “不就是五十元钱吗?咱们给他,我孙国栋再穷也拿得起!拿五十算寒掺他,咱给他一张整的,他不差钱,咱也不差事儿!过了这个年,他们就走了,以后咱们和他就桥归桥,路归路,让他汉高祖斩白蛇一刀两断。”

    也许是出一时之气,孙国栋把晓红妈拉到一边气呼呼地说。他现在算是明白了,大哥不是回家过年来的,他是来跟父母示威,给弟弟找茬,原因就是他成功了,有钱了,除此之外,他身上也没啥值得骄傲的东西。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耷拉鬃。孙国栋无语了,他也认了,他默默地离开屋子,在院子里转了好多圈,心情才算慢慢平静下来。回屋后,他在北炕的炕梢挤了个地方,脑袋一挨枕头,就睡着了。

    妈妈赶紧从衣兜里掏出一张百元的红票,笑着对伯父的小女儿说:“丽丽呀,你头一次来农村过年,婶子也没准备啥东西给你,这一百元钱给你压岁,回家后,你看啥好就给自己买点儿啥吧!”伯父的女儿毫不谦让地把钱接了过去,旁若无人地揣在了衣兜里面。

    在孙晓红看来,伯父一家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家的人眼眶子都高,除了认识钱,谁都没有。

    抱着孩子的小姑,在屋子里面急得满头大汗。她嫁得不好,小姑父从小没妈,常年寄宿在嫂子的门槛下,他们结婚的时候,连把烧柴都没有,连住的地方都是借的,让她拿压岁钱,这不是难为她妈。孙国栋见了,把小姑拽到一边,叫她不要说话,他倒是要看看,自己的大哥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

    爷爷坐在炕梢,把刚才的事情都看个一清二楚。他打开自己的柜子,从里面取出四块现大洋来,依次摆在炕上说:“你们哥俩都在,我这辈子养了四个儿女,也没攒下金银财宝,能活到今天,就攒下这么点儿值钱的东西,今天,我当着大家的面,不偏不向分给你们,我留着也没用,一家两块,都拿去吧!”伯父一听,赶紧抓起两块现大洋,放在手里掂了几下,回手递给了他的女儿,不怀好意地说到:“我就说嘛,咱家老爹就是有货,你看他把压箱子底的东西都拿出来了,他箱子里面一定还有宝贝!我说老爹,你是不是都应该拿出来让我们都见识见识啊?”

    他的这句话倒是提醒了孙国栋,原来哥哥这趟回来,在家里折腾来折腾去,就是为了分老人的家产来的。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爸爸妈妈若是真有家产的话,他们也不会把日子过得这样拮据。此时此刻,孙国栋恍然大悟,他使劲一拍脑门,苦笑了一下,他不得不佩服哥哥的别有用心。这回他算长了见识,想想自己这么多年的孝心,在哥哥面前,竟然一文不值,他一声叹息过后,转身走了出去。姐姐见炕上的两块没人拿,就把它收了起来。

    孙晓红始终都不明白大伯父回家过年的用意,大年初一的早晨,他们一家就被专车给接走了。人都是恋亲的动物,尽管兄弟不睦,全家人对他有很多偏见与不满,可他临走的时候,还是把他送出了胡同。而后的几年里,孙国栋一直都没有跟他联系过。

    他们走得倒是干净利落,可腰酸腿疼的妈妈,像台机器一样,连轴转着伺候了几天,都没听见过他们一家说过一个字的感谢话。

    妈妈回头坐在炕头上,翻开这几天的账单,再摸摸日见干瘪的钱包,她傻眼了。她细致入微地统计了一下,大伯父这次回家过年,不但吃掉了一年的种子化肥钱,还吃掉了他们家一年的柴米油盐的花销。甚至连四弟在工地上血汗钱,都折进了一半大多。

    望着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连孙国栋都吓了一跳。他看了看这笔没有温度的,而且算也算不清的账单,顿时心灰意冷,他摇了摇头,嘴里连连发出一串串无可奈何的“嗨”声。

第 六十二章 疑惑不解() 
新年一过,胡同里又恢复了原有的忙碌,意犹未尽的年味;还在孩子们的笑声中随风荡漾。早春的天气,阴晴不定,像小孩子的脸,千变万化,层出怪异。

    阳光洒进院子,孙晓红赤着两手,一声不吭地握紧辘轳在井边打水。屋顶上的积雪还在慢慢地融化,从屋檐下滚落的雪水,变成一排排的冰溜子,倒悬起来,像利剑一样直垂地面。

    孙晓红使劲地摇着辘轳,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料峭的寒气,掠过阴霾的天空,一股股呼啸而来,将她额头上的刘海儿,瞬息吹向脑后。她慢慢地摇着,好像在摇醒整个寒冬

    在彻骨的寒潮里,村里有人忙着备耕了,窄小的胡同时常传来一阵紧似一阵的脚步声。他们或是外出打工,或是出门创业,在惊惧忙乱的时光里,这周而复始的声音,年年相似,又年年不同。

    他们走后,天上的太阳和月亮照样往前走,日子照常早出晚归。胡同里灰白的墙面,斑驳的乱枝,还有狼藉不堪的草垛,都像是那些没有廉耻的乞丐,孱弱无力地蹲在太阳底下,伸出脏兮兮的头脸,面对着惨淡的日光和怒吼的西风,向不堪的世俗祈求风调雨顺。

    此时的孙晓红,也怅然地对着这大好的春光,虚度着人生中最美好的光阴。她满心欢喜地汲满了一桶水后,把柳罐轻轻放到井边,正要提起水桶。院门开了,丽莉神色不安地从院外走了进来。

    她见晓红又在提水,笑了笑,温声说道:“晓红,你又提水了,每次到你家来,都没见你闲着,你是真能干活儿啊!”说着,她迈着细碎的脚步,快速走到了水井前面。

    “我也不是能干,爸妈都去地里干活去了,然后家里的人该上学的上学,该打工的打工,都不着家,就我一个吃闲饭的,再不帮家里干点儿活,也说不过去呀!多干点儿活,也给家里减少一负担!”孙晓红苦笑着,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说到这里,眼见晓红又摇上一柳罐斗子清水,就走过来帮忙。孙晓红朝她摆摆手,弯腰把水倒进水桶里,接着又把柳罐放进井里,一边摇着辘轳一边说:“他们都不在家里,水缸里没水做饭怎么能行,奶奶该着急了!这些零了巴碎的活儿,都不算什么累活儿,我能帮着干点儿就干点儿呗!奶奶那么大年纪,我怎么忍心看着她出来拎水。,别在院子里站着了,快点儿进屋坐吧!”晓红看了丽莉一眼,不以为然地笑笑,待水桶装满水后,她拎起沉重的水桶,快步朝屋里走去。

    丽莉跟在她的身后,一起走进了屋子里面。南窗台上,奶奶养的那盆君子兰花开得正艳。上面几片橘红色的花瓣,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像一轮小小的太阳,驱走了整个寒冬的冷漠。

    “看你家多好!人多热闹,兄弟姐妹在一起,吃饭也香,我真羡慕你呀!”丽莉站在她的身后,见她拎得吃力,就想过来给她搭把手,却被晓红给止住了:“不用,不用,你等着,我马上完活儿!”孙晓红把水桶拎进厨房里,抬手倒进水缸里,才喘息着朝丽莉笑笑。

    “我有啥好羡慕的,把日子都过成这样了,一天比一天没出息,想想自己都感到惭愧!”她放下水桶,扯过一条抹布擦了擦手,突然看见丽莉的嘴唇有点儿发紫,就随便问了一句:“丽莉,你是不是不太舒服啊?我看你的脸色咋这么不好啊?”说着,她摸了摸丽莉的脑门,吃惊地说。

    “我没有哪里不舒服,我可能就是怕冷,每年的开春都这样!没事儿,挺挺就过去了!”丽莉晃着脑袋,毫无掩饰地说。

    听丽莉说话的腔调,心事忡忡的,好像没有她说的那么简单。孙晓红知道,她得的是血脉上的病,本来她的身子就特别虚弱,跟个*似的,冬天怕冷夏天怕热的,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望着眼窝红肿的丽莉,分明是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