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粥小菜-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季这边是饱了的,知道二狗子肯定也不是很饿,吃多了对身体不好,道:“吃完这碗就停,左右咱都不饿,出去逛逛,时间长了中午的时候再过来吃一顿。”

    二狗子点头同意了,筷子用的飞快,盘子里的菜和碗里的肉都飞快的减少着,光看着都特别有食欲。

    等吃完了结了账,伙计特意把二人送到了门口,回头再去收拾那干干净净的碗筷,砸砸嘴,实在羡慕这样的饭量。

    二人吃饱喝足了走街上,李季可没忘正事,跟人打听哪里有皮货店,这种小地方皮货店少,有也就一两家,不好找,走了一会儿才找着。

    店面不大,不过房子还挺像样的,李季站在殿门口估摸一下,应该能拿得出二十两银子。

    二人进屋,有伙计听动静就迎出来了:“呦爷,有日子没瞧见您了,又来照顾生意了?”

    伙计怎么可能见过二人?不过是说好听话罢了。

    李季虽然不懂伙计里都学的什么有什么规矩,不过听了也不会往心里去,左右人家真在意的是口袋里的银子。

    “你们掌柜在吗?做比大生意。”李季笑道。

    一般说这话的两种可能,一种是真的大生意,另一种就是打劫的。伙计看看俩人的模样,李季看着挺面善的不像是坏人,二狗子看着健壮七尺多高(古代尺跟现在不一样)的个子看着挺吓人的。

    “那您稍等。”随后伙计扯脖子对着后堂喊了句:“当家的呦,您出来瞧瞧!”

第33章 身世线索() 
掌柜的很少亲自迎客,那伙计能让掌柜的出来,那就代表着贵客到了。

    掌柜的走过来一脸的笑容:“今儿早就听门口树上喜鹊喳喳的叫,我还寻思着半年不开张的买卖能有什么喜事,不想来了贵客了,两位爷是想瞧点什么?要是店里没看上眼的喜欢什么说一声,我们这边能给调货。”

    李季直接开门见山的拿出皮子。

    “你是做皮货生意的,帮我瞧瞧这玩意。”

    包裹打开里面那白狐狸皮露出来,白狐狸皮其他地方还好,就是背上有点杂毛,后腿的位置也被咬破了,并不完美,可白色的狐狸依旧是罕见的,那掌柜的一愣,忙要伸手拿起看个仔细。

    李季手一挡嘿嘿笑道:“掌柜的是识货的人,我这皮子鞣道一半,还不是成品,不过鞣皮子也不过是几个铜板的意思,想必老板也不会跟我计较这个。这是昨儿我大侄子才从山上打下来的狐狸皮,虽然不完整,还有点杂毛,不过白狐狸皮的价值,应该不用我多说了。”

    掌柜的收回手,双手抄着抿抿嘴唇,笑道:“是宝贝,爷您看就是懂得人,我也不跟你拐弯抹角了,说真的这二年白狐狸皮少,京城那边是有钱也买不下来。不过对咱们来说啥东西都有个价值,物价的东西咱们拿手里也烫手。”

    李季手指在皮子上来回划弄:“那劳请掌柜的给估个价。”

    掌柜的揉揉上嘴皮子:“那我也不跟你绕弯子了,十八两!怎么样?这价格够公道了。”

    如果没有高猎户的估价,李季或许乐的屁颠屁颠的就同意了,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既然这白狐狸皮少了,这价格翻一番都不过分,李季贪财但不会贪太多,说二十两就二十两。

    李季把皮子往自己这边挪了挪:“二十两。”

    掌柜的目光一动,这真是个行家。白狐狸皮少见,这二年更少,偏偏京城那边闺秀间还时兴这个。李季手里的这条狐狸皮别说二十两,二十五两买下来也不亏,回头做成成衣送上去,不用多,分成几块就用于点缀领子,送到京城一件衣服少说几十两多的上百两。

    掌柜的也是给东家打工的,真做笔大生意他得的好处也多。

    不过掌柜的是有点私心在里头的,他想从中赚个差价,这价格往下压一压,十八两把皮子收了,然后报给东家二十五两,这一转手七两银子就到手了。当掌柜一个月的月钱是没有多少,不过这中间赚差价真赚的大了几年都够吃了。

    掌柜的身子往后依靠,脸往上一抬,脸上依旧是笑的,不过这份笑容带着不容拒绝。

    “那爷您们还是去旁的地方问问,咱们这地也是穷地方,多了银子谁也拿不出来,知道这白狐狸皮是宝贝,可想卖上价是真困难了。”

    李季当即包好了皮子站起来就走,没有丝毫犹豫。那伙计吓一跳刚要留,那掌柜的拦住了伙计,还好心提醒了一句:“这条街往里走有个当铺,整个县里除了我家也就他家收皮子,爷您去他们家问问。”

    李季回头看了一眼他,转身出去了。

    等人走了,伙计不明所有的问道:“爷您不是跟那家掌柜的不对付吗?怎么把贵客送人家家去了?”

    掌柜喝着伙计刚上的茶,冷笑道:“没他怎么衬托咱们的大方,那孙子可比咱们黑多了,能给十五都算多说了。”

    伙计一听点点头:“那还是您聪明,要是我肯定把人留下了。”

    “你要是能想到这一层你就是掌柜了。”那掌柜的颇得意,“再去准备点瓜果点心,等人再回来好好伺候着,能知道皮子价弄不好是经常碰皮子的人,伺候好了这生意长着的。”

    李季出了门带着二狗子走了一会儿,停下脚步叹了口气。回头悄悄没人追出来,那就代表二十两银子是不可能的了。

    “妈的,躲开那个姓高的到这边还要被黑一把。”

    感觉到李季不高兴,二狗子忙道:“不是说有什么店铺吗?”

    李季松垮着肩膀:“哪有人明知道是财神爷偏往人家怀里送的,敢明着给咱们指路那就是吃准了咱们去了也没用,给的价格弄不好还没有十八两银子呢,咱们这小地方穷得叮当响,他就是吃准了这点,咱这皮子要是想卖,还得去他家。”

    其实十八两银子也不少,关键是那掌柜的明显是坑人,咱这明知道还必须给人坑才是让人糟心的。

    李季站在那里顺顺气,左右还有十八两银子呢,有这十八两银子也够给二狗子盖个大房子的,不就是少二两吗?有钱不在乎这个。

    李季刚把自己劝好了,还没等抬步就被人叫住了。

    李季回头,叫住他们的那个人是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穿的十分体面,头发梳的干净利落,走路腰板挺的直,一看至少也是个管事的。

    “有事?”李季看那人是从成衣铺出来的,不敢得罪。

    那人目光直在二狗子身上打量,又看看二狗子脖子上带着的那块有些粗糙的玉佩,笑道:“是在下唐突了,敢问两位公子可是身负要事?”

    李季看看二狗子,别不是看上二狗子要拉去当力巴(干重活的工人),当即打开手里的包袱给他看看皮子:“我们是过来卖皮子的,昨儿打了一张好皮子,过来找人家卖个好价钱回家盖房子。”

    李季的本意是告诉他家里不缺钱,也不用二狗子去干苦力,倒是不怕他见财起意,二狗子可不是白给的,那膀子力气一个顶好些个。

    那人眼睛转了转,笑道:“二位公子是打猎的?”

    李季点头:“不错,我这大侄子有能耐,能打着不少好皮子。”

    那人连连点头:“不瞒您们说,在下是县太爷府里管采买的官家,去年我们老爷刚来,不受冷过冬遭了不少罪,今年正寻好皮子做两身暖和衣裳呢。你这怎么卖的?”

    李季没想到能有这么巧的事情,尝试着开口:“二十二两银子。”

    李季是故意说高的,如果对方真有诚意买讲讲价二十就卖出去了。

    哪成想对方想也不想就点头了:“不贵不贵,这白狐狸皮值这个价钱,您这以后要是皮子都往这边送,我再给你加一两,要不你随我去认认门,下回直接送过去。”

    李季心中疑心顿起,怎么可能真的跟人走,连连摇头道:“那到不用了,县太爷府上随便打听打听就知道,我们这也赶时间,您要是信得过我们这皮子咱们现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回头在有皮子我们现打听送过去也来得及。”

    那人一看就知道李季是有了防备心理,看向二狗子想要询问二狗子的意思,结果二狗子看都没看他。

    叹口气,打开翻看荷包,只有银票和一些散碎银两,从银票中数出了几张:“来您点点。”

    李季不认识字,更没用过银票,因为村里谁家都不富裕,有点银子都恨不得找地方埋起来藏着,这银票都是大户人家用的,使起来方便。

    李季把银票推了,笑道:“您别见怪,我们乡下人,不认识银票,要不劳烦您陪我们去一趟钱庄兑换一下?”

    那人也没拒绝,跟着二人一起去钱庄。

    一路上东问西问的,李季戒心很大,愣是没被他问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

    进了钱庄换了银子,沉甸甸的二十二两银子一辆不少,李季倒是挺不好意思的,因为这皮子高猎户说值二十两银子,这多卖了二两。要怪也是怪这人不知道讲价,不然也不可能被李季白赚这二两银子。

    这二两银子可够进十只兔子皮的,可值了大钱了。

    李季拿到了银子,也没跟那人多做纠缠,打了招呼就带着二狗子走了。

    那个人看着二人背影直到消失,嘴里嘟囔了句什么。

    李季回头看没有人跟上来,心里松了口气,扯着二狗子直奔粮油店,这次定了三两多的吃的,几乎把店里所有的东西都买了个遍,吃个新鲜也好。店里除了送了一堆油盐酱醋,买的茶叶送的比买的多。

    家里的粮食不多了,不光是自己跟二狗子吃的,养的那些张口兽心情好的时候也会喂点人吃的东西,虽然奢侈,但是鸡和兔子都长得极好,要知道肉比米值钱。

    当然这次还是送货的,有了上回的惊艳,伙计都等着李季去旁的地方逛一逛,然后再一起送回李季村里。

    李季这回是一点都没省钱,看着什么吃的,只要是二狗子想要的都买,还去成衣铺俩人一人买了几身像样的衣服。

    上回没找到铁匠铺,这回特意走远点打听找到了一家,几经讨论买了两只长枪,要的是百炼钢,还要了一个厚实的皮甲,因为要的是好材料,这些加一起将近三两银子。

    好东西多少都是不嫌贵的,李季二话不说掏了银子,长枪要专门做,皮甲可以直接穿走。

第34章 有你就行() 
出来的时候口袋里装了二两银子,等把想买的东西都买了,回家的时候口袋里还剩十八两。

    坐在驴车上看着道边树荫略过,李季心里开始盘算着给二狗子盖房子。

    二狗子能赚钱,那么盖房子就不能委屈了,要盖个大的,有个大院子,里面可以种上各种二狗子喜欢吃的东西。房子只需要东西屋就可以了,厨房盖得大一些就好,多建两个灶,这样可以同时炖好几种菜,二狗子吃的多,这样就不用多等时间了。

    二狗子不喜欢外人,那就跟村里要个偏僻点的地方,一般人盖新房都喜欢挑中间的位置,就算中间没地方了,那也要挑距离人群近的地方,这样出点什么事喊一嗓子就够了,已二狗子的能力,就算有事找个人跑起来速度也快,偏僻点的地方安静。

    厨房大点,就能多装两个水缸,到时候初冬的时候就不用紧巴巴的用水了,多买两口缸还能多养几条鱼,二狗子爱吃鱼,以后能多做。

    李季跟二狗子说到:“咱们回去就给你盖大房子,你想盖多大咱们就该多大,厨房多开两个灶,你想吃啥咱们就做啥,下回咱们攒点皮子,代替那破薄被挡在门口,这样冬天开门关门更不怕冷气进来了。咱再多来些坛子,多腌菜,就不用像去年冬天那样只有咸菜,其他的腌菜都要买别人家的吃。你还想要啥,咱都给添上。”

    二狗子很认真的想一想:“什么是盖房子。”

    李季差点从车上掉下去:“咱们住的就是房子,房子是盖出来的,我家那个是小破草房。你赚了大钱,给你盖个砖的,结实还暖和。你想想,你有自己的院子,自己的房子,你想里头有啥,想要啥咱都准备。”

    二狗子又想了想,看着李季,煞有其事的问道:“能有你吗?”

    李季一顿,转开目光脸上发色,咳了咳掩盖下心里的翻滚,嘴上道:“你也不想想你现在离开我还会过日子吗?新房子盖了我先住你那里陪你,等你”

    等你两个字说出来,后面的话硬生生梗再喉咙里说不出口。李季想说等他成家了他就搬走,可这话却说不出口。

    “那我就没有想要的了。”二狗子笑容璀璨,“有你就行。”

    李季心情复杂,也说不清是感动还是其他,二狗子对他的依赖,让他也越来越觉得理所应当,可这样的依赖能持续多久?

    如果二狗子有一天心思彻底成熟了,那他还会记得现在说的话吗?

    所以每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李季能避开就避开,避不开的模棱两可,给未来留下后路。

    因为现如今信誓旦旦的话,未来二狗子完全可以说是当时还不懂事,不明白。可李季不能,因为输不起,所以不敢轻易踏出去。

    “你倒是不挑,剩下的全都得我安排。咱们先去村里要了地方,找两个瓦匠看看怎么弄,然后要打基地买砖,还要去城里打家具,再找两个画匠给窗户画个花样什么的,这么算起来事情还真挺多的。”

    二狗子不知道怎么回答,只是笑着看李季,表示李季说的每一个字他都听了。

    李季一路上嘴没闲着,等到家的时候灌了一肚子风。

    将东西都卸了,给车夫们打赏了两个铜板。李季分析了一下需要紧着用的东西,排列个先后顺序,暂时用不着的都堆仓房里。

    这个时候房子就显小了,而且是特别的显小,根本不够用。

    李季更急着盖个大房子,然后都装满,家有存粮心不慌,就是要把一切都屯的多多的,这样啥时候都不怕。

    冬天不怕,天灾不怕,打仗了也不怕。

    收拾好了让二狗子在家里待着,他去村长那里要地。

    新盖房子是需要村长上报的,选用新地方更是如此,还要上报做各种记录,十分严格。

    “那二狗子就是有本事,你也有本事,能享得了那个福。眼瞅着上面又要整理户籍的事情的,等下来挨家挨户查的时候二狗子不好交代,我想现在把二狗子的户籍弄上,这样还能分块地出来。”

    “这行,上户籍多少钱?”

    “不多,五十个铜板。”村长说完又加了一句,“其实按理说应该是二十个铜板,是要进国库的,你知道上面那些当官的雁过拔毛,送进国库的银子是有数的,他们也就能从咱们源头这里动动脑筋。”

    所以交上去的五十个铜板上户籍的钱,其中三十文都进了贪官的口袋。

    平民百姓遇到这种事情就得受着,李季掏了钱给他,又跟村长谈论起盖房子的细节。

    因为李季的年龄小,父母又都不在,懂得少就只能找人指点,村长当了这么多年的村长,盖房子的细节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李季塞给村长二十个铜板,村长拍拍胸脯他这盖房子前后的各种安排他都包了,不论是找工人还是买砖买瓦的,他身为村长路子多,事情包在他身上。

    有村长的保证李季放心了许多。回去叫上二狗子,就在村周边看看,瞧上哪个位置,就在哪里盖房子。

    好地段基本都被挑没了,想要一个既僻静又好的地段不容易,村子周边基本都是坑坑洼洼的,要么往下凹,要么一个小土包,凹的地方填上把不容易压实,土包把土挖走又太费劲。

    转了一圈李季都没找到和心思的,问二狗子,他想再哪里安家。

    二狗子看向他上山的方向:“那边。”

    “你要安家在山里?那可不行,咱们僻静点可以,可别离开村啊,要不然相互之间走动都费劲。”

    李季是村里面长大的,离不开村里,也离不开人群。而且为了能够让二狗子尽快的融入普通人的生活,就不能太孤立。

    二狗子要摇摇头:“我是说距离山近的地方。”

    “村口?”

    二狗子点头。

    李季直接抬腿去村口看看,村口里面是有人家住的,不过都是几十上百年的老房子了,住的都是些老人。因为这里对着山口,万一山上下来什么野兽,这里是最先遭殃的人。

    家里有二狗子,倒是不用担心别的,若是在村口外面安家的话,以后二狗子上山村里也看不到,这样他们就不知道究竟打了多少皮子,就不知道二狗子赚了多少钱了。

    村里好多有适婚闺女的人家都将二狗子当成了金龟婿,最大原因就是因为二狗子能赚银子,成了翁婿以后能给家里不少帮衬。

    这是事实,李季却不太喜欢他们这样的想法。

    出了村口,李季看看,稍远点的地方还真有个地方挺平坦的,后面一点就是树林子,地方肯定是僻静,要是危险也是真危险。

    李季看看二狗子的体格,应该问题不大,大不了把篱笆弄的高一点。

    就决定了这里,李季去跟村长说了,左右那个地方全村估计没有第二家愿意了。

    村长倒是挺惊讶二人选中哪里的,还劝了两句那里不是什么好地方,挺危险的。

    奈何李季坚持,这事情就决定下来了。

    春暖花开,眼瞅着就是播种的时候了,这时候就算找工人盖房子也不容易,先找几个亲近的人将院子圈上,在要盖房子的地方打好基地。还有仓房的基地和牲口圈的地基,弄好了以后放置几个月也没问题,以后盖起来也方便。

    村里干活帮工的要钱的少,李季没让他们白做工,多少会给些铜板,又给准备伙食。

    旁人家给的伙食有米饭或白面馒头就算是高待遇的了,这种一般是不要工钱才会有的东西,而李季家里有肉,也没吝啬拿出来招待,还炒了鸡蛋。

    这时候真的是白干活都有人削尖脑袋过来,肉这时候是稀罕东西,就算自家养牲口多人顶多能保证一个月吃上一两回肉,大部分人家都舍不得吃留着卖钱。

    因为待遇足够好,地基的进度也很快,没多久就弄好了。

    等弄好了以后李季也不着急了,先忙地里的活。

    二狗子没有地,所以俩人只种李季的地。以前都是李季一个人干,现在多了个二狗子这个壮力,让李季轻松很多。

    家里养的鸡不少,攒了一冬了,拌进地里肥田也够,过了几天后借来耕牛犁地,立地后播种。

    李季没有种太多东西,就是玉米土豆地瓜,好几垄大豆。这些不论是自己家吃还是喂牲口或者卖出去都可以,不过有二狗子在,这地理的东西估计剩不了啥。

    李季教二狗子怎么种地,对于农具二狗子是一窍不通的,好在二狗子悟性极高,很多事情基本上教一次就完全记住了,二人种地的速度很快,配合的也极好。

    二狗子对种地感兴趣,一点也不会觉得累,倒是因为种地这点事都没想着上山打猎,这一点让李季甚是欣慰。

    等地种完了,二狗子每天都要去地头看一看,时不时的去问李季什么时候能长出来。

    对此李季十分耐心,地里的庄稼是庄稼汉的希望,李季想要将这份执念交给二狗子。

    作者有话要说:您的十连更一上线,现在达成10/100

    热血不刺激不

    那能求大大们一件事吗?设定一下自动订阅呗快过年了给宝宝伙食里加个鸡腿能让宝宝更有力气码字么么啾

    求作者收藏和九世录收藏

    毕竟我是无缝开文的好孩子

    爱你们啾咪

    那么

    女士们先生们!

    接下来就是激动人心的十连更

    在场的每一位请高举你们的双手让我看到你们的热情

    哪个小爪好看会有随即红包掉落

    那么今天能够嗨到哪里?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35章 上房梁() 
地里的庄稼种好了,李季又开始跟二狗子一起去忙房子的事情。

    先去将那新房周围的地开垦出来,将其中的石子儿烂木头都挑出去,然后用鸡粪拌好了。画好了大小,又在周围盖上墙。

    村里一般人家都是用木头做得篱笆,或是干脆种上一圈从山里挖过来的矮树,算是圈出了自家的地盘。

    连用石头的都很少,因为山里大石料不多,砖头买不起,买的起的人家都用来盖房子来了。

    好在这里地方偏远,普遍穷得很,没偷没抢的,弄两下意思意思就算了。

    不过二狗子的新家不一样,二狗子的新家已经算是在村外面了,山上的猛兽下来最先碰到的人家。家里又不缺银子使,就买砖头将墙砌起来。

    这是村里的第一个砖墙,不少人都过来看看热闹。

    李季和二狗子都不会砌墙,都跟村里老人学着。

    这砌墙是有技巧的,否则墙容易倒。而且要需要拉绳子来确定墙是否直,既是个体力活,也是个技术活。

    村里头过来干活的人多,这墙两三天的功夫就弄好了,大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