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粥小菜-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左右都姓李,虽说血缘上关系远了,可长得像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不过有了这个说法以后,之前关于李巧儿倒贴的流言风向慢慢就变了。

    二狗子是五岁离开娘的,五岁到现在对娘的长相有印象这一点很正常。如果因为李巧儿长得像李嫣,为了安慰能让二狗子更快适应,李巧儿勤去着点也挺正常的。

    李巧儿这边,自从听了李季的话以后,回了家也不去劝他爹了,他爹说什么都点头。

    李水生看着李巧儿这样的表现,猜出来这是李季说了什么话让李巧儿死心了。虽说心里不太甘愿,却也没办法。他就这么一个女儿,本以为攀上二狗子这个金龟婿以后就不用愁了,哪成想反把李巧儿的名声赔进去了。

    越是这样李水生越是着急把李巧儿许配出去。因为李巧儿还在家里一天,他就要跟着被戳一天的脊梁骨。

    所以既然李巧儿注定嫁不成二狗子,那李水生就要紧着去跟那个鳏夫订好了日子将李巧儿嫁出去。

    说他狠心他也认了。他前头五个儿女嫁娶都好,不能毁在李巧儿一个人身上。若是李巧儿在家里留时间长了,他前面嫁出去的姑娘在婆家恐怕也没脸。

    李水生夫妻俩因为最近的流言都不敢出门,所以对村里最近的流言走向都不清楚,只是勤着联系鳏夫,想着有时间走个生辰八字,就当真的定下来了。

    他们夫妻俩真正知道是取水的时候。过来拎水的是李水生媳妇。最近是怕了村里谈论他闺女,所以平时都躲得远远的。

    过来拎水的十个里八个都是媳妇,一到冬天勤快点的男人能劈个柴倒个泔水什么的,可懒点的屋子里大大小小的活都是当媳妇干的。

    有的女人去拎水瞧见别人家丈夫出来羡慕了,回去跟自家丈夫说推着丈夫过来拎水,那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过来拎水的女人永远比男人多。

    李季和二狗子用水跟村里人是分开的,不过等水是一起的,这回按理说应该是李季去买水了,不过今天是有计划的,就让二狗子去了。

    李季靠在歪脖树上,村里女人们这时候聚在一起人最多,当然少不了说话的。

    最近村里的热门话题就是李巧儿这事,最近又有了李巧儿像李嫣的流言传出来,都想把事情弄明白。他们相互说了一会儿,就把目光落在了李季的身上。

    他们相互之间对视着,商量着谁过来问,最后一个年龄大一点的女人走过来,面带随意的先跟李季寒暄两句。

    “其实四叔你的日子过得也不容易,家里养着牲口都还没长大,杀了可惜养着废水的,还不能紧着水用,只能天天去买水坚持着。”

    李季面带愁容的叹口气:“还能咋整,这事情放谁身上都得受着。好歹是我跟二狗子俩人,相互扶一把就过去了。”

    李季这话谁听了去都会说他装大头蒜,因为谁都知道全村数李季家里的情况最好,这话说出来让别人的日子咋过?

    那女人也不去深想,等李季说完了忙跟了一句:“那你就没寻思找个女人在家里帮忙?四叔您跟二狗子都是适婚的年龄,谁先结婚都没啥关系,您就没想过?”

    李季笑着摇摇头:“我就算了,现在家里活多,娶个媳妇到家里让人家跟着吃苦多不好。等再过两年稳定点,多攒点银子也委屈不了人家。二狗子这里我是没办法的,但凡他能多看女人一眼都不至于快20了还没媳妇。”

    那女人就等着这句话呢,忙着接口道:“前段时间水生叔家巧儿不是常去吗?当时我们可都等着喝喜酒呢,咋就没后音儿了?”

    李季奇怪的打量她一眼,好笑道:“什么喜酒不喜酒的,他们那时当哥哥妹妹处的。这玩笑可不能乱开。二狗子一个大小伙子没啥,人家巧姑娘可是清白大姑娘。”

    那女人一脸神秘的小声道:“四叔你是不知道,村里都传飞了,就说巧儿是上门倒贴二狗子瞧不上。”

    “啧。”李季一皱眉,同样低声骂道,“哪个烂嘴巴子的传闲话啊。巧儿分明是我叫过来的,咋就成人家倒贴了?”

    那女人一听有门,顺着李季的话道:“可不是嘛,因为这事我还发两回火呢,一个村的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巧儿什么样咱们村里自己人还能不知道?四叔你说巧儿是你叫过去的,咋?你是想撮合他们俩?”

    “倒是有这个想法。”李季叹口气,“这不是这么回事嘛,二狗子就认识我,其他谁都不理。那天我瞧见她跟巧儿多说了两句话,刚好巧儿爹有那意思,所以我三天两头叫巧儿过来坐坐,看能不能让二狗子开窍多说两句话。结果时间一长二狗子连巧儿都不怎么理会了,所以我就没再叫她过来。”

    那女人继续道:“二狗子能多说两句话不就是对人家姑娘有意思吗?”

    作者有话要说:我太姥爷没了,这两天再奔丧,所以更新时间会很不稳定,这两天不打搞全靠存稿,明天日万不变。

    大大们的评论可能没办法及时更新,谢谢大大们的支持

    只是这两天心情却是不好

    我跟我太姥爷不熟,从小到大也没见过多少面

    可他确实是个很可爱的老人

第54章 二铲子娘【日万】() 
可以说女人从头到尾的问话李季都猜到了,聪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因为村里人说话都这个套路,抬个手李季都知道他们要说啥。

    “我也这么想过,我还专门问过二狗子呢,你猜他咋回答的?”

    女人忙问:“咋回答的?”

    李季刚要开口,就瞧见二狗子驾车过来了,对着二狗子挥挥手,对女人说到:“你自己问问。”

    女人瞧见二狗子,没好意思:“就别卖关子了,你也知道二狗子不搭理人。”

    看女人不问,李季开口帮着问:“二狗子!你说说你为啥不娶巧儿姑娘?”

    李季提前教过二狗子怎么回答,他看着李季笑的灿烂,开口道:“我不能娶我娘,长得像也不行。”

    二狗子的声音不小,几乎所有人都听到了。

    这一声引起一片哗然。二狗子说完了看着李季,用目光询问李季是否满意,李季哪有不满意的道理,对着二狗子点点头,上了车跟着二狗子一起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二人一走身后的一群人可就炸开了,三五成伙的聚在一起谈论这件事情。二狗子是公认的不说话,也就理所应当的不会说谎。

    他都说李巧儿长得像李嫣,这事就错不了。二狗子刚下山的时候啥都不懂得,人慌乱,找个跟他娘像的女人让他安心也在理。

    至于为什么没报恩娶了李巧儿,二狗子的原因给的也很好,既然说李巧儿长得像李嫣,二狗子娶她反倒不好了,这跟乱、伦有啥区别。

    李水生媳妇是最惊愕的那位,听着众人隐隐的谈论声,她不留痕迹的靠近偷听,听明白以后整个人都愣住了,当即水也顾不上拎了,快步往家跑去。

    过了今天李巧儿的名声就好转了,那就不能再委屈李巧儿一个大姑娘去给人当填房了。

    当娘的肯定比当爹的更心疼孩子,因为那是身上掉下来的肉。只是李水生是一家之主,李水生媳妇哪怕不愿意也不能说别的。

    后面的事情就正如李季所料了。这李巧儿被正名了,没有上赶着倒贴被嫌弃的流言,让她整体的名声好转了不少。甚至因为前头没少传她的坏话,村里人多少带着点愧疚,所以李巧儿被正名以后就一个劲的说好话,仿佛之前传瞎话的不是他们似的。

    如此李水生怎么可能让李巧儿去给人家当填房?虽说给的彩礼很诱人,可李水生是个好面子的人,前头是怕被连累忙着给李巧儿找个夫家嫁出去,现在要是再逼着李巧儿出嫁,那就是往自己身上揽骂名,加上也不是真不疼闺女,就算是打脸李水生也必须悔婚了。

    后来听说那鳏夫还过来闹了两次,这婚事都说到一半了,说不嫁就不嫁了,这不是耍着人玩吗?

    李水生也是笑脸迎人可劲的赔不是,最后还赔了一钱银子的礼物,这才作罢。

    如此女儿没嫁出去,还赔出去一钱银子。这银子要是出去干重体力活要一个多星期才能赚来,正常轻松的活也要半个月。向来精打细算的李水生这回算是出了大血了。

    李巧儿是两天后才将前后都弄明白的。在她看来当时不过是话赶话的功夫,李季竟然能想出这么好的主意直接解决了她现在的困境,实在是高明。

    其实李巧儿娘多少能猜到这是人家李季有意帮着李巧儿故意做出来的戏,不然那平时李季遇到有人攀谈要么很少说话,要么躲得远远的,这回突然说这么多肯定是有目的的。

    有意也好,无意也罢,李巧儿娘都由衷的感谢李季。

    等过了几天村里的流言没那么多了,李巧儿娘就让李巧儿多去李季家里头,拎上点米粮过去送礼,李季家里屋里屋外要是有什么活就帮着干,全当是亲叔叔亲哥哥伺候。

    其实李季似乎真不适应人上门来客客气气的给家里干活,特别是这姑娘还曾对二狗子有意思,不过李巧儿是以一个小辈的姿态上门的,这种时候李季也不好往外赶人。

    家里活确实多,牲口多,然后家里去存水的时候家里的活一般都要一个人干,会很辛苦,李巧儿过来帮忙确实解决了不少忙。

    一天两天好说,时间长了李季就觉得不好意思了。这天下午的时候差不多李巧儿该走了,李季摸出来十个铜板给她,李巧儿一愣忙往回退。

    “四叔你这是干啥,快收回去。”

    李季将铜板塞进她手里:“家里活不少,不能让你白忙活。这些钱给你是给你买零嘴和脂粉的,少是少了点,以后你过来就当你是帮工的,一天给你一次钱。你也别跟我挣了,你爹我清楚,牙缝里挤不出半文钱出来,你这年龄没多久就要嫁人了,嫁人以后手里总要握着点钱的,收着。”

    李季这话是戳进李巧儿的心坎里去了,这些年李水生对她算是不错的,好歹没让她受过什么委屈。家里活干得多,吃穿上只要有都没亏待。

    只是李水生早年间穷怕了,有钱又紧着给儿子使,女儿是半个外人,迟早是要嫁出去的,所以给李巧儿的铜板从小到大手指能数出来。若是真想吃什么了,多半都是她娘摸出来两个铜板给她买,等时间长了长大了,李巧儿就不要了。

    李巧儿的模样在村里算是漂亮的了,别的漂亮点的姑娘长大了快嫁人了,家里为了寻个好婆家都会多给些铜板给闺女买点口红纸一类的玩意让孩子打扮打扮。

    可李巧儿什么都没有,瞧着村里大姑娘出门都涂红了嘴唇和脸蛋颇俏丽,她只能看着眼馋。

    李巧儿将铜板握在手里,眼睛发热道:“四叔巧儿真不知该怎么谢谢四叔了,您前头帮我恢复了名声,现如今还给我铜板,我真不知该怎么谢谢您?往后但凡您有什么用得着我的地方,我绝不会说一个不字!”

    李季点头笑道:“别说的那么严重,又不是什么大事。我家活都重,让你个小姑娘白干活那不是欺负人吗?放心,这钱我不会跟你爹说,都是你自己的。”

    李巧儿收下了铜板,心里热乎乎的。

    李巧儿的这场风波至此算是过去了,谁都不是指着别人家的谣言过日子的,这事情过去了就没人再提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时间又过去了一个多月,到了年关低了。老天爷就是不下雪,村里人买水从两天一次变成了三天一次。倒不是舍不得买水的铜板,只是天气实在是太冷了。

    李季还专门去城里多买了几个水桶,一次去买水多装一些,还能多用一段时间。

    虽说别的村也没下雪,可是水一直是够的,去别的村打听打听,只有本村一个地方是完全没有水的。

    几百年的水源突然断了,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一个极为不详的预兆。

    越是接近年关,村里人的心情就越是躁动,已经开始暗中联系外面的亲戚,想着若是来年还没有水,就是能离开了。

    虽说舍不得这个世代居住的地方,可如果真的没有了水脉,那么就无法在这里繁衍。后代还要活着,不可能永远去买别的村子的水。

    有人过来找李季问他怎么打算的,李季摇摇头没想过,左右看看来年,若是都搬走了,他也找地方搬走算了,不过他家的水缸挺大的,要是来年少养些牲口,十天半个月买一次水也能过下去。

    村里人各怀心思,相同点是心情都不是很好。如果不是穷途末路,谁会愿意背井离乡?

    村里人又有人结婚了,是本家人,李季这个长辈是要出席的,二狗子也要带上。

    今年村里总共就办了两回酒席,李家人这是头一回。其实村里适龄的小伙子是有的,可因为年初一那会儿二铲子家把怀孕的媳妇打流产那事传出去了,虽说是二铲子家里人品不好,可村里姓李的多少被连累了些。

    说亲的虽说没有明确拒绝的,可态度都是暧昧的,没说行也没说不行,看样子是要先观望着,真等同意还要些日子。

    作为今年头一个结婚的李家人,结婚的这家可以说是一家人都是仰首挺胸脸都笑出花来了。

    媳妇总去卖水的隔壁村,小伙子常去那边买水,一来二去的跟那边人熟了,这娶媳妇就是水到渠成了。

    娘家那边还特意送过来了几车水,媳妇娘家自己家有水井,要是缺水随时过去打,只要带着姑娘回家看看怎么都好说。

    这不光是娶了媳妇,用水的问题都解决了,村里其他人家不知道羡慕成什么样。

    李季和二狗子到的时候院子里已经坐了不少人了,冬天虽说冷,不过穿上棉袄棉裤还能受得了,今年干旱,谁家的铜板都不多,平时吃的都是清汤寡水儿的,就等着吃席好好补一次油水。

    李季落座,今天没有前几天那么冷了,办婚宴倒是不错。

    有人过来跟李季攀谈,刚说两句听到门口那边有动静,众人转头望去,是二铲子母子俩。

    那边人一道,李季就听到同桌的李水生皱眉满是厌恶的嘟囔一声:“他们咋来了!”

    李季不知道他们有什么仇,一脸询问旁边的年轻人。

    “四叔你不知道,前段时间村里不是都说水生叔家丫头不好吗?二铲子娘那边打了注意要娶过来,还一副自家吃亏的样子,他家什么人?大过年都能把儿媳妇打流产的人家,水生叔能把姑娘往火坑里面推?就没同意,听说后来说的更难听了就是因为她四处挑拨的。”

    因为二铲子闹那事,这一年来村里喜事都少了,凡是有儿子的人家对他们母女多少都有怨气。

    而且他们家也是不会来事。当初把儿媳妇打流产了,那儿媳妇瞧着也是绵软的性子,要是多说软话好好求情娘家人也不可能当天把人接走。过后但凡多去人家娘家几次多送点礼物让人家看到诚心,人家娘家也不会真心希望自家闺女二嫁。

    可他们去接了两回没接回来,就开始叫嚣着是他们把不生养的媳妇休了,以后还能娶个黄花闺女。

    结果这快一年了,他们母女也是把村里最后一点好感磨没了,谁见了都不乐意往跟前凑,更别提给他家介绍媳妇了。

    二铲子娘是真着急了,本来二铲子结婚就晚,十九岁才讨到老婆,三年没生育今年又挺了一年,人都二十三了。

    别人家的孩子都会下地帮忙干活了,这边连媳妇都没了,二铲子娘哪有不着急的道理?

    她也拉不下脸来再去求那个被她打流产的儿媳妇回来,而且听到传言说她都找好人家要二嫁了,再去只能是自取其辱。

    这婚宴是村里人聚集的最多的时候,又是李家的本家人,过来吃个饭找个关系广的多说两句好话,好歹再给二铲子讨个媳妇。

    这母子俩一来气氛就凝固了,随后又热闹起来,还是谁的目光都没往他们身上放,都是各聊各的。

    这一年来二铲子母子俩都习惯这样的气氛了,自从儿媳妇被娘家人接走以后,他们就没抬起头来过。

    感觉落差最大的莫过于二铲子本人了。他是从小被宠大的,二铲子娘对他从小就是舍不得打舍不得骂的,家里重活都没怎么干过。娶了媳妇任拿捏,平时在家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养身板活脱脱一个小少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怎么任性发脾气都是都是被无条件原谅的。

    所以就算是23岁的大人了,二铲子在性格上还跟七八岁的熊孩子似的。

    之前没事发的时候,二铲子还能四处炫耀一下,他这么教育的媳妇让他打不还口骂不还手。有的那些半大的小子总会有自命不凡的那几天,就会围着他跟他取经,幻想自己结婚以后怎么耀武扬威。

    当然,结果都是教训惨痛的。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像二铲子那样娶个包子似的媳妇。

    二铲子娘让二铲子去找个桌子坐上,她自己目光扫过在做的女人桌,硬是找了一桌人缘好的过去,人家桌子坐满了,就拉过去一个凳子让他们相互挤一挤空出个地方来。

    人家婚宴,不好闹出别的来,她硬挤过来谁也不好开口说他什么。

    二铲子娘还一脸热络的上去跟她们攀谈,人家谈什么话题她都抢着话说,闹的这一桌子人都很尴尬,最后谁也不说话了。

    每个桌子上都放了不少瓜子,无聊等新娘来吃点瓜子和喜糖。这户人家条件不错,给的花生瓜子够吃,不说话吃着打发时间也能过去。

    二铲子那边是最尴尬的,同桌别人说话根本没有带他的意思,他十几次参与话题都失败了,好面子的他干脆不去自取其辱了,自顾自的嗑瓜子。

    李季没事冷眼瞧过去看看,随后转开目光不去注意了。当初那事李季参合了一脚,虽说没明着参与,最后闹去官府这一茬确实他挑起来的头。

    当初若没有他说那句二铲子会连累村里人,村里头的人也不会都不管这事直接去见官。虽说见了官,村里的小伙子还是被他连累了,可影响远没有不见官那么大。

    时间过去一年了,二铲子母女俩要是真想查这件事情也能差查到他头上来。李季倒是不怕他们记恨,只是他实在瞧不上这对母子。

    他们两个确实是母慈子孝,可也太不把别人当人看了。

    帮忙的女人们时不时过来送上新烧开的热水,有的放了姜片,全看人能不能受得了姜味,喝着倒是驱寒,这么等了进半个时辰,迎亲的才终于回来。

    吹吹打打的声音传的好远,几个孩子围着轿子吵着要看新娘子,新郎官脸上被拍了胭脂粉,笑起来有些发憨,一看就是个老实的人家。

    媒婆说这吉祥话,新郎官踢一踢轿子,新娘子走下来,引来孩子们的一阵哭闹。

    新娘子圆脸,身材也挺丰满,一看就是个过日子的好手,人瞧着不是特别漂亮,却讨喜。

    老人的话来说,就是面相好,好生养。这样的媳妇放家里,家宅安生。

    院子里吃席的人都是跳着目光去看,那些还没娶上媳妇的小伙子别提多羡慕了,看着新郎官傻笑的样子又是羡慕又是嫉妒。

    二铲子看着那俩人走进来的样子,恍惚间想起来他结婚的那天。那天他也是这样被一群孩子拥簇着,被一群小伙子羡慕着,领着含羞带怯的媳妇跨进大门去给娘磕头。

    那时候他听了许多嘱咐的话,说他娶了个好媳妇,他娘养他不容易,以后要跟媳妇好好伺候娘。

    后来一连三年,二铲子从被娘伺候,到媳妇伺候他和娘两个人,再到现在媳妇没了,娘一个人伺候他,仿佛一切都被打回了原形。

    若是结婚的是他该有多好。

    二铲子这么想着,就看着人家新媳妇看着入神。

    二狗子抬眼看了一眼若有所思,同桌坐着的小伙子揶揄道:“咋?想娶媳妇了?”

    二狗子想也没想回了句:“我有媳妇。”

    此话一出,顿时引来了许多关注,李季心弦一跳。越是心虚越是在意,可制止二狗子的话就堵在嗓子眼里说不出去。

    倒是李水生哈哈一笑:“我说小季你就是不适合教孩子,还拿你当媳妇那,你这咋教的。”

    李季讪笑道:“人家认准了我有啥主意。”

    同桌的另一个人取笑道:“不听就不听,挺好,拿你当媳妇好歹代表没拿你当外人。”

    随即是一片哄笑,李季心放下来,给了二狗子一个眼神。

    二狗子太熟悉李季了,顿时低下头不再说话。

    两位新人走到房门口,房门口已经放置了两把椅子,晋升公婆的二老男左女右坐下,含笑着看着儿子儿媳,唇角带着满意的笑容,幸福极了。

    蒲团放好了,两位新人刚要跪下,就听到饭桌上突来传过来一句:“这媳妇长得真好啊,一脸的福相一看就旺夫。”

    这一句话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目光,当婆婆的目光转过去,顿时脸色就不太好了。

    这时候正是拜公婆的时候,话什么时候说不好偏偏在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