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粥小菜-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行人往那边走去,很快就引起了那两只老虎的注意。

    远远的,就瞧见那两只老虎正伸脖子往这边瞧,有些烦躁的来回走动,似乎在考虑要不要攻击过来。

    若是过狼群,十二只的话老虎会选择离开,因为对付起来会很麻烦。如果是十二只鹿,老虎会毫不犹豫的扑上去。

    但老虎无法判定人类属于哪一种。因为没见过所以不熟悉。这两只就是之前被火把吓走的两只。有了之前的教训,此时此刻瞧见他们身上没有带火把。心有余悸的同时,也是跃跃欲试,想要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敌人。

    越走越近,四个弓箭手已经将弓弦拉满。这已经到了家门口了。为了避免后患,最好是将这两只老虎彻底杀死以防后患。但弓箭对于老虎来说,除非是伤到要害上,否则只要逃走了,这伤口对于老虎来说,不过是恢复些时日罢了,反而核招来更多仇恨。

    李季看着他们紧张的样子,想起之前他们说,老虎怕没见过的东西,火焰热而会动,所以能吓跑老虎。

    李季脑子灵光一闪,压着声音问道:“他们怕响声吗?”

    仆人一愣:“什么响声?”

    “就是很大的响声。”李季有些急切道。

    仆人点头:“如果比它吼叫的声音还打,那就会怕。”

    李季双眼微眯,有了算计,点点头。

    “你们先听一下,我与法子了。”

    一群人小心的将李季包围在中间,那个领头的一脸疑惑的等着李季拿出答案。

    李季笑道:“去年过年鞭炮和炮仗买了不少,还剩下许多。上山的时候我没舍得扔下,都带上来了。既然那老虎怕火,说不行也会怕放炮。咱可以试试。”

    领头的练练点头:“从前怎么没想到?老虎没见过的东西多了去了,能唬住他的东西更不少。”

    李季脱下背篓,从里面翻出炮仗和鞭炮,随后又道:“还有个问题,那就是远着放它未必害怕。就算怕了回过头来还会过来。最好是放它们身边,它们被吓找了,心里头记住了,以后肯定不会再过来了。”

    那么睡去放炮就是个问题了。这不是谁跑的快的问题。必须要跑到足够近的地方,然偶迅速点燃引线扔出去。

    这第一个问题就是能不能迅速的将引线点燃。要知道人紧张的时候手会抖得特别厉害,抖得越厉害就越不容易点燃。其次就是炮仗扔出去的话,老虎肯定会先去追扔炮仗的人,老虎跑得多快?要是等着老虎跑远了才响,那就达不到下到老虎的结果了。

    李季将问题说出来,看看他们能不能有解决的法子。

    李季肯定是不行。十二个人里头怎么轮也轮不到他的头上。这里头素质最好的就是二狗子了。李季也清楚二狗子是最好的人选。但人总会有那么一点私心,不太想让李季去。

    二狗子看着李季手里的火折子还有鞭炮和炮仗,直接开口道:“我去。”

    李季差点脱口而出说不行。可是她不能。人家也是爹生娘养的,不能因为他们叫二狗子一声主子,就真的什么事都让他们冲前头。

    而且从每个人的个人条件来看,二狗子确实是最好的人选。

    李季不说话,仆人们却不能沉默。

    “这怎么使得?这事儿危险,您是大爷,那里能让您冒这个险?我们这是个人,要是有两个人分散注意力,让旁人过去扔也方便,若是您一个人,有什么危险我们都担待不起。”

    这不是谁去合适的问题,而是这十个做仆人的,要是真的遇到危险的让主子顶上去,莫说他们自己愿不愿意,若是回去了被县太爷知道了,那也够他们受得了。

    争执了一番以后,李季算是被开了窍了,看着一个仆人的弓箭,忽然道:“你们的箭法怎么样?”

    一个拿箭的仆人道:“还好。”

    “那能不能把快烧到头的炮仗射道老虎附近?”

第119章 山中安家() 
这想法古怪;却有效。

    射箭的四人相互对视一眼;用眼神交流了一下,领头的那个点头:“可以试试。”

    趁着他们想的空闲;李季也完善了一个小计划。

    “那一会儿;你们出两个人在箭上绑好。二狗子,一会儿你拿着鞭炮往那边跑。等你距离三丈远以后;他们就把捻子快烧完的炮仗射道他们四周。等炮仗一响,你就点着鞭炮往他们那边扔。不用认准;只要前头那两个炮仗起作用就成!”

    这样二狗子并不是主力,只是一个辅助作用。主要是让老虎清楚,这种突如其来的巨响来自人,能想他们仍鞭炮就是证明。这样老虎被吓过一次了,以后就不会再靠近了。

    这个注意是眼下看来最好的法子了。

    两个剑术最好的,再箭上绑好了炮仗。二狗子拿着一连一千响鞭炮开始往老虎方向跑。

    跑到一半,那二人点燃捻子;弓拉满,只等着李季一声令下再将炮仗飞射出去!

    李季放过机会炮;粗略的算一下炸响的时间;再算上箭射出去的时间。听上去挺困难;其实很简单,因为者只需要一个模糊的大概就可以。只要想差不是特别大,就能起到吓唬老虎的作用。

    左右炮仗和鞭炮还有,下回再吓唬也是一样的。

    二狗子就快跑到近前了。那两只老虎也弓起身子做出随时准备攻击的姿势。李季的手掌心都快握出旱来了。

    “射!”李季一声令下,两只带着黑烟的箭飞射出去!

    箭上帮着东西;会影响准头。不过这种事情本来对准头的要求就不是很严格。只要不是太歪,哪怕完全不准,也能起到作用。

    好在二人的经验仿佛,射箭的过程中将炮仗重量也计算在其中,几乎是一瞬间,两支箭射到了两只老虎的附近。

    两只老虎配合的很默契,一个躬身面对二狗子,另一个过去嗅那两支箭。对于陌生的东西,用鼻子嗅是动物的本能。就在这时,两个炮仗都响了。

    之间一声哀嚎,两只老虎同时窜了出去,几个跳远就跑到了几账外。此时二狗子也不用心急了。拎起手中的鞭炮,将捻子点燃,然后用力朝老虎的方向扔过去。

    长长的一连鞭炮仍不远,可就算是远远的看着,老虎们也吓得弓起身,连连后退。

    最后,等鞭炮燃尽,只剩下一片味后。二狗子挺起胸膛面带威胁的看着两只老虎。

    最后,对位置的恐惧战胜了对新物种的好奇。两只老虎一只先转过身迅速逃走,另一只确定那只老虎逃走了,这才转过身也逃走了。

    这一瞬间,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李季连累都忘记了,背着背篓一路小跑过来:“没事!”

    二狗子摇摇头。他连老虎三丈内都没考进。没办法,老虎跑的太快了。这人两条腿,哪里能比得上人家四条腿。

    解决了这两只老虎,一行人这才打开那巨型帐篷的大门,直接进去了。

    一进去,就听到了一帮牲口鬼哭狼嚎的声音。突然换了环境,熟悉的主人又不再身边,也难怪他们会害怕。

    将外门锁好,里头几乎看不见了。仆人们放下东西,开始四下寻找打开小窗的绳子。这小窗打开的方式也巧,高处的就两根绳子,而且不长,一条是开窗户的,一条是关窗户的。全都被整理好别再巨型帐篷的边上。

    这样其实防雨不是特别好,即便是关窗户,也会有一点雨水漏进来。不过对于院子来说,水是需要的好东西。

    仆人还在跟李季介绍这:“其实这里头还有个存水的小机关。这个院子是有高低的,那边高一些,这边低一些。这帐篷的周围,其实是有柱子做成的沟壑的,下雨的时候,帐篷上的水会顺着沟壑留下来。”

    引着李季到了一个布做的卷门前:“卷开小门,外头有个木板子。只需把木板子掀开,雨水就在里头。里头就是埋了个大竹筒。山里头只有深处长有柱子,比较少。这里头用的竹筒,还是从山下运上来,然后在山上拼做成的。其实县太爷本来是想用大瓷缸的。奈何时间有限,磁钢运上来实在困难,就改用竹子的了。这竹子其实并不耐用,装水的话三五年就烂了。不过到时候二位爷肯定不会住在这里了,所以就先凑合着用了。”

    李季咽口口水。再一次见识到了什么叫奢侈。短短的时间,准备到了这里,绝对是超乎他的想象和认知的。

    仆人笑道:“老爷清楚,山上牲口多聚集在水源旁个,所以平日里头打水什么最是麻烦。有了这个,以后春夏秋的时候都能减少出去打水的次数。若是阴雨连绵的时候,这里头的水是够用的了。等到了冬天更好办,直接抓外头的雪进来就是了。”

    李季连连点头:“到底是县太爷身边的能人多,我这完全想不到的,这都准备上了。”

    仆人又带着二人到了小冰块。

    冰库确实不大,至少看着没有地上头的屋子大。李季放置着好些个箱子。这些箱子打开,里面都有夹层,都是保温效果极好的。到时候直接将冰放箱子里头就好了。

    仆人道:“等到了冬日,先将箱子里头装满。装满以后,剩下的冰块可以随意摆放。也可再防止些不耐放的吃食。或是贪凉些的,门口那里有意见小屋,可以在那里头避暑。”

    这里头的箱子有四十多个,都装满了,就算是几天有一个也至少够用两三个月了。而二人基本上只有睡觉的时候会用来降温,平时是用不到的。

    随后又去看了那堆满了的三件仓房,李季再度感叹一回县太爷疼儿子的程度,也怪李季孤陋寡闻,怎么也没想到,有钱有势的人家,是这么给孩子准备妥当的。

    等将这个院子看完了,这才进了正屋。因为时间紧迫,屋子盖得不是特别大。其实说是不大,跟李季山下的屋子差不多。而且还有几个大柜子嵌在墙壁上,能装很多东西,又不占地方。

    李季随手打开一个,里头装的是各色打发时间的零嘴。基本上都是耐放的。

    关上再打开另一个,里头时候各种没穿过的新衣服。其中有布料精致的,也有瞧着耐穿适合干活的。

    就这么打眼一看,心里头都是满满的感动。其实家里头的那些东西,还真没必要带过来,因为县太爷已经给准备了个成,只过来,就能住下。

    “下头那个抽屉里头,放的是菜籽。这院子不大,也就够种种菜的了。若是想多种些,外头可以再为一片地出来。怕就是怕山中野兽防不胜防。可惜就是时间不够。若是再多个半个月,就能在外头围一圈铁刺网,往野兽不敢靠近。再将周围的树砍一砍,也不会影响收成。”

    李季蹲下身子将抽屉打开,里头放满了纸包,每一个纸包防止的都是不同的菜籽。

    李季让二狗子看过来,打开一包菜籽,考考二狗子能不能认出来。

    二狗子对种菜这档子事有很高的兴趣,所以除了没吃过的,大部分的菜籽都认得出来。

    “这屋里头地方挺大的,没事儿的时候弄点图进来重点东西也挺好。”

    二狗子点点念头。目光还在屋子里大量。

    搭帐篷的大大小小窗户布打开,这里头虽说光暗了些,但看东西是一点都不影响的。就是不知道种东西长得怎么样。

    仆人从高处拿下来一个盒子,打开里面摆满了蜡烛。

    “这样的蜡烛准备了三盒,暂时应当够使的了。还准备了些灯油。那灯油可以在院子里点个亮,或是点火的时候用来引火用。这里头就别用的,灯油烧起来有些呛人。两位主子都是金贵的,有蜡烛就好了。”

    穷人点灯,富人点蜡。这是不知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一句话。灯油照比蜡烛便宜很多,而普通的灯油燃烧起来会带着些异味。用习惯的闻不出来,而那些真的娇贵的,只要提鼻子一闻就能知道不对。

    当然,灯油也分三六九等。比如那四秒钟供奉的灯油虽说也有味道,但那味道好闻极了。蜡烛也分三六九等,最次等的蜡烛,也是会呛鼻子的。

    所以这种事,还是没有绝对。

    “行行行,不过是庄稼汉,听你这么一说真跟公子哥似的。行了,这院子里头该看的都看过了。咱们先把牲口喂了,然后起灶做饭。”李季摸摸肚皮。其实这一路上没少吃东西。可疲惫过后,就纵向多吃些东西来找安慰。

    县太爷准备的东西多,十二个人一起忙碌,做饭也容易。

    李季和二狗子进了厨房就被仆人撵出来了,原因也很干脆。仆人们是拿钱伺候人,哪里有让主子做饭给仆人吃的?

    李季还能说什么?左右他们拿着县太爷的银子,等他们一走做饭的还是自己。

    饭菜昨儿丰盛,桌子不够大,不够十二个人用的。又没有第二张桌子。李季出主意干脆分开吃,没人一碗饭两个盘子,想吃什么菜才能够桌子上的盘子里夹进自己盘子,不够吃再去夹。

    这还是通过在县太爷府里头丫鬟伺候吃饭有的灵感。怕他们放不下,李季和二狗子先给自己弄了两盘子菜,直接放在窗台上二人吃的有滋有味。

    剩下是个仆人瞧着他们俩都这样了,也就逐渐放下拘谨吃起来。

    这种时候,饭菜都是珍贵的。谁都舍不得放坏了。一顿饭吃完以后,是个仆人就要回去了。

    屋子里还有旁的,一时介绍不到的,就要靠李季和二狗子自己去发现了。

    临走的时候,仆人还说,葛二和听兰还要过些日子才能回来。县太爷知道他们二人喜欢清静,所以只拍四个人过来。其中就有葛二和听兰。

    这两个人是李季和二狗子习惯的人呢,剩下的两个就是懂得打猎会写拳脚的,住在这山里头,也能帮上忙。

    站在巨型帐篷门口,李季看着他们离开,伸手挥了挥手,心情有些惆怅。

    从此以后就要住在这里头了,怕是出去的次数都很少。人在山里头,山下什么情况都不知道,仿佛与世隔绝。

    这就是与世隔绝。

    李季动动嘴唇,想说什么却没说出口,追中化作一声叹息。在这里头,好像牢笼一般。

    什么时候能回去呢?

    “就我们两个了。”许久,李季才对身边的二狗子说到。

    二狗子安慰道:“会有人过来。他们说了,会有四个人来陪你。”二狗子只道李季怕寂寞,如果不是没有办法,李季怎么也不会同意上山的。

    “我知道。我更在乎的还是山底下,仗打起来以后该怎么办?什么时候结束?我不是不喜欢山里,只是舍不得山外头的人。”李季想起那些选择背井离乡的人,此时此刻,他们过得又是什么日子呢?

    二狗子道:“若是你很担心,我可经常去山下看看。”

    李季连连摇头:“太危险了,打起仗来刀剑无眼的,伤着你怎么办。我也就是说说,你还不知道我?啥事都能瞎操心。”

    李季蹲下身子逗逗小尾巴。虽说换了地方,加上又能闻到山中凶兽的味道让小尾巴很不安,单是李季和二狗子都在,让他多少有些安全感。

    “咱们剩下的这些牲口、家畜养好的,还会越养越多。当初你就抓了两只兔子,现在不也有几百只了吗?咱们现在有二三十只兔子,努努力,争取下山前弄他几千只兔子。”

    二狗子点头:“越多越好。”

    李季深吸口气,转身回去,将大帐篷的,门关上。抬头大大小小的窗户二三十个,全部打开以后,里面十分亮堂。

    李季看着那被窗户分成二三十个的天空。其实这里也不错。至少眼下,是最安全的地方。

    这里不会有叛军,甚至连外人也没有。

    县太爷此时也开始安排愿意上山的百姓上山了。就在李季这边忙着往山上搬东西的这几天,县太爷也在往山上搬。怕山上突然下雨,还要再山上挖出大大小小的山洞用于储存物资。

    几乎是发动了大部分能用的将士和衙役,分出一小部分在山上自保的同时挖山洞,剩下的补分不停的往山上运送粮草和物资。最近几天几乎是日夜兼程,眼瞧着叛军越来越近,搬上山的速度也不得不加快再加快!

    知道了李季和二狗子成功上山了,县太爷松了口气。看着桌面上放置的山上的地图,再怎么艰难也必须坐下决定了。

    将所有要上山的村民集合道一起,通过所在村落、接到分组,五个家庭为一组,再从这五个家庭里头挑出来一个最能管事的人做大家长。作为大家长的好处,就是每个月可以多领一点肉。

    这对于太平时期都吃不上入的家庭来说,无意是个美差。当然,若是这五个家庭里有任何一个家庭不老实有了非分之想,大家长都是要负责的。

    然后每个将士负责两个大家长。如果有什么事情是大家长解决不来的,就去找将士,如果将士也解决不了,就去找他自己的十夫长,上头还有百夫长、千夫长和指挥使。

    而衙役们,管理的是屋子的发放。衣服、被褥、食物,以及住处都要安排。

    最终总结一下,这坐小县,一共一万三千人口,愿意跟着上山的,只有去两千一百人。剩下的除了背井离乡逃离的,都是选择留下来等着叛军到来的。

    士兵不足一千人,百姓两千多人。要保护这些百姓,足够了。

    这些人五户人家分一组站好了。县太爷站在高处俯视下去,再看看城中零零散散的炊烟,心里头很不是滋味。

    本县,将会在叛军打到这里时,不耗费一兵一卒放弃城池。或许这回轮回千古笑柄,却好过这些百姓受那战乱之苦。

    至于城中留下来的百姓,那些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县太爷也没办法。

    这个骂名,哪怕是背在身上,县太爷也认了,指挥使也认了。

    县太爷在乎的是百姓,指挥使在乎的是他手下的兵。

    百姓们不像军人那般军令如山。下令上山,一开始时候一切都好,走了两个时辰以后,就已经开始有人吃不消了。

    大部分选择上山的,都是拖家带口的。尤其是那些家里孩子还年幼,最容易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

    否则,若是没有舍不下的,谁又愿意牺牲放弃全部的财产将命运交给别人呢?

    这群孩子上山,不可能一直由家长背着,孩子多的,一群孩子一起闹着不走了,也是个麻烦。

    本来相互之间的默契就不好,这孩子们一耽误,就难免会有争执。

    县太爷此时也是气喘吁吁的上山,听了这个,立即道:“凡是不肯上山哭闹的孩子,全都交由健壮的士兵背着!只限于十岁以下的。十岁以上还闹脾气不走的,就直接扔下。”

    这个觉得看似绝情,却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一些依赖爹娘严重的,一听到不听话就不让见到爹娘,立刻乖了许多,虽说走的慢些,但还是跟在后面小步小步的跟着。

    那些实在走不动的,和被宠坏了哭闹的,也不多做啰嗦,直接抱走由士兵背着。当兵的常年训练,一身的腱子肉,手脚又有力气,孩子们瞧见了都害怕,很多被背了一会儿,就乖乖的要会爹娘身边了。剩下胆子比较大的,很享受被背着不用自己走路,还在士兵背上玩闹了一阵。

    虽说速度慢下来很多,但还是杆子啊中午之前到了山上原本预定好的营地。

    士兵们上来,带上来许多的行军帐篷。士兵们自己住的话,是绰绰有余的,但是加上这么些的百姓,就住不下了。

    到了山上先忙着将帐篷都支起来。因为是深山老林,树木丛生杂草兴旺的,光是清理出地方就耗费了两三个时辰。期间还遇到了好机会野兽,好在士兵们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没有人员伤亡,还猎到了两头野鹿,正扒皮只等着晚上生起火来烤了,到时候每个人都能分一块肉尝尝。

    两头鹿,三千多人分,确实是勉强了。随后就有人放下了话。尽快将帐篷都搭好,让军人们有了空闲的时间去打猎,就能多打些猎物,到时候人人都能吃上肉。

    显然,肉比什么都有效。原本还因为一上午的疲惫而提不起力气的百姓们,顿时间浑身都充满了赶紧,搭帐篷的时间都快了许多。

    军人的帐篷是在最外围,百姓的是在最里面,县太爷的是最中央的。

    帐篷不够住,不过带上来许多布料。召集了找些会针线活的妇女过去缝帐篷。剩下的也不能闲着,一个个都要拿着镰刀,尽量将圈出的营地里头的障碍都清楚掉。尽量让这个营地有点样子。

    两百多个士兵出去打猎,相互之间随时照应着,省着有什么危险。这深山里头野兽众多,但是能不能遇到还是看运气的问题。

    好在老天爷怜悯他们这群刚刚离开家园的可怜人,又猎到了三只狍子、一只鹿和六只兔子。

    这么多的肉,全都收拾了足够每个人都吃几块肉了。

    县太爷看着自己的帐篷。县太爷到底是享受久的人了,不可能跟旁人分享一个帐篷。不过县太爷选择了一顶很小的帐篷,县太爷住进去,再放些简单的东西刚刚好。

    虽然小了,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