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园罗冉-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像大堂姐罗萍每天穿崭新的衣裳,梳着整整齐齐的头发,上面还带有粉色的头花。大堂姐还跟着大堂哥罗文名识了很多字,别人都说一点都不像农村里出来的姑娘,大伯娘可不止一次说要把堂姐嫁到镇上去享福。妹妹比大堂姐漂亮多了,要是能识字也能嫁到大户人家享福过好日子。说到识字,罗文宣又看了看五岁的弟弟,弟弟五岁了,机灵懂事又听话,明年都能去学堂了,好像堂哥罗文名都是六岁左右入的学堂。要是弟弟去了学堂,以后一定更有出息。要是自己的话,自己都十岁了。眼神暗了暗,家里这种情况,说不定弟弟都不一定能入的了学堂。此时握了握自己的小拳头,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弟弟入学堂。
罗冉要是知道这只小包子想的如此远,感激的同时又该说“大哥,你真的想多了”。大哥啊大哥,你自己才十岁,就开始想着妹妹嫁人弟弟有出息的事情了。还有哪里看出自己一个瘦黄瘦黄的七岁干瘪小丫头比十几岁花一样的年纪的小姑娘好看呢。自己虽然没有见过这位大堂姐,但是听说是很漂亮的。漂亮识字就能嫁到大户人家?古代可是要求门当户对啊。
不过罗冉现在正是想到学堂的事情。一定要送两人上学堂,这么好的孩子,不入学堂就是损失。而且到时候自己也能有理由跟着识几个字,在现代自己好歹也是一个大学毕业的,到古代总不能一直当文盲来着。说起文盲,罗冉只能感动一阵无奈。这是古代吧,先不知道是时空维度偏向哪个方向的古代,罗家门上贴的年画上面的字罗冉这个大学毕业的可是一个也看不懂,可以确定这不是中国的古代,这是一个架空的朝代。
第016章 出发之前()
第016章出发之前
一家人各有思量,晚上各自回屋睡下。第二天大早起来,准备去镇上。这时罗有礼已经起床好大一会了,把需要的东西收拾好。还把家里的小板车推了出来,需要修的农具放上去。收拾好之后去叫几个孩子起床。
罗冉三人已经收拾妥当,罗文宣提着篮子,里面放着十几个鸭蛋还有马蜂窝和三七,用一个毛巾盖的严严实实的。罗冉提着一个空篮子,看看能不能买些东西。
这时候天还是很早,刚灰蒙蒙的还未大亮,罗家人还没有吃早饭。郑氏匆匆忙忙从厨房出来,用锅布包了些昨天剩下的菜团子还有几个饼子过来,罗冉赶快接过来放到篮子里盖上。“这些刚热的,在路上吃。盖严实些,省的跑了热气。”
“这是一壶水,放在板车上,要是渴了就喝。路上你们要跟近你爹,不要乱跑,办完事就赶快回来。”郑氏一遍又一遍嘱咐着罗冉几个人,甚至用拍花子来吓唬几个孩子。听得罗文生仅仅抓住罗冉的袖子,表示自己一定听话不乱跑。
“娘亲,放心我会看好妹妹弟弟,紧紧跟着爹爹的,不离开一步。我们会很听话的。”罗文宣见郑氏一直嘱咐,明显是放不下心来,赶快表态,不让郑氏担心。实际上,镇上距离罗家村很近,而且他们几个之前也去过几次。郑氏想着这几个孩子都去,自己不再身边,罗有礼一个人不一定能照看过来,这是放心不下了,才一直喋喋不休。
罗冉已经把壶和篮子都放在板车上了,还把小文生抱上了车,让他抱住盛鸭蛋的篮子坐好。看着罗有礼说,“爹,我们都好了,怎么还不走?”
“哎……一会就走。”罗有礼愣了愣,看了一眼郑氏,只得硬着脖子进了正屋。
正屋里,老爷子和老太太秦氏也已经起床,两人都坐在炕上,老爷子一嗒一嗒抽着旱烟,看见罗有礼进来了,说“老二,去镇上把农具修好,买几把镰刀,再去粮店打听粮价。回来给我说。”
“哎……,爹,我知道,已经嘱咐我几遍了。”看老二答话,罗老爷子转头向正在坐在炕上盘线的秦氏说:“你去拿些银钱,让孩子好修农具和买三把镰刀。”
秦氏翻翻眼皮,抬起头说:“钱,钱,钱,就知道找我要钱。”说着起身拿出挂在身上的钥匙,去开了大衣柜。又拿出一个带着锁的小匣子,打开,拿出三十六个铜钱,递给罗有礼。
“娘,这——这钱不够。一把镰刀十二文,要买三把镰刀,还要把之前的坏的给修修,怎么着也得六七文钱。”罗有礼接过秦氏递过来的钱,数了数,面露难色说道。庄稼人对与自己相关的物价都很清楚了解,也知道大致需要多少钱。这些农具基本上每年都是那个价钱,除非临着农忙,才会上涨一文两文的。现在还有一个多月,一般这个时候镰刀都是这个价钱。而且,穷家富路,一般人外出都会多带些银钱,不会可丁可卯的就那么一点钱,以防万一。
“差几文钱你还找我要,怎么不找你媳妇去拿。”秦氏重新坐到炕上大声说道。
“娘,郑氏,郑氏她手里也没有钱。您不是不知道。”罗有礼不知道娘为什么这么说。
“她没钱,她没钱是骗你这个傻子呢。上次亲家来,她们娘两单独在屋里唠叨半天,没有给郑氏东西?”实际上秦氏更想问的是亲家娘给郑氏多少钱。想起老爷子在旁边看着,已经到嘴边马上脱口而出的“银钱”变成“东西”二字。
都一个多月前的事情了。罗有礼现在那老实的脑袋转不来弯,根本没有听出来秦氏的言外之意。上次丈母娘来,倒是拿了很多东西,鸡蛋,布料,水果,但是直接都拿到正房来了,哪里还有什么私下给郑氏的东西。只得问:“娘,上次丈母娘来拿的东西不都拿到正房了?”
秦氏看着自己的儿子,这么直白的话,不知道是没听懂还是装作没听懂。知道儿子憨直的性子,没有听出自己的言外之意,但是就是这样缺心眼,更是被郑氏忽悠的不认得亲爹亲娘。再想起上次亲家来,虽说带了好多东西,那是那话里话外,说的好像是谁贪心想要昧下那点子东西。越想越感觉怒气上升,就要爆发出来,突然听到老爷子呵斥的声音:“你怎么越说越不像话了,还不赶快再去拿些银钱来。”
此时的罗老爷子已经在愤怒的边缘了,看着妻子越说越不着调,还惦记起亲家接济儿媳妇的银钱,只感觉到妻子心已经被迷到钱眼里了。
和老爷子相处几十年的秦氏自然知道老爷子真是怒了,就不在言语,只得起身再拿出十几文钱,递给老二。心里想着回头再收拾郑氏,让郑氏把钱拿出来。
在秦氏的心里,儿媳妇既然嫁过来就应该一心向着夫家。不仅你人是我们罗家的,你的嫁妆钱财,你所有的一些也是罗家的。既然是罗家的,那就应该上交,不应该藏私。而自己三个儿媳妇,大儿媳妇是最体面的,文名以后要做官的,自己给大儿媳妇面子,从来不下她面子,自然不说些什么,也很少让她干家务。三儿媳妇好吃懒做,平时一副开水不怕死猪烫的德行,要是有个银钱也早就花得干干净净。只有二儿媳妇,娘家还是比较富裕,时不时的来接济闺女。而且平时闷不吭声,表面看着一副切切弱弱、唯唯诺诺的样子,不知道私下怎么忽悠老二心向着她呢。
这心眼多的婆娘天天忽悠我那缺心眼的儿子。不行,我一定要把老二家的收拾的老老实实服服帖帖的。秦氏坐在炕上,虽然没有吭声,但是脸色已经很难看了。
罗有礼看着老娘和老爹的脸色都很难看,也不知道说些什么了,只得愣愣地站着。这是罗冉已经偷偷进来,她都听到秦氏说的话,就知道秦氏还惦记自己姥姥带给娘的东西。不说姥姥私下给没给娘亲东西或者银钱,即使给了也不是你这个做婆婆的应该惦记的。罗冉想着,直接把还在低头罚站的老爹拉出门来。
“爹,再不去就该晚了。”罗冉指了指天色说着。
“哎,好嘞,咱们马上去。”罗有礼看着面前的女儿,这才反应过来。
第017章 镇上1()
第017章镇上1
罗有礼把手中的铜板装好,便带着几个孩子出发去镇上。
罗文生年纪最小,坐在板车上抱着篮子。板车由罗有礼推着,罗文宣扶着,罗冉蹦蹦跳跳地在旁边跟着。罗有礼和罗文宣几次说让罗冉坐车上,只是罗冉坚持说累了再坐。
几人匆匆走着,罗冉更是一路上不停地叽叽喳喳,像是一个好奇宝宝一样问这问那。罗有礼只当小孩子好奇镇上的事情,便也耐下心来一一答了。实际上,罗冉是想多了解一下,看有没有能够赚钱的法子。
大半路已经走过,罗冉也对镇上情况了解了大概,两只腿也走累了,开始坐上了板车。无奈,人小腿短身子弱,走个几里路就很累,自己还想节省些力气再镇上好好逛逛呢。
“罗兄弟,罗兄弟……”乡间的小路上,稀稀落落认清很少,很容易分辨清楚声音的来源。一中年汉子背着半麻袋东西,后面还跟着一个十来岁的男孩。
“原来是赵兄弟,赵兄弟这也是要去镇上?”罗有礼看到来人一笑,立马接话问道。显然二人是认识的。
“是啊,去镇上把这半袋豆子换成银钱。”中年汉子叫赵营,三十来岁很是豪爽,是镇上附近的赵武庄上的,和罗有礼经常见面,倒是比较熟悉。罗有孝妻子赵氏娘家就是赵武庄的。
“这是罗兄弟几个娃子吧,长得真好。来,成子,叫弟弟妹妹。”中年汉子说着就用一只手把一直跟在身旁的儿子赵成拉过来。少年被老爹粗鲁的拉过来,心里很是不满,又瞥了一眼罗文宣、坐在车上的罗冉和罗文生,没有吭声。
赵营看到儿子如此不礼貌还不给自己面子,打算大掌拍儿子脑袋,又想起儿子说的读书人的脑袋拍不得,手掌便生生转了一个弯,向下,狠狠地拍了一下儿子的屁股。“你咋不听你爹话呢,叫弟弟妹妹。”
赵成又被老爹当个陌生人的面拍屁股,特别是几个弱鸡一样的小娃子面前,感觉特别丢人。更是愤恨地看了罗冉三人一眼,但是又一想,要是不听话,说不定老爹能做出更让自己没面子的事情,索性闷闷叫了一声:“罗家弟弟妹妹。”
“这是赵家哥哥,你们几个叫哥哥。”罗有礼见赵营如此,也让自己的孩子叫哥哥。
罗冉几个当然见赵成刚才叫弟弟妹妹那副不情不愿的样子,心里很是不乐意,但是出于礼貌只能每人回了一声“哥哥”。罗文生回过之后,趁着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向赵成吐了吐舌头。罗冉看到之后悄悄向文生说:“文生,做的好。”声音很小,保证两个正相谈甚欢的大人听不见,但是足够让三个孩子听见。
“臭丫头,你找揍。”赵成听到小丫头的话,握起拳头,很是恼怒。
“你敢!”罗文生立马上前说道。
“爹,刘伯伯。”罗冉小声叫了一声两人,然后得意地看了一眼赵成。
“走着瞧。”赵成知道自己老爹的脾性,虽说自己从上学堂之后挨得教训少了很多,但是还是很疼的。
两个大人没有在意,继续说话。
“罗兄弟,你大侄子文名可是了不得啊,读书可真是厉害,小小年纪就是童生啊。”赵营说的很是钦慕和激动,好似罗文名是自己儿子似的。
“刚中了童生,现在正在温书呢,对了,这几天嫂子带着文名回娘家了,你没见着?”罗有礼知道嫂子赵氏娘家就是赵武庄的,所以这样问道。
“咋没,我听说文名要考秀才呢,还专门带着我这二儿子去了一趟文名他大舅舅******家一趟。”中年汉子顿了顿,又接着说:“我两儿子一个闺女,大儿子年龄大了,在家种地,二儿子去年送学堂读书,就盼着读出出息。我当时也是听说我们村的嫁到你们罗家的姑奶奶生了一个小读书人,才这样决定的。家里硬是省吃俭用给孩子凑学费啊!这不,我这去镇上就是卖豆子换银钱给孩子买那什么笔墨。你说,那写字的纸那么薄怎么就那么贵呢?还一戳就烂,不过挺软和,比草纸可是软和多了。”
“可不是,读书人的东西比较金贵,那不是咱们庄稼汉子用的起的。”罗有礼附和着说。
“你侄子文名既然中了童生,那肯定能中秀才中举人,听说中了举人之后就可以做官了。那时候你们就能跟着享福了。我也只盼着我这不成器的二儿子能有文名一半的出息就成。”
“我看成子挺不错的,赵兄弟就等着享福吧。”
“罗兄弟,我看你这大娃子很有那个啥,对,那个读书人的灵性啊,一看就是读书人的料啊,不知道可是上了学堂你没有。”赵营看到一只在帮忙推车的罗文宣说道。
罗有礼听到这句话,看了看比自己儿子大一岁的赵成,又看了看自己儿子,突然生出一个念头,儿子已经十岁,自小听话懂事聪明伶俐,要是儿子能上学堂该多好,不求儿子大富大贵中举做官,但是也能不当个睁眼瞎啊。这念头刚一出,就被自己吓一跳,从来没有这样想过,读书想来是大房罗文名的专有名词,何况现在家里银钱也不凑手,供养文名一人都很艰难,爹娘肯定不会同意的。实际上,罗有礼想到的很现实,不是秦氏说不同意,而是只要罗有礼一提出这念头,肯定被老娘秦氏直接拍出去。按照秦氏这性子,肯定要说出更难听的话。估计就连那句“也不看看你有没有那读书人的命”的话都能脱口而出。
罗有礼回去脑海中的感觉那不切实际的念头,老老实实说着,“文宣还没有上学堂,家里银钱不凑手,先紧着文名一人。”
“是啊,现在生活就是艰难啊,话说三个壮汉才能养一个读书人,也是这个理,等回头文名学业有成,你们一大家子就熬出头了。”赵营虽然感觉到可惜,但是村里不能上学的娃子可是数都数不过来,这可是现实,以后有个有出息的堂哥照应着也不错啊。
第018章 镇上2()
第018章镇上2
“是啊,听说满仓大哥要张罗着买往年试卷给文名,那试卷可得好些银子。”赵营兴致冲冲地说。
“啊,我听大哥说过,大哥说文名他大舅有路子买试卷,所以就让大嫂子带着文名萍儿回娘家打听打听。”罗有礼把自己知道的情况说了出来。
“满仓大哥有什么路子,不就是认识几个人,不过说不定真的能够给文明买上试卷。”赵营平时看不上同村的******懒懒散散的样子,明明一个庄家汉子整天游手好闲的,真和“满仓”名不副实,不过他有一个有出息的好外甥。
那边两人说着,罗冉这边几个娃子可是明显的没有和睦相处。你瞪瞪我,我瞪瞪你的,一群小孩子性子,罗冉心里忍不住叹道。不过刚听到赵营提到的罗文宣入学的事情,不知道自己大哥听到没有,罗冉扭头看看一时,默不作声的大哥,果然看到大哥的神情果然带了淡淡落寞,不过还好一会就能调整过来。罗文宣看到小妹看自己,笑了笑后神情恢复正常。
几人边说边走,没多久就到了镇上。到镇上,由于各有自己的事情要办,两家人分开之时赵营还很是热情地说下次去赵武庄做客,罗有礼连连应是。罗有礼带着几个还是先是去了在镇上街头的老钟头那,把自己要修的农具放着,说过会来取。还让罗有礼把板车放在他的摊子旁,能帮他看着。老钟头就是罗老爷子说的那个人,五十岁左右的一个老头,瘦瘦小小的,干活挺仔细的。
然后罗有礼就带着罗冉几个去了杂货铺。在镇上有两三个杂货铺,大小不一,这次罗有礼带他们去的是那个不大不小的,听说是那家价钱还是比较中道。
杂货铺其实不是很大,有点像在现在常见的便利店,只是稍微大点。中间大大的门,还有旁边一个厚厚的木窗子,虽然开着,但是光线还不是很好,稍微有点昏暗。进去一看,杂货铺果然是杂货铺,里面的东西很多,摆放的比较杂乱。有的直接在地上堆着,有的在桌子上摆着,还有墙上挂着的。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有。
此时铺子里有个伙计打盹,看到几人过来,马上笑呵呵地说“这位大哥,你想要点什么?”看到罗有礼一个大人领着三个孩子过来,首先是向罗有礼问道。
“小哥,这店里有马蜂窝没?想问问多少钱什么价”罗文宣首先开口问向伙计。
“马蜂窝,前几天刚收来一个。”伙计听到罗文宣这样问,心里想马蜂窝一般是入药的,不知为什么要马蜂窝,看着也不像大夫啊。虽然这样想到,但是还是老老实实地拿出前几天收的那几个。并且分别介绍这说多少钱。
“这个个最大,而且最完整,保存的很好,二十文钱,另外两个分别是十八文钱,十六文钱。”小伙计年纪不大,十三四岁,倒是个能说会道的,一一向他们说道。
小伙计说的价钱倒是很实惠,了解了之后,罗冉从篮子里拿出他们的那个马蜂窝,说“小哥,你看这个,店里收不,收的话多少钱?”
小伙计看到罗冉拿出的马蜂窝便知道这此是几个孩子来卖马蜂窝的。罗冉手中的马蜂窝,个头也是很大,和刚才伙计介绍的那个差不多。看着几个孩子,旁边还有一个没有吭声的庄家汉子爹,小伙计没有压低价钱,直接很中肯地说:“这个要是店里收的话,十四文钱。”
罗文宣和罗冉听到之后,互相点了点头,“好。”
“店里可是收鸭蛋?多少文一个?”罗冉说着掀开篮子里的盖布,露出十几个野鸭蛋。
“鸡蛋一文钱一个,鸭蛋三文钱两个,明码标价。”小伙计说着。
鸭蛋一共17个,算是25文钱,加上马蜂窝的14文钱,一共39文钱,现在在罗冉身上放着。罗有礼看着几个孩子把鸭蛋马蜂窝换成银钱,心里特别高兴,几个孩子可是真聪明懂事。罗冉看了看店里的其他的东西,又问了问价钱,小伙计现在也没有其他客人,倒是一一耐心答着。
揣着怀里的几十文钱,罗冉虽然很高兴,但是太少了,都不够买东西的。心里叹了叹口气,真什么时候能够大手大脚的花钱啊。
“冉儿,你想买什么?现在爹手里没钱,回头等爹挣了钱,就给买。”罗有礼看到女儿问这问那,以为罗冉想到买,但是想到自己身上的几十文钱,估计修过农具和买过镰刀时候就不剩了,就安慰着小女儿。
“爹爹,我只是问问,咱们走吧。”罗有礼刚才可是吧罗冉一脸可惜的表情看得清清楚楚,女儿的懂事让心里真是很疼惜。
“爹一会要带你们去米粮店看一下,问问价钱。”出了杂货铺,罗有礼向几个孩子说道。
“爹爹,咱们家是要卖粮食还是要买粮食?”罗文生看向罗有礼。
“爹也不知道,你爷爷让问的。”罗有礼现在也迷惑,要是说买粮食,应该也不会,再过一个多月新粮差不多就下来了,应该不用买粮食。要是说卖粮食,去年的粮食可是在刚收下来除了留够大概的吃的,一大半就全部卖了出去。现在家里余粮肯定也不多,想卖新粮的话,现在打听粮价也太早了点,而且到时候粮价还会变动的。
不一会几人就到了粮店,粮店和刚才的杂货店差不多布置,只是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换成了粮食。旁边还放着一把大称和几把小称,应该是用来称粮食用的。店里粮食的种类很齐全,有麦子,大米,小米,高粱米,黄豆,红豆,绿豆等等。
“白米,10文钱一斤;高粱米,4文钱一斤;麦子,10文钱一斤;黄豆,12文一斤”罗冉听了伙计说了各种粮食的价钱,也感觉到为啥罗家天天杂粮米饭杂粮米饭的吃了。罗家人所吃的杂粮米饭大部分是高粱米,才4文钱,买一斤白米差不多能买两斤半高粱米。这边的气候是适合中旱稻和麦子的,而且,麦子价钱倒是不便宜,估计麦子在这古代种植率不高,产量比较低,所以价钱比着现代来说还是很高的。而且,朝廷收粮收的还是大米,所以一般人还是种稻子,有些人家会留出一部分地种麦子。像罗家就是,中了一大半的旱稻子,几亩地的麦子,可以用来换成银钱或者其他杂粮。
第019章 镇上3()
第019章镇上3
四个人从粮店里出来,继续往前走,喧闹声不绝于耳,非常热闹。
前面便是镇上最热闹的地方,各处摊贩在这里云集。有卖菜的,卖吃的,卖用的,各种各样的种类繁多。
罗冉罗文宣罗文生三人看着这么多人,眼睛都亮了起来。虽然罗文宣平时像个小大人,之前也来过镇上,但是毕竟是孩子心性,也是和罗文生一样兴奋。最兴奋的应该是属于罗冉了吧,作为一个现代人见识一下古代的小集镇真的很有意思。倒是和电视剧上的场景差不多,比较杂乱一些。现在只是一个小镇上的集市,以后要去县城、府城、京城的集市上看看,罗冉现在自信满满,相信要不了几年,就能实现这个愿望。
“新鲜的蔬菜咯。”菜摊上都是一些常见的蔬菜,应该是自己家种的,然后拿出来卖的,一般情况下,农村人家基本上院前院后都会种上很多,所以价钱到是很便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