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园罗冉-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叫睦锶滩蛔≡尢荆2娴睦系
实际上,弹弓就和在现代小的时候常见的差不多,但是按照罗冉的要求多了一些功能和要求。罗有礼选的弹弓柄手是比较结实的好木料,选择粗细适合、形状适合的三叉木料,用盐水煮个一刻钟左右,然后剥皮。在上部两端分叉处分别用锉刀刻两个环形,用来绑皮筋以免松动。在古代没有现成的皮筋,就用牛皮筋代替。弹弓上应罗冉特别要求,绑了两种皮筋,一粗一细,一长一短,分别用来发射小石子和稍微大点的石头的。
细的皮筋需要的力气不太罗冉轻而易举就可以拉起,当然威力也不是很大,就像是普通的弹弓;粗的那根就需要很大的力气来拉,罗冉使出吃奶的筋才拉一半,但是按罗冉的说法很好:“力气是会增长的,过不久就可以拉满弓,射雄鹰。”说着还用弹弓摆了一个拉弓射箭的姿势。
最后,罗有礼怕孩子手被磨着,还把弹弓手柄都打磨一遍,一一擦了一遍核桃油(实际上就是用一个核桃仁擦了一遍),让弹弓摸着更有手感。
弹弓全部做好,罗冉几个也准备充足,各自背上自己的背篓,背篓里放了小铲子等小工具,手里拿着刚做好的弹弓,开始出发。
出了门之后,三个孩子都比较兴奋。罗文生是之前都用哥哥的弹弓玩,但是没有自己的,而且爹娘也怕伤着,就不怎么让玩。罗文宣虽然有自己的弹弓,但是那是小孩子自己制作的,外观可没有这么精美,当然性能也不好,跟现在的没法比。而且男孩子还是比较喜欢弹弓这种武器的。
罗冉看着面前的两只兴奋的表情,又想起自己的激动不已,很是一大把的不好意思。谁小时候还没有玩过弹弓呢,而且我这次是为了打野鸡野兔,是为了挣钱。罗冉这样自我安慰着,坚决不承认自己贪玩。自己都多大的人了,真是装小孩子时间久了就变成小孩子了。不过这只弹弓无论外观手艺性能都比自己在现代的时候那只弹弓强上许多。
在现代的时候,许多农村的熊孩子都是玩过弹弓的,基本上都是小孩子自己动手制作。不过,不仅是树上的鸟没少遭殃,而且村里小学教室的玻璃可没有少碎。隔段时间总有留在学校住宿的老师追了一群孩子喊打喊骂,基本上没有孩子被抓住过,村里的孩子整天上房揭瓦爬墙头麻溜着呢。只是村里的孩子或者学生老师都认识,即使没被追上也不得不承认,最后也没少给家长告状。大部分在家长赔过玻璃钱之后,被家长拿着鸡毛掸子打。
这次几人就不在上次的林子里转悠了,直接穿过林子去山脚。罗文宣和村里的几个男孩子还是来过几次山里,所以走在前面带路,罗冉拉着罗文生在后面跟着,运用自己这一世的好眼力开始扫射山里的好东西。
一路走走停停,看来罗文宣对这很熟悉,罗文宣不仅指着路,还时不时的说哪一片有栗子树,哪一片有无花果树或者是其他野果子。罗冉感觉不虚此行,不仅发现了大量的目标之物草药苦籽果,还有其他各种意外之喜(当然不是人参)。碰到了在现代常见的草药,采集了很多。等三人的背篓都满了之后,罗冉拿出一个小布袋又装了一些才作罢。
一路上倒是碰到了兔子,被发现了,但是一罗冉的体力与速度,那是想都不要想的。只能放弃,谁让别人形容速度快都是说“跑的比兔子还快呢”,只叹息没有一把弓箭。也不想想自己小力气能不能拉得动弓箭。
不过,几个人还是花了好长时间打了一只野鸡。一只野鸡被石子射了十来下才被抓住,其中还有一下是罗冉看到鸡受伤后要逃,直接抱起身边橙子大小的石头直接砸上的,结果野鸡一命呜呼,魂归西天。刚才碰见兔子的时候还惋惜没有弓箭,弹弓不给力。不过经过看看手里的野鸡感觉弹弓也挺有用。在山林里的野鸡不像是家养的笨拙老实,那可是跑的很快的,而且翅膀扇起来的时候也能飞上一米高,速度可不慢。要不是刚才用弹弓先打伤野鸡的翅膀,几人根本就追不上野鸡。
抱着被砸的惨不忍睹的野鸡,罗冉是除了开心地笑,还是开心地笑。看的罗文宣心里默然:“我不认识这个妹妹,我不认识这个妹妹”。结果一转眼,看到弟弟文生也是见牙不见眼的,心里感叹吃货的世界都一样。“吃货”一次还是罗文宣从罗冉那学来的,这次准确地运用上了。
抓到野鸡之后,对野鸡的处理又是一番商量。
“拿回家让娘熬鸡汤,很好喝。”罗文生已经在想满碗鸡肉鸡汤了。
“熬鸡汤是很好喝,只是……”罗文宣想的更多一些,要是拿回家,那大家伙可是一块吃饭,到时候自己弟弟妹妹还能吃上几口肉。
“不行,不能拿回家。拿回家能不能吃上还不一定呢。咱们就在山里烤着吃。”罗冉直接拍板否定,罗冉想起了“叫花鸡”的做法,就决定这次就吃这叫花鸡了。
罗文宣也同意:“好,只是要给爹娘留下鸡腿。”
于是三人分工,捡柴的捡柴,挖坑的挖坑,收拾的收拾。大半只鸡,足够三个孩子饱餐一顿。吃完之后,把撕下来的两只鸡腿包好放在背篓里,时间也不早了,三人开始回去。当然又是各自伪装了一番,背篓最上面铺的是刚采摘的新鲜的野菜之后,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第029章 说亲()
第029章说亲
几人回到家之后,悄悄溜回西屋,发现爹娘都不在屋,把背篓里的东西都收拾好,然后发现家里似乎不一样。
正屋里,家里大人基本上都在。还多了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婆子,几个孩子正打算拉着帘子进去,被后面从厨房出现的郑氏拉住。
“娘——”
郑氏用手比划这不让说话,把几人拉进了厨房之后,才说:“今个家里来了客人,有媒婆给你老姑说亲,可不许进去打扰。”
一听有媒婆在,罗冉立刻兴奋了,刚才还没那么想进去看一下,现在好奇心完全被勾起来了。一方面,是想看看媒婆给小姑说的什么样的婆家。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现代人,真的想见识一下古代的媒婆是不是那种书上描写的长有媒婆痣,在古装影视作品中,我们可以经常看见媒婆的脸上都会有这么一颗痣。
媒婆在古代可是最重要的职业之一,这个重要指的不是高贵,相反,媒婆地位也比较低下,重要指的是有大作用,古话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生活在封建社会的男男女女,要成婚就离不开媒人。媒人,也就是古代婚姻的介绍人汉代的《孔雀东南飞》中就有了媒人的!称呼:“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媒人除了这一称谓外,还有不少别称,如红娘、伐柯、保山、冰人、约、月老种种。唐代元稹作《莺莺传),写张生与崔莺莺相爱,经崔莺莺的侍女红娘从中撮合,使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此后,“红娘”便成了媒人的别称。
保山的意思。是指像山一样稳固可靠的保证人。如《红楼梦》中说:“他说二爷不在家,大太太做得主的,况且还有舅舅做保山。”换而言之,用保山喻媒人,是言其可靠性能确保男女终身合美无隙。
另外,还有把媒人叫做冰人的。此语出自《晋书·索紞传》:“孝廉令狐梦立冰上,与冰下人语。紞日:‘冰上为阳,冰下为阴;阴阳事也。士如归妻,迨冰未泮,婚姻事上与冰下人语,为也。君当为人做也。君在冰阳语阴,媒介事媒,冰泮而婚成。’”
月老和媒灼的典故则是尽人皆知。总之,不论叫什么,媒人这一行是很有大作用的。在古代婚姻中,媒人收受礼金,婚礼上还要受到新婚夫妇的礼拜,或者拿出谢媒钱。
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男女授受不亲”。“三岁不同床、五岁不同席”,“好女不出门户”、“女子无才便是德”等说教,把青年男女间的往来生生切断,使男女间正常的恋爱变成不可能的事情。“三媒六证”、“八字相合”是成就婚姻的唯一标准和渠道。
媒人这一行中,从业者男女皆有,但向来是中年妇女为多,因为她们出入人家宅院方便,与做父母辈的人也好沟通。透渔女人一要聪敏练达、通晓人情世故;二是且脚勤侠、不辞辛苦;三要能说会道、条理分明;第四,还要有一些经济头脑,在双方过礼下定之类的交割上,能把握公允适度,皆大欢喜。凡经其撮合的婚姻,夫妻和美,儿女盈床,家和业兴,姻亲益彰,自然会引来更多的生意。也有媒婆为了中间得利,而花言巧语,欺编握合。
当然,一般人找媒人都会事先打听一番,找那些信誉稍微好上一些的媒婆。当然不论怎么,一般的情况下,无论煤成与否,都会给媒人一定的谢媒钱。
“古人云:舌有三寸,妇人是之,乃会腐,肉会遗,舌不烂矣,吾等原不信,今日有幸见之,始知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实乃百闻不如一见最佳例证,甚谢!”这是言情“穿越”相关的开山之作,席绢的《交错时光的爱恋》里面,女主角讽刺一个媒婆兼老鸹的话。民间也有不少俗谚心讽媒人:如“媒人口。无量斗”,“十个媒人九个说”,“无说不成媒”等。但是说归说,待儿女大时,依然要请媒人上门,请她们为自己的孩子们去攀亲择例。总之,在旧时代的三百六十行中,媒人是很重要的一个行当。
看着罗冉立即兴奋的表情,被郑氏交代着要听话乖乖呆在厨房,否则被下次去镇上不带着他们,罗冉便老实下来了,想着一会媒婆走的时候总能看到到底长什么样子。郑氏对自家小女儿对各种事物都有很大的好奇心已经很免疫了,见女儿答应下来,便提着刚烧开的一壶水便去了正房,泡茶倒水。
大约过了一刻钟,说话声传来,原来是媒婆要走,秦氏出来要送。秦氏平常跋扈,这倒是对媒婆听客气的。看来不论怎样还是对小姑的婚事挺重视的。这可让偷偷趴在厨房门口的罗冉将媒婆打量个仔细。
四五十岁的样子,穿着深红色对襟棉布绣花褂子,下着棉布裤子和绣鞋。再看脸上没有媒婆痣,倒是擦得粉也不少,只是没有书上写的那么浓,头上还插着一个银簪子,手脖上没有带镯子,捏着一方锦布帕子的手指上倒是带着一个银戒指。
总体看来,这媒婆没有在现代所了解的那么“穿红戴绿”“媒婆痣”等那么具有标志性,这个倒是适中,不是特别讨人厌。正打量着,提着水壶的郑氏回来了,瞪了一眼罗冉:“可别那么好奇,让你奶奶看见了。”
“娘,老姑的婚事成了?”罗冉见秦氏对这媒婆挺客气的,就这样问着。
“哪有,你奶奶对这家不满意。”
“那奶奶怎么还那么客气?”
“无论成不成对媒婆都得客气点,省的给胡乱在外面传话。还指望着继续给你老姑相看好人家呢。”郑氏笑着说。
罗冉继续问:“给老姑说的什么样的人家?奶奶为啥不满意?”
“泉水村的一家种地的,家里几十亩地,嫌弃人家是个种地的。”
“咱们家不也是种地的?”
“你奶奶想找镇上的,还说要是现在找不到,就等你文名哥考上秀才之后再找,到时候还能找个秀才。”
“啊?秀才也不一定是好的”好的秀才还能看上老姑?罗冉心里想的是,但那句“好的秀才还能看上老姑”可没说出口。
“小孩子家的,怎么这么多问题。”郑氏挥挥手,让几个人出去,开始准备做饭。
第030章 沾光()
第030章沾光
这边,正房西间,罗有孝一家正在说话。
“娘,钱媒婆给老姑说的什么人家?看着老姑心里一点都不乐意?”罗萍见罗有富、赵氏还有大哥从正房回来,想着老姑都好几次说亲了,忍不住好奇问道。
“就是一个泥腿子……地里刨食的能有什么出息。所以你老姑不愿意。”
“老姑长得也不怎么样,脾气也不好,配泥腿子不正好?”罗萍很是看不惯粗枝大叶的罗巧,娘还让讨好她。就她一傻子,还以为自己真的喜欢和她玩。
赵氏看了看罗有孝,没想到一向谨言慎行的女儿在大家面前说出这话:“怎么说话呢?”见罗有孝没有反应,也就不再呵斥:“你老姑想说个秀才,最起码也得是镇上的。”
“老姑是想沾哥哥的光,要求真高。这哥哥还没考上呢,就开始沾光了。要是过不久,哥哥当了官,那这一大家子可不都缠上哥哥。那以后咱们还有好日子过吗?”从小到大一直学自己。只要看到自己有什么,她就想要有什么。平常还想学自己识字,结果没有认识几个字就放弃了。爹和娘还要自己时刻讨好她。真以为自己对她真好,什么东西都想着给她一份。自己给她的头花首饰可都是一些过时的自己不想要的,呵呵,真容易忽悠。从小就听自己的话,指哪打哪,简直就是一个打手。就这,还想沾哥哥的光,说个秀才。也不看看秀才能不能看上老姑。要是有秀才,也是先看上我。
“她爹,孩子说的对啊。现在文名考秀才,大家都想着沾光。要是文名大出息,那一家子让咱家文名养着一大家子。那咱们这些年的苦日子还什么时候有个头啊。”赵氏转向罗有孝。
“唉……现在还不能分家,现在还需要银子。以后,以后要是文名当了官,那为了名声更不能分家,而且老爷子。要是分家也不能是咱们提出了,得让老二老三提,而且老爷子老太太心里肯定不想分家。最好是等过这一段,银子凑出来,再分家。这个到时候得好好合计合计。”
罗文名心里一直想着买试卷的事情,又听到爹娘说这话,要是自己当了官,想想这一大家子人可不得想吸血蚂蝗一样缠着人不妨,心里就更加烦躁,不耐烦地说:“爹,娘,得催着点二叔和三叔赶快酬银子,这时间可不等人,早一天买到试题早一天安心。而且咱们还能多挣五两银子。”
这次几个同窗引荐的路子,能够提前买到考试的试题。有了试题的话,还怕自己考不上秀才,那可是百分之百的准头。只是买试题就需要四十两银子,到时候家里拿到四十两还有十两银子的欠条,还要分给舅舅家五两,自家就还剩五两。五两银子根本就都不够做些什么。要是自己做了官,那银子就滚滚而来,也不用因为和同窗聚会而囊中羞涩了。
“文名,别担心。你二叔二婶肯定能把银子借来,就是你三叔三婶说不定得出点幺蛾子。”
“孩子他娘,回头你找个空闲给刘氏说说话,说文名出息了文材文军也肯定有出息。”罗有孝又接着说。
“我知道刘氏就是个势利的。我倒是不太担心她这次不借银子,就是怕老三一家子以后巴着文名不放。”
“找个法子,到时候这家不分也得分。”
这时罗萍忍不住说:“赶快分家吧。到时候咱们都搬到镇上去,离村里的乡巴佬远一些,也能让哥哥好好读书考取功名早日坐上官老爷。”到时候看罗巧怎么和自己比,明明就没有可比性,让老姑羡慕去吧。
“只是咱们这些年攒的银子不是很多。”赵氏的内心是矛盾的,既想分家又担心分家之后自己家的经济来源。不分家的话,每年地里的活计大部分都有老二老三给包了,而且产出的粮食和银钱大部分都是给了文名当学费书费的,这中间可有不少说头在里面的。还有分了家的话,家里的家务活计可不都得自己干,不过还是分家的好,省的被那一家子给缠上,倒时候更没有好椅子过。
罗萍:“等哥哥当了官,银子自然而然就有了。”
……华丽丽明亮亮的分界线……
两天之后,罗冉舅舅给过来消息说这两天就来罗家庄一趟,到时候带上银子,还来看看罗冉几个孩子。听到这一消息,最高兴的除了郑氏就数罗文生了,没办法,郑舅舅可是最疼小文生的。
这天,罗文宣和罗冉两人一块去镇上。罗冉可是动用了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才劝动郑氏同意的。机会抓住,两人起了个大早,到了镇上,把收拾好的草药等全部卖掉。这次因为晒制草药的时候注意了一下,让药效更好一些,并且量多,所以一共卖了一千五百三十二文钱。这可是一两多银子,真是沉甸甸的。至于那些野鸭蛋野鸡蛋,就没拿出来卖,留着自家人补身子长身体。
给罗文生买了一些糖,罗冉揣着一大笔钱开始狂街。看到小吃街和酒楼,想起了好多穿越女主的另一个发财大计:卖菜谱给酒楼。只可惜一方面这个世界各种做菜调料都差不多很全,有葱姜蒜辣椒八角胡椒等等,基本上赶上了现代常见的调料,另一方面自己厨艺不精,会做但是做不好吃啊。要不到时候卖麻辣烫,暗自摇摇头。没有分家,什么都不行,施展不开拳脚。自己还是先小打小闹地悄悄赚钱吧,只盼能够快点分家。
因这次是避着罗家众人悄悄来到镇上,所以大致逛了一下还不到中午就回去了。两人回到家之后,发现不近两个舅舅来了而且外公外婆、两个舅母还有表妹采青都来了。除了平常的过年和重要节日,郑氏基本上没怎么回娘家。娘家比较远而且秦氏基本上不准许儿媳妇回娘家,所以郑氏见亲人的次数比较少。见到了亲人,郑氏近日来的忧愁一消而散。
第031章 女神斗战士()
第031章女神斗战士
罗冉和罗文宣回到家的时候,姥姥和老爷等人在正房和罗老爷子秦氏在说话。桌上摆着几样点心瓜果,显然是姥姥来得时候带的。
“老嫂子,看着身体健朗面色红润,就是我这女儿和几个外孙子外孙女没福气,看着瘦不拉几的,可怜见的。要是不知道老嫂子是个慈善的人,还真是以为这婆婆虐待了儿媳妇孙子孙女呢。”郑孙氏笑呵呵的说着。
“你别——”秦氏听郑孙氏这样说,感觉脸上红辣辣的烧得慌,立马厉声反驳着。
不待秦氏说几个字,郑孙氏又立马大声道:“看来还是我那女儿不争气,不爱惜自己,亲家可得帮忙监督着。要是下次我女儿还不听话,不好好吃饭爱惜自己身子,不用亲家罚骂,我也拿着扫帚打上去了。”
“亲家可别在意,女儿在家时候也是我们太惯着了,养的是珠圆玉润,天天闹着要节食。没想到这十几年来硬是一天比一天瘦,让我这心疼的肝儿都跟着疼起来了。还有我这几个外孙子孙女没想到也随这女儿,都是瘦的像麻杆。唉……人老了,这孩子不听话可咋整。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这女儿是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哪有不疼的道理。就是他两个哥哥嫂嫂也说,十分想念妹妹,要不是家里离得远,又想着亲家亲家公都是慈善的,怕给亲家添麻烦,这可不得三天两头来一趟。记得孩子小时候,我这女儿是个胆小的,被村里的其他孩子抢了糖吃,我这两个儿子直接就扑上去揍了。你说这孩子不听话,虽说是护着她妹妹没错,可是万一把人家打出个什么问题,可不得自个承担。你可想我那二儿子怎么说:‘欺负我妹妹,我做哥哥的就应该帮妹妹欺负过来。别说自个承担,就是为了妹妹把人打死打残坐牢那也是值得的。’还别说,我这两个儿子其他的不争气,就是有一点值得肯定得,那就是护短,从小就是。这十来年见的更少,那两不成器的,更是想着怎么护着妹妹。”
“这——”秦氏刚想开口,又被打断。
“幸好啊,你两个侄子还一时争气一些,说是为了经常来看看亲家孝敬亲家,怎么着也得买只牛和买辆牛车。可不得了,为了存一些银子,这不舍得吃的,那不舍得穿的,就是节省着攒那几两银子啊。别说是我和孩子他爹,就是我两个儿媳妇,几季都没有添一丝针线啊。就我那小孙子,几岁的一个娃子,看到村里其他孩子拿着糖葫芦吃,这孩子硬是眼巴巴的看着还坚决地摇摇头说:‘不买糖葫芦,攒钱’。这得多懂事的孩子,知道大人们的苦心啊。”
“你说,攒了这么长时间的银钱,多长时间家里没有见个肉沫,孩子们可都是可怜见的,眼巴巴地馋着呢。亲家,这世道,这日子可都不容易啊。不像亲家,孙子还能读书考秀才,所以说亲家是个有福气的,就是我这女儿,还麻烦亲家多找看看啊。要是不听话,亲家就直接管教。实在不行,到时候我和孩子他爹也能时不时的抽打一下。现在你两个侄儿家里添了牛车,十几里的路程也不远,你两个侄儿带着我和孩子他爹来回也方便。”
“亲家,你说是不是。儿女都是父母的债啊。一辈子可都操不完的心,小的时候,大人吃不饱穿不暖的也想着让孩子们吃点好的,营养的。这孩子大了,操心的事情就更多了,养儿方知父母恩啊,可不都这样说。亲家,像是咱们这个年纪,就是应该享福的时候。我这最羡慕的就是亲家,一是儿孙满堂,孩子听话孝顺;二是日子富裕,生活红火;三是这子孙有出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