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灭秦-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点不错!”纪空手的脸色依然还有几分苍白,显见心脉之伤未愈,身体还有几分虚弱,“但卓小圆一事只是一个导火索,真正让项羽下决心驱逐范增的,是流传于楚地的一些谣言!”

“谣言?谣言止于智者,项羽纵算不是智者,也不会因一些空穴来风的事情而自断其臂吧?”龙赓虽然与项羽从未谋面,但他深信,一个身为五阀阀主之一、又是数十万大军统帅之人,绝非寻常人物可比。

“有些谣言的确止于智者,但有些谣言只要你能对症下药,就连智者也会信以为真!”纪空手笑了一笑,道:“子房,是不是?”

张良缓缓地站了起来道:“是的!的确如此!只不过要造这种谣言,通常都要付出不菲的代价!”

第八章
第八章

龙赓这才明白范增驱逐一事的背后,竟然还有张良在精心谋划。

“你付出了什么代价?”纪空手问道。

“我用了二十万两黄金,买通了项羽身边的三个近臣,又花五万两黄金,买通了楚国境内的近万名孩童,最后还牺牲了七名死士,最终得到了一个这样的结果!”张良像是一个账房先生,一五一十地报着数目,只是说到那七名死士之时,神情顿时黯然起来。

纪空手道:“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张良道:“我花五万黄金是要这些孩童替我传一句话,就说‘范增曾道: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阅人无数,可断今日之天下,姓刘不姓项’!”

“他真的这么说过吗?”纪空手微笑而道。

“他当然没有说过,所以才叫谣言!”张良道:“但是说的人多了,谁还相信这是谣言呢?有时候连我自己也以为范增的确说过这句话!”

“但是你却花了二十万两黄金买通项羽身边的三个近臣,其用意何在?”纪空手看了龙赓一眼,问道。

“谣言流传于市井,时间一长,也就失去了它的效用,惟有让项羽亲自听到这些谣言,它才可以真正做到物有所值!”张良不紧不慢地道。

“我明白了!”纪空手一拍手道:“可是我想不通的是,这句话真的能管用吗?”

张良淡淡笑道:“为了造这么一句谣言,足足耗费了我半月的时间,诚如刚才龙兄说过的一句话,项羽纵不是智者,也是一个非常聪明之人,要想让他相信,谈何容易?所以要造出一句有水平的谣言,的确让我费尽了一番周折!”

红颜站在纪空手的身边,“扑哧”一笑道:“谣言不就是瞎话吗?论起说瞎话的本事,我们纪大少爷绝不谦虚!”

众人为之一笑,张良道:“小公主说笑了,此事关系到楚汉争霸的最终走势,子房岂敢视同儿戏,谣言虽然只有一句,但是既要合乎范增的禀性与口气,又要让项羽心生疑惑,端的难煞人也。左思右想,最后才确定用这句话!”

红颜乐道:“这倒要请教子房了!”

张良道:“范增少年成名,一向以名士自居,以后又归隐山林数十年,难免养成孤傲自负的性情,从他的口中说出这样的一句话来,殊属正常,别人未必就不相信。而以项羽的禀性,以及他与范增之间的关系,他绝不相信范增会造反或谋逆,他所担心的,倒是范增另择明主,助汉灭楚,因为他深知名士本性,重名未必重利,但求死后留名青史,不求今生良田万顷,有了这样两点,就不愁项羽以假当真,从此对范增心生芥蒂!”

纪空手道:“既然如此,何以又赔上了七条性命?”

张良肃然道:“我也不想这样,但是凭一句谣言就能废掉范增,公子未免也太小看项羽了。于是我派出死士,伪造书函,扮成与范增联络的奸细,故意暴露行踪,让西楚军士擒获,这样做看上去委实不太高明,但却可以一点点地加重项羽的疑心,当卓小圆一事发生之时,项羽理所当然就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纪空手看着窗外渐呈金黄的秋叶,眉间紧锁,轻轻地叹息了一声道:“那七名死士只怕已是尸骨无存了吧!”

张良心情沉重地点了点头,道:“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死者逝矣,惟有厚恤活着的人,才能表示对死者的敬意,我已拨出七千两黄金,七千亩良田,妥善安置了死者家属!”

“你办得好!”纪空手的眼神里透出一股森然的杀气,缓缓而道:“我们绝不能让死者在九泉之下流泪,更不能让范增的命活得如此富贵,二十万两黄金,七条人命,这样大的代价,只有让范增的头颅来偿还!”

“这一点也是我当时未能料到的。”张良颇有几分自责道:“我原想,以项羽历来的行事作风,又在气头之上,他是必杀范增无疑,但项羽这一次不仅不杀范增,而且活罪也免了,只是驱逐了事,这委实让人费解!”

“范增活着一天,对我大汉就多一天的威胁!”纪空手沉吟片刻,猛然回头道:“项羽既下不了这个手,看来只有我们代劳了!”

龙赓神色一凛,双手抱拳道:“就让我亲自走一趟吧!”

纪空手与张良相望一眼,同时笑了起来:“有龙兄出手,看来范增必死无疑了!”

他们的脸色显得十分轻松,这种轻松的情绪源自他们对龙赓的信任,此时的龙赓,剑术之高,已可排在天下前五之列,试问一个名士范增,又凭什么与之抗衡?

但红颜的神情却显得肃然,对龙赓叮嘱道:“范增此行不乏高手相随,但以龙兄的剑法,这些人未必是对手,虽无人看到过范增此人会武,但龙兄最好要多多留心为妙!”

龙赓深知红颜不喜多言,话一出口,必然有其深意,当下感激地道:“多谢小公主提醒,龙某谨记在心!”

他回头看了纪空手一眼道:“我这一去,公子内伤未愈,须得在王府内加强戒备,以防凤孤秦的事件再度重演!”

他这绝不是一句多余的话,事实上自凤孤秦事件发生之后,纪空手就料算到了凤孤秦的同党绝不会就此罢休,一定会还有动作,但一连过去了十几天,汉王府中竟显得风平浪静,这未免也太过反常了些!

但纪空手知道,任何反常的背后,都孕育着阴谋的产生,暂时的平静往往预示着更大风浪的袭击。

“你放心!”纪空手并未有如临大敌般的紧张,反而显得胸有成竹地道:“就算再来十个凤孤秦,我也不惧,因为,除了红颜之外,还有吕雉,有了这样两个女人,我完全可以高枕无忧了!”

龙赓不禁哑然失笑,他的确忘了红颜,忘了吕雉,这两人一个是知音亭的小公主,一个是听香榭的当今阀主,名头之响,犹在自己之上,而她们的武功之高,也未必在自己之下,自己的担心的确显得有点多余了。

他大步而出,随风而去,一路卷起无数黄叶,如蝴蝶般在他的眼前翻飞,望着这美丽的秋景,不知为什么,他的心中突然“格登”一下,似乎凭生一股莫名的愁情。

△△△△△△△△△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天,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季节,如深闺中的怨妇般让人琢磨不透。

早晨起来还是一个多雾的天气,到了午时三刻,天空中竟飘起了牛毛细雨,檐角传来“嘀嗒”之声,如佳人的眼泪让人心怀惆怅。

陈平与张良站立在纪空手的身边,在一张书案上,平铺着一张标示着许多曲线与文字的地图。

“这就是吕不韦所建百叶庙的平面图,从图上来看,整个建筑布局合理,设计精巧,并无出奇之处,但是此庙筑在骊山北端,地势险峻,沿千步梯而上,直达峰顶,作为宗族祭祀之用未免小题大做,也不利于宗族子弟行走,这是第一个疑点;第二个疑点是距百叶庙不过数百步,有一个水瀑,水量充足,常年不涸,但水流并未成溪成河,反而流经百叶庙并形成一个深水潭,不溢不涸,可见地下另有暗河,有了这两个疑点,我基本上可以断定,在百叶庙下的确另有玄机!”陈平显得非常自信,一讲到土木勘查,天下间能够胜过他的人,实在不多,是以纪空手与张良顿时兴奋起来。

“即使庙里另有玄机,找不到开启的机关也是枉然!”纪空手兴奋归兴奋,但在没有看到那四百万两黄金之前,他还不至于得意忘形。

张良已经去了百叶庙遗址,知道那里已是一片残垣断墙,到处是烟熏火烧的痕迹,是以对纪空手的话深有同感,不过他素知陈平深谙土木机关之术,便将一腔期望全部放在了陈平身上。

陈平沉思了片刻,道:“要找到开启的机关并不难,而且我也已经找到了,不过,如果我的判断无误,这机关已经失灵,有等于无,我们要想进入地下,恐怕还得另想办法!”

纪、张二人先喜后忧,看着陈平一脸的严肃劲,他们已然知道也许惟一办法就只有集中人力,将骊山北峰夷为平地,或许可以找到那四百万两黄金。

这个办法虽笨,也未必不可实施,征集数万民工,花上十年时间,终有一天可以找到宝藏,但纪空手未经考虑就一口否定,因为他心里明白,时间不等人,楚汉大战在即,他要用这四百万两黄金救急。

“坐在这里看图,还不如我们都去实地看看,说不定灵感一来,想出妙策也未可知!”纪空手深知此事事关重大,不敢耽搁,当下与陈平、张良一道,率领数百名贴身侍卫赶往骊山。

数百铁骑冒雨而行,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便赶到了骊山北峰脚下,纪空手抬眼望去,只见北峰足有千仞之高,古木森森,黄叶满地,有一种说不出的奇险。由山脚至峰顶,更有一条青龙蜿蜒盘旋,时隐时现,正是用大块青石铺筑的千步梯。

“且不说这百叶庙修得如此奇险,单是这千步梯,恐怕也得花上数十万银钱,无数人力。看来风传吕不韦富可敌国,竟然不是虚吹!”纪空手冷然一笑,面对这宏伟的建筑,心里有一股说不出的滋味。

“暴秦之所灭亡,其根源就在于富的富死,穷的穷死,百姓活不下去,当然就只有起来造反,所以有智者言,打天下易,治天下难,看来不无道理!”张良也情不自禁地感慨道。

纪空手苦笑一声道:“其实说到打天下,这位智者的话未免有失偏颇。且不用引经据典,单看我们如今,内外交困,险象环生,打天下又何尝容易,一旦楚汉交战,还不知要死多少将士,多少百姓,所以这句话只能这样说——‘打天下难,治天下更难’,要想开创一个亘古未有的盛世尤其难啊!”

三人同行,拾级而上,数百名亲卫相隔十数步,紧紧跟随,绵绵细雨如丝如织,飘然落下,近看是雨,远看成雾,恰有一种诗一般的意境。

上了五百步梯,便是半山亭,亭子修得精巧美奂,三五株青竹,七八簇花卉,点缀得古亭平添一股雅趣。

“人要是有钱,想俗都不行。光造这么一亭子,别说钱,就是这份匠心,都了不得!”张良读着亭柱上的一幅对联,轻叹一声道。

纪空手站在亭中,望着满山古木,淡淡而道:“你这话说得对,‘雅俗’二字,其实正是有钱人用出来的,人若是没钱,吃饭穿衣,谈什么雅,谈什么俗,填饱肚子盖住屁股才是正事。记得我在淮阴之时,一连饿了三天肚子,实在没辙了,就去偷了人家的一条裤子,换了两个窝头吃,没有人想做贼,只是逼急了,想不做贼都不行!”

张良望着纪空手颇显激动的脸色,心中一动,寻思道:“他能以智计闻名天下,也许并非是因为他天赋奇高,天生的绝顶聪明,而是因他自幼生活在没有温饱的环境里,为了生存下去,逼得自己激发潜能罢了!”

他所想的一点不错,没有人天生下来就绝顶聪明,也没有人天生下来就注定是大富大贵,很多认识纪空手的人,都认为他的运气实在不错,但没有人天生下来就运气不错,运气的好坏,其实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如果纪空手不是自幼孤苦,出身市井,他也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陈平听着纪空手说话,突然笑了起来:“我们现在算不算是贼啊?”

“当然不算!”纪空手也笑了:“黄金还没到手,我们当然不算贼,就算是,也应该是侠盗,劫富济贫的侠盗!”

“盗与贼难道还有什么不同吗?”陈平毕竟是富家子弟,对市井俗事了解不深,是以问道。

“所谓小贼,是指干那小偷小摸,偷鸡摸狗之事的人,根本上不了台面;而盗者,专干大买卖,出入王侯府地,进出官宦之家,所下手的对象,非富即贵,而像我们这种一出手就是四百万两黄金的人,应该算是大盗,巨盗,普天之下独此一家,别无分号!”纪空手嘻嘻一笑道。

张良不禁莞尔,打趣道:“其实照我来看,公子乃是古往今来的第一大盗,四百万两黄金固然让人眼花缭乱,又怎能比得公子从刘邦手中夺得这天下呢?”

三人无不大笑起来,笑声之响,竟引来阵阵回音,激荡山谷。

再上三百梯,所经地段,竟是从岩石之中开凿出来的路径,长约百米,宽却仅容两人并肩而行,石梯两边全是高达丈余的石壁,石壁上全是泛绿的青苔,在雨水的洗刷之下,渗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

纪空手的心陡然一跳,似乎有一种不祥的征兆生起。

他说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也不明白自己何以会有这样的感觉产生,他只知道,这是一种非常真实的感觉,就像是一匹野狼总是能够嗅到危机一样,来自于人的本能。

他戛然止步,眼芒掠过两边石壁后的草木,茂密的枝叶如巨伞般撑在山石之上,仿如一头卧伏的巨兽意欲吞噬这天地间的一切。

心脉之伤复发,若非吕雉的听香榭一向以药石见长,又精心调理了一段时间,纪空手也许至今还卧床不起。但纪空手体内的补天石异力来自于天地灵气,取自然之道,合天地玄理,只要生机一日不灭,就丝毫不妨碍它的运转,是以,他依然保持着高手应有的高度敏锐,对任何危险都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预判能力。

他惟一顾忌的,是与高手的交战,一旦再有强劲的外力袭入他的经脉之中,就很有可能导致他的心脉断裂,生机尽灭,到那时,便是神仙也难救了。

当补天石异力运转一个周天时,纪空手的耳目开始扩张开来,十数丈内的一切动静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足足有一炷香的功夫。纪空手负手而立,一动不动,就好像天地混沌初开时他就在这千步梯上,与刚才那谈天说笑的嬉戏态度判若两人。

一动一静,在动静转换中显得如此自然,如此和谐,不现一丝转换的痕迹,单从这一点看,纪空手的确是领悟到了武道真谛。

他如孤松般站立于众人之前,静得如此彻底,是因为他需要心静,只有心静,他才可以用耳目去寻察潜在危机的来源。

然而,他失望了,他看到的是群山、细雨,听到是风声、雨声……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自然,就仿佛他刚才所产生的直觉,只是一种虚无的东西,好似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一般。

“公子……”张良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刚想轻声问上一句,却见纪空手的脸色变得十分严峻。

“传令下去,队伍分成三列,分批向上攀行。每列队伍间距在五十步,同时要求每一个人箭上弦,刀出鞘,随时作好战斗准备!”纪空手缓缓地下达着自己的命令,音调不高,却带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威仪,让人根本无法违背。

他相信自己,更相信自己的直觉。虽然他始终没有发现任何的异常,却坚信自己的直觉并没有错,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说明对手的武功极高,更善于隐蔽。

纪空手没有犹豫,一人当先而行。

走出三五十步后,并没有出现他所预料的惊变。

“难道真是我的直觉发生了错误?”这一下,连纪空手也开始怀疑起自己的判断。

然而,就在他开始怀疑自己的一刹那,一阵古怪的声音陡然响起。

这声音由小到大,由远及近,从高至低,初时如急急的鼓点,仿佛还在遥远的天际,只不过一瞬间,其声已大若风雷,仿佛就在耳边,更让纪空手感到心惊的是,伴着这声音而来的,是自己所站的石梯竟然震动不已,有一种地动山摇的感觉。

地震?这是纪空手出于本能产生的第一个念头。

但在刹那间,他灵光一现,想到了一个远比地震更可怕的可能!

“快闪,闪到两边!”纪空手暴喝一声,声若惊雷,更带着从未有过的惊悸。

分卷阅读14…第十四卷

……

第一章 无畏之战
枫叶店一到秋天,总是可以吸引到不少人气,因为,秋天到了,枫叶自然也就红了。

枫叶店以枫叶为名,顾名思议,这个地方的红枫实是太多了,是以才会以枫叶为名。

枫叶店的红枫多是多,但究竟有多少,却没有人知道确切的数目,不过,到过枫叶店的人都明白,那里的红枫多如海,放眼望去,方圆百里全是赤红。

所以枫叶店的人喜欢红,不仅爱穿红衣红裙,就连门面楼壁都刷上了厚厚一层红漆,镇上最大的酒楼——五湖居里卖的酒,取个名儿也叫“胭脂红”!

“胭脂红”是五湖居独门秘方酿制的,入口清醇,酒味悠长,算得上是酒中极品,是以卖价不菲。据说一壶“胭脂红”的价钱,不比整治一桌上好的菜肴便宜,因此,能够光顾五湖居的客人,非富即贵,走卒小贩之辈只能望门兴叹了。

不过,凡事没有绝对,对五湖居老板王二麻子来说,至少今天是一个例外。

今天是五月二十八,历书上云:诸事不宜!

所以王二麻子一大早起来,就召齐自己店中的大厨伙计,千叮咛、万嘱咐,其实归总起来就是一句话:忍气避祸!

这是每一个开铺做生意的人都信奉的一句名言,换一种说法,就叫和气生财,王二麻子给店取名为“五湖居”,而他脸上的招牌就是笑,有人开玩笑说:“你就是当着王二麻子的面骂娘,他也绝不会说个不好!”

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却说明王二麻子的脾气的确是好。不过,此时此刻,他看着楼上的几个客人,心里却一点也顺畅不起来。

这几个客人并不是一路的,前前后后共有三批人。第一批只是一个人,穿着讲究,气派非常,二十来岁年纪,长相算是在男人中拔尖的,他一落坐,就将腰间的长剑搁在桌上,显得异常醒目。王二麻子以为这是一个大主顾,谁曾想他只叫了一盘“相思豆”,喝着免费的清茶,从午前一直坐到现在,几个时辰都未挪动位置。

“相思豆”的名儿好听,其实就是炒黄豆与炒碗豆拼成一盘,总共只值一个大钱,这也难怪王二麻子看不顺眼。

第二批人则是一对中年夫妇,点了几个“五湖居”特有的招牌菜,又要了一壶上好的“胭脂红”,看来是一对舍得花钱的主儿,可是王二麻子还是瞧着觉得别扭。

这倒不是王二麻子的眼光太挑剔了,实在是这一对夫妇搭配得太不般配了。女的穿着妖娆,模样俊俏,两条细细的柳叶眉微张,眉梢淡垂,顾盼间自有一股风流韵态,就连王二麻子这样五六十的老汉,见了这风骚劲儿,也忍不住胡思乱想一番,可见这半老徐娘端的算得上是漂亮,再看这男的,个子矮瘦,五官像是挪了位似的,与“匀称”二字毫不沾边,一条不深长的刀疤自脸上横斜而过,更显得狰狞可怕,不敢恭维。两人站在一起,正应了一句老话——“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这第三批共有五人,有老有少,有俊有丑,一来就叫了一桌子好菜,有山珍海味,有奇禽猛兽,让厨子忙活了好一阵子,可是王二麻子偏偏高兴不起来,这只因为这些人身上都带着兵器,横眉怒眼的,还不知给不给钱呢。

想到这里,王二麻子就站在柜台里面唉声叹气,恰在这时,门口传来伙计的招呼声:“有客来了,楼上请!”

这一拨人只有三位,其中一位正是本镇首富范锋,范锋此人年不过四旬,原先不过是小商贩出身,后来闯荡江湖,一去十年,回到枫叶店就成了大户人家。谁也不知道他这十年究竟做了些什么勾当,也没有人知道他的发迹史,更没有人知道他家里的金银多如山,虽说如此,却没有黑道上的朋友打他的主意。

王二麻子万没想到,以范锋的权势地位,竟然会对同行的两个客人点头哈腰,低声下气。但看同行的这两位,一个矮胖,一个矮瘦,脸上似有几分浮肿,穿着举止也显得一般,除了眼神里偶尔闪出一道精光、显出几分干练之外,其它的地方并无特别之处。

在王二麻子热情招待之下,三人选了靠窗的桌前坐下,点好酒菜之后,那矮胖老者压低声音道:“范兄,看来枫叶店并不像你所说的那么平静啊!”

范锋一怔,正要抬头观望四周,却听那矮胖老者道:“别东张西望,以免打草惊蛇!”

范锋吃了一惊道:“海老,莫非你认得楼上的这些人?”

矮胖老者冷然道:“老夫知道这三伙人中至少有两伙人是混黑道的,虽然老夫不认得他们,但从相貌兵器上推断,应该不会有错!”

那矮瘦老者淡淡而道:“看来飞云寨和黑白府乃是有备而来,安了心想趟趟这浑水!”

范锋倒吸了口冷气道:“江老的意思是说那一对夫妻竟是黑白府的双无常,而那五个人是飞云寨的连环五子?”

“不错!”那矮瘦老者点了点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