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小皇子-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官婉儿不言不语,任凭李旦发泄着,心头充满了忧伤。没有人比她更了解这个小皇子的高傲,也没有人比她清楚这个看似整天嬉皮笑脸的小皇子内心的孤寂。
有好几次,婉儿想要探究李旦心中的孤寂,但总被李旦用笑脸搪塞过去,但现在这个男人正在自己怀里哭泣着,这是不是就代表了这个骄傲男人只在她面前放下所有的防备呢?
念及此处,小婉儿笑靥如花,抱着李旦的臂膀更用力了
皇宫内,武则天伺候着卧病在床的李治,边用湿布为李治擦拭身体,边笑着,看似不经意道:“陛下,您的身体刚刚好转,还需休息啊要不明日还是奴家去主持早朝吧?”
“呵呵无妨”李治反手握住武则天,叹息道,“若是你一人的话,恐怕不是那么容易成功的你应该明白‘天后’的意思”
“陛下奴家也是为了您好嘛”武则天确实妖媚,多年过去后,依然如少女般艳丽,撒娇道,“陛下称‘天皇’可比之始皇帝,创造一个时代呢!”
或许平日的李治有着不输任何人的谋略,可当遇到太宗皇帝的事情,他就不冷静了。
李治听到武则天的言语后,第一个反应不是话语里的比之始皇帝,而是想到换言之就是超越了太宗李世民。
由于武则天还做过太宗的女人,现在由她说出这样的话,听在李治耳朵里,别有一番滋味。
李治的眼底透出一丝疯狂,握住武则天的手愈来愈紧,似是自言自语,又似问武则天:“朕终于能超越太宗皇帝了吗?”
“当然能了就算是太宗皇帝对于吐蕃,也只有和亲来稳其心,而陛下却能在困难之时,迎难而上,且大败之”武则天的话语好似有着魔力一般,继续蛊惑道,“有了这般对比,陛下称‘天皇’有何不可?”
“呵呵媚娘说得有些过了啊”虽然李治是在埋怨武则天,但话语里透出了十足的得意。
武则天媚笑一声,告罪道:“陛下文治武功,臣妾一时忘情”
“无罪无罪”李治摆摆手,片刻后,其皱起眉头,沉声道,“既如此,那明日就定下吧称号而已,想来群臣也没什么意见吧”
“陛下英明!”武则天高喝一声,拜伏于地,但嘴角勾起的一丝诡笑,却没有让李治看到。
隔日,李旦伸了伸懒腰,按部就班地练起霸王枪。
今日不同往日,勤奋的薛讷竟然揉着睡眼迟到了,李旦一瞧见他,就挪榆道:“师哥怕是昨日兴奋得睡不着了吧”
本是一句调笑,但性格木讷的薛讷还是很认真地点点头:“小师弟说得不错,呵呵我还真的睡不着”
“你”李旦抬手指着面色有些红的薛讷,笑着道,“师哥你真是个秒人!”
上官婉儿倚着窗台,远远凝视着李旦与薛讷玩闹,逐渐放下心来,从前的殿下又回来了。但不知是不是错觉,婉儿总觉得今日的李旦比以往更多了丝王者气度
第81章 早朝开始()
由于是闭门思过几年后的第一次上朝,李旦出门格外早,只是想不到临近皇宫的时候,路上就已经遇上不少上朝的官员了。
三年来,这还是李旦第一次进宫,感觉还真是新鲜,好在他之前的名气够大,宫里人也大多没变,一路上还是有不少人跟这位沉寂许久的小皇子打着招呼。
李旦心情不错,含笑着一一点头。
这与他原本霸道的形象相去甚远了,让不少宫娥百感交集,纷纷感慨小皇子终于长大了,却不知装了几年纨绔的李旦是怎样的辛苦
现在年纪大了些,李旦也就解脱了,犯不着再去伪装成纨绔子弟保持刻意低调,来转移群臣的目光了。
察觉到武则天那日复一日愈发强烈的野心后,李旦就决定积累政治资本了,而这次的“十二事”便是这第一步了!
不少人都是孤疑地望着李旦,毕竟三年未出现的人这么早在这里,无非就是上早朝了,但相王殿下是出了名的不关心朝堂,但其今日他已然在这里,恐怕会有大事发生
宫内本就人数众多,一传一,十传十,不久,宫中从前的宠儿相王殿下进宫的消息在早朝未开始前,便已经扩散开来。
不知不觉间,李旦一个潜在的政治资本似乎已经取得了。
到了太极殿门口,李旦顿时有些目瞪口呆,平日里难得聚齐宰相的小朝会,在今日却格外热闹。
不光那被传闲置许久的李敬玄出现了,就连那体弱多病的戴至德老宰相也被惊动了。
还有一些早已不在相位,但仍然有着左右李治决策的老臣们。他们的出现,可见二圣自称的尊号给了他们多么大的惊吓!
面沉如水的刘仁轨等到李旦目光投过来,才稍稍缓和了面容,嘴角勾起几抹得意的浅笑。
尽管李旦觉得这刘老头神秘兮兮的,藏着后手,但他怎么也想不到刘仁轨能抬出这样的阵容,这让李旦心中又多了几分信心。
李旦定了定神,紧走几步,立于狄仁杰的旁,躬身道:“老师!”
这一拜做得极其充分,以他李旦的身份,着实给了狄仁杰的面子,而狄仁杰也不推辞,坦然接受了这一拜,捋了捋胡须,笑道:“旦儿三年不见,还真是长大了”
李旦眼底闪过一丝精光,体会到了狄仁杰深意,毕竟当初两人定下的计划就是装作“好孩子”靠紧武则天,而如今李旦已经决定要与武则天对立,那么积累政治资本就是重中之重了。
崇尚尊师重道的读书人看到这样的李旦,自然对这小皇子的观感要好上不少,不得不说,狄仁杰和李旦这对师徒天生就是好搭档,三年来的第一次合作,几个来回间便已经为李旦赢得了不少额外的政治资本了。
老奸巨猾的刘仁轨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在他看来,李旦愈强,那么他刘家就愈稳固。
随后,太子李弘和雍王李贤几乎是同时到来,不同的是,太子的到来只引起了很小的一部分官员的注意,而其余官员则争先恐后地给雍王打着招呼。
宰相们的心思各异,老辣的他们既没有理会李弘,也没有理会李贤。
李旦眼珠一转,饶有趣味地瞧着这斗了数年的两兄弟,曾几何时李弘作为帝党之首,志得意满,时过境迁,原先还只能威胁东宫的雍王府已经有了压倒性的优势了。
大概是许久未见的原因,李弘还主动跟李旦问了好,这倒让李旦有些受宠若惊。
时辰一到,太极殿的大门终于打开,群臣鱼贯而入,这场决定性的早朝终于拉开了序幕。
除去已经闭门几年的英王李显未到,这场早朝恐怕就是人数最全的一次了。
李旦作为亲王,与李弘,李贤一道立在最前面,难为他三年来第一次上朝就要站在最显眼的地方。
尽管他努力地站直身子,做着深呼吸,但难免心头紧张,毕竟一会他可是阻击武则天的主力啊。
“陛下驾到!”
“皇后娘娘驾到!”
随着太监们那一声声尖锐的通报声,二圣终于步入太极殿,互相搀扶着登上了龙椅上。
久病初愈的李治心情格外好,而武则天在这大殿内扫了一眼,便感觉今日不会善了了。因而,武则天贴住李治的耳畔,小声说了几句。、
李治一脸惊疑地瞅着那些出现的老臣,不由得询问道:“老爱卿们,你们怎么来了啊?”
“老臣惊闻陛下要改称号”德高望重的戴至德老宰相颤颤巍巍地行着礼,哭丧着脸道,“陛下,你这是要废除祖宗礼法啊!”
有了人带头,不少老臣纷纷附和,那股阵势倒是有几份雄厚。
“嗯?”李治眼里闪过几丝惋惜之色,摇摇头,却未回应,而是偏头望向武则天,遂问,“皇后如何看?”
“现在国泰民安,四海升平,陛下所统治的疆域为大唐开国以来最大!”武则天蹙起柳眉,娇喝道,“陛下如此殚心竭虑,改个名号难道不可以吗?”
一番直接的夸耀直将李治夸得眉开眼笑,而那些老臣们面面相觑,顿时也没了心气。
武则天一看那些不在政位的老臣们放弃,又将目光投向当朝的宰相们,到了这时,她才好似刚发现李旦模样,笑着招呼道:“哎呦,旦儿怎么来参加早朝了呢?”
李治偏过头,将目光投向李旦,眼里闪过一丝精光,而自知躲不过的李旦抱抱拳,含笑道:“儿臣也该长大了嘛!三年时间,儿臣想了很多,待父皇和母后商讨完后,儿臣会递上奏折的”
既然李旦如此说,李治就点点头,满意地笑道:“对于朕和皇后改称号,诸位大臣还有什么意见吗?”
立于最前面的三个皇子面色平静,似乎这件事与他们关系不大,而作为百官之首的刘仁轨也是稳坐钓鱼台,一点看不出要开口的意思。
如此这般情况,让二圣有些摸不着头脑,本来他们还预感他们需要一番周折才能获得通过的,而如今的情况
二圣面面相觑,想不出所以然,在无奈下,李治只得试探性地宣布:“即日起,朕将称‘天皇’,而皇后也将称‘天后’!”
第82章 十二事()
武则天一方的人马都为自己的主子提升地位而感到高兴,皆是虔诚地跪拜贺喜,只是他们见到四周所有人都是如此,一时间都有些懵。
别说是他们,就连精明如二圣也是错愕异常,怪事年年有,今日特别多,甚至那一向不对路的太子和雍王的两方人马也不约而同地跪地恭喜。
李治愣了愣,竟一时间忘了让群臣起身,而群臣也十分给面子,皆是俯首静待。终究还是武则天率先反应过来,推了一把李治,而李治会意,老脸一红,轻咳一声,喝道:“平身!”
稍许,李治望了望群臣,然后将目光投向李旦,笑道:“若是诸位爱卿无人有奏,那旦儿就将你的奏折呈上来吧!”
李旦出列,恭敬地应着:“父皇,不急,反正今日大概也无旁人有奏折,不如就让儿臣将一条一条解释诸位听吧”
得到“天皇”称号通过的李治心情格外不错,偏头望了眼武则天,遂点点头,并鼓励道:“想来旦儿这三年内还是能学到些东西的,既然上了早朝递奏折,那就依你吧”
“多谢父皇,多谢母后”李旦遂站起身来,挺立起身子,正色道,“儿臣所奏之事事关大唐之后数年的大计,还请父皇,母后,以及诸位大臣仔细斟酌”
“哦?”李治孤疑地望了望李旦那自信的面庞,心中微叹,现在的李旦已经长大了,变得更自信了。
李治不说,但武则天还是提醒了一下:“旦儿,你可要小心说话。既然你敢放话事关大唐数年之后的大计,那就给母后看看你这三年究竟在想什么?”
“儿臣所奏的是十二件事”李旦饶有深意地瞟了眼武则天,继续道,“儿臣所奏第一件事便是劝农桑,薄赋徭”
李旦本就不喜这些古人故弄玄虚的性格,因而一口气将十二件事中的十一件事一一讲完,到了十二事这里,他顿住了,抬眼望向李治的反应。
李治好似还沉寂于那之前的十一件事中,脸色不断变换。
这些所奏的事,明眼人大多看得出是有利于大唐发展的事,但其中的鼓励手工淫巧之术和限制佛教财物的两件事却与大唐数年来的主流不一样。
因为“天后”武则天便是虔诚地佛教信徒,而李旦的奏折首当其冲针对的便是她武则天了。
不少老臣都老脸阴沉,对李旦奏折里要鼓励奇巧之术有些不满,毕竟他们都是读书人出生,从来都是看不起依靠手艺这等旁门左道生活的人,但他们并未开口提出异议,只因李旦最后的一件事还未说出,只有这件事才是今日他们一齐到来的原因。
那些有名望的老臣不发难,但武则天的死忠坐不住了,一个个指责李旦所说皆是无稽之谈,七嘴八舌间,声势看起来还是很大的。
李旦不以为意,撇撇嘴,不屑地笑了笑,只是抬眼认真地与李治对视着。
不得不说,闭关三年而出的李旦拿出的这份奏折确实让人感到惊艳,不提那些争议内容,这奏折上的内容足以保大唐百年繁荣。
饶是李弘,李贤这等对手,也不禁为这位小皇弟的奏折拍手叫好。
李治睥睨着自己的小儿子,而李旦毫不在意地与之对视,让李治还是很满意的,只是旁边武则天面沉如水,瞧不出悲喜,这让所有人提心吊胆的。
半晌,李治笑了笑,赞叹道:“看来旦儿这几年是下过苦功的不是十二件事,这才十一件,那还有一件呢?”
武则天柳眉紧蹙,凤眼紧紧盯住李旦的小脸,接过了话头:“不错,本宫对旦儿刮目相看了还有一件事一并说了吧”
李旦的“十二事”与武则天的“十二事”相较,到目前为止还是大同小异的,因而武则天大部分还是同意的,只是有几条需要稍做斟酌,而接下来才是重中之重。
事先得到消息的人都将目光投向李旦,而李旦直接跪倒在地,高喝道:“为了父皇的身体健康,也为了母后的风评名声,还请父皇在休养生息之余,将朝廷的政事交由政事堂吧母后与政事堂都享有决策权这样才能更保证朝廷处事的效率!”
“额”李治面色一窒,诧异地望着李旦,本来他只以为自家小儿子会适可而止,弄个不大不小的争议话题便可蒙混过关,留下不少好评,却怎么也想不到这小子的心竟然有如此大?
“旦儿你真的是长大了”武则天轻咬樱唇,紧蹙柳眉,斜睨着李旦,沉声道,“为娘就这么不受你待见吗?”
说话间,武则天面色苍白,眼眶泛红,泪水夺眶而出,显得格外凄惨。
李旦看得真切,但无奈事已至此,他心头一横,俯首下去,高喝道:“母后,事关大唐未来大计,又事关母后的风评名声,儿臣只是从公事出发!”
一时间,李治也不知如何是好,一边看看有些伤怀的武则天,又看了看倔强的李旦,只得试探性地道:“由于事关重大,不如暂时押下,容后再议吧”
话罢,李旦的头埋得更低了,显然不肯善罢甘休。
武则天瞧着自己的小儿子这般针对自己,更是伤心,在这朝堂上就已经哭出了声。
瞧着李旦公然对抗武则天,而那些重臣未有反应,一直藏于人群里的武家兄弟自认终于等到机会惩治李旦了,便一齐出列,拜伏道:“相王目无尊长,不遵教化,信口开河,无法无天,臣等请求天皇治相王一个大不敬之罪!”
此话一出,武则天一党数人便一齐跪地,高呼相王罪大恶极不止。
李旦笑了笑,偏头望向刘仁轨和李贤,而二人会意,皆向自己阵营的官员点点头。
当李治看到情况不妙,自家小儿子要栽在武则天手里之时,不由得又提议道:“事关重大,不如容后再议吧天后的意思呢?”
说话间,李治凝视着武则天,想她附和自己的话语,而武则天故意视而不见,只是一个劲的抽泣,这让李治明白,这位女强人动怒了。
见自己主子不为所动,武家兄弟更是起劲:“天皇陛下,无须再议,恳请陛下下旨治相王的大不敬之罪!”
“请陛下下旨治相王的大不敬之罪!”
第83章 以退为进()
武则天一党的人高声声援着武家兄弟,却不想那当朝的宰辅刘仁轨出列,先是高喝一声,震住起哄的武则天一党,随后,他躬身道:“老臣认为相王殿下的话有理自古后宫不得干政,而本朝因为有贤明的天后,已经颠覆了很多了因而”
话到这里,刘仁轨顿了顿,先抬眼瞟了眼武则天,随即,其跪伏于地,高喝道:“老臣也认为天后只享有决策权,是对天后理政能力的嘉奖,而将政事交给政事堂,更能做到政策通明,上下执行得更效率还请天皇陛下三思!”
“刘仁轨你”本来在刘仁轨出列之时,武则天还道是这向来不管事的老头喜欢清静,自然不希望争斗,因而是站在她武则天一边的,却不曾想这德高望重的老宰相如此旗帜鲜明的支持李旦。
这还不算完,李贤向前迈了几步,小心翼翼地瞟了眼武则天,又抬眼瞅着脸上犹豫不决的李治当下心里一横,便是喝道:“父皇,儿臣也认为八弟的话语有理,虽然母后平日里不管政事,但她毕竟还是有决策权的嘛这样一来,母后既能参与朝政,还能更好的陪伴父皇,岂不是更好?”
“贤儿?”武则天瞧着这个从很早之前就跟自己作对的儿子,眼神愈发冰冷。
武家兄弟面面相觑,忽觉自己冒然而动,做了出头鸟,若是被那不择手段的小皇子盯住了,岂不是得不偿失。
但现在木已成舟,这兄弟两人只能寄望于武则天能屹立不倒了。
正当有些墙头草在观望局势之时,那以老宰相戴至德为首的老臣们不约而同地跪倒在地,高喝道:“臣等都支持相王殿下!还请天皇陛下三思!”
“你们”李治心头一窒,惊讶地瞧着这些平日不管事的老臣们如此齐整地支持李旦,其千思百转,瞟了眼最前面跪着的几人。
若是李旦安排的,李治是怎么也不相信的,若是一个狄仁杰还好说,但现在是如此多的老臣们出马,那么在这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无非就只有那个人了
“刘仁轨!”既然李治想得到,那么武则天就自然也想得到,此时的她顿时没了刚刚的气势,只能收起凛然的气势,用眼泪婆娑的面庞对着李治,极其楚楚可怜。
李治心头一软,望了望这些大臣的样子,对这么多人逼迫他有些不满,刚欲说话,却不曾想狄仁杰和李敬玄等一众帝党中人皆跪倒在地,齐声高喝:“请天皇陛下三思!”
“你你们”这已经不是李治能控制的情况了,若他李治要强行震慑群臣,以这些德高望重的老人的名望,那么他李治的名声或许紧随而来的那文人漫天遍地的批判,直接会影响朝廷的稳定。
到了这时,李治已经不能不闻不问了,其闭上眼,略微思索后,终究还是睁开双眸,为难地望向武则天,想做出最后的抉择了。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的是,武则天抬眼抹了抹眼角的泪水,直接跪在了龙椅旁,抽泣道:“陛下,奴家为陛下掌管江山社稷,每日辛劳,不敢相忘由于奴家的性格,总会得罪一些人,却不曾想奴家在群臣的心里竟然是这般不堪奴家也不要什么决策权了,自此永不出后宫一步了求陛下成全!”
“咦?”李旦心头一沉,抬眼瞥到自家老娘的面庞,恰好对上了这女人的凤眼,那凛冽的目光刺得李旦心惊,不由得移开了目光。
在这大殿中的大半人都是混迹官场数年的老臣,自然看得出武则天这时使出的是以退为进的招数,面对群臣的压力,自知没有机会的武则天当机立断,以退为进交出权力,也能弄个好名声,说不定李治念其好,还需安慰一番,不乏东山再起的机会
不出群臣所料,望着苦苦哀求的李治百感交集,尽管他们是政治上的对手,但看着从来都是高高在上,风姿绰约的武媚娘匍匐在自己脚边,他李治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这感情的丰富或许就是才智卓绝的李治最大的弱点,但也正因为这点,才铸就了李治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掌权者。
李旦瞧着自家老爹那游离的目光,心中一沉,便知不好,一场稳操胜券的逼宫计划到最后还是功亏一篑啊
李治站起身来,伸出手,颤颤巍巍地将武则天搀扶起,大病初愈的他还不能长时间站立,但此时他却忍着身体的酸痛,与武则天站在一起,眼里射出的厉光震慑着重人,并告诉群臣自己的选择了。
尽管李治大病初愈,身子不是那么硬朗,但此刻的他要比往日里更有帝王气势,其点点头,沉声道:“鉴于群臣的建议,朕决定让政事堂和天后的寝殿都有参政议政的权力,且都有决策权!好了,此时就这么定了”
“退朝!”
李治的话说完,便由武则天搀扶着离开了太极殿,而太监发出的“退朝”通报才将群臣惊醒。
惊心动魄的早朝完结了,但这朝堂上的斗争还远远没有终结。谁都明白今日出列出声逼迫陛下的人,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武则天的报复。
李旦站起身来,拍了拍灰,又平了平衣角的褶皱,抬眼望向刘仁轨,李贤,还有狄仁杰等人,所有人互相看了看,皆是苦笑起来
“天后的随机应变着实厉害,老夫自愧不如”刘仁轨眯起眼睛,捋了捋胡须,感叹道。
“一场如此完美的阻击竟然”狄仁杰摇摇头,附和起来。
这时,一个太监接近了这里,躬身道:“相王殿下,陛下传召您过去”
“嗯?”李旦望了望其余几人,略微思索后,便是点点头。
作为兄弟的李贤有些担忧地拍了拍李旦的肩膀,小声嘱咐道:“小心些”
第84章 说服李治()
立在这三年未踏入的寝宫门口,李旦心里忐忑不安,毕竟他刚刚在早朝上下了二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