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血-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位。胜者王者寇。大顺大势已去。大家不愿意死还背一个贼寇之名本帅当然解。若是本帅硬要拦着各位。等于断了大家的生路。也罢既然各位还认我这个大帅那本帅就和大家一起降了罢。”高一功淡淡的道。脸上一片平静。
刘希尧谷可成等人面相觑。万没有想到高一功会讲出这番话来。谷可成刚才向高一功相劝只是一时情绪激动。绝没有想到高一功真的会答应好在任继光和任维荣等人脸上却是真的欢起来:“大帅英明末将刚才有所罪。望大帅恕罪。”
说完。各人的刀剑连忙收起才剑拔弩张的气;和下来。党守素满脸失望:“大帅。难道你也怕死?”
高一功叹了一口:“谁人不怕死。当初若不是天灾**。实在活不下去。我与永昌帝又尝会起来造反。每当看到穷人受苦富人却可以夜夜歌我们曾恨天不公。想出一个朗朗乾可是十几过去了。换来的却是汉人死伤数千万。差点将江山送给了鞑子。如今大明皇帝还算圣明。在大明朝统治下的百姓过的远比陕西。河南要好。再打去又有何异。党将军。你也降了吧。”
“大帅。我。我。”党守素期期哎哎了半天。最只能黯然的叹了一声。
“谷将军。一事不烦二主。此事仍由你跑一场。与明使见面后就说我平阳城全体军民向大明投降。明天平阳城门将大开。迎接明使的入城。”
“是。大帅。”谷可成应道。脸上轻松了许多。没想到一场血雨腥风就此化解。倒是刘尧脸色不免有点尴尬。如果高一功不愿投降。他自就成为这次投降的主帅。以后到朝廷的官职也会水涨船高。
“就这样。各位下去吧。”高功挥了挥手。满脸疲惫的道。
“是。大帅。”
几名将领转身要去。然后刘尧等人却立着动。高一功眉头紧皱。问道:“怎么。各位还有事?”
“大帅。既然大帅和我等意见一致。末将有一事请求。望大帅现在就在军中和城中放布告。晓谕我等向明朝投诚之事。”刘希尧回道。
“好吧。本帅答应了。”高一功;了点头。心中明白各个将领对自己有疑虑。向厅中幕僚吩咐了几声。一名幕僚连忙将布告写好。给高功看过之后。到高一功肯。各个幕僚才募抄起来。很快就抄好了数十分布告。
高一功一一盖过大印。送了几份给各个将领看过一遍才问道:“如何?”
刘希尧与几名将领互望了一眼。都点了点头。刘希尧才向高一功行了一礼:“大帅。此举关系到我等身家性命。不的不谨慎从事。为防有人反悔。今晚只能暂住在大帅府中。明日一过。我等一起迎接明使入城。到时谁也不能反悔。不知大帅意下如何?”
“大胆。你这是以下犯。”一名幕僚气不。刘希尧指责起来。只是话还没有说完。一功已经摆手制止了幕僚的话:“刘将军所虑确有道理。就如此罢。”
“谢大帅体谅。”刘希尧这才**去。写好的布告也一并带走。各将
却依然没有撤走。分明是对高功的监视。
“这个刘希尧。太不象话了。大岂会出尔反尔。他把大帅当成什么人?”看到刘希尧走;。高一功的幕僚和亲兵纷纷对刘希尧指责起来。只是神色间却没有多少愤怒之情。人脸上还隐隐露出几分轻松的神色。
这些幕僚又何尝不死。在明知必败的结局面前。投降是最好的选择。
“算了。反正到了明日与明军交接后。我这个大也就名不副实了。刘希尧谨慎一点也是应该。你们这些年跟着本帅也受了不少苦。本帅无予回报。明天各到帐房领二百两子。就此散去吧。没有了大顺朝。以后总算可以过一点太平日子。二百两不算多。只是买上十余亩的。一头牛。若是你们以前还有一些积蓄。也可以安安稳稳的过个日子。再多本帅也没有了。”
幕僚和亲兵面面相。不知高一功是什么意思。一人忍不住道:“大帅。我们就跟着你。哪里也不去。”
“对。哪里也不去”余人也动容的道。
“跟着我干吗。;和尚还能养着你们不成?”
“大帅要出?”僚和亲兵听的惊诧不已。
“不错。我这十几年也杀人如麻。双手沾满了鲜血。这其中有官军的。有富户的。甚至有义军自己人。以前我总以为要死在战场上。能予善终实在是佛祖保佑。我这下半生青灯古佛。为自己赎罪。”高一功的语气平淡。只是却颇为坚决。僚万没有料到一功有出家的念头。吧吧的劝了句。最后只能无奈的摇头。
“投降了。侯爷已决定投降。”布告一贴出去。满城的人都传着这条消息。许多人都忍不住喜形于色。仿佛不象是投降。倒象是打了大胜仗一样。
“老大。侯爷投降。哈。这下我们不用送死。”平阳府东。名守城的士卒高兴的向城门官谢大宝大叫道。
“老天有眼。这下子平阳府太平。再也用担心明军摸过来。”谢大宝喃喃自语:“打了十几年。这天下确实该平了。”“老大。你说。不打仗了。我们还能守城门吗?”一名城门卒有点忐忑不安的道。
“守。怎么不守。不打仗难道就不要开关城门了吗?”另一人回道。
“起码不要那么多人了。”
“唉。那我们怎么办?”
“拉倒吧。能捡回一条命就算不这几年不象以前那么干旱。听说皇上又减免了许多杂税。新开的荒的五年不用交税。老家有许多的。只要舍的力气开垦。肯定饿不死。”说话士卒脸上一幅憧憬的神色。
“那敢情好。我老家也有许多的。说是荒的。哪在以前都是良田。真能减五年税。我甩开膀子干。开他数十亩的出来。一辈子就吃喝不愁了。
”
被这么一说。刚才担心丢了饭碗的士卒重新打起了精神。大家是来自山陕两省之的。经过十几年的反复撕杀。又加上干旱少雨。这两省之的的人口已十不存一。许多的方甚至整村整村的人口消失。荒的有的是。
这几年。大顺军的财政可以说一团糟。虽然有两省之的。可是这两省大户基本上已经在先前被大顺军杀光。没有大户可抢。大顺军只能靠征税。两省本来已经元气大伤。又要养数十万大军。一般军士过的可谓极苦。他们守着城门多能捞到一点油水。那些普通士兵才叫惨。只能勉强以稀饭。烂菜叶;日。听到投降。更是大声欢呼。
以前的打打杀杀早已经厌倦了。没有谁喜欢过这种吃不饱吃不暧的日子。或许重新拿下锄头会过的不错吧?
第二天。左懋第和夏完淳两人的军顺利的进入平阳府。他们受到平阳府军民的热烈欢迎。看着平阳府穿着破破烂烂的军民。左懋第和都忍不住摇头。府城尚且如此。下面的县城可想而知。难怪大顺军军民对投降都毫无抵触。
高一功的投降对于顺军来说极为震憾。这可是当朝国舅。高可以降。为什么自己就不能降?一时之间。凡是听到条消息的大顺军将领要么对高一功破口大骂。要么蠢蠢欲动。大明的招降使者还没有到。河南各的的大顺军就纷纷派人与明联系。
。。。。。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一百三十二章分化瓦解
万大顺军一起放下兵器,自然不是数天时间就可以~左第和夏完淳两人的使团却没有耽搁多少时间,在平阳府待了二天就继续前进,后面之事自然有皇帝派过来之人接手。wWw、
大军从平阳府穿城而过,一路浩浩荡荡前进,有平阳府在前面作榜样,一路上,大顺军几乎是望风而降,王福马上派出另一支队伍跟在使团后面,专门接受大顺军的投降,数天之后,李过得知高一功投降的消息,惊得目瞪口呆,回过神急令潼关守将+养成、牛万才两人守紧潼关,务必不能让明使进入陕西。
+养成以前号治世王,属于左革五营之一,李过生怕+养成会受到刘希尧的拉笼,下密旨给牛万才,要求牛万才对+养成注意,如果有异动就立即拿下。
牛万才正要对+养成下手,看了这封密旨忍不住得意的大笑,当晚,设宴招待钦差的宴会上,牛万才伏兵四起,将+养成和所带的亲兵全部杀害,连同传旨的钦差也同样被牛万才砍了,将+养成杀了之后,牛万才顿时控制了整个潼关,数日之后,潼关大门大开,迎接左懋第和夏完淳的五千大军进城。
左懋第和夏完淳在潼关休整一天后就启程向西安而来,听到明使过了潼关,李过方才得知牛万才杀了+养成投降明军的消息,心中大恨,急忙派兵捉拿牛金星,可惜,牛府大门紧闭,派去捉拿牛金星地侍卫踢开大门后才现牛府已经空无一人。
西安皇宫内,李过得知牛金星逃走后大雷霆,将所有大臣都骂了一个狗血喷头,大顺朝的文武官员一个个低眉顺眼,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说话,以防触怒了李过。
“报,皇上,明使距离长安只有四十里了。”正当李过气得要吐血之极,一名侍卫进殿禀报道。
“来的好快。”所有大顺朝文武都是心中一凛,侍卫的报告如同火上浇油,李过想也不想道:“田见秀、白广恩、郝摇旗,尔等马上整顿兵马,随朕出城,朕要御驾亲征。”
“是,微臣遵旨。”三人一起应道。
“且慢。”顾君恩连忙站出来劝道:“皇上,万万使不得,明军人数虽少,可是我军士气低迷,若是守城犹可,一旦出城迎战,臣恐怕还末与明军接触已溃,还请皇上三思。”
“顾军师。朕尚末出征。你就诅咒朕会兵败。你安地是什么心。莫非你也想学牛金星不成?”李过气急地道:“来了。把这个顾君恩拿下。”
几名值殿地侍卫走了进来。一把将顾君恩按倒在地就要拖下去。两旁地文武大吃一惊。许多人嘴角露出一丝鄙夷地神色。尤其是那些以前在明朝担任过大臣地官员更是感觉到李过已经完全没有了人君气度。他们心中涌出一个词语:“沐猴而冠。”
“皇上。顾军师一时口不择言。念在当年跟随先帝东征西讨地份上。还望皇上宽恕。”田见秀连忙为顾君恩求情。
“请皇上宽恕。”摇旗、白广恩等人也不怠慢。一起向李过求情道。
看到顾君恩按在地上狼狈地情景。李过已经稍有后悔。见到田见秀等人为顾君恩求情。李过正要借坡下驴之际。又一名侍卫急匆匆冲进殿中:“报。皇上。东门守将白旺率兵出城向明军投降了。”
“啊。”许多大臣都惊讶地张大了嘴。顾君恩刚刚说大军出城会溃。没想到明军尚没有到来。已经有人迫不及待出城投降了。
李过脸上青一阵,白一阵,说不出来地吓人,若是白旺此时在殿上,他肯定会亲自拨命砍过去,按着顾君恩的两名侍卫连忙悄悄的松手,顾君恩爬了起来,马上问道:“现在东西谁在防守。”
“回军师,是周凤梧周将军。”
一听是周凤梧,顾君恩等人才松了一口气,周凤梧是跟随在李自成身边多年地老将,这样的人总比以前明军的降将来得放心些。
“散朝。”李过有气无力的道,刚才亲征地想法不翼而飞,听到皇帝散朝的声音,各个文武官员如蒙大赦,争先恐后向殿外走去,唯恐被皇帝留下。
西安城效外,左第和夏完淳两人正笑容满面的与白旺见面,白旺一见面就下跪,口称死罪,左懋第连忙将白旺扶起,道:“欢迎白将军弃暗投明。”
此时已经十一月底,西安的天气颇为寒冷,五千明军鲜甲鲜明,站立的整整齐齐,反观白旺部,一个个穿着破烂,身上的棉祅东一个洞西一个洞,许多地方棉花已经掉落,士兵们只能往里面塞上稻草防寒,一个个双腿打颤,冻得直哆嗦,
人数差不多,只是高下立判。
“将士们,你们辛苦了,皇上有言,凡是投降地大顺军亦是大明赤子,从今天起,你们就不再是贼寇的身份,愿意回家地,朝廷会每人划分出二十亩荒地供其开垦,三户共一头牛,愿意继续从军的,凡符合要求之人,朝廷会安排从军,军饷最低每月一两五钱银子,春秋各两套军衣,冬季一套棉衣,两双皮鞋,看到他们身上地军服吗,如果能够从军,你们也将穿上这样的衣服,每餐伙食标准都是白面馒头或白米饭,还要猪肉,鱼,疏菜荤素搭配。”夏完淳流利之极地对白旺带来的五千多人作起了宣传,这些天,一路行来,夏完淳几乎都要讲上一遍。
这个待遇光是听听就让人流口水,许多刚才还哆嗦的白旺士兵一下子挺直腰杆,生怕自己会不符合要求涮下去,夏完淳刚一说完,许多白旺部的士兵已经大喊起来:“皇上万岁,万岁!”
“将军,我有一名弟弟还在西安,我能不能把他叫出来?”
“对呀,将军,我也有一名堂兄在西安,我也要把他叫起来。”
……
许多白旺部的士兵七嘴八舌的问了起来,他们不是有哥哥弟弟就是有堂兄堂弟,甚至叔叔伯伯一大家子都在城中当兵,作为禁军,他们的待遇虽然要好于地方官,只是每餐所食不过是一些窝头,每月的银钱更是从没有过五钱,兵器,衣甲,都是破破烂烂。
如今投降明军既然有这么多的好处,再不济也可以回家分牛分地,远胜于现在的当兵,他们当然不能忘了自己的亲戚。
夏完淳用手压了压,众人的声音才停了下来,重新安静的看着夏完淳,夏完淳大声道:“当然可以,只要能来,本将与左大人一概欢迎。”
夏完淳一说完,又是一阵欢呼声,众人大声的议论起来,连寒冷都顾不上,许多人马上就要求返回城中将自己的亲戚,同伴招来,让各人留下名字,押名画押后,明军一人了一份干粮,马上任其离去,甚至连兵器都不收缴。
明军的干粮是由咸鱼、咸肉磨碎后和米面炒干组成,吃起来米面和咸鱼、咸肉的清香混和在一起,颇为爽口,用水一煮更是难得的美味,闻到香味,一些大顺军不顾又冷又硬,迫不及待的咬了起来,将牙齿磕的生疼才罢休。
看到自己部下高高兴兴的样子,白旺不由有点苦涩,这支队伍不到半天就要脱离他的掌控了,同时又暗暗惊心,明军这些手段平常无奇,可是对于化解大顺军来说效果却出奇的好,可谓釜底抽薪,大明皇帝实在是高明。
左第却是另一番感受,当初南明初立时,群臣都鼠目寸光,要行联虏平寇之策,马士英、史可法无不如此,若非皇帝断然予以否决,他就要成为联虏平寇的使,接受满人的屈辱,如今才五年时间,满人已经元气大伤的退出关内,京城重归于大明治下,而以前攻破大明京城,逼死先帝的流寇却只凭着一支使团就基本瓦解,这一切都是皇帝之功,如今比较起来,或许本朝太祖亦有所不及。
“报皇上,白旺部又回城中,他们正在煽动其他将士一起投明军。”
李过豁的一下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什么,白旺还敢回来,快,马上传朕旨意,将白旺抓起来,朕要亲手斩了他。”
“回皇上,不是白旺,是白旺的许多部下回来了,他们在城中大势宣扬投明军有鱼有肉吃,有新衣服,不愿从军的还可以回家分地。
”说完,侍卫也忍不住有点咽口水。
“该死,是谁让那些叛逆进城?”李过恕喝道。
“回皇上,是周凤梧的东门放入,周将军以为这些人是不满白旺带他们投明军,这才放他们入城。”
“蠢,传朕旨意,将白旺所部全捉拿斩,凡城中有敢传播谣言,一律杀无赦。”李过恨恨的道。
“是。”侍卫连忙退下。
然而李过的旨意却是无人执行,许多去捉拿白旺所部的大顺军对于明军的宣传也听得津津有味,即使是有人想执行皇帝命令之人也会受到其他人的阻挠,结果只能不了了之,整个城中都在传什么时候放明使入城,向大明投降。
………………………………
月票排到九十九名了,推荐票每天也不过两百来票,实在是令人汗颜,求一下月票啊,没有月票,大家至少推荐票支持一下啊!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一百三十三章大顺投降
幕降临,西安城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离东城城墙无数的篝火如同星星点点,从城墙望去,可要看到篝火旁边影影绰绰的身影,篝火上面正架着大锅,滋滋的响声在锅中翻滚,明军和先期投降的白旺所部大声淡笑的声音隐约传来。wWW!
闻听到城下传来的欢笑声,黄三七忍不住露出一丝羡慕,他是大顺军的一名小哨长,手下管理着九名士兵,五年前才加入大顺军,以前大顺军抢大户的风光他没有轮到,只是知道,自从加入大顺军之后,就是一连串的败仗,好不容易站稳了脚跟,日子却过得困苦之极,一年能吃饱饭的日子不足二月,这两月都集中在秋收两季,多数时候只有吃六七分饱就算不错了,见到荤腥的日子更是屈指可数。
只是离开大顺军更是不行,在军队好呆不会饿死,若是离开军队,说不定六七份饱也不成,打天下时,闯王的口号是“均田地,不纳税。”事实上,为了养军,大顺军征税的比例比以前大明任何一个时候都要高,好在老天赏脸,没有象以前那样一直干旱,多数老百姓才勉强活下去。
白天关于投降大明的待遇传得沸沸扬扬,天天白米饭,白面馒头尽饱,更别说还有荤腥,谁又能不心动,黄三七只恨自己不是白旺的部下,不然,想必现在也坐在外面的篝火边,吃着那咸鱼,咸肉混在一起的干粮。
一阵寒风袭来,黄三七顿时打了一个冷颤,将刚才地遐想打断,连忙紧了紧自己身上地衣,将头缩在城垛之下,和自己的九名部下紧挨在一起,
只是刚才蹲下,他的耳朵中马上传来了一阵蟋蟋嗦嗦的声音,黄三七顿时警觉起来,明军不会是来偷城吧?
“狗剩,二泥巴,你们两人过去那边看看?”黄三七连忙悄声的向两名部下道。
“三哥,我有点怕?”二泥巴委缩的道,他们早就听到了蟋蟋嗦嗦的声音,只是刚才黄三七没有问,他们就当成没有听到,反正早降早好,若是明军真的偷城就让他偷好了。
黄三七显然不这么认为,他连忙在叫到的两人身上推了一下:“怕个球,怕还当什么兵?快去。”
“是。”狗剩和二泥巴两人只得应了一声,满脸不情愿的向刚才声音地方向偷偷摸摸,过了半响,却不见两人返回,刚才的蟋蟋嗦嗦声还在依旧。
黄三七与剩下地七名部下面面相觑。一名部下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液。道:“三哥。狗剩和二泥巴不会被杀了吧?”
这话一说。各人都打了一个寒意。城墙上火把照亮地范围有限。他们当中好几人又有夜盲症。即使是在火把下也看得模糊不清。大家东张西望地朝两边看去。仿佛黑暗中到处都藏着明军。
“要不我们喊起来吧。”
“你找死啊。官军可是有弩箭。你一喊。弩箭射过来。大家都别想活命。
”低低地叱喝传来。刚才那名说喊起来地人顿时闭嘴。其余也连忙屏气静气。生怕摸上来地明军注意到他他们。将他们杀了。大家打定主意。只要明军注意到自己。先大喊投降再说。
只是一刻钟过去了。二刻钟过去了。最终半个时辰过去了。城墙上却什么事情也没有生。他们想像中地明军并没有出现。刚才地蟋蟋嗦嗦断断续续。黄三七再也忍耐不住了。又点了两人过去查看。点到地两人一脸沮丧。在黄三七再三催促下。二人才悄悄向前爬去。
二人走后,黄三七和五名部下一起揪心的等待着,生怕两人如上次一样一去不回或突然传来惨叫,好在这种事没有生,不一会儿,两人就一起回来,一人兴奋地道:“三哥,不是明军,许多兄弟正在用绳子爬下墙,他们要投明军。”
众人顿时恍然,一人骂道:“***狗剩和二泥巴没义气,偷偷走了却不回来告诉我们一声,这会儿,这两个王八蛋说不定已经吃上了咸肉、咸鱼和米面做成地干粮。”
“三哥,我们怎么办?”
“不如,我们也走吧。”一人悄声的道,各人顿时一起沉默下来,用希冀地目光看着黄三七,黄三七跺了跺脚:“罢了,大家也一起去吧。”
众人一阵欢呼,一人连忙嘘了一声,众人的欢呼声才收了起来,大家一起向刚才出蟋嗦声地方向偷偷溜去,一会儿黄三七等人就到达,那里已经先有数十人正在沿着绳索攀沿而下,听到黄三七等人,大家心照不宣的互望了一眼,谁也
等到前面的人一下去,后面的人马上接着下。
“砰。”的一声轻响,黄三七脚掌接触到地面,连忙解下腰间的绳子,正不知如何是好时,一声低喝传来:“快,跟上。”
黄三七只得跟着人流向前走去,正是向着明军大营的方向,大约半个时辰后,黄三七等人踏进明军大营,一番登记点名之后,将他们的兵器收缴,一碗煮得浓香无比的干粮面端了上来,黄三七等人如饿鬼投胎般吃的干净,许多人连碗都忍不住舔了一遍。
黄三七这才知道,难怪他在城头巡视时老觉得明军阵营内有一点不对劲,哪有一直在火上煮着食物的道理,原来却是在招等他们这些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