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血-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卷帝国东升第十四选秀与启航
    不出来就不想,事实上钱谦益是一个很豁达之人,大年纪还受到柳如是青睐,既使在大明灭亡后,还能活上十几年,直到八十多岁才去世。WWw!
    进入御书房内,看到皇帝的身影,钱谦益将刚才的事抛开,连忙行礼道:“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微微一笑:“爱卿免礼,大军和朝鲜使臣可是已经出?”
    “回皇上,已经出了。”
    “朝鲜使臣可说了一些什么?”
    “皇上,朝鲜使臣只是感谢皇上对属国的厚待,其余并没能多说什么,只是……”钱谦益回忆了一下才道:“只是朝鲜正使李世绪好象很关心两名新进才人在宫中生活。”
    “父女连心,这也正常,若非了两国关系,朕也不忍让他们父女分离。”
    “皇上多虑了,鲜女子能进入皇宫是她们的福气,若是能诞下一男半女,朝鲜上下也脸上有光。”钱谦益不以为然的道。
    皇帝摇了摇头,这个时代,身份最贵的女子终究还是男人的附庸,国与国之间用女子充当联姻的工具更是平常,好在大明没有这个必要,自己的女儿绝不会充当和亲的工具,嫁给那些属国君主,自己身为男子,却没有必要与钱谦益争辩,只是钱谦益提到两名朝鲜公主时,皇帝却免不了心中动了一下念头,说起来,快过去了一个月,自己还没有见过两名朝鲜公主,不管长得如何,这两人终究算是自己的妃子自己若是一面也不见,实在说不过去。
    正当皇帝在想什么时候去见一见这两名朝鲜公主时,钱谦益脸上神色郑重起来,道:“皇上,臣有一事启奏。”
    皇帝惑地看了钱谦益一眼。君臣两人单独相见。本来就有彼此轻松之意。何况今天派钱谦益送朝鲜使臣回返虽然是大事。却没有什么批漏才对怎么一幅郑重其事。象是有大事向自己禀报一样。皇帝忍住心中地惑。道“爱卿请讲。”
    “禀皇上。皇上登位已经年。除了开初直没有在全国征选秀女。如今天下太平。海内宁清臣恳请皇上下旨在全国征选秀女。为皇家开枝散叶。”钱谦益刚才提起两名朝鲜公主。用意却是在这里。
    “这个……”皇帝脸上露出一丝迟之色。在全国征选美女怕没有这个男人会拒绝这样地诱惑。只是王福多少还有一点不忍。为了自己一个人地。将不知多少青春少女圈进在深宫中。哪怕是五年。十年后会放出终究是一种残忍之事。
    “皇上。宫中地秀女最短也入宫六年规定必须放出一部分出去嫁人。若是不征选秀女中无人可用。实有损皇室威严臣恳请皇上下旨选秀。”
    钱谦益言词恳切。讲地也不无道理。这几年。宫中无论中内侍还是宫女都少进。人手本身已经不足。若是再放出一批人又不补充地话。确实连打扫地侍女都不够。除非不放人出去。只是不放人地话还不如新招一批。
    “既然如此。此事就由内阁协商着办吧。”皇帝最终还是抵御不住诱惑。答应了下来。
    “微臣遵旨。”钱谦益脸上忍不住露出一丝喜色,他的要求正当,内阁没有不同意之理,办成此事,选秀成功后,自然少不了他的功劳:“微臣这就着手准备,三个月后,必定为皇上选出一批品貌端正的秀女入宫。”
    钱谦益这么一说,王福倒是迟起来,道:“三月之后,正是朝廷恩科举行之时,礼部同时要应付国家的论才大典,又要全国选秀,是否会太过劳累,若是因选秀而使恩科有所疏漏,得不偿失,朕倒是宁愿选秀能够向后拖一拖。
    所谓恩科,自然是有别于正科,科举每三年一次,不过,也有例外之时,比如遇到国家喜庆之年,皇帝会在不是科举之年下旨举行一次考试,多举行一次考试,等于考生多一次考试的机会,俗称恩科。
    弘光朝已经举行过两次科举,一次是弘光二年,当时朝廷虽然成立,只是正处于风雨飘摇之机,皇帝率军御驾亲征在外,加上北方全面沦陷,许多考生或是观望,或因为道路的原因无法赶来,结果参考之人不足平常人数的三分之一,朝廷也只录用了数十人,可谓草草了事。
    第二次科考则是在去年,这次皇帝同样征战在外,不过,大明已经重新崛起,前方捷报频传,这次科举虽然不如以前大明全盛之
    是比起第一次来不可同日而言,参加科举的士子高达朝廷按正常录用的比例,一共有二百多名进士入选,如今已经充实到朝廷各个部门。
    按照正常程序,下一次科举将会在弘光八年举行,只是今年皇帝二月返回南京便宣布为庆祝朝廷收复北方数省故土,特加一次恩科,为了让北方的士子来得及参加考试,皇帝将恩科放在九月举行,如今已是六月,一些性急的士子已经赶到京城。
    对于这次恩科,无论是朝廷还是士子都分外重视,毕竟朝廷收复了北方数省,需要大批官员,有消息称,这次朝廷录用的士子人数将前所未有,何况前两次虽然是国家正常取士,只是皇帝都在外征战,只有这次皇帝才会亲自参加论才大典,若是在殿试中表现良好,以后必定会青云直上,因此虽然去年才刚刚举行一次科举,礼部预测,今年参加应试的士子会比去年要多的多,为止,户部还拨出一笔银子对贡院进行修膳和扩充,以便容纳更多的士子。
    “皇上放心,科举仍国家大典,臣安敢懈怠,礼部已做好了准备,科举仍是收天下英才,选秀则是收天下美女,科考与选秀同时进行,无论是英才还是红颜都在皇上的掌握之中,若是流传至后世,正是一则佳话。”
    不得不说,钱谦益很善于说话,皇帝听得连连点头,再无忧虑:“好吧,既然爱卿如此有把握,朕就交由交卿了。”
    “皇上圣明,臣先告退。”
    “嗯。”王福点了点头,钱谦益冲冲的起身退出皇帝的书房,看着钱谦益退下的背影,王福忍不住摇了摇头,对于钱谦益甚至有点羡慕起来,在这个医疗水平低下的时代,能上七十岁的人极少,要不然也不会有古稀的说法,可是钱谦益马上就要到七十了,依然是生龙活虎,比四十五岁之人的精力还要好。
    伸了一下懒,皇帝从位置上站了起来,迈出书房,又不由自主的向重华宫方向走去,浑然忘了先前要去看一下两名朝鲜公主的想法。
    对于皇帝选秀之事,内阁果然毫阻拦,一致通过,半月之后,通过驿站的快马传递,大明两京十三省,除去一些偏远地方外,都知道了皇帝选秀之事,对于这次选秀,地方官都拿出了极大的热情来对付这场选秀。
    六年前,大明京城被流寇破,四十余天后满人又在吴三桂的引导下引关,许多还心向大明的官员士绅几乎绝望,认为天下改朝换代已经不可避免。
    若没当今皇上数次御驾亲征,谁也不知道大明会落到何种境地,眼下大明蒸蒸日上,不但兵力强大,而且国库充盈,又是一幅新朝气象,百年后,皇帝圣君的名声肯定少不了,若是能得到皇上青睐,青云直上,史书上也可以隆重着上一笔,成为一代名臣,难得有这样好巴结皇帝的机会,各个地方官自然不愿错过。
    大明选秀与以前历代同,无论是秀女还是妃嫔多出于小户人家,反倒是高官之女较少,这是因为朱元璋担心外戚干政,给历代子孙立下的规当然,也不是绝对,朱元璋给自己长子和燕王朱捷所选的妃嫔就有勋贵之女,如今皇后依然空悬,而且皇帝子嗣不旺,只有一名皇子的情况下实难令大臣们放心,不少勋贵高官也纷纷推出自己的女儿,想获得宫中的高位,让这次选秀也变得越来越大起来。
    就在全国都在为皇帝的这次选秀和即将到来的科考吸引时,南京码头,一支由四十艘战舰,五千精锐水手组成的探险队伍悄然出,这次舰队将穿过整个南洋,然后再前行过上千里的海路,到达皇帝所说的大6。
    虽然大明海军在南洋已占上风,只是远离大6行进万里,又有数千里不熟悉的路线,,一路上,他们不但可能可能和海盗,不有可能和荷兰人,与西班牙人等西洋人相遇,为了安全,这四十艘战舰无论是人员还是船只,都是顾三麻子从南海舰队精选而出,艘队的座艘是由一艘三层楼高,装有七十二门大炮的战舰组成,其余战舰,四十八大炮战舰有十艘,三十六门大炮战舰十艘,十八门大炮十九艘,这只舰队汇聚了整个南海舰队的精华,若是出事,可以说整个南海舰队将会一厥不振,几乎要重组才可能恢复战斗力。
第四卷帝国东升第十五夏家
    十艘战般,五千精锐士兵,加上船员和仆役,总共七虽然与明初郑和下西洋时二百四十多艘战船,二万七千余人的庞大舰队不能相比,可是若论战力,则远远过,整个舰队大炮加起来一千二百多门,火枪一万多支,即使是船上的厨子也能分配到一支火枪。wWW。
    对于这次舰队航行的目的,整个舰队的成员除了顾三一人知晓外,其余人其茫然无知,大多数人都以为是和二百多年前一样,这次舰队远航是向大明南洋属国和西洋各国宣扬国威。
    “都督,这次我们出使南洋,宣扬大明国威,是否能象郑和一样留名青史?”一名亲兵忍不住问道,脸上露出一丝憧憬之色。
    “都督当然可以,至于你刘三儿,恐怕没有人记得。”另一名亲兵大笑道。
    “谁说没有人记得,老子回去后,把一段经历让人写下去,传给子孙不行吗?”那名叫刘三的亲兵咬牙切齿的道。
    刘三的话让其亲兵听得砰然而动,对于这次这宣杨大明军威的航行,许多人都倍感自豪,只是历史总是记录那些大人物,至于他们,若是能将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留给子孙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顾三听得微微一笑,道:“大放心,若是这航行顺利,我们不但会青史留名,而且远胜于郑和。”
    虽然皇帝所的大6顾三从没有听闻,可是他对皇帝的话却是毫不怀疑,皇上若没有把握,不会拿这个来开玩笑,郑和七下西洋,虽然宣扬了国威,可是没有为大明增加一寸土地,以至永乐皇帝之后中官员认为此举徒耗钱粮,于国事无益,为了防止后面帝王重复这一举动,当时的兵部尚书将造船资料付之一炬,使大明造船技术一下子落后百年,大明舰队也只能存在记忆之中。
    南洋舰队这次同样的行动却没到朝臣们多加阻挠,一则是因为大臣们的精力放在即将到来的恩科和选秀上面,二则大明财力眼下极为充裕上这几年海关越来越高的税收,大明重臣不可能不看在眼里,毕竟海关一年的税收足可以支撑这样的航行十几次,舰队航行宣扬国威时,也可以顺便剿灭盘据在外海的海盗加商船安全。
    南海舰队的这个举动国内没有引起什么波澜,对于南洋各国却带来了极大的震动,尤其是吕宋的西班牙人更是如临大敌竟如果大明要攻打吕宋的话,这支舰队绰绰有余,而且西班牙人数次在吕宋对华人屠杀,自己做贼心虚荷兰人有被大明舰队逐出台湾的前车之鉴,更是大为慌张。
    反倒是南洋地土著国家虽震动。却没有多少担心。许多国家还留有二百多年前大明舰队地来访地记忆。这些国家纪念大明舰队到来地碑文和建筑犹存。相比于西人地贪得无厌明带给他们地更多是友好。甚至不少南洋国家盼望着大明舰队到来会将贪婪地西人赶走当然。这是后话下大明舰队才刚从南京启程。
    松江府夏家。夏完淳生母6氏正后院走去没有接近花园。一阵金戈之声传来。6氏忍不住摇了摇头。
    “夫人真有福气。小姐地剑法可好了。比起少爷来还要好。现在少爷已是大将军。堂堂正正地子爵爷。若是小姐不是女儿身。恐怕夏家已经有一个伯爵爷也不一定。”看到6氏脸上地不豫之色。一名6氏地贴身丫环忍不住道。
    “剑法。剑法。她一个女孩家。学那么好地剑法又什么用。再说。我听说现在朝廷作战都是用火枪。无论多厉害地武艺。一旦被火枪打中不死也要成为废人。唉。当初真不该听老爷地话。让她进庵中学什么剑?”6氏极为后悔地道。
    几名丫环听说颇为不服气。在夏家。二小姐因为美貌。又武艺高强。还可以经常一人出外闯荡。简直是所有丫环地偶像。只是对于夏6氏。夏家无论是亲戚还是下人都极为羡慕。尊敬。对夏6氏地话却不敢反驳。只好翘着嘴表示不满。
    6氏虽然也是书香门第出身。知书达理。只是到底是小妾。本来应该受尽大房欺压。偏偏夏家大房盛氏同样出身书香门第。与6氏互相欣赏。在夏家。基本上得到平妻地待遇。
    非但如此,由于盛氏只有一女,6氏却是子女双全,而且儿子更是从小就被誉为神童,小小年纪得中举人,夏完淳由文转武后,不知多少人为6氏惋惜,只是数年之后,夏完淳竟然凭借军功得封子
    氏也被朝廷封为三品诰命,这简直是天大的荣耀。
    要说当初让夏蕴贞学剑也不错,夏允彝游历天下,大明各地壕强对于佃户的压榨简直触目惊心,偏偏又天灾频频,大明还外有强敌,这样的天下焉有不乱之理,夏允彝让女儿学剑,无非是想让女儿在乱世时有自保的能力,哪知道大明圣君一出,天下平定如此之快,火枪的展又让剑法作用变得越来越小,女儿学剑出师之后变得自立起来,哪怕是父母的话也不肯全听,定下的亲事一直拖着不肯完婚,弄得原先的老友嘉定侯家与夏家几乎反目成仇,想必夏允彝现在也在后悔,早知如此,让女儿安安静静在家里多好。
    “娘,你来了。”看到6氏出现在自己的院门口,正在与师妹黄婉秋练剑的夏蕴贞连忙停了下来,将剑**鞘中。
    数年时间过去,夏蕴贞容貌不变,依然一身白衣,脸上清丽如仙,而黄婉秋却由一个黄毛丫头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两人并肩站在一起,一白一黄,犹如两朵并开的牡丹,她们腰间的长剑,更是显得两人英姿飒爽。
    只是夏6氏的目光在院中扫过,看到院中树枝齐飞,乱遭遭成一团的情景,忍不住又是一阵摇头,道:“贞儿,这是在家里,何况是这样的热天,你就不能安安静静一会儿吗?”
    “娘,孩儿这些年经习惯了,一天不练就会觉得全身不舒服。”夏蕴贞一阵头疼的道。
    “可是你这样下去,谁家敢你?”说起这个,6氏脸上忍不住一片哀愁,女儿已经二十二岁了,嫁人的年龄早已经过去,本来与侯家定好了亲事,从哪方面来说,侯家都是女儿的良配,前几年侯家还一个劲的催促,可惜那个孩子却是早夭,二年前病逝,女儿还未过门,又背上了一个克夫的名声,除非将女儿嫁给人做小妾,否则还真不好嫁了,可是自己当初已是小妾身份,难道让女儿也成为别人的小妾不成?何况就是自己愿意,以女儿的性情如何愿意与人当妾。
    果然,夏6氏话刚落,夏蕴贞已经回道:“娘,若是没人敢娶,女儿就小姑独处又有什么不好?”
    “胡说什么,女人终究是要嫁人的,家的子弟不错,娘已经让篆儿留意,若是有合适的子弟,你这次就不要再推迟了,篆儿对你再尊敬不过,她推荐的人选,想必不会辱没你。”夏6氏道。
    篆儿指的是夏完淳的子钱篆,钱家数名进士,教出来的女儿也是一身书卷气,偏偏这个浑身书卷气的钱篆对于夏蕴贞也充满崇拜,大概女人都是如此,既向往外面的生活,又知道自己不可能做到,对于能做到此事之人自然免不了崇拜。
    夏蕴贞脸上一阵无奈,刚要绝,只是看到6氏脸上的愁容,只好默不作声。
    见到女儿不反对,夏6氏只当女答应,目光放到黄婉秋的身上,道:“婉秋,你与贞儿情同姐妹,我也一向把你当成女儿看待,贞儿耽搁了数年,你不能再耽搁下去,你母亲出家清修,家中无人作主,这次我就索性充当长辈,为你作主,也为你找一门亲事如何?”
    “我……”黄婉秋愣了愣,没想到夏6氏的矛头一下子对准了她,从在尼庵中看到夏蕴贞开始,黄婉秋就对夏蕴贞产生了依赖,加上这几年,她一直跟在师姐身边,一旦师姐嫁人,她除非回到尼庵,否则还真不知道哪里去,此时只能讷讷的道:“全凭伯母作主。”
    “这就对了,这几天,你们就不要练剑了,梅儿,兰儿,你们两人这些天跟两位小姐在一起,让她们女红。”
    “是,夫人。”两名丫环脆生生的应道。
    又交待了数句,夏6氏才满意的离开,只是将自己两名贴身丫环留在院中,看到夏6氏离去,夏蕴贞忍不住又从腰间抽出长剑,叫梅儿的丫环连忙道:“二小姐,婉秋小姐,夫人交待要奴婢们教两位小姐女红。”
    夏蕴贞只得将长剑放下,随着两名丫环进屋,拿起针线。当晚,夏府围墙上两条黑影闪动,随即消失在夜色中。
    第二日,服侍二小姐的丫环们现二小姐和她的小师妹不见踪影,数名丫环脸上都是露出苦笑,却无人慌张,找了一下,就在桌子上找到一封信,连忙拿着信去向夏6氏禀报。
第四卷帝国东升第十六章同船
    到两名丫环匆匆跑过来,夏6氏脸色微微一变,直~小姐可是已不在房中?”
    梅、兰两名婢女一齐点了点头:“回夫人,这是二小姐留下的信。WwW、
    ”
    “放着罢。”夏6氏心情大坏,她懒得看信,对夏盛氏苦笑道:“姐姐,你看,贞儿简直太不象话了,我昨天才刚说要给她找一门亲事,今天又来一个不告而别,难道她真要姑老终身不成,真正气死我也。”
    盛氏连忙劝道:“妹妹也不必太过着急,贞儿自小独立惯了,她既然不愿嫁人就由着她吧。”
    “那怎么行,一个女儿家怎么能不嫁人。”夏6氏愁的道,夏完淳虽然贵为朝廷大将,又得封子爵,可是到底是自己一手带大,说什么都会听从,这个女儿却是从小离家,甚至数年不回,其他事还好说,亲事却成了她的心病。女儿不是不优秀,实在是太优秀了才不好找婆家,尤其是本来有未婚夫,可是未过门未婚夫就病逝的情况下,让夏6氏安慰的是,至少丈夫还算开明,没有让女儿就这样为侯家守寡。
    盛氏笑道:“儿孙:有儿孙福,既然她不领情,妹妹为她操心又有何用?”
    夏6氏叹了一口气,将手的书信展开,一目十行看完马上收起,女儿已经离家,她就是想操心也不行,只有等下次回家再说,好在信中女儿只说数月便回,让夏6氏多了几分安慰。
    天色刚亮,前往码头的路上,两名头戴方巾,身着白衫,唇红齿白的年轻人,正在不紧不慢的赶路,从他们的装扮来看象是前往京城赶考的士子,只可惜少了书僮和背囊。
    这两名年青士子模样之人正是离家的夏蕴贞和黄婉秋两人,对于钱家子弟,夏蕴贞多数认识,在没成亲的钱家子弟中夏蕴贞一个也没有看上,只是不好当然拒绝自己的母亲,只能先离开一段时间,至于黄婉秋,师姐要走,她自然不会留在夏家。
    了一段路婉秋忍不住问道:“师姐。我们到哪里?”
    夏蕴贞想也不;地道:“去京城。”
    黄婉秋眼睛一亮。随即又黯淡下来。顿时想到自己地身世。若非皇帝地缘故必她不会随母亲流落庵中。一家人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说不到到现在已经嫁人。可是若不是皇帝。她同样学不到一身本领。认识自己地师姐。周游天下辈子只能困在家中。相夫教子。说起来。她不知该恨皇帝好。还是感谢皇帝好。
    “师妹。实在抱歉当今天子虽然开始荒淫。只是后来却数次御驾亲征救了大明国运。使之免于沦落异族之手功绩可追历代开国之君。师姐无法替你出这口气则就是皇宫防备再森严。师姐也会为你讨回公道。”
    “师姐。没关系。这么多年过去了。其实我已经不在意了。师姐是官宦之后。为了我已经闯过一次皇宫。就算是皇帝一直荒淫无道。我也不能让师姐为我冒险。何况。眼下皇上是有为之君。又岂能轻动。”虽然如此说。黄婉秋脸上神色却免不了露出一丝黯然之色。一种她自己也道不清地情绪涌上心头。
    夏蕴贞担心地看了她一眼。正要找话安慰。后面一阵马车声传来。并传来车夫地吆喝声:“闪开。快闪开。”
    她向后看了一眼,见二辆马车几乎并排着向前冲来,把整个道路都占据,夏蕴贞不由皱了一下眉,现在虽然是清晨,只是因为夏天的缘故,大家赶路都起早,路上已经有不少行人,后面马车的做法明显要把行人逼到一边,颇有一点横冲直撞的味道。
    这里是效外,夏蕴贞也懒得计较,拉了一下黄婉秋的手,两人飘然走到旁边的草地上,身姿曼妙无比,两辆马车很快从两人身边经过,或许是看到两人风姿挺拨,一辆马车上传来“咦。”的一声,声音清脆,仿佛是年轻女子的声音。
    夏蕴贞侧头看去,马车的帘子掀开,露出一名宜嗔宜喜,十六七岁少女的脸孔,看到夏蕴贞望来,那名少女脸上一红,连忙将车帘放下,马车向前滚滚而去,不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