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青是不是种病-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plwxs520 ……》

第七十一章 评论() 
第七十一章评论

    北大三剑客之一的骆一禾说:承载思想的躯壳,如果没有颜色,那思想的深度,在被浸染时也要被打折。

    这话说的实在,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民币都能摊上金钱如粪土之类的评语,就算白安变成汤姆苏,全世界都爱他……

    也是不可能的。

    骆一禾这位当年与西川、海子齐名的北大诗人,灵魂太过自由活跃,以至于俗世的躯壳承载不了他飙风一样的思想,年纪轻轻就脑溢血,干干脆脆的一步登天了。

    他的诗在圈内很有口碑,一集《世界的血》行文勘称惊艳,可岁月是把杀猪刀,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过了十年二十年的如今,记得这个名字的人,真不算多了。

    白安上辈子上高中,语文老师布置海子个人研究专题,查资料时自然略不过海子好基友西川。

    所有的人都闭上嘴,亡者呵,出现吧!因为暮色是一场梦——沉默获得了纯洁。

    这暮色悲凉又狂放,似乎是悼念,又似乎不是,一股子地狱般的黑暗气息震得他心潮澎湃,顺手就查了背景故事,然才知道了骆一禾。

    收录白安医院两个月晨读诗和仿写作品的《光》,有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有西川暮色里的国,唯独缺了骆一禾,这个人的诗太具备个人特色,风吹麦浪,荡漾到白安大清早读都不好意思读。

    倒是仿写的几首里,有两三首是依照着他的。

    只是失了那份骨,味道并不相同。

    总体评论不谈,单独品评里,那几首他自己的诗,无论批评还是挑刺,白安都是跪着看完的,从头到尾一个屁都不敢放,自家什么水平自家有数,三脚猫功夫放在一堆世界级真金里,毫无疑问的被衬成渣,就算是叶婉然筛选过的,仿写里最拿的出手的几首,也拖后腿到底。

    就他这样儿,有人点赞都能热泪盈眶的乐呵半天了,还能说啥。

    有疑心他请枪手代写的,他也不反驳,因为虽然对方可能怀着为黑而黑的目的,但不得不说……在某种意义上,人家真相了。

    然而,特别精分是,一旦有人挑了那些世界级名诗的刺儿,特别是国内的几首,这护短货袖子都不带撸的,抄家伙就上。

    妈个蛋蛋,咱老家里全地球人都奉作经典的东西你特么也敢黑,黑你个仙人板板!

    刷了一个多小时微博,白安直接把小号“不开车的老船长”刷成了业内闻名的白家小少爷脑缠粉,而且还是高级脑缠粉。

    段子一溜溜,骂人不带脏,损都损的引经据典,那叫一个高端大气气势如虹。

    掐到后来都没人情愿和他掐了,这货才心满意足的去刷大v评论。

    《光》的诗集排序是由黑暗调到治愈风的,取朝阳初升之意,代表晨曦与希望。

    于是可想而知,开头第一首,可以说是黑中黑——北岛大师的《一切》,三观******,颓废的见不着光,且足够经验。

    “一切都是命运

    一切都是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

    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

    一切语言都是重复

    一切交往都是初逢”

    “一切爱情都在心里

    一切往事都在梦中

    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

    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

    “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

    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因为惊艳,因为悲愤入骨,也因为放在第一首诗的位置,评论这首《一切》是人,自然是最多不过的了。

    甚至因为这诗的格调,先入为主的整本书读下来,再看海子的:“阳光打在地上/并不见得/我的胸口在疼/疼又怎样”,瞬间联想白小安同学的病史,再脑补一下十四五岁的小孩在绝望的状况里挣扎病痛的景象,感性点的都差不多看哭了。

    以至于后来,即使读到春暖花开了,也感觉笼罩着悲凉。

    于是一个星期,《光》这书的黑暗致郁风就给大众定下来了……之前他还觉得人家弈城的《沿长》风格诡异意境忧伤,其实在大众眼中,他自个儿才是催泪核武器。

    于北岛,也许大多数人还是很陌生的,但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位被中国驱逐的诗人是个超级大牛——北岛曾获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而且不止一次。

    那是位坚定而偏激的挑战者,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里,内心怀着别人所不曾有的东西,尖锐的对变异社会表示了出怀疑和否定,带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以及对民族生存的忧患意识,直面黑暗和荒谬。

    《回答》里一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意大利炮级别的高级黑,一支笔黑的人肝胆俱裂。

    然而前世孤陋寡闻白安并不知道这些,他是这辈子在系统兑换的近代史大全里才知道的。

    他没《回答》那么大的怨气,晨读的诗,戾气不会太深,最多只有悲哀,《一切》已经是底线,《回答》自然也就没有收录进诗集。

    “有人说,生活是一杯浓浓的苦丁茶,得志时,一饮而尽,虽苦而甜;失意时,茶饭不思,难以下咽。生活是一个永远哭哭闹闹的孩子,喜怒无常,你不能触犯它,只能它欺负你。

    人只有经历了人生的大风大浪大起大落之后,才有资格谈论生活,谈论生活的一切。显然,白安是具备这种资格的,即使他这么年轻。

    白安是以一颗不知疲惫的心,在世间游荡的。他遭遇了生命的冷漠,孤独的袭击,面对血缘者的不怀好意,甚至恐怖病痛的无情折磨;

    当挫折、苦难、无助……层层包围打击一齐疯狂袭来时,所有正常人都会感到疲惫与徘徊,逞论这个孩子。这时,语言是重复的,信仰是受伤的,甚至,一直懒以生存的勇气与希望,都将变成镜中花,水中月,生命重复着开始与结束,在那样的境况下,却尽显苍白无力!

    我想象,白安是在最绝望不堪的境地里,把自己所有感官眼神到最大的程度,以异样的角度,用最为挑剔的眼光审视爱情、自由、欢乐、苦难、希望以及死亡等人们共性

    生活是什么?希望来自何方?应该走向哪里?

    如所有诗人一样,白安在自己生命燃烧的时刻,付出了沉默的思考与追求!”

    ps:没有进宫面圣,只是在考试的地狱里翻滚了一圈……滚回来了。最近开始两更,妈蛋,这回绝壁要挂科了。

第七十二章 唯有一双眼睛,一支笔而已() 
第七十二章唯有一双眼睛,一支笔而已

    “他本出身名门,却突遇噩耗,一个还未成年的孩子,孤独的守着一座金山,接下来的道路可想而知的遍布荆棘,免不了受伤。可到了这个境地,命运也没有怜悯这个孩子,这一年的时间里,白安几乎没有停止过受痛。

    从不相信命运的白伯清,真真实实地被命运欺骗了,留下一个被病痛缠绕的孩子。”

    “何其残忍。”

    微博字数限制,分了好几段,中间夹杂这不少评论。

    '心疼白安,可怜的孩子。'

    '那什么金陵白家简直猪狗不如!小白到我怀里来,姐姐保护你!'

    '白伯清大神是不出世的天才,阿米莉亚公主殿下也是出色的女性,小白安你一点也没落他们的名声,你也是独一无二的天才!他们在天上看着,也一定会很欣慰,不要伤心!'

    ……

    各种评论后,是接下来的博文,袁华良这个大v号不是网名,就是这位出身贵族的文学大家的真名,与白伯清私甚笃的袁华良,已经是六十多岁的年纪,在圈内的辈分很高,继那篇送与忘年之交的友人白伯清的纯文言祭文后,半年时间,这是他头一次发微博。

    这篇以点评《一切》为名,实则怜惜白安此人,并极其辛辣讽刺那些私底下向白氏企业伸手之人的文章,写的很长。

    “生活欺骗了白安,生活的尔虞我诈、急功近利、勾心斗角……都是他心中看不惯的一道坎。甚至,在一个月前,他知道自己可能永远都跨不过,即使跨过,也是万丈深渊的境地。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白安所代表的利益,让包括有血缘关系的金陵白家在内的各路人马马汇聚,即使如今的他似乎暂时摆脱了病痛,但他清清楚楚的知道,事情还没完——要保住家产,必将经过惨烈的撕杀,而且是长期的、没有援手的厮杀,没有人能帮他,就算暂且获胜,也可能是耀眼的流星划过夜幕,稍纵即逝!

    他没有任何办法,去阻止再次撕杀的结局!

    所以我想,这个突闻噩耗,再受打击的孩子,在最开始写着首《一切》时,是怀着极其难过且悲愤的感情吧。

    他看前路的眼神,应该便是如他在《走吧》中写的——路呵路,飘满了红罂粟。”

    ……

    “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什么是一切?一切又是什么?

    在这个孩子的人生路上,“一切”这个词汇,涵盖得了所有的幸福与苦难吗?包容的下所以的甜蜜与心酸吗?

    永远到底有多远?

    路在脚下,路有千万条,他却迷茫着,不知道,脚该迈向何方。

    读完这首诗,我是心疼这个与我孙女一般大小的孩子的,他太苦了,也太聪慧了,因为极度的聪慧与天分,便会怀有更多的痛苦,慧极必伤。

    白兄啊,你是有多狠心,才舍得丢下这孩子一人啊。

    之后,我疑惑这诗集的名字为何取作《光》,等慢慢的翻完了它,我才明白,这不仅仅是一本书,还是一条路,这是那个坚强的孩子,在黑暗中蹒跚的摸索向光明的一条路。

    我们有一份黑夜要忍受

    我们有一份清晨去享用

    我们有一份喜乐要填充

    我们还有一份伤痛

    这里一颗星,那里一颗星

    他们迷路了吧

    这里一团雾,那里一团雾

    等待光明

    直到这最后一首诗,便于这《一切》的黑暗对照,《我们有一份黑夜要忍受》,忍受的黑暗里,却含着将至的天明。

    看得我热泪纵横。

    说来惭愧,设身处地,若我落入这孩子一般的境地,都不一定有他那样的坚韧与强大,亲人的死亡,癌症的威胁,周围的不怀好意,就算是成年人,也没有多少能撑得过去。

    我并不分析这些诗的结构与手法,因为那是一种亵渎,是对这些发自灵魂声音的亵渎,它们的优秀无需标榜,它们传播的,是一种极致感人的精神。

    那个孩子大胆地叩问世界、叩问人性、叩问一切!他历经了太多的磨难,却并不认输,在不断地峰回路转之后,完成豁然开朗的正果。

    为这伟大的正果,为这令人欢庆的新生,为他心中所怀有的光明,我惭愧的现出一点微薄的力量,为这可贵的孩子挡一点风雨。

    唯有一双眼睛,一只笔而已!”

    博文子后,是整整齐齐一排评论,犹如庆国大典的军队,只是看着,便让人有一股热血沸腾的感动。

    '唯有一双眼睛,一只笔而已!'

    '唯有一双眼睛,一只笔而已!'

    '唯有一双眼睛,一只笔而已!'

    ……

    '老爷子说的好,孩子你大胆的向前走,咱们这些浑人没别的能耐,但有一双眼睛帮你盯着,有一支笔一张口帮你斥责,这偌大的华颐,还不算全是良心被狗吃了的人,大家有心,总能为你扫开一条前行的道!'

    '唯有一腔热血,一块键盘而已!小白加油!'

    '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淡淡的浓,浓浓的淡,人情味儿便是这样,或浓或淡的渗进人心里,感动至深。

    白安看得有些震撼,也有些惭愧,他如何当得起这样的赞誉与维护。

    ……

    对门的房间里,弈城静静的坐在床上,少见的没有喝酒,或者说,他已经忘记了要喝酒,他笔挺着脊背,脸上带着堪称肃穆的表情,在翻阅手中的诗集。

    肃穆的犹如参加一场葬礼,默读的目光,带着基督教徒聆听教义般的虔诚。

    这本并不厚实的书,弈城翻阅了近两个小时,才读到中页的位置,他此时有着比白安更甚的震撼。

    北岛和海子,泰戈尔与狄金森,给真正懂得文学的人,带来的回事无与伦比的冲击。

    姿势看着那些诗,便有一种令人灵魂都为之惊艳沉醉的美。

    之前,弈城在看过白安的微博后,已经开始正视他了,然而因为十四岁这个年龄,以及出于江南无妄之灾的怨气,他下意识的还是带着些轻视的,本以为自己已经高估了那个少年了,结果这本诗集只读了半本,他便明白,自己远远比不上人家。

    甚至,压根不是一个层次的。

    ps:1。袁华良老爷子博文参考网上某篇《一切》的点评,已注。

    2。《我们有一份黑夜要忍受》——[美国]艾米莉·狄金森|益喜译。

第七十三章 笔在绝望中开花,是花反抗着必然的旅程() 
第七十三章笔在绝望中开花,是花反抗着必然的旅程

    这种认识让弈城感到难堪,且羞愧。

    最主要的是,他本身也沉迷于那些诗,并且拥有足够的文学素养,以至于能深刻的理解诗里的感情,特别是北岛的那几首犀利的黑暗风……

    “我无法深入那首乐曲/只能俯下身,盘旋在黑色的唱片上/盘旋在苍茫时刻/在被闪电固定的背景中/昨天在每一朵花中散发幽香/昨天打开一把把折椅/让每个人就座”

    以及天真的悲哀:“是父亲确认了黑暗/是黑暗通向经典的闪电/哭泣之门砰然关闭/回声在追赶它的叫喊”

    “是笔在绝望中开花/是花反抗着必然的旅程”

    共鸣到几乎共振了……

    所以,袁华良老爷子能想到的,他同样能想到。

    甚至作为一个想象力丰富的、主攻小说的古龙式年轻人,他脑补的更多……

    俗话说得好,脑洞大了要不得。

    混过黑涩会的坦率汉子弈城小哥,想一想白安人尽皆知的悲惨生活,在看看手里的诗中的只言片语:“那些病人等得太久了/他们眼中那冬日的海岸/漫长而又漫长”、“猎鹰聚拢唯一的焦点/台风中心是宁静的/歌手如云的岸/只有冻成白玉的医院/低吟”

    被脑海里身残志坚、斗争不屈的白安少年形象感动了个热泪盈眶。

    何况人家还才高八斗。

    如果白安在他面前,他估计会立刻引为知交,聊会儿天有共同语言,绝壁会拉着拜把子。

    高山流水知音少,伯牙子期见面基。

    越是这么想,他就越为自己之前的思想感到心塞……总的来讲,就算——我特么当初就怎么那么看不起人家小孩呢,人家已经够悲惨的了,还给人添乱,看看人家这写的是什么水准,活该你书出版了卖不好……

    他从这个时候,才极度认真的,开始将白安这个人,作为与白伯清同等的追逐目标了,他毫不怀疑,天才如白安,保持这样的水准,终有一天会超越他的父亲。

    弈城将整本书翻完,被震的想要捂心脏。

    因为心脏被那些诗里冲出的强烈情感搅了个天翻地覆,感觉像死了一回般。

    英国籍波兰人约瑟夫·康拉德的墓碑上,刻有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斯宾塞的一首诗——劳累后的睡眠、暴风后的港口、战乱后的和平、生命后的死亡,这是最大的快乐!

    于是,《光》这本书,以小众诗集的形式,火了。

    青雨文化出版部。

    重回总编位置的秦岚口中不说,私底下却是拼了命的工作,为了青雨文化能重回之前高度的念想,几乎殚精竭虑,这个时候,这位女总编正节奏迅速的与副总编钟林、青年文学主编郭盛东几人商讨着出版社的作者招新事宜,几人拿着笔记本,随着秦岚说话时敲桌的咚咚声,一丝不苟的讨论记录。

    “噔噔!”

    叩门声突然想起,两声敲得又响又脆,透出些不寻常的急切。

    聚精会神的几人并没有注意到这点。

    秦岚头也不抬,干脆利落道了声:“进!”

    进门是跟了秦岚三年的助理。

    二十六岁的姑娘,面容清爽秀丽,性格豪放泼辣,做事精明干练,秦岚倒是举贤不避亲,这叫秦暖暖姑娘和秦岚有些血缘上的关系,能力却是没得挑,三年前直接空降助理位置,只花了一个星期,公司里的流言蜚语全散了个光。

    公司从上到下没几个不服秦助理的,聊天的时候甚至还有人打趣,从国内前五名校毕业的研究生,放这小小的青雨文化还有点儿屈才。

    秦暖暖是抱着一扎厚厚文件直接撞进来的,“砰”的一下进来,窈窕的肩膀一怼,就把门给关上了。

    她脸上带着鲜花怒放般的喜悦,几乎两眼放光。

    “姨!好消息!”

    被响动惊起来的秦岚抬头看她,对侄女儿风风火火不淡定的情状皱了皱眉:“暖暖,说了在公司里要叫我主编,怎么不记得?还这么莽撞,有话不能好好说吗!”

    旁边的副总编钟林倒是笑眯眯的打哈哈,极好脾气的调侃:“唉,秦总编不要这么严肃嘛,咱们小秦同志已经够优秀的了,称呼上的事儿不打紧,况且咱们办公室这几个,那个不是看着她长大的。”

    秦暖暖压根儿没把心思放这上面,直接兴冲冲的就叫:“姨!先别介!听我说!我们统计的《光》销量出来了!”

    “嗯?!”听到这话,办公室里的仨高层瞬间精神一振,刷的一下齐齐直起腰来:“多少?”

    小老板的《光》作为公司目前主推,话题度高,质量也硬,作为青雨文化翻身仗的重中之重,不受他们关注也难。

    秦暖暖从文件里唰的抽出一只手,伸出来,白皙秀气的五指在落地窗透下的阳光里张开,眼睛闪亮亮的:“五十万!首周五十万!!”

    “哦,五万……五十万?!!”秦岚哗的一下站起来,差点把桌子都掀翻了。

    钟林、青年文学主编郭盛东也瞪大了眼睛,一脸被震傻了的懵逼。

    她刚才好像说的是……五十万册?!

    “对!就是五十万,姨你没听错!”秦暖暖眨眨眼,一脸认真的对着秦岚点头,穿着紫色高跟鞋的脚,像小孩儿一般欢快的轻轻蹦了一下:“准确来说是五十三万七千六百八十册!这还只是这周的大陆百分之七十的省份总销量,有些公司信息部覆盖不到的省份和南海、琉球等海外地区还没来得及统计。”

    详细的来说更让人懵逼,这个数字简直像在做梦简直。

    秦岚愣了愣,下意识的捂住嘴,眼神仍是一片震惊的。

    剩下的两人也难以置信的从位置上站了起来,无措的对视两眼,皆是一副见了鬼的模样。

    “数据不会有问题吧?”连老好人钟林也忍不住质疑了:“你说的是《光》?这可是诗集!纯文学类的小众作品!怎么可能一周买五十几万?这数据都快赶上今年全国前五的畅销小说了!”

    太玄幻了好吗!

    秦岚也冷静了一些,捂着嘴的手却忘记了放下,只是将目光投向自家侄女,连她自己都没发现,她眼底还带着些真实的希翼。

    她心底甚至疯了一般的希望这不科学数据是真实的,因为,她和青雨文化,都太需要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了。

    ps:文字引用诗句来源:1。我无法深入那首乐曲——北岛《自昨天起》,那些病人等得太久了——北岛《自昨天起》

    2。是父亲确认了黑暗——北岛《零度以上的风景》

    3。猎鹰聚拢唯一的焦点——北岛《在黎明的铜镜中》

第七十四章 尘埃落定() 
第七十四章尘埃落定

    “是真的。”秦暖暖笑眯眯的,眼睛弯成了两瓣明月,条理分明的向眼神复杂的秦岚解释:“本来上午就该来汇报了……只是我们刚刚统计完的时候也不太敢相信,”

    说到这儿,她想起当时目瞪口呆的一众同事,好笑的勾了勾嘴角,颊边旋出一道清甜的梨涡:“于是我就自作主张的让数据统计部重新统计了一遍,这个工作总共重复了三遍都还是这个结果,最后我亲自打电话给各省市的代理商确定了一下销售量,才敢相信这数据是真的。”

    秦岚的眼睛微微睁大,放出别样的光彩。

    “而且还不止是这样,”秦暖暖用着一种与有荣焉的语气,略微骄傲的挺起胸脯,气色都明艳了几分:“现在的每日销量还在持续大幅度上涨,所有售线的合作商都在打电话存的一百万册《光》已经在上午发散到全国各地了!”

    钟林和郭盛东齐齐倒吸一口凉气,震惊过后,却是猛烈的惊喜——这是要销红的节奏啊!

    这个销量,放在那个出版社都是十年级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