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抢来的皇后-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岳父,那我怎么办啊!”

    李义山阴沉着脸,道:“现在你要做的,就是忍!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那小皇帝年纪尚轻又是刚刚即位,任他心比天高,一时半会儿也还飞不起来,只要老夫还有一口气在,就不相信等不到那一天!”

    长寿宫

    文景年皱着眉拂袖在大堂走来走去,前皇后王氏,如今已是皇太后,端坐在八仙御桌旁,苦口温声地念叨:“皇上,他就是犯了滔天大罪,也还是皇族宗室,最多也只能给他本人治罪,祸不及他的女眷子嗣。”

    “母后,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再说,诛杀文景灏和他的子嗣乃是父皇临终口谕,我怎么可以忤逆父皇圣意?!”

    提到先皇,皇太后不由眼角一红,她站起来走到文景年身边,低声道:“皇上,景灏的长子就是丞相的嫡外孙,李义山权倾朝野,朝廷里有多少人全是丞相那边的,你如果立刻下令诛杀景灏和他的子嗣,他又怎么可能会罢休?!”

    文景年一时语愕,皱眉道:“可是,那些朝臣不都是我的臣子吗,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难道他们不懂吗?”

    皇太后叹口气,见她眉头紧皱,面色不郁,不由慈声唤了她的名字:“年儿,你刚刚即位,天下还不稳,你若是现在惹恼了李义山,在朝廷里怕是寸步难行啊!”

    文景年紧抿着唇,想到父皇临终之时对她说的话,不由慢慢冷静下来,她兀自沉思了会儿,才转过头,沉缓地对太后道:“母后,早晚有一天,我会让朝廷里所有人都只听我一个人的话,绝不会让父皇失望。”

    皇太后望着她此刻坚毅的神情,眼角不觉有些盈泪,这个神情很像当年的太子:“母后就盼着那一天……”

    翌日承阳殿上

    御前太监于殿前高声传报:“请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各归各班,皇上驾到,太后驾到!”

    群臣立即俯首下跪庄严地叩拜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按照文朝吏律,先帝死后,新皇便可即刻继位,而登基大典会在新君继位的一个月内择吉日举行,在登基大典之前的这段时间,新皇帝虽然被朝臣称为皇上,但是还不能亲政,若有急事,需由皇太后一起陪同主持。

    文景年穿着一身玄黑色的九龙衮袍,缓缓踏上金雕玉砌的御阶,待跟在身后的皇太后在后面的金椅上坐下,文景年才拂袖昂然端坐于龙案前,沉稳地道:“平身吧。”

    “谢皇上。”

    这时,文景灏已被侍卫押上殿来,垂头跪在地上道:“罪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镇静冷然的声音自御前传来:“你身犯重罪,本应严惩,但朕初继位,本该大赦天下,姑且饶你死罪。”

    “谢皇上。”

    文景年敛眉,沉声道:“朕还没说完,你假传圣旨,谋夺大位,死罪可勉,活罪难逃。来人,传朕旨谕,将文景灏押入廷尉大牢,由刑部严审定罪!”

    文景灏面色骤然一白,差点稳不住跌坐在大殿之上。

    “皇上,老臣有话要说!”李义山走出列道。

    文景年眼光扫向他:“丞相有何话要说?”

    作者有话要说:三更耗尽精力,终于盼到周末,为了补偿乃们,明天考虑加更(捂脸,两天连着更,也是日更啊喂!

    景灏恐怕没那么容易翘辫子,他的子嗣也是个大问题,暂时年年还不能动,但是也不能失去控制,要想想对策。

    另外下章年年终于要纠结她的身份问题了,她之前没有纠结,是因为她5岁母妃就去世了啊,除了知道从小不能给太医治病和隐藏身份外,没人跟她说过其他这些事啊,她所谓的喜欢就是要赐婚成亲,两个人在一起,至于成亲之后干啥,她其实根本不清楚。。。。。

    至于大姨妈,我可以脸红地说,她发育迟缓,还没来么|… …

30选后() 
“启禀皇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长殿下虽身犯重罪,但改过之心天可犹见;老臣请皇上念在宗室一脉,网开一面,将他遣出帝都,发往边疆;闭门思过;戴罪立功。”

    “不行!倘若说要念在宗室之上,那文景灏私传圣谕围剿八皇子等人,意欲谋害皇族子嗣,这笔账又怎么算!”

    朝堂之上,李义山虽俯着头,语气却是不卑不亢:“皇上,您的气儿也该消一消了,都已经做了皇上了,就要有容人之度,老臣请皇上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李义山转头对后面的大臣道:“你们说,老臣说的可否有理?”

    半数多的朝臣出列,拱手拜道:“臣等信服,请皇上网开一面。”

    文景年面若寒冰,一语不发。

    皇太后见状只得出声道:“皇上,就依照丞相的意思,将景灏远发边疆吧。”

    文景年眉头紧皱:“母后——”

    皇太后摇头看她一眼,接着道:“丞相,皇上仁慈,免去景灏的罪责,可是他欲弑君妄为,起兵造反,却也是不争的事实,若是皇上不罚,他日其他皇族子嗣也效仿了来,又将置我一国朝纲于何地?哀家以为,应免去他皇子封号,从此贬为庶民,如此才能令百官信服。”

    立于殿下的群臣纷纷点头,对这样的安排表示赞同。

    李义山也知道再逼下去,恐怕只闹个两败俱伤的结果,只好也退一步道:“既是如此,老臣也无话可说。”他转头对地上的文景灏道:“还不快谢皇上圣恩?”

    文景灏听到要削去他的皇爵,顿时颓丧地像斗败的公鸡,可是在李义山狠戾的眼神下,只得咬牙拜道:“罪臣谢皇上,如山重恩。”

    文景年沉着脸不语,众人一时也不敢动,直到末了,她微阖了眸摆手道:“带下去吧。”

    文景灏这才被左右侍卫押持着退了下去,紧接着另一个人却被押上殿来。

    文景年冷然的目光扫过殿下的人,侧头对站在一侧的刑部尚书道:“梁尚书,朕让你查的事,可办地清楚了?”

    梁桦昂身出列,恭敬地拜道:“启禀皇上,臣已查明仔细,孙大人的罪状尽数列在这份褶子之上。”

    殿前执事的太监接过他手中的褶子,送上御阶呈递给皇上。

    文景年接到手中,展开一看,英眉顿时挑起:“孙大人,你身为御林军统领,擅离职守,勾结外贼,御前兵变,意图谋反,这上面记录的条条罪名,随便一条就足以让你死上几百遍!”

    文景年扬起褶子,一把扔到跪地的孙长治面前,孙长治本就胆战心惊,此时更是吓得面色惨白,他深知自己所犯条条皆是滔天大罪,若是文景灏即位他自是得权得势,加官进爵风光无限,可是成王败寇,如今文景灏都自身难保,又怎么可能保得住他?

    孙长治浑身发抖,磕头如捣蒜:“皇上,请皇上开恩,饶过罪臣一条性命啊!”

    “朕只问你一遍,策划御前兵变的人,除了你之外,还有谁?若是你肯招出实情,朕倒是可以考虑酌情发落。”

    孙长治犹豫地张了张嘴,余光看到李义山狠绝的眼神瞪来,他的脸色顿时更加白了,他抖着身体,如风中残叶,文景年坐在殿上,似乎沉静耐心地等着他的回答,但是孙长治双手抓着地面,直至指节变白,最后却还是艰难地摇了摇头。

    文景年手按在龙案之上,目光冷凝至极,紧抿的薄唇迸出几个字:“带下去,当场杖则一百,之后押入刑部大牢,按律执行!”

    孙长治浑身一抖,顿时如失了魂魄一般瘫在大殿之上。

    “是,皇上。”两侧侍卫即刻上殿,一把押起如同一滩软泥般的孙长治,直接将他拖出大殿,很快外面就传来杖击声,夹杂着孙长治的痛嚎声。

    侧立于殿内的朝臣们听着外面惨痛的嚎叫声,心中不禁都起了凛意,但是他们都知道孙长治是罪有应得,这般一想,又觉得新皇赏罚严明,虽年纪轻轻,却颇有一代君王的魄力,心中反而少了疑虑,更加认可这位即将走上政治舞台的新君了。

    一会儿侍卫跪在殿前道:“启禀皇上,犯人昏过去了。”

    文景年摆手道:“押去刑部吧。”

    “是。”

    如此,由文景灏等人纠起的叛乱便算告一段落了,朝臣们见此事已经了结,接下来关心的自然是新皇登基大典的事情。

    新皇登基是事关国家宗庙社稷的大事,经过钦天监和史官的多方斟酌审核,定下了这个月最好的一个黄道吉日,在确定了登基大典的日子之后,众臣关心的另外一件事,便是册立皇后的事宜。

    除了皇帝的登基大典以外,册立皇后,亦是关乎朝政的重大事件,需要经过正式隆重的立后仪式,編载入册,之后昭告天下,普天同庆。

    按照吏律,皇后需要经过皇帝才能册立,高祖皇帝之前,律法规定新皇登基前若是已有正室,通常不需要另择人选,可直接将正室册立为后,当然皇帝也可以先将其他妃嫔纳入后宫,待日后再立为后。但是自从高祖皇帝即位时期,因为迟迟没有立后而导致后宫妃嫔拉帮结社,争宠夺位,险些酿成大祸,高祖皇帝盛怒之下一连废掉了八名妃子,并且下令自他之后的皇帝即位,必须同天册立皇后,以统领后宫,安定人心。

    文景年是首个以非嫡长子身份继位的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轻的皇帝,时年十六,尚未行大婚,也无妃嫔,于是新皇后的挑选便成了当今朝臣们最关心瞩目的话题。

    全权负责宫内所有礼仪的一品执事官踏步出列,拱手拜道“启禀皇上,太后。皇上登基,宫中不能久虚,臣等恭请皇上早日册立皇后,以安人心。”

    其他朝臣也纷纷出列拜道:“臣等仰望已久。”

    皇太后也考虑到这点,脸上难得溢出笑容道:“册立新后是件喜事,哀家想听听诸位可有何意见?”

    一个二品大臣拱手拜道:“回太后,臣以为此时若是选秀,时间上已经赶不及,本朝立后皆是从世家之女中挑选,先妃先后亦皆是出自士官名门,因而臣以为,此次新皇选后,也在世族中挑选为佳。”

    太后点头称是,另有几个大臣出列举荐道:“启禀太后,皇上,臣以为户部李大人家的小姐,品貌端庄,兰质蕙心,是皇后的上佳人选。“

    “连大人的千金,传闻才学臻冠京师,早有贤名,臣以为才是做国母的不二人选。“

    “鲁大人,连大人的千金虽说才学出众,可是据说相貌气质却甚是平凡啊,恐怕衬不起这一国之母的栄衔,也……” 这个官员险些接着脱口而出,恐怕也配不起皇上这般俊美非凡的仪容。

    “可是,立后当立贤嘛。”

    “要我说,慕大人家的二小姐才真是上上人选,不但相貌出众,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亦是样样精通……”

    群臣议论纷纷,朝堂之上一时沸沸扬扬,皇太后端坐在金椅之上,微微皱了眉,几个礼仪大臣及时出列道:“回禀太后,臣等已经录了名册,到时会将画像和档案都呈到宫里来,皇上和太后可以慢慢挑选。”

    皇太后这才松了眉头,正欲点头说好,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文景年却突然开口道:“不用看了,皇后之位,朕心中已有人选。”

    众臣无不惊讶地望向正襟端坐的新皇,见她面色坚定,神态十分认真,不由噤了声。

    退朝后,长寿宫里圆盘的八仙御桌上摆着时鲜的果蔬,精美的点心物事,两侧宫女躬然侍立,皇太后与文景年于八仙御桌前相对坐了,用着茶点,偶尔锁言几句,气氛温馨,其乐融融。

    皇太后看着面前的文景年一身金龙衮袍神采轩昂,气度天成的神态,不知怎么就想起了太子,心里不禁一酸,继而又是感慨万千。年儿和太子,五公主从小都是在自己身边一起长大的,虽说不是亲出,但是在她心里早就把文景年当做了自己的孩子一般看待,如今五公主远嫁,太子也不在了,幸好还有年儿,否则她的下半生恐怕就要孤苦伶仃了。

    如此想来,皇太后脸上不由显出万般怜爱的神色,不时伸手给文景年面前的盘子里添几样可口的点心,想到今日早朝的事,不由笑着开口问道:“皇上,不知朝廷里哪家的小姐有幸入了你的眼?可否说予哀家听听?”

    文景年正端着杯盏的手微微一僵,面色就起了红,对母后这般直接的轻言笑问,反倒失了大殿上应付群臣时那副平静镇定的摸样,窘然道:“哦,是唐尚书的女儿。”

    “哦?可是吏部尚书,唐宗贤的女儿?”

    “嗯。”

    皇太后想了想道:“哀家听先皇提起过,那唐尚书在六部的大人里,算是个谨然内敛,处事不错的官员,哀家倒是没怎么听人提起过他家的女儿,不过皇上竟然亲自相中,想来那唐小姐的摸样性情,该都是不错吧?”

    文景年略低了眉眼,就有唐韵曦温婉动人的摸样浮上心来,她的目光不觉柔软下去,唇边也溢出笑意来。

    皇太后阅人无数,见皇帝这般摸样,心中早已明了,笑道:“皇上若是能立一位心仪的皇后,自是天大的好事,哀家也替皇上高兴呢。”

    文景年抬起头来,咧嘴笑道:“哦?母后也觉得好么?”

    “自然是好的,既是皇上自己相中了,必然是喜欢的,帝后和睦,早得贵子,我朝有了太子,天下自然就会大定!这样,母后也就放心了。”

    文景年脸上本是欣然的笑意,却在听到那句‘早得贵子’的话时顿然僵住了,她微微侧过头,目光有些复杂。

    “这唐大人虽说官职不算高,但身居六部要职,倒也符合名门世族的要求,想来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若是皇上定下来了,就让唐家的小姐进趟宫予哀家瞧瞧,这接下来的事情就由哀家和各位礼官来安排,皇上就不需费心了。”

    虽然贵为太后,但是为儿女成婚的喜悦却是与寻常人家的父母无异,皇太后满脸的喜意,温声念叨着,心思完全放在了册立皇后的事情上,没注意到此时的新皇怔怔失神的摸样。

31纠结() 
文景年与皇太后简单再言语了几句;正欲起身离去,外面的侍女却突然进来传报道:“启禀太后;郡主来给您请安了。”

    皇太后闻言,脸上顿然显出些慈爱欣然的神色出来:“快请她进来!”

    侍女口中的这位郡主;正是当初原本要嫁给太子的岭南王独女凌雪华,文景年已经从母后处得知这位原本要做她皇嫂的女子,在得知太子的死讯后不但没有选择返回庐阳或是另嫁,反而坚持为死去的太子守节;此等深明大义之举;不但大力地稳定了当初因太子驾薨而动乱的朝纲,更令痛失爱子的皇后深感宽慰。

    文景年与太子虽不是一奶同胞,却自小就亲如手足,对于凌雪华对早逝太子的深情厚谊,自是感至肺腑,虽然未曾谋面,她对其却已经产生了不少好感。

    文景年随着皇太后一起站起身来,只见门外轻盈地走进一位身着素衣锦裙的高挑女子,往前略略走了几步便停住了,俯身行礼道:“雪华拜见太后娘娘。”

    凌雪华似乎并不知道皇上也在这里,边上有人小声提醒了一句,她微顿了顿,并未抬起头,接着又徐徐行了一礼:“雪华拜见皇上。”

    耳边有脚步声响起,明黄的靴子恍然出现在眼前,未及抬头,一双修长白皙的手便虚扶了她,有温和清澈的声音自头顶传来:“皇嫂多礼了,快请起。”

    凌雪华望着那微微朝上线条异常干净的手掌一顿,接着略吃惊地抬起头来,望着面前俊秀含笑的脸,一时竟怔了怔。

    文景年只觉一阵淡淡的药气袭来,但见对面的女子相貌素雅,目光明亮,她并无察觉有异,仍旧是笑然以对。

    这时,皇太后欣然的声音响起:“雪华啊,来,别站站着了,来哀家这边坐着罢。”

    凌雪华盯着文景年的目光这才闪了下,她微微侧过头去,恢复了平静的摸样,有礼地道:“谢太后。”

    太后又慈爱地看向文景年:“皇上,你也坐下吧。”

    文景年本来是准备走的,但是凌雪华刚来,她不便马上离去,便顺着重新坐了下来。

    凌雪华坐下的位置在太后的对面,正侧挨着文景年,这般坐下来后,文景年便闻到自凌雪华身上传来更加浓郁的药味,不觉迟疑着开口问道:“皇嫂,可是身子有恙?”

    这是文景年第二声喊皇嫂,第一声皇太后没听到,这一声可是听得清楚极了,她目光望向文景年,眼里有宽慰感动的神色。

    虽然凌雪华曾亲口言明,要为太子守节,皇太后也心喜她,但是先皇在世时始终没有赐她太子妃的封号,因而两人之间婆媳的关系总还是缺着些,而如今文景年这一声皇嫂,等于是明确认同了凌雪华的身份,一时令皇太后百感交集。

    凌雪华道:“回禀皇上,雪华身体并无异样。”看着文景年微微疑惑的神色,随即明白:“雪华自小喜医,也常常饲弄些药材,许是身上沾了些药气令皇上误会了罢。”

    “哦?皇嫂竟还会医术?”

    “略懂岐黄之术罢了。”

    皇太后在旁笑道:“雪华这是自谦了,皇上,哀家前阵子颈椎不适,太医院换了好几个御医都没瞧好,后来还是雪华给哀家治好的呢!”

    “哦?这般说来,皇嫂真是医术了得了!”文景年目光不觉钦佩起来,太医院御医的水平是举国有名的,凌雪华竟然能治好御医束手无策的病症,那医术真是了不得了。

    凌雪华听到文景年真诚直接的赞许微微一顿,随即有礼道:“皇上谬赞了,雪华受之有愧。”

    文景年自小涉猎极广,嗜爱奇文古籍,这会儿谈到医术,似突然想到什么般道:“不知皇嫂可读过《千藏经》?”

    凌雪华的目光骤然亮了一下,很快抬头看向她:“皇上也知晓《千藏经》?”

    凌雪华刚问完便觉刚才的话有些失礼,好在文景年也没在意,看得出凌雪华十分感兴趣,展颜一笑:“朕少时曾有幸收集到药王的《千藏经》,不过是孤本抄写,并不是原书。”

    凌雪华目光晶亮,“ 《千藏经》孤本已遗失数百年,即便是抄写,能够收集到也实属不易。”

    文景年点头,当初她也是机缘巧合下才寻到这本书,《千藏经》,文如其名,记载了上千种疑难杂症的治疗处方,不止如此,其中还海纳了各种针灸,创穴,甚至炼丹养生之法,称得上是一本海纳百川的传世医书。

    文景年素喜博览群书,虽对医学并不深研,但是少时不经意读到 《千藏经》中关于吐故纳新,动静结合的作息之法,却对她之后在雪山峰的自行修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是学到了些皮毛,便有这般大的作用,可见这本书不愧是对每个医者来说近乎共若神明的经典之著了。

    “皇嫂若是想要研读此书,朕可以将它转赠。”

    凌雪华蓦地抬起头,目光透着惊诧,像是不敢相信,连敬语都没用,急急地道:“你,你说的是真的?”

    文景年点头:“君无戏言。”

    凌雪华的眼睛亮了起来,一时激动,居然拉住了文景年的袖子,又惊又喜地望着她。

    文景年面带微笑地望着她,会把这本书送给凌雪华,一部分原因自然就如宝剑赠英雄,只有伯乐才能让千里马发挥最大的效用,而另一部分的原因,却是因为凌雪华是一名女子。

    当今世上有才学的多是男子,非为女子不博学,而是女子被世俗礼教束缚太多而埋没了才华,文景年真心地希望,女子也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学和能力,就算只是极少数。

    凌雪华好像忽然发现自己竟扯住了皇上的袖子,赶忙松开,她身子往后退了些,手低垂着,眼神却充满了感激:“多谢皇上。”

    皇太后在一旁望着两个才第一次见面的人完全沉浸在彼此的相谈之中,自己连句话也插不进去,虽是颇为错愕,却也为两人的和睦相处感到欢欣。

    文景年本无意多留,谈了会儿便从太后那儿辞别出来了,她信步走在白卵石砌造的宫廊中,暖阳照耀着她头顶的金冠闪闪发亮,俊美如玉的面容,加上象征帝尊的龙袍御带,整个人似焕发着淡淡的霞光;轩昂生辉,灿若明月。

    宫中不远处偶尔穿梭而过的宫女,无不有意无意地偷偷迷望着她们俊美无比的年轻帝王,多少人不自觉地痴痴停住,为那举手投足时的昂扬神采,为那回首凝眸间的风度翩翩,而不禁脸红如霞,望穿秋水,芳心暗许……

    而那不知碎了多少红尘心的少年天子,此时却轻蹙着眉头,陷在自己的烦恼里。

    文景年自认从小到大,无论文韬武略,还是权谋战术,她都不逊于其他皇子。

    过去她从未对自己的身份有过太大介怀,在她看来,女子男子同样是人,又有何不同?立业关乎的是才能高低,至于感情,若是喜欢便在一处就好,又岂在乎那男男女女?

    但是她现在突然惊醒过来,她不在乎,并不代表所有人都不在乎,她再卓尔不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