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舞长安-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这样就不对了,这种事要舅舅怎么开口?”霍去病在旁冷哼一声。

    “什么舅舅不舅舅,你还懂不懂规矩。叫你说话了吗?你当这是你冠军侯府?”刘彻借着霍去病的抢答发泄了一番心中的愤懑:“你不要以为朕没有你就不行!”

    “臣所言据实而已。军中本就有鬼祟流言说大将军刻意打压老前辈,都说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若是大将军在这大殿上说个‘不’字,只怕断的还不只是人家的财路……”霍去病话还没说完,就被卫青一个眼神拦住了。

    “这是行军打仗的苦差事,你当是什么名利双收的好事。”卫青冷冷地呵斥了霍去病一句。

    “这天下自然没有便宜的卖卖,既然脑袋别在裤腰上,若是成事了,却是比安享现世安稳要得更多好处。这有何不可承认的?”霍去病今日是不打算闭口了,他是打心底里看不上李家人。

    话音未落,殿上一卷案牍撇了过来,还好霍去病闪得及时,慌忙避开了。

    “就你话多!”刘彻怒喝一声:“要朕做主,可以。李敢你带走!”

    霍去病:“……”

    李敢:“……”

    两人互相瞥了对方一眼,都恨得将对方从自己眼中抠出来才好。

    “我不要!”霍去病一脸嫌弃。

    李敢正欲发怒,却忌惮座上君王,还是忍住了。

    “不是你要朕做主吗?”刘彻冷哼一声:“君无戏言,你没资格讨价还价。”

    说罢,他转头望向李广:“李老将军,我也准了你的请,还是跟着大将军吧。”

    “谢陛下!”李广闻声赶忙扣手拜谒:“老臣还有一请,老臣愿做先锋部队,为大将军肃清前路。”

    “像上次与博望候出塞那般顾头不顾腚的先锋?”霍去病冷笑一声。

    李敢闻声炸了:“霍去病,你再三侮辱我父亲,我……”

    “你什么你!”霍去病冷声打断:“没听见方才陛下的话?叫将军。”

    “……将军。”

    李家父子退下后,刘彻有和卫青说了几句体己话:“李广这人,你看着用,也莫太当真。把人安安全全给带回了行了,朕把他小儿子指给去病麾下,也是想他李家二人不再一处,总有一人能立下战功吧。”

    卫青其实也犯难,但是他并没有言明:“臣就怕万一。”

    “你是福将,也就你能压压李广的晦气了。我怕去病年少,压不住他。”

    卫青不愿再言,为人臣子,替君分忧,他责无旁贷。

    回到府上时见李鸾正于园中烹茶看书,虽是散淡浮生,却只觉一世廓然。心中诸多明灭,也在刹那清明。

    “你倒是兴致好。”他款款落座,捧起她案头的一杯茶,送到嘴边徐徐吹了吹。

    “不然呢?”身旁人轻声道:“我都不知要去哪?好像每日都是在盼着你回家。”

    “不如我们生个孩子,保你不闲着。”卫青眨眼望向着李鸾,却被对方一个冷淡的眼神弄得笑了出来。

    “怎么了?韩说就是这么告诉我,说他家夫人现在眼里根本没有他,只有襁褓里那白玉样的小娃娃。”

    李鸾怼道:“你以前那样讷于言辞的一个人,如今倒像是百无禁忌了,满嘴挂着的竟都是这样不着调的话。”

    “我只是觉得,以前就是我话太少,才会错失你那么多次。”卫青浅笑凝眸,将手中的茶杯落在桌上:“阿鸾,我实在不舍。为何这样多年过去了,我还是逃不脱要被迫离开你的命运……如果可以,我恨不得时时刻刻都能与你在一处。”

    李鸾听出了他的认真,只是她以为这个话题深入不得。越是深入,就越是平添两人的忧愁。

    “得了便宜卖乖是不?”李鸾佯装笑靥粲然:“知道你有你的是要做,我不过就是嘟囔一句罢了。”

    “阿鸾,你过来……”

    “嗯?”

    话音未落,一个吻就浅浅覆了上来。

    李鸾是头一次取出卫青的战甲来仔细端详,上面的每道残破都是一刀剑伤。若是爱着一个人,你是无法去想象,那些冰冷的坚韧划在你心爱之人的身上是何等一番景象。

    只怕天塌地陷,也不过如此吧。

    这些年她只管躲到南方去了,再未送过他出征。她未必没想过,这些年他独自一人面对的是什么。只是当今日摸着这战甲之时,她才恍然察觉她错失了的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大汉就不许带女人出塞?”她不禁问道:“我可以在你身边照顾你。”

    “你在,我只怕再无心应战了。”卫青浅笑:“你在长安,很安全,我才没后顾之忧。”

    “若是我是男人就好了。”

    “可是我不喜欢男人啊。”

    李鸾不禁笑了:“若我为男儿,你必须喜欢。”

    卫青见李广利是在军营中,那日李延年所托之事,便是让他那不成器的哥哥能重回军中。

    卫青允了,与了他一个后勤的差事。

    李广利前来拜见时,见座上人眉目清明,着实与他心中所设想不同。

    “你的事我已经安排下去了。”卫青待他倒是一贯的客气:“比起操练的兵士,算是清闲差事了。”

    李广利心中其实是对这样的安排不满的,他听过卫青的事,一个冒姓的奴隶之子居然能位极人臣,他广利莫非就不能平步青云之上吗?

    竟给自己安排在炊伍之中!

    但他只能装作感恩戴德,俯身道谢后退出帐外。

    他出来时,恰巧碰见了匆忙前来的霍去病。他虽不认得是谁,但看这少年雄姿英发的模样想必就是有来头了,忙上前去拜会。

    谁知霍去病根本不看他,径自入了卫青帐中去。

    李广利暗暗在心中啐了一口,便也转身恨恨而去。

    “什么人?还想和我搭话。”霍去病进帐来就不禁嘀咕了一句。

    “我军中的人,还要你各个都识得吗?”卫青淡淡道。

    “那倒不是,只是觉得此人太不懂规矩。什么身份,朝着我就迎上来。”霍去病也并不是十分在意:“舅舅军中可是很少见这样不懂规矩的兵士。”

    “新兵而已。”卫青抬眸望了他一眼:“你呢?看来你麾下人都很规矩呢。”

    “我麾下全是不懂规矩的野狼,这不又刚牵回来一头倔驴吗?不过没关系,我治他们可有办法了。”霍去病笑眯眯地盘腿坐下,不自禁将自己凑向了卫青身边:“舅舅,我是来给你赔罪的。”

    “嗯,说来听听。”卫青不以为意。

    霍去病盘算了一番,试探道:“陛下要我挑人了。”

    “嗯。”卫青放下手中军报:“除了曹襄,你随便挑。”

    “您放心,我才不要他。”霍去病依旧笑得涎皮赖脸:“我这边已经有位小爷要伺候,再来位小爷,我就得做孙子了。”

    “你何时做过孙子?”卫青被他花言巧语逗得不禁笑了:“对人家客气些,李敢不差,骑射皆精,可堪重用。”

    “我心中有数。”霍去病眨了眨眼:“不过重用是万万做不到的,不排挤打压他也就是我肚量宽宏了。”

第265章 失策() 
初春塞外; 草木衰微。

    即出关塞; 按照原定的计划,霍去病领着五万精骑先行向西北方向奔袭; 卫青则押送辎重与粮草在其身后分道而行。

    此次战役; 坐镇长安未央的那位不可不谓是势在必得。他打从去年便已下初算缗钱令; 将盐铁的炼制买卖均收归中央管理; 为的就是此次决战筹集军饷。与此同时; 对于漠北单于动向的斟茶,打从一开始便没间断过。

    如此风声,自然也走露道了塞北的单于帐中。

    赵信已为伊稚斜画计,令单于将大军搬至塞北边寒之地。赵信在卫青军中呆过; 对汉军骑兵的实力还是有一些自己的揣摩。他觉得汉军并不可能真的深入到腹地来与单于的主力军对抗衡; 如此收尾不顾,不可不谓冒失。

    赵信以为; 卫青为人稳重,定不会做此决断。

    伊稚斜自然信他; 很快便将自己的大军调至漠北。

    两方的消息彼此都算是心中有数; 长安的那位早也问询单于想漠北蠢动。

    刘彻认为必要利用匈奴此时以为安枕无忧的松懈,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因此; 他选择让他的二位爱将领率领十余万兵力与战马、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

    塞口,舅甥二人道别。

    霍去病倒是没什么牵挂,反而是卫青不放心,仔细嘱咐了多遍。

    按照刘彻决议; 此次霍去病率领的五万精兵是要正面迎击匈奴十万大军的。他虽然有过以少胜多的经验,但多数是逐个击溃的突袭战。像这样与训练有素的主力部队正面对抗,霍去病其实并没有什么经验。此次境遇,也要比以往凶险许多。

    卫青自然是不放心他,怕他年轻气盛。但他也了解去病,虽然脾气不好,但却不是个暴躁的主,心思与性情都十分的稳重。

    但作为舅舅,他还是得叮嘱他万事小心。

    “舅舅莫要担心,届时去病与舅舅于王庭相会,必取那单于最好的美酒献于舅舅。”

    言罢,少年将军英姿飒爽、立马横刀,率领五万轻骑一路东去了。

    卫青率大军出定襄不久,便又侦骑来报,单于闻讯汉军大军压境,只是转移了辎重,但并未东去。反倒是部署精兵于大漠北缘,意欲迎击汉军。

    这实在是与他们一开始计划有了出去。

    原本迎上匈奴主力的应是霍去病率领的五万轻骑,卫青押送的辎重粮草准时接应,为其补给。可现在情形确实恰恰颠倒了过来。

    “大将军,这如何是好?”中将军公孙敖也不禁犯难:“霍将军将精兵强将都领走了,咱们带的兵虽不少,可多为甲士。单于兵强马壮,且数目极众,恐难应对啊。”

    “末将愿为先锋,为大将军开路。”李广闻声赶忙请战:“请大将军与我三千骑兵,末将定不辱使命、肝脑涂地。”

    卫青不言语,只是沉默地望着行军地图。

    公孙敖知道卫青心中在想什么,让李广大前锋,实在是下下策。

    许久,卫青轻声道:“李将军,我予你一万骑兵,你同赵其食一同想东路迂回,为我策应如何?”

    “大将军,可万万深思熟虑。一万骑兵,并不是小数目……”公孙敖正要制止,却被卫青一个眼神制止住。

    “大将军愿意给,老夫只怕还带不了!”李广闻卫青此言,也不禁怒上心来。

    此番出塞,他是刘彻亲封的前将军。遇上如此紧急情形,前将军不大前锋,说出去都让人笑话。

    真当他李广已经莫能“饭否”?

    “李将军莫生气,实在如今军情如此。赵其食与后将军曹襄皆是后辈,我实在是怕他们不能堪此重任,所以值得依仗老将军。”卫青仍在宽抚。

    刘彻将这个锅扣在他头上,实在令他如芒刺在背。

    如今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再寄希望于年过花甲的李广身上,但毕竟他在军中又有极高的名气与威望。卫青是断断不希望这个人跟着自己出事的,他想要自行迎击匈奴的大军,李广的部队届时侧翼穿插进来,打单于一个措手不及。

    再加上刘彻亲自嘱咐的,不能对李广再委以重任,卫青自然也不能违逆。

    李广虽不愿意,但仍旧拗不过卫青的命令,毕竟是他的直属上级。

    他出门时还愤愤不平,嘴中满口的抱怨,认为是卫青夺走了他最后一次为朝廷立下战功的机会。

    “李将军年纪一大把了,求生欲还是这样强。”公孙敖不禁叹道:“其实只要大将军此番真的可以击退匈奴主力,李老将军沾光封侯也是板上钉钉的事,他何须如此。”

    “你不懂。老将军在军中多年,除了爵位,他心中还是有自己的抱负。”卫青眉也没抬:“他是在沙场上过来大半辈子的人,值得敬重。”

    公孙敖不说话,他觉得卫青的神情不同于往日。

    尽管他素来话就不多,但神态却从未像此次如此凝重过。

    看他的表情公孙敖就知道,此番大前锋实在是凶多吉少,连他自己都了信心。

    “五万兵力分出一万去,那还就剩下四万,剩下的甲兵和走夫在匈奴铁骑面前可谓是不堪一击。”公孙敖也不禁喟叹:“将军可有应对?”

    卫青沉默了须臾,抬眼望向公孙敖。

    “为今之计,也只能以不变应万变。”

    卫青一清早便开始集结军队,曹襄一直跟在卫青身边。

    “大将军,可否允我一些人马,为将军策应?”

    卫青望着他须臾,拍了怕他的肩膀:“你还没有实战经验,就呆在我身边。”

    “此次凶险,世子还是听大将军安排吧。”公孙敖也不禁在旁符合道。

    “军中没有什么世子。”卫青提醒道:“中将军公孙敖听令,领三千骑兵开道。”

    “诺!”

    这一行几乎奔袭了千余里,竟横横穿过了广袤的大漠。

    不出意料,他们与单于部队撞上了。

    伊稚斜隔着老远就望见了坐镇汉军的那个身影,这个与他交手了十年的“老朋友”,原来与他想象中的样子颇为不同。

    千里风尘仆仆的奔袭未让他露出一丝倦怠,反倒是那双眼睛熠熠生辉,隔着大漠飞沙也能看的分明。他跨在马上,看的出身形颀长却有力。

    他不禁想起李鸾来,听赵信所言,她最终是跟了这位大将军了。

    伊稚斜一直觉得是卫青强占了李鸾,可直到如今见到卫青,他觉得此人大约就是李鸾会喜欢的样子吧。

    他心中不禁升起腾腾怒气来。

    到嘴边的肥肉竟就让她这样溜走了,早知道当时必不该心软。

    汉军一侧,看到匈奴十万雄兵,公孙敖不禁心中有些慌乱起来。

    他望向卫青,见他神色倒是镇定,却也看的出眉头是紧锁着的。

    这无疑是一场苦战。

    ——“你身上若是再添一道伤口,回来我定不饶你!”

    大军压境之际,卫青不禁想起与李鸾再城门口的分别。

    他将人拥在怀里,任凭冰冷的甲胄包裹着的她柔软的身体。

    “我会平安回来。回来时,我们就成亲可好?”他在她耳边温存一句。

    许久,她在怀里,甜甜应了一声:”好。”

    他知道,她没说的话还有很多,却也不必再说了。

    “全军听命!”他对着三军下达了命令:“出击!”

    卫青走后,李鸾就觉得身子不适,整日睡在房里饮食不思的。

    桃花观察了几日,看着她实在是神思倦怠,便请了大夫来府中诊断。

    未料到,竟是大喜。

    “如此大事,比修书一封赶紧告知大将军!”

    李鸾自己都没回过神来,怎么这就有喜了。

    她望着自己的肚子,平平坦坦的,怎么里面竟又孕育出一个孩子来。

    不过她的心境确实与十几岁时不同了,对于一个新生的产生,她也不禁心生敬畏。

    她心中又惊又喜,唯一遗憾就是卫青此时不能与她一同听到这个小消息。

    可想到卫青此时正在塞北作战,她心里就难免担忧恰来。

    “莫要惊扰大将军。”她对桃花言道:“如今大战在即,切莫让他分心。”

    “可这等大事,若是不告知大将军,想必他是要怪罪的。”

    “无碍。”李鸾笑道:“他知道只会忘乎所以吧。”

    虽然觉得有些难过,这样的事竟不能与最爱的人分享。

    但什么比他的平安还要重要呢?

    李鸾想想不禁低头望向自己的小腹,她笑着说:“娘亲会保护好你,你一定要乖乖的,等你爹回来。”

    长安城里冷冬渐暖,塞北确实苦寒难当。

    卫青亲自打头阵,与匈奴先锋军队冲击了三个回合,颇感甚是艰难。

    匈奴人实在兵强马壮、训练有素,兵力又是他们的两倍以上,实在难以应对。

    “闹也闹够了吧。”伊稚斜坐在军中,抬手示意道:“大军给我冲击,谁将卫青的首级提来见我,我必为其封王!”

    此声一出,山呼响应。

    “全军后撤。”卫青转眼的瞬间看都骑兵身后延绵不绝的武刚车,随即心生一计。

    “武刚车接环!”

第266章 登临() 
武刚车本可运送粮草与武器战车; 如今道被他也可以用来结营作战。车身要蒙上牛皮犀甲; 捆上长矛,立上坚固的盾牌。从开孔之上架上箭弩; 犹如竖起了一道坚固的城墙。

    匈奴骑兵屡屡突破不入; 却还被武刚车里射出的利箭所伤; 死伤颇众。

    “将军当真是妙计; 如此便可以拖延半日; 只等李将军的策应到来,咱们再一同阻击!”公孙敖不禁赞叹,他真的是服了卫青,也庆幸是跟在他身边。

    即便是遇上如此不利的局面; 他也不轻言放弃; 所做之对策不可谓不稳重,不可谓不妙绝!

    此时若是换上李广; 只怕是要硬着头破冲进匈奴军中,誓要与单于杀个鱼死网破了。

    但卫青没有。

    他虽比李广小一辈; 但确实比他更有谋略; 也更加沉稳。

    大将军这个名号,刘彻断不是白白给他的。

    “不可大意。”卫青望着一波波冲上来又溃败的匈奴军队,神情依旧凝重:“敌众我寡; 总有我们疲惫的时候。”

    武刚车虽然坚固,但也不是万能的,仍然面临被冲破的可能。

    现在就希望李广的军队可以快一些抵达,从侧翼给单于一个措手不及。

    伊稚斜其实比卫青更要心急几分; 他远远看着卫青,恨不得将他项上人头拿来盛酒。但他几波人马扑上去,却始终扑不到卫青跟前去。

    伊稚斜坐在王车上目光宛如鹰隼,他此时真恨不得自己上前去,与卫青来个一对一的较量。

    可这毕竟是一场浩大的战争,作为主帅,也作为匈奴的单于,他必须让自己镇定下来。

    匈奴军的士兵伤亡惨重,汉军也好不到哪里去。

    虽然武刚车接环起到了护卫的作用,但还是不免有几处军营被匈奴人冲散了。好在主力部队尚存,但却是兵困马乏,疲于奔命。

    卫青望向身边的曹襄,他看起来无恙,但却像是真的眼前的困境吓得有些胆怯了。

    他自幼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虽然向往可以光耀门楣,但从未设想过沙场之上生死之间竟会是如此一番境遇吧。

    血流漂杵、横尸遍野,又岂不是常事吗?

    “曹襄。”

    身边人轻道了一句,曹襄回过神来,见卫青正望着自己,瞬间为自己的局促而感到羞耻。

    孰知那人并未戳破他的心事,只是淡淡地到了一声:“跟紧我。”

    只是三个字,犹如千钧落地,一时间杳无声息。

    曹襄终于明白自己的母亲平阳公主为何会如此中意这个男人,她不仅爱慕他,还将自己的儿子交给了他。

    那份情感,除了男女之情,只怕是还有说不清的爱重。

    她是仰视他的吧。

    曹襄似乎从未见过母亲如此仰视一个男人。她是一个要强的人,高贵的身份让寻常男子难以入了她的眼去,除了这个出身为奴的大汉将军。

    曹襄此时看着卫青,他可以想见母亲跟在他的身边,必然会得到她一直想要的那种幸福。

    两方兵马就这对峙直到日暮时分,双方都显出了疲态来。

    李广的援军迟迟未到,卫青心中也估摸着等不到这位李老将军了。

    就在此时,忽然狂风大作,千里漠原之上瞬时飞沙走石,烟沙弥漫。

    风向一直向伊稚斜军队的方向吹去,无数兵瞬间被沙土迷了眼睛。卫青抬头望向天空,只见这疾劲朔风没有要停歇的意思,反倒又愈演愈烈之势。

    “听我号令。”他知道成败在此一举,若是错过,只怕这几万人都要折在着荒原之上。

    届时,就真是英魂幢幢,白骨枯枯的修罗场了。

    “公孙敖听令,带五千人跟我冲出去!”他做了决断,也唯有这个决断能让他看到一丝生机。

    “将军!”公孙敖在旁劝慰道:“使不得啊,此番出去,其实不是送死?”

    “出去便有一线生机,若是不出,你我都要死在这里。”卫青一把揪住他的领子:“公孙敖,你若再拖延,休怪我治你延误军机之罪!”

    “诺!”公孙敖从未见过卫青如此激动,却也是这种他的那种难得的激昂,让公孙敖觉得似乎已是看到了生机。

    跟着大将军,是就是战死沙场又如何?

    虽死犹荣!

    不过须臾,五千兵马已集结完毕,卫青几乎没有做停留,只对着曹襄说了一句“听我的军哨声,哨声起,让军队从两翼迅速驰援。”。

    言罢,就带着人杀出了重围去。

    烟沙弥漫,那五千人驶入黄沙之中,曹襄根本就看不清发生了什么,只是未过多久便听到对面的匈奴阵地上传来了惨叫之声。

    大风不熄,沙石扑面,卫青乘势兵分两路指挥骑兵从两翼突破了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