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舞长安-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应是因为一身的伤痛,失了力气,下马的时候没有稳住,从马背上掉了下来。

    胭脂看着他脸上的伤痕,还有粗喘的呼吸,便知道他那威风凛凛的寒甲之下,定然是一身遍体鳞伤。

    少年抬起头来,月光映在他的面庞,嘴角的淤青还挂着血丝。

    他费力地挺起了身子,抬起头来望着呆滞的胭脂。

    东方朔见胭脂呆立在门前,便也疾步赶上前来一窥究竟。可他目光一落到门外遍体鳞伤的少年身上,也不由为之一震,咋舌不语。

    “胭脂姑娘……阿鸾人呢?我们约好的……她答应我,她会等我回来……一起过重阳节的。”他的声音有些衰弱,说话也断断续续

    胭脂望着他,眼眶不由地湿润了,心中不忍告诉他真相,只是轻声嘤咛了一句:“卫大哥……”

    “她人呢……请帮卫青转告她,我路上有些事耽搁了,叫她不要生气……”卫青仍执着地询问。

    “你来晚了……”身后原本默不作声的东方朔看不下去了,忽然寂寂开口,揭晓了结局。

    “她已经走了。”

第95章 夫人() 
刘彻从芙蓉帐中醒来的时候,屋外的明月光正透过窗棂,穿过画屏微微地照在他眼前的珠帘之上。

    夜凉如水,静谧一片,只能听到那烛台上微弱的烛火,灯芯微微爆裂的声响。

    枕边人依然沉沉地睡着,面容暗香又沉静,似乎又一个好梦。

    他轻轻从绫罗被衾中坐起身来,生怕惊扰了她,静悄悄地望着窗外的月色,回忆着睡着之前的事情。

    今日的就喝得是猛些,或许也是他心中有些愁虑。再加上羽林诸将群情高涨,气氛一直持续沸腾,也惹的他原本微冷的心坎,又被这汹涌澎湃之气,弄的一汤豪情温热。

    “陛下”枕边传来一个睡意惺忪却十分温柔的声音。

    刘彻微怔,望着窗外帘卷西风,只觉得身上似乎还有些许发热,似乎酒意还没有散尽,头还是懵懵的,手心也滚烫一片。

    他不由抬手抚了抚额头,轻声问道枕边人:“朕什么时候回来的”

    身边人轻轻起身,抬起温暖的小手摸了摸他渗着微微薄汗的额头:“您今日开怀,似乎喝得有些多了。是羽林卫们将您送回来的。”

    刘彻依旧揉着太阳穴,依稀记得自己是与诸君痛饮,和兵士们在一个坛子干了几大碗酒后。

    但究竟时何时脚步虚浮,人事不知,他当真是一点也记不得了。

    都说酒入愁肠千杯少,究竟自己时喝了多少?

    他无奈地笑着摇了摇头。

    “您口渴吗?子夫给您倒些水吧。”身边的女子关切地问道,坐起身来,说着就要下床去给他倒水。

    谁知还没爬到床沿,手腕就被身后的人一把拽住了。

    女子回头,却发现他沉沉的眸子,仿佛深不见底却又宁静安详的幽潭,在这样寂静的夜里,昏暗的烛火慢慢闪烁,映照着他棱角分明的俊逸的面容。

    素日里,他总是忙于政事,看起来卓绝又威严,几少见他言笑。每每来她这里,面对她的诚惶诚恐,言语也总是温柔,没有丝毫因为她的出身的轻慢。

    相见如宾,温言慢语。

    可就是如此,才让她总是感觉两人之间似乎还是有着无法靠近的隔阂,她倒是羡慕皇后,听说他们总是面红耳赤的争吵,有时候吵得阖宫震动,上下不宁,但却有着凡俗夫妻的烟火气息。

    而与她,却不能像一般世俗的民间夫妻。后来她说服自己,或许这就是因为自己的出身,自己身为妃妾,自然享有不到那样的脉脉温情,更不能与皇后娘娘去论个短长的,帝王之家或许便是如此吧。

    可今夜的他,眼中不知为何竟也有了点点柔情,静静地凝视着她,却又说了许多温存的话,到让自己的脸上又浮现出少女一般的红晕了。

    “你别动,朕不渴。”他的目光犹如窗外温柔的月光,静静地覆盖在她身上,许久才轻声念了一句:“你现在身子沉,别总起来了,外边凉。”

    说着他伸手将她整个人都拉进了自己,让她俯下身去,把头轻轻枕在自己腿上,又一把拉过一旁的丝罗被衾,轻轻地披在她的肩上。

    子夫心中一阵温暖,枕在他的膝上仿佛被一片温柔的羽毛包围一般。

    今夜,这是他们少有的叙话与温存了。

    子夫不禁想起在平阳侯府的最后一个夜里,她诚惶诚恐地被公主安排送入他的房中,他高大挺拔的身影出现在珠帘前时,她的心都快要从喉咙中跳了出来。

    初见时分,匆匆相视一眼。

    他轻微颦蹙了一下眉头,眸中光芒微漾,子夫心中瞬间落了半拍。

    那一夜,两人同寝而枕,却无话。清晨起来时,他忽然拔掉她发间的簪子,朝着自己的指腹用力一刺,将几滴嫣红的鲜血挤在了身下的被衾之上。

    她当时吓坏了,正要惊呼,却被他一只手指堵住了正要启开的红唇。

    “宫里面的事,坏事多,好事少。你要慢慢习惯才好。”说着,他嘴角展开一个温柔的笑容,子夫觉得自己心中的惊戾,似乎在那一刻消融殆尽。

    其实,她在那一刻,便已对他动心。

    她枕着他的膝盖,感受着他沉着的呼吸,屋外帘卷西风,秋风萧瑟,他们依偎在温暖馨香的芙蓉帐中,灯火昏黄,融融软软。

    “春陀也真是的,干嘛叫人把朕送到你这里来,你现在最重要的便是安胎,朕这样一闹,怕是搅了你的好梦。”他温言软语道。

    “陛下就是子夫多好梦。”她脸上微红,说的确是真心话。

    刘彻微笑,抬手轻抚摸她的额发:“子夫的头发很漂亮,像黑亮的丝绸一样。子夫的眼睛也漂亮,和……”

    他自己微微怔了怔,才又缓缓说:“和你弟弟卫青一个样。”

    膝上的人抬头,一双如秋月落水的眼睛望着他:“陛下见过卫青了?”

    “见过了。”刘彻轻声道:“朕觉得他很是不错,找个合适的时机,想要把他收在身边。”

    “那臣妾不到经常可以见到弟弟了?”子夫大喜。

    刘彻望着她美丽的面容,不禁又浅浅一笑:“你们姐弟,当真情深。”

    子夫低下头去,将头重新埋在他的膝上:“子夫虽为人奴婢,但是公主大度宽和,又伴在母亲兄长身边,侯府的生活倒也算美满。可弟弟他从小就离开母亲,在他生父那里受了许多苦,他心性柔善,自然是不跟我们说这些。但能从生父那里跑回来投奔我们,必定是受了很多的苦……”

    谁知身下的人一震,沉默了半晌,才低吟了一句“生父?那你们…”

    子夫这才意识到自己被刘彻一时的体贴弄昏了头,说漏了嘴,如此岂不是将卫青冒姓的事都和盘托出了,冒姓是可是大罪一桩。他连忙慌张起身,要朝着刘彻叩拜请求:“子夫失言了,求陛下饶恕,求陛下……”

    谁知身边人没等她说完就一把把他拉进了怀里,用他温柔又宽阔的臂弯熨帖着她瑟瑟发抖的脊背。

    “你小心些,别吓到我们的孩子。”他的声音没有波澜,胸口的心跳依然宽厚沉着:“你总是小心翼翼,谨记这朕是你的君主,却忘了朕还是你的丈夫。”

    丈夫……

    子夫只觉得这世上,再也没有两个字还要悦耳。她也从未敢想,身边的人会这样说。

    “不就是冒姓吗?无妨,你身怀帝裔有功,你的兄弟既然他投奔了平阳侯府,那朕做主,他从此就是卫家的人了。朕还会赐他表字,坐实他的名分。至于赐什么表字……容朕再想一想。”他的声音十分平静,倒像是在说一件寻常的事。

    子夫依在他怀里,任由她身上的暖意渐渐散去自己寒意,轻声呢喃道:“子夫替卫青谢过陛下。”

    “傻瓜……又不是什么大事……”他轻声安慰道:“朕很看重你肚子里孩子,这是朕的第一个孩子,你要好好地保重自己,保重我们的孩子。”

    “诺。”她轻声应道,心里沁甜。

    “只是让他来朕身边,还是得缓些时候。朕总来你这里,若是再把你弟弟带在身边,只怕会引起有些人不满了。”身边人又幽幽叹道。

    “子夫懂的。陛下垂青,已是无上隆恩了。子夫不敢再有非分之想。”

    “你啊…”

    刘彻正准备说什么,忽然门外门帘轻动,有人进来了寝殿来,隔着雕花琉璃屏风轻声唤道:“陛下……”

    “什么事这时候进来,还懂不懂规矩!”刘彻轻声喝道。

    屏风外的人闻声连忙跪下:“老奴该死,但是方才陛下的骑郎公孙敖方才在殿外求见,说有要事要禀报陛下,还让老奴把这个交给您。”

    刘彻眉毛一横,闻声松开了怀里的子夫,赤着脚他在松木地板上,走出屏风外,看见春坨跪下地上,双手将一块檀木腰牌高高聚过头顶。

    刘彻皱了皱眉接过,那腰牌他只看了一眼便已认得,沉默了半晌,轻声道:“公孙敖,他还说了什么……”

    “他说有人拿这腰牌,冒大长公主之命,谋害羽林卫士……”春陀说着,不禁谈起头来望了望屏风后的动静:“卫……卫青。”

    “混账!”刘彻大怒,一把将手中的檀木腰牌重重地摔在地上。

    屋内忽然传来桌椅倒地的声音,刘彻见状赶忙冲进去,发现子夫脸色苍白跌倒在了地上,连忙将她扶起。

    “朕不是说,叫你不要下来吗?”

    “陛下……弟弟他……”子夫说着就倒在了刘彻的怀里,呜咽了起来。

    “娘娘莫慌,公孙敖大人说他已将卫青救出来了。”屋外春陀连忙唤道。

    “以后话能不能一次说完!”刘彻轻抚着子夫轻颤的脊背对着屋外的春陀咆哮道,说罢又将低头对怀里的泪人说:“你放心,朕在这里,没有人能伤的了你,伤得了卫青。”

    “陛下,弟弟他没有错,都是子夫不好,惹怒了娘娘,子夫知错了……”她话还没有说完,一只温热的手指挡住了她冰冷的嘴唇。

    “宫里的事,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不许胡说……”他怔怔地望着她,眼神沉着又坚定:“你只要记着,朕就是你的天,朕就是你的倚靠。”

    说着,他将泪流满面的子夫扶起来,让她在床上坐好,才对着屏风后面的春坨问道:“那卫青现在人呢?”

    “公孙敖说,他被救下以后又急匆匆走了,说是身上还有陛下交代的事情。”屏风外的人答道。

    “他受伤了吗?”

    “这……”春坨不敢说,害怕有让屋内的子夫心神难宁,据公孙傲方才在殿外与他描述的样子,那卫青虽然被救下,怕是也去了半条命。

    可又是什么紧急的事,还能带着一身的伤纵马离去……

    春陀摸不出这伤势的深浅,当真是不敢回答。

    “派人把他给朕找回来!”刘彻怒吼一声:“朕就在未央宫中等他,朕倒要看看,谁这么大的胆子。把皇后给朕叫起来,让她去未央宫中候着。”

    “陛下,这夜都深了,娘娘怕是早就休息了……”

    “她若是起不来,你就跟她说,朕要封卫子夫为夫人!”

    “陛下……”

    “去!”

    话音一落,犹如沉重奏响。未央宫中,今夜注定无眠。

    长安城外。

    马蹄声一路颠沛流离,马背上的人狼狈赶到山峦起伏之下的草原上时,李鸾留在树下的那半坛酒,菊花香味已经散尽了。

    他从马背上跌跌撞撞而下,身体因为疼痛,不住地轻晃,一路磕磕绊绊,才到了树下的衣冠冢前。

    他艰难地俯下身子,以手撑地,好不容易才缓缓地正襟危坐下来。

    月光静静流淌洒在那黄土之上,酒坛旁一只白狐模样的胡头面具静静地躺着,眼睛的空洞黑黢黢地望着他。

    他伸手将它拾起来,嘴角不禁轻颤,手指狠狠地握紧,沉默了许久,低眼望着地上那半坛子的香味已散尽的菊花酒,还有旁边一碟摆的工工整整的重阳糕。

    他抬起头来,又转眼望着那矮矮的黄土,忽然开像是自言自语一般,在寂静无人的荒原上,轻声道。

    ”看来,今日她是先与你约好的。韩大人。“他的眼睛中的星云仿佛被什么遮蔽住了,透不出一丝光来:”我到底是晚了一步。”

    黄土默不作声,只有萧瑟的秋风呼啸着吹过。

    “她从来不会说谎话,每一次的说的谎都很拙劣,别人一眼都能看出来。”他声音比秋风还萧索:“可是这一次,我居然没能看出来。”

    说着,他忽然猛烈地咳了起来,身体剧烈地震颤,仿佛惊涛骇浪的海面上飘摇的小船,随时都会散架。

    白月光温柔滴蒙在他的身上,他咳了许久,才终于停了下来,稳住了自己的脊背,稍稍缓过一口气来。

    须臾,他忽然长叹一声。

    “她心里敬您,爱您……”他说着说着,眼中原本就微茫的光彻底熄灭了。

    “可是她恨我。”

    话音刚落在这静悄悄的原野之上,他一直强忍坚持的身体忽然轻晃,意识混沌如泥浆,犹如山峦崩塌,岩石成灰,岿然不动的背影顷刻之间颓然倒下。

    世界倾覆,人事不知。

第96章 厚封() 
他不知自己究竟昏过去多久,直到一只手一把搭住了他的肩膀,将他快要散架的身体一把从潮湿的泥泞中拽了起来。

    他嘴角的血已经干涸,缓缓地睁开沉重的眼皮,借着月光望着少年的面容,想要出声,却只觉得喉咙腥甜。

    “阿说……”

    少年垂眸默默望着遍体鳞伤的他,一把将他的身子扶正,黝黑的眸子伴着粼粼月光凝视着他:“你怎么把自己弄成这样?”

    他沉默着不说话,须臾又猛烈地咳了起来,脊背不住地震颤了起来。

    少年不理会他,怔怔看向他身边的那一柸黄土,在月光下暗黝黝的,眸子中的光不禁轻动:“这是他吧。”

    卫青渐渐才缓了一口气,眼睛却不敢看他,只是轻轻颔首。

    “你们若要演要生死离别,就别来碍他的眼。他根本不想看见。”韩说说着收回目光,扶着膝盖站起身来,顺手将瘫坐在地上的卫青也一并拉了起来,将他的手臂扛在自己肩上,冷哼一声:“陛下召你回去……”

    说着又望了一眼的那矮矮的衣冠冢,苍白地一笑:“哥,我带这个碍眼的走了。明日我再来看你。”

    说着便架着卫青沉重的身体,朝着远处的马车,亦步亦趋地走去。

    “或许她只是出去走走……或许她很快就会回来的……”

    他们俩逆着夜风,在广袤的草原上蹒跚而行,他忽然在耳边轻声叹道。

    “她不会回来了……”卫青没有看韩说,只是重重地埋着头颅,声音轻飘飘地散在风里,默默地念了一句,“她从来都不是那种知道该怎么回头的人……必须我去带她回来……”

    韩说沉默着将他扶上了马车,见他没有丝毫的力气,又自己爬上车去,使劲将他拖进马车里面躺好。

    “我一直不敢告诉阿鸾,她是那样喜欢你。你曾跟我说,你只是想要照顾她,你说她小孩心性,许多事情都当不得真。”他忽然抬起头看着他满脸伤痕的脸,还有半睁半闭的眼睛:“其实你承认吧……你能想到她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她离开你吧。”

    卫青没有回答,眼皮又愈发沉重,不自觉地慢慢地阖上,意识又模糊了起来。

    “你喜欢她……非常喜欢她……”

    韩说望着他沉沉睡去,鼻息生还温热,应该只是累了。

    从这里到未央宫中,驾车而行,怕也还有一个时辰的脚程,就让他好好地休息一下吧。

    说罢他叹了一口气,转身出了马车,坐在车沿上,赶着马车朝着圆月高挂的方向,渐渐消失在夜幕之中。

    未央宫宣室殿中,灯火通明,恍若白昼。

    刘彻面无表情地坐在龙榻上,眼睛也不抬,案几下的手反复摩挲着掌中那块檀木腰牌。卫子夫战战兢兢地坐在他的身边,蹙眉颔首,不敢与殿下那傲然而立美丽女子锐利的目光相接。

    那女子珠翠华丽,如同一只亭亭玉立的孔雀傲然而立,劈你而视着一旁的卫子夫,转眼又望了一眼喜怒莫测的刘彻,轻声道:“陛下深夜换臣妾到宣室殿,现下却又默不出声,若是没有什么事,恕臣妾身体不适,要请旨告退回宫歇息了。”

    “皇后身体不适?”刘彻手中摩挲停了,眼中忽然一道光闪过,抬起手来将一旁僵直着身子的子夫一把拉进自己的怀里:“皇后可会比子夫还不舒服?她身怀帝裔,身子沉重,十分辛劳,若不是因为皇后,她此时与朕已然一同歇息了。”

    陈皇后抬起高傲的额头,美丽的眼睛迅速扫了一眼一旁蹙着眉头缄默不言的卫子夫,目光直直地投向温香软玉在侧的刘彻:“她只是个没有名分的妃妾,陛下却要她坐在身边,而让臣妾站于堂下,莫不是因为身怀的龙裔,这身份都已经尊贵到要臣妾与她三拜九叩了吧。”

    “皇后这是哪里话?不过你倒是提醒了朕,子夫恭顺端和,现在又身怀又孕,这身份是要好好抬一抬了,毕竟这是朕的第一个孩子,朕十分看重,全当是为他冲喜了。”说罢刘彻望向一遍的春陀:“传令于各宫,卫氏秉性端淑,持躬淑慎。于宫尽事,克尽敬慎,敬上小心恭谨,驭下宽厚平和。椒庭之礼教维娴,堪为典范,特册封其为卫夫人。”

    春陀迟疑了片刻,拱手拜道:“诺。”

    “臣妾谢陛下……”卫子夫慌慌张张,忐忑着正要起身行礼,却被刘彻死死摁住了肩膀。

    “你身怀帝裔,免了。”他温柔地望着她,将原本握于掌中的那块檀木牌置于案上,一把攥住她的纤纤玉手,嘴角一抹莫测的笑意:“都说你是朕的宠姬,若是只得了这名头,却不能真正享到恩宠,那岂不是朕亏待了你吗?”

    “陛下……”子夫望着他的眼睛,他虽然看着她,可这番话,似乎不是对她说的。

    “本宫恭喜卫夫人了。”殿下的陈皇后冷眼望着殿上的两人:“若是陛下叫臣妾来,就只是为了这件事,那请恕臣妾告退了。”

    “皇后且慢。”刘彻缓缓松开了卫子夫冰凉的手,转身望着殿下的陈皇后:“册封子夫为夫人只是其一,朕深夜唤皇后前来,还有一件好东西要给皇后看。”

    说着,他抬手将案上案上的檀木腰牌一把抛到了陈皇后脚下,一旁的春陀与子夫都连忙埋下头去,不敢去看堂下的陈皇后。

    陈皇后眼角扫了一下那地上的染血的檀木腰牌,涵烟淡眉轻轻颦了颦,很快便抬起眼来望着刘彻:“这是什么东西,臣妾不明白陛下的意思。”

    “皇后入宫是久了,连自己家中的腰牌都不记得了吗?”刘彻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臣妾哪里记得这些下人所佩之物,就算是臣妾母家的那又如何。难不成陛下喜欢吗?不如我叫母亲再着人定做几块献给陛下。”陈皇后一通讽刺,表情却孤傲冷淡,声音也带着阵阵寒意。

    “朕自会着人告诉皇后,这玩意儿的来由。”刘彻说罢身子向后靠了靠,斜眼多一旁的春陀道:“宣公孙敖。”

    “陛下……”

    “宣。”

    “诺。”春陀转身对着殿外高声传道:“宣公孙敖进殿。”

    话音刚落没过多久,便间殿外顶盔掼甲的公孙敖走进殿内,叩首跪拜:“公孙敖叩见陛下。”

    “公孙敖,你告诉皇后,你是从哪得来此物?”刘彻漫不经心地问道。

    “诺。”公孙敖叩手答道:“卑将今日接到营中将士来报,说看见羽林将士卫青被一行人等绑架劫持,卑将率羽林十余骑赶往援救,此物便是从劫匪身上搜出来的。此人冒充堂邑侯家仆,陷害皇后,已被公孙敖就地正法。”

    “好一个就地正法。既然死无对证,朕也是不能轻易就去请堂邑侯前来当面对质的……”刘彻转眼望着殿下眉目颦蹙的陈皇后:“皇后怎么看呢?”

    陈皇后微微抬眼,面色却丝毫不改:“父亲是什么人,怎么可能会与一个小小的羽林侍卫结怨,此事定然不会与父亲有何关系,定是旁人栽赃,嫁祸给父亲。”

    “堂邑侯的为人朕信得过,但是有些人的为人,朕就很难也信得过了……”刘彻眼睛微抬望着殿下依旧傲立的陈皇后,殿内通明的烛火闪耀在他幽深的眼眸中,他望着殿下的她一脸清冷肃杀的倔强模样,眉宇不禁颦蹙,眼中的光晕微动。

    “究竟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朕能给的,都已经给了,就连朕所剩的这一点骨血,都容不下吗?”

    他的声音比起方才的强硬,竟忽然又了一丝柔情,一旁的卫子夫是听出来了,心中轻动,却没敢做声。

    刘彻眼中光芒微闪,将随后一丝温柔敛藏了起来:“公孙敖果敢营救羽林将士,维护禁军威严,识破歹人奸计,还堂邑侯清白,赏三百金,其余与其同行有功之羽林军士,赏金一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