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抢了皇帝的女人-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祈宁冷声道“七娘子,还不让开;难道你想要本世子将此事告诉信王么?”

    听到这句话,崔清湖这才猛地醒悟过来;下一秒,她就如同被烫到了身体一般;赶紧退开到一旁;此事;若是给李承宏知道了,恐怕她当王妃的梦就要碎了,李祈宁看不上她,她便不能再错过李承宏了,她嫁给李承宏之后,便是信王妃了,他日信王若是登上大统,她成了皇后,今日这笔账,她定要找李承宏算清楚!

    李祈宁并不在意崔清湖那点小小心思,一甩长袖大步离开。

    上辈子这个崔家七娘和他并没有什么瓜葛,因为崔清漪嫁给李承宏的缘故,她并没有嫁入王府,而是顺从家中的安排,嫁给了郑家的长子郑岩岫,这郑岩岫和李承宏过从甚密,后来成了朝中首辅,和他分庭抗礼,然而此人却是风流成性的,娶了正妻之后又纳了两房小妾,其中一个小妾还怀上了孩子,无奈主母容不下人,给那小妾喝了一碗药将孩子打掉了,小妾也因为小产之后身体大量出血,香消玉殒,一尸两命,这崔七娘也落下个悍妒的名声,被夫家无情的休弃了,这辈子,她若是还这般不知检点,不管是嫁给谁,最后的结局恐怕都没什么区别。

    当然这是她自个的事情,李祈宁不便多管,也不愿意管,走出不久,便将适才的事情抛之脑后了。

    很快来到桃夭院中。

    他行到窗外,听到里头传来女子娇软的声音,他听在耳朵里,有种春风拂过般的感觉

    “今日见了祁宁哥哥,他不对我笑一笑,反倒训斥了我一句,还要我回府等他,也不知道几时才能过来”

    闻言,另外一个少女噗嗤笑道“娘子可真是想念世子爷,才从大街上回来没多久,便念叨了十几次了,娘子可莫要再怪世子爷了,说这天底下最关心娘子的,是世子爷也不过分”

    说话的是紫繁,屋里头的四个丫鬟,也就只有她最知事,肚子里有墨水,能说个好歹来。

    李祈宁嘴角轻轻上扬,迈开步子往里头走进去。

    刚绕过落地六扇四季花卉落地大插屏,里头便有个丫鬟拍着手叫道

    “你们看看,可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了!”

    接着,珠帘晃动,李祈宁从帘后进来。

    他就这样猝不及防的出现在众人面前,几个丫鬟都惊讶的合不拢嘴巴,崔清漪眼睛一瞬不瞬的盯着他不动,今日在大街上之时,她还来不及将他细看,便被他训斥回去了,此时方能仔仔细细的打量他,短短一年的功夫,他又变了些,似乎比离开前还要高大挺拔了些,立在屋内,险些就要将帘后的光都给挡住了,他披着铠甲,冷锐威风,双肩更宽阔了,贴着身子的衣料子下面是硬鼓鼓的肌肉,也不知他的力气到底是有多大!

    李祈宁也在看她,短短一年不见,她出落的越发让人移不开眼睛了,即便此时她跽坐着没动,宽大的袄裙也掩盖不了原本袅娜轻盈的体态,那腰肢细细软软,让人直想握在手里,将美人护在怀中,他心中柔肠百转,微微笑道

    “阿辞,我来看你了,还在生我的气?”

    说着,他大步朝她走过去,银色的铠甲锃亮发光,比铠甲更引人注目的是他腰上的宝剑,剑身上镶嵌着明珠美玉,工艺极为精湛,让人甚至忽略了这是一柄杀人的利器,如同往日一般,在她的对面跽坐下,目光自始至终都停在她的脸上,舍不得挪开。

    他的声音低沉好听,透着微微的笑意,凤眸眼尾往上愉悦的扬起,毫不掩饰此刻见到她时的美好心情。

    崔清漪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好不容易平复了下心跳,终于找回了一丝理智,她眼波流转,嘴角抿着笑道

    “祁宁哥哥来了,我便不生你的气了!”

    她刚说完,屋内的丫鬟便有动静了,紫繁道

    “奴去替世子爷准备些茶水点心”

    杏靥又道“今儿在厨房替娘子炖了一盅燕窝,奴去看看好了没”

    瑞香道“里头太热了,奴去外头吹吹风”

    桐馥最不会找借口,此时也找了个理由“奴也出去走走,看看梅花”

    说着,屋内的丫鬟都走光了,只剩下李祈宁和崔清漪二人。

    屋内瞬间陷入宁静当中,李祈宁低下头,目光落在她搁在案上的手指上,她的手指白皙,根根如同削葱一般,李祈宁看着一阵心痒,喉咙滚动,鬼使神差的,他伸出手,一把就将她的手握住。

    他的动作太快,崔清漪要躲都来不及了,小小的手被他温热的大掌包裹着,他手掌的粗糙触感烙在她的肌肤上,崔清漪只感觉心跳一阵阵的加快起来。

    她挣扎了一下,他没有松开,便放弃了,任由他握着,她雪白的脸泛着粉红,在他的注视下,娇羞的低下头去。

    李祈宁喟叹一声,他深深的望着崔清漪道“阿辞,咱们分别近一年,这一年内,我日日夜夜的想你,你送我的玉佩我贴身带着,未有片刻离身过,每当我想你之时,我便摸摸那块玉佩,仿佛就像你在我怀中一般”

    崔清漪听着一阵动容,这一年里,只能想着他念着他,有时候在梦里遇见他,可梦醒之后,又是一场空,心里头一直盼着他回来,也不知道他要何日才能回来,可她从来都没放弃过等候他的念头,她抬起头来,目中带着娇羞道

    “祁宁哥哥,我也想你,你送我的玉扳指,我一直带在手上”

    李祈宁只感觉一股甜丝丝的滋味在心里头蔓延开来,他紧紧的握着少女的手,与她十指相扣,他柔声道

    “阿辞,如今我平安来到你的面前,便要兑现昔日在你面前许下的承诺,我答应过你,回京之后,要娶你过门,你可愿意嫁给我?”

    崔清漪何尝不想嫁给他,与他长相厮守,上回圣上险些要给她和李承宏赐婚的时候,她便有了这些念头,她的本意也是等李祈宁回来后,她便跟阿爹阿娘说自己想要嫁给他为妻,可他却比自己快一步,更加急切,更加心动。

    她点了点头,她当然愿意,除了嫁给他之外,嫁给谁她都不愿意。

    李祈宁得到她的回应,心中激动不已,他握着她的手指轻轻的捏了捏,内心克制着想要将她搂在怀里好生疼爱的冲动,他道

    “好,明日我便来府上提亲”

    他想早点娶她过门,将她变成自己的女人,免得夜长梦多,他知道,李承宏从未有一刻打消掉占有崔清漪的念头。

    两人说定,李祈宁忽然间将腰上的长剑取下来,放在矮桌上,崔清漪早就注意到了他腰上的长剑,此时目光就被完全的吸引过去了,小脸上带着疑惑之色

    “祁宁哥哥,这把剑怎么从未见你佩戴过?”

    他修长的手指抚过剑鞘上繁复的纹路,低声道

    “阿辞,这把剑是今日圣上赐给我的,名济苍剑,是一把罕见的神兵利器,出自天下第一铸剑大师之手,你可以好好看看!”

    也就是这把剑,上辈子将他的魂魄吸入剑身中留在人间,他才能有机会得以重生,这把剑与他有宿世渊源。

    崔清漪见李祈宁看着那把剑之时,仿佛是看到了一个久违的故人一般,她便笑道

    “祁宁哥哥,你从前可看到过这把剑?”

    济苍剑她并非没有听说过,她看过的那些话本子里面,有的是写行侠仗义的江湖侠士扶危济贫的故事,有个侠客手中拿的便是这把济苍剑,原本以为是那些说书人随便杜撰的,谁知这世上果然有个铸剑师锻造了一把济苍剑出来!

    李祈宁怔了怔,敛了敛脸上的神色,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道

    “阿辞,我的确是见过,不过是上辈子”

    上辈子?

第67章 下聘书() 
崔清漪见的兵器不多;可自幼听哥哥们讲;对兵器的好坏也稍有几分了解;此剑一出鞘;她便知道这是一把吹毛断发的宝剑;长剑上映着一张美人脸,尖尖的下颌;一抹嫣红的朱唇;当真是光可鉴人;她眼底闪过一次惊讶之色,微微笑道

    “这把剑配得上祁宁哥哥;只可惜少了一个剑穗,我这儿正好有一个;不如帮哥哥佩上?”

    李祈宁记得崔清漪给他编过很多个剑穗,最后一个;是五彩长命缕编织而成的;陪着他走过上辈子最后的一段路程。

    他心中一阵动容;眸光亦深了几分,柔声道“阿辞;你可相信前世今生?”

    崔清漪将这把宝剑品鉴完毕,重新收回剑鞘中;却在听到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手里的剑险些没有拿稳;什么?前世今生?李祈宁居然会相信这些?简直不可思议!崔清漪大感诧异;今日李祈宁老是神在在的说这些话;从战场上回来之后,难道转了性子么,她双手拿着剑,定了定心神道

    “祁宁哥哥,若是真有前世,那你倒是说说,咱们上辈子该是什么关系?”

    李祈宁见她一双凤眼滴溜溜的转动,那眼眸中水光滟滟,正含笑望着自己,李祈宁微微一笑,低声道

    “上辈子是什么关系不重要,不过肯定缘分匪浅,否则这辈子我怎么能来到你的身边”

    那些关于上辈子的事情,他暂时还没有打算告诉她,那些不痛快的事情,若是她知道了,定然要伤心了。

    崔清漪微微颔首,她又笑道“我倒是觉得,上辈子我到底是做了什么善事,让我有一个待我这般好的祁宁哥哥”

    上辈子她除了没嫁给他之外,做的善事可多了,李祈宁淡淡的笑,并不接她的话,崔清漪原本就当这些是玩笑话,并没有当真,说完,便将手中的长剑放下,起身去梳妆台下的抽屉里拿了一个镂空玉盒出来,她将玉盒打开,拿出里面早就编织好的剑穗。

    到了李祈宁面前,她将手中的剑穗递给他看,李祈宁低下头,只见白皙的掌心里躺着一个用黄丝线编织成的剑穗,虽然样子简单,做工却很细致,他抬起头来,眼底透着一丝意外之色。

    崔清漪挑眉道“早些年就想帮你编了,只可惜那时候的手艺太差了,编出来的十分难看,这个可是我学了好几个月才学会,你可不要嫌弃”

    她眼中带着一丝期待之色,生怕他不喜欢他做的剑穗。

    李祈宁笑了,他伸手将剑穗拿起来,握在手心里,郑重其事的说道

    “这般好看的剑穗我怎么会嫌弃,就算不好看,只要是你做的,我都喜欢”

    崔清漪这才露出如花笑靥,又替他将剑穗穿在剑柄上,眼看已经在这边耽搁了许久,还未回府见过阿娘,李祈宁也不再久留,跟她告别。

    崔清漪当然能理解他的心思,将他送至门口才转身回屋。

    李祈宁回府之后,在正堂拜见城阳公主,此时李潇已经回府了,身上换上了燕居的常服,头上带着金冠,和公主一起坐在堂上,城阳公主见到分离一年的儿子,双眼中泛着泪光,上前将跪在地上请安的李祈宁给扶起来,她哽咽道

    “我的好二郎,你可总算平安回来了,这一年你不知道阿娘有多么担心你”

    李祈宁站起来,笑着说道“阿娘,今日该高兴才对,儿子完好无损的回来了!”

    城阳公主听儿子这么说,赶紧点点头,抬手用帕子抹了抹脸上的泪,笑着说道

    “二郎说的对,阿娘该高兴才是!”

    李祈宁扶着城阳公主坐回位置上去,城阳公主似乎觉得少了一个人,看了看外面,她往外面看了看,忽然道“祁安呢,他为何没有回来?”

    李祈宁一直没让城阳公主知道李祁安的事情,因此对这个侄儿的本性,她一无所知,因此她一直当李祁安是个好的。

    此时,李潇父子神色皆是一变,城阳公主见儿子神色不对,正要问话,听到旁边的李潇哼了一声,冷冷的说道“别提那个畜生,我已经将他赶出王府,从今往后,我王府再没有此人!”

    想起此事,他的怒火便冒出来,脸色沉沉的,十分不高兴

    城阳公主听罢一惊,低声询问儿子“到底发生什么了?”

    李祈宁便将李祁安下毒谋害自己,并且还对吐蕃赞普行凶之事一五一十的告诉城阳公主,城阳公主听完之后,大惊失色,拉着儿子又反复的看了看,嘴里头还念叨“二郎,你有没有伤到哪里?”

    李祈宁安抚住她“阿娘,我没事”

    城阳公主神色稍安,又十分失望道“那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我和夫君都待他不薄,他为何要做出这等伤天害理的事情?”

    李潇比城阳公主要更难过,李祁安是他兄长留下的唯一骨血,他本想此番回到长安之后,给他选门好点的亲事,然后好好栽培他,可惜他做事让人太过失望了,这样远远的走了也好,眼不见为净。

    他叹了口气道“不提他也罢,改日我便去祠堂,在列祖列宗面前,将他的名字从我李家的族谱中除掉!”

    城阳公主见李潇不愿意在听,只得叹了口气,不在多说什么。

    李祈宁对李祁安却没有半分同情,上辈子自己和阿娘都死在他的手里,这笔账该他来偿还,李祁安的尸身被抛入悬崖底下,并没有任何人知道他死了的事情,再过些时日,他便让人将李祁安的死讯传给李潇,也让李潇彻底断了对这个侄儿的牵挂。

    李祈宁道“阿爹,李祁安做出这等蠢事来,已经犯了大逆不道之罪,要不了多久,朝中便会有言官来往咱们父子头上泼脏水,我看阿爹还是早些做好准备为好”

    李潇对他的话颇为赞同,捋了捋胡须,点头道

    “此事你放心,阿爹自会处置,无论如何,阿爹都会护着咱们云都王府!”

    李祈宁点点头。

    想起之前跟崔清漪商量好的事情,他朝座上的高堂拱拱手道

    “儿子还有一事,请阿爹阿娘允许”

    李潇和城阳公主都看着他,等他说事。

    李祈宁道“阿爹,阿娘,儿子想要娶阿辞为妻,明日就上门提亲,你们认为怎么样?”

    李祁安的事情,两人面上虽然都平静了,内里却十分痛心,听到此话,两人同时精神一振,适才心里头的不快也要被冲淡了许多,就连李潇听到此话,也极为高兴,顿时拊掌大笑道

    “小阿辞如今长大了,可以做我的儿媳妇了,此事当然是好,你阿娘最喜欢阿辞,往后阿辞到了咱们府上,就热闹多了!”

    李祈宁瞧着云都王脸上的兴奋之色,知道阿爹是极为喜欢阿辞的,尤其是阿娘,简直和对自己亲生的儿子没什么区别,得到爹娘的许可,李祈宁心里头高兴,城阳公主一扫适才的郁闷,脸上挂着喜色道

    “我这就让人去安排”

    李祈宁点点头道“多谢阿娘”

    城阳公主短短一天的时间内,便将所有的事情都准备妥当了,又专门找了算命之人问了凶吉,正好第二天是个黄道吉日,次日一早,李祈宁便带着准备好的彩礼,聘书,以及城阳公主请的说媒之人,和云都王李潇一块儿去崔府上求亲。

    云都王父子来到崔府,崔府上的下人将人赶紧给请到正堂里去,里头的下人得知是云都王父子到来,赶紧准备茶水点心,又命人去给崔老太爷,以及二房报信,云都王父子等了片刻,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崔安知夫妇便进来了。

    秦夫人见到兄长,快步走向前来,神色中透着喜悦,她道

    “本该妹子去王府看兄长,兄长怎么忽然来了?”

    崔安知走上前来,笑着朝云都王拱拱手道“多年不见,兄长身子骨依然如此健朗,我真替兄长高兴”

    李潇也朝二人拱拱手,笑道“都是一家人,可别客气,你们且坐下,今日我来,是有一事想要与你们二人商量”

    正在这时,门外进来一个丫鬟,到崔安知面前说了几句话,崔安知点点头,挥手示意她下去。

    媒婆坐在一侧,屋内又放了些礼物,云都王父子的来意,他们夫妇二人也猜到了,若是李祈宁想要娶自己的宝贝女儿为妻,他们夫妇二人自然是乐见其成。

    崔老爷子尚有公务在身,不能前来,崔安知只得跟李潇致歉,李潇父子倒是没有十分在意,反正这事情也不一定非得老爷子做主。

    李祈宁站起来,拱手道“姑父,姑母,侄儿想要娶阿辞为妻,今日和阿爹一起上门来提亲”

    云都王世子进府之后,就有前院的小丫鬟匆匆跑到桃夭院里将事情给崔清漪身边的大丫鬟紫繁说了,紫繁立马就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崔清漪。

    崔清漪听罢,心中剧烈的一跳,她知道今日李祈宁此番是过来提亲的,他要兑现离别时对她的诺言,娶她为妻。

第68章 下聘书() 
崔清漪和李祈宁的婚事就这么定下来了;两家人都盼着这一双孩子早日成亲;来年五月十八正好是个吉日;宜嫁娶;两家就把婚期定好在这一日。

    这对崔;李两家来说简直就是一件大喜事,尤其是城阳公主;盼着这一日都不知道盼了多久了;如今儿子和外甥女的婚事终于定下来了;她也总算是安心了,去祠堂里将李家的列祖列宗感谢了一番;随后便开始张罗李祈宁的婚事。

    城阳公主和云都王只这么一个儿子,因此李祈宁的婚事也自然极为极为慎重;她当然要为儿子好好张罗一番。

    然而这事情,却是几人欢喜几人忧;崔家和云都王府结亲之事在长安城内传的沸沸扬扬;信王府也听说了。

    李承宏虽知此事是必然的事情;可始终过不了心里头的这道坎,十分不甘心;明明是他先喜欢上的女人,如今却要嫁给别人了;他才是真正的天潢贵胄,可在这长安城中;出尽风头的却是另有其人;他堂堂王爷;在李祈宁面前气势都要矮上一截,这口气他如何能咽的下去。

    但此刻,他的王妃已经定了崔家七娘,信王只得忍气吞声,当夜里喝了几坛子烈酒,大醉了一场,次日便告假没有上朝,甚至一连三日,朝堂上都没有他的踪迹,皇帝担心这个儿子,还专门派人去信王府探望他。

    也不知怎么回事,信王看上崔九娘却无奈去了崔七娘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闻信王此番不上朝,便是因为崔九娘和世子爷定亲之事而伤神了,连政务都荒废了,可见信王对崔九娘用情之深。

    这日正好是腊月二十八,皇上原本是想要在朝中举办庆功宴,为云都王父子庆功,可过两日便是除夕了,各家忙着过新年,皇帝跟云都王提议之后,云都王立马便谢绝了皇上的好意,说自己常年出征在外,不曾好好陪伴家人,除夕夜里想要和家人一起团聚,并且他还写了一封奏章上呈皇帝,弹劾自己,请求皇帝给他降罪。

    那封奏折的内容便是他的侄儿李祁安行凶之事,云都王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尽数跟皇帝老儿说了,最后还说自己管教无方,差点让李祁安坏了两国的邦交友谊,请皇上降罪。

    云都王一腔正气,公正无私的样子,让皇帝有几分心虚,他那个侄儿皇帝老儿见过几次,还利用过他做过些见不得人的事情,一直以来,李祁安都安然无恙,他便以为李祈宁坠马之事并没有被发现,知道李祁安守口如瓶,这才放了他一马,谁知这小子却依然没有放下心中的贪念,铤而走险,此事若是真怪下来,云都王的确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倒是个好借口,然而,李潇为秦国立功在先,吐蕃赞普那边又既往不咎,皇帝也担心从前的事情翻出来,云都王跟自己翻脸就不妙了。

    因此皇帝恩威并施,先将云都王斥责了一顿,然后又安抚他,接着又是扼腕叹息将戏做足了,最后让云都王功过相抵,就不在追究了。

    云都王一走,皇上便召集自己私底下培养的死士,去寻找李祁安的下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原本发出去的庆功宴的帖子也作废了,和这个消息一并传到崔清漪耳朵里的,还有信王为她定亲感伤一事,瑞香平日前院后院跑的最多,消息最灵通,将从角门那儿看守的婆子嘴里听来的消息一股脑儿都告诉崔清漪,崔清漪听罢,愣了一愣,沉默了片刻。

    瑞香也不知她在想些什么,接着又说道

    “也不知道那个混蛋到处散播谣言,娘子都已经定亲了,他还要传出这些话,影响娘子的声名”

    崔清漪微微蹙眉,冷声道“说出这些话的人还能有谁,当然是他自己!”

    信王心中惦记着她这件事,知道的人并不多,何况依信王的脾气,若是没有得到他的允许,谁敢将这种事情传出去,此人这么做未免太过分了,得不到的就要想尽办法贬损,真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怪不得从一开李祈宁便提醒他,离李承宏远点。

    虽然心中十分不痛快,可新年依旧来临了,府上从腊月二十九就开始布置了,大门上挂上了红灯笼,贴上了春联,这府上的春联都是崔老爷子亲自写的,往年崔家的春联只要一贴出去,便有人过来誊抄崔家的春联,将这幅好联也贴到自己家的大门上去。

    崔清漪的婚期定在来年的五月初八,因此这也是她在府上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在崔家正堂内,一家子一起吃了团圆饭后,她便随着秦夫人来到玉容院中,母女二人说了许久的话,等崔清漪困倦了,秦夫人这才让她赶紧回房去歇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