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上门儿婿-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夕的妻子与他所知的哥儿们都不一样,一开始听到袁夕的妻子开镖局的时候,常宁氏还觉得那个哥儿太过出格,不安于室。但现在却又不禁对他的胆气和独立生出了一种向往。
袁夕的妻子当了六年多的镖师,不依靠任何人便能养活自己和全家,虽然名声不好,却也生活的很好。
他不想带累家中的名声,是不能学李俊抛头『露』面做生意的。但他却可以坐在幕后,培养些人才替他做事不是么?
就像袁夕那样,袁夕除了一开始开店时事事亲力亲为,现在已经把事情都交给属下,他自己则只负责管理,做些属下们做不到的事了。他大可以去学袁夕。
反正他的嫁妆与侯府是分开的,赚了钱也归不了侯府。
这么一想,常宁氏更坚定了要做些生意的决心。
同时,他也有些后悔。
自从流产之后,已经过了三年。这三年来他一直十分消沉,觉得人生一片灰暗,恨不得去庙里出家来摆脱这一切。但现在他才知道,其实他也是可以做些别的事的。
如今除了宁家,他竟没有其他人脉,云州的贵夫人,他也都不怎么认识,更别说有几个闺中密友了。
常宁氏心中后悔,暗想自己以后可万不能再那般消沉了。
随着年关渐进,袁夕已经给手下们放了年假,还发了年终奖。不管是超市还是火锅店炸鸡店的员工,都领了一个大大的红包,开开心心的回家过年了。
街上的许多店铺都开始关门歇业,大街上一下子清净了许多。但家里却十分的热闹,不时还从某个房间里传来或嘹亮或清脆的歌声,或者一阵争执和笑声,因为袁夕让人筹划了春节晚会。
家里住着百十号人,加上老院子的百十号人,足有将近四百人。这么多人聚在一起过年,怎么能不办个晚会呢?于是,袁夕便筹备起了联欢会。
别说,这些手下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其中有些老家在山里或者水上的,特别爱唱歌。这些人中有人听说要表演节目,觉得自己可以一展歌喉,便在袁夕的鼓励下报了名。
有唱歌的,也有唱戏的,最妙的是,这些人中还有人会拉二胡,于是这位会拉二胡的仁兄便被众人争抢着伴奏。
除了唱歌,还有人表演小品,相声。几个识字的人去书店里租了两本笑话书,编成段子躲在房间里彩排。
元旦那天,大家便凑在一起,过了一个热闹的春晚。
可能是因为春节太闲适,吃的又太好了,袁夕整个人都胖了一圈儿。他本就生的白嫩俊俏,闷在房间里几天,皮肤又更白了几分,这下子更是白里透红,看着就让人喜欢。惹得李俊这几天总是喜欢『摸』他的脸。
过了年,到了正月初六,众人假期结束,便又开始上工了。
正月初八的那天,袁夕收到了张岩的来信。然而,信中的内容却让袁夕不由皱起了眉头。
他让张岩把那几个厨艺出『色』的人送到云州来,跟着他找的大厨好好学学厨艺。然而,张岩的信里却说,这些人里,竟有一小半不能过来。
原因也很令人意外,都是这些人的家人不同意他们过来。
这些厨夫们多是哥儿,只有一个是男人。那个男人自然是能来的,其他没有丈夫的寡夫也很愿意带着孩子过来。不能来的人是两个夫家还在,但丈夫公婆不准他们出门的哥儿。
这两个哥儿的婆家人态度坚定,张岩花了许多功夫都没能说服他们让厨夫来云州,后来他们甚至要把工作的厨夫带回家,说是家里已经不缺钱了,以后就不用哥儿出门抛头『露』面的上班了。
袁夕看的直皱眉,这几个厨夫的手艺都很不错,其中有一个非常出『色』的张梁氏,饭店里几道最卖座的小吃都是他研究出来的。
当然,张梁氏如今赚的钱也非常多,袁夕直接给了他一层的分红。每个月有十几两银子,加上他的工资,研究奖金,如今差不多已经能攒下200多两银子了。等袁夕把店开的多了,他的收入也会继续跟着水涨船高。
张梁氏自己也很喜欢做吃的,没事的时候总是在研究好吃的东西。还曾经四处去找各种食材和调味料,上次袁夕让他们去云州研究火锅底料的做法,他还特别开心,这样的一个人,想也知道,他应该是愿意来府城学厨艺的。
继续深造对张梁氏的发展很有利,而且,他赚了钱,对他的夫家也是好事吧。结果他的夫家非但不支持他,反而不让他去。还说哥儿只要每月赚几两银子就够多了,甚至为了阻止张梁氏来府城学厨艺,竟然要张梁氏辞工!尼玛他们这是嫌张梁氏赚的多么?
袁夕一时有些难以理解,心道这些人不会是傻x吧。
这几个厨夫是难得的人才,大半年来,他也就找到了这几个天分出『色』,又肯努力在厨艺上下功夫的人,自然不会轻易放弃培养他们。想了想,他决定亲自回昌平县一趟,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过完年,李俊的镖局也要开张了,因为上次成功护送了布行老板,这次便有与布行老板相熟的人被介绍过来了。加上布行老板,这次走镖的规模比上次还要大些。
李俊很快带着镖队走了,常宁氏早想看看李俊的镖局,听闻李俊要出城,便带着仆从侍卫去城门处看了。
他看到李俊的时候,着实吓了一跳。
虽然早就听闻袁夕的妻子长得高大粗壮,却没想到李俊竟会是这般高大粗壮。
离李俊最近的那个男人身材也不算低,然而,却只能到他的下巴处。
不过,李俊长的却是很好看的,虽不娇俏美丽,却英俊『逼』人,若不是个哥儿身,只怕会惹得不少哥儿对他念念不忘。
他身后的那些镖师们一个个也是健壮出『色』,常宁氏以前也是见过镖队的,只一眼看去,便看出这支镖队比他以前见过的镖队都要强。
而李俊带着这么多镖师,不得不说,是非常威风的。
常宁氏会生出做事业的想法,就是因为听说了李俊的事,此时见李俊如此威风,不由有些心『潮』澎拜,对自己要发展事业的事也信心大增。
这世上,并不是只有他一个哥儿想要做出些事业,这么一想,常宁氏就不觉得自己要做的事有多么稀奇了。
常宁氏回到侯府不久,袁夕便过来,向他请了几天假。
如今各个店里都有管事,平时并没有什么大事,于是常宁氏便准了。
袁夕跟李大山李林氏说了一声,便带着几个人回了昌平县。
他们到达昌平县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店里已经开始打烊了,几个正在打扫的厨夫和伙计见袁夕来了,俱都惊喜不已,围拢了过来。
这家店里的人大都是从一开始就跟着袁夕的,剩下的两个后来的人也听过许多袁夕的事,此时见了袁夕,俱都十分欣喜。
第90章 回昌平县()
路上众人问起袁夕在府城的事; 袁夕拣能说的说了说; 便问起了那两个厨夫的事。
那两个厨夫一个是住在张家村的张梁氏; 另一个是隔了几个村子的赵李氏。张梁氏便是在张岩管理的店里工作; 但刚才袁夕没在店里见到他,便随口问了一句:“今天没见到张大婶子; 他没来上班吗?”
张大婶子便是张梁氏,说到张梁氏,马车里原本欢快的气氛顿时去了一大半。
“怎么了?是不是张大婶子出了什么事?”袁夕察觉到了气氛的不对,便问。
一个长脸哥儿愤愤的道:“张大婶子他男人为了不让他去府城; 已经把他关在家里关了两天了。”
“是啊,我今早上从他家门口经过; 还看到他家大门上落了把大锁。”另一个圆脸哥儿接口道。
袁夕皱了皱眉,问:“那张大婶子的娘家人知道这事儿么?”
张岩道:“我已经去跟他娘家的人说了,让他们劝劝张鹏; 把张大婶子放出来。”
那圆脸哥儿撇了撇嘴,道:“张大婶子的娘家人跟他一样; 都是软『性』子的; 让他们去找张鹏,他们能干什么?”
原来,张梁氏的爹爹爹么没有儿子; 生了五个哥儿; 只养大了三个; 因为没有儿子; 他们家在村里颇被人看不起。梁父本人因为觉得自己成了绝户头; 将来没了指望,所以干什么都没有积极『性』,地里的活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年到头种出的粮食,还不够全家人填饱肚子。梁母因为没能生出儿子,觉得在人前抬不起头来,所以平时除了干活,几乎不怎么与别人来往。梁家的三个哥儿从小不招父亲待见,又被爹么整天拘在家里绣东西赚钱,『性』格都有些怯懦。
张梁氏没有男人兄弟,因为整天被拘在家里,跟堂兄弟的关系也不亲。梁父对这三个哥儿向来是爱答不理的,一般人家听到自家哥儿被丈夫欺负了,通常都是叫上家里的几个男人找上门去,为自家哥儿撑腰。梁父倒好,哥儿被打的回娘家,他非但不怒儿婿打儿子,儿婿找上门来,他还对儿婿和颜悦『色』的,让儿子赶快跟儿婿回家,好像儿婿才是他亲儿子,他亲儿子是捡来的一般。
张岩也知道梁老爷子靠不住,但也没办法,他们到底都是外人,张梁氏的事,也只有梁家能管管。
袁夕也很无语,在现代哪怕是夫妻关系,非法拘禁也是犯罪行为。但在这个世界里,丈夫拘禁妻子,却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旁人见了顶多说几句,管都没法管。
袁夕又道:“我记得张大婶子的两个儿子好像都到成亲的年纪了。”
圆脸哥儿道:“一个十六,一个十三,张婶子前些日子还说要给他大哥儿多置办些嫁妆,找个好人家呢!”
长脸哥儿叹气,道:“张婶子也是命苦,娘家没人,自己也生不出儿子……哎!”
店里工作氛围好,员工之间的关系都不错,何况张梁氏研制出的美食让店里赚了很多钱,所以,大家都对张梁氏存了分敬意。
张梁氏跟店里的人熟了之后,也说过一些他在家里的生活。此时袁夕问起来,大家便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
“张大婶子家里管的严,平时都不怎么让他出门,他嫁过来前几年啊,我连他的脸都记不清。”张岩道。
“可不是,一开始我还觉得他不用下地干活,过得很轻松哩,后来才知道他在家里织布绣花,一坐就是一整天,眼睛都快熬坏了。”圆脸哥儿道。
“他丈夫脾气本来就不怎么好,听他说平时常常骂他,心情不好了还会动手打他。哎,说起来这男人打老婆也不稀奇,可我听谁家的老婆挨丈夫打,心里总觉得不痛快。”长脸哥儿道。
“没本事的男人才打老婆,有本事的男人都知道疼媳『妇』儿,看看咱们店里的男人,哪个对媳『妇』儿不好?”圆脸哥儿道。
袁夕挑员工很重视人品,生活作风有问题的人一概不要。圆脸哥儿自从来了店里,对那些对老婆不好的哥儿便愈发看不顺眼。
“要我说,张鹏他爹也不是个好东西,当初张大婶子生了二哥儿,他爹可是想把孩子摔死呢!后来张大婶子不是还生了个三哥儿么?不知怎么的,没能活下来,也不知道是不是被人给暗中弄死了。”长脸哥儿压低了声音道。
袁夕也是知道村里人有时候会杀死刚出生的哥儿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个世界的男人比哥儿多出那么多的原因,想起来真是令人心中发『毛』。
他与张梁氏也接触过一段时间,知道张梁氏在家里地位很低,因此十分的怯弱寡言,后来在店里干的久了,才慢慢变得开朗起来
他想了想张梁氏的音容笑貌,觉得那是个有灵『性』的人,这样的人,不知道会不会愿意和离?
袁夕道:“张大婶子的丈夫公婆把他关在家里,不让他工作。那他以后起岂不是会过成以前的生活?那可就太苦了。”
他观察着众人的反应,继续道:“若是他继续待在店里,还去云州学了厨艺,就能多赚些银子,也能让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也不知他婆家里是怎么想的,竟会不让他去学厨艺,还为了这个就不让他工作了。”
袁夕到现在也想不通张梁氏的婆家人是什么想法,这村里的人都是很看重财物的,一粒米都舍不得浪费,为了赚一个铜板,甚至愿意付出超出价值的劳力。而张梁氏的婆家却这么不愿意让张梁氏工作赚钱,这是什么道理?
“他们还不是怕张婶子有出息了,张鹏就压不住他了。”圆脸哥儿倒是很了解张鹏家的想法,道:“都说男人是天,哥儿是地,这地若是比天还高,岂不是要反了天了。”
第91章 和离有什么不好?()
“难道他们就不想把日子越过越好?若是张大婶子赚的多了; 他们家里也能过的越来越好啊!”袁夕道。
“谁说不是呢!”长脸哥儿道:“我是巴不得家里的哥儿有出息; 以后能多帮衬着家里一些。可是有些人啊; 就是不喜欢看见哥儿太有出息。隔壁村有一个钱哥儿; 在县里的红袖秀坊当绣夫,那秀坊里有一个老么么; 与钱哥儿投缘,便想收钱哥儿当徒弟,教他刺绣。那老么么每个月靠着刺绣可是能赚好几两银子呢!钱哥儿自然愿意跟他学,谁知道钱哥儿的家里人听了这事儿; 却是说什么也不让他去拜师学艺,这事儿在他们村闹的可厉害了!”
袁夕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这些人真特么是有病。
他试探的问道:“张大婶子就没想过和离?”
马车中的众人闻言,顿时都是一愣,什么?和离?
乡下人一成亲就是一辈子; 过的再苦再难,也会咬牙熬着。若是哪家的哥儿被休了; 那是全家都会跟着没脸见人的。
刚才还感叹着张婶子命苦的长脸哥儿顿时不赞同的道:“这谁家没有个磕磕碰碰的; 怎么能和离?”
其他人也都是纷纷附和,说和离不好。
袁夕等众人说完,才道:“我也是有些看不下去了; 才会这么想; 你们说这哥儿嫁人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为了去夫家当一个受气包; 整日当牛做马的干活儿; 还要吃亏受罪忍气吞声?你们想想张大婶子以前过得是什么日子; 难道以后也要日日这样受人磋磨,一辈子就这么过下去吗?”
众人听了这话,顿时都不吭声了。
若是其他的村里人,听了袁夕这话,可能会觉得不管多苦多累,和离就是不对,但店里的这些人却不一样,他们每日都要读书认字,还学了一些袁夕传授的现代思想,起码不再认为哥儿就是男人的附庸。况且,他们赚了钱,日子过得好了,自然会觉得张梁氏以前的日子实在是难过的很。
“你们想,若是张大婶子和离,离开了张鹏家,大可以攒钱去县城买套房子,还可以把自己的爹爹爹么接过去养老,凭他现在赚的钱,还可以买个小侍侍候他,多逍遥自在,何必去受别人的闲气?!况且,他手里有钱,想给两个哥儿多少嫁妆,就可以给他们多少嫁妆,还可以给一个哥儿找个上门儿婿,以后跟着哥儿儿婿生活,在家里当老太太,岂不是好得很。”袁夕道。
众人只听得目瞪口呆,好,好像说的很有道理啊
说起来,张梁氏如今每个月可是有店里一层的分红的。靠着那些钱,好像的确可以过上袁夕说的那种好日子。
听袁夕这么一说,他们都不由有些嫉妒赚了那么多钱的张梁氏了。他们要是也能赚那么多钱,肯定也会过的很好。不过,张梁氏有本事弄出那么美味的食物,给店里创收,让他们也能跟着多拿提成,他们对张梁氏也是服气的。
这么一想,他们都觉得张梁氏和离比继续留在张鹏家好多了。。
袁夕见众人被自己说动了,继续道:“乡下很少有人和离,可在这县城里,夫夫和离却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东街杂货铺的王老板不就是和离之人么?这些年来,还不是过得好好的?开着铺子,养大了两个哥儿,便是周围有人说几句闲话,也不耽误他赚钱生活呀。”
那王老板是个哥儿,『性』子十分泼辣,嫁人之后,因为常与婆婆夫君吵闹,过了几年就和离了。和离之后也未再嫁人,只一个人带着两个哥儿,开了家杂货铺生活。因为他娘家是本地人,在本地颇有人脉,倒也没人欺负他。这些年来一直过得好好的。
张梁氏虽然不如王老板那样有庞大人脉的娘家在背后撑腰,但把梁父梁母接过来一起住,总归也算是有了两个娘家人,再者有凉皮店在,也可以给他当个靠山。
况且,张梁氏有钱,以后想招上门儿婿也不难。村里多的是娶不上媳『妇』的光棍儿,肯定有很多人愿意来当他的上门儿婿。
众人虽然还是觉得和离不好,但他们都是向着张梁氏的,心里已经认同了袁夕的想法。
袁夕又打听了张鹏家的一些事,正说话间,马车便已经骨碌碌的进了张家村,众人便一一下了车回家,袁夕也带着人回了李家。
李家还是他上次离开时的样子,几个家丁将两个大衣箱并排一放,再铺上一层被褥,就成了一个简单的床,再加上李大山李林氏的房间,几个人住起来倒也不挤。
第二天一早,袁夕就吩咐人出去办事了。
他本来是想说服张梁氏和离的,但昨天晚上仔细想了想,觉得张梁氏若是提出和离,张鹏肯定不会轻易同意,反而不如让张鹏主动休妻。
找个烟花柳巷的哥儿勾引张鹏,过一个月就让那哥儿假装怀孕,『逼』张鹏休妻。
那张鹏没有儿子,但张梁氏却是早就不能生了,因此他对张梁氏十分不满,若是此时听说自己的相好的怀了孕,为了能生出个儿子,有很大可能会愿意休妻。
虽然,袁夕更喜欢让张梁氏和离,但为了避免麻烦,还是休妻比较好。
且若是张鹏自己跟别人生了孩子再休妻,张梁氏就完全成了一个受害者了。到时候此事暴『露』出来,众人多半会向着张梁氏指责张鹏,就算有人说张梁氏的坏话,最多也只会说张梁氏命不好,生不出儿子罢了。
这事儿办下来,怎么着也要一个多月,所以,袁夕并未打算亲自办成,而是交给了一个名叫许巍的手下去办,那许巍颇为机灵,平时为他办了不少事,交给许巍他也放心。
第92章 邢寡夫()
原来; 许巍觉得; 若是在昌平县找个烟花哥儿来勾引张鹏; 难保不会被去过昌平县的人认出来。毕竟张家村离昌平县不算远; 村里人时常会去县城里办事,有人认识县城的烟花哥儿也不出奇。于是; 他便想去比昌平县更远的青梅县去找人。
他一大早便起床去了青梅县,谁知刚走到村口,就突然看到有一个男人鬼鬼祟祟的从一户人家里出来了。
那男人面『色』阴沉,看起来颇为孤僻; 许巍看了他一眼,便不由心中一动。
这男人长的; 有几分像别人描述的张鹏。
许巍再想了想张鹏的年龄,更加确定了几分。
于是,他也不去找那烟花哥儿了; 偷偷跟在那个男人后面,一路跟到了那男人的家。
说来也巧了; 那男人还真是张鹏。许巍稍微打听了下; 就打听了出来。
张鹏家的人缘并不怎么好,张鹏阴沉少言,家里常常大门紧闭; 与他相邻的几户人家都很少与他们家来往。
说起来; 那几户邻居也是张鹏家的亲戚; 却都不怎么待见张鹏家。许巍只是给他们的烟锅儿里添了些烟叶子; 跟他们闲话了一会儿; 他们便把张鹏家的事一股脑儿的说了出来。
然后,许巍又去打听了张鹏半夜偷偷『摸』『摸』去的那户人家。
原来,那户人家里竟是住着一个寡夫。
张鹏一大早的从一个寡夫家里偷偷『摸』『摸』的出来,能是因为什么?许巍不用打听,就猜到了大半,不过,他还是打听了那个寡夫的事。
那寡夫姓邢,人称邢寡夫,今年不过才二十六岁。那邢寡夫生的细眉大眼,蜂腰翘『臀』的,再加上爱穿花衣服,村里就难免有些闲言碎语,传他背地里跟好几个男人勾勾搭搭。
邢寡夫还有一个八岁大的儿子,是与他死去的丈夫所生。不过,有传言说邢寡夫前几年曾去县里买过落胎『药』,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许巍还找机会接近了邢寡夫,装作被邢寡夫的美『色』『迷』住的模样与他说了几句话。邢寡夫虽然对许巍没有好脸『色』,但那眉梢眼角的得意,却显示了他显然对自己能吸引到男人很得意。
袁夕听许巍汇报完今天的所得,脑中顿时冒出了好几个想法。
他几乎可以肯定,那张鹏与邢寡夫之间有『奸』情。
张梁氏这大半年赚了约有二百多两银子,都迫于张鹏的压迫,拿回家里交给了张鹏。张鹏拿着这些钱盖了房子,还买了两亩地,但还剩下很多,他会用剩下的钱出去花天酒地也不奇怪。
袁夕觉得张鹏这人在囚禁了张梁氏,并强迫张梁氏辞工之后,居然还好意思拿着张梁氏赚的钱去找别的哥儿,真是不要脸到了一定的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