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衣仙-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姐姐,那儿就是信恒当了。”
尹千仪的话打断了尹千何的遥想。她顺着尹千仪手指的方向望去,看见斜对着桥那边有一家大商铺,挂着的幌子上写的就是“当”。
走近些,只见门头的招牌上是“信恒当”三个描金大字,两旁挂了两串木制大钱并一副对子,对子曰“来者皆客,无信不立;往者亦友,有恒乃昌”。
说虽如此说,门口却又立着半门高的栅栏,那门槛也高得让人有种跨不进去的感觉。这不是想把客人吓跑么,不知道他们还要不要做生意。
跨进大门,一扇木雕屏风挡住了视线,屏风比人高,看不见后面是个什么样子。
绕过屏风才见到柜台,尹千何不禁“哇”了一声。这柜台,真是高的不像话,显示出一副不理人的高冷姿态。
柜台里站着三个伙计,右边两个正在接待其他客人,姐妹俩便朝最左边那个伙计走去。
那伙计干瘦得好像许久没吃饭,但眼睛却炯炯有神。他居高临下地睥睨着尹千何她们,嘴角却又挂着一丝微笑。这情景极不协调,看得尹千何都不想走过去,总觉得自己陷进了一个阴谋。
第四章 这人是谁?()
尹千何好不容易才踮着脚把房契递到柜台上,伙计拿起来扫了两眼,问了句:“这是姑娘家的房?”
尹千何道:“当然是我家的,不然我怎么拿来当?”
“是清水巷那个尹家不是?”
尹千何不知道尹家那个巷子叫什么,便问尹千仪:“我们那儿是叫清水巷吗?”
尹千仪惊道:“姐姐你连这都忘了?不就是清水巷嘛。”
“哦。”尹千何又转对当铺伙计说道:“对,就是那儿。”
“那家儿我倒是知道,难怪要来当房。”伙计口气稍显不屑,“姑娘打算当多少?”
尹千何没计较,反正人家不屑的肯定是尹宏昌,看来他败家败得都出名了。
问她要当多少,她还真不清楚。虽然她出门时她爹嘱咐过要一千五百两银子,但她对银子没概念,根本不知道这一千五百两究竟是多少,只好又低声向尹千仪求助。
“千仪,一两银子是多少钱?”
“一两银子是一千文钱呐。”
“一千文啊?”尹千何想到如果自己再问一文钱是多少钱,估计尹千仪也答不出来,便换了个问法:“那一文钱能买些什么东西?”
“嗯我们早起吃的炊饼是两文钱一个。”
“两文钱一个。”尹千何换算了起来,一个炊饼按一块钱算,一文钱大概相当于五毛钱,一两银子是一千文,也就是五百块,那一千两就是五十万。
什么?京城一栋带花园的别墅才卖七十五万而已!这也太便宜了吧!不行,至少得加到一百万,好歹得上个七位数啊,不然怎么对得起这地段。
尹千何略加思索后,向当铺伙计说道:“至少两千两银子。”
伙计淡定地摇头,“太多,太多,八百两。”
“哇,你这价砍得也太夸张了吧。你说一千八百两还合理点儿。”
“姑娘,我跟您说,我出这个价儿已经很公道了。您家那房我知道,多少年的老屋了,不值这么多。”
“再是老屋也有那么大呢,你知不知道行情啊,京城那么大的宅基地多难得。”
“这样吧,我再给您加二百,不能再多了。”
“不行不行”
尹千何为了价钱的问题跟当铺伙计争了起来,争到了一千三百两银子,尹千何还不甘休。
尹千仪在一旁拉了拉她的袖子,道:“姐姐,一千三就一千三。我们欠赵老爷一千二百两,还了还剩一百两,够了。”
“傻妹妹,能多挣点儿怎么能不争取呢?钱还嫌多啊?”
尹千何又对伙计说道:“你可不能欺负我们不懂,我爹可是老生意人了,我们出门时他再三叮嘱说少于一千六百两不当的。你们要是出不到这么多,那我就换别家了。亏我爹还说你们家出价公道呢,我看也不过如此。”
说着便要把房契拿回来,这时,里屋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
“既是尹老爷家的千金亲自来了,就一千六百两吧。我曾与尹老爷做过一笔生意,还算有点交情。如今他有难处,我也该尽些绵薄之力才是。”
里屋被帘子隔着,看不见说话的人。只听得这声音从容而沉稳,犹如平静而又宽阔的湖面,丝毫不起波澜,一下子就把尹千何的全部注意力吸引过去。
这人是谁?声音听着让人感觉这么舒坦。难道这就是良言一句暖人心的效果?
伙计听了那人的话,立马转变了态度:“姑娘,既然咱们东家这么说,我也不跟您争了。我看您像是第一次来当东西,跟您解释一下,我们以一年为期,若一年之期过后您不来赎,就是死当,那您家的房就归我们了。若您一年内要来赎,那我们每月取利二分五,到时您要本利一起还了才能赎回。”
“月息两分五,也算高利贷了。”尹千何心想,“高利贷就高利贷吧,谁叫自己没钱。而且,一年后自己还不知道在哪儿呢,先解了眼前之困再说。”
“好。”
“既然说好了,我这就给您写当票。”
伙计拿出当票写了起来,边写边高声喊着:“上漏下湿,破旧房屋一栋,一千六百两。”
“好好的房子,怎么就给你成上漏下湿了?”尹千何气道。
伙计嘿嘿笑道:“我们典当行的规矩,姑娘别介意。另外,还请姑娘及家中人早日搬出去,我们也好去收房。”
“知道了。”
“不必搬了,”又是刚才那个声音,“还是请尹老爷和尹姑娘继续住着吧。”
这人倒是仗义,连尹家亲戚都不愿帮尹宏昌了,他只与尹家做过一笔生意就肯如此帮忙,不知是个什么样的人?
“多谢这位先生,我爹能认识您真是幸运。”尹千何朝着里屋说道。
“尹姑娘客气了。”简短的回答,没有虚与委蛇。
把房契换成了当票和银票,尹千何和尹千仪便离开了信恒当。
刚走出没几步,就看到旁边一家铺子在拆招牌,还贴了出租告示。那铺子铺面虽然不是很大,但位置很好,就在观桥边上,门前行人如梭。
尹千何萌生了租这铺子的念头,便上前向站在门口指挥人拆招牌的长者问道:“这位大叔,请问一下,你们这铺面租出去了吗?”
那人回头答道:“还没有,昨儿才收回来的。怎么,姑娘想租?”
太好了,看来今天运气不错。尹千何心中一喜,说道:“对,能租给我吗?”
长者道:“谁都能租,只是租钱可不便宜,每月八两银子,姑娘可要租?”
才八两而已,便宜。尹千何忙点头,“嗯,我要租。”
长者笑道:“你这小姑娘倒是个爽快人。好,我这铺子就租给你了。你打算租多久啊?”
“先租个半年吧,如果生意做成了再继续租。”
老者道:“好,但要先付三个月的租钱。”
“我这会儿没现钱,只有银票,等我去兑了银子再把钱给您送来,您看成吗?”
“成。不过,你今日就得送来,否则这铺子保不齐就租给别人了。”
“别别别,我待会儿一定给您送来,您千万要给我留着。”
与老者谈完,尹千何便让尹千仪带路去找交子铺兑银子。
忙活了半日,总算把租铺的事办好。这一出门就办成两件大事,尹千何心情大好,走起路来都裙裾带风。
如今,既有了本钱又租到了好商铺,对开店来说是个好开端。接下来就要好好考虑怎么做这生意了,毕竟这里还没有出现过卖成衣的服装店。
首创虽占尽了先机,但也需克服许多前所未见的困难。各行各业的先锋人物也是一路披荆斩棘过来的,所以地位才会那么高。从今以后,她尹千何也即将走上这条伟大的开创者之路了,撇开那些不可预知的难处,光是想想都令人有点儿激动呢。
第五章 怎么画设计稿?()
回到家中,尹千何向他爹询问了一下信恒当的老板是谁。据他爹说,那人是京城有名的富商秦二爷,为人慷慨,素喜助人。尹家确在一年多以前与他家做过一笔生意,没想到他还记得。早知道应该去找他借钱,不去找那赵老爷了。
看来这秦二爷口碑还不错,以后若有机会见到,应该好好感谢人家才是。不过这都是后话,先把最要紧的事做起来才是。
她当日便把尹家房契换来的银子分配了一下,一千二百两的银票给尹宏昌去还了债。其余的都兑成了银子,她自己取七十两做开店的本钱,剩下的就全交给尹千仪。
据她观察,尹千仪这个妹妹是属于外柔内刚型的人物,外表温婉可人,内在却有一股坚韧劲儿。在尹家遭此变故后,她很快就承担起了操持家计的责任,稍加锻炼就做得像模像样的了。最重要的是她厨艺不错,做的饭菜很是可口。因此,家中之事就她由管着,钱自然也交给她。
说到底,这并不是尹千何的钱,还是要还给真正的尹家人。而她要的那一百两是她为尹家在当铺多挣到的,也就心安理得地收下了。
再说那位尹老爹,还是一副老爷样子,每日吃饭还要抱怨菜太少,吃得不够好。家里的事他一概不管,只知道坐在厅里抚膝嗟叹,尽说些自己没用、对不起祖宗的话,对那些害得他破产的人却骂都不敢骂。
尹千何有时看不过去,就会说他两句,让他想办法出去谋生,好重振家业。但他只把这些话当耳旁风,根本不听。总之是个扶不起的阿斗,靠不住,还是靠自己得好。
她自从租了观桥旁的铺子后,便一心扑着开店的事上。
先是店名的问题,店名就像人名一样,要让人容易记住才行。她凭着第一感觉起了个“云想衣”,自然是女装店。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抚槛露华浓”,中学的时候为了应付考试作文狂背了那么多诗词还是有点儿用的。她对这名儿还算满意,当即去找木匠订做了一块招牌。
最重要的事当然是货物问题。直到这一步,尹千何才发现自己把事情想得太简单。
她本来想的是自己设计衣服找裁缝批量做,之后再拿到店里去卖。为此,她特意熬夜把自己和尹千仪的每一件衣服都研究了一遍,包括样式、面料、颜色和细节等,又跑到街上观察记录了一番,大致情况算是已经了然于心。但当她准备画设计稿时,困难就出现了。
前面的一帆风顺让她忘乎所以,她几乎完全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这个时代,她该怎么画设计稿?
没有电脑辅助设计就罢了,铅笔、针管笔、彩铅、马克笔也一样没有,唯一有的就是和水彩比较像的水墨。
尹千何在学设计时学过些水彩上色,毛笔还能用,但不打底稿就画设计稿还真做不到。
她拿着笔和纸在房中瞎画了一通,果然行不通。墨一落在纸上就慢慢洇化开来,根本没法细细勾廓。
古人那些漂亮的花鸟画、仕女画都是怎么画出来的呢?难道是自己买的墨和颜料不好?
这墨可是字画铺老板特意推荐的好墨,说是很多画师都用这种。因此,尹千何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是她自己技术不行啦。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一门技术难倒穿越女。没想到,她的宏图伟业竟被阻在这种小问题上。早知道会穿越,就该去学学国画的,这时候就能派上用场了。
尹千仪来叫尹千何吃饭,却见她一手执笔、一手摸着自己的鼻子坐在椅子上发呆,大半个鼻头都已被墨染黑。
尹千仪噗嗤一下就笑了出来,笑声打断了尹千何的沉思。
“千仪,你笑什么?”
尹千仪道:“我笑姐姐你在鼻子上画起画来了。”
“是嘛?”尹千何把自己的手伸出来一看,可不是,手指上不知什么时候沾到了墨,在鼻子上磨那么一会儿,还不把鼻子摸黑了。
尹千何也笑了,“我这不是画画,是在鼻子上研磨呢。没事儿的,待会儿洗掉就是。倒是画图的问题烦死人呐。”
尹千仪看了看桌上摆着的一堆纸,画的都是女子,只是有点糊罢了。
“姐姐你这是在画仕女图吗?”
尹千何拿起其中一张画说道:“什么仕女图啊,我是在画服装设计图,就是我不会画画,老画不好。你看这都画成什么样了!千仪,你会不会画画?”
“姐姐你又没学过,怎么会画呢?我学过几年,但也不算很通。”
“你会啊,那你能教我吗?”尹千何喜出望外,但忽然又觉得不太对,“咦?为什么你这个妹妹这么多才多艺,而我这个姐姐却什么都不会呢?”她指的是原来的尹千何。
尹千仪听后脸色微变,眼神躲闪起来,“这,这些往事姐姐你忘了就忘了吧,不重要了,我今后一定会加倍对姐姐好的。呃,你若真要画的话,可以试试用朽笔,不要直接用毛笔画。”
尹千何看她敷衍了两句就转移话题,便猜到这里面肯定有隐情,看来这两姐妹似乎不像她这些日子看起来的这么简单。但当下她最关心的还是图纸问题。
“朽笔是什么?”
尹千仪见自己的话顺利引开了尹千何的注意力,心中舒了一口气,开始给她讲解起来:“朽笔就是用柳炭条起稿,起好线稿再作画就不易出错了。我以前画花鸟时都是这么画的。”
“真的?太好了,我需要的就是这个能打稿的东西。千仪,你真是我的智囊团,我爱死你了。我这就去买这什么朽笔。”
尹千何喜得从椅子上一窜而起,立刻向门口飞奔过去。
“诶,姐姐,等等,柳炭条可以自己做的。”尹千仪忙跟在后面喊了一句。
尹千何又刹住脚返身回来,“怎么做?”
“先吃饭吧,吃完饭我再教你。”
“不行,我这会儿就想学。好妹妹,姐姐着急啊。你看我们那店铺都租了一个星啊呸,租了六七日了,这么干放着就是把钱往水里丢啊。”尹千何摇着尹千仪的手臂求道。
尹千仪无可奈何地笑了笑,“好吧好吧,我教你就是。另外还有一事,纸还是用熟宣纸。我看你用的都是生宣,容易洇水,不好用来画你这种图的。”
“是,多谢尹先生教导。”
“呵呵呵”
第六章 是不是绫罗绸缎?()
尹千何照着妹妹教的方法做起了柳碳条。先是去河边折了些新鲜柳枝回来,把皮剥了,再到火上点燃烧一小会儿,然后用湿布闷熄。其实,就是让柳枝不完全燃烧,之后就能得到木炭条。
尹千仪说本来柳炭条是有得卖的,但卖的那种都是整根烧好的,拿在手上画完稿手就特别脏。而自己做的话就可以留一部分柳枝当笔杆,用起来既干净又方便。
尹千何对“古代”的认识不断被智慧的古人刷新。不仅有木身马尾头的牙刷,还有柳条做的炭笔,真是太令人佩服了。
有了柳炭条,尹千何就可以打稿了,画起图来得心应手许多,不出半日便画好了一张女装效果图。虽然画工不那么令人满意,但她毕竟是在用水彩技法画国画,要求不能太高。
她画完后找尹千仪帮她润色了几笔,倒是收了画龙点睛之效。
效果图是画好了,没有打版师画结构图,不知道这边的裁缝能不能直接把衣服做出来。按理说应该可以,他们做衣服好像一般都是量个尺寸凭经验做的。只要给他们选好面料就行了。
说起这面料,不知道这里具体有些什么面料,是不是都是绫罗稠锻?这倒是要专门找布庄了解了解。
次日一早,尹千何便出门找布庄了解面料去了。对于服装设计来说,选择面料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同样的款式用不同面料做出来可能会有天壤之别,当然,也有可能会有意外惊喜。
她在家附近的西华街上找到一家锦绣布庄,这布庄门面又大又阔气,想来是个品种齐全的好地方。
她信步走进布庄,见掌柜和伙计都在忙着招呼其他客人,似乎无暇顾及她,便自行选看了。
货架上的布匹琳琅满目,花色繁多,但她大多叫不上名儿来,只能东看看西摸摸,有特别看中的就仔细研究研究。
有个伙计腾出空了,便来问她:“这位姑娘,想买什么样的布?”
“我也不太清楚,看着好就买。你能给我介绍介绍吗?”
“那姑娘您是要做衣裳呢,还是做别的用处?”
“做衣裳?”
“您自个儿穿?”
“对,我穿。”
“那就这个吧。”伙计转身去架上取了一匹红地黄花的布来,“这是我们新进的缥色折枝海棠花软缎,最衬您这样标致的姑娘了。这时节做成衣裳穿保准美得天仙儿似的,走在路上肯定人人都回头看您。”
女子被人夸漂亮自然都是高兴的,尹千何也不例外,被说得眉开眼笑的,“你这位小哥可真会说话,想必你们生意这么好,你这张嘴的功劳也不小。”
她细细研究了这匹布,布料看着光洁平滑,摸着质地柔软,确实很舒服。
“那这缎子多少钱一匹?”
“整一匹是一吊八百钱。”
尹千何已经向尹千仪打听好货币问题了,一吊钱可兑一两银子。这布匹看起来有一米多宽,但不知道有多长,她没法转换价格。
“你们这一匹布长度是多少?”
“姑娘您这话问的,我们可都是按制法做的,一匹布当然是四丈有余。”伙计有点惊讶地说道,可能还没人问过他这种“蠢问题”。
丈和尺这种基本单位尹千何还是懂的,便没再继续“蠢”下去。随后,又了解了其他一些看着不错的布匹,各色素帛、素绫、纹绫、薄纱罗、花缎、轻容纱等等,皆是上好的面料。
色彩也是多种多样,像霜色、水色、铜绿、黛绿、嫣红(为什么没有姹紫)、绯红、海棠红、鸭黄、鹅黄、杏黄。许多颜色都与一千年后通用的名称不一样,比如,精白、缟色才能称得上白,而月白、雪白都有些泛青,霜色则类似高级灰。
纹路则以平纹居多,也有斜纹,有紧密些的,也有稀疏些的。
一圈问下来,尹千何粗略估计了一下,若是用这些布料做一身衣服成本可不低,单价估计都得在一两吊钱左右才有的赚。
“你们这里有没有不是丝织的便宜些的布料?”
话一出口,布庄伙计热情洋溢的脸立刻冷却了下来,伸手往角落那边一指,懒懒地说道:“喏,那几匹麻布就便宜。”
那角落斜躺着几匹灰黄黯哑的布,十分不起眼。若不是伙计指出来,尹千何还真注意不到。虽然这布看起来很粗糙,但与她以前穿的亚麻衣服的衣料有几分相似。
“能拿一匹过来我看看吗?”
伙计似乎不太情愿,嘟囔了一句:“姑娘,您都又看又摸地看过这么多匹布了,到底买还是不买?”
“看好了我就买,难道你们开店的还不让客人看货不成?”
尹千何也不怯懦。要知道,她以前去逛各种服装店了解时新衣服款式的时候,可都是一件件试过来又不买的。这是她做设计的必要功课之一,哪怕是冒着服装店店员的各种嫌弃和讨厌,也是要厚着脸皮上的。因此,布店伙计的态度在她面前不过是小场面罢了,还震慑不住她。
伙计只好又拿了一匹麻布过来给尹千何看。她刚接过手就“呀”了一声,这麻布有点扎手,跟亚麻衣服质感完全不同。这种布若做成衣服穿在身上,肯定会皮肤发痒,绝不能用在她的设计之中。
从锦绣布庄出来,尹千何又去了几家别的布庄,情形都大同小异,无非是大店货物品种多且以丝绸类为主,小店货物相对单一些且以麻葛类为主。
转了半日,尹千何算长了不少见识,也理清了云想衣的产品定位,结论是她只能做中高档服装。
第一是因为丝织类布料种类多且舒服漂亮,是做衣服的首选。
第二,想要赚钱还是要在富人身上下手。在这个小农经济时代,大多数普通百姓还是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自己织布自己缝衣,不会来买她店里的成衣。而且,许多人生活贫苦,根本没有闲钱。毕竟这时的总体生产力还比较落后,不可能跟二十一世纪相提并论。即使她自己想要简单地活下去,也必须在这个社会法则中努力摸索。
没有商场和服装店逛,逛逛布店也好的。尹千何逛完便买了几匹布,打算回去找裁缝先裁两件样衣出来看看。
第七章 莫非是西门大官人?()
将布匹叠放在双臂之上抱着,尹千何便匆匆赶回家。因想着早点到家,走得有些急,不经意间竟与一路人撞了个满怀,自己被撞得倒退一步,手里的布也掉了两匹。
对方立刻辱骂起来:“哪个不长眼的,竟敢撞本公子?”
尹千何站定后才看清眼前之人,见他是一身的凌罗绸缎、玉带金环,应该就是传说中的纨绔子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