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的日常-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吃好了饭,宋大家的把碗盘送出去了,拿钱去大厨房要了两桶热水来,曼春有些诧异,“这个时候还有热水?”灶上的婆子们虽说吃饭晚,可到了这个时候炉子也该熄火了。

    宋大家的笑道,“厨下那些婆子一个赛一个的精细,知道今天两位姑娘回来定是要梳洗的,就备了热水要赏钱呢。”她比了个数,“我自作主张,没请示姑娘就给了她们半吊钱,算是花钱买路,以后也好说话。”

    曼春见童嬷嬷没说什么,知道这多半是侯府后宅的常态,就道,“不够了就去跟童嬷嬷支。”

    曼春洗了头,又擦了身上,留了小五和小屏在屋里,让其他人都随着宋大家的去了后头群房收拾行李,顺便跟着认认路,因热水还有半桶,叫小屏她俩也去轮流梳洗,一个在屋里洗,一个就在门口守着,免得被人冲撞了。

    这个时候却从院子外头进来个中年妇人,身后跟着两个精干婆子,看韦嬷嬷那殷勤样儿,想来是哪位夫人、太太跟前伺候的,好在她这厢房门上挂了帘子,曼春叫小五先端了盆去屏风后头躲躲,等了一会儿,没见上房有什么动静,便小声叫她赶紧把头发冲干净。

    曼春坐在炕上,身旁就是大窗户,因是夏日,上头贴了淡绿色的细纱,外头瞧里头模模糊糊,里头看外头却分外清明。

    过了约有两盏茶的工夫,韦嬷嬷又殷殷勤勤的把那中年妇人送了出来,曼春见那妇人衣衫体面,眉宇间难掩傲气,心想不知是谁那里服侍的管事嬷嬷。

    小屏和小五两人把水提出去倒了,回来给曼春擦了凉席,便撒开帐子服侍曼春躺下午睡,刚睡下,唐曼宁就过来了,见曼春起身,带着歉意说道,“扰了你歇息了。”

    曼春抬手拨开纱帐,“不妨事,我也才刚躺下,刚才来的是谁?”

    “是祖母身边的嬷嬷,过来问咱们人手够不够用,要不要再拨几个人过来,这都要住不下了,哪敢再要人?打发她走了。”

    “服侍的人尽够了,再说塞进来的也不知是什么样儿的。”

    “就是啊。”唐曼宁深有同感,她有些无奈,“还有一事要和你说,咱们在泉州时少有拘束,今后却是不能了,晨参暮省的规矩不可马虎,祖父每日卯时上朝,寅正时分就要从家里走,因为时间太早,所以早上咱们是见不到祖父的,卯正二刻去曾祖母那里问安,祖母早晨忙碌,大家都是去曾祖母那里时顺道一起给她请安,辰正用早饭,午时用午饭,晚上请安是在申末酉初,冬天时早晨晚两刻钟,下午早两刻钟,祖父从衙门回来会待在正院,到了时辰就去曾祖母那里,从太夫人那里请安回来后就不用再去祖父和祖母那里,各房在自己院子里吃,一般是各吃各的,不过有时候太夫人也会留饭。记住了没?”

    见曼春愣愣,她失笑,“记不住也没关系,从今天晚上起,我做什么,去哪儿,都叫人来跟你说一声,你只要跟着我就行……晚上妆扮得体面些,曾祖母喜欢我们穿得鲜亮些,还有,在祖父面前一定不能失了仪态。”

    被她啰嗦这一会儿,曼春也没了困意,“要不姐姐看看我晚上该穿什么吧,免得穿得不合适叫人笑话。”

    唐曼宁对穿衣打扮颇有心得,以往也不止一次的替曼春出主意,不过这一回她却没有像以往那样爽快应下,反而迟疑了,曼春不是不识眼色的,转而叫小屏和小五去端茶来,“说了这一会儿话,口都干了,姐姐要喝什么茶?”

    “什么都行,只不要浓茶。”唐曼宁想起之前母亲警告她的话,犹豫了一下,还是道,“今年京城时兴的花样儿和去年不一样,去年的款式不要再拿出来穿了,三妹妹和四妹妹都是好强的性子,犯不着让她们拿了话柄说些难听的话。”

    见曼春神色茫然,唐曼宁道,“你不记得了?三妹妹是二叔家的,四妹妹和五妹妹是三叔家的,五妹妹乖巧些,随了三婶婶的脾气,那两个……她们说了什么,你不用多理会。”

    去年唐妍从京城带到泉州的新花样曼春是知道的,不过她并不太中意那样子,只做了几件出门做客时穿的大衣裳,别的都是照着她自己的喜好做的,虽然不知道姐姐为什么突然吞吞吐吐的,不过想也知道多半和王氏脱不了干系。

    她笑了笑,“知道啦,别的样式也有,还有两件新做的没上过身的,晚上请安我找件喜庆的颜色穿上就是了——对了,棠哥儿是怎么了?是想王家回去吗?”

第136章 棠哥儿() 
提起棠哥儿,唐曼宁有些无奈,“哭哭啼啼的,真是小孩子!”

    曼春失笑,“可不就是小孩子?他从小是在那边儿长大的,自然是恋着那边儿,跟太太,跟你,跟我,都不熟悉,何况他才八岁,正是半懂不懂的年纪,还是哄着他些为好,不然这么闹腾叫外头听见了,还道是怎么了。他平时在哪儿读书?”

    “搁家学里读书,今儿咱们回来,母亲就给他请了一天假,偏大哥那边儿先生做寿,脱不得身,等晚上咱们再吃团圆饭。”

    小五和小屏两人把曼春要的那两套衣裳找了出来,捧给她看,曼春道,“姐姐看我穿这个行不行?”

    唐曼宁在深粉色和橘红中间选择了颜色略柔和的,“这个不错,我有件和它差不多的。”唐曼宁没说的是,与这相似的那件衣裳是太太才给了她的,是照着今年京城时兴的样式做的,只单单给了她,却没有妹妹的。

    曼春笑了笑,“我也觉得这件更好些,穿着凉爽。”

    唐曼宁道,“我记得你有套镶珍珠猫睛石的头面?配这个正好。”

    曼春道,“等一会儿童嬷嬷回来就让她找出来。”

    唐曼宁对小屏和小五道,“这衣裳都压出褶子了,你们去寻葛嬷嬷,她那儿有熨斗。”

    等屋里没了别人,唐曼宁对曼春道,“如今这屋子狭小了些,你要是住不惯,咱俩就搬去隔壁院子,那边儿和这边儿的格局是一样的,平时没有人住,原本是打算给大哥成亲用的,祖母那里虽说发了话,等过了她老人家的寿辰就让咱们搬到园子里去,可毕竟还有一两个月。”

    唐曼宁说的这件事对于曼春来说其实无所谓,如果要她来选,她倒宁愿大哥不要搬,有大哥在对面住着,只要她不惹事,王氏也不好撕破脸皮,“既然是给大哥预备的婚房,太太肯定不会同意咱们搬过去住,”曼春笑笑,“要是姐姐觉得住不开,我看倒座房还空着几间,不如我搬过去。”

    “说什么呢,”唐曼宁轻轻打了她一下,嗔道,“那倒座房阴冷阴冷的,也是人住的地方?我这不是怕你住得挤么?”

    “咱们去泉州之前不也是这么住的?不过是在那边儿一人一个院子住惯了,回来不习惯罢了,”曼春喝了口水,“就是有些干燥,不如泉州湿气足,滋润。”

    曼春这么一说,唐曼宁也感觉出来了,她毕竟大了两岁,自觉是姐姐,就嘱咐道,“要是觉得干燥,就叫人在屋里放盆水。”

    曼春点头,“慢慢儿就适应了,就是怕到了冬天烧炕,人容易上火。”

    “冬天的事到了冬天再说,”唐曼宁左右看看,见屋子角落摆了炉子,“这屋里的炉子别只让它摆着好看,每天叫人把那泡过的茶根儿兑水煮一煮,煮到水汽四溢,屋里既不干燥,又有茶香。”

    姐妹两个互相看看,都笑了出来,唐曼宁站起身,“好了,我也乏了,回屋躺会儿去,你也歇会儿吧,等差不多到了时辰,我叫人来喊你。”

    唐曼宁往外走了两步,突然停住了脚,迟疑了一下,低声道,“这院子里人多,人来人往的,你叫人把门守好,仔细别丢了东西,屋里没人的时候一定得关窗锁门。”

    曼春睡了小一个时辰,隐约听见院子里的动静,就醒了,浑身懒洋洋的不想动,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见炕边儿趴着个小脑袋,大大的眼睛一眨不眨的望着她。

    曼春朝他笑笑,“棠哥儿?”

    那孩子转身跑了出去,险些撞到童嬷嬷身上。

    童嬷嬷扶着落地罩回头望了望,“他怎么进来的?”见曼春坐起身,“姑娘醒了?”

    曼春梳洗着,童嬷嬷问小五,“刚才三少爷什么时候进来的?”

    唐棠在他这一辈里总排行第三,被府里的人称为三少爷,排在他上头的是亲兄长唐松和他二叔唐轸唐二老爷的长子唐横。

    小五一愣,去看小屏,“我刚才去厨房要热水,没瞧见三少爷进来——你瞧见了没?”

    小屏低下头,“三少爷站在门口张望,我就请他进来坐,后来葛嬷嬷让我帮她描个鞋样子……我、我就出去了一会儿。”

    童嬷嬷皱眉,责备她,“既然屋里服侍的只有你一个,你乱跑什么?任谁来叫你,你只管把姑娘服侍好了,撇下姑娘一个人在屋里,难道妥当?三少爷也不算是小孩子了,怎么能就这样放他进了姑娘的闺房?”

    曼春道,“以后再有事情,你先和我说一声,哪怕我在歇息……总不能屋里进了人都不知道。”

    小屏涨红了脸,低头嗫嚅,“姑娘,我错了……”

    童嬷嬷道,“有错就要罚,这是规矩,念你初犯,等吃了晚饭去墙角站半个时辰。”

    曼春叹了口气,对小屏和小五道,“这大宅门里人多事也多,你们若还像在泉州似的天天嘻嘻哈哈的不走心,受罪还在后头呢,凡事多想想,话出口前先想三遍,听到了没?”

    小五和小屏听她语气郑重,都老实了,“知道了,我们以后不敢了。”

    曼春自嘲一笑,“别看你们的身契在我手里,我尚且不是自由身,你们若不谨慎,真吃了亏,我也保全不得。”

    见小五和小屏都低头受教,曼春道,“从今儿起我再立个规矩,以后你们无论去哪里,都得结伴而行,哪怕只是去厨房要壶热水。这府里你们人生地不熟的,不小心冲撞了哪位,至少还能有个回来通风报信儿的,要不然我都不知道该上哪儿找去。”

    曼春看看童嬷嬷,“嬷嬷,麻烦你把这条规矩告诉她们,小丫头们不知道轻重,出了事就晚了。”

    童嬷嬷道,“府里原就有这样的规矩,只是多少年下来,好些人都忘了,平日里只要不乱走,也没几个人管。”

    曼春道,“不管是不管,可规矩摆在那里,哪天要是有人想拾起来,也不过是一句话的工夫,到时候岂不成了现成的把柄?还是先给自己立好了规矩,不过界也就没机会犯错。”

    梳好头换了衣裳,曼春对着镜子照了照,把头上成套的首饰去了两根钗,猫睛石的耳坠也换成了珍珠耳坠,给她梳头的素兰看着觉得可惜,“姑娘,还是刚才那样好看。”

    曼春笑笑,“还是不要太过妆扮了,不好夺了别人风头。”

    素兰想了想,低声应是。

    外头传来一阵喧闹声,还有唐曼宁呵斥的声音,曼春出来一看,见棠哥儿一脸倔强的抱着雪花两条后腿,唐曼宁抱着雪花两条前腿,正争执不下,雪花可怜兮兮的被两人抱着,亏得它脾气好,要是换成花狸奴,早就挠爪子了。

    曼春看得不忍,忙上前按住了唐曼宁的手,对两人道,“快松开,你们快把它扯坏了。”

    棠哥儿一听,立刻松了手。

    唐曼宁抱着雪花安抚了两下,才把它放在地上,雪花一下地就撒丫子蹿进了西厢北屋。

    棠哥儿眼睛盯着雪花跑去的方向,一脸的不舍。

    “这小子,”唐曼宁伸指戳了一下棠哥儿的额头,“不会抱狗还非要抱着,把狗惹急了咬你一口怎么办?”

    “我会抱!哥哥说了,雪花给我了!”棠哥儿抬手擦擦额头上被姐姐戳的地方,一脸的不服气。

    唐曼宁眉毛一竖,“我、不、信。”

    “就是我的!”棠哥儿急了,大声道,“不信、不信——等哥哥回来你问他!”

    曼春心里暗笑,面上还不能露出来,对棠哥儿道,“好啦,姐姐是怕狗咬伤了你,不是要骂你,你要是真伤着了,雪花就得被送出去,到时候谁也养不成。”

    “哼。”唐曼宁抱着手。

    曼春悄悄戳了她一下,“他要玩,叫个丫头看着就是了,又不是什么大事。”

    “怎么回事?”上房传来王氏的声音。

    三个孩子互相看了看,唐曼宁马上回道,“母亲,没事,弟弟要抱狗,我叫丫鬟陪他玩。”

    王氏掀开帘子出来,“你弟弟小,手脚没个轻重,让人把狗抱出去吧。”

    唐曼宁没想到自己只提了一句,母亲就要把狗弄走,顿时就不依了,“雪花又不咬人,干嘛送走?”

    王氏脸一沉,“伤着了你弟弟怎么办?那猫儿狗儿最烦人,都送走!”

    “不行!要送走,就连我一起送走!”

    “这是怎么了?一回来就吵。”

    唐曼宁一扭头,顿时拔高了声调,“哥你回来了!”

    她跑过去,拽着唐松的袖子,“哥——母亲要把雪花和花狸奴都送走——雪花那样软绵绵的,怎么会伤着弟弟?哥——”

    唐松轻轻往她脑门儿上一弹,“还有没有个女孩儿的样子了?”

    见妹妹终于老实下来,唐松看了一眼曼春,点点头,对王氏道,“母亲,我回来了。”

第137章 长辈们() 
唐松在母亲和弟弟妹妹之间做和事老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他的意见在王氏那里还是颇有份量的,“妹妹既然喜欢,就留下吧,狗窝我都叫人备好了。”

    王氏皱眉,“你弟弟手脚没个轻重……”

    唐松低头看看唐棠,“棠哥儿,这猫儿狗儿都是活物,你扯它,它疼急了也是要咬人的。”

    棠哥儿马上嚷道,“那我以后不抱它了,别送它走!”

    曼春微微挑眉,这小子桀骜不驯一副不服管的样子,倒是很听大哥的话。

    王氏训道,“话说的好听,万一生了虱子,叮你一头包!”

    唐曼宁急了,跺脚道,“哪有什么虱子——”

    唐松给她使了个眼色叫她老实待着,对王氏道,“不过是两个玩意儿,又是教了规矩的,这东西养久了也是有灵性的,能看家呢。”

    “母亲要是实在不喜欢,就叫人送去隔壁,那边不住人,也该养两个活物添添人气。”

    唐松对妹妹露出个爱莫能助的眼神,唐曼宁嘟着嘴,脚尖碾着地上的青石,嘟囔着,“早知道就不回来了,还是泉州自在。”转身回屋了。

    曼春自是不会再杵在王氏跟前碍眼,也跟着退了。

    王氏脸色难看,骂又舍不得骂,哼了一声,对长子抱怨道,“你看看,你看看她,倒学会跟我顶嘴了,都让你父亲惯坏了!”

    曼春屋里的几只鸟儿虽说平时不会乱叫,可既然猫狗都送去了隔壁,她也不好单单把鸟儿留下,可是隔壁院子里不住人,就怕小丫鬟们看不住,花狸奴起了野性把笼子毁了。

    除非她把鸟儿一直锁在屋里。

    说到鸟儿,曼春忽然想起,“我说怎么今天这么安静,鸟笼子呢?”

    童嬷嬷道,“我叫人送去后头群房了,这边儿院子小,鸟叫的厉害了,只怕太太不喜。”

    这倒也是个办法,曼春道,“那叫人看着些,那几只鸟儿品相好,别叫人拿了去。”

    让曼春意外的是,她的祖父,安平侯唐浚与她想象中的并不一样。

    她跟着王氏和兄姐穿过了大半个侯府,去给太夫人请安,到达庆僖堂的时候时辰尚早,王氏听在廊下服侍的丫鬟说二房和三房都还没到,明显松了口气,点点头,“去通禀吧。”

    等她们进了屋,见太夫人坐在正中罗汉榻上与下首的一个中年男子叙话,男子下首坐着林夫人,曼春脚步顿了顿,又赶紧跟上了。

    王氏领着孩子们先给太夫人问了安,又分别向那中年男子和林夫人问了安。

    曼春这才知道原来这看上去年近不惑的男子竟然就是她的祖父安平侯唐浚,要知道,去年这位就已经过了五十寿辰了。

    仪表堂堂,雍容闲雅,瞧着一点儿也不像是五十岁的人,看上去倒像是只比父亲大几岁似的。

    他跟太夫人倒真是母子……曼春暗暗想着。

    王氏道,“大丫头和二丫头今儿回来了。”说着,回头示意唐曼宁和曼春两人去给她们祖父见礼。

    唐侯爷神色淡淡,等两个孙女叩头起身,点了点头,“回来了就好。”

    曼春正要跟着姐姐退到王氏身后,就听见祖父问道,“平时都读些什么书?”

    唐曼宁答道,“回祖父,如今正学着《诗》和《礼》,平时喜欢读些诗文。”

    唐侯爷此时无事,见两个孙女还算乖巧,就问,“哦?师从何人?”

    “先生姓蔺,父亲见他学识渊博,就请来做了西席。”

    王氏忙补充道,“听说家里也是世代书香人家。”

    太夫人听着皱眉,“到底男子有所不便,两个丫头还是在家里读书吧,又不是没有家学。”

    王氏也只迟疑了一瞬,便恭敬道,“是。”

    说着话,二太太和三太太也各自带了儿女来了,随着二太太吴氏来的有三姑娘唐曼锦、二少爷唐横和四少爷唐槿,跟在三太太田氏身后的是四姑娘唐曼颖、五姑娘唐曼瑗和五少爷唐林,除了唐槿和唐林年纪小些,只有三四岁,另外几个都到了读书的年纪,无论私下里脾气秉性如何,但在太夫人这里,这些男孩儿女孩儿们的举止倒都还算知礼。

    二太太三太太前脚到,小辈儿们刚刚见了礼,还不及说什么,二老爷唐轸和三老爷唐辙也到了。

    太夫人见了他们,受了礼,淡淡的嗯了一声,便不理会了,仍旧与侯爷说话。

    这兄弟两个神色如常,看来这样子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二老爷和三老爷是一母所出的亲兄弟俩,两人长得也像,只是二老爷足蹬官靴,身上穿了件宝蓝色团花圆领袍,富贵体面,三老爷却穿着月白色细葛布直缀,脚上一双云头履,一副闲散士人的打扮,看上去有些瘦弱,坐在那里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曼春想起从童嬷嬷和宋大家的那里听来的,说二老爷和三老爷的生母韩姨娘是侯爷在外头置办的外室,出身不好(至于怎么不好,童嬷嬷和宋大家的都缄口不言),然而这位却是个有手段的,这么多年也没见失宠,还让两个儿子都入了侯府,上了唐家的族谱,二老爷读书不行,就恩荫入仕,三老爷无心为官,就在家闲散着,手里也不缺钱花,和不受侯爷待见的大老爷一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太夫人和侯爷说着话,别人也都不敢大声,就连林夫人与王氏也是小声低语,曼春听见林夫人问起王氏香料的事,王氏说回头让人包些好香料给林夫人送去。

    丫鬟们上了茶,二老爷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眼角余光扫见正和林夫人说话的王氏,以及王氏身后的唐曼宁和唐曼春,视线在她们脸上转了一圈,忽然皱了皱眉,嘴角耷了下来,竟是一副鄙弃隐忍的表情。

    唐曼宁低头附在妹妹耳边,“二叔还是那副德行,没事儿离他远些。”

    之后又陆陆续续的来了几个人。

    安平侯世子唐轶十六七岁的年纪,相貌肖似林夫人,温文尔雅,却不显得文弱,也许是因为已经成亲的缘故,或者是他嫡长的身份,看上去比他实际的年龄要沉稳许多,见了唐曼宁和曼春,笑着叫她们免了礼,还问了几句她们路途上的事,伸手比了比,“你们走的时候还小,才这么高,如今回来了,我倒不敢认了。”

    唐轶的同母弟弟唐辑今年也才十三,一看就知道长相是随了唐侯爷,将来长大了也定是个美男子,他一来便被太夫人的揽到怀里,抚着他的背问他今天学了什么。这会儿听见他兄长的话,便笑嘻嘻道,“四哥成了亲,说话老成得很,越发没趣了。”

    太夫人笑骂了句,“你个猴儿,倒挑起你哥哥的不是来了。”

    众人只管赔笑,唐侯爷轻咳两声,瞪了他一眼,“多大的人了,还腻在你祖母怀里。”

    唐辑没趣的收了笑,刚要起身,又被太夫人按住了,对儿子道,“你凶什么,他还是孩子呢,怎么?我的亲孙子,连搂也不能搂了?”

    唐侯爷只得罢了。

    曼春留意到上午见过的方姨娘和红姨娘都没有出现,只一个方姨娘所出的六爷唐砗被乳母领了来给太夫人和侯爷、夫人请安,太夫人瞧见他,倒把心思也分了一丝儿出来,问唐砗,“砗哥儿今天做什么啦?”

    砗哥儿瘦瘦小小的,似乎带着些弱症,端端正正的行了礼,奶声奶气的答道,“回祖母的话,今天砗哥儿去学堂念书去了,先生教了‘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太夫人点点头,砗哥儿的乳母便把砗哥儿领到一旁去了。

    砗哥儿年纪虽小,辈分却比唐曼宁和曼春都大,她的乳娘上午的时候跟着方姨娘见过长房的这姐妹俩,兴许是事先叮嘱过了,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