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最后一百个人类-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血虫依旧没有任何行动,人类想要步行十公里的话,至少也要三个小时,甚至有一些在集结点中心的步行四五个小时都是正常的。
但是在知道自身必然会死亡的情况下,他们反而轻松了,他们想走完这最后一段路,即便是死,也要是有尊严的死法。也既是刘彻所说的,他们要去挽回人类最后的尊严。
人类无法推测的血虫的思维是什么样的,但是在地表人类突然向四周围扩散的时候,围绕在十公里外的血虫明显是表现出躁动的状态了,不过应该是有一个首领约束着它们,所以它们都没有轻举妄动。
“懦弱的生物,这是你们最后的反抗?”
血虫利用所有波段再次传播出信息,由于地表人类已经屏蔽了所有的通讯,所以他们的行动没有因为血虫的话语受到任何影响,但是近地轨道的人类接收到了。
“不,我们只是想表达,你们都是一群吃屎长大的渣滓!”
这句话是近地轨道联合政府领导人马克所发的,很明显这是一句气话,但是却的的确确代表了所有人类内心对血虫无比的愤懑。
一句侮辱性的话语通过诺亚传播出去之后,血虫明显按耐不住了,大批的血虫越过了十公里的界限,冲向了那些向外扩散的人类。
在血虫即将到达人类所在的位置的时候,所有看到血虫的人类并没有做出惊讶的表情,而都只是做出了一个动作,高举手臂,伸出中指。
从血虫所在的四十五度鸟瞰视角来看的话,会发现人类一个个做出了奇怪的手势,虽说动作不齐,但是他们做出来的手势和方向都是一致。
一百多万名人类,在通讯屏蔽之前,都已经接收到了地表联合政府一个通知,那就是以竖中指来捍卫人类的尊严。这看起来有些小孩子气,但是当一千个、一万个、十万个、百万个人都这么做的时候,他们内心便都卯足了一股气,一股属于人类的骄傲。
“一群吃屎长大的渣滓!”
可惜血虫并不理解这个手势代表什么意识,现在在它们看来,目的只有一个,消灭眼前任何所能看到的地球生物。
屠杀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地表上最后的人类在血虫的侵袭下,全部死亡了,地球,被血虫占领了。
这一刻,近地轨道、月球基地上所有存活着的人类,均都是低头默哀。
“地球文明,只剩下我们了!”
在血虫开始侵袭后仅仅二十天,人类便被夺走了地球,现在人类在近地轨道和月球基地里面还存活着的人类,也就只有一千多人,其中超过八成还是处于冬眠之中,因为空间站之中没有那么多资源供给人们进行日常的生活维持。
默哀结束之后,人们很快就把注意力着手于眼前的工作之中了,现在属于人类的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费,人类要想谋求活路,便只能努力、努力、再努力了。
诺亚方舟的计划依旧在进行着,关于方舟的技术核心都已经研制得基本完成了,现在方舟也在进行着最后的组装和调试了。
郑阳文等人也接收到了生命一号空间站联合政府的通知,将在两天后让所有地球百子进驻生命一号的空间站,他们将在那里生活两三天之后便进入冬眠,随后诺亚方舟也即将准备出发前往普尔星系了。
一切的一切,都在紧急地进行着。月球基地也不例外,因为月球必须尽快开采出足够的核聚变燃料,做好诺亚方舟的补给。
与此同时,联合政府也在筹备在月球建造一艘探索舰和运输舰,前往火星做进一步的开拓。
虽说诺亚说当外星战斗型人工只能到达之后,太阳系内的所有人类都绝对存活不了。但人类就是这样,但凡有着最后一点希望,都总是会努力去尝试。
后续外星战斗型人工智能并不会出现,人类有可能能够继续繁衍和发展。当然这只是一个最后的妄想,但人类历史中从不缺乏妄想最后实现的例子。
血虫侵略地球后第22天,诺亚方舟组装并测试完毕,所有诺亚之子都被送往了那里。
诺亚方舟的体型并不大,因为以人类的科技和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制造出那么庞大的船舰。而诺亚方舟里面的生活区就更是狭小了,一个主生活舱间和五个拥挤的休眠舱间,面积比一个地球上普通的房屋还要小。而这么小的区域里面,却要容纳一百个人。
之所以生活区这么小,是因为诺亚方舟要携带的物品实在是太多了,要想保证一百个人类在一个陌生的星系、陌生的星球上面成功生活下来,就必须要有足够多的生存保障,诺亚方舟内携带的所有物品还都是经过详细的计算和筛选出来的,也是在诺亚的帮助下利用还每一分质量。
而要说诺亚方舟需要携带的东西有哪些是最多,就必然是核燃料了,毕竟诺亚方舟是以可控核聚变发动机驱动,就算在诺亚的帮助下质能转换的效率再高,也必然需要有巨量的燃料来支撑。毕竟是2万光年的星际航行,就算保持着百分之五光速的速度,到达普尔星系之前也必须要有足够的燃料来进行减速。
一百名诺亚之子到达诺亚方舟之后,作为舰长的罗萨。马科斯聚集了众人算是开一次集体会议,让所有人真正的进行一个相互沟通和相互了解的过程。
之前分三次的会面并没有让众人都相互了解了,现在赶在诺亚方舟启动之前这两天的时间之内,诺亚方舟内的组织架构、分工安排和人际交往关系都必须搞好。
不得不说罗萨的确具备着和强的领导能力,在这两天内,他凭借之前组建的政务小组和军事小组稳定了所有人,建立起诺亚方舟内最基本的社会架构。
血虫侵袭人类后第24天,所有诺亚之子进入了冬眠舱,诺亚方舟在船舰内人工智能的驱动下,往太阳系外的方向出发。
第四十八章天书()
在诺亚的帮助下,人类不仅实现了可控核聚变发动机和冬眠等先进技术,在人工只能方面的研究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毕竟诺亚本身就是人工智能,它以自身为样本,协助人类制作出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并不成问题。不过由于人类的科学技术有限以及材料的限制,人类目前根本不可能生产出像诺亚这种等级的人工智能,甚至连诺克拉星系的第二代人工智能都比不上。
此前人类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成就,但全都都是弱人工智能的范畴,甚至还是其中功能尚未完善的等级。而诺亚显然是强人工智能,因为它具有自我意识和自主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过无论是哪个文明,对于人工智能肯定会有所防范,所以诺亚就算自我意识再强烈,它也必须服从指令去行动,就像是一个极具被约束的军人,他有自主作战的意识,但必须绝对服从上级的命令一样。
这种等级的人工智能,人类目前无法做到,甚至在未来一千年内都可能无法完成。但是高等级的弱人工智能,人类还是能够极具可能地去完善的。这中人工智能虽说没有自身的意识,但是有着大量的数据分析功能,能够根据情况去解决不同的问题,而且是不会产生反噬的可能性。
另外,诺亚也不可能将强人工智能的研制技术交给人类,因为诺亚本身就没有这方面技术的存储。毕竟诺亚本身就是强人工智能,如果它自身还掌握能够制造其他人工智能的手段,万一发生意外,宇宙之中就有可能再出现一个近乎无敌的人工智能的文明。
宇宙中众多文明对于强人工智能的恐惧,就像是人类对于血虫的恐惧一样。一旦它们逃脱了控制,步入了自我繁衍、自我进化的过程的话,那么以它们的进化和更新速度,除非在它们发展初期瞬间将这个文明内所有强人工智能消灭,否则谁都除不了它们。
诺亚协助了人类进行了三次人工智能的技术改造,而华飞也曾参与到其中一次技术改造之中,毕竟他在计算机方面的能力也算是人类文明之中比较高的。
三次人工智能的技术改造,让人类文明掌握了诺克拉第一代人工智能的那个水平,没有意识,但在运算和存储方面有着质一般的飞跃,其中输入的逻辑程序也几乎是所有人类都无法理解的。
人类研发出来的人工智能严格上来说并非是人类的功劳,因为这项技术是由诺亚分析拆解,将各个研发任务交付在地球上各个人工智能专家的手中,最后一个研发团队汇总测试,最后才成功研制出来。
人类文明的人工智能研制过程非常困难,从诺亚出现在地球的第二天这项人物就启动了,但人工智能不像其他技术一样,了解原理之后便能够通过诺亚进行实验。
人工智能其中涉及到的逻辑系统的建立实在太多了,人类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接手这种研制,在理解方面就有一定的困难性,在合并和测试之中也是出现诸多难以预料的问题。
当然,最后还是成功了。安置在诺亚方舟之中的人工智能有三个。第一个被命名为“天书”,是多次研制之后最为完善的a。i。,承载在诺亚方舟内的超级计算机之上。诺亚方舟内的一切设备,也将由天书进行连接和控制,当然天书没有自主的意识,它一切的行动还是需要以人类的指令为最高准则。
除了天书之外,还有同类型的“熊猫”。人工智能熊猫的逻辑系统和运算方式和天书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不过熊猫在一些输入输出应用方面并非很是完善,能够应用的范围也没有天书广。所以熊猫将只是作为诺亚方舟的后备人工智能而已。
关于熊猫的一切数据都还只是保存在诺亚方舟超级计算机内某个储存区而已,一旦天书有一些应用方面的异常,熊满才会被紧急应用。
另外,还有一个a。i。存储在诺亚方舟之内,名为“新元”。而事实上新元是一个尚未完成的人工智能,但它之前确实人类文明和诺亚主要研制的对象,他们想要将新元成功研制出来并作为诺亚方舟上的主要人工智能。但是最有结果有些差强人意,新元多项测试都没通过,并产生了大量的bug。
由于时间问题,所以人类不得不放弃新元的研制,只能退而求其次完善好天书。但人类也并没有放弃新元,因为他们可以预料到新元将可能成为未来人类人工智能的研制方向,所以他们还占用了一部分诺亚方舟超级计算机内的一部分储存,用来存放新元。
诺亚方舟出发之后,天书将掌控它今后的一切运行,而一百名诺亚之子将会进入冬眠。诺亚存放了所有关于宇宙信息的资料在诺亚超级计算机之中,天书今后掌握诺亚方舟的过程中,会调用到这些资料以应对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而一旦天书遇到了它无法处理的情况,它会紧急唤醒舰长罗萨。马科斯或者其他那些计算机方面的专家,以处理出现的情况。而且那些计算方面的专家也会定期被唤醒,用于检查和维修天书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诺亚方舟本身也具备着自动维修的功能,天书会定期对诺亚方舟进行检查,一旦出现问题,它就会启动自动维修。当自动维修不管用的时候,它才会唤醒维修方面的专家。
将近一百万年的航行是极其漫长的,漫漫深空之中,即便是有着诺亚给予的关于宇宙方面的信息,再加上有相关方面的专家定时维修测试,但也无法保证诺亚方舟能够安全到达普尔星系。一切的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诺亚方舟出发之后,近地轨道的人类还在努力的生存着,事实上距离外星战斗型人工智能的出现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里面,人类还是能够继续发展。若是在外星战斗型人工智能到达之前能够再研制出一艘甚至更多的远航船舰,将更多的人类送出太阳系。
不过这个可能性不是很大,因为现在所能动员到的人力太少了,几百个人,而且其中绝大部分只能局限在地球近地轨道之上,之中能够开拓促进发展的,只能是很少很少一部分人。在这种情况之下,诺亚就算再想协助人类,也是有心无力。
“诺亚,有一个问题我并非很理解!”近地轨道人类联合政府领导人马克在诺亚方舟出发后不久向诺亚问道:“为什么你不跟随着诺亚方舟一起前往普尔星系,如果有你在诺亚方舟的话,诺亚百子能够生存下去的可能性就非常之大了。”
诺亚给马克的回答很简单:“我之所以前来地球,真正目的不是协助你们人类,而是观察那个袭击你们的那个文明。我们想要调查清楚所有那些向外扩展是侵袭的文明,他们种种举动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拿我们诺克拉文明为例子,外星我们袭击我们母星的时候,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任何通讯,直接就是要我们完全覆灭的姿态。我们之所以能够逃脱出一部分成员还是运气成分。
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诺克拉文明的发展停滞太久了,我们急切需要观察更高级的文明是如何促进发展的。但是我们尝试过很多次,一旦我们有舰队靠近更高级文明所掌控的星系,便立即就失去了联系。所以我们害怕它们,不敢跟它们直接联系。
所以一旦我们发现有更高级的文明袭击低级文明的时候,便会派遣人工智能过来潜伏和观察。由于低级文明所属的星系几乎没有什么布防,我们能够提前潜伏。就算潜伏的人工智能最后被更高级的文明毁灭了,我们也能够进一步搜集到关于更高级文明的信息。
通过这些零散的、一鳞半角的信息,我们渴望观察到它们发展到更强一级文明的手段到底是什么。
所以我前往地球的目的,协助你们只是一方面,潜伏才是我的任务。我真正的目的,是那个正在赶往过来的外星战斗型人工智能。当然不是正面跟他碰撞,而是观察它,看它到底要对地球实施何种举动。而它们也为什么要煞费苦心利用血虫消灭人类。
如果只是单纯为了消灭人类,减少隐患的话。远程打击恒星是一种个快更便捷的方式,人类也几乎没有任何逃脱的可能性。只要引爆了太阳,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直接灰飞烟灭,怎么可能还有时间研制飞船离开太阳系。而这种打击恒星的手段,就连我们诺克拉文明都完全可以达到,更高级的文明不可能没有想到过。
所以我到达地球的目的就只有一个,袭击你们地球的外星文明到底是为了什么?”
第四十九章利益关系()
血虫侵袭人类第28天,诺亚方舟经过持续加速,已经越过了太阳系的柯伊伯带,在之后一段时间,它将会继续加速,直到速度到达光速的百分之五左右后才停止加速,随后将保持这个速度,直到即将到达普尔星系时才开始减速。
诺亚方舟前往的方向与外星战斗型人工智能袭来的方向相反,等到它到达太阳系的时候,诺亚方舟便已经飞离了很长的一段距离了。加上那个时候诺亚方舟屏蔽任何方面的通讯,所以战斗型人工智能是不可能发现诺亚方舟的。
所以现在还停留在地球近地轨道的人类面临的就只有一个问题而,努力发展,争取在外星战斗型人工智能到达之前逃离太阳系。
此时在月球研制的小型探索舰和运输舰已经组装完毕,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后成功降落火星。
目前人类已经能够掌握好可控核聚变了,所以安置有小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探索舰、运输舰的飞行速度大大提高,人类前往火星所需要的时间大幅度缩减。
探索舰降落之后,随行的工作人员和自动化机械迅速在火星组建起机器,运输舰放置了大量资源后又返回月球。运输舰主要的任务是运载核聚变燃料,毕竟要想在火星开拓必须要有足够的能源。
根据生命一号空间站联合政府的计划,将在降落火星后五天的时间建立起暂时足够维持二十个人生活的基地,并开始着手建立起基础科技体系。
地球中几乎所有的基础科技设施都被血虫给毁灭了,而人类要想进一步研制出能够承担跨星系航行的船舰,就必须重新建立基础科技体系,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更深一步的研制。
然而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绝有可能要耗费一两个月甚至更久,原因只有一个,人数不够。
地球被血虫占领,人类只剩下一小部分呆在近地轨道,而能够移动到火星进行开拓任务的人数则是更少。
在月球制造成功的探索舰和运输舰都是有着此前的地球核心材料和技术作为基础才能够迅速建造出来。现在这些材料储备也都用完了,要想再用这些材料在建造,就必须重新构建基础科技设施了。
诺亚对于人类这种类似于垂死挣扎的举动似乎有些不太看好,在之后的时间它虽有帮助人类,但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建议。而它一直强调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在月球地底建造一个封闭性基地,并在这里置放一些物品。
起初人类还以为诺亚是说在月球内部建造基地隐藏起来,躲避外星人工智能的袭击,然而诺亚的回答只有一个:“不可能躲避得了的。”
“那个外星战斗型人工智能到达之后,太阳系内任何生命迹象都逃脱不了它的视线。你们人类是它主要清除的对象,所以除非你们能远远地离开太阳系,否则必定会被清除到不留痕迹。
所以就算你们呆在月球还是火星地底都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那为什么还要让我们在月球地底建造封闭性基地?”联合政府领导人马克向诺亚询问道:“如果这个基地无法维持我们人类的生存,那建造它又有何意义。”
“肯定是有意义的!”诺亚说道:“我曾经说过了,在短时间内你们人类是没有那个人力、物力资源再去建造一艘能跨星系航行的飞船,而当外星战斗型人工智能到达时你们任何一个人都存活不了了。这样的话,你们智能转换一下方式,用另外一种手段来保存你们文明的种子。”
“什么意思?”
在和马克的交流中,诺亚将一个月球地底封闭基地的概念模型显示在屏幕之中,说道:“你们应该记得吧,在我到达地球的时候就曾经说过,我不但持续去除掉血虫新陈代谢所产生的毒气,也把整个地球上所有人类的记忆和意识数据都记录下来了。
或许当外星战斗型人工智能到达时,太阳系内所有的人类都注定死亡,任何活路都留不下。但是当外星战斗型人工智能离开之后,只要我尚未被发现,我完全有可能将你们的数据带回到我们诺克拉文明的主舰,利用那里的技术将你们人类克隆并复活出来。当然,到那个时候复活了的你们记忆将会停留在血虫袭击地球之前。”
诺亚的阐述让马克瞬间动心了,他之前没想到诺亚还有留给着人类这样一条后路,如果它刚才所说的一切都是属实的话,那么人类就完全可以避免灭绝了,虽说是寄宿在其它文明之中,但也总比覆灭了要强。
“那这和建造月球地底基地有什么联系?”马克虽说听到诺亚的话语后有些激动,但他也明白,事情肯定不会那么简单,这其中必然要经历重重困难,最后甚至可能无法实现,否则诺亚也不会等到现在才说出来了。
果然,诺亚的回答如同马克所料。
“建造基地不是为了保护人类,而是为了保护我!”诺亚说道:“之前我已经说过,我来地球并非为了协助你们人类,真正的目的是要观察那个所谓的外星文明种种行为背后的目的,以及它们的真实面目。但是以我的科技程度,要想避开外星战斗型人工智能的视线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必须做好完全的准备,尽量保护我自身的周全。
在外星战斗型人工智能到达之前,我会分裂成五万份,分散在太阳系之中每一个位置。这每一份都会是我的眼睛,观察着外星a。i。的举动。当然我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保证自身的存活率。如果我太过于集中,必定会被它发现。而分裂成五万多份虽说其中绝多部分会被它给毁灭掉,但最后只要有一份存活下来并成功回到我的文明之中,那我的任务就算是成功了。
我分裂出来的每一份之中,都存储有所有关于你们人类的信息,所以只要我有一份回去了,你们人类也同样都能够被复活。不过再此之前,就必须保证我至少有一份能躲过外星战斗型人工智能的袭击。所以,你们人类也必须帮助我,不管是月球还是火星,你们你们能够触及的地方,建造一些隐蔽性的基地,保证我分裂出来每一份的安全。
在整个太阳系之中你们人类现在影响到最大的地方是月球,所以我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分裂体会寄存在月球的地底,所以需要你们建造的基地会有一定的数量。”
“你所说的基地,应该跟我们所理解的不一样吧?”马克很快又跳入另外一个问题。
“没错!”诺亚说道:“和你们人类能够进行生存的基地截然不同,我需要你们建造的,就是一个封闭性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