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古代青云路-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进到雅间,云逸渺很自觉的坐到了林景左手边,让本来想靠着林景坐的刘明轩愣了一下。陈世铭见了,无奈的拉着他坐在自己身旁,而林景右手边的位子自然是他占了。
小二把菜单放在他们跟前,“请各位客官点单。”
林景来过几次对这里的菜单还算熟悉,他询问了大家的口味,根据他们的喜好点了不少的菜。
趁着还没有上菜的这段时间,云逸渺把宴舒与林景他们介绍了一番。
宴舒看着陈世铭不满的哼了一声,声音虽小,但是大家的耳朵还是很灵敏的。哪里还不知道宴舒对陈世铭有意见。
云逸渺有些不高兴的看了他一眼,对着陈世铭歉意的道:“抱歉,表弟他不懂事。你别往心里去。”
陈世铭瞥了一眼神情低落的宴舒,大度的道:“没事。我和宴舒认识也挺久了,他什么性子我还不清楚么。”
看来这宴舒也不是没有克星嘛。真的是一物降一物。往日里对着自己那么趾高气昂的,到了自己表哥面前却成了一只没有牙的老虎了。
陈世铭突然对云逸渺多了一分好感。
云逸渺执壶倒了一杯茶,闻言有些诧异的道:“哦?陈公子和表弟是怎么认识的?”
宴舒瞪了陈世铭一眼,嘟嘟囔囔的说:“表哥你忘了,我也是明泽书院的学生。”
云逸渺不是很在意的点点头,低头喝了一口茶。
菜品很快就被小二端上来了,这里边云逸渺的身份是最高的,大家都让他先下筷。云逸渺也没有推辞。
林景家是没有什么食不言的规矩,但是云逸渺是皇子,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极为严苛的,一举一动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所以云逸渺在吃饭的时候是不说话的。
林景现在已经有些后悔先前想看戏的心理了,虽然他的规矩也很好,但是他还是喜欢与家人吃饭时有说有聊的氛围。
勉强吃完一顿饭,林景很是松了一口气,这顿饭吃得真折磨人。
不仅是林景有这个想法,连陈世铭都有些食不下咽。虽然能看到宴舒吃瘪的模样,但是和宴舒坐一起吃饭感觉还是挺怪异的。
至于刘明轩,早就偷偷找了空隙对着林景做受不了的表情。
林景连忙找理由和云逸渺告辞,云逸渺有些不舍的看着他,“景弟就要走了么?为兄难得遇见如你这般知心的朋友。”
林景不知道为什么云逸渺会认为自己是他的知己,但是云逸渺是个温和的人,他也不讨厌和他成为朋友,但是云逸渺皇子的身份注定了他们无法交心。
林景看着他道:“逸渺哥,我们以后还是有很多见面机会的,我又不会跑。”
云逸渺笑了,是了。他是把林景当知己,但是林景今天才与自己认识,太过热情了反倒会把林景给吓着。
他激动的心情冷却了一些,“那我们下次再聊好了。”
林景笑着点头,一行人出了酒楼,在路上道别。
看着云逸渺他们走远了,林景几个齐齐舒了一口气,然后大家就笑了起来。
“和他们一起吃饭真累,我都不能说话。”
刘明轩吐槽。
秦时琅赞同的点头道:“我也难受。”
陈世铭则是有些担心的看着林景,“长寿,云逸渺可是你和他交好会不会不好?”
林景看了看周围,拉着陈世铭低声道:“世铭哥别担心,云逸渺没有夺位的心思,就算有,到时候我也不在京城了,他不会牵扯到我的。”
陈世铭有些惊讶,“不在京城?以你的才学,殿试你怎么也会在前三,到时候你不是要留在京城么?”
林景眨了眨眼睛,“我和程叔提过这件事,我说我想去边城,程叔答应替我安排好。”
程叔?陈世铭想了一会,原来程叔指的是程瑄。
不过,陈世铭紧张的拉着林景的手臂,“你怎么想要去边城,最近边城的局势有些不稳,你去那里不是去送死么?”
林景拍拍他的肩膀,“我们回去再说。”
陈世铭压下心里的担忧点点头,只是表情还是不好看。
林景几个上了马车,很快就回到了沈府。
沈广志看见他们回来了,笑着和陈世铭打招呼,“世铭也来了。”
陈世铭笑着上前问好。
沈李氏招手让他们快坐下,“你们吃了午饭没有?”
林景懒洋洋的坐到她身边,“刚刚吃了。”
“那就好,我就怕你们饿着。”
沈李氏笑着拍了拍他的手臂。
沈广志道:“孩子们也不是傻的,饿了自然会去吃饭。”
沈李氏皱起了眉头,伸手在沈广志腰上扭了一把,“你说什么?”
沈广志吃痛的嘶了一声,连连讨饶,“我错了,我错了。他们都还小呢,就是需要你来关心。”
爹娘又开始秀恩爱了,林景一把跳起来,“爹娘你们聊,我们回房去了。”
说完林景几个小的就一溜烟跑走了。
沈李氏不满的瞪了沈广志一眼,“都怪你,长寿他们被吓走了吧?”
沈广志苦笑,秀娘,恼羞成怒可不好啊。
林景他们回到林景房间,各自拿了椅子坐好。
林景直接躺榻上了,他真心累。
陈世铭拍了懒洋洋没个正行的林景一巴掌,“长寿,你快说说你怎么想的啊?真是急死我了。”
林景挪了挪身体,“我有个表哥在边城当个七品小官,边城的事情我还是了解一些的,毕竟我一直和表哥保持通信。”
“那些个小部落确实有些蠢蠢欲动,不过他们现在还没有什么大举动。战争暂时打不起来。”
“那也不好。你一去边城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调入京城呢,要是到时候边城打起战来了,你不是有危险了么?”
陈世铭说什么也不同意林景这个想法。
“世铭哥我知道你是担心我的安危,可是你想想,现在雍和帝已经五十多岁了,他还能活多久?到时候夺嫡处于白热化,我们这些在京城的官员能保证自己不被卷进去么?”
“再者,富贵险中求,只有手握兵权才能让我有安全感。”
林景一向平静的眼眸里突然亮了起来,里边都是蓬勃的野心。
陈世铭看着林景的眼神很是复杂,静默了许久,他才道:“算了,你有主意了就按你的想法来吧。”
他理解林景的想法,他又何尝不是锲而不舍的追求权势,是人就有野心,谁甘于人下。
刘明轩和秦时琅面面相觑,刘明轩狠狠心,咬牙道:“长寿,我也和你去边城。”
秦时琅啪的一声打开手里的折扇,“我也去,这个时候怎么能少了我。”
林景笑了,“你们凑什么热闹啊。还是按照你们原来的打算行事就好,边城也不可能一次下派好几个官员。”
林景虽然感动兄弟们这么讲义气,但是他本来就是奔着边城去的,他有目的有计划,刘明轩他们不必因为他去边城也陪着一起去。
“这怎么是凑热闹呢?谁没有一个弃笔从戎的英雄梦,我们去了边城说不定以后就能成为大将军了呢。”
刘明轩大声的道,但是莫名的给人一种色厉内敛的感觉。
刘明轩有没有当将军的梦想他们还能不知道,如果这话是陈世铭说的还有可能。毕竟他从小习武。
刘明轩就知道吃吃吃的一个人说这话真的叫林景几个忍俊不禁。
“明轩哥,你这话说的是真的?”
林景搭着刘明轩的肩膀问,语气里带着些许的笑意。
刘明轩心虚的缩了缩脖子,嘴硬的道:“当然了,你看我从小就吃那么多就是为了增强体魄,有朝一日能当将军。”
他越说越觉得自己没有说错,他这么能吃就是未雨绸缪,等着将来能当将军啊。
看着刘明轩一副我有理的模样,林景真的笑得肚子都痛了。
“明轩哥,你赢了。我真的是服了你了。”
林景笑着揉了揉笑痛的肚子,刘明轩也知道自己说的话有些扯,但是输人不输阵,怎么也要让自己看起来很有底气才行。
秦时琅无奈的摇了摇头,“若是我们能外派到地方去做官,即使不能在边城,但是在离边城不远的县城里当个县令也是可以的嘛。”
陈世铭沉思了一番,有些苦涩的道:“我外祖父他们应该会把我运作到吏部做官,毕竟吏部是他们的地盘,这样就不会有官员敢给我下绊子。”
林景佯怒的看了他一眼,“这样难道不好么?世铭哥别听他们两个胡扯,以世铭哥的才华到小地方去才真的是埋没了你。”
陈世铭苦笑着摆手,“我们小时候说好要一起成为官场的三剑客,现在我不能和你们同在一地为官,真的是”
林景安抚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世铭哥放心吧,我们还年轻呢,以后的官途好说也还有几十年,我就不信以后我们不能调回京城了。时间还长着呢,我们要往后看。”
刘明轩大咧咧的搂住陈世铭的肩,“好兄弟,别担心。我们即使不在同一处做官,但是我们可以经常写信嘛。只要你想我们了,就给我们写信,我们给你回个百八十封信去。”
陈世铭斜睨他一眼,“吹牛也不打草稿,你哪来那么多话给我写。”
不过兄弟的一番心意他还是心领了。长寿说得对,他们还年轻,拥有无限的可能。总有一天,他们能够实现诺言。
晚上,林景,刘明轩,秦时琅,陈世铭,温致知,李天良,王泽涛一共七个人全部都去了诗会凑热闹。
这次诗会有不少贡士,也有一些秀才,举人。
林景没有出风头的打算,一个晚上都是坐席上看着别人或是吟诗,或是作赋,或是挥毫洒墨,身体力行的诠释了什么叫吃瓜群众。
不过这次诗会林景也是有收获的,除了一些自视甚高总在高谈阔论的学子,诗会还是有不少真的有才学的学子,林景和他们交谈一番下来,真的受益匪浅。
散场回去的时候,林景还有些意犹未尽。
接下来的时间林景他们就不怎么出门了,毕竟还有二十多天就殿试了。
殿试是天下所有学子在科举途中的最后一次考试。
通过这次考试后,他们就能踏上梦寐以求的官途。
四月二十一日
殿试在保和殿举行。
殿试只考策问,应试者自黎明入,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然后颁发策题。
雍和帝坐在龙椅上,看着眼前这些年轻的学子,对他们充满了期待。
殿试正式开始,可以答题后,林景先在考卷上写好自己的个人信息,然后用镇纸压住考卷,然后开始思考这道题应该怎么解。
慢慢理清思路后,林景拿过稿纸,在稿纸上一笔一划写下自己的答案。
在考生们下笔答题之后,雍和帝便起身走下来巡视。
古代人天生对皇帝有畏惧之心,雍和帝一走下来,不少的考生心里就开始打鼓。
雍和帝似乎也了解考生们的心思,没有停留很久,只是简单的看一小会儿便走向下一位考生。
而上一位考生在雍和帝离开后才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呼吸。
林景在认真答题的时候眼角余光看见了一片明黄色,他垂下眼眸,继续答题,只当不知道皇帝就在他身旁看着。
雍和帝看着正在奋笔疾书的考生,首先被他那笔飘逸灵秀的字体给吸引了,然后再仔细看他答的内容便发现他答得很出色,可以说是把雍和帝的心思都给答出来了。
雍和帝满意的点点头,移开脚步继续巡视,把全场逛一圈下来回到龙椅后,他招来身边最得力的太监总管,低声问:“那个穿青衣的学子是谁?”
那笔字总让雍和帝觉得似曾相识,好像在哪里见过。
太监总管名叫魏明,听到雍和帝的问话后,他抬头看了过去,思考了一下,弯着腰恭敬的回答道:“回皇上,奴婢观其座位,那学子坐的是会元的位子,想来是那位连中五元的沈林景学子了。”
雍和帝眼里闪过一丝精光,“哦,原来他就是沈林景。”
雍和帝对沈林景的印象还算深刻。
当初乡试的时候,荣威廉从江州府回来便用极尽的话语来奉承他英明神武,文成武治,在他的统治之下出了一位连中四元的少年天才。
他也知道荣威廉是在特意拍他马屁,但是雍和帝年纪越大越喜欢别人对他歌功颂德,喜欢歌舞升平,所以荣威廉的话算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他对沈林景这个学子也有了些许的印象。
到了会试,他看了沈林景那份考卷,对他很是满意,知道他就是那个连中四元的学子,尤其是他还是丞相的内侄,丞相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人才,对他最是忠心,沈林景和丞相有这么一层关系,他对沈林景更满意了。
原来这个学子就是沈林景么,怪不得那笔字雍和帝会觉得眼熟呢。
111章()
雍和帝心想着或许前无古人的六元状元会出现在他的从政生涯里;给他的统治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想到此;雍和帝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算计。
殿试只考一天;日暮交卷;经受卷、掌卷、弥封等官收存。
林景交完卷后;随着人流走出保和殿。
今日的考试难度虽大;却不像乡试会试那般折磨人;是以林景现在的精神还不错,就是有些饿。
秦时琅离林景不远,一出了殿门他就走到林景身旁。
林景看了看他的脸色;只白了一点,估计也是因为饿
果不其然,秦时琅凑到他耳边低声道:“林景;我好饿啊;中午都不能吃东西。”
林景叹了一口气,“谁叫这是殿试呢?在保和殿这般庄严的地方;中途吃东西也有些不雅啊。”
谁会傻傻的在考试途中吃东西;皇帝就在那里看着;总不能给皇帝和众位监考官留下坏印象吧;这不是自毁官途么。
秦时琅也知道这个道理;只是撇了撇嘴;没有说话。
刘明轩和李天良在他们后面一点,四个人会和后一起走出皇宫,沈广志就在不远处等着呢。
林景本来是不想叫沈广志来陪考的;毕竟皇宫离沈府还真不远;没有必要叫沈广志辛苦陪着。但是沈广志说什么也不听,就是要陪着他们一起来,林景没办法了,和他商量好,他不能一直在宫门外等着,只用在殿试快结束的时候,他来接他们几个考试的就好了。
沈广志也知道是儿子心疼自己呢,他觉得只是等个半天又不会累着,但是儿子态度这么坚决,他只能听儿子的话,等到殿试还有半个时辰要结束的时候他才来到宫门外等着。
林景四个走到沈广志跟前,沈广志笑着叫他们快上马车回家去吃饭,今天也就早上的时候吃了点东西勉强填一下肚子,还不能吃太饱,也不能喝水,就怕考试考到一半想要去如厕。
林景四个爬上马车,毫无形象的瘫在车厢里。
沈广志看见他们这模样心疼坏了,他坐到林景身边,给他捏起了肩膀,林景忙按住他的手,笑话,怎么能叫自己爹给自己捏肩膀。
“爹,你这是作甚?这不是叫我羞愧死么,那么大个人还叫自己爹给捏肩膀。”
沈广志拿开他的手,不容置疑的道:“这有何不可?当爹的心疼儿子给捏捏肩膀怎么了?你躺那别动,我给你捏一会儿肩膀。”
林景低咳一声,没有再说什么。
秦时琅三个就当自己不存在,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不过他们不经意瞥过来的目光里都带着些许的羡慕。
回到沈府后,沈李氏忙招呼他们吃饭,都是年轻人,在长身体的时候,可不能饿着了。
林景四个动作迅速的吃了一餐晚饭,可算是填饱肚子了。
晚上
大家都聚在客厅里边聊天,秦时琅看了看刘明轩鼓着的肚子,有些嫌弃的戳了戳,“明轩,你说你这肚子几个月了?”
还别说,软软的戳起来挺舒服的。
刘明轩龇了龇牙,拼命收腹,好让肚子看起来没有那么大,同时把秦时琅的手给拍开,“别乱戳,不知道男人的肚子不能戳么。”
秦时琅被他凶了也不在意,满带兴味的看了他一眼,“明轩,你再这么胖下去可不行啊。一胖毁所有,到时候你变丑了,站在嫂子身边,别人可是要笑话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刘明轩被他的话给带偏了,想到秦时琅说的那副场景他就一个激灵,不行!
栩儿有些看脸他是知道的,虽然相信栩儿不会因为他变丑而嫌弃他,但是为了以后夫妻生活更美好,他不能让自己变胖。
他心里涌现了无限的斗志,为了能让栩儿满意,他必须要坚持锻炼身体,最好能练出肌肉来,到时候栩儿一定会对他更满意了。
刘明轩兴奋的拍了拍大腿,感激的看着秦时琅,“好兄弟,多亏你提醒我,不然我真的不知道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你放心,我不会拿自己身体开玩笑的,以后我会每天抽时间出来锻炼身体。”
秦时琅沐浴着他“你真是好人”的目光,突然感觉无比的牙疼。
殿试考完后,考卷分交读卷官八人,每人一桌,轮流传阅,各加“”、“”、“”、“1”、“x”五种记号,得“”最多者为佳卷,而后就所有卷中,选最多的十本进呈皇帝,钦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一甲三人称“进士及第”,又称“三鼎甲”。二甲若干人,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一,称“进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若干人,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二。最后由填榜官填写发榜。
所有考卷批改完成后,八位读卷官将选最多的十本答卷进呈雍和帝。
雍和帝先询问了大致的情况,然后翻阅起这十份考卷,大约看了半个小时,雍和帝才放下手中的考卷,抬眼望着眼前的几位大臣,语气平淡的道:“诸位爱卿认为前十名该如何排序?”
程瑄抬眼扫视了一遍诸位大臣的表情,个个都木着一张脸,什么都看不出来。
作为最大的官员,程瑄只能先行发表意见,“臣的想法是,江南学子董建安当得状元之位。”
此言一出,几位大臣纷纷抬头看向他,程瑄像是丝毫没有看见一般继续道:“董建安今年二十三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才学出众,,为人务实,朝廷就需要这般有才能又脚踏实地的官员。”
雍和帝的表情看不出喜怒,他只微微点头,点了吏部尚书曾正毓的名,“曾爱卿觉得呢?”
曾正毓没有想到程瑄竟然没有推沈林景上位,他以为就凭沈林景和他的关系,怎么也会推荐沈林景成为状元。况且沈林景之前已连中五元,这次殿试亦答得非常出色,成为状元也是名正言顺的,但是程瑄这个老狐狸竟然推了另外的人出来。
曾正毓知道自己外孙和沈林景是莫逆之交,推沈林景为状元他也能接受,反正外孙不会是状元。但是程瑄没有推沈林景,他却推了,岂不是要坏程瑄的事。
思及此,曾正毓打定了主意,他木着一张老脸,对雍和帝道:“回皇上,老臣私以为京城学子姜定陶当得状元之位。此学子才学出众,言辞老辣,必定是见识广博之人。”
程瑄瞥了一眼曾正毓,心里暗道,老狐狸果然圆滑,两头都不得罪。
雍和帝见两位爱卿都没有提到自己青睐的人选,不由得眯了眯眼,转头去问内阁学士荣威廉,“荣爱卿与两位爱卿看法可相同?”
荣威廉毫不迟疑的道:“回皇上,臣却认为江州学子沈林景当得状元。此学子先前已是连中五元,此次殿试亦答得非常出众,他的才学可以说是所有学子里边最出色的一位,这般的人才若是不能得状元,还有谁够资格?”
户部尚书严琛不屑的撇了撇嘴,他不是针对沈林景,沈林景的才学确实出众,但是殿试能进前十的考生都不差,哪里有荣老贼说得那么夸张。
雍和帝终于来了兴致,他坐直了身子,“沈林景是否真如荣爱卿所说的如此优秀?为何丞相和吏部尚书却推荐了别的学子?”
刚才还爱卿呢,现在就是丞相了。
要不是这是在奉天殿,程瑄真的要笑出来了。他知道雍和帝的意思,林景这次若还是第一名,那么他就是有史以来唯一一个连中六元的状元,这般优异的成绩,可以说是文曲星下凡了。
在雍和帝的统治生涯出现了这般惊才绝艳的人物,后世会如何记载这一段历史,当然是无尽的溢美之词了。这种能青史留名的事情,雍和帝怎么可能会放过。
但是为了林景的前途着想,林景这次真的不能成为状元。
树大招风,林景一旦顶了这个名头,到时候无数的算计和阴谋诡计都朝着他去。他今年才十七岁,还没有及冠,就算他平日里为人处世很成熟,也不代表他一定能应付得来。
所以,不论如何林景都不能成为状元。
荣威廉居高临下的看了一眼程瑄和曾正毓,觉得他们就是傻子,这么一个可以讨好雍和帝的大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