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有花有酒喜耕田by开且落-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感情这事鸿门宴,找他们填钱啊?周筝儿冷眼瞧着坐在上方的老两口,在心里暗诽。

老人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几个小辈当然得有所表示。

“爹,你放心,不管用什么法子,我们都不能让你去的。”周友安第一个表明立场。“况且大哥家分家后日子是越过越红火的,怎么着也不会被五两银子难住。”

这话说得漂亮!既表明了自己是心疼老人的,又把皮球踢到周友平手上。

周友平还没答话,唐氏先开口了,“爹,二弟说得对,我们都得想法子凑了五两银子让你不用去服役。说实话,这些日子我们是挣了些钱,可这花销也不少的。先别说玉儿治伤欠的那么些钱。就是买地起房子也不是小数。这一时半会儿让我们哪里拿这么些钱?”

“老大媳妇,话可不能这么说。我可是听你大姐说了,你们欠这她的银子年前就还上了,年末那会子你们不是还捣鼓了个什么果子酒的,也挣了不少钱吧。怎的这个时候就拿不出几两银子的?”周李氏听了唐氏的话,站起来疾言厉色。

张氏插嘴。“是啊,大嫂,你们家现在有钱了可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儿。就算不看其他。看在爹都一把年纪的份上,你们也不能撒手不管不是。总不能儿子媳妇在家里享清闲,让老人风里来雨里去的吧,这也太不孝了!”

“二婶,我们家真没钱了!”周苹儿听她说自己爹娘不孝,忍不住反驳,“我们家有多少底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好多窟窿都没填上呢,哪里有余钱啊?”

“哟,没想到不只大嫂现在越来越会说话了。苹儿也学会瞎扯扯了。”张氏挑眉,“长辈说话,她一个丫头片子也敢随意插嘴的?”

“二弟妹。孩子小不懂事,你别和她一般见识。”周友平黑脸道:“不过我们家现在确实没这么多钱……”

周李氏不赖烦了,“老大,你爹这把年纪要是去了指定得把命都搭上的。我也不说其他,你就给个准话,这钱你能出多少?”

周友平为难地看了看妻儿,低头想了想,“爹,娘,这次抵役钱要得多,你们看我和二弟一人出一半成吗?”

不待周李氏说话,张氏先跳了起来,“大哥,你可真会算计,你家如今是挣到钱了,我和你二弟守着几亩地,还拖着几个孩子,哪里拿得出二两五钱银子的?”

“二弟妹,你也说了,我们是分了出去的,就算是一家出一半也是我们吃亏不是?”唐氏道:“这二两五钱银子已经是我们家能出的极限了,多的也拿不出。”

“行,你们就出二两五钱。”老周头把烟斗敲在桌子上,“剩下的我们自己想法子。”

唐氏回去的路上都没说话,到家后就躲回屋里,周友平见状追了上去,不顾她的扭动将她搂住,“心里不舒服了?”

唐氏眼红红的,“这钱都给了老屋,我们家可怎么办?”

周友平笑道:“三天后我就跟着去服劳役好了,我年轻力壮,这点事儿还是经得起的。家里还剩下一两银子,你拿着带着我们闺女好好过日子。”

到了第二日,周友平一大早就把钱送去了老屋,唐氏正在家里喂鸡,外面忽然听到一声清脆的喊声,却原来是小唐氏带着周芫儿过来了。

小唐氏现在月份大了,肚子圆滚滚的,唐氏见了赶紧放下手中喂鸡的鸡盆,引着母女两进屋,“你这个样子还敢乱跑?”

小唐氏嘻嘻笑,“我整日待在屋里也怪无聊的,没得憋出病来。正好今儿个亭楠他爹去了镇上,我就过来坐坐喽。”

说话间难免提起徭役的事,说起这个小唐氏叹了口气:“我们家日子也算好的了,但凑一凑那点钱也能拿出来的,只是亭松那小子也不知道犯了什么邪乎,非要离开家出去当壮丁,说是要去外面闯闯,为了这个事,现在家里正闹腾呢。”

唐氏一听,想了下道:“其实他想法本来我们也可以想明白,他是个小孩子家的,对外面总是好奇,抱着雄心想去外面闯荡,也是好的,说不得也能见见世面。”

“大嫂,这事儿你们家是怎么想的?”小唐氏捧着肚子问唐氏。

唐氏叹气道:“我们家哪里拿的出那么多钱,你大哥这次定了去服役。”

“啊?”小唐氏道:“这次抵役的钱确实多了些。”说着又顿了顿,“大嫂,不瞒你说,我还有些私房钱,要不我先把这钱借给你吧。我听人说了,这修河道可不是件轻简的活儿。”

唐氏听了很心动,可想到老屋那边还是摇了摇头,“你大伯昨儿个才把我们叫过去,让我们出他抵役的钱,我们好说歹说才同意出一半的。这要是你大哥也出钱抵役,那边还不定怎么闹腾呢。”

再多的不舍离开的时候还是到来了,一大早周友平将家里的事唐氏交代了一番,又嘱咐几个女儿要听话。收拾了一下就去了村口的大树下,这次去服徭役的人都在那里集合。唐氏母女几个直送了一里路才在周友平的劝说下往回走。

“娘,爹真的很快就会回来吗?”周玉儿仰头看着唐氏。

唐氏伸手摸她头,却并不说话。

“娘,为什么这次爷爷和二叔都没去服役?”周苹儿疑惑道。

今天村里选着服役的人都去了镇上,统共五十多人,却不见老周头和周友安的影子。

“我也不知道,我现在只盼着你爹早些回来,至于其他的就管不了了。”唐氏淡淡道。

周友平一走,家里的气氛就很低迷唐氏整天都很担心,有时想着想着又开始抹起了泪,这让三个孩子非常担心。

村里也有好多人家是这样的情况,毕竟家里的顶梁柱走了,这要是有个什么万一……

过了几天,周苹儿才从周梅香那里得知,原来布令一下来周友和就托人给家里带了五两银子让老周头抵劳役,自家出的那钱让周李氏拿去给周友安抵了。听到这些,周苹儿险些气爆了。

“嬷嬷怎么能这样?我爹这次就是因为家里没钱了才不得不去服役的,却让我们家出钱帮二叔抵役。”

周梅香赧然,“娘她也是不知道你们家真没钱了,这些日子二嫂老在她耳边嘀咕,说你们家分出去后狠挣了钱的。”

周苹儿气呼呼回家,把事情一五一十和唐氏说了,唐氏却什么也没说,认真做着手里的的活计。

正文 第086章 全手工制笋干

周友平走后,唐氏和几个女儿都不爱出门了。连着下了几天的雨,天气不再闷热,也将村里人对于去服徭役的人的担忧冲淡了一点。

周筝儿整日在屋后的竹林子里晃荡,“大姐,上次你不是说陈掌柜他们常在外面买笋干吗?我们家现在有这么多笋子,要是都做成笋干一定能卖好些钱的。”周筝儿拉着周苹儿商量,“我们家有了钱,下次爹也不用去服役了。”

周苹儿看着竹林子里大根大根的笋子,虽然新鲜笋子好吃,可真的太费油了,家里也很少吃的。要留着慢慢买,这笋子又是一天一个样,老了就没法儿吃了。

“大姐,就算卖不出去,我们也可以留着自家慢慢吃啊,像娘做的菜干一样。”周筝儿见她有些心动,抓紧劝说。

每年秋天,地里的菜就少了,冬天更是没有什么菜可吃。因此每家每户都会在夏末时晒制很多菜干储存起来,留到没菜的时候吃。

“这到也是。”周苹儿点头,“我们家菜地少,多存些也是好的。”

姐妹俩把这事儿和唐氏说了,唐氏因为担心丈夫颓废了好些日子,看到女儿清澈的圆溜溜的眼睛里的担忧和期盼,突然意识到自己对女儿的疏忽。

她强笑道:“行啊,反正这阵子我们待在家里也没什么事儿,就是给地里施肥锄草也怪清闲的。做些笋干说不得还真能卖钱呢,等你们爹回来可不得好好夸夸我们。”

说干就干,唐氏和周苹儿一人背了个背篓,拿了锄头就往竹林走。

“娘,你看。这里有好多竹笋呢!”周筝儿兴奋地指着地上的笋子,“我们能做好多好多笋干了。”

“娘,你瞧瞧筝儿,只要说到吃的就像个疯丫头似的。”周苹儿笑话妹妹。

周筝儿故意撒娇逗唐氏,“娘,你快说说大姐,她老笑话我。”

“大姐这是逗你玩儿呢。我们筝儿是个大气的孩子,别气了。”唐氏拍拍她的小肩膀,“我们要开始挖笋子,做笋干喽!”

母女四个很快行成了一个小小的挖笋流水线,唐氏和周苹儿负责挖,周玉儿和周筝儿负责就地扒笋皮。因为她们今年收笋子的时间晚了些,很多笋子就长成了小竹子,剩下的竹笋很快就挖完了,也有两背篼。

“娘。这笋子直接切开晒干吗?”往屋里走的时候,周苹儿问唐氏。

周筝儿插嘴,“生的笋子是苦的,一点儿都不好吃,我要吃煮过的。”

“是啊,我们这边的笋子又苦又涩。没有漂过还真没法儿吃。”唐氏道:“这笋干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周苹儿问妹妹,“你不是什么都知道吗,现在给大姐说说。这笋干应该怎么做才好吃啊?”

周筝儿还真知道,笋干是多好的东西啊,增进食欲、防便秘、清凉败毒,最最关键的是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可以促进消化,减少脂肪。对周筝儿这种易胖体质的吃货而言,真是个神一样的存在,因此对它的制作方法还是有所研究的。可是,现在她还是一个四岁多的小孩子啊小孩子,说太多会不会被当怪物?

周筝儿很犹豫。到底是说还是不说呢?

唐氏伸手轻拍了大女儿的脑袋,“快别逗你妹妹了,她一个小丫头哪里知道这么多事儿。我看么。我们试试像做嫩笋子一样,先把笋子煮一煮,在用水泡上晚,捏干了水分晒起来。反正这东西不要钱,不过费些力气罢了。”

看吧,就说她娘是个超级能干的女人了,随便想想就把笋干的制作方法猜了个七七八八。

在切笋子的时候,周苹儿很适当地提出见解,“娘,我瞧着铺子里卖的笋干都是一条一条的,我们也切成那样吗?”

“好啊好啊!”周筝儿点头,“切成那样好看。”

唐氏笑起来,“好,听我闺女的,我们切好看些。”

两背篓有六七十斤的笋子,唐氏和周苹儿切了小半个时辰才切好。

“娘,我饿了。”一直在旁边当小帮手的周玉儿突然小声道。

唐氏看看外面,“这天都快黑了,还是吃过晚饭再弄吧。”

同时给几个女儿分配了差事,“苹儿和我一起做晚饭,玉儿和筝儿去菜地里掐一把青菜回来,顺便把鸡给喂了,哦,对了,看看今儿个有没有鸡下蛋的。”

三个丫头欣然受命,周玉儿摘菜的时候还喝妹妹嘀咕,“筝儿,笋干很好吃吗?”

“当然!”周筝儿肯定地点头,“笋干炖汤烧菜都很好吃的。”

周玉儿满眼崇拜,“哇,筝儿,你比我还小,怎么会知道这么多事儿?”

周筝儿一窒,含含糊糊道:“我是听大姐说的,嗯,还有陈谨瑜,他们家吃过的。”说着小声猜测,“应该有吃过吧?”

掐好菜周玉儿让妹妹送回去,“我来喂鸡好了。”

喂鸡是她最喜欢的活计了,周筝儿发现她这个小二姐是个很有爱心的小姑娘,特别喜欢小动物,不管是兔子还是小鸡。这样的人要是当上动物园管理员,应该会幸福死吧!

“好啊。”周筝儿双手搂着新鲜的青菜,“二姐你喂完鸡就快点回来哦。”

在周苹儿把青菜洗干净时,周玉儿才拿了两枚鸡蛋兴冲冲地回来,“大姐,你看,今儿个我们家的鸡生了两只鸡蛋哦。”

唐氏听了笑起来,“今儿个我们炒鸡蛋吃。”

“哇,好好,有炒鸡蛋吃了!”周筝儿欢呼,人家这是原生态土鸡蛋,百吃不厌的。

吃过晚饭,唐氏准备煮笋子的时候,才发现水缸里面没水了。

“娘,要不我去担些水回来。”周苹儿自告奋勇。

唐氏道:“你身板小,可别漏了元气,娘去挑水就行了。”

周友平是个老实木讷却很体贴的人,家里的脏活累活都是他在做,挑水这事儿自然也是他包圆了的。因为他们家住的偏僻,离公共水井远,他们偶尔会去魏家挑水,更多的时候却是从河里打水。

“娘,现在天都暗了,去河边很危险的,你还是到魏嬷嬷家挑水吧。”周苹儿建议。

周玉儿也贴心道:“娘,你要小心哦,不要遇到危险了。”

“好。”唐氏对女儿说的心里暖暖的,“娘去魏嬷嬷家挑水,也会注意安全的。”

最后,还是周苹儿陪着唐氏过去的,“我给娘照照光也好。”

她们回来的时候却是三个人,魏鹏挑了两桶水,唐氏和周苹儿跟在他后面。

“鹏小叔!”看到他周筝儿很高兴,这次魏家花了十两银子抵了魏猎户和魏鹏的劳役,这举动让村里人对他们家刮目相看,没想到默默无闻的魏家还挺有钱的。

魏鹏对着她笑,“小筝儿看到我这么高兴啊?”

周筝儿点头,“鹏小叔是好人。”

魏鹏麻溜地把水倒入水缸,“大嫂,我再挑一担过来。”

“不用了不用了。”唐氏连连摆手,“这么些水够用了。”

“这才小半缸呢,也不费什么事儿的。”魏鹏笑着提了水桶就往回走。

“娘,鹏小叔人真好。”周苹儿感叹,这么晚了去人家家里挑水,本来她们母女很不好意思的。和魏嬷嬷打招呼的时候,魏鹏刚好从屋里出来,二话不说就帮着她们挑水了。

“是啊。”唐氏满意地点头,“看来你小姑姑是个有福气的呢。”

魏鹏挑来第二担水来后,就急急离开了,瓜田李下要避嫌的。

千恩万谢送走魏鹏,唐氏带着女儿们开始煮笋子。

先用大锅把切好的笋片煮上一阵子,再直接倒入水缸里泡起来。

“现在也不早了,我们洗了脸和脚就去睡觉,剩下的事明天再做。”唐氏用手捶这腰,看着水缸里的笋子,“说不定我们还真能做出好吃的笋干呢。”

第二天唐氏找出了周友平平日里编的一米左右直径的圆形竹簸箕,把捏干的竹笋条晒了起来。

这样连续晒了好几天,竹笋才干些,“这笋子还有些润,容易发霉啊。”唐氏捏着微干的笋干皱眉。

“娘,不可以用火烤烤吗?”周筝儿提议,进入秋天,天气凉爽起来,温度下去了,东西自然不容易晒干。

“看来也只有这样了。”唐氏看着天上的乌云,马上就要下雨,这笋子就更晒不干了。

不过虽然步骤有些艰辛,效果还是很好的,她们这次试做的笋干统共得了十二三斤的样子。正好魏家猎了头野山猪,给她们送了两斤猪肉。唐氏在周筝儿的提议下,试着用笋干炖了猪肉,味道很好。

“娘,等下次集日,我们就把这笋干拿去镇上卖吧?”周苹儿期待道:“我听说笋干要二十文一斤呢,我们这些可以卖两百多文钱了。”

唐氏却摇头,“这阵子你爹不在家,我们不好往镇上跑的,没得让人说闲话。况且这笋干赖放,我想留着等你爹回来也尝尝,还有你魏嬷嬷那里,三婶婶那边,还有姥姥家都送些。”

虽然没有挣到钱,唐氏母女几个却依然很高兴,有了事做的唐氏比前段时间有了活力,这却是做笋干带来的最大的收获。

正文 第087章 唐氏流产

七月一日处暑,秋收开始,周友平离开了半个月,还得一两个月才能回来,唐氏只好带着几个女儿开始收水稻。

唐氏一大早做好了简单的饭菜,好在这时候天也不是很凉,就用竹篮子装了带到地里去。晌午母女几个就着咸菜配饭,一人一颗煮鸡蛋就算一顿。

这次连周苹儿也下了田割水稻,唐氏负责把水稻挑到魏家坝子里去,“我先把这些送过去,要不然待会儿要没地方装了。”

周苹儿抬头摸了把汗:“娘,你一次少挑点儿,仔细闪了腰。”

这阵子不知道是心理原因还是什么,唐氏的精神有些不济,整个人都恹恹的。

“恩!”唐氏答应着就走了。

周玉儿和周筝儿则继续仔细地找稻穗,还要兼职把周苹儿割的水稻归拢到一块儿。

只是她们还没割多少稻子,就见魏青青急急火火跑过来,“苹儿啊,快快……快跟我回去,你娘刚刚摔了一跤,流了好多血,我娘已经找郎中去了。”

周苹儿一听,赶紧扔下镰刀往魏家跑,周玉儿和周筝儿也跟在后面追着。待她们赶到魏家的时候,周氏已经把郎中请了过来。

那郎中估计是被周氏拖着跑过来的,一边给唐氏诊脉一边直喘气。没过一会儿,就听郎中急道:“小嫂子这腿上的伤还不要紧,要紧的是还小产了,这个可凶险了,耽误了这么久了,我也只能是保她性命无虞,不过这身子肯定是要亏损了的。唉。还是先止血吧。”

屋子里的人一听都懵了,唐氏有身孕了?周苹儿也是一愣,不过很快她就反应过来,“大夫,求你救救我娘!”

唐氏躺在床上,下身一直流着血。看着床上唐氏昏迷苍白的脸,周筝儿心里十分难受。流了这么多血,怎么受得住?和唐氏做了四年多的母女,她对自己怎么样自己是知道的,唐氏是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的,这些都让周筝儿很感激很受用。这么好的人,可千万别出什么事儿啊!

周筝儿走到床边,握住唐氏的手,转头问道:“魏嬷嬷,我娘怎么会摔倒的啊?”

“你娘挑了一大担稻子。被地上的石头绊了不小心就摔倒了,谁知她肚子里还有孩子呢?你爹这又不在家……”周氏一脸担忧。

说话间,郎中给唐氏施了针,暂时止了血。又开了几副药,“照着这方子去镇上抓几副药吃了,这阵子病人得好好休养着。先把身子养好了再说。”

正说着话,周李氏和周梅香跑了过来,听了郎中后半句话。周李氏咋咋呼呼,“大夫,我这媳妇有什么毛病?”

郎中被她问得一愣,好不容易反应过来,“大婶子,你家媳妇不是生病,是小产了。”

周李氏闻言也愣了,然后就是一阵哭号,“天啊,这叫什么事儿啊!你说你进门十年连一个带把的都没给我们老周家生一个。这好容易又怀上一个。偏偏就这么折腾没了,这不是存心绝了我们老大的后吗?”

郎中先是被她哭懵了,然后皱起眉头。好心劝道:“大婶子,你媳妇现在需要静养,你有什么事儿以后再说吧。”

周李氏哪里听得进他的话,一屁股坐在地上,拍着大腿拖长了声音哭,“天可怜见的,我好好的大孙子就这么没了啊,我可怜的孙子哟……”

“大夫,我娘醒了!”一直站在床边的周苹儿突然惊喜道。

大家复又围到床边,见唐氏的眼睛睁开了一条缝,嘴唇动了动却没出声。

周李氏腾地站起来,冲到唐氏身边,伸手想要推搡却被周苹儿闪身拦住,周氏也赶紧过来劝她,“大嫂子,友平媳妇这次遭了罪了,这心里指不定怎么难过呢。你也别生气了,好在大人是救了回来,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材烧不是。”

“她都这把年纪了,好容易怀了个娃子,偏偏自己不小心。拿个东西都能摔倒,还把孩子给摔没了,笨手笨脚的!”周李氏一脸不喜。

周筝儿一听就火了,自己娘摔倒小产现在才醒过来,周李氏这做婆婆的没有担忧也就罢了,却在这指责。周苹儿刚想说两句,就听周梅香小声道:“娘,你说的这叫什么话,大嫂可不比你还心疼自己的孩子,大夫都还没走呢,你就少说两句吧。”

周氏也道:“大嫂子,你别怪我说话不好听。友平去服了徭役,家里就剩下友平媳妇带着几个小闺女,秋收这么大的事儿也没人帮衬一把,自己带着孩子收粮能轻松吗?要不是这样也出不了这样的事儿,况且这谁家的孩子在谁心里,友平媳妇心里指不定多难受呢,你是做婆婆的,可别往小辈伤口上撒盐的。”

她一席话把周李氏和周梅香说得脸发热,周李氏撇了撇嘴,不作声了。

病中是不好待在别人家的,魏鹏和周友安用个竹板把唐氏送回了家。本来周氏建议周李氏把媳妇带回老屋那边照应的,“现在友平不在家,她们母女病的病,小的小,这日子可怎么过?”

“大妹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家还有一个小娃子呢,小产总是个晦气事儿,没得吓着娃娃。”周李氏说的头头是道,让周氏几个彻底无语了。

“娘,要不这阵子我过来照顾大嫂吧。”周梅香自告奋勇。

周李氏却白了她一眼,“家里还忙着秋收呢,你二嫂都下了地,你不得在家做饭带亭伟啊?”

“魏嬷嬷,小姑姑,你们放心,我能照顾好我娘。”周苹儿听不下去了,沉着脸道。

周氏见周李氏这个样子,想着就算把唐氏送到老屋那边也得不到多少照顾,说不定还得受气,也不再多说。

安顿好唐氏后,魏鹏又驾着牛车去镇上抓了药,周氏帮着将药煎好了,才让魏青青送过来。

“我娘说这药得趁热喝,唉……要不是我们家正忙着收稻子,我娘就可以过来照顾友平嫂子了。”

周苹儿小心接过药碗,“这次还多亏你们家帮忙,不然我娘现在还指不定什么样呢。”说道这里,眼眶都红了。

“什么谢不谢的,我俩这么要好,又有我大哥和你小姑姑的亲事在中间,大家互相帮衬要是应当的。”魏青青豪迈挥手,“下次你可别在这么磨叽了,听着外道得很。”

周苹儿点头,“怪道人家说远亲不如近邻的,你们家比我爷爷嬷嬷他们对我们好多了。”

“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