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有花有酒喜耕田by开且落-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氏摇头,“我也不清楚。只记得春天那会儿,这孩子送了一只玉钗给苹儿赔罪,据说那玉钗是他嬷嬷留下来的,是很重要的东西。”

“哦?”云氏来了兴趣,“那小子还送了玉钗给我们苹儿啊。”

唐氏点头,“是啊,只是后来他娘,也就是舒老板的夫人来了家里一趟,把东西给要回去了。”

“什么?”云氏拔高了声音,“把送了人的东西要回去?”

唐氏为难地点头,云氏见状黑了脸,“这么说来,舒家夫人看不上我们苹儿了?”

“恐怕是这样的。”唐氏嘴里有些苦涩,“说起来她有这样的想法也很正常,毕竟他们家在镇上有一间那么大的酒楼,儿子又是个秀才,和我们苹儿这种庄户人家的丫头是不配。”

“有你这样当娘的吗?”云氏对女儿的自卑很不满,“我们苹儿虽然是个庄户人家的姑娘,可既聪明又手巧,还识字,有哪点比那些大户人家的小姐差的?”

“娘,我当然觉得自己闺女好。”唐氏解释,“我这不是怕舒家嫌弃我们苹儿吗?”

“他们要是嫌弃就不会想着来提亲了。”云氏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诫女儿,“虽然门当户对很重要,可这人和人的缘分却是谁也说不准的。我知道你这个做娘的生怕自己女儿受了委屈伤害,所以不想让她经历风风雨雨。但要是这就是苹儿的缘分,你连选的机会都没给她,她以后会不会更伤心?”

“孩子爹也是这么说的。”唐氏道:“如果舒家真找人来提亲,就让苹儿自己决定要不要点头。”

舒家找的媒人在中秋节后上了门,是个三十来岁的妇人。穿着和廖媒婆差不多。只是衣饰香粉都明显高了一个档次。

她进门就夸起来,“哎呦,瞧这院子收拾得真是干净。”

云氏和唐氏把她引进了堂屋,周苹儿端了茶水和糕点过去。媒人在她上茶点的时候仔细打量了周苹儿一番,等周苹儿出去后才笑着对云氏母女道:“这闺女长得可真水灵,看着就是个聪明孩子,难怪舒家那样的人家也心心念念要娶你家闺女回去当秀才娘子呢。”

媒人当然是口灿莲花,把舒胜明和周苹儿夸成天上一双地上一对似的。

可最后云氏只给了个模棱两可的答复,“舒家小子我听着是不错的,可这婚姻大事我们一时半会儿也做不得主。怎么着也得听听孩子爹的意思,你说是吧?”

媒人见多了这样的事。哪里听不懂云氏的话,很有眼色道:“是啊,是得考虑清楚了。不过这两个还是还真是天作之合,相信贵女婿也会同意的。”

“真是不好意思,今儿个孩子爹不在家呢。”唐氏起身道:“要不等我们商量好了再说?”

“今儿个是我来的不巧,既然今儿个贵府上有人不在家里,我下次再来?”媒人见今天这事实在说不下来。于是约定下次见面的时间。

临走的时候媒人拉了云氏说话,“说真的,我看着这两个孩子真是相配。现在舒家让我跑了这么一趟,我这回去总得给人家一个答复不是?”

云氏笑道:“看你也是个面善的,自然知道各家孩子在各家心里这个道理。说实在的,我看着舒家小子也是个好的,只是不知道舒家人怎么看这门亲事,毕竟婆母要是存心刁难媳妇,媳妇的日子也不好过。”

她在话里把事情说的很清楚。周家人现在担心的是舒夫人的态度。

媒人是个聪明的,自然听出了话音,“伯母说的对,你的意思我会转告舒家的。”

送走媒人,唐氏把周苹儿叫进了屋子,“刚才你也听到了吧,舒家找了媒人来提亲,我们还没给那边答复,想先问问你的意思。”

“娘……”周苹儿羞红了一张脸,“我……”

云氏见她这样笑道:“你爹娘想你以后日子好过才问你的意见,你个傻丫头愿不愿意就一句话,这里又没有外人,你害臊个什么劲?”

“是啊。”唐氏也道:“你自己愿意不愿意,要实在不好意思,就点头摇头。平日里大大咧咧的丫头,遇到这种事情却只知道红脸了?”

周苹儿想才道:“舒胜明这个人虽然有时候很让人火大,可还算是个好人,我,我听爹娘的。”

说完就跑了出去,看着她的背影,云氏和唐氏对视一眼,唐氏叹了口气,“唉……看来这丫头是愿意的。”

因为周苹儿同意这门亲事,所以周友平他们不得不慎重考虑。

周友平是老丈人看女婿越看越有趣,“我看舒少爷这人不错,和苹儿挺般配的。”

“我哪里是看不上舒少爷,我担心的是舒夫人。”唐氏自己受过婆母的气,因此更怕女儿和自己一样。

“舒家既然主动上门提亲,我想舒夫人应该是同意的。”周友平道。

唐氏却还是担心,“我们现在就见了舒家请的媒人,舒家人一个没见过,互相也没透个音儿。上次舒夫人来家里的态度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个样子我哪里放心把女儿嫁过去。”

周家的担心很快得到了解决,三天后,舒夫人带着媒人再次上门,这次连舒胜明都来了。

“真是稀客,快请屋里坐。”云氏把人迎进了屋。

几个人很快入座,这次唐氏没让周苹儿出来,周玉儿和周筝儿上了茶点也退了出去。舒夫人这次显得客气得多,伸手接了茶碗,“想必贵府也知道我们今儿个的来意,诺,为了表示诚意,这次我把小子也带过来了,让你们好好瞧瞧。”

大人说话的时候,舒胜明悄悄从屋里出来,叫过躲在门口听动静的周筝儿,“喂,丫头,今儿个怎么没瞧见你大姐啊?”

“我大家在屋里绣花呢。”周筝儿大方提供线索。

舒胜明从兜里掏了一袋子芝麻糖在她面前晃,“你去把你大姐叫出来,这糖就是你的了。”

“我娘说了,现在我大姐不能随便见外人。”周筝儿完全不受引诱,“你要不给我糖,我就告诉我大姐去,说你特抠门。”

舒胜明无奈,“拿去吧,多大点人,就学会威胁人了。”

“舒少爷,你很喜欢我大姐吧?”周筝儿觉得有必要打听打听未来姐夫的心之所向。

舒胜明难得红了脸,“你,你问这个干什么?”

“你要是不喜欢我大姐,那我大姐嫁给你不是要受委屈吗?”周筝儿振振有词。

舒胜明想了想才吞吞吐吐道:“你大姐很聪明,也,也很漂亮。”

“这么说你是喜欢的咯?”周筝儿笑嘻嘻道:“那你以后可得对我大姐好。不过,上次你娘来我们家那么不客气,怎么会同意来提亲的?”

“你问这个干嘛,小小年纪操这么多心,小心变成小老太太!”舒胜明不想透露太多。

周筝儿拿出尚方宝剑,“是我大姐问的,你也不说?”

事情真的很奇怪,高傲的舒夫人居然很快答应了门不当户不对的亲事,还在女方的要求下亲自上门说亲,怎么想也觉得诡异。

舒胜明被周筝儿缠得没办法才说了实话,“马上要秋闱了,我说了,要不同意我自己选的媳妇,我就不参加考试。”

真是个熊孩子,居然这么威胁自己老子娘!

虽然过程不好看,可舒周两家在接触几次后,由云氏拍板,舒胜明和周苹儿的亲事正式定了下来,婚期定在两年后。

正文 第124章 新生降临

转眼到了正月初一,过年的时候云氏回唐家村去了,这天一大早周友平一家照惯例准备去老屋那边给老周头夫妻磕头拜年。

周苹儿扶着唐氏走在前面,周友平带着两个小的在后面护着。刚过了魏家院子,唐氏就捧着肚子呻吟:“我肚子不舒服。”

周友平父女看她很快疼出了冷汗,顿时慌了起来,周友平更是道:“苹儿,快去找你魏嬷嬷和小姑姑来瞧瞧。”

虽然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爹,可对女人生孩子这事儿他还是插不上手。

周氏和周梅香很快跑了过来,一看这阵势,叫道:“这怕是要生了,梅香,快去叫产婆。友平,快去把鹏子叫出来,带上家里那张竹床。”

周梅香闻言刚要往村西去,突然想到老屋那边,“筝儿,你快去老屋那边,告诉你爷爷嬷嬷你娘快生了。”

生育子嗣是大事,虽然分了家,也得通知家中老者。

于是大年初一这天,因为唐氏生产,周友平家小院儿一片忙乱。魏家和老屋那边的女人全都过来了,一群人守在院子里,团团乱转。

“玉儿,快去看你大姐水烧好了没。”周氏拉住不知所措的周玉儿。周筝儿不忍看那场面,也跟着去。

姐妹俩进灶间的时候,正看着周苹儿手有些发抖地杀好一只鸡。见两人进来,便道:“我刚烧开了一锅的水,你们先帮着把鸡的毛褪了,我再少一锅水备着。”

说完,把鸡放进木盆子里,浇上满满一盆子开水。周玉儿和周筝儿想做点事分散一下注意力,又实在不知道能帮上什么忙,自然乐于让大姐安排。

周梅香好不容易连跑带拽的拉着稳婆来了,这稳婆是村里出了名的妥当人,此时正在喘气:“我说就算是急着生孩子了,也要让我喘口气啊。”

话还没有说完。又被周氏请进屋去。“大嫂子,周大媳妇都痛了好一阵子了,我瞧着差不多快生了,你就受累先看看。”

周梅香见婆母和稳婆都进了产房,看了看紧张不已的周友平,道:“大哥,你放心,大嫂肚子里的孩子已经足月了,肖婶子又是个能干人。大嫂和孩子一定会平安妥当的!”

说完,又去了灶间。“我去端盆子热水过来。”

这边周李氏和张氏到了也没想去搭把手,听见里面唐氏的痛呼声。周李氏甩开张氏伸过来扶她的手。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嘴里不停的叨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黄天菩萨保估!一定要给老周家留个后啊,阿弥陀佛……”

周友平本就紧张,又听见周李氏的叨念,心里有些不悦:“娘。这生男生女那谁能说了算?现在苹儿娘孩子里面痛着呢,你再这样说不是戳她心窝子吗。况且这生男生女得看缘分,哪里是求得来的?”

周李氏正好反驳,张氏插嘴道:“大哥,话可不能这么说,娘这不也是盼着你好吗。虽说我们老周家现在已经有三个孙子,可长房这边好歹也得有个后吧。”

她话音刚落,屋里突然传出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

“这次倒生得快!”周李氏一下子凑到门前,大声问里面。“梅香,你大嫂生了个什么?”

里面半天没答复,她等不及就要破门而入,稳婆抱了个小小的襁褓出来,“恭喜大嫂子,得了个千金。”

周李氏闻言“扑通”一声,一屁股坐到地上,嘴里还是嚎,“我的青天老爷啊,想我们周家也是老实本分的,怎的摊上这么个媳妇。十几年了,一个带把的都没生过,这是要断我们老周家香火啊!”

“娘,你浑说什么呢?”周友平对他娘这种行为很不满。

张氏虽然暗自高兴,却极力掩饰嘴角的笑意,“是啊,娘,你又不是没有孙子,要实在不行,我和友安让一步,把亭青过继给大哥大嫂好了。”

人家才生了女儿,做弟媳妇的就想着要过继儿子给人家。稳婆听了撇撇嘴,老周家的事儿她也听了不少,还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周友平抱过小女儿,又问稳婆,“婶子,我媳妇怎么样了?我能进去瞧瞧不?”

稳婆刚要答话,周梅香急急忙忙跑了出来,“婶子,你快进去看看,我嫂子肚子又疼了!”

稳婆闻言哪里顾得上和他说话,转身又进了产房,把门关得严严实实的。外面的人只隐隐约约听里面人说话,“哎呀,这里面还有一个呢!”

褪完鸡毛,准备过来看新生的小妹妹的周筝儿闻言,很是激动。没想到作为独生子女的自己,在这一世还有一对双胞胎的妹妹。

大概过了一刻钟的时间,产房里再次传出婴儿的啼哭声。

“哇……”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院子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屋里传来稳婆利落的声音:“先拿温水擦一擦,用襁褓好生包了,我还要给产妇处理一下。”

周苹儿和周玉儿也从灶间跑了出来,所有的人动作一致地紧紧盯着产房的窗户,直到里面传来稳婆的声音:“行啦,母子平安,把孩子抱出去给他爹和嬷嬷看看吧。”

周友平忙不迭的跑到门口,这次周梅香亲自把孩子抱了出来,满脸的喜悦,“大哥,恭喜啊,大嫂生了对龙凤胎呢!”

“什么?”周李氏很是激动,“你说你大嫂生了个儿子?”

周梅香点头,“是啊!”

周李氏一把揭开襁褓,看了孩子半晌才欢喜地双手合十,“谢天谢地,老天开眼啊!”

周苹儿姐妹顾不上看新生的弟弟,都往屋里跑。唐氏正虚弱地躺在床上,周氏端着一盆血水出去,稳婆正收拾着一些零碎的东西。

周家姐妹围到床边,关心地问唐氏,“娘,你怎么样了?”

“我没事儿。”唐氏苍白地笑笑,“你们看过弟弟妹妹了?”

“没仔细看,就顾着担心娘了。”几个人老实交代。

“周大家的,你可真是好福气!”旁边收拾妥当的稳婆见状笑道:“养了这么几个孝顺的女儿,现在又得了龙凤胎,可真真是有福的!”

说话间周友平抱了个襁褓进来,他先看了妻子,唐氏却撑起身子想看孩子。

稳婆见状赶紧把唐氏的身子往床上按,“你现在可不能起身,身上的恶露正厉害着,可得好好躺着。”

“是啊是啊,你现在最要紧的事儿就是好好养身子。”周友平连忙安抚,又把孩子递到她眼前,“要瞧孩子我抱过来就成了,看看,这是我们的小闺女。”

“哎,孩子爹真真是个疼媳妇的。”稳婆竖起大拇指,对唐氏道:“周大家的,孩子爹是个好的,你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行,行,婶子你等会儿啊,我去取钱去。”周友平这才想起给稳婆接生钱的事。

送走稳婆,周梅香给唐氏端了碗卧蛋吃了,唐氏的精神也恢复了不少。

“怎的我半天也没瞧见小哥儿?”她可记得自己生的明明是对龙凤胎啊,可这半天了就瞧见躺在旁边的小女儿了。

“娘在外面抱着呢。”周梅香汗颜道。

唐氏知道周李氏一向看重孙子,可自己好不容易生下一对孩子,到现在都没瞧上一眼,不禁有些失望。

周友平哪里不明白妻子的想法,很快站起身来,“我这就把小子给你抱过来。”

等周友平把小儿子抱过来后,一家子总算齐全了。

刚出生的小娃娃,脸上皱皱巴巴的,红彤彤的又小又丑,却成了大家的宝贝疙瘩。

“娘,你瞧小妹的嘴在动呢。”周筝儿惊喜道。

周玉儿仔细瞧着小弟,“小弟只有在出生的时候哭了几声,就一直在睡觉。”

“初生的孩子都是这样的,你那会儿还不是整日睡着。”周苹儿边帮着周梅香收拾屋子,边和妹妹搭话。

周玉儿不好意思地笑笑,“我,我又这么懒吗?”

喜悦之后,接下来要忙的事情就更多了。既要照顾唐氏这个产妇,还要挨家挨户去报喜。大过年的,还要准备三天后的洗三礼。

“大嫂,先把这碗酒酿卧蛋吃了。”周梅香端了碗吃食过来给唐氏,因为一下子生了两个孩子,唐氏的奶水有些不足。

唐氏在她的搀扶下起了身,“这两天多亏了有你帮忙呢。”

这不怪她这么说,这两天周李氏虽然常往这边跑,可每次就是看看孙子,完全没有要帮忙的意思。周友平一个大男人和周苹儿几个小丫头哪里会照顾产妇,要不是周梅香每日来搭把手,唐氏哪里能得到这么好的照顾。

“老大家的,亭景的洗三礼你们准备怎么办?”因为对新生的孩子太稀罕,周友平请了陈老夫子给孩子取了名,儿子从亭字辈,取名周亭景,小女儿因为是大年初一生的,取名周福儿。

当然,在周李氏心里只有这个盼了十多年的小孙子,眼看着孩子落地已经两天了,不由担心起来,“老大这个时候去哪儿了?”

正文 第125章 热闹洗三礼

“娘,当家的去我娘家那边了。”唐氏低声解释,“既然生了两个孩子,也得给我娘和大哥大嫂他们说一声不是。”

周李氏对大儿子一家人亲近唐氏娘家的事很不满,上次大孙女定亲的事儿居然也是亲家主持的,让她失去一次显摆的机会。本来心里积压了许多不忿,现在听唐氏这么说一下子跳了起来。

“这个时候去你娘家?“周李氏疾言厉色,”你是怎么撺掇我儿子的,啊?你娘家是邻村吗,那么远的地儿,来回得一整日,家里的事儿不管了?“

“娘,亲家母照顾了大嫂这么长的时间,现在大嫂生了,怎么着也得给那边送个信吧。”周梅香听不下去了,“况且大嫂要坐月子,说不得还得请亲家母过来帮忙呢。”

说到这个,周李氏叫嚷不起来了,她可不想一把年纪了还来照顾产妇。

“算了,我不管你们的事儿,还是瞧瞧我的小孙子。”说完,她伸手抱起熟睡的周亭景在屋里走来走去,“哎呀,这小子觉好,是个有福气的。”

她现在满心满眼都是整日眯着眼睡觉的小孙子,完全无视躺在唐氏身边的小孙女。

唐氏和周梅香对视一眼,眼里具是无奈。

周友平在天黑后才回来,带回了满脸喜庆的云氏。她进屋先瞧了新生儿,拉着唐氏的手笑道:“黄天保佑,你可算是熬出头了!”

“娘,你可算是来了!”唐氏看到云氏很激动,“我还想着福儿和亭景的洗三礼怎么办呢,你来了我就放心了。”

第二天,龙凤胎的洗三礼。因为大过年的家里东西都富余,所以云氏周氏和周梅香的帮助下,连夜把洗三礼要用的东西准备好了。

唐忠清夫妻虽然远,还是很早就到了。林氏到了后和唐氏打了个招呼,就挽袖子进灶间忙活去了。

镇上的周桂香和周友和两家人也早早到了,周友和还带了长子王白前回来。一个快八岁的小少年,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很安静。

小唐氏也早早过来帮忙,她见到林氏很高兴,“大堂嫂,你们来得可真早。天没亮就出门了吧?”

林氏手里切这热菜,笑道:“我和你清大哥怕来晚了误了时辰,昨儿个住在铺子里的,今儿个起了个早,总算是赶上了。”

众人差不多都到了的时候。周梅香烧好了蒲艾水,云氏也准备好了那些锁头称砣、青茶叶、围盆布一类,眼看着稳婆的香案也设好了。

“苹儿,怎的现在还不见你嬷嬷的踪影,让人去请了吗?”云氏把院子里看了一圈,也没有看到老屋那边的人。

周苹儿心里有些不满,嘴上却很无奈,“一早我爹就去请过一遍了,也不知道他们怎的还不来。”

连路途遥远的唐忠清夫妻都到了,没道理一个村里的周家人还赶不到吧。

说话间稳婆过来找云氏。“大嫂子,眼瞧着就吉时了,你看,这洗三礼什么时候开始?”

云氏闻言脸更黑了,“苹儿,让你爹再过去催催,要实在没空过来,也不能误了两孩子的吉时。”

好在周友平刚过了魏家院子就碰上老屋的人,老周头皱眉走在前面,周李氏由张氏扶着不情不愿地跟在后面。再后面是周友安带着自家四个孩子。

“爹,娘,你们可算来了。”周友平惊喜上前,“洗三礼就要开始,还指着你们来主持呢。”

周李氏完全不理儿子的殷勤,黑着脸道:“这哪里需要我们来主持,唐家那老婆子不大包大揽地把洗三礼包圆了?”

“什么时候了还在这里瞎咧咧!”老周头低喝道:“待会儿给我高兴些,今儿个可是我们老周家的大喜日子。”

人到齐后,洗三礼开始举行,由稳婆具体主持。首先,在产房外正面设上香案,供奉神像。然后,产妇屋子床头上供着“炕公、炕母”的神像,用三碗年糕作为供品。

由周李氏上香叩首,稳婆亦随之三拜。一切礼仪用品均摆好之后,云氏和周梅香把两个孩子抱了出来。亲戚们依尊卑长幼带头往盆里添一小勺清水,再放一些钱币,就是叫做“添盆”。

“添盆”后,稳婆就要开始帮孩子们洗三。云氏把手里的周福儿递了过去,稳婆刚要接过孩子,周李氏突然出声打断两人的动作。

“等等,先给我们亭景洗才对!”周李氏一把抱过周梅香怀里蓝色的襁褓,看都没看粉色襁褓里的周福儿一眼。

稳婆被她突来的插言搞得愣了一下,“这……”

云氏强笑道:“亲家,这长幼有序,福儿可是姐姐。”

言下之意,应该先给周福儿洗三才对。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周李氏却有自己的理由,“子嗣大过天,以后老大家还不得亭景撑起门面,怎么能委屈了他?”

说完很有气势地把周亭景塞到稳婆怀里,“你快些开始吧,别误了时辰!”

云氏觉得和她争论下去没有意义,抱着周福儿转身站到一旁不再说话。旁边的周梅香有点不好意思,“婶子,我娘她就是这个脾性,你别见怪。”

云氏勉强笑道:“没呢,今儿个可是我们福儿和亭景的好日子,我不和谁置气。”

那边稳婆一手抱着周亭景,一手拿起棒槌往盆里一搅,说道:“一搅两搅连三搅,哥哥领着弟弟跑。七十儿、八十儿、歪毛儿、淘气儿。唏哩呼噜都来啦!”这才开始给婴儿洗澡。

大冬天的,也不敢真把孩子抱水里,只意思意思在盆上过了过,周亭景却像是受了惊吓,放声大哭起,这就是所谓的“响盆”,大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