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秀色嫡女by淳汐澜-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份可不低,最低身份的都是伯府嫡女,最高身份还有公主郡主呢,郡主就有好几位呢,并且都是宗室里有身份有脸面的。
孙氏情夫这话,更是差点把天都给捅破了,顺天府的人自然不敢去搜,但宗室里的人却集体愤怒了,一些平时与孙氏有来往的王妃们纷纷摆上仪仗,杀到官家去。当着官家人的面,果然在孙氏的卧房里搜了一大堆女子的贴身衣物,甚至还有好些男子的衣物。王妃们还来不及发火,官大人已经气得口吐鲜血。官老夫人更是气得躺在床上,大骂“这贱人害我官家不浅!”
不管这狂徒所说真假,但孙氏女恶意栽脏陷害宗室并各家勋贵千金的流言却瞬间传遍整个帝都,这下子,包括宗室里的几位颇有号召力的王爷们都集体愤怒了,口诛笔讨,当下表示要官家给个说法。
官大人气得吐血,老夫人也病倒在床上,被戴了满身绿帽的官二爷气得双手颤抖,当着所有人的面写下休书,忿然道:“官某休此恶妇,从今往后,与孙氏恩断义绝,相不相干。”
孙氏还没回到家中,便被官家休了,但宗室们仍然不肯甘心,又去堵孙家的大门,扬言必须交出孙氏。
如今,全帝都上下都在议念此事,夫人奶奶们,勋贵间相互走动,一碰面,都会拿这事儿说上两句,最后,在末尾处又加上:“估计与宫里那位有关呢,不然孙氏何苦要做这等子事?连公主郡主都敢陷害,看来所图非小呀。”
这流言很快就传到孙贵妃耳朵里,贵妃摔了一屋子的东西,然后下了口谕,让顺天府京兆伊务把这狂徒押入宫来,她要亲自审问。
京兆伊又准备连夜把狂徒押入宫中,但那狂徒却厉害,半路里居然挣脱了押送的官兵,一个人跑了。贵妃气得狠了,又请皇上下令全城戒严,务必要把那恶意中伤妹子的狂徒找出来。
皇帝不可置否,冷剜了孙贵妃一眼,倒是正向皇帝告状的一干宗室则集体怒目而视,把贵妃给骂得狗血喷头。
贵妃大怒,她好歹也是贵妃呢,可皇帝却没有替她说话,而是声色俱厉地表示:宗室之尊不可辱。贵妃见状,心下惶然,再也没了法子,只好灰溜溜地离去,另想办法,看要怎样才能把这事儿压下去。
孙氏被送回家中,门都没进,官二爷一约休书扔给了她,便把她赶出了家门。娘家也不敢回,只能暂时窝在玉脂坊的铺子里,后来又听外头茶馆里也把自己的事弄成说书的段子,大腿内侧有疤痕,两个奶子被画了梅花之类的事,孙氏再一次给气得吐血。
孙家现在也没了办法,尽管孙氏一再喊冤,但各宗室的怒火,世家勋贵的怒火,烧得他们再也坐不住了,只好进宫找贵妃娘娘拿主意。据说贵妃也是一筹莫展,气得咬牙切齿,后来,皇上放出话来,把孙氏打入天牢,让宗人府彻查此事。
宗人府那是什么地方,那可是掌管宗室子弟的地儿,如今涉及宗室郡主们的闺誉,自然是要彻查的。进入宗人府,管你是谁,先脱了层皮再说。
英国公张家坐不住了,把张翰林给打得半死,张翰林一个劲地喊冤,表示他与孙氏只是见过几面,绝对没有做过苟且之事。他只是帮过孙氏一道陷害方二公子,除此之外,与孙氏从来没有接触过的。
张家人一听,气惨了,原来方二公子的事儿还真是他整出来的,张家虽贵为国公,但也不敢与方家正面为敌,于是赶紧绑着张翰林去方家请罪。
陈家听说自己的闺女是被孙氏算计,泼辣的陈夫人拿着菜刀就奔到孙家,扬言要杀孙氏,给女儿报仇。并指桑骂槐,说孙氏吃了熊心貌子胆,这般陷害她。无冤无仇的,就下这种死手,一定会糟报应的。
泽云侯府林家少夫人以及被流言弄得流掉胎儿的杨二奶奶,也一同发难,齐齐进宫向贵妃娘娘哭诉,请贵妃作主。
贵妃一个头两个大,实在不料,一个经不起推敲的流言,就把整个帝都给搅出八尺浪来。
尽管孙家和贵妃都知道那人是被人指使的,可张翰林杨玉龙当场反水,说之所以陷害方二公子是受了孙氏蹿掇的,还有叶家少夫人的流言也确实是孙氏让人传出去的,并且梁国公府二夫人叶氏并没有生病,人家好好地呆在梁家呢,虽然只是被梁太夫人下了禁足令,但人家有儿子媳妇女儿,哪会真如传说中的被凌氏气得一病不起?
紧接着,刑部也放出话来,证明方二公子与陈小姐确实是被人算计的,使作俑者张翰林杨玉龙也亲口承认了,他们是受了孙氏指使,故意算计方二公子的。另外,陈小姐身边的丫头也证实,孙氏有一阵子天天往陈家跑,与陈夫人谈得甚是投机,陈小姐也时常出现在跟前,谁会想,这孙氏居然包藏祸心。
后来,梁二夫人叶氏也亲口证实,她之所以装病,是受了孙氏的指使,故意报复娘家外甥媳妇的。
泽云侯少夫人也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了在出事之前,孙氏也时常找她聊天说话,谁会想到,她会趁自己不注意偷拿自己的贴身衣物?
一件件一桩桩,全部指向孙氏,不管孙家女子是不是真的偷人,但众品铄金,积毁销骨,传来传去,也传成真的了。孙氏辩无可辩,孙家姐妹臊得没脸没皮,被各自的婆家接二连三盘问,甚至自己的骨肉也被质疑,心里委屈得厉害,回到娘家又对孙氏集体辱骂。孙氏着实病倒了,贵妃也气得连吵心口疼,就算这些事是孙氏做的,也是在她的授意之下,她最怕的还是孙氏承受不住压力,把自己咬出来的。还有,朝堂上一些老牌勋贵言官们已集体上书,说孙氏女品性有污,贵妃孙氏如何能统摄六宫之事?孙贵妃又气又吓,也顾不得病体,赶紧下了一道口谕:赐死孙氏。

------题外话------
天气好热,身体差劲,今年连冰棍都还没沾过,就是半夜里起来喝了口凉开水,肚子就痛了两天,一阵一阵地绞痛,还拉肚子,暂时休息一下,明天中午之前没有更新就不要再等了。





、第83章 人心百态

前阵子有关凌芸的流言传得那个凶猛,如今被指证是孙氏与叶氏合伙干出来的,老而弥辣的陈氏哪还坐得住,想着叶怡与孙氏走得如此之近,心头也是一阵后怕,赶紧把叶怡也召了回来,关紧门窗,谴散奴仆,母女俩说了好半天的话,叶怡出来后,神情萎顿,双眼红肿,显然是吃了陈氏不少训斥。
紧接着,二奶奶柳氏也让陈氏传进屋中,也不知谈了什么,柳氏便病下了,管家大权也被陈氏收了回来。
虽说孙氏已被赐死,但叶家与孙家如今弄成这样,陈氏也恐惶,又与叶泰商议。
叶泰也是半晌无言,虽然这事儿凌氏确实无辜,可事情也是因凌氏而起,孙氏已死,但矛头直指孙贵妃,宗室勋贵各家也是怨气颇大,但圣上依然没有动贵妃分豪,此次万寿节依然让孙贵妃操办,足以见识孙贵妃圣眷之隆厚。可以想像,等孙贵妃从这回的沼泽中挣扎出来,估计就会想方设法对付叶家了。
尤其是贵妃千秋节马上就要来临,凌芸若再出现在孙贵妃面前,岂不更加招恨?
“侯爷,要不,就借口凌氏胎相不稳,送到庄子上安心待产。”陈氏忧心忡忡地说着。女儿和老二媳妇都参与了陷害凌芸一事中,陈氏也是恼火的厉害,在狠狠骂了叶怡柳氏后,心里多少也有些埋怨凌芸了。若非她当初一时冲动,刺瞎了孙天海一只眼,也就不会有今日的祸事了。
叶泰皱着眉,说:“事已至此,咱们与孙家也算是彻底决裂了。就算凌氏不去,孙贵妃又岂能放过咱们家?”
陈氏一听,又大骂凌氏来,“这个丧门星,搅家精。”
叶泰瞪了她一眼,“你小声一点,这事儿横竖也怪不得凌氏。叶家与凌家联姻,孙家认定咱们是太子派也无可厚非。就连方家,林家,杨家,这些可是标准的中立派,都让孙氏惦记上了,这般下死手。足以证明,贵妃派的人过于阴毒寡恩。但凡不支持四皇子的统统赶尽杀绝,与这样人的共事,迟早都会玩完。”
孙氏事件后,叶家仍觉不过瘾,没能借着孙氏一事掰倒贵妃,实是遗憾。但没过两日,便听说在朝堂上,阁老方知礼在朝堂上公然道:“自臣为官二十四载,一心效忠皇上。对皇上的忠心,日月可鉴,天地可表。然,天糟横祸,犬子受人阴谋,名声毁烬,臣自认与人为善,偏遭此惨祸,追根结底,是有小人作崇,行事阴毒,为人刻薄寡恩。臣一直以为,无中生有为阴谋,是小人行径矣。阴谋虽能置人于死地,只有魑魅魍魉,牛鬼蛇神方喜阴谋。此类中人,若在朝为官,必祸害朝廷,奸臣当导,使之国之不国。若在内闱,必是家宅不安,祸其肃墙,宗族大乱。臣今年四十有四,只娶妻一人矣,受人病诟至今,然,臣并非高风亮节。实是吃一堑长一智矣。宣德二十一年,臣父纵容妾室,差点酿出巨祸,至方家近乎连根相拨。子不言父过,追根结底,内宅不宁,私德不修,必酿大祸,绝无妄言。至此,臣立下家规,但凡族中子弟,四十无子方可纳妾。此妾必为良妾,若有异心,必定留子去母。虽惨忍至斯,然,为保家族永安,必定壮士断腕,所谓一时妇人之仁,酿成滔天巨祸,悔之亦晚矣。”
方知礼这番话说得铿锵凌厉,先表扬自己对皇帝一片忠心,却遭此横祸,表明内心不忿。然后追其原因,主要是因小人作乱。而后又惮述小人作乱的后果,在朝堂上,将国之不国,对内,必内宅不宁,祸起肃墙。最后又例举方家,先前也是因纵容妾室,方酿成惨祸,方家近乎折戟,这才痛定思痛,不到万不得已,绝不纳妾。纳妾必为良妾,若有二心,必定留子去母,虽说残忍,但为了家族安宁,就不得有妇人之仁。
虽然方知礼话里话外没有半分指责贵妃之意,但皇帝是如何许人矣,朝臣又是何许人矣,这分明就是指责贵妃一派就是那作乱小人,使忠良惨遭陷害,弄得人心惶惶,实乃寡恩之辈。孙贵妃之流的人物,必能使家中无宁日,又借方家之事,委婉谏言,想要内宅安宁,必壮士断腕。否则酿成大祸,后悔也晚了。
皇帝听了,点点头,笑言:爱卿所言甚是,听卿一言,朕如当头棒喝,酩醐灌顶。
孙贵派的人一听,又惊又怒,如被刨了祖坟般,齐齐围攻方知礼,斥其胡言知语,不知所谓,皇上家务事也是你能管的?
然后,方知礼不骄不躁,舌战群儒,引经据典,综合古今,把贵妃派的人驳得面带青黄,惨不忍睹。
太子派偶尔插上两句,表示事情没有那么严重,被方知礼怒目而视,斥其“非当事人,岂能明白众口铄金,积毁蚀骨之痛?我方家家规森严,族中子弟从无膏梁之辈,如今被小人胡泼脏水,岂能不恨?我方家一世清白,岂能让小人作鬼污陷?虽孙氏已伏法,但归根结底,孙氏此类人寡恩刻薄,自私阴毒,为着海市蜃楼般幻景,就陷害勋贵女眷,毁其名声,无恶不作,死一万次不足以泄忿矣。若这样的人再多出两个,恐怕在场诸人也没得安宁。老方我就是护短之人,虽孙氏已死,但胸口怒气难平,不钉死孙氏一流,实难以消心头之恨。”
方知礼摆出一副护短模样,倒让人哑口无言,连皇帝也颇为愧疚。于是,皇帝下旨,申饬忠义伯,令其闭门思过一年。但孙氏女眷,没有皇帝旨意,不得进宫。贵妃也有袒护之责,今后无圣命,不得再见孙氏诸人。参与陷害方二公子的张翰林,杨玉龙各打二十大板,掌嘴二十,令其家族严加管教。
虽然皇帝然仍然没有处置孙贵妃,却剪其羽翼,又公然斥责,也算是当场甩了贵妃两记耳光,半年内也抬不起头来了。
方知礼大概也知道皇帝实在舍不得贵妃,又走迂回路线,又当场弹勋两个官员,一个刑部主事,一个是六科给事中,斥其不作为,只一味当太平官,对朝廷对百姓并无贡献。
皇帝也觉得不大对得住方知礼,但处置贵妃又不大舍得,出于补偿心理,想也不想,就当场准奏。
消息传出后,满朝皆惊。
甚至叶恒都不得不感叹“方阁老不愧为阁老,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是雷霆万均。”
凌芸也点点头,虽然贵妃依然完好无损,但羽翼名声却是大毁。这两个被革职的官员虽然地位不高,却也是实缺,如今安插上方系人马,对贵妃一派也将是致命的打击。
凌芸觉得吧,贵妃这回完全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人家方阁老并不打算参与到夺嫡大流中,你孙氏偏要逼迫人家,现在可好,把方阁老逼到太子派中,现下扭头来对付你,一出手便是绝招,不但打得你毫无还手之力,还弄得你里外不是人,在皇上面前落得个打击异已,陷害忠良的罪名。并且还明明白白告诉世人,我老方就是护短之人。
凌芸心想,方阁老这一招实为赤裸裸的阳谋,大开大合,正大光明地反击,并且满盘全胜,估计孙贵妃知道后,又要气得心口痛吧?
叶恒盯着凌芸,说:“也亏得孙氏及时出了事,不然外头还不知要如何说你呢。”
凌芸笑着说,“这就叫天进昭昭,报应不爽。”孙氏爱用流言整人算计人,最终也被别人同样的手法整死,不可谓不是报应。
叶恒却盯着她,“我不相信孙氏真的偷人。”
凌芸不可置否,“她一口气惹恼了方家,林家,杨家,这几个家族,哪个是好相与的?落得如今下场,也是她咎由自取。”
叶恒迟疑地道:“媛媛,孙氏一事,你也有份吧?”
凌芸一脸讶然,“爷怎会这么问?我前阵子都快气疯了,哪有本事布局?爷也太瞧得起我了。”
叶恒迷惑了,这阵子他一直在怀疑,自己的妻子也参与了设计孙氏一事,主要是孙氏的那两间玉指坊的铺面,便是凌芸才从凌三老太太手上买来的。过不了多久,孙氏便出事了,这实在太巧合了。
但凌芸不承认,他也就不去过问了,毕竟这事儿真要被发现了,麻烦也大,于是也就选择装聋作哑,但叶恒却有种莫名的失落。
那日方知礼在朝堂上大展虎威,三言两语便瓦解了贵妃派好不容易才形成的阵营,并让孙贵妃包括孙家人,不得不闭门思过。如此凌厉的攻击,却只源起方知礼对儿子的护短,赤裸裸的阳谋,正大光明对垒撕杀,却让人无话可说。而皇上的态度,也让朝臣吃了记定心丸,皇上没有明着处罚孙贵妃,但伤筋动骨是肯定的。有定海神针之称的方阁老都直接与贵妃撕破脸,显然也是不看好贵妃了,叶泰还有什么可怕的,当下立马倒向太子派阵营,无半分含糊。
陈氏听丈夫一分析,又赶紧压下对凌芸的愤怒,讪讪地道:“候爷说得也是在理。只是,咱们家如今已彻底得罪了孙贵妃,接下来可要怎么办才好?”
“这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咱们不犯事,他们抓不着咱们的把柄,他们又能耐何?更说了,凌家方家得罪贵妃更狠,人家不也一样过得好好的?你呀你,管家理事倒是有一手,在看待问题和远见上,就只能用鼠目寸光形容了。”
陈氏被说得越发抬不起头来,她也为自己的胆小怕事而不好意思来着。
叶泰又仔细分析了如今的局势,孙贵妃虽然得圣宠,但在朝堂上却并无半分根基的,圣上再宠她,也断然不会让她干涉朝政的地步。她至多就在后宫里掀掀风雨,使使威风。若想给叶家小鞋穿,也没那么容易的,朝堂上有贵妃派,也有太子派,太子派也不是吃素的。更何况,孙氏得罪了方阁老,树了个强有力的劲敌,有方阁老压阵,他们又有什么好可怕的?
此次孙氏出事后,太子妃极力主张赐死孙氏,孙贵妃不也照做了么?并且听闻圣上虽然没有在此事上多说什么,却也有好些日子不曾去孙贵妃宫中了。尤其孙家人在朝堂上的差事,大都受了牵连。更甚者,除了被方阁老拉下马的两个小角色,又有两名铁杆贵妃派,被圣上给安排出了京,去了河西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任一方大吏。明升暗降,远离朝政中心,想要再回来,可就难了。这已经是圣上对孙氏一派严重不满了,也是在敲打贵妃。就是不知贵妃是否真聪明,若是看出圣意,自然就会收敛的。
听了丈夫的分析,陈氏这才彻底放下对凌芸的成见,第二日,又派人送了不少好东西去扶风院,让凌芸好生安胎。
凌芸不知道陈氏的想法,但孙氏事件后,陈氏对自己的冷淡她也是看在眼里的,估计昨晚与侯爷一番商议后,又想通了,这才又对自己和颜悦色。心头冷笑,这个婆母呀,倒是个护短的,你的亲闺女二媳妇算计我,你不怪罪她们,反而来怪我没事去招惹她们,典型的踩了别人还指责别人不应该站在那儿的德性。
不过凌芸对陈氏也不抱多少希望了,这人就是个锦上添花的,想要她雪中送炭,估计难。
……





、第84章 决心

孙氏事件后,孙贵妃似乎对凌芸很是愧疚,三天两次派太医过来给凌芸诊脉看病,甚至赐了不少好东西。陈氏礼貌客气地送走了宫中的嬷嬷,看着这么一大堆的礼物,心里也犯了难,不明白孙贵妃又在搞什么鬼。
叶恒倒是没多少想法,不以为然地道:“外头人人都在传孙氏之所以要针对芸儿,是出自孙贵妃的授意,不管真假,孙贵妃是不能由着这个罪名坐实的,只能亲自出面破掉这个传闻。所以娘实在没必要担忧。”
陈氏想想也是,倒也不怕贵妃会在这些物品里做手脚。
眨眼间,孙贵妃千秋节来临,京中文武百官,宗室勋贵,基本上都要进宫贺寿。
这回贵妃因孙氏事件弄得心力憔悴,御前圣眷也不若先前,正是滔光养诲之际,但先前早已放出话要隆重瘵办千秋节,若骤然取消,那更是没脸没个彻底。为了顺利举行这个千秋节,孙贵妃在圣上跟前,可是没少伏低作小,在太子妃那儿也服了不少的软。还特地去了西山宏国寺里吃了几日的素,祀奉大庆朝国泰民安。
圣上瞧着孙贵妃果然懂事了不少,这才重新启动千秋节,也算是给了孙贵妃一点移转挪腾的机会。
……
叶家女眷中,凌芸怀有身孕,又没有诰命身份,按理是不能进宫的,但前两日孙贵妃派来的嬷嬷却亲自对凌芸交了底,前些日子孙氏针对凌芸的事儿,孙贵妃是毫不知情的,为了表示贵妃的歉意与补偿,孙贵妃已在圣上跟前替凌芸求了四品诰命,趁千秋节这一日,当场公布,一来是替凌芸正名,二来也是孙贵妃对凌芸的弥补了。
凌芸皱眉,她本来已不打算进宫的,但孙贵妃弄这么一出,究竟是什么意思?
陈氏听说孙贵妃还给凌芸求了诰命,又高兴起来。以为孙贵妃这是对叶家发出友好的信息,可不能错过。
虽然已经作好了与孙氏一派交恶的准备,但孙贵妃这翻做派,显然是想与叶家交好的信号,少树一个敌人,叶泰夫妇也觉得这样也不错的。于是就嘱咐凌芸,千秋节这日,也得进宫露露面,反正只要不乱吃东西,不乱走,就一顿午饭而已,想来也没什么的。
凌芸无耐,实在没有想到,她这对公婆,居然是个给颗甜枣就能打发的人,也不知这样的性格,是好还是坏。
叶恒倒是没多少想法,他的理由是,“孙氏才做出那等事,幕后直指贵妃。贵妃自然不敢把这罪名坐实,少不得又要来诓抚你。若是把诰命的身份坐实了,对你也是件好事。”叶恒对凌芸一脸的歉疚,若非他当时被猪油糊了心,也不会这般委屈妻子了。二弟妹都是五品的宜人,身为长媳妇又是世子夫人,却还是白丁一个。也亏得妻子心宽大度,没有计较。
凌芸淡淡一笑:“对我来说,有无诰命都一样的。”她是真的不怎么放心上的,觉得诰命夫人也是一种珈琐,安在身上虽然是种身份上的保护与优越,却也有诸多条条框框的限制。
不过既然孙贵妃要送自己这么一份礼,也只能接着了。
怕就怕孙贵妃不怀好心呢。
头一日晚上,陈氏问凌芸说:“明日就要进宫了,头面,珠饰,衣裳还有准备打赏的银票都准备好了么?”宫中举办各类聚会席筵,贵妇们少不得要在身上带上足够打赏人的饰件或银票,只为了打赏那些在贵人跟前走动嬷嬷宫女内侍们。这些人虽然只是低贱的奴才,可天长日久在贵人跟前打交道,不好生打点,只要稍稍在贵人面前嘴巴一歪,就有你吃不完的亏。
凌芸点点头,外命妇看似风光,可在宫中那种地方,也只有小心翼翼的份,她说:“有劳夫人关心,都已经准备好了。”
陈氏沉默了下,又叹了口气说:“怡儿以前与孙氏确实走得较近,后来我还特地把怡儿叫回来仔细盘问了一翻,所幸怡儿倒没有被孙氏算计。”
凌芸意外,她多少也猜得出,叶怡虽然与自己不合拍,但并无利益方面的冲突,她也实在犯不着合着外人对付自己,但受孙氏利用肯定是真的。
而陈氏只替叶怡说话,却没有提及柳氏,是不是证明,柳氏却是百分百参与了进去的。抑或是,陈氏爱女心切,不愿她与叶怡交恶。至于柳氏,对陈氏这样的人来说,说句难听的话,自然没有女儿来得重要的。
果然,陈氏又说了句话,“如今你有了身子,老二媳妇却在这时候病了,我已与侯爷商议过了,来年就让他们分出去吧,以免把病气过给你。”
凌芸这回倒没多少惊讶,柳氏做了那样的事,不管是陈氏,还是叶泰,都是无法容忍的。大富之家,妯娌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