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烽烟不弃-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凰核橥獾挂不购茫谑俏乙∫⊥罚爸皇鞘滞筇鄣美骱Α!
无奈地把外袍褪给我,徐庶看着我的唇角,蹙眉道:“这血又是怎么回事?”抿唇,我心虚地笑答:“自己咬的,力大了些。”“你还笑得出来?”徐庶又是瞪我。我委屈,“既然已经无事,我也哭不出来了……”“真不知晓承彦到底是怎么教养你的。”叹了口气,他扶着我缓缓地向前走去。
前方,一匹战马上正坐着一个中年男子,眉目温润,似是极为随和之人。容貌身姿虽算不上俊逸,但也不失贵气,有王者之风。他看了看我,带着刻意的亲善。我随之笑笑,作为礼数上的回应。然后,扶着我的徐庶,极为恭敬地向男子施礼,报道:“禀主公,此女子乃是庶好友之女,不知庶可否将她带回营中治伤?”“军师哪里的话,既然这女子是军师好友之女,自是上宾。”男子慈蔼和善。
历史记载,博望坡之战发生于建安七年,而徐庶是在建安六年投靠刘备的。如此推算,这个被徐庶尊为“主公”的男子不恰就是我和宋达此行的目的所在吗?此今,我见到刘备了却不知晓宋达是生是死。
“素闻刘皇叔仁义,月英多谢刘皇叔收留之恩。”得体地对着刘备见礼,我心下突然有了个计较。出于礼数,刘备自是得同我客套,“姑娘既是徐军师好友之女,备收留姑娘也是理所当然。”“如此,月英还望刘皇叔帮月英一事,不知可否?”找寻宋达,我怕是做不到了,不过既然眼前有刘备这位贵人,我又何必不请他相助呢?至少他有将士,寻人远要比我容易安全得多。
敛了敛满面的温和,刘备将我快速打量了一番。打量完,他又迅速地恢复了温和的模样,说到:“姑娘无须客气,有事直说即可。”我笑,猜测目的多半已是达到,遂认真地道:“月英此番还有一友人为救月英而走,还劳烦皇叔帮忙寻找。那友人一身青衣,气度斐然,乃是不难辨认之人。”
“自是可以。”好商量地颔首,刘备不改温和,“寻人也不过是件小事罢了。”
在未来,多有人言刘备乃是虚情假意之徒,无才无德只知收服人心。那时,我听闻此种言论,难以评断。不过如今看来,刘备这般的虚情假意,纵使是名人雅士都会为其收服,又何况是寻常百姓呢?或许,他真的是无才无德,但是他会收服人心又何尝不是一项巨大的本事呢?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民心者得天下”,大约就是善于收服人心这一项就足够令刘备跻身于三国霸主之中了。再者,如此乱世,又何来什么只知真情实意的人?就算真的是有,这些人也怕是活不长久。这个时代能活下来的都绝然不会是什么简单纯朴的人物。
所以,刘备这么个虚情假意,极善收服人心的乱世俊杰,我颇为欣赏之。
“如此多谢。”我再度施礼。
、笑出计策谋未来
入夜,我裹着宽大的衣裳坐在火堆前,看着窜起的火焰失神。虽说已是无事,但还颇有些心有余悸。那样的境况、那样的无助,我此生此世都不想再经历第二次。纵使是背负着才智过人的盛名,我仍旧是考虑不周,只顾着离开襄阳城竟全然忘记了这乱世的种种。而有些时候恰就是这稍稍欠缺的一点便可断送一个人的一生。吃一堑长一智,往后我是断然不会轻易地往战场上跑了。
“月英。”徐庶从远处走来,唤回我的思绪。他到我的身边坐下,说到:“我已派人支会你爹,如此你爹也就不会为你忧心了。”我听罢,颇为感激地朝徐庶致谢,“多谢徐叔。”从七岁长到十五岁,我从未在外留宿过亦从未晚于日暮归家,如若徐庶不派人支会老爹,老爹怕是会把整个襄阳城都给翻过来吧。只是,“不知晓徐叔是如何同爹爹说的?”万一说得不对,惹得我挨罚不算还会惹得全黄府的人为我担忧。
“这时你倒知晓考虑后果了?”责怪地看了我一眼,徐庶回答:“我同你爹说我去酒肆买酒恰巧遇你就拖着你来军营陪我饮酒。”撇嘴,我绝望地看着徐庶,“这,我爹能信吗?”这般拙劣的谎言连我都骗不到何况是我爹呢?无论怎么说老爹也是长辈,生平阅历,智慧谋略都比我深得多。
“你爹自然是不信的,但既然是我派人给他传信,他也就不会过问你在博望坡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毕竟我出面同你做保,他怎么也得卖我个薄面。”徐庶解释。其实那个拙劣的谎言也不过是个徐庶为我作保的幌子罢了,有了这个幌子老爹也好有借口放过我。
我如释重负,笑容可掬,“我还是想说多谢徐叔。”徐庶却是摆摆手,似是觉得我过于客套了。转而,他同我说起别事来,“孔明出外游学一年余,你可知此今他在何处?”我摇首,表示不知晓,就连他离开南阳的那封书信也是老爹转告我的,他如今的踪迹我又怎么可能知晓呢?听了我的回答,徐庶极为失望地摇头叹息,“罢了罢了,天不助我也。”
不太明白寻不到孔明的踪迹和天不助他有什么联系的我,奇怪地问道:“徐叔此言何解?”仍旧摇头的徐庶看了看我,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最终,他拍了大腿一下,道:“罢罢,你爹既说你才堪与孔明相配,如此倒不如信上他一番。”随后,他也不扭捏,坦言:“如今刘军和曹军争锋相对,奈何曹军兵力强盛,此战想胜不易,但若是败了此战,只怕长了曹军的气势,那么往后荆州就危险了。”
“徐叔的意思是想要寻孔明共商退敌之计?”我会意。他颔首,接着道:“孔明曾同我和广元、公威言我们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而我们反问他的时候,他却但笑不语。再加上这些年来的相交,我揣度以孔明的才智当至王侯。他如此才学自是该谋治国安民之计。如今博望坡之战难守,我本想向主公举荐他,一来可以化博望坡之危,二来亦可开他仕途,可惜寻不到他的人。”
我听罢极为不能理解地反问徐庶:“徐叔既然同孔明相交甚好又怎会不知孔明的心思?”记得孔明说过,他不愿出山,但是为了保护家人的安危他倒也不在乎违背自己的心意。只是,此今绝然还不到违背他心意的时候。“我如何会不知晓。”徐庶叹气,“荆州迟早得陷入战乱之中,他违背自己的心意不过早晚的事,如今唇亡齿寒,守不住博望坡荆州很快就会遭祸。”
“那若是守住了博望坡,徐叔是不是就不会这般早的为难孔明?”关于博望坡之战的史实我还是知晓的,如此,依着历史的记载,依着我所学的历史兵法应是不难想出退敌之策。徐庶是名士自是听出了我的言下之意,他不顾其他地就道:“你当真有退敌之策?”我微微颔首,却是在说出计策之前要同徐庶做交易,“但是月英求徐叔一件事情,若是月英想出退敌之策,徐叔在三年之内不得向刘皇叔举荐孔明。”我从不奢望改变历史,我所想的就只是能在嫁给孔明之后有一段安乐的日子,没有战乱,没有纷扰。
“同我说说你如此要求的缘故。”为难地看着我,徐庶道。我敛唇一笑,脸颊微微有些热起来,“两年之后孔明才会迎娶我,我既不想在战场之上嫁予他亦不想嫁给他之后就同他分离,所以还请徐叔应允月英的小小要求。”默然地看了看我,徐庶笑起来,指着我叹:“你这女子……”我含笑不语。
“如此也可。”思虑片刻之后,徐庶答应下来,“现在,你该同我言明这退敌之计了吧。”“月英来时观博望坡草木茂盛,不知徐叔对此作何感想?”《孙子兵法》云:“夫地形者,兵之助也。”因而想要在博望坡这种没有险要地势的地方守住城池就必须充分利用周围的地形地貌。“如此地形自然火攻最佳。”徐庶似乎早就想到了火攻的计策,“不过如何才能将夏侯惇率领的十万大军引进草木最为茂密之地?”
我笑,活学活用,“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行,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行。我们大可造败于敌军之假象,助长敌军的气焰,将其引入密林之中再放火烧之。”“好计策!”徐庶大笑,“你果不负承彦教养。”说罢,他就起身快速离去。
随后,我又在火堆前呆坐了许久才进帐休憩。我所暂住的军帐原是徐庶的,但因我身为女子而不能同其他男子共居,徐庶便将自己的营帐让给了我。而刘备作为众人心目中的仁主,自是不会对此视若无睹。他随即自己搬离主帐同张飞共居一处,然后把主帐借给了徐庶。此举在将士中影响甚好,不仅深化了刘备的仁德形象更增长了士气。如此,博望坡之战刘备的胜算又大了几分。我笑着躺卧在硬邦邦的床榻上,对此战已是乐观其成。
翌日,徐庶请示刘备后亲自派人送我回襄阳。只是,直到我启程的前一刻,刘军都没有任何关于宋达的消息,就是蛛丝马迹也未寻到。临走前,徐庶安慰我道:“既然还未寻到那位公子,那么至少可以确定他还没死。或许等你回到襄阳时,他亦是回了。”我无计可施之下,只得照着徐庶的言语想。
回到襄阳后,还不及我归府,善谋就是迎了上来。她略有些发黑的眼圈映衬着红红的眼眸凝视着我,看到我第一句话就是:“你去博望坡可有出事?”然后,等她看到我伤痕累累的唇瓣的时候,吃惊地指着我,问:“这是怎么了?为何会伤在唇上?”此后诸如此类,没完没了。
我笑着摇首,对博望坡发生的事情避而不提,“善谋,你不要问东问西的,我无事。”善谋却是不满地嗔目,红了双眼,“无事?!手和唇都伤成这样了还无事?那对于自小很少受伤的姑娘来说,什么才算是有事?”
“善谋,我真的无事。”与在博望坡险些发生的事情相比,这些又算什么呢?然而,不明缘由的善谋听了我的话后,更为不悦,红了的双眼随之滴出泪来,“姑娘啊姑娘,你为何就不能让人省心些呢?儿时的你不喜学识,次次惹得先生责罚,夫人和善谋为你担忧无数次,深怕你受得罚重了。可是姑娘呢?不知悔改,次次罚次次为。等姑娘大些了,开始喜好学识了,但是姑娘为了学识竟是做出伤害自己之事,惹得先生、夫人为你忧心。此今好了,姑娘才名兼备,然而才名兼备的姑娘却是胆大妄为,擅自跑去战场,姑娘可知晓先生为了你一夜未眠?!”
“爹爹他……一夜未眠?”来不及宽慰善谋的我,颇为愧疚地重复她的言语,“那娘亲呢?”娘亲的身子素来不佳,若是她为了担忧我而有何损失的话,我怕是万死也难辞其咎了。
“这事若是被夫人知晓了,你以为夫人还能安心休养吗?”善谋语气不佳,“先生担忧夫人为你伤及身心,遂命全府将你彻夜未归前往博望坡的事情瞒着夫人,不得向夫人透露半个字。”
稍稍宽心,我颇为忌惮地询问善谋,“那爹爹此时人在何处?”“先生在书房。”纵使是在同我置气,善谋亦是耐性地替我解答,“不过先生说了,若是你回来就要立即前去书房见他,不得延误。”
早已预料到如此下场的我,无奈地笑起,然后迈步入府准备去见老爹。不过,初踏入府门,我恍然想起什么地转首对善谋歉意地道:“阿硕让善谋担忧了。”善谋听着哭得更是厉害了,喃喃:“姑娘你是姑娘啊。”
我是善谋的姑娘,所以我本无须同善谋说这些。可是,看着善谋待我好,我压抑不住自己的愧疚。而我也很清楚,若不是我如此真心待善谋,善谋亦不会如此真心待我。所以人之所贵在于真心。只是,真心待我的能有几人,我又能真心地对待几人?委实说不清,道不明。
作者有话要说:
、琴艺女红皆需学
步入老爹的书房,我轻扣了扣门框,低声唤道:“爹。”语气中满是心虚和讨好。而回应我的却是满室的寂然,只除了浅浅的鼾声。凝眸望了望书案前,只见老爹侧卧于软垫之上,阖目休憩。已是不年轻的老爹,因一夜未眠的缘故更显沧桑。流年匆匆,初见时正值壮年的老爹如今已是生出华发,不复当年。羞愧地住了口,我立在书案前耐心地等待老爹醒来。
一个时辰后,老爹悠悠转醒,我腿脚酸疼地扬笑,唤:“爹。”老爹却只是淡漠地瞥了我一眼,“你在这站了多久?”“一个时辰。”我如实作答。“你就不知晓坐下?”瞪了我一眼,老爹微怒。我随即低敛眉眼,轻声:“阿硕自知不该出城惹得爹爹担忧,愿站一个时辰以自惩。”
“自惩?”老爹略略沉吟,然后大怒拍桌,“你以为有元直替你作保我就不会责罚你了?”说罢,老爹起身来到我身边,双手怒至发颤。我眼鼻微酸,故作泰然,“女儿自愿受罚。”“那你若是死在博望坡,我要怎么罚你?!”扬手,老爹恨不得扇我几个巴掌,“我允你出府是让你胡作非为的?是让你令人担忧的?黄阿硕,你这个不孝之女!”
“阿硕知错。”忍着泪,我诚恳地认错。老爹却是再不吃这一套,他的掌重重地落在我的身上,怒道:“知错?你何时真的知错了?养女如此,我还不如现在就打死你,省得以后因你而伤怀。”
抿唇,我不再言语,任老爹责打。可是,不知晓为何即使是被老爹责打,我还是庆幸到想哭。而老爹更是动怒,他转而拿起书案上的书简想也不想地就继续朝我身上落下,掷地有声,一下又一下,直到疼得我叫出声来。最后,老爹把书简扔到我脚边,不容商议地坚决道:“从今以后你不得再踏出府门半步。我会让你娘教你女红,允你多年心愿。”
“爹爹不是说要等到阿硕及笄再让阿硕学女红吗?”我咬牙,忍着身上的疼痛,不怕死地同老爹讨价还价,“在此之前爹爹不如先让阿硕学琴。”瞪着我,老爹答非所问,“你若是再做出此类事情,我便立刻同孔明退婚。以你如此脾性你当真以为你配得上卧龙先生?”
“……”老爹,不带你这么威胁人的。
……
此后闲逸地休养了几日,娘亲便正式开始教授我女红。虽说“女红”不过二字,但是此二字中囊括的东西委实太多。因而,在娘亲同我说起何为女红时,素来浅薄的认为女红不过是缝缝补补的我颇有些吃惊。女红其实远不仅是缝缝补补,它还包括纺织、编织、缝纫、编结、刺绣等等,亦是极为博大精深的一门学问。
而虽说在老爹眼中学女红是我的心愿,但事实上我过去一直执着于想要学习女红不过是想要成为一个大家闺秀罢了。所以,在知晓此些之后,我有些无奈地赖到娘亲怀里,抱怨道:“这么多也不知晓要学到何年何月,我还想学琴来着。”
带着药味的指尖慈爱地抚上我的碎发,娘亲笑起:“娘亲身子不好,无法整日教你女红,如此你又怎会没有学琴之时呢?”“可是,爹他一直都没有应允我学琴,自然不会为我请先生,没有先生,我对着琴谱委实有些无可奈何。”我继续抱怨。有时间又如何?没有先生我也只能是空想。
“傻姑娘,你爹可要比你思绪中疼你得多。”点了点我的鼻子,娘亲同我言。我却是不明所以地眨眨眼,试探性地问:“娘亲的意思是……”微微叹息,娘亲无奈地笑道:“我真是拿你们父女二人没有办法,一个心疼得紧还要责打女儿,一个不知父母的苦心。”
“娘亲知晓爹爹责打阿硕的事?”我本以为责打我的事情,老爹亦会像处理我前往博望坡的事情那般瞒着娘亲的,可结果我似乎想错了。“你爹和娘亲是夫妇,又岂有相互欺瞒的道理?纵使你爹在你不见的时候瞒了我,事后他又怎么会还瞒着我呢?”娘亲笑,眉眼温柔,“倒是你,下次莫要再乱来了。你若是受了欺负,爹和娘是会心疼的。”
“那个时候阿硕真的很希望爹和娘可以来救我,很希望很希望……”把脸埋进娘亲的怀中,我终是对着我最亲近的人将我所有的委屈和屈辱宣泄了出来。而我的娘亲更是懂我,她只是怜爱地安抚着我,没有过多地追问那日的种种。我哭到喘气,哭到打嗝,娘亲说像是我儿时没有吃饱一般,惹得她又是好笑又是怜惜。
我擦擦泪,不好意思地拉着娘亲的衣袖,承认一个许久以前的错误,“阿硕那日欺瞒娘亲,把娘亲给爹爹缝制的披风送予孔明,辜负了娘亲的心意。还请娘亲你不要同阿硕置气。”摇摇头,娘亲纵容我道:“娘亲何时同你置过气?不过等你学会女红还是要遵着你爹的话比较好。”
“这,爹爹也同娘亲说了?”我惊讶。看来,老爹你还真是事无巨细皆是和娘亲交待得一清二楚。双颊染粉,娘亲言:“夫妻之间须坦诚,阿硕,娘亲望你也知晓这道理。”认真地点头,我决定日后要同孔明坦诚相待,绝不欺瞒分毫。可是这般道理也只有是在听见的时候能记住罢了,日后能否做到全然是个未知数。
如此说着母女小话,如此学着女红,半日过得倒也是极快。离开娘亲的院落前,娘亲嘱咐我道:“既然你爹同意让我你琴,你就得认真学之,不要荒废才好。”我听罢欢愉地直点头说好。
不过,我没有想到老爹给我寻的先生竟是庞统,那个闻名天下的凤雏先生,那日逗我玩的庞士元。想来相熟的名士多就是好,即便只是给女儿寻个教授琴艺的先生亦是可以将名士屈才用之。
看着抱琴进屋的庞统,我怔了怔,全然不知该用什么神情应对才好。直到立在我身边的善谋戳了戳我,我才反应过来,对着庞统客套:“有劳凤雏先生教授琴艺,月英愧疚。”
“愧疚不用。”庞统摆摆手,将琴置放到书案上,道:“等我教会了你弹琴,你对着孔明弹《有所思》即可。”
《有所思》……我眼角抽抽地看着庞统,觉得他甚是有想要拆散我和孔明的嫌疑。从初见时的作赌到此今的《有所思》,庞统皆有此意,也不知是我得罪了他还是孔明得罪了他。
“凤雏先生何故处处希望我同孔明决裂?”《有所思》乃是汉代乐府名曲之一,讲述女子考虑同思慕的男子决裂的故事。敛唇嬉笑,庞统道:“我就是见不得他好,既然他都得名在我之上了,娶不得妻罚罚他也好。”
我一愣,随后失笑摇首。上次酒肆遇见庞统与孔明一起,又听孔明说到庞统,想这两人势必关系交好。只是,同孔明交好的庞统竟是言语间处处针对孔明,怕是难逃损友之嫌。而这能做损友之人,必是要知心了。
“那我便遂了凤雏先生的心愿。”知晓他是孔明的知己好友之后,我也不再多设虚礼,坦然地同他说起笑来。
“当真?”庞统扬眉,“你当真舍得不嫁孔明?”
我颔首,“自是当真,天下名士那么多,我何必非嫁他诸葛孔明不可?”不过,这天下名士只有他是诸葛孔明,我所思慕的那个人。
“哈哈!你这姑娘倒是比孔明有趣得多。”庞统大笑,“怪不得宋经华愿意同你做酒友。宋经华那人可是向来只交名士啊。”“宋经华?”我听到这个名字颇为激动,“凤雏先生说得可是襄阳宋达宋经华?你识得他?”
“什么凤雏先生,你这姑娘大可随孔明唤我士元即可,若是年岁相差也可在此后加个‘兄’字,不要尊我称号,听着别扭。”先同我交待完称呼的问题,庞统才答:“自是认识。此番经华还有一话要我带给你。”
“什么话?”如此说来,宋达定是还活着,而且也已回到襄阳了。“安归襄阳勿忧。”庞统传达,传达毕,他笑语:“你这莫不是真要同孔明决裂?宋经华可是把你们共赴襄阳的事同我说了,只可惜你们这私逃最后失败。”
“只是出游,不是私逃。”我解释,随后无奈地转移话题,“不知凤……士元兄何时同宋经华相熟识的?”“半年前。”庞统答,“宋经华那人亦是有趣,竟是直白地同我说要同我交友,此今他也算是遂了心愿。”
宋经华,果然不是个简单人物。
“若是日后等孔明同宋经华熟识后,我将宋经华携你私逃并险些害你出事之事告知于孔明,不知孔明可会同宋经华打上一架?”庞统接着道。我却是默然无语,暗叹庞统委实已经损到一定程度了。
还有,那真的是出游,不是私逃!
作者有话要说:不带这么玩的,这个点数爬上来更文居然发现掉收四个,本就不多,现在更少得可怕。
绝望抹泪~
顺便附上百浅妆妹子送给我的图图:
、本无不散之筵席
建安七年夏六月,我年至十五及笄。
行笄礼的前一日,庞统递交了一方锦盒给我,说是某个不能同我相见的人托他转交于我的及笄之礼。我接过那锦盒,并未细看就直接想要打开,心想宋达倒是识趣,竟是知晓在我及笄之时送礼予我。但细细思虑,我滞了滞手上的动作,问着庞统道:“宋经华如何会知晓我的生辰?”
正在给古琴调音的庞统听我这般问他,大笑起来,转眸盯着我审视,“你莫不是真的对宋经华有了心思吧?”我急忙摇手,阻隔他的目光也推翻他的猜测。不过,依着他的意思这份礼物并不是宋经华所送,那还能是谁?
此时,我才细细地观察起锦盒来。黑色的木盒雕刻着几枝青竹,好看却不精致,并不是贵重之物。犹豫地将其打开,我不忘追问庞统,“不是宋经华会是谁?你熟识的那些人中同我交好的大约也只有宋经华了,难道是徐叔不成……”只是,不等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