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砂满园by原非西风笑-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着把张丙带到棚子外面去了,苏铮不经意一瞥眼,发现徐老大的右脚是跛的,坐着没发觉,一走路就暴露出来了。
“徐叔如果不是脚跛了也不至于领着这样一个闲差混日子。”一个声音说道,苏铮抬头看看怅然的三奇,三奇见她看来,便解释道:“徐叔以前是船老大,满天下跑货,大江大海里的一把手,道上的人没有一个不敬畏有加的。”
与有荣焉的语气,似乎从中可窥见曾经风光盛极的景况,可苏铮敏感,听出了深深遗憾和一丝尖锐的怨恨。
顿了顿,三奇挠挠头又恢复那憨憨的样子:“不过你也不赖,我就没见过谁比你字写得还好看。”
苏铮谦虚了两句,心里却涌起一股怪异感,转头去看徐老大一瘸一拐的背影。
正想着,那边岸上却传来一阵吵嚷,一个尖声怪气的声音道:“哟,杜仲,还真让你找到一个冤大头了。可你也太不厚道了吧,只顾把自家这批货运出去了,可叫丁老三以后在庚溪镇怎么混?这样只想着自己的利益,传出去永年制坯厂百年的名声往哪搁?”
“别瞎说!杜掌柜对我有恩,我丁老三是自愿给永年运这趟货的!你一个小小的运行工头不就仗着是在刘大户家底下讨口饭吃吗?朝阳山码头可不归姓刘的管。”
“就是,兄弟们把这个捧高踩低的东西轰出去!”
第二十八章 银年紫狼
运货?刘大户?
苏铮愣了一下,暗叫倒霉,转头悄悄向吵嚷处看去。
那边水岸,水上停靠着两艘十来米长的旧货船,岸边人分两派。
一派领着一辆装满大小木箱的牛车,正是那日苏铮在永年制坯厂的铺子里见过的杜掌柜杜仲。
杜仲身边跟着几个跑腿似的人物,还有个穿得体面些的在一旁直擦汗,不停地劝着什么。一个矮小精瘦的小老头又拉了几个壮汉挡在他们面前,正冲对面的人怒目而视,想来便是跳出来说话的丁老三。
他们对面是三五个流里流气的家伙,当头的那个就用手指戳戳丁老三窄窄的肩膀,被一巴掌拍掉,他仰了头哈哈地笑:“丁老三,我什么时候跑来捣蛋了,我不过是看你这是最后一桩生意了,干了这桩你以后就要回家养老了。我们好歹是一个镇里混饭吃的,不来送行怎么说得过去?你还要轰我,这也太不够意思了吧?”
他凑近一步,眼角瞥瞥丁老三身后的人,低了声音:“再说了你拿什么轰我?你为了报恩要丢掉这碗饭,可你的兄弟崽子们是不是这样想?你不用吃饭他们也不用养家了?你但凡在这儿动我一根手指头,明天你们丁记就准备关门吧!这些人一个都别想有出路!”
“赵文你——”
“哼,朝阳山码头是不归我主家管,可你别忘了,我们背后是谁,这整个庚溪镇的航运琅家都能插得上手,就是把这个小码头填了,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丁老三青筋暴起,皱巴巴的脸涨得通红。
赵文得意地笑,看来今日来羞辱他们的目的是达到了,回去能领赏了!
杜仲深深憋着一口气,在手下小管事的再三拉劝下沉着脸拉拉丁老三:“老三,算了,我不能拖累你们,这批货对我东家可有可无,可让你运了就是害了你,还是算了,我们拉回去。”
说着就要叫手下把牛车拉走,丁老三说什么也不放,一个说不能拖累你,一个说要报恩,两人争执来争执去,赵文那几人就在一旁瞧热闹,结果没一会儿又有好几辆牛车马车次序地驶进了码头。
赵文怪怪地“哟”了一声:“这边说着不用,那边又源源不断地把货拉过来,杜掌柜说一套做一套的本事可真不错。”
杜仲气得浑身发抖,冲手下人喊:“还过来做什么!给我通通地拉回去!”
永年的伙计面面相觑,丁老三带着人拼命地拦,场面一团乱,周围围观的人也越发多。
“真是胡闹!”苏铮看得正专心,冷不丁一句低喝响在耳畔,她惊了一惊,便见徐老大不知何时回来了,沉着脸看着码头边那处,“为了一点小事你们都吵什么吵,当我是死的!”
一瘸一拐地走过去。
出乎苏铮意料的是,这个瘸腿的看似只是打闲工的码头管事这么一喝,那边争执的两人,看好戏的赵文等和普通围观者都安静下来,一副等着他去发话的样子。
苏铮眼前微亮,更多又有些困惑,看看边上,除了三奇一副无聊无奈的样子坐着没动,其他人都跑去看热闹了。她想了下,觉得这是个机会,便决定问出心中的疑惑。
“这位大哥,我看了半天还是没明白,那个叫赵文的好像很不乐意杜掌柜的货被运出去似的,他们有什么不对头吗?”
“不对头的哪里是他们,而是永年和琅家。”三奇脱口说道,回过神察觉自己告知的是谁,顿时闭了嘴。
可是,当他转头对上一双清澈乌亮带着善意的好奇的眼眸,不禁心头一软,又觉得自己多虑了。
又不是什么说不得的秘密。
而且人家小姑娘想做代笔写信的活儿,知道的多点也是必须的。
他便叹了口气说道:“你知不知道永年和琅家?”
“听说过。”
“他们一个是做陶器卖陶器的,一个是紫砂世家,本来也没什么太大交集,不过坏就坏在十几二十年来,随着庚溪及附近镇上的紫砂矿土资源被大片发掘,紫砂器走上了一个新台阶,就是更有名了的意思。所以永年制坯厂的重心就向紫砂倒去,侧重于紫砂制作的琅家也抓起了紫砂销售的环节,连带着相关的运输之类都有涉及,越做越大,这下两家就有的拼了。因为永年东家姓尹,大家还给他们取了什么银年紫狼的名号,就是说他们彼此为敌,斗来斗去的。”
“到底怎么回事我也不晓得,反正在我们庚溪镇,自打这个琅家旁枝搬来后就时不时地传出他们和永年怎么滴怎么滴,大多是琅家仗着自己是世家子弟,矜持得很,很少自己出面,都是找底下的人去永年找茬。”
“就好像用刘大户的人?”
“嗯,琅家手下人多了,刘大户算是外围的外围,人家为了讨好琅家时不时地自己想点馊主意去整治琅家的对头,不过像今天这样闹得这么厉害倒是少见。”他压低了声音鬼祟似地道,“听说这次是琅家大小姐亲自到永年铺子里放的狠话,谁运永年这趟货谁就要被琅家封杀,看来是杜掌柜得罪了那位大小姐。”
言辞之间又是好奇又是凑热闹般的兴奋,还包含着对琅家及那位大小姐的不屑,听得出他是向着永年的。
苏铮有些明白又更多了一些不解:“可这么大费周章的只为拦截一批对永年可有可无的货,这……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啊?”
“这你就不懂了,这批货是杜掌柜从民间收上来的,永年总厂那边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大量的大路货,他们自己的师傅不做这么低级的,都是通过民间收获,你可以想想,咱们荆邑县这么多个镇,少庚溪镇一份也少不了什么。可对当地的永年掌柜来说,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关系到他们的能力是高是低,关系到上面对他们的评价。杜掌柜今年听说要申请调去总厂,要是在这件事上出了纰漏,还是被琅家阻挠又丢了份的……”
第二十九章 怀疑(修)
苏铮恍然大悟。
她想起上次到镇上,去永年找老方时,撞见琅家大小姐和杜仲谈崩了的一幕。
事情大概就是杜掌柜不知怎么得罪了琅家大小姐,那三千宠爱的女子不要他好过,又知道他有一批货急着运,便去抬高运费,结果杜仲当然不愿意,不是钱的问题,而是答应了就等于是被威胁到低头,会掉份。
杜仲的不妥协激怒琅家大小姐,所以一件小事给她闹大,终于演变成谁插手谁完蛋的局面。
好响的一记耳光啊。
苏铮不禁去看满面涨红正和徐老大激烈说着什么的杜仲,暗想,一个家族的小姐都用不着自己出面,放句话指使几个混混,就能使一家大型企业分店的店长无计可施骑虎难下,甚至丢人丢职。
当真是……蛮横又可怕。
她皱起眉头,不由想起当日琅家马车夫一鞭子下来,自己便险些残疾丧命。
这世道,到底拥有什么才可以活得好?
且不说徐老大怎样调解两方人的矛盾,看热闹的人是被全部赶回来了,之前和三奇一起玩的又都回来了,凑在一起七嘴八舌地低声议论着,因被这里一闹,好多码头外也凑过来打听讨论,自然而然便发现了苏铮。
“诶,这位小姑娘写信啊?”
“你是代笔张师傅的谁啊,这么小真的就能写信了?我不信。”
好奇的、质疑的声音,苏铮正欲作答,张丙起来道:“这位姑娘真是个会写信的,你们看,这是她帮我写的,瞧瞧这字,多漂亮啊。而且徐叔给我念过,写得也好,简单好懂,句子还简洁得很,你们要不试试?百字一文钱,一封信三两百字又不花什么钱,多便宜。”
苏铮空张着口,还没来得及讲什么便被他一通话抢得噼里啪啦,偏偏人家得空了还朝她挤挤眼睛,仿佛在说说好了写得好要帮忙宣传的。
苏铮暗暗苦笑一声,见所有人都望着自己,立即正襟危坐,摆出乖巧礼貌的样子,对谁都笑笑。
最终,托了杜仲之事的福,苏铮生意红,不知是人们好奇心和从众心理过盛,还是她形象太值得信任,一个两个都要她帮忙写信,而且一传十十传百,这一天下来她竟忙得歇一会儿的功夫都没有,握毛笔握到手腕打颤。若非她借故家里有事要早点撤,还不知道要忙活到什么时候。
望着逐渐散去的人群,苏铮摸了把不存在的汗,原来人太受欢迎也是件可怕的事。
而码头上的搬运也结束了。
到最后丁老三还是执意要帮杜仲把这批紫砂器运出去,二十几辆车一直搬到现在,两艘运船正缓缓出航。
赵文看得只冷笑,徐老大坐在自己的棚子下冷冻着一张脸盯着那处,同样也很不高兴,沉沉地不知在想什么。
看到苏铮整理东西要走了,他缓和脸色打趣道:“这就要走了?你可比老张头受欢迎多了。”
苏铮苦笑:“我也没想到会这样,大家实在是……”太热心了啊。
徐老大呵呵笑了两声:“多与人接触是好事,学了不少东西吧?”
学了不少东西?
她是准备时机一到走水路离开庚溪镇的,可这次过来,想了解的码头运作规律和乘船出行规矩等等是一样没弄清楚,八卦倒是听了一大堆。
上到高堂双亲下到鸡毛蒜皮,近到哥哥的儿子远到隔壁村的母鸡,这些过来要写信的人一个个跟几百年没说过话一样,再木讷拘谨的人往她桌对面的长凳上一坐,支支吾吾说上几句就顺溜起来,赶着抢着地在那里问候念叨,很不能把肚子里几辈子的话全倒出来。
她不禁怀疑自己难得生就一张知心姐姐的脸?怎么大家对着她就都摇身一变成为话唠。
不过也不是没有好处。
至少在人们天南地北的叙说中,她也收获了不少。
比如她知道了这个国家叫景朝,他们处在国家北部,再往南有几山几水之隔就是敌对国家云朝,世称南云北景,两国老是打架。
再比如景朝首都大荒都,简称大都,离这儿有十万八千里之遥,里头遍地是贵人,堪称白玉为堂金作马。
再比如他们所在的荆邑县世称陶都,盛产陶器,下属有七镇九十村,其中桃溪镇最富,庚溪镇最穷,所以他们庚溪镇的人都穷得响叮当。
更甚至等等待的人们闲聊时,提到了哪个惊才绝艳的大将军被尊为阎王,使得景朝闻风丧胆;又有哪个三千宠爱的小郡主走失多年,一年前后被寻回,从而龙颜大悦减赋三年。
话题之丰富之琐碎,比你去什么茶楼一坐大半天得到的信息要多得多了,能帮你在最短时间里了解生活的环境。
要是寻常时候,苏铮是爱听这些的,可在前路都茫茫的眼下,这些未免太大太泛,知道得再多于她而言益处也不大。
“还行吧,”苏铮含糊地道,“乡亲们告诉了我很多东西。”
徐老大又问:“明儿可再来?”
苏铮手上顿了顿:“要是没有事耽搁就过来。”她拍拍鼓囊囊的钱袋,“就是一下子拿了乡亲们这么多钱,我心里不踏实咧。”
徐老大哈哈一笑,苏铮同他作别,见她走得看不见了,徐老大才收回目光,微微眯起眼睛,眼角的皱纹更为深刻。
如果苏铮在这,一定会很惊讶,此时的徐老大竟换了一个人一般,眼里闪烁着奇异的光彩,显得难以靠近。
“缜密,谨慎,面对纷争不惧怕,被众人围观亦不怯场,言行举止中有大家之风,这是谁家的女儿,能教成这样?”他自言自语般地道,随即吩咐,“去查一下?”
三奇不解,小声地问:“只是一个小女孩,有必要在她身上浪费人力吗?”
“哼,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不小心不成活,我们这种身份,一个小小的纰漏就有可能要了我们的命,你忘了我这条腿是怎么废的了?”
第三十章 姓颜?!
三奇眼里闪过一丝恨意:“是那些人太……”
“住口!败了就是败了,可以休养生息从头来过,但不能推卸责任,找借口就是懦夫所为!”徐老大厉声喝道。
三奇闭了嘴,喏喏不敢多言:“我这就让人去查那个女孩。”
见他认识错误快,徐老大对这个始终不离弃自己的侄子还是不忍心多加指责的,便和声解释道:“我也只是猜测,那个女孩你看她别处不去,单单来朝阳山码头,目光又一直船上和周围打转。我想试试她,故意找了那么多人来,结果你注意没?她应对颇为得体,而且被那么多人缠住写信,如果她的目的是赚钱,应该会很高兴,可她好像有什么顾虑,不愿意出名似的,竟有些勉强,问她明天来不来,又含糊不清。这个人来此主要目的绝对不是代笔赚钱,如果没猜错,她十有八九是来打探消息的。”
三奇神色一正:“会不会是……”
“不大可能,看她的样子不像是受过专门指导的,那些人如果找到了我,会派一个新手过来吗?”
徐老大动了动自己有残疾的那条腿,冷峻着脸又道:“稍微弄清楚底细,心里有个数就行了,主要精力还是得放在这里,这次银年紫狼之争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派人打听一下起因是什么。”
三奇点头:“知道了。”
转身之后苏铮的目光变得冷漠,感觉到背后有两道视线锁住自己,她一点异样都没有表现出来,稳步离开码头。
真是,衰到家了。
来朝阳山码头无外乎两个目的,一个是这里冷清,不容易碰上刘府的人,而且是从水路出行的好起点,第二则是为了这个徐老大。
徐老大是衙门授命来管码头的,吃的是官银,马马虎虎也算是衙门的人。
因这一丝半缕的关系,所以苏铮猜测他对官府的事情会不会有所了解,能不能在他这里找到门道接触到户籍的事。户籍可是决定她能否顺利自由的一大关键啊。
只是没想到,代笔老张册子里记录的那个很好说话的闲人并非表面上所见的简单,从三奇的某些话和徐老大自己的一些神情上可以推断出,徐老大本身就是个有背景有故事的,这种人的光辉和落寞背后,没有腥风血雨也有刀光剑影。
苏铮所有行为的出发点都是想平静稳定生活,徐老大这样的人,恕她敬而远之。
并且她受代笔老张所托这回事根本经不起推敲,今天这么大出风头,那个叫赵文的刘府的人又就在旁边,难保她不被注意上,所以明天她是说什么都不能再来了。
想到这里她不禁心生懊恼。
她只是想了解一些事情,拉点小关系,找条小门路,怎么出门仍旧净碰上不能碰的人?
当天晚上,一个震惊的消息打扰了好多人的美梦。
“你说什么?丁老三的船翻了?”
徐老大从入夜开始眼皮就在跳,对于很多人来说,预感是很不靠谱的东西,但对于曾经在道上混到最高层的他来说,这却是他保命的绝招。
多年摸打滚爬,他对一切异变都拥有近乎野兽般的可怕嗅觉,果然,子夜过去后他就被告知一个惊人的消息。
“消息可靠吗?是怎么个翻法,说清楚点。”他随意披着件外衣坐在自家简陋的厅堂里,夜晚的寒意好像对他不能造成影响。
三奇搓了把脸,把脸上的冰渣子都搓掉,被江潮打湿都快冻起来的大衣脱下来往椅背上一搭,快速回答道:“应该没有错,事情现在都大发了,我刚从大码头回来,那里闹得真叫一个……唉,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庚溪出去的河道虽然很多,但近岸的十有八九都结冰了,没结冰的又都被琅家封住,丁老三的船只好向远海里绕,经过小鬼滩的时候,前面的船撞礁,等后面的船后退停稳,再派小船去救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沉船形成的漩涡甚至把小船都吸进去了一艘,最后只救出两个人,丁老三,没能出来。”
小鬼滩是近海远海交界处的一片礁石滩,那里的礁石数不胜数,而且水流走向很古怪,靠近的船十有八九是要出事的,久而久之,庚溪镇人就给哪里一个小鬼滩的称号,意思是说那里水下好像躲着小鬼一样,看见船就去缠你。
一般情况下没有人愿意过去,就算要出深海也会绕开那里,不过因为那里正好处于庚溪镇到荆邑县县城也就是桃溪镇的途中,一些黑船没有通行令无法从已有航道里走,只能绕经那里去深海,所以一年里面总有几场事故发生在那里。
可是……
“别人出事便算了,丁老三在这行干了几十年了,就算大晚上看不见,可冬天没风没浪,怎么还会出事?”徐老大冷哼道,问三奇,“没出事的那艘船回来怎么说?”
三奇露出佩服的神情:“徐叔你猜中了,那艘船上都是丁老三一手带出来的徒弟,他们回来就一路哭喊着告到了衙门,说是丁老三不会出这种错,一定是别人在其中动了手脚,范镇令了解情况后,连夜提了赵文问话,估计明早就要传唤刘府和杜仲那边了。”
徐老大双目一亮。
三奇掩不住兴奋道:“刘府这回要遭殃了,而且这事是琅家闹出来的,刘府的人不过是个跑腿,琅家别想把自己摘出来,您看,我们要不要加一把火?”
徐老大沉默了一会:“我叫你去打听永年琅家这一次相争的起因,有什么收获?”
说到这个,三奇面色变得有些奇怪:“打听出来了,是几天前琅水色带一个贵公子去永年铺子参观的时候,永年的人不知怎么惹得那贵公子不高兴,那人当场就甩袖走了,琅水色这才不依不挠的。”
“也就是说,这次不是两边上头的意思,完全是琅水色挑起来的事?”徐老大皱紧眉头,“庚溪镇哪来什么贵公子?”
“听说是外地来的,想帮大都里做紫砂生意的朋友挑批货物。”三奇小心地看看徐老大脸色,“有人听见琅水色叫他,‘颜公子’。”
徐老大倒抽一口气,面色大变:“姓颜?!”
第三十一章 黄氏的请求
“莫非是开国三大功臣之一的颜氏?”徐老大震惊地问。
三奇苦着脸道:“估计差不多了,颜姓本来就是小姓,而且看琅家把那位颜公子当祖宗一样供着的架势,他肯定来头不小,除了那个颜氏还有谁。”
那神话一般的个姓氏,就算是旁支的旁支里的子弟,也是普通人要引颈央视的。
“颜氏的人怎么会到这个地方来?”徐老大站起来负手踱来踱去,“打听到那人具体是什么身份吗?”
三奇苦笑道:“徐叔我们怎么还敢继续打听下去,万一对方正好是颜氏里头厉害的,又察觉到我们,那不就完了?。”
“你做得对。”徐老大冷静下来,松了口气道,“颜氏不是现在我们惹得起的,要避,要避。”
他想了想忽然笑起来:“如果是颜氏的人,那就说得通了。先是接近琅水色,接着让她和永年起纷争,继而银年紫狼相争,刘府为琅家马前卒自然会被卷进来……”
“等等等等,这跟刘府有什么关系?”三奇头痛地大叫,“还有他为什么要这么做,颜氏堂堂一字并肩王,上头只有皇上越得过去,要是要对付一个刘府,干嘛这么复杂?”
徐老大望着桌上的灯,眼光悠长:“这才是对方厉害之处,没听说过颜氏和琅家有什么过结,他们的目标很可能是刘府,你想刘府干那种事,手上有我们要的东西,未必不会有他们颜氏要的东西。”
“那我们……”
“现在一切只是猜测,再看看,只要不跟他们作对,颜氏一向是很宽容的,但我们还是要小心,不能暴露身份了。”
同一时刻,苏铮对外面的风起云涌一无所知,她正躲在厨房里数钱。
白天一直写信写了有三四个小时,手都快写抽筋了,但是毕竟用的是毛笔,顾客们说出自己的信的主题内容,然后她再概括和完整写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因此算下来,其实她也就写了二十来封信。
短的信就几句话带到,长的有上千字的,平均下来一封信她能赚到五文钱,苏铮把钱袋里的铜板都倒出来数了又数,发现拢共是一百三十七枚。
这就是一百三十七元钱啊。
就效率来说,一天赚这么多还是不错的,但苏铮同样清楚就这么几个大洋根本干不了什么事。钱是最不经花的东西,这在古代也是一样的。
她不禁忧愁起来,如果现在安安稳稳的话,这份代笔的工作差不多也能养活她自己和两个小孩,可现在她是迫切需要一笔大资金,一天百多个铜板无异于杯水车薪,更何况明天她还不能再去了,否则指不定惹上什么事。
难道真要向黄氏那个吝啬得不得了,实际上应该有不少积蓄的人“求助”?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