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秦小猪-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小猪和笔墨奋斗,书写她那跨越时代的伟大烦恼。锦儿抱着好女子当如是的想法。以秦小猪为榜样,默诵白天学堂里的笔记。樊大郎一边收拾,一边盘算将来要给樊二郎多少添妆。樊二郎却在院中把碗筷洗的哗啦作响,以示胸中的不快。
此刻,县城衙门里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正闹得不可开交。说是不大,因为这只是家务事;说是不小,乃是因为那个丢了的人是宋衙内。更确切说,这人不是丢了,而是自己跑了,至今下落不明。找了两日也没找到。宋县令恨不得在每个城门头都贴上自家闺女的绘像,下面写上“若有知其下落者,请于xxx联系。必有重谢”。
其实宋衙内临行前是有留书一封的。可是这位衙内平日不曾好好学习,那封书信写的狗屁不通。字迹也是一团黑狗,和秦小猪有的一拼。看得明白的字大概就那几个:“儿去追求……,勿寻勿念,若是……。必定……,再拜。”没了。谁知道那位衙内这是做什么去了。追什么求什么,求事还是求人,都没人知道。叫人勿寻勿念,又使用“若是”、“必定”这样充满不确定的词语,一知半解才更让人担心吧。
后衙老爷拿着帕子抹眼泪,一边奇怪为毛他做生意几乎可说是料事如神,看别个的心思也都能吃准看透,对上自家衙内怎么就一样技能也发挥不出。头天也没看出这孩子有落跑的意思啊,又完败了有木有。老爷想不通,宋县令也很想不通。心说这孩子除了被她爹养得娇惯,自己可没放松过对她的要求啊,怎么还能长成个今天这傻样。
两人坐在一处唉声叹气,人手都发出去找衙内了,老爷道:“都是你,把她圈在家里不叫出去,这孩子哪受得了这个。她的朋友也一个不叫来往,整日只叫她读书,好端端一个人也要读傻了。”
宋县令不干了,怎么能是读书读傻的呢,这孩子就是因为不读书才变傻的。再说那些都是什么朋友,竟是些泼皮无赖酒肉朋友。便是那个膏药钱,虽还是个得力的,可这人心思恁坏。自家闺女跟她一处耍,将来能得什么好去。
宋老爷闻言大怒,断章取义,抓住前一句反驳道:“不读书怎么了,我就是个不读书的,难不成在你眼里我就是个傻子嘛。家里哪样东西不是我置办的,指望你那点俸禄全家都要喝稀粥。我是傻子,难道一大家子的裹嚼都是大水淌来的不成。”
说完又哭着道,自己里外打点赚银子,还给宋县令生了闺女,养两个小侍、又养小侍生的儿子们,末了却被人嫌弃成这样。自己果真是傻了,才和宋县令过这许多年。只是宋老爷可不是窦大碗,一生气就想到回亲爹家。他知道这府里才是他自己的家,自己不好生管好自家的事,四下求人算什么。还有那两个小侍,平日看起来老实,谁知道内里是怎样想法。果真跑回去求亲爹,亲爹也必会先骂他一声糊涂。
宋县令觉得这话听起来有逻辑问题,可是老爷这些年与她与这个家都是有功的。正要说几句好话糊弄一下,奈何更年期的老爷们战斗力卓绝,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宋老爷郁结的心理在夫人身上找到发泄口,指着宋县令滔滔不绝大骂起来,从嫁给她第二天下厨居然没酱油,说到她多少年来对衙内简单粗暴,生生把个好孩子,逼得远离了去。还把宋衙内那封书信,完形填空脑补成了‘儿去追求理想,勿寻勿念,若是有朝一日功成名就,必定还会再见,再拜’。
宋县令可不这么想,她早把‘追求’后面加了个某某人名,心说这才符合闺女爱美人且行事荒唐的一贯作风。还说什么‘若是’,不论哪般结果,她还真不信以宋衙内那养尊处优惯了的脾性,在外面能呆上多少时日不回来,又有什么好‘必定’的。
宋县令心里作此想,嘴上可不敢对宋老爷这样说,这话说出来不晓得又要惹出多大动静。她也着急,却不是担心宋衙内什么,而是疲于应付后衙老爷。又不敢去小侍那里求安慰求虎摸,那样只会更加激怒宋老爷。被老爷指着鼻子骂了一会,借着公务名义遁回前衙,晚间也不敢轻易露面,只在书房和二堂出入。
宋老爷骂过宋县令,心情也没好转,越发担心宋衙内。两个小侍心中惶惶,他们即便不如何把衙内放心上,也要忧心宋老爷寻个借口,拿他们父子撒气。
正文 第八十四章衙内变蝈蝈
宋衙内确是在后衙被圈的久了,心中苦闷,读书又读不下去。偶然听到宋县令和县尉说话,说要押送牢里的犯人们到蔡玉琦那里,便动了心思。总被老娘放在眼皮下看着实在无趣,没有那些狐朋狗友日子更加难熬,不如出去逛逛。也不去别处,就去看看蔡玉琦,若能得她垂青,可比什么都美。
她老实了好一阵子,也没人想到衙内会突然发飙落跑。其实宋衙内也没想出去多久,只想到蔡玉琦那里小住几日散散心。为了保密,连梧桐也没告诉。偷摸出了县城后超水平发挥,从外乡人手里买了匹小马。这位外乡人之后也没停留多久便走了,衙内的行踪自此成迷。宋衙内骑着那匹小马,乔装打扮,跟在县尉和那些囚徒后面,行了好几日才到地方。
每日里宋衙内还好,行路有马代步,吃饭有茶水馒头,晚间要不住店、要不借宿在百姓家里。虽样样不比府里精细,可到底能吃饱睡足。那些囚徒可没这么轻松,她们虽然名义上已经算是蔡玉琦那边戴罪立功的兵丁。可县官不如现管,现下都还在县尉手下呆着。县尉叫停不敢走,县尉叫走不能停。慢一慢,旁边的县城的军士就拳打脚踹,全不把她们当作自己人。
吃食上也很糟糕,按说县衙是有预支这笔开销的。只是银钱层层下来,少不了要被盘剥一二。本来够每人每顿吃两个馒头一碗粥的银子,落到最后办事的人头上只剩下每人一顿一个馒头的钱。就是这样,那去买馒头的还想从中克扣些下来。省了钱,东西买的就不那么如意。什么干了硬了霉了坏了的,都拿给这些人吃。
这些押运的兵士只管两样,一是把顶头上司县尉大人伺候好了,二是扣下的银子越多越好。囚徒们晚间也没正经地方安歇。不给卸枷去锁,全绑的结实。
反倒是蔡玉琦当日带走的那几个还舒坦些,当然这也和马大鱼打点了银子有关。沈茂德迷迷瞪瞪了一路,全靠墩子照看。五皇女在州郡待了几日,郡府大人没再找出一个假冒的举子,可也没找到那个胆敢卖掉鹿鸣宴帖子的新科举人。只好把交易人沈赌鬼捉了,在大堂上打了板子,算是给五皇女个交代。
二皇子闹着要走,五皇女也不愿再留下去,默记下这个叫自己丢脸的名字——沈茂德。便开恩叫把那赌鬼丢出大堂。心里却想除非这沈茂德从此消失不见,不然她将来定要叫她好看。
只是沈茂德眼下活不活得成还两说,至于将来就更加虚无缥缈了。别人是两腿灌铅走到、爬到大营。这人却是横躺着叫人抬进去的。墩子人实在,一到地方,就张罗要给沈茂德找大夫。
说来也巧,找来的正是秦八角。沈茂德的情况看起来凶险,病情来得又急又猛。却不是大毛病。秦八角为她诊了脉,开了付草药方子。这药方上列的草药也简单,只是一时凑不齐全,墩子只好又辗转找上秦八角。秦八角再来时见沈茂德依旧高烧不退,不想办法降下来,这人就真个要有危险了。咬咬牙。把秦小猪送给她的常备药拿出来,捡了那个退烧退热的,亲自照料沈茂德服下。守到半夜。沈茂德的情况终于转好。第二天人便醒转过来,只是身子骨还虚,躺在铺上起不来。
马大鱼深感沈茂德是受了自己几人的连累,才落到这步田地。填了好些银子进去,叫人照料沈茂德好吃好喝。只是蔡玉琦这边。这会粮食短缺,又哪有什么好东西给沈茂德补身子。田沙河其实是个冷性子。最爱独来独往的,除了老干娘跟谁都不特别热乎。她跟席驴儿热络两天又恢复本性,不怎么搭理这谄媚的丫头。席驴儿和马骝却把田沙河视作她们在兵营里的大粗腿一般,里里外外跟着,小意讨好。
席驴儿也看到秦八角在营地出入,她和马骝、田沙河一个营帐,和墩子、沈茂德不在一处,二人没打过照面。且秦八角每次来去都形色匆匆,也不曾注意到她。席驴儿躲在暗处,瞥见秦八角的身影。心想既然秦八角那日亲口承认了和秦小猪是姐妹,便也是她席驴儿的对头。只是她如今身处逆境,正该潜龙在渊,蛰伏勿用的时候,不好上赶着挑事。只能权当不知,马骝比席驴儿更知趣,早躲进帐中,眼不见心不烦。
除了日常队列操练,蔡玉琦招募的新兵还要帮着做一些额外工作。比如修筑堤坝,重建民房屋舍,重整道理交通什么的。席驴儿她们到的第二日,膏药钱也到了营中。席驴儿本不欲再和膏药钱打交道,怎奈那些从义军里收编的做一派,本地灾民里的青壮以兵代赈的归拢作一派,她们这些囚徒出身的也算作一派。三派鼎足,什么事情上都要一争短长。若是她们这派内部生了间隙,被另两派人爬到头上去,日后日子就要不好过了。
自古以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在江湖便常是身不由己。席驴儿满面堆笑,起身热情迎接膏药钱的到来。根据“将兵法”,十人一火、五火一队、十队一营,若干营设一将。田沙河因为有来头,又有勇力,一来就封做队长,专管泼皮混混。又有每个营帐十人,席驴儿这边满员,且有田沙河坐镇,膏药钱只得在隔壁住下。
至于宋衙内,活该这厮倒霉。囚徒们到了地方入大营,县尉去蔡玉琦临时驻地办交接。宋衙内闹不清楚自己是该在营门口守着,等小蔡大人出现。还是该跟在县尉她们后面,径直去见蔡玉琦。她一时糊涂,想着跟在县尉后面若是不幸被发现,只怕即刻要被遣送回县衙。宋衙内还想着在蔡玉琦身边多待些时日,哪能一个照面就滚蛋。她就选了前者,自备干粮在大营驻扎的小山包附近鬼祟出没,窥视营盘。
饶是衙内皮糙肉厚,在附近无人的荒屋住了一晚,也受不了了。夜间有些冷。床铺很是硬,被褥太脏,她万分想念自家老爹和自己那些小情郎。心中又有些摇摆,蔡玉琦虽好,却是水中月镜中花,天上仙人一般可远观不可亵玩。小情郎们虽粗鄙,却个个热乎小意,可以随意把玩采撷。
一会又想,轻易得来总是无趣。只有小蔡大人这样的,便是不能到手。也要先追求过,才对得起自己的真心。倘若蔡玉琦怜她痴心一片,真情可鉴。或许能那个什么什么也说不定。
宋衙内想到高兴处,嘿嘿笑出声来。她正自欢喜,变故陡生。用石块抵住的破屋门被人自外大力砸开,几个兵士跳进来。其中一个指着宋衙内道:“就是她了。”其余便扑上来,把不知就里的宋衙内先一顿胖揍。然后五花大绑。宋衙内被捆扎的浑身生疼,惊叫道:“你们这是作甚?光天化日下绑肉票吗。”
为首的兵士闻言不禁乐了,旋即对其他人道:“把她的嘴堵上。”
旁边就有一个伸手拿过宋衙内脱下的布袜塞进她嘴里,叫她出声不得。宋衙内见那人拿起袜子时就知不好,再不敢有何动作,这才少挨了几下拳脚。嘴里的袜子传来阵阵异味让人犯呕。衙内好歹也是捧在手心里长到这么大的,哪受过这等腌臜罪。一个劲地干呕不止,脸色青白。兵丁们把宋衙内捆死猪一般捆扎好。连同宋衙内骑来的那匹马和包裹,一起弄回营里。
进到帐中,把宋衙内丢在地上,才把她嘴里的布袜抽出。一个看似长官打扮的便坐在边上开始审宋衙内。问她姓甚名谁,何处来、来做什么。可有同党,诸如此类的问题。宋衙内怕再挨揍。都老实回答。说自己倾慕蔡御史风姿,是跟着县尉后面来看小蔡大人的。姓宋,平日大伙全叫她衙内,大名叫宋豫,取自《礼记》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不过后面这些细枝末节,宋衙内早记不得了。便是记得,这回也叫这些人吓忘了。
这些抓了宋衙内的人,属于那伙投降招安来的义军。她们既敢年头不顺就起来做反,可见平日也都是胆大妄为之辈。昨日轮到这伙人值守,见到外间有人窥探。虽不知什么来路,却是这附近乡民中少见的阔绰。要知道宋衙内就是偷跑出来,也没少拿自家的银子做开销。如今看来就是衣裳脏乱些,两日没梳洗头脸不大干净。招安的这伙人本打算聚拢人手后就去找个山头,做些无本的买卖过活。
哪知还没等到她们开张,疫病就叫手下散了人心。最后这做首领的也怕死,又见大军压来。她们若不想病死或是被剿灭,就只有归顺朝廷一路。恰好官家也拿出个招安令来,她们顺势便降了。进到兵营后仍是抱作一团,和那些灾民尚好说话,对上那些泼皮可从不客气。听衙内说是跟着县尉来的,个个相视而笑。跟县尉来的不就是那日被押解来的囚徒嘛,可见不是什么好货色。
姓宋还敢叫衙内,如此不知死活,该打。宋衙内又说自己叫宋豫,边上有个听过说书的不愿意了,宋玉潘安,那些都是有名的美人。你长得跟猪头一样肥头大耳,也敢叫这个香喷喷的名字,二话不说继续打。宋衙内申辩不得,又吃痛不过,只好把早已弃之不用的小名交代出来,说自家叫宋蝈蝈。
这个小名是她爹的爹,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老大爷,在她落地时给起的。意思是起个贱名好养活,一直到衙内八九岁还用着。后来宋衙内读了书,再不愿意被人叫宋蝈蝈,别人才开始叫她的大名。再后来,她老娘做了官,任谁都要尊称她一声宋衙内,反倒是她的本名“宋豫”用的最少。
那些没做成山贼的兵丁听到宋蝈蝈这个名字,这才觉得满意了。把宋衙内身上收刮一空,就把她也丢到泼皮无赖那边去了。宋衙内浑身是伤,满脸青紫,被丢进一群不大认识的泼皮中,内牛满面。便是平日和这些三教九流打交道,她也是挑人的。比如席驴儿虽可能给她办过事,但若不是进过县衙后衙,走在大街上也不认得她是宋衙内。何况这帐中都是县城来的无名之辈,更是不够资格和她宋衙内打个照面的。
如今可好,全在一处了。宋衙内先前还嚷嚷自己是县衙的宋衙内,求人去通报了,救得自己出去,县令大人必有重谢。哪知那些泼皮不提宋县令还好,一听说是宋县令家的衙内,都上来拳打脚踢。她们做了啥,平日好生给上官办差,不过捉了个秦小猪,调戏了个过路的男儿腔官员。宋县令却全不念她们往日的辛苦,这般下力气捉拿她们。那次跑了也全给捉回来,听说就是宋衙内半夜里吃酒发现的。押送到这营中,一路上更是吃了不少苦头。
且不说这打的是不是衙内,顶着这个名头就要挨揍。若不是,打了也白打;若真个是衙内就更好了,打了更解气。宋衙内见这些人听说自己是衙内后,下手更黑。只好讨饶,大叫自己其实是叫宋蝈蝈,为了唬人才假冒衙内的名头。那些人闻言仍是不停手,打够了才叫人给这宋蝈蝈松绑。
正文 第八十五章秦小猪建韩宅
由于举人娘子方明德的强烈反对,最后方家也没用秦小猪。同科举子中有人听说了方家的情况,便向方明德推荐了自家亲戚。方明德虽不太懂其中门道,但觉得再不会有人比秦小猪更糟糕了。便先斩后奏定了下来,然后极力劝说方夫人和方老爷。事实上,方老爷比方夫人更容易劝说。方夫人见过秦小猪留下的图纸后,心里不禁对这小猪刮目相看。却因着方明德已然和人定了契约,这才不得不放弃秦小猪。
秦小猪本人知道这事后也不觉得有什么,只是为不能为樊大郎日后的生活尽一份心意略有失落。但她自看到那株白玉兰时起,就不再纠结于方秀才其人其事。脑中除了琢磨怎么制出水泥,便是想着如何叫那个庭院更美。不为别的,只为那株白玉兰也要尽力施为。听方章氏转达了方家上下的意思,狗丫略有些不淡定,她还是年轻。反倒是当事人秦小猪,好言劝慰了徒弟几句。
方章氏见此情形,又有些后悔昨日那么轻易答应了方明德。只是现下说什么都晚了,连方夫人都松口了,更是觉得对不住秦小猪。秦小猪听说方家这边不用她管了,想到可以马上去韩家开工,心里又高兴起来。却又不好意思大咧咧笑出声,方章氏还一脸愧疚望着她呢,笑这么开心容易叫人误会。
她和狗丫两个从城隍庙方章氏那里出来后,便往韩家米铺方向走去。到那没找到韩霖,只有裹儿和两个伙计在铺子里。裹儿,就是韩霁,看到秦小猪如约而来,远远跑来相迎。秦小猪也喜欢这个小丫头,见她跑来。便蹲下身子准备接住她。哪晓得这小鬼跑到近前,却生生定住脚,规规矩矩地向她和狗丫抱拳行礼。口中还道:“拜见师傅,师祖。”
秦小猪大感失望,这不科学,所有狗血剧不是都该有这么一幕咩。两个人远远看见,梦幻一般互相跑向对方,最后紧紧相拥在一起。眼中闪着喜悦的泪光,脸上挂着重逢的微笑。秦小猪蓄势爆发的感情,被裹儿的一本正经夭折。只好站起身,整个人挂在狗丫脖子上求安慰。狗丫原本还想板起脸装正经,维持师道尊严。被秦小猪米袋子一样挂弯了腰。什么形象都没了。
“起开、起开。”狗丫把秦小猪请到边上站好,才能给韩霁好生说话。韩霁听说方家那边不用秦小猪了,露出一排小牙笑得开心,这才有点小丫头的样子。她昨日去书院找韩霖,看见自家姐姐和其他学生见到先生时。都是这般持礼恭敬有加。她虽还未入学,也有听过几句“天地君亲师”,今日便也对狗丫和秦小猪多礼起来。狗丫还罢了,她当惯大王的,受的理所当然。秦小猪却有些不习惯幼儿园小朋友,板着一张小脸叫自个师祖。升级什么的。一点没有想象的好玩有木有。
裹儿把这两人领到米铺后面的房间坐下,拿出昨日韩霖看过图纸后,写的字条给她们看。韩霖的字迹端正。瞧不出好坏,却字字都看得清楚明白。连在一起,书面语遣词造句和口语虽有不同,大致意思还是猜得出来。狗丫如今也跟着秦小猪识了不少字,二人便一起细细看了两遍。连猜带蒙弄清楚了韩霖的意思。
因为韩家宅基地形状狭长,秦小猪提供的方案是在两侧不建厢房。只设抄手游廊,增扩前院空间。在原有两进建筑基础上,前院的正屋上加盖一层,变成个二层小楼。二进院子里,原本白玉兰是建在左厢房和后院正房的左耳房夹角。现在把后院的两边厢房也拆了改回廊,左边围着白玉兰为中心做景观,右边对称建个小亭,亭下是水塘。
这亭子做成个六面有门窗的,其中一面和回廊紧贴,这面开门。亭下挖出个小池塘,一则为了蓄水养莲花和鱼,二来也是防火,恰与玉兰树下的一圈木围椅对应,木围椅参看现代公园常见树下围一圈的那种。只是秦小猪把那围椅加宽到七十公分,人躺在上面也不嫌狭窄。最后再在后院正房最后加盖后罩房,前院进门加盖倒座,用以弥补拆除左右厢房后的屋舍短缺。宅中遍种花草树木,秦小猪好兴致,连花树下的八哥鸟笼都画上了。
韩霖很喜欢她的设计,只是提出一点,说她也久苦于自家宅院狭长,打算不日买下隔壁半拉宅院。此事正在商榷,问秦小猪倘能买来这户人家的宅地,规划图要怎么个改法。最后还附上了一张她画的,可能会买到的土地图样。秦小猪拿着那张图样和自己的规划图拼在一处,发现这块地也不规整。
韩宅坐北朝南,这块地在韩宅的东北偏东。买下来后是会跟韩宅的后院连在一处,却像是把个“凸”字顺时针转了九十度。
秦小猪捧着脑袋想了一会,把突出的那块边缘也建了回廊,池塘扩大。六面亭原地不动,放大一圈,改成个四脊攒尖水榭。原先只是几面临水,现在改成凌于水上,用一条折板桥连接回廊。其形貌恰与辟雍暗合。狗丫不明白何为辟雍,秦小猪也不过是翻资料时大略看过,知之不详,便把自己知道的那点零碎全抖落出来。
所谓辟雍即明堂外面环绕圆形水沟,源自西周周天子为诸侯子弟设立的大学。环水为雍,雍就是水中之土;圆形像辟,辟通璧,秦小猪想当然以为玉璧是圆的,便是有圆满的意思。却不知道还有一层意思,玉璧是指皇帝专用的玉制礼器,象征王道教化。她只晓得便是不看那深层次的文化涵义,在一片池塘中,有个亭子静静读书喝茶也是惬意,便那么设计了。
其实她这亭子并没有严格执行辟雍五学的建制,又是用条折板桥与岸边相连,环绕的水也不是玉璧形,很有些不规整。是以便是韩霖,事后也没觉得秦小猪此举多有文化底蕴,只把这个当做了个普通的水榭暖阁。
亭子改了暖阁后,内部大小倒没如何变化。外围加了一圈带着低低围栏的廊庑,煞是可爱。中午韩霖回来,见到这张图,果然欢喜。便要秦小猪给出工程预算,她先预支部分现银就可以开工了。
这项重建工作,虽说是全权委托给了秦小猪。但很实际上,秦小猪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更多时候,她就是个做图纸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