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爷请别种错田-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起走在桌子边坐了下来,一个约四十岁的女人拿来了杯壶,里长一把接过,打开桌上包着的包裹,原来是各式的茶叶。
里长指着桌上的几种茶叶对唐叔道:“唐掌事,今年的茶叶同样制作了三种头茶,您看先偿哪种开始?”
唐掌事客气的道:“不用客气,我们还是跟往年一样,从最好的开始品茶。”
“好,那郭某就请本家三个大师傅进来,请您仔细品点,如有什么见解,请您不惜赐教。”里长转身对门外喊:“老婆子,在后院把二叔叔、七哥、九哥请到大厅来。”
门外妇人答应一声走进内院,不一会三个年约五十左右的男人一同进来,见到唐叔,客气的问候:“唐掌事一路可顺当?”
唐掌事也抱抱拳:“烦师傅们挂心,托大家的福,一路顺当。”
大家按顺序坐定,正上姜坐了里长和唐掌事,正下姜坐了两位相对年长的师傅,另一位坐在下姜的左边,秦曼和唐三依唐叔左手而坐。
里长倒了三杯茶,依次递给了唐掌事、秦曼和唐三。同时唐掌事向大家介绍了唐三和秦曼,他跟里长介绍秦曼是游历的学子,因是自己的外亲,一同来江南见识。
听说秦曼的读书人,大家都很恭敬,不管古代现代,读书人还是得人尊敬的。
这一杯是绿茶,唐掌事拿起茶杯,先仔细的观看了叶片,再观看了茶色,又放在鼻下闻了茶香,最后入口品了品茶味。秦曼也仔细的尝了尝茶,新茶毕竟是新茶,味道还是不错的。
见唐掌事放下茶杯,里长立即问道:“这绿茶怎么样?跟往年比是否差不多?”
唐掌事点了点头,开口道:“嗯,头茶就是头茶,色香味都还不错。子明,你觉得怎么样?”说着把眼光转看了秦曼。
秦曼喝了几口没有开口,她知道不能用现代的茶品来相比,她不知道这绿茶是如何做出来的,比之真正的龙井味淡了很多。
唐掌事见秦曼不说,从自上次见过秦曼识别丝绸的能力后,他一直不把他当作十几岁的年青人看。
这次品茶时,他把她带上了品茶桌,可见对他的重视,唐掌事再一次开口:“子明,不用有什么顾虑,把你的想法说说。”
里长见唐掌事再三的询问秦曼,因此也假装客气的问:“秦公子,请多多指教。”
——他可没有真的认为,一个十几岁的小书生对茶有多大的研究!
秦曼见众人都看着她,不开口是不尊重人的,因此谦虚的道:“小生年轻,对茶没有什么研究,说的不对请别在意。”
郭里长和三位大师傅嘴里直说:“不会不会!小兄弟尽管说说你的看法!”
——可脸上的笑意那太假!
秦曼微微一笑:“各位长辈,小的曾经喝过一种并州府喝过一种绿茶,茶叶泡开后呈现一芯三叶状,芯叶完整,色泽碧绿,其味清香,初喝有苦涩味,但回味甘甜,妙不可言!”
几个人听秦曼对绿茶的描述,全都瞪大了双眼,几乎不相信世上有这样的茶。
一位大师傅不以为然的问:“那公子是在哪喝过的?不是在梦里吧?”
另两位也跟着“哈哈”大笑:“我们做了几十年的茶,也没见到过世上有哪个能做出这么嫩的茶来呢!”
郭里长是老茶农,他根本不相信:“是呀,这么嫩的茶叶哪能炒得起来呀?一做就成了茶沫了!”
唐掌事确不这么认为,他是见识过秦曼的本事的人,因此听秦曼这么一说,急切问道:“子明真的喝过这种茶?在哪里喝的?”
秦曼知道不能说得太清楚,要不然他们得打破沙锅问到底,因此含糊的说:“子明有一同窗,与并州刺史兰府有亲,听说是兰府老夫人送给他家老太太的,数量很少。因他说起其茶如何如何好,大家都不相信。他就悄悄的从老夫人那拿了纸包一点点过来,总共泡了三四杯茶。子明有幸尝到了一杯。”
三位大师傅可不相信,用官府来圆谎,因为知道他们没见过官府大老爷!他们“哦”了一声,然后相互笑笑也不再问。
唐掌事见是官府来的东西,也没法再问了,只是叹息:“不过这官老爷的好东西,怕是从宫里来的也不一定,哪个官老爷京里没有一两个宫里的亲戚!要真是有这种茶,那可要发大财了!”
秦曼笑笑也不再说了,她知道除了唐掌事相信之外,其他几人是不会相信的,不过她有了一个新打算!
秦曼想到一路来唐叔的照顾,现在的茶都已极粗了,不合适做龙井,不过绿茶中铁观音也是极品,而且制作方法也比较原始,可以纯手工,曾经在大学的茶艺社可看过不少视频。
秦曼有意的开口问:“大师傅,您这绿茶是怎么炒制的?”
大家见秦曼突然这么一问,呆住了!这炒茶可是种不传之技,是不会告诉别人的!这秦公子一读书人怎么这么不懂规矩呢?
唐掌事见几个师傅的脸色不好,脸上呈现出了敌意,急忙打住秦曼的话:“子明,这是不传的技术,可不能问的。”
秦曼见几人的眼色很不和善的样子,立即反应过来,这可是古代唉,是以经验技术都视为传家之宝的时代,她糊涂了!
秦曼立即开口道:“大师傅见谅,小生没有想偷师的想法,只是刚才想起小生曾经在一本书上看过一种记载制绿茶的法子。小生家里没有茶树,所以一直也没有去试验过。所以突然想问问你们炒茶的法子是不是想书上写的一致,冒犯了请原谅!”
里长和师傅并不完全相信秦曼的说法,只是碍于他是唐堂事带来的人更没有再说什么。
放下绿茶的话题,随后大家又品了另外两种红茶。
秦曼的家乡是绿茶之乡,从小喝绿茶长大,她不爱喝红茶,但学院茶艺社中祁门红茶、九曲红梅倒是见过不少。
唐掌事到底是老茶商,三种茶他都指出了好与坏,并跟三个师傅商议了改正的地方。
唐掌事跟里长商定了在这个村子里茶叶收购的时间、数量、价格后,预付了定金,便回了镇上。
回镇的马车上,唐掌事又问起了秦曼关于炒制茶叶法子的事,秦曼说她确实是看过的这法子,只是没有试验过。
唐叔听后思考了一会,便开口问秦曼:“子明那制作茶叶的法子可还记得全?”
秦曼点了点头:“能的。”
唐叔又问:“如果唐叔我能找个制绿茶师傅,你能不能指导他按你的法子试试?”
秦曼想反正这方法又不是她首创,自己也正想找条路子挣点钱。就她目前的状况,也没有什么能力自己开创事业,只能借鸡生蛋了!
有人指责说穿越女不是种点田发家,就是跟别人合伙做生意,还说很落欲套,这是没有穿越过的人才说的,在这人生地不熟,无钱又无势的古代,难道还能象现代一样做个暴发户?那真是鬼扯!
打定主意后秦曼点了点头:“我想应该没问题,我别的本事没有,但是记性还是不错的。秦家一直来就是诗书之家,家中所藏书集很多很杂,如果不是家道中落,也不会把它们卖了。”
几人一脸同情的模样,都为秦曼感到可惜。
唐掌事见秦曼说法子记得很清楚,他内心非常激动,如果自己能掌握炒制新茶的姜法,那会是条发财之道。
思索一定便对秦曼道:“子明,叔也不想瞒你,一个好的法子是很值钱的,如果用你的法子真的能炒出好茶来,我给你一个好的价格买你的法子。”
秦曼可不想做这种绝头生意,法子能卖几个钱?她可有长远的打算,再说目前也不缺钱,慢慢的开口道:“唐叔,子明有把握用这法子做出比云栖村最好的绿茶还好的茶叶。”
唐掌事一听惊喜道:“真的?子明有把握?真的比他们的更好?”
秦曼点了点头,又说道:“唐叔,您放心好了,只要跟炒茶师傅多试几次,肯定没有问题。”
唐掌事豪爽一笑:“如果子明真的能炒出好茶,唐叔定不会亏你,一定给你一个好价。”
秦曼见他很是直爽也就没有再犹豫,开口道:“唐叔,其实谈银子真的很早,价钱也好说。只是小侄有一个想法,如果真的你要觉得不合宜请唐叔原谅,当然不管怎么,这炒茶的法子我一定拿出。”
唐掌事毕竟是老生意人,就算为人和气,但离不了精明:“哦?贤侄有想法?你说说看,要是不过份,我们再商量!”
、开茶厂
秦曼知道,不管是古代和现代,你有一个别人没有的好办法,就能挣大钱!可是她孤身一人在这人身没有保障的古代,身怀挣钱法子,就是不拿出来,怕让人知道了,命也没了!
——既然这样还不如找个伙计,让他挣大钱,自己挣点小钱过过日子总没错!
秦曼思索了好一会都没出言,唐掌事以为她有什么顾虑:“子明,是不是怕唐叔为难你?”
秦曼立即说:“不,不,不,唐叔,您老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一路来小侄还是有所了解的,只是在回想那书上的制茶法子。”
唐掌事客气的说:“子明,我们现在就是一家人一样,你没有了双亲,我与你父辈年纪相当,如果你不嫌我是奴才身份,就当叔叔吧。”
秦曼想多个朋友多条路,认个叔叔并不影响什么:“谢唐叔不嫌子明无父无母。子明想为今后生活作个打算,如果这次炒茶的法子真的可行,我不想卖法子,只要您用这个法子炒茶后所得利润的两成,您看行不行?”
唐掌事一楞,今后所得利润的两成?
这看似目前不要银子,其实很有门道呀。
不过他所要的也不多,要知道这青茶可是便宜得肯呀,只是不懂炒制价钱得由人说呀。
唐掌事思考了一会开口说:“子明所要求不高,只是唐某只是唐家的下人,一时也无法作主。”
秦曼想想也是真的,古时的下人是一生都是主人的,那比现代刘胡兰都还忠,不能作主也是实情。
不过秦曼不想与这唐家主合伙,那些人她可不知底细,如果能跟这唐掌事合伙的话,她还能放心!
她想了想又问:“唐叔,您家有几个儿子呀?是不是全是家生子?有没有脱了奴籍的?”
唐掌事一听他打听家中情况知道他有了想法,便问:“子明是不是有什么法子?我家中有三子二女,长子倒是因五年前保护少爷有功脱了奴籍,可因受了伤,一条腿并不是太方便,东家就留他在铺子里当掌柜。”
秦曼又问:“那唐大哥行动是否还方便?”
唐掌事立即说:“行走是没问题的,只是负不得重就是。人也还是机灵的,也认识几个字,在铺子里做了几年,生意倒是懂得一些的。”
秦曼笑着说:“唐叔,这就好办了!我们这炒茶生意如果是与东家合作,我们怕是得不到多少了!”
唐掌事略有深意的问:“子明这说法可…”
秦曼立即说:“唐叔,我也不是有什么别的意思,既然唐大哥已不是家奴了,那是不是可以自己做生意?”
唐掌事一听明白了:“你再说说看?”
秦曼眼珠转了转:“唐叔,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找几个愿意卖身为奴的炒茶师傅,选个手艺好人品相对好的师傅,跟我一起试炒新茶,等他学到手后让他来做大师傅。然后唐大哥在外面收青茶,我们自己制作。炒制好的新茶,可以买给你现在的东家也可以买给别的茶商,这样是不是你就可以作主了?”
唐掌事一拍大腿,满脸惊讶不已:“子明这法子可行!我怎么没想到呢?好想法!”
秦曼补充说:“我们自己没有能力把茶销到外面去,那我们就专炒茶好了!这样少了许多麻烦,再说这茶只有我们一家有,只要炒出精品茶来,不怕没人要!”
唐掌事深深佩服:“我一直都以为子明是个五谷不分的书生!原来子明也是做生意高手呀!如果不是商人地位太低,十年后子明怕会成为这天下的一大名商呀!”
秦曼听唐掌事的称赞有点难为情,自己这只是抄袭!不过古人才会为地位所束缚,她一现代人如果不是女子之身,可不会在乎这些!
她谦虚的说:“唐叔可不能这样夸奖我!小侄只会纸上谈兵,真的说到经验,那在唐叔面前就太嫩了!不过唐叔是认同小侄这法子了?”
唐掌事理理下巴的胡子不断的点头说:“子明这是在为秦叔我指明一条大路呀!要是这法子行得通,那我唐家子孙今后可就不用一直过这种靠主家施舍过日子了,子孙后代也就会有好日子过了。也许唐家今后也会跟东家一样兴旺发达!”
秦曼知道他这是真心话也恭喜他:“也许唐家就在您这一代的手上,脱离奴籍,真正成为了新一代的唐家人!”
“哈哈哈!子明说得好!来,我们再细细说说这茶的事!”唐掌事兴奋之情言于溢表,可以看得出他此时的开心,是从心底发出的愉悦!
唐掌事仔细的跟秦曼商量了细节,秦曼把自己所知道的后世的一些不是那么出格的茶叶经营的想法,也细细的作了说明。
唐掌事是个行动派,说动就动,租房子、收青茶、买师傅、造工具,手上有银子,身边有帮手,那就是方便!
秦曼则开始了试茶,采取的制作方法完全是按铁观音的炒制:采青、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烘、挑拣这七步。特别是在做青中的三摇三摊,做了很多次才达到她记忆中铁观音的要求。
在秦曼开心制茶的时候,京城姜府临福堂,姜家老太爷姜致远看着坐在自己身边,心里感慨万端!
他老人家一想要马上离开的孙子,心中恋恋不舍,语重心长的说:“宣哥儿,爷爷知道你所受的委屈,也知道你爹那人不成气,三姨娘也被逐出了家门,他也受了宠妾的教训。你祖母也知道错了,开始吃斋念佛了,她说要为你娘念三年往生经超渡,让她下辈子投个好人家。但是姜家家业如今已千苍百孔,如果你不回来挑大梁,可能就从次败下去了,不管如何,你是姜家的长子嫡孙,你留下来吧!算祖父求你了!”
姜承宣看着年迈的祖父,心中也很难过。但是这个让他充满屈辱和失去亲娘的地方,他是无任如何都不会留下来的。
姜承宣看了祖父一看幽幽的说道:“请您老原谅孩儿的不孝,宣儿是真的不会留下来了。”
姜老太爷难过的问:“你真的就不能接手这个家么?真的忍心看着它败下去么?”
姜承宣摇摇头:“我不会接手这个家了!姜家祖业已剩下的不多了,我这几天着手整理了一下,不到以前的三分之一。不过爷爷请放心,如果好好经营的话,保一家人的温饱还是不难的。只是不能过以前那么奢侈的生活了。下人也可以打发几个,特别是那种不忠心的奸奴。三弟和四弟跟着我也学了几天,家中的铺子和庄子他们都已了解,也跟他们商定了管理的办法。不出一年,情况必定会有好转!这点家业宣儿也就不分了,我会时时关注他们两个,不会让姜家从些败下去了。”
姜老太爷固执的说:“可你才是长子嫡孙呀!大宗不能灭呀!”
姜承宣苦笑着问:“爷爷,要是孙儿当年没养命,那还谈什么大宗灭不灭的问题!”
姜老太爷一怔,知道再劝都无法让他留在姜家,便叹息到:“唉,也怪我当时没有坚持相信你娘亲,她是个多好的女人呀。可惜碰到你父亲那个不成气的家伙,让她一生不幸!我愧对老友呀!”说着说着老泪纵横。
姜承宣见老太爷难过的样子,更上前一步扶住了他:“爷爷,宣儿不怪您,如果当时没有您帮助凌叔和奶娘带着孙儿离开,也不会有今天的孙儿站在您面前。家谱上我还是长子嫡孙,只不过现在孙儿住在并州的林家村而已,您的曾孙弘瑞很聪明很可爱。如果您哪一天在京城住烦了,您给孙儿送个信,孙儿一定接您去安度晚年。”
姜老太爷听说曾孙子很好很可爱,心中很是想念,但知道姜承宣是不想把孩子送到姜家来了,他心中是很高兴又很难过,说是等姜家真的安定后就要跟姜承宣去并州。
姜承宣告诉他,端午节前他和朋友将在京城状元坊大街,开一点瑞丰酒高档礼品酒铺,开业时请老大爷去品酒。
一听孙子要开现在龙庆国最好的酒铺,老太爷眼睛发亮,听说这种酒是京城卖得最好的酒,如果能做这酒生意,也许姜家真的有希望!
他马上开口道:“宣儿,你有做这酒生意的门路?”
姜承宣见老爷子双眼发亮,就加给他加了一份兴奋剂:“这酒是孙儿年前和几个朋友一起酿出来的,目前产量不是很大,但销路很好。这也是孙子不能回姜家的原因,目前事太多,姜家的事我也确实管不过来。我们想在京城开第一家瑞丰酒礼品店,生意如何,还得以后才知道!”
老太爷哈哈大笑:“好、好、好!这可是挣钱的好生意,既然这样就按你说的,姜家的产业暂由你两个庶弟管理。但你不得撇开不管,姜家的兴旺就靠你了!去吧,爷爷不再拦你了。”
姜承宣给老太爷行了一大礼后,唤过洪平;“去整理行装准备出发。”
洪平开心的问:“爷,我们回林家村么?”
姜承宣“嗯”了一声,洪平立即往房中跑去,他边走边说:“爷,这次小少爷看到我们回去他一定很开心,上次秦姑娘画了一幅图,让小的在京城给小少爷做的玩具已经做好了!”
听了洪平说到“秦姑娘”三字,姜承宣的脑子里,刹那间被那笑意盈盈的身影所充满,这次回去后他该如何面对她?
——姜承宣认为,秦曼不可能有地方去,一个女人不可能跑得太远,只要他要找她,一定能找到!
男人的自大,往往是他受磨难的开始!现已四月中旬了,再耽误下去开业的酒都送不过来了,洪平整顿好行装后,两人立即快马加鞭回了林家村。
、真相
姜承宣在京城的时候,并没有把秦曼做的事告诉兰令修,因为兰令修对秦曼的感情,他有点知道,怕他把事情告诉他,会引起他的误会,所以干脆就没有提起过。
他从来不认为自己对秦曼的感觉是喜欢,只是觉得她看得顺眼而已,可这一个月来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才发现秦曼的身影已深深的植入了自己的心。
姜承宣的心急不仅只是因为酒的事,更多的是,他想回家找回秦曼。
三天后的傍晚就回到了林家村,姜承宣一进院子的大门,刚下马站定,李琳一脸惊喜的看着他惊叫:“承宣哥哥,您回来了?”
姜承宣“嗯”一声,笑着开口道:“琳儿怎么站在大门口?”
李琳脸色一红,自从姜承宣走后,秦曼被赶走了,她心情实在好,她每天都要来大门外看上一回,等着她的承宣哥哥回来,可她不敢这么说,只得掩饰道:“琳儿来找瑞儿玩,听冬梅说他和茶花到大树下玩去了,太阳快落山了,琳儿想去把他找回来,怕他着凉呢。”
听到李琳关心着儿子,姜承宣脸色更加柔和,便对李琳道:“琳儿不用辛苦了,叫洪平去找吧。洪平你去把少爷叫回来吧!”
洪平把马先栓在了院子里,放上了一把马料,出了院子找人去了。
李琳立即跟着姜承宣往家里走,她边走边撒娇:“承宣哥哥,您下回去京城带琳儿去好不好?”
姜承宣笑着问:“琳儿也想回京城去看看了?下次京城酒铺开张的时候我带你去好了。”
李琳心下欢喜:“承宣哥哥,您真的会带我去?”
姜承宣说:“下次几个哥哥都会去呢,到时你也跟着一块去看看吧。”
听了姜承宣的话,李琳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看来这秦姑娘走了,承宣哥哥对她就是好!
两人边走边说就进了大门,姜承宣刚进大门,凌叔就迎了出来,对着姜承宣行了一礼:“见过少爷,您可回来了!京城一切都可顺利?可见着老爷子了?”
姜承宣笑着对凌叔说:“嗯,一切都顺利。让凌叔关心。爷爷也一切都很好。”
姜凌高兴的说:“那就好,那就好!当年可真的感谢老太爷呀!”
见姜承宣很累的样子,吩咐冬梅送茶到少爷书房,然后再安排张嫂和王妈给少爷备水沐浴。
晚饭后姜承宣把凌叔叫进了书房,问了一些近来家中和酒厂的常务。
凌叔把近期的一些情况向姜承宣作了汇报,并把礼品酒目前准备的进度也跟姜承宣作了报备。
见姜承宣很累的样子,凌叔简单扼要的把事情说了,最后他有点迟疑的说:“少爷,老奴按你走前的安排把秦姑娘送到了镇上并安排了客栈。秦姑娘走的时候还发着高烧,老奴不是很放心,后又折了回去,可是到了客栈后确没有找到秦姑娘,小二说秦姑娘退了房后走了。”
姜承宣一听凌叔说秦曼没了任何消息,内心说不出的心慌:“凌叔后来没有在镇上再找找么?”
姜凌见自家主子似乎很关心秦曼,就详细的把经过说出来:“少爷,当天老奴也是不放心,小的又到最近几家客栈去找了,但都没有找到她,从此就没有她的消息。老奴托老冒昧的问一句:少爷,您跟秦姑娘到底怎么了?这一年来老奴看你也对秦姑娘很好呀!”
“什么?她真的走了?凌叔,她一个女了能跑哪去?”姜承宣一急抓着姜凌问。
姜凌见主子似乎有点着急,他也心下不安的说:“小的打听过了,可就是没有再打听到秦姑娘消息!其实是老奴私心,因为不放心那孩子就那样离开。”
姜承宣瘫坐在椅子上脸色苍白,他的心顿时一阵阵地抽痛,看来她真的离开了!只是为什么?明明自己最恨那样的女子,可真当她走得无影无踪,内心是如此的惊慌?
姜凌见姜承宣的脸色大变,以为自己过份关心秦曼让主子不高兴,于是他不安的说:“少爷,是老奴多事了!以后老奴会克守本份的,请饶过老奴这一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