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清穿]林四爷嫁女-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宜宁想了想:“那我先回去了,表哥好好歇着,当心别累着,等过两天……”听到宜宁松口,宁楚笑着道:“好,好,子墨,送郡主回府。”

好容易把这个固执的表妹劝着离开,宁楚不由自主的舒了口气,身边的小太监阿尤笑着凑上来:“爷,这样的话爷也敢说,若是郡主真的嫁不出去,那爷……”

抬手拍了阿尤一下,宁楚云淡风轻的道:“你这笨蛋,堂堂北静郡主还能嫁不出去,退一步说,若是宜宁真的嫁不出去,着急的不是我,是北静王才是。”

阿尤笑着道:“还是爷高明,这丢人现眼的事,相信北静王府是不会让它发生的。”

“还算聪明。”打发走宜宁的宁楚兴致也轻松起来:“北王爷给她选好乘风快婿,难道她能不嫁,除非她有本事把人咒死,宜宁恐怕还没有本王这样的本事。”

阿尤有些吃惊的看着宁楚,犹豫了一下,才低低的道:“爷,难道……”“笨蛋。”宁楚浅浅一笑:“吓唬你的,若本王有这本事,先把你咒的聪明点。”

阿尤笑着讨好道:“我就说呢,岳阳郡主那么好看的人,爷能舍得。”宁楚优雅的笑了笑,没有作声,深邃的眸光却看向窗外。

 第61章 侧妃

“爷;云姑娘来了。”阿尤说完,便识趣的掩上门。云蝶轻轻的走进来;杨妃色的长衣显得她肤色白皙,眉目如花:“王爷,郡主走了。”

宁楚回过头;静静地盯了云蝶一眼:“以后若没有本王的吩咐;谁也不能留宿在府里;包括宜宁。”

“是云蝶鲁莽;请王爷责罚。”云蝶柔柔的道:“其实云蝶原也拒绝过,但郡主却……”

宁楚吐了口气:“好了;这件事也不怪你,宜宁的性子本王清楚。”云蝶恭敬的给宁楚递上茶;语气依然柔柔的:“王爷,余嬷嬷今天来给侧妃送东西,说长公主说王爷如果忙完了,就去趟昭阳宫,长公主可能有事要和王爷说。”

“本王知道了。”宁楚淡淡的道:“府里还有什么事。”云蝶摇摇头:“没有了,一切都很好,就是郡主,从午后一直等都这时候。”

见宁楚没有作声,清雅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云蝶犹豫了一下,才低声道:“王爷,云蝶说句冒犯的话,王爷是个聪明人,难道郡主的心思王爷会不明白,再说……”

“大胆,本王的事还用不着你来操心。”宁楚阴沉着脸,洞明的眸子缓缓地扫过云蝶:“云蝶,当初本王就是因为你知本分,守规矩才答应四姑让你留在府里,这几年你也没有让本王失望过,不过如今看来,你是不是在这府里呆的不耐烦了,也正巧,城外庄子里有几件事,别人去本王还有些不放心,你过去看看,记住,没有本王的话,你好好呆在那里。”

“王爷,王爷。”云蝶一下跪在地上,可怜兮兮的低着头:“王爷,是云蝶多嘴,云蝶只是……以后再也不敢了,求王爷饶了云蝶这一回。”

哼了一声,宁楚冷冷的道:“在楚王府里,本王的事别多嘴,本王的心思别揣摩,你以前做得挺好,想不到如今竟然管起本王的闲事,你太让本王失望了。”说完,宁楚拂袖离去,只剩下云蝶呆呆的瘫倒在地上,看着宁楚渐行渐远的背影,两行清泪潸然而落。

夜风吹过来,带着一阵柔柔的暖意,看着眼前纷纷而落的琼花,宁楚才发觉,这些日子只忙着办差,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春末。

踏着满地的琼花,宁楚在空荡荡的王府转了一圈,只觉得更加烦闷,忽然想起一个人,便扬身向后院走去。

水晶帘子掀起来,丫鬟掩饰不住喜悦,高声道:“主子,王爷来了。”宁楚健步踏进房,对身后侍候的人挥了挥手:“你们都退下吧。”

宁楚走进去,书案前一个女子头也没回,笔触依然在宣纸上涂涂点点:“一枫,这么晚你怎么来了。”

宁楚很自然的走过去,看着桌上的画卷:“觉得有些闷,过来找你聊聊。”那女子转过头,平静的眸子犹如夜空的明星,眉中一点黑痣,醒目而又自然。

如果把黛玉比作灵动的清泉,那她就是平静的碧湖,举手抬眼间,温婉如水:“我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呢。”

又一笔按下去,那女子对宁楚道:“我画的怎么样。”宁楚负手看了一遍,指着一处:“如果把此画比作蛇,那这处就是多出的足。”

“一枫,你的嘴还是那么毒。”女子丝毫没有因为宁楚的话而在意,依然平静的道:“其实万事都是相通的,做人和作画一样,只要依着自己的心意,多一步少一步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自己开心就好。”

宁楚白皙的手指按着一角:“阿襄,有时候我真觉得上天不公平,前世如此,为什么今世也如此,有些事明明我会做的最出色,但却没有我的机会,而别人即使做的不好,但因为身份在那里,总有很多人为他喊好,同一件事,他只用几分力气就可以高枕无忧,而我却不得不费尽心力,却不一定讨好,就因为我没有……”

阿襄放下笔,静静的看着宁楚,随后转身端过一盘鲜果:“你先尝尝这个。”宁楚没有迟疑,很自然的拿起一枚放入口中,慢慢的嚼着。

“我前几天看到几句话很喜欢,‘来之偶然,去之必然,尽其所然,顺其自然’。”阿襄看着手中的盘子,殷红的果子与白皙的玉盘相映如画:“一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万事不要太过执着,不管是什么时候,我都这样说。”

宁楚没做声,伸手又捻起一枚,鲜果在他修长白皙的手指间嫣红如滴:“你什么时候又学起佛经来了,如今连说话也带着禅机。”

阿襄笑着道:“经常陪着四姑一起去听禅,不知不觉这人也平静了不少。”宁楚淡淡的笑了,微眯的眸子也漾起一丝笑意:“不要整天陪着四姑听禅,把正事耽误了,阿襄,别忘了你如今是这个府里的侧妃,我刚刚撵了人你还不知道吧。”

阿襄平静的脸上没有一丝动容:“一枫,你别小看人,这件事在你一出门就有人告诉我了,既然你舍得,那我又何必多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女孩子年纪大了,心思自然就多,你是聪明人,心里明白,不过说句实话,云蝶是四姑的人,你这样做,难道就不怕拂了四姑的面子。”

“我只是要给她个教训,免得以后不知分寸,至于四姑那里,我会去说的。”

阿襄轻轻一笑:“这是你的事,我懒得管,不过我还听说,你把宜宁气跑了,而且还是哭着走的。”

宁楚自嘲的笑道:“宜宁的性子你也知道,我其实是为她好,一个女孩子家,大晚上的不回去,姨妃能不担心吗。”

阿襄明亮的目光看了看宁楚,抿嘴一笑:“一枫,你敢说你没有私心。”宁楚坦然的笑道:“知道瞒不过你,阿襄,我真不记得以前说过……”

“你要娶人家的话。”阿襄笑着道:“记住这个教训,话可不能轻易说,非是我危言耸听,看宜宁的性子,可是个固执的人。”

宁楚微微一笑:“你的确喜欢危言耸听,宜宁才多大,过几年就忘了。”“会忘了吗,六七年都没忘,难道以后会忘了,一枫,别自欺自人,这件事你如果无意,那就小心些,女人若是较真,什么事可都做得出来。”

避开阿襄注视的目光,宁楚顺势坐在一边:“这件事我会说明白的,对了,我今天碰到兵部的李尚书,他说……”

“他说什么。”阿襄的神色以不再平静,好看的杏目望着宁楚:“是不是边境又不安静。”

“没有,一切如常,你紧张什么。”宁楚轻松捻了枚鲜果放进嘴里:“阿襄,有个人要进京了。”

阿襄静静的看了看宁楚:“就是你那次告诉我的人。”点点头,宁楚站起来,望着窗外:“是,日子过得真快,一晃就是近两年。”

阿襄却眸光流转,神色盎然:“一枫,我倒有点迫不及待的想见见了。”

“你会见到的。”宁楚语气坚定,带着一种毋容置疑。

林海的书房,也是灯光灼灼,朱凌将一份卷宗递上来:“大人,这些都是近几年从扬州进京的官员,去年的李知府,今年的大人,扬州在京城可谓是炙手可热。”

林海翻开卷宗,嘴角处犹带着一丝冷笑:“子敬,你怎么看。”

朱凌道:“大人是想听假话还是真话。”林海抬起眼,犀利的眸子眯起来:“假话如何,真话又如何。”

朱凌是个聪明的人,这两年的相处虽然感觉这个大人变了不少,不过却越来越让自己钦服:“说真话,其实李知府进京,大人和子敬是最清楚的。”

相视一望,林海敲敲书案,嘴角轻轻挑起:“这是他自己愿意跳的,也怪不得我们。”朱凌由衷地道:“不过子敬还是很佩服大人的神来之笔,既赶走了人,又承了人情。”

冷冷哼了一声,林海想起和宁楚的约定:“林御史,李仁在京城等着你,若是御史反悔,那本王只能让李仁继续在京城风光,有仇不报非君子,相信以御史的为人,不会轻易放手吧。”临走时的宁楚,还不忘狠狠将了林海一军。

“王爷放心,既然答应,如海就不反悔,两年后的京城,如海一定赴约,到时希望王爷不要心软。”

“呵呵,这样的人不值得本王怜惜,本王在意的,御史很清楚。”

李仁的进京,是两人第一次联手,都是玩心计的高手,一纸顺理成章的吏部文书,让李仁心满意足的调任京城,临走还对大义让贤的林海感恩戴德,却不知这一进京,恐怕有去无回,京城那里,早已为他安排好了结局。

林海阴沉道:“李仁自以为精明,却不想聪明反被聪明误,天子脚下,都是人精,他这样的人,即使……不出三年,轻则身败名裂,重则身首异处,何况还有……敢算计我的人,我都不会让他们善终。”

虽然已经清楚林海的为人,但是在听到这一句的时候,朱凌还是感觉到一丝丝不易觉察的寒意。

“那我呢。”林海见朱凌不做声,抬了抬眼,朱凌想了想:“至于大人之事,子敬也不好猜测,到底是皇上还是……”

林海缓缓的站起来:“如果说这是我的意思呢。”朱凌有些惊讶的看着林海:“大人是说……”没有理会朱凌的神色,林海背过身看着窗外,深夜的星空难得晴朗,北方几颗较大的夜星闪闪烁烁,耳边闪过的是昭阳临走时的话:“为臣,当以国为重,人活一世,青史留名,万民称颂,这才无愧于一个真正的男人。”

“子敬,你的话好像还没说完。”负手立在窗前,林海淡淡的道。

 第62章 进京

朱凌望着林海的背影:“至于假话;那就是李知府进京;是因为女儿进宫,大人进京;是因为楚王一力保荐,虽然大人还没进京;但如今京城官场可都知道,大人是楚王的人。”

“楚王。”林海转过身;带着自嘲的冷笑:“他可真是用心良苦,身为一个皇子,即使你再有能力,韬光养晦才是上策,不想他却毫不避嫌,竟然大张旗鼓的笼络群臣;这样的人……”

林海冷冷的哼了哼:“他的处境可想而知。”

朱凌察言观色的看了看林海,才低声道:“大人,子敬有句话不吐不快。”“哦”林海抬起头:“什么话。”

朱凌道:“子敬倒觉得楚王的这一局或许另有深意。”不等林海问,朱凌接着道:“自从太子薨了,六年了,皇上并没有再立太子,一是因为皇上年富力强,万事还能应付,二也是皇上在挑选合适的人,而诸皇子中,最出众的也不外两人:晋王、楚王。”

林海没有做声,示意朱凌继续说下去,朱凌又道:“两人中,虽然楚王的实力单薄,但是他却有一个最好的靠山,那就是昭阳长公主,不管茜香国当年的事是真是假,但在很多人心里,长公主的威望依旧在,而大人的事,恕子敬冒犯,上次城外修渠,长公主对大人很欣赏,楚王此举,一来可以讨好长公主,二来这样大张旗鼓,不是明明白白告诉别人,大人是他的人,晋王即使想拉拢,也要掂量掂量。”

讥讽的冷笑了一声,林海心知肚明,不过嘴上却是缓缓的道:“他想的倒美,却不知事缓则圆,过犹不及。”“大人明鉴。”朱凌低低的道:“子敬也只是揣测,相信大人心中一定有主意。”

林海端起杯子抿了口茶:“我记得去年你曾经说过,皇上亲自赐婚的楚王妃还没过门就出事了。”

朱凌道:“是,赐婚的是西宁郡王的胞妹岳阳郡主,听说此女才貌皆有,为人端庄,可惜却红颜薄命,还没过门就……不过虽然岳阳郡主已死,但楚王和西宁郡王却依然郎舅相称,可见楚王不管娶没娶,西宁王府这一脉势力算是笼络到了。”

“他的帐算的倒挺划算。”林海讥讽的挑了挑嘴角:“一个王妃名号,两家势力,真是一箭双雕。”

朱凌也符合道:“这个楚王的确不简单。”“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何况还是皇子。”林海向外望了一眼:“他虽然心机深沉,长袖善舞,但皇家的争斗,却并不像表面那样……”

“大人说的是。”朱凌道:“皇权的争斗,不到最后,胜负谁都无法预料。”林海默默的看了朱凌一眼,接着漫不经心的道:“子敬,十五年后再进京城,你有什么感想。”

“物是人非。”朱凌叹了口气,不假思索的道,随后脸色一僵,惊讶的望着林海:“大人。”林海没有作声,转身回到书案前,抽出一叠卷宗:“子敬,你还要看吗。”

“大人。”朱凌一下子跪在地上:“子敬……无话可说。”

缓缓踱到朱凌跟前,林海俯视着:“当年云南总兵封尹身边有一名参将凌生,人物出众,足智多谋,是他不可或缺的左臂右膀,事发后,没有人知道他的讯息,有人说他死了,也有人说他去了邻国,恐怕没有人会想到,他竟窝身在扬州巡盐府中。”

“大人。”朱凌低低的道:“当年总兵起事子敬虽然不赞成,但也无怨,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

“好个侠肝义胆。”林海冷笑道:“那你又为什么苟且偷生。”凌厉的眸子盯着朱凌,林海道:“云峯的事我没有计较,但这件事你若不说个明白,你当这御史府是好进出的。”

朱凌没有惊慌,很坦然的道:“当年的事其实不用我说,大人也清楚,出事前,我偏巧被封总兵派出办差,所以才逃过了一劫,皇室更迭、朝权争夺,也说不上谁对谁错。”

林海本来阴沉的神色不由缓下来,上一世胤禛夺位登基,身后背着万千骂名,虽然成者为王败者寇,但心里却总有芥蒂,想不到在异世竟听到朱凌这句客观的评价,让胤禛心里不觉一宽。

“你留在扬州十多年,意欲何为。”相处这么长时间,两人也都是聪明人,所以林海没有拐弯抹角,直接问出来。

朱凌没有犹豫:“如果我说没有目的大人不会信,其实子敬最大的愿望就是抚养云峯长大,以后也有面目去见封总兵。”

默默地看着朱凌,林海虽然没有作声,但俯视过来的目光,依然让朱凌感到不寒而栗的压抑:“大人,子敬若是隐瞒,天打雷劈。”

哼了一声,林海缓缓的道:“云峯如今算是林家的人,只要我一句话,是生是死他也只能认着。”

“子敬明白。”朱凌低低的道。林海转过身,背着朱凌摆摆手:“你先回去,明天一早还要赶路。”

朱凌意外的看着林海,随后反应过来:“谢谢大人。”

身后的门缓缓地关上来,林海才回过身,薄薄的嘴角勾起一丝冷冷的笑意。

胤禛生性多疑,这两年朱凌的表现让他越来越刮目相看,不管是官场还是人际,他都能处理的面面俱到,让胤禛在欣喜的同时也多了几分顾忌,这样的人若是为己所用,自然如虎添翼,但若是倒戈相向,那就是……

所以早在一年前,胤禛就暗中派人追查朱凌的底细,前些日子云峯的事只是引子,而今天的事才是目的。

手中握住朱凌身份、云峯的生死荣耀,胤禛已经站在主动,再唱一出宽容大度的戏,相信以后的朱凌一定会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退一万步,即使有变,那云峯就是一个最好的筹码。

雾气又慢慢涌上来,本来晴朗的夜空也变得朦胧,林海吐了口气,眼望着京城所在的方向,本来沉静的眸子多了几分俯视一切的光芒。

“林妹妹,你终于回来了。”坐在贾母身旁的黛玉正回着凤姐的问话,远远地就听到宝玉惊喜的声音,随后帘子一掀,宝玉跑进来,怔怔的看着黛玉。

凤姐笑着道:“看看,来了妹妹就忘了姐姐,宝兄弟,是谁整日在我耳边念叨,要老祖宗去将林妹妹接回来,如今林妹妹来了,你的眼里是不是看不到我这个凤姐姐了。”

宝玉讪讪的笑了笑,眼睛依然看着黛玉:“妹妹这次回来是不是不走了。”不等黛玉说,宝玉接着又道:“对了,林妹妹,我收了很多好玩意,一会儿拿给你看。”

贾母在一边道:“宝玉,你见过你姑父了吗。”宝玉愣了一下,随后醒悟过来,忙道:“该死,我一听说林妹妹来了,就忙着跑来,竟然忘了去见拜见姑父。”

素知黛玉的性子,宝玉偷偷瞄了瞄,生怕黛玉生气,忙解释道:“妹妹不要生气,不是我不去,是……妹妹先坐一会儿,我这就去拜见姑父。”

凤姐笑着对贾母道:“老祖宗你看宝兄弟急的样子,就像什么来着。”抿嘴看着宝玉和黛玉,凤姐意味深长的道:“看看,脸都红了。”

“老太太,大老爷、二老爷陪着姑老爷过来给老太太请安了。”林之孝家的走进来道,贾母站起来,道:“凤丫头,宝玉,过来扶我,姑爷远道而来,我们去门口迎着。”

胤禛打量了一眼当中的贾母,眸子不禁微微一眯,满头的白发闪着岁月的光芒,细长的眸子里,即使只一眼,便让人有种世事洞明的睿智,想起宁楚小厮学贾琏的话“什么叫‘肥水不流外人田’,什么叫‘运筹帷幄千里之外’,其实我们家的老太太才是真正的老谋深算,想必在姑姑一死,她就想到这一步了……”

林海装模作样刚要行礼,就听贾母对贾赦和贾政道:“你们愣着做什么,还不扶住姑爷,都这把年纪,行什么礼,能来看看我这老太婆就行。”

不等林海歉让,贾母接着又道:“宝玉,还不快去拜见姑父。”一见面,两句话,贾母便显示出过人的精明和周全,让林海不得不相信贾琏的话。

跪下来,宝玉道:“宝玉给姑父请安。”“你就是宝玉。”林海看着身前的年轻人,一身大红箭袖,面如春花,目若秋波,项上金璃璎珞下的美玉在阳光下波光流转。

虽然有先入为主的准备,但林海不得不承认,眼前的宝玉果然是如宝似玉,只是目光中情不自禁的那份闪躲和胆怯,让林海皱了皱眉。

却不知宝玉的心里更是暗暗叫苦,本来贾政在旁,宝玉就有种老鼠见猫的恐惧,如今再多林海一双阴冷而又犀利的眸子,宝玉只感觉本来艳阳四照的天,忽然像冰雪来袭一样,四处都是冷的。

“宝玉,你姑父问你话呢,你怎么不做声。”贾政沉着脸,恨铁不成刚的道,宝玉连忙道:“是,我是宝玉,本来还打算去扬州看看姑父和林妹妹,没想到姑父也来京城任职,真是太好了。”

胤禛本就不是个多话的人,所以林海只是嗯了一声,便不再做声,贾母笑着道:“日子一晃过得真快,你们看两个玉儿都长大了,这次进京,相信府邸一定很仓促,不如这样,姑爷和玉儿先在这边府里住下,等院子收拾好了,再搬回去也不迟,反正府里的地方多的是。”

贾赦也笑着道:“老太太说的是,省亲的院子还空着,若是姑爷……”林海淡淡的笑了笑:“不劳烦老太太和大家,早在进京前,我就派人将院子收拾了,如今就差住进去。”

贾母道:“还是姑爷看得远,既是这样,那让玉儿在这住几天,你们刚搬来,什么都要置办,这府里一定人来人往,玉儿一个姑娘家也不方便,再说离开这么些日子,姐妹们也想她了,就让她们一起玩几天。”

林海没有推脱,而是看着黛玉道:“既然老太太这么说,玉儿,你自己决定吧,我还要去吏部拜会一下。”

 第63章 裂痕

贾赦和贾政陪着林海一离开;宝玉就恢复了精神:“林妹妹;你就住下吧,我已经给你留好院子了;大观园里我觉得潇湘馆是最适合你的,而且隔着我住的怡红院也近,我们可以天天一起玩。”

探春也笑着道:“是啊林姐姐;你就留下住几天吧;宝姐姐年前进宫做了女史;云妹妹又被叔叔接回家;院子里冷清多了;如今你回来;大家正好热闹热闹。”

宝玉兴奋地道:“三妹妹说的是。”转过身,宝玉又拽着贾母的手臂:“老太太,林妹妹回来了,你就派人让她们把云妹妹也接来玩几天吧。”

凤姐在一边笑着道:“宝兄弟,怎么刚才也不见你这么精神。”宝玉自嘲的笑道:“你难道还不知道我,只要老爷在跟前,我就永远不敢抬头,不敢说话。”

“那姑老爷跟前呢。”凤姐抿着嘴,丹红的指甲微微翘着,偷指着一侧的黛玉:“宝兄弟,你可要争气,我提醒你,那个姑老爷一看,恐怕比咱们家老爷还厉害。”

见宝玉吓得俊面变色,凤姐戳了戳宝玉的头,笑道:“我的宝兄弟,看你吓得,我是和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