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清穿]林四爷嫁女-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宫女听到黛玉的话,目光中顿时多了几分敬畏:“奴婢这就带姑娘过去。”

昭阳宫比英吉的院子自是大气了很多,正殿侧殿与皇后的坤宁宫比起来,异曲同工,而且东面还有一个小小的院子,远远望去,满树的梨花摇曳生姿。

余嬷嬷迎出来,看到黛玉笑着道:“是林姑娘,今日一早长公主还在说,让我去请姑娘过来玩,上次在扬州,让姑娘费心了。”

黛玉微微一笑:“多谢长公主和嬷嬷还记着黛玉。”余嬷嬷亲热的道:“当然记得了,就是这两年,我也经常听长公主提起姑娘,说姑娘人又聪明,模样也讨人喜欢。”转过头,余嬷嬷对一旁的宫女道:“翡翠,去将昨日内务府送来的新果子拿来。”

黛玉笑着道:“嬷嬷客气。”余嬷嬷便带路便道:“长公主正在房里打坐,估计还要一个时辰。”“那我在外面等一会儿。”黛玉看着典雅精致的院子和东面的那一片梨花:“嬷嬷,那片梨花开的真美。”

余嬷嬷循声望过去:“这还是长公主十多年栽下的,一晃都长大了,如今正是盛花的时候,前天太后还特意过来在树下坐了一会儿,说什么‘满地梨花香’。”

黛玉轻轻一笑:“在扬州,府里有几株琼花树,每当此时,也如这般,清香扑鼻,花落如雪。”

余嬷嬷转头笑着道:“姑娘说起琼花,我倒想起来,楚王府里有几棵,前几天长公主要我给襄侧妃送东西,我远远看过去,还以为是梨花呢,襄侧妃告诉我说是琼花,说是王爷两年前从扬州带回去的,老远望过去,还真分不出来,只看见白白的一片。”

“嬷嬷,太后那里打发人让嬷嬷过去。”一个宫女脆生生的喊道,余嬷嬷歉意的看着黛玉:“林姑娘……”

黛玉笑着道:“嬷嬷去忙吧,我自己等就行了,还有,嬷嬷我可以去那边看看嘛。”

“你想去就去,不过说回来,那一院子花,看着还真让人喜欢,翡翠,你带着姑娘过去。”吩咐完了,余嬷嬷对黛玉点点头,便匆匆离开了。

刚进院子,一阵清风拂过,雪白的花瓣洋洋洒洒飘过下来,犹如漫天的飞雪,刹那间,四处皆是一片雪白,有几片飘到黛玉的面上,带着一股沁人的清香。

站在树下,挨挨挤挤的梨花生机盎然,洁白的花瓣,嫩绿的花蕊,触目处到处都是花。

抬起手,黛玉轻轻捻起一枚花瓣,雪白的花瓣在阳光的映照下透明起来,衬着黛玉纤长的手指,婉转而又动人:“冰雪肌肤香韵细,月明独倚阑干,游丝萦惹宿烟环。东风吹不散,应为护轻寒。素质不宜添彩色,定知造物非悭。杏花才思又凋残。玉容春寂寞,休向雨中看。”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清润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一种淡淡的慵懒。

回过头,黛玉触到一双洞明的眸子,深如幽潭,静若碧湖,一瞬间,仿佛所有的一切都黯然失色,只剩下他流彩逼人的目光,掠过这漫天的梨花。

缓步走进来,宁楚浅浅一笑:“林姑娘好雅兴,一曲《临江仙》,与这情景可谓是天衣无缝。”“王爷也是雅兴不浅,一句梨花堆雪,难道不是身临其境。”黛玉在嘴上从不落下风,更何况面对的是宁楚。

“哦”宁楚似乎兴致不错,抬眼看着眼前的满树梨花,悠悠的道:“相比起繁花如雪,其实我更喜欢的是硕果满树,花不过是刹那一瞬的颜华,而果却是果腹止渴的良药。”

“有因才有果,若没有这满树繁花,又何来的硕果累累。”黛玉瞥了一眼宁楚:“难道人人都能有王爷公主这般好命,招手一呼百应,做事有人鞍前马后,就连看不顺眼也可以随便找个因有……”

深深看了黛玉一眼,宁楚哼了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若是林侍郎遇到这样事,也会如此,都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那样一位高明莫测的父亲,想不到姑娘却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境界,你说该庆幸还是……”

宁楚挪揄的语气在黛玉听来分外刺耳,不由反唇相讥:“的确,若是与王爷运筹帷幄的境界比起来,世上恐怕没有几人能及得上。”

宁楚没有生气,只是浅浅的笑了:“你这是第一次夸我,虽然不是真心,礼尚往来,那我提醒姑娘一句,身在这个皇宫,若想自己平安无事,就要学会明哲保身,同流合污,出淤泥不染的人,只有死路一条。”

“林姑娘,别听他危言耸听。”昭阳缓缓的走过来,看了宁楚一眼,恨恨的道:“林姑娘刚进宫,本就忐忑,你再这样一说,让她以后岂不整日如履薄冰。”

宁楚神色依然淡淡的:“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也只是说句真话而已。”昭阳笑着道:“你平时不是个多管闲事的人,怎么如今转了性子。”

宁楚淡淡一笑:“我这也不是替四姑着想,你想若是她闯了祸或者得罪了人,还不得四姑费心,所以为防患于未然,我就多说两句。”

昭阳挑了挑眉角:“臭小子,你心里想什么我还不知道,一句话就把四姑算计上了,若是以后林姑娘有什么事,我不管看来还不行。”转头又对黛玉:“林姑娘,你们是什么交情,你看一进宫,一枫就给你找了个靠山,以后若是你有事,我想不帮都不行。”

黛玉虽然不明白宁楚的用意,但却心思灵巧的道:“长公主也知道王爷是个言而有信的人,或许是因为扬州撞车的事过意不去,才……”

掩饰的咳了一声,宁楚低下头,嘴角勾起的弧度久久不散。

昭阳笑着道:“不管怎么说,你不用担心,这后宫是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就多点,只要你不多嘴多事,就没事,再说,不是还有四姑。”

黛玉谦恭有度的道:“黛玉谢过长公主。”昭阳笑了笑:“这声长公主叫的,似乎生疏了不少,也罢,在宫里还是这样称呼吧,不过我很喜欢你叫我‘四姑’。”

瞟了宁楚一眼,昭阳笑着道:“走吧,花也看完了,我们进殿说话。”走出几步,昭阳忽然回头对宁楚道:“一枫,今天怎么没见冬小子。”

宁楚道:“他跟大哥出城了,恐怕要到天黑才能回来。”

“难怪呢,一整天没见到他的人影,对了,一枫,你怎么有空过来。”

宁楚从容的道:“刚刚接了差,要去冀州,明天一早就走,所以一枫过来和四姑打声招呼。”

昭阳道:“要去多长日子。”

“少则半月,多则月余。”

“一枫,不是四姑说你,有些差事你……唉,你自己小心些,别像上次那样,给我带着伤回来。”将宁楚养在身边这么多年,昭阳在心底已经将宁楚当做自己的孩子,言谈之间,流露出不加掩饰的关心。

宁楚微微一笑:“四姑放心,上次的事只是意外,再说这次人去的多,而且差事简单。”昭阳依然不放心:“有什么事让他们去办,别逞强。”意味深长的看着宁楚,昭阳接着道:“放心去吧,宫里府里的事我会帮你照看着。”

宁楚道:“一枫谢过四姑,那四姑就多费心,回来的时候,我一定给四姑捎几样冀州的特产。”

“好了,不用甜言蜜语,你有这份心就行,快回府收拾吧,告诉阿襄,多带几件夹衣,现在的天,冷热不定的。”

“四姑吩咐的是,我记下了,那一枫就先走了。”宁楚给昭阳行了礼,目光不经意的掠过黛玉:“林姑娘,替我向林侍郎问好,等办差回来,一定会去府上拜会。”

想起宁楚的心计,黛玉垂下眼睑,淡淡的道:“黛玉替家父谢过王爷。”

直到看着宁楚走出去,昭阳才长长的叹了口气:“唉,这才回来没多久,就又去办差,这个一枫,何苦呢。”

昭阳静静的看了看黛玉,缓缓的道:“林姑娘,别看他们生在皇宫,身为皇子公主,风光荣耀,人人敬畏,其实在人后,那一个没有苦楚,一枫算是我看着长大的,当初兰贵人死后,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就说他命毒,亲近的人都会被他克死,你也知道,宫中都是踩软怕硬的人,我直到现在还记得当时见到他的时候。”

望着前面的亭子,昭阳低低的道:“一个八岁的孩子,默默的呆在漆黑的佛堂里,身边一个亲近的人也没有,就连伺候的下人,也躲得远远的,我走进去唤了一声,他抬起头,静静的看过来,目光中有着与他年纪不相称的冷静和淡漠,仿佛是经历过生死轮回的人一样,可他还是个孩子,应该是天真无邪的年纪,却经历这些,所以当时我就决定,不管怎么样,这个孩子我养。”

黛玉静静的抬眼看了看昭阳,心中也不禁有些动容,虽然对宁楚所做的事耿耿于怀,但在心里,黛玉不得不佩服他的处事手段。

和宁楚见过的几次,每次见到的他都是一副从容优雅,长袖善舞的样子,不管是面对危险还是算计别人,他仿佛永远胸有成竹,淡然自若,只是没想到……

“一枫也是个争气的孩子。”想起这些,昭阳的脸上有着母亲般的骄傲:“他很聪明,不管是文采还是武艺,也不管是待人还是处事,他都做得出类拔萃,而且和其他的皇子相处起来,他很坦然,似乎把以前他们欺负他的事都忘了似的,尊敬兄长,友爱弟妹,就连皇上也对他刮目相看,有很多差事都放心的交给他,只是……”

叹了口气,昭阳低低的道:“这里是皇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有很多时候,一枫自己也身不由己。”

见黛玉不做声,昭阳笑着道:“你看,我和你说这些做什么,你一个女孩子家,知道这些做什么,只要选个好人家,高高兴兴嫁了就行。”

拉起黛玉的手,昭阳道:“自从扬州一别,已经快两年了,你也长成大姑娘了,让四姑给你掂量掂量,选一个好人家。”

黛玉羞得低下头:“长公主又拿黛玉取笑了。”昭阳却笑着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有什么好害羞的,你不知道吧,就连冬小子都要选亲了。”

“七殿下。”即便再镇定,黛玉的脸上也不由露出惊讶的神色,昭阳却习以为常的道:“年前冬小子大病了一场,几乎丢了半条命,太后便请高僧给冬小子卜了一卦,说他易早娶,才能镇住身边的邪气,所以这些日子,太后和皇后正在给他掂量人家呢,想想连我都有些不相信,这小子长大了,眼看还要娶亲了。”

想起宁冬的样子,黛玉的嘴角也不由弯起来:“下次遇到七殿下要恭喜一声。”昭阳笑着道:“别说我没提醒你,为这个,冬小子见谁与谁急。”

两人相视一笑,昭阳道:“所以说有很多事,他们也由不得自己,说起来,他们兄弟两个倒挺有意思,一个早娶,一个晚娶,就像商量好的一样。”

见黛玉眸光似水,一副不解的模样,昭阳笑道:“我是说一枫,去年皇上给一枫赐婚,王妃是西宁王府的岳阳郡主,连我都替他高兴,谁知还没过门就……唉,只能说他们两个没有缘分。”

“林姑娘,令尊还好吧。”昭阳转回头,一双澄亮的眸子望着黛玉:“扬州一别,令尊当年为民修渠的事一直让人不忘,我曾问过一枫,扬州去年无水患,令尊也算是实现了当初一劳永逸的设想。”

“父亲也常常提起长公主,说当年若不是长公主深明大义,水渠也不会那么容易修成。”黛玉虽然听林海提过此事,但却聪明的用了“常常”两字,让昭阳平和的脸上多了几分笑意:“难为你父亲记着。”

“长公主,菀嫔来了。”昭阳一笑:“还真巧,林姑娘,走,带你去见见故人。”

湖水色合体的宫装,桃花色娇艳的容颜,站在黛玉面前的李菀眉一举手一抬头的风情,柔到了极致,媚到了极致。

“林姑娘,我们又见面了。”亲热的扶起正要行礼的黛玉,李菀眉笑着道:“长公主又不是外人,不用客气。”

昭阳也笑了:“看来还是老乡亲近,一见面你们两人都盯着看了好久。”李菀眉拉着黛玉,柔柔的道:“两年不见,林姑娘出落得更好看了,简直就像画上画的一样。”

 第70章 遇事

黛玉淡淡的道:“菀嫔过奖了。”昭阳在一旁道:“当初在扬州的时候我就说过;你们两个是各有千秋,现在我还是那句话,不过看到你们,才觉得自己是真的老了。”

“宫里谁不说长公主风采不减当年;上次连太后都说;老天爷是不是偏向长公主,这么多年还是那个样子。”李菀眉声音自然;神色坦然,一番看似奉承的话说下来,没有一处不让人舒服。

昭阳笑着道:“菀嫔的这张嘴;哄得太后一天见不到就问:‘那个菀丫头今儿怎么没来;是不是病了。’偏偏太后跟前的钟嬷嬷更会说:‘在给太后做扬州的果子糕呢。’”

李菀眉笑着道:“长公主就不要取笑菀媚了,这一句话如今都成了笑话,有时候去给太后请安,说着说着就会提起来。”

昭阳缓缓的道:“这事虽好,但也不要过于张扬,在这后宫里,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呢,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这一年你常过来陪着我说话,我多说一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你好自为之。”

“多谢长公主提醒。”李菀眉郑重的敛身行了个礼:“菀媚明白。”昭阳却淡淡一笑:“好了,不用这么郑重其事,让林姑娘还以为我这做长公主的偏心。”

看着黛玉,昭阳对李菀眉道:“菀嫔,林姑娘刚进宫,有什么事你多照应着些,俗话不是说‘远亲不如近邻’,在扬州你们可是名副其实的近邻。”

李菀眉笑着拉着黛玉的手:“长公主放心,难得在宫里能再碰到林姑娘,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虽然也浅浅一笑,但黛玉心里却清楚,对于李菀眉,远不如李莞心让人亲近。

于嬷嬷走了进来,对昭阳低低的说了几句,昭阳转头对两人道:“你们两个很久没见面了,先聊着,太后要一件东西,我去找找看。”

房里静了下来,黛玉抬眼望了望李菀眉,发现她也正看着自己,不由一笑:“菀心还好吧,本来还打算去找她玩,谁知如今……”

李菀眉得体的道:“上次菀心进宫还说起姑娘来,等她下次进宫的时候,我就派人请姑娘去。”黛玉点点头:“好,一晃一年多了,想起在扬州的时候,仿佛就在眼前。”

“是啊。”李菀眉轻轻叹了一声,眼睛却望向院子:“日子过得真快,转眼进宫快两年了,本以为……”

没有说下去,李菀眉静静的看了黛玉一眼:“我记得姑娘好像比菀心大了一岁。”黛玉虽然不明白李菀眉为什么会问这些,但还是点点头:“是的。”

“果然……”“皇姨,四表哥。”李菀眉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急急跨进房的宜宁打断:“咦,怎么都不在。”

李菀眉殷勤的站起来:“长公主在里面找东西,郡主不妨等一下。”宜宁好像这才看到黛玉两人:“你们怎么在这?”

李菀眉道:“难道只许郡主来看长公主,就不许我们来看。”不等宜宁反应过来,李菀眉柔柔的一笑:“和郡主说笑呢,昨个在太后那里,长公主说院子的梨花都开了,郡主也是来看花的吧。”

宜宁看了李莞眉和黛玉一眼:“我听慈宁宫的宫女说四表哥过来了,我有件事要找他。”

“王爷。”李菀眉眸光一转,望了黛玉一眼,对宜宁道:“我过来的时候并没有见到王爷,林姑娘来得早,或许见过。”

宜宁静静的打量着黛玉,今天初次进宫,黛玉不想太过惹眼,所以只是一件月白色的长裙,只在领口袖口处用藕荷色勾勒出几笔梅花,整个人恬恬淡淡,优雅如兰。

不知为什么,看着如从水墨画上走下来的黛玉,宜宁的脑海里忽然冒出一句话:“清清凌凌,娇娇弱弱的,如花照水,如风拂柳。”

“林姑娘刚才见过四表哥?”见黛玉不做声,宜宁大大的眼睛里多出了几分难以言明的神色:“就是楚王爷。”

胤禛是个什么样的人,在黛玉没进宫前,就让朱凌和雷嬷嬷将后宫大到有几位妃子,小到嬷嬷女史,凡是知道的,都和黛玉说过,所以对于皇子公主郡主之间的关系,黛玉自然心知肚明。

刚才黛玉之所以没有作声,是在想怎么回答,此时见宜宁说起来,便道:“楚王爷刚才的确来过,不过很快就离开了。”

宜宁急切的道:“他都说什么了。”黛玉自我解嘲的道:“郡主,这些话郡主应该问长公主,我和王爷不熟,他即使有话也不会和我说。”

看了黛玉一眼,宜宁自言自语的道:“也是,你刚进京,咦,皇姨怎么还不出来。”

一边的李菀眉却抿嘴笑了笑,缓缓的走过来:“林姑娘,在扬州的时候,王爷曾去过贵府,而且王爷离开扬州的时候,我们还一起送别,林姑娘说不熟太见外了,我记得进宫后,那次和王爷说起扬州,还提起你呢,王爷对你可是很推崇的。”

黛玉淡淡的道:“那是王爷的场面话,菀嫔这么聪明的人难道还会听不出来。”李菀眉笑道:“扬州水美人美,虽是场面话,但能得王爷一声夸,也让人高兴,林姑娘说是不是。”

感觉到有一双目光凝视在自己身上,黛玉不动声色的道:“扬州水美人美,谁不知那是在夸菀嫔……”

“宜宁,你怎么过来了。”昭阳走出来:“怎么都站起来了呢,难道是嫌我昭阳宫的茶不好。”李莞眉忙道:“刚才郡主进来,有事找长公主,所以我们……”

昭阳转头看着宜宁:“宜宁,什么事。”

“皇姨,我刚才听娜吉表姐说四表哥要离京去办差。”

点点头,昭阳道:“是,你是不是又要一枫给你捎什么蹊跷的玩意,宜宁,不是我这做姨的说你,一枫是去办差不是游山玩水,哪有那么多心思还的给你挑这个选哪个的,你眼看也长成大丫头了,要学着体谅别人。”

“我没有这么想。”宜宁委屈的道:“我只是过来看看,不是说他明天就走吗。”李莞眉善解人意的道:“可能是长公主误会了,郡主也是关心王爷才来的,是不是。”

难得有人理解自己的心思,宜宁感激的对李莞眉一笑:“菀嫔说的是,我只是过来看看。”

“傻丫头,看来刚才是我错怪你。”昭阳是个随和爽朗的性子,丝毫没有长公主的架子:“我已经说过一枫,这次不许带着伤回来。”

不知为什么,在看着昭阳那份自然而然的关切时,黛玉竟然觉得心里暖暖的,宁楚虽然没有母亲,但在这世态炎凉的皇宫,却有昭阳的疼爱,也算是一种补偿吧。

“林姑娘,你看什么呢。”回过神来,黛玉对着李莞眉轻轻一笑:“没什么,突然想起扬州的事,长公主真是个让人敬佩的人。”

昭阳笑着道:“你们这些丫头今天都是怎么了,一个个嘴像抹了蜜似的。”黛玉浅笑嫣嫣:“不是有个词叫‘三人成虎’,我们都这么说,那长公主自然是当仁不让了。”

昭阳爽朗的笑了:“不愧是江南的丫头,不但人长得好看,这话说的也好听,一个菀嫔就罢了,如今又来了一个,看来我以后的日子会热闹了。”

一个宫女走进来,对黛玉道:“林姑娘,五公主请姑娘过去。”黛玉歉意的对昭阳使了个礼,刚要离开,就听宜宁道:“林姐姐,我和你一起回去。”

一声“林姐姐”叫的黛玉不由回过头,目光疑惑的看着宜宁:“郡主,黛玉受不起这声称呼。”宜宁不以为然的走上前:“林姐姐不用客气,你比我大,这声姐姐理所当然。”

转回头,宜宁对昭阳道:“皇姨,我也走了。”说完挽起黛玉的手,不由分说的离开,倒使得昭阳怔了怔:“宜宁这丫头,又想什么呢。”

李莞眉却轻轻地一笑:“或许是林姑娘招人喜欢,连郡主也觉得投趣,这样不是更好,以后她们在一处,相处也融洽。”

“但愿如此,唉,”昭阳无奈的叹了口气:“这些孩子个个都是不省心的,一个一枫就够了,偏偏还有冬小子,宜宁。”

“长公主,不是有句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王爷、殿下、郡主他们都是人中龙凤,长公主就不用担心。”

昭阳笑了:“若是他们都如菀嫔这般,我的确不担心了。”

出了昭阳宫,宜宁侧过头,看着黛玉,轻轻笑着道:“林姐姐,你和菀嫔很熟吗。”想了想,黛玉道:“以前在扬州的时候,我们曾经以前玩过,不过,我和菀嫔的妹妹更熟稔些,郡主问这些做什么。”

宜宁目光一转:“没什么,只是刚才菀嫔说起来,我才想起。”转过身,宜宁悄悄的道:“林姐姐,你不知道吧,当初菀嫔本来是要嫁给四表哥的,也不知什么原因,却成了嫔妃……我以为你们熟悉,或许知道原因。”

黛玉自嘲的道:“郡主问这些可找错了人。”“是吗。”宜宁微微一笑,腮边的梨涡若隐若现:“我还以为找对人呢,林姐姐既和四表哥熟识,又和菀嫔是故交,他们的事自然会知道些。”

“我想郡主可能误会了,我和楚王爷只是见过几面,熟识谈不上,至于菀嫔,我刚才不是说过,我和她的妹妹或许更熟些。”牢记着林海的话,黛玉平静而又疏离的回答着。

宜宁尖瘦的脸上漾着柔柔的笑容:“林姐姐不要生气,我也只是随口问问,对了,六公主那里有一处水池,里面养了很多鱼,用过晚膳后,我们去钓鱼吧。”

“我刚来宫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