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清穿]林四爷嫁女-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姑娘明白就好,看来林姑娘果然是个懂事的人,本宫这就放心了,说实话,殿下们大了,身旁别有用心的人也多了,而本宫要管着这偌大的后宫,若不紧着些,如何对皇上交代,在宫里做人,最重要的就是明白自己的身份,不到黄河不死心的人,根本就是自讨苦吃。”
缓缓地站起来,皇后转头对侍候的人道:“你们真是没有眼色,怎么不给林姑娘上座,林姑娘虽然不是郡主什么的,但如今好歹也是侍郎家的姑娘。”
“黛玉谢娘娘赐座,就像娘娘说的,黛玉不是公主、郡主,娘娘能教训几句就是黛玉的福分,这座黛玉恐怕受不起。”不卑不亢的说完,黛玉故意后退了一步,站的分外挺立。
挑眉打量了一眼黛玉,皇后忽然幽幽的笑着道:“你能明白就好,看来本宫也不用再多说了,说实话,本宫心下还是很欣赏林姑娘的,以后如果没事,过来陪本宫说说话。”
皇后又变回了平日的和气雍容:“以后若是有什么为难的事,自管来告诉本宫,冲着本宫和令堂的交情,本宫一定会为姑娘做主的。”
“黛玉谢娘娘的关爱。”
轻轻一笑,皇后笑着道:“林姑娘不用这么客气,公是公,私是私,本宫管着后宫,自然要分清,既是这样,来人,送林姑娘出宫。”
施了一礼,黛玉不缓不急的道:“黛玉谢过娘娘教诲,这宫里的路黛玉还记得,不敢劳烦嬷嬷。”
皇后脸色微微一沉,随后恢复过来,轻轻抿了口茶:“既是这样,那本宫也不勉强,宫里人多路杂,姑娘当心些,免得走错了路。”
刚离开几步,却听身后有人喊:“林姑娘。”回过身来,黛玉见一个嬷嬷拿着两方帕子走上来道:“林姑娘,这是茜香国进贡的绣品,娘娘说赏给姑娘的。”
神色自若的行了个礼,黛玉道:“请嬷嬷替黛玉谢娘娘的赏赐,不过进宫后娘娘已经赏了东西给我,黛玉自问没有做过什么,无功不受禄,怕担不起娘娘的厚爱,还请嬷嬷代为转达黛玉的谢意。”
那个嬷嬷没有料到黛玉会推辞,不由道:“这是娘娘的意思,你难道想抗旨。”
“嬷嬷误会了,黛玉不敢。”黛玉轻轻的道:“娘娘能看的起我,黛玉是诚惶诚恐,但是我刚才说了,无功不受禄,这东西受之有愧,等哪一日黛玉按着娘娘的意思做好了,那时一定会来和娘娘讨赏的。”说完,微微弯了弯身,黛玉退步向外走去。
“林妹妹。”宝钗从一侧的廊道上走过来,接过嬷嬷手上的帕子,轻声道:“嬷嬷自管去回话,就说林姑娘谢谢娘娘赏赐。”
“伺候娘娘这么多年了,我还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自来在坤宁宫受惯了奉承,虽然黛玉说的委婉,但依然让嬷嬷耿耿于怀。
“嬷嬷不要在意,我这个妹妹口直心快,她刚进宫,觉得无缘无故就得娘娘赏赐,心里有些不安,所以才这么说,其实她哪知道,娘娘是个随和宽厚的人,经常赏赐下人。”
“还是薛女史明白事理,那次连娘娘也夸,说自女史进宫后,这宫里的事,她省心了不少。”
宝钗笑着道:“我刚进宫,有很多地方不懂,以后还的劳烦嬷嬷多指点。”那嬷嬷笑着道:“好,只要姑娘能看得上我这老婆子,我一定会的。”
“嬷嬷太客气了,这件事娘娘那里,还请嬷嬷多美言几句,我代妹妹谢谢嬷嬷。”看着嬷嬷眉开眼笑的离开,宝钗这才走过来:“林妹妹,你平日是个有眼色的人,今日这是怎么了,娘娘的东西又岂能……”
“多谢女史的好心,我的事我自会处理,不劳女史操心。”想起前天的事,黛玉依然耿耿于怀:“说不得,娘娘的赏赐给错了人,应该给女史才对,昨日若不是女史有眼色,也不至于……”
宝钗有点尴尬的笑了笑“我知道你在生我的气,昨天的事的确是我没有提醒妹妹。”叹了口气,宝钗低声道:“你知道我进宫不久,娘娘跟前我岂能……昨天我本来打算开口的……”
“我知道女史为难,再说我也没有怪女史,这是我的事,今天的事你就不怕让娘娘不高兴。”黛玉是个嘴硬心软的人,虽然嘴上说的狠,但话里却已经软了下来。
宝钗自然知道黛玉的脾气:“如果我再不提醒妹妹,那以后真的无颜来见妹妹了,好妹妹,我给你陪个罪还不行。”
见黛玉不做声,宝钗知道此时的黛玉只是面子上下不来台,笑着将帕子递给黛玉:“妹妹,这帕子你即使不喜欢,也收下吧,娘娘的面子,恐怕还没有人敢拂。”
黛玉却将帕子轻轻一推:“我不会收的,我没有做错事,为什么要心虚。”黛玉很清楚,这件事皇后早在心底已认定,若是黛玉收下帕子,就等于承认了皇后的怀疑和指责:别有用心,攀龙附凤,更甚一点就是狐媚皇子,但若是拒绝……
明知这样会得罪皇后,但是在骨子里,黛玉怎么也不能接受这样一个污名。
身为林海的胤禛曾经嘱咐和教导过黛玉,皇宫本就是个弱肉强食的地方,如果遇到事不要逞
第75章 剖白
“娜吉;我自和她说话;关你什么事。”宁冬气冲冲的对着跑过来的娜吉道:“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娜吉头一抬,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我就要管,只要是你的事,我都要管。”转过身,娜吉对黛玉道:“林姑娘,你千万不要答应他;刚才就是他让我支开你身边的紫鹃,也不知要搞什么鬼。”
黛玉一双妙目静静的看着宁冬;虽然没有作声,但还是让宁冬情不自禁的挠挠头:“林姑娘;你别听娜吉胡说;我也是……唉,迫不得已,受人之托,你是个明白人,能让我……嘿嘿”
“迫不得已,受人之托。”虽然宁冬的话模棱两可,但是不知为什么,黛玉脑海中闪出的却是刚才宁楚那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如果说这是宁楚故意布的局,但却又有些说不过去,就凭他的手段,总不至于笨到为了让自己嫁他而出此下策,那也就不是大名鼎鼎的楚王了,难道是故意做戏给别人看……
见黛玉神色恍惚,宁冬狠狠的吐了口气:“林姑娘,你别乱想,这件事与四哥无关的,其实是这样的……”
“是他故意捣鬼。”娜吉在一边故意喊道:“林姑娘,虽然我不太喜欢你,但是告诉你,千万不要相信七哥,否则有你后悔的。”娜吉说完,还故意朝着宁冬做了个鬼脸:“看你还敢暗算我,我就要坏你的事。”
“林姑娘,哎,你走的那么快做什么。”宁冬冲着娜吉白了白眼,便追上黛玉:“四哥让我送你回去,如果我做不到,以后可有的麻烦了。”
“你们还真是好兄弟。”黛玉冷冷的讥讽道:“我今日算是开了眼界,这个宫里,谁也不应该相信。”
远远的,黛玉就见紫鹃站在门口张望,长长舒了口气,黛玉对迎上来的紫鹃道:“你这丫头,担心死我了。”
紫鹃不明所以:“我还担心姑娘怎么还没回来,好在有七殿下。”宁冬笑嘻嘻的道:“由我在身边,谁也动不了你家姑娘一根汗毛。”
“紫鹃,我们回去吧。”黛玉没有理会宁冬,转身冷冷的走了,反倒是紫鹃觉得有些过意不去:“七殿下,要不进来坐坐。”
宁冬笑着挥挥手:“我还有事,等过几天再来看你们。”走出几步,宁冬忽然又回过头:“哎,你家姑娘喜欢什么东西,我要出去办差,等回来捎给她玩。”
紫鹃笑着道:“谢谢七殿下的好意,姑娘说了,这里什么也不缺。”“嗨,笨,这么好的机会都不会把握,算了,我走了。”
“七殿下慢走。”
紫鹃进房的时候,见黛玉静静地站在窗前,曼妙的背影透着一种萧索。
“姑娘,出什么事了。”递上一杯茶,紫鹃轻轻的道:“是不是七殿下又惹姑娘生气了,其实七殿下就那脾气,姑娘又不是不知道。”
没有作声,黛玉转回头,静静地看着紫鹃:“紫鹃,你把刚才的事细细说给我听。”
“姑娘这是怎么了,刚才我去了六公主宫,说明来意后,嬷嬷将东西交给我,原来是个古朴精致的壶,我急着回来,便跑去慈宁宫,在门口的时候正巧碰到七殿下,他还笑着问我你在哪呢,送完了壶,我就回来了,见你还没回来,便到门口……姑娘,怎么了,一回来我就觉得你的脸色不好看。”
“没事。”黛玉掩饰的转过身:“走了这么一段路,我想歇一歇,如果公主问起来,你就说我有点不适。”
“好,那姑娘……”紫鹃的话还没说完,就见一个丫鬟惊慌失措的跑进来:“林姑娘,林姑娘,出事了。”
眼前忽然闪过一个念头,黛玉低声道:“出什么事了。”那个丫鬟惊慌的看着黛玉:“林姑娘,燕儿姐姐出事了。”
丫鬟喘了口气,接着道:“五公主让我去慈宁宫送个花样,往回走的时候,看到北湖边围着几个人,有人还在湖里捞着什么,我心里好奇,便走过去,谁知却见到燕儿姐姐浑身是血的躺在那里。”
“人有没有事。”明知道问得有些多余,但黛玉心里还是存着一丝侥幸。
“林姑娘,燕儿姐姐已经…。。”闭上眼,即使丫鬟没有说完,黛玉也明白了。
其实刚才听到大太监的话时,黛玉首先想到的是紫鹃,却忘了那次与自己一起的燕儿,果然什么事牵涉到这深沉莫测的皇宫,是不会有疏漏的,而自己恐怕是这件事中……
“听她们说,好像是有个宫女因为偷了主子的东西被发觉,一惊之下竟然得了失心疯,手里拿着剪刀跑出来,正巧碰到燕儿姐姐,于是就…。。众人追时,那个宫女吓得跳了湖。”
缓缓地垂下眼睑,黛玉没有做声,紫鹃关切的道:“姑娘,这件事只是凑巧,燕儿也算是倒霉……”没有说下去,紫鹃想起素日燕儿的模样,眼圈也红了。
黛玉抬起的眸里早已是泪光盈盈:“紫鹃,我其实真的很自私,当见到你没事的时候,我还很庆幸……”
“姑娘,你今天这是怎么了,到底出了什么事。”黛玉没有再说,缓缓地摇了摇头,便回了内房。
济王府书房的窗前,宁楚站在那里,修长的手扯过一片竹叶放在嘴边,悠悠的声音让本来寂静的房里生动了起来。
“一枫,你不是要给我一个解释吗。”济王宁瀛个子不高,但却长得很威武,相比起宁楚的清雅,他多了几分刚硬,好武的手攥着杯子,露出几道筋脉。
“二哥。”转回头的宁楚清眸坚定:“我不知道她看到或听到什么,但这个人我一定要留下。”
“一枫。”宁瀛忽的站起来:“这件事关系我的身家性命,你难道为了一个女人,竟然连兄弟情意也不顾,何况如果我有事,对你也没有好处。”
不等宁楚辩驳,宁瀛狠狠的道:“此人决不能留。”
宁楚并没有慌乱,而是缓缓的转过身,一双明如秋水般的眸子静静地看着宁瀛:“二哥,你先听我说完。”
上前一步,宁楚道:“我知道能让二哥下此狠手的事一定很重要,但我可以保证,这件事她绝不会露半句口风。”
阻止宁瀛刚要张开的口,宁楚接着道:“我曾和二哥说起林侍郎的事,两年前在扬州,他的能力和手段就让我很佩服,而这次进京,也是我费尽心力才说通皇上那里,我们费了那么多的精力,如果因为他女儿的事而反目成仇,岂不正中别人圈套,帮了别人。”
“一枫,你只想到这些,但你为何不想想,若是那个女人将事情说出去……”“她不会说出去。”宁楚斩钉截铁的打断宁瀛的话:“我说到做到,二哥放心,若是真有那么一天,我一定会在二哥跟前以死谢罪。”
“一枫,别说那些不吉利的话。”宁瀛虽是个粗狂的性子,但却很重情义:“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看着宁楚,宁瀛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没有万一。”宁楚毫不犹豫的道:“这件事不会有万一的,我会去求皇上娶她做王妃,以后生死与共,荣辱共担,她不会笨到连自己的命也不顾惜而去告发,所以二哥放心,这件事没有万一。”
宁瀛没有做声,细长的眸子看了看宁楚:“一枫,你是不是早就有这个打算了。”
“是,”宁楚很痛快的承认:“二哥这件事只是让我不得不提前孤注一掷而已。”
“一枫,跟二哥说实话,你到底是是为父还是为女。”宁瀛看着粗狂,心却很细。
宁楚久久没有作声,背过身去,修长的背影在窗前透着一份难以言明的孤单,过了一会儿,才听宁楚低低的道:“十多年了,整天一个人忙忙碌碌,忽然觉得有些累了,她聪明、任性、喜欢逞强、嘴利心软,她也许不是最好的女人,但却是最适合我的女人。”
宁楚的语气淡淡然然,但宁瀛却莫名听出了一份掩饰不住的苍凉,就如早已历经生死的智者,回忆往事时的那一份寂寥,沁骨入心。
“她也许不是最好的女人,但却是最适合我的女人。”默会着这句,想起后宫里那个强颜欢笑的女人,宁瀛也不觉有些痴了。
外面飘落的梨花噙着淡淡的幽香,让房里也多了几分旖旎,兄弟两人都没有作声,只有墙角那一个大钟,滴滴答答响着。
转过身,宁楚忽然躬身行了一揖:“一枫谢二哥成全。”上前握住宁楚的手,宁瀛定定的道:“我们是兄弟,不用客气。”
“二哥放心,她一定会守口如瓶。”
拍拍宁楚的肩头,宁瀛苦笑着道:“不管以后会怎样,既然答应你,我就不反悔。”
“二哥。”宁楚开口想说什么,终又没说出来,只是坚定的点点头:“谢谢。”
林海刚回到府,就见林耿迎上来:“老爷,楚王府长史亲自过来送的请帖。”林海没有作声,伸手接过来,对身后跟着的朱凌道:“子敬,你随我去书房。”
坐在椅子上,林海的面前摊着刚才收到的请帖,目光却看着朱凌:“子敬,你觉得楚王这个人如何。”
朱凌想了想才道:“不知大人问的是为人处世还是身份地位。”林海直起身子,敲着书案,意味深长的道:“两者兼有。”
朱凌望着林海,目光坦然:“若说为人,楚王心机深沉,手段高明,而且文武全才,听说十岁时就出口成章……”
林海面无表情的“嗯”了一声,朱凌接着又道:“说起处世,想必大人也领教过,楚王长袖善舞,八面玲珑,在一众皇子,算的是个中楚翘,虽然他的出身有些卑微,不过在皇上眼里,他依然是最出众的,很多差事都安排他去办,楚王也不负圣望,前不久的城外旱事,他不较身份,命人将自己水池的水放出浇田,赢得百姓一片称颂,其他的王公大臣也不得不竞相效仿,春旱一事终得解决。”
冷冷一笑,林海站起来:“既交了差又得了名,这一手果然高明。”朱凌点点头:“是,楚王这个人的确是个人物,将来或许……”
没有说下去,朱凌看了林海一眼:“大人心中想必已经有计较。”林海缓缓踱到窗前,望着外面沉沉的天色:“有些事恐怕不是你我能左右的,两年了,这件事总的有个交代,相比起不通世故,只知风月的公子哥,他还是胜一筹,不过……”
回过头,林海对朱凌道:“你派人给玉儿带个口信,就说……”低低的吩咐了几句,见朱凌一副不解的样子,林海眉头一皱:“你只管吩咐就行,我自有主意。
朱凌刚走出几步,林海忽然又唤住道:“还有你暗中派人打听打听楚王身边人的底细,记住,不管是太监侍从还是妃子侍妾。”
“是。”朱凌应下后看了林海一眼:“大人此意何为。”叹了口气,林海道:“为防意外,先下手为强。”
楚王府的琼花树下,虽然花期已过,不过偶尔飘落的花瓣依然带着淡淡的清香。紫檀的方几,同色的软垫,宁楚轻衣缓带,笑意浅浅,衬着周围的绿树繁花,宛若画中谪仙:“林大人,你看本王的这几株琼花如何。”
林海缓缓地看了一眼:“早就耳闻楚王爷为人聪明,做事高明,今日一见果不虚传,几株小苗不到两年就养成参天大树,真让人佩服。”
宁楚没有理会林海的挪揄:“不管本王用了什么手段,林大人,本王并没有食言,你看。”接下一枚飘落的花瓣,宁楚转过头,洞明的眸子静静的看着林海:“不管在哪里,只要人有心,什么花都会开,侍郎说是不是。”
林海淡淡的道:“王爷的话让如海想起一个典故,当年武氏皇帝的一首“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让百花在一夜之间竞相开放,可见自古以来,无论那时那地,皇权如天。”
宁楚浅浅笑了:“林大人是在说本王以势压人。”坐下来,宁楚亲自擎起酒壶:“今日只有本王和侍郎,来,这是御贡的美酒,清香醇厚,侍郎尝一尝。”
斟一滴,抬起壶顿了顿,接着再斟满酒杯,宁楚动作优雅,修长的手与莹润的玉壶相映生辉,淡淡的酒香与花香沁人心脾。
见林海没有作声,只是盯着自己手中的玉壶,宁楚自嘲的笑道:“莫非林大人以为本王今天摆的是鸿门宴,这酒乃是……”
醒悟过来,林海面无表情的脸上竟然难得有几分动容:“既然能来,就不怕是鸿门宴还是穿肠酒。”
捧起杯,林海看着眼前温润如玉的宁楚,漫不经心的道:“我刚才见王爷斟酒,颇有先抑后扬之势。”
宁楚笑了笑:“自来养成的习惯,让林大人见笑。”林海没有再问,只是缓缓的垂下眼睑:“是啊,有些习惯日子久了就成了自然。”
宁楚把玩着杯子:“扬州之时,本王就对侍郎的为人处世很欣赏,如今侍郎进京,也算是功德圆满,来,林大人,我们喝一杯,以后……”
宁楚没有说下去,只是意味深长的勾了勾嘴角:“侍郎是明白人,想必用不着本王明说。”
第76章 抉择
林海静静看了宁楚一眼:“王爷生在皇家;或许不了解;世间万物;皆有本性,若逆本性而生,即使能绚烂一时,但也终不是本意。”
宁楚却淡淡一笑:“林侍郎,‘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万物如人;有人希望无功无过;只求平安一生,有人却希望出人头地;哪怕只求半生;本王与侍郎打过几次交道,看侍郎也绝非甘居人下之辈,所以本王才……”
捻起一枚残落的花瓣,宁楚幽眸若潭:“若刹那芳华就能惊艳天下,那本王绝不会选择终其一生于平淡无华。”
宁楚虽然语气平淡,但眸中的那份执着和坚定,让林海不由想起前世的那一场血雨腥风。
想了想,林海深邃的眸子微微眯起:“王爷说的是,人不同,自然选择也不同,如海初来京城,虽有王爷庇佑,但怎么也要有些时日探一探这官场的水,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然王爷看得起,那我也不能让王爷失望。”
那日林海一回到府里,便将黛玉唤到跟前:“玉儿,皇上让你进宫做公主们的伴读。”见黛玉不做声,林海又道:“你知道。”
点点头,黛玉道:“七殿下曾经来过。”林海“哦”了一声,犀利的眸子闪过一道转瞬即逝的精光:“这个七殿下倒是个不可小视的人。”
黛玉不为意的道:“爹爹,他也是无意偷听的。”没有应声,林海看着黛玉道:“玉儿,身在皇宫,没有一个人是简单的,爹爹还是那句话‘防人之心不可无’,可惜皇命难违,要不爹爹绝不会让你踏进这个没有人性的……”
掩住后面的话,林海轻轻叹了口气,却听黛玉道:“爹爹不要为难,我正在想,做公主伴读是不是就可以经常见到爹爹了,说起来,这个皇上也挺通情达理的。”
抚了抚黛玉的秀发,林海没有作声,转头对身后的丫鬟道:“去将雷嬷嬷唤来。”
吩咐完了,林海站起来,瘦削的脸上是一副凝重的神色:“玉儿,听我说,在宫里最忌讳的就是多事,不管你遇到什么,看到什么,明哲保身才是上上之道,还有,这些年我也让你看过一些史书,那上面记载的事并不是文人凭空捏造,皇宫的确是个不见血光的战场,不管是前朝还是后宫,你明白吗。”
从没见过林海这样凝重的神色,本来不以为意的黛玉也觉得有些紧张起来:“爹爹,我记住了。”
林海道:“雷嬷嬷在宫里多年,能够毫发无伤的出宫,绝不会是个简单的人,所以这几天你好好听她说说宫里的轶事,以后若是遇到什么,也能有个心理准备。”
“还有”林海看着黛玉,低沉的道:“楚王、七皇子虽然与你认识,但是在宫里,你尽量还是离他们远点,能避就避开。”
“爹爹,这是为什么。”黛玉不解的道:“不是……”
“你不懂。”林海没有让黛玉说下去:“他们身为皇子,即使没有那份心思,也难免卷入皇位争夺的漩涡中,有很多双眼睛在背后盯着,所以一言一行都身不由己,而与他们走得近的人,或许会一步登天,也或许会……爹爹只希望你能好好的回来。”
黛玉点点头:“我明白,爹爹也要小心。”林海淡淡的一笑:“你不用担心,爹爹知道怎么做。”
没有告诉黛玉的是,今天在见到这个陌世的皇上的时候,胤禛就松了口气,与前世的自己比起来,这个皇上优柔寡断,无论谋略还是眼光,都难堪一提。
而让胤禛更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