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熙朝帝姬传(清穿强国)-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跟在康熙身边,显然是非常打眼的。所以康熙提前为素皑作出了安排——让她扮作随侍跟着南怀仁。
南怀仁是比利时传教士。精通天文历法,擅长铸炮火器。是康熙皇帝的西洋科学启蒙老师,也是如今国家天文台,也就是钦天监的最高负责人,领工部侍郎衔。
这次康熙的视察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是校阅火器营,第二就是由南怀仁主讲的对新式武器的推广和试验。素皑本想扮作小太监的,康熙不允,只许她扮作小厮,着男装。并派心腹侍卫礼托和贝尔齐近身保护她。礼托和贝尔齐是被素皑长期调侃和闹腾下的产物,深知四公主脾性。而且据胤禩观察得出,这个礼托怎么看怎么和佳音有点“眉来眼去”。得此提醒,素皑才留意到这俩人,若真是情愫暗生,少不得是要成全的。但是礼托毕竟是上三旗的出挑人家,而佳音出身镶红旗,家世也不高,到时候恐怕要费些周折了。
南怀仁瞧着旁边多出来的这个小娃儿也很是无奈,不明白皇帝为何让这娃儿跟着他,还派了贴身侍卫保护。而且今天是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对他来说,那是相当值得期待。虽然心中疑惑,但碍于是皇上亲下的旨意,且这娃儿看着还挺可爱,又不知是宫里哪位小贵人的份儿上,是断断得罪不得的。南怀仁战战兢兢,在两位御前侍卫的目光中,带着一个看起来只有10来岁的小厮急急往前走。他要去作准备工作,一会儿皇上校阅完毕,便是他的舞台了,这个欧洲传教士显得有些兴奋。唯一令他感到困惑和遗憾的是,无论他怎么恳求,皇帝也不肯把设计者说与他听,最后还用了一句“皇家机密”彻底打住了他的好奇心。
南怀仁还在和助手研究燧石发射枪,作最后的准备。素皑带着礼托和贝尔齐悄悄去外场偷看阅兵。礼托俩人相互望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瞧见一丝兴奋。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跟着四公主,事情就会变得很有趣。若他们不被皇上派来,就能正大光明地观摩校阅,哪还用得着偷偷摸摸。但是跟随四公主,那就不一样了,好生趣味。而且即便被发现了皇上也不会说什么。整个宫里谁不知道,四公主是皇上的心头宝,平日里惯着宠着顺着,是断断舍不得责骂的。他们在身边伺候的看得最是清楚,在皇上心里,四公主是最特别的一个。
素皑瞧着这壮观场面,康熙一身明黄的帅气戎装,腰佩利剑,骑在高头御马之上,威风之极,王者之气铺面而来。下面官员加上兵丁,个个眼神肃杀,精神饱满。近万人的山呼万岁,响彻九霄,闻者无不为之热血沸腾。素皑弱小的身躯站在这呐喊声中,感受到的是军权与皇权的高度集中,庙宇高堂和杀伐战场的遥相呼应……而这一切,都以那个明黄的身影为中心,他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欲与天公试比高。寰宇内外,皆是滔天气焰,目之所及无不鼓动人心……
素皑暗自估量,八旗的没落说不清具体是在什么时候,但康熙末年已初露端倪。如今的八旗勇士,还有多场硬仗要打,身上的威风气概自然可见。素皑微微一笑,军队是国家的基石,所谓霸主,撇开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皆不谈,若军力不强,就永远与霸主无缘,稍有差池,便会落个人尽可欺的境地。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一点没错。只有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即便其他方面都已没落,也随时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最好的例子便是俄罗斯了。
阅兵结束,康熙很满意,感念八旗男儿雄风不减当年,这样接下来对台湾和准噶尔用兵也就多了几分把握。三藩之乱爆发初期,朝廷的兵丁久未历经战事,整个八旗军队都呈疲软之态,他曾经对此大为光火。这件事也给他敲了一个警钟,国虽大,忘战必危呐!好在随着这几年的训练和真实战场的历练,八旗的实力在慢慢回升。
然后,便要开启今天的重头戏——试验燧石发射火枪。康熙坐在主位上,太子和大阿哥分侧在旁。这回兵器造办处也就只做出了约20把此枪,统领官便只选出了20余人近御前试验发射此枪,人选可谓万里挑一,皆是营里的神枪手了。南怀仁又细细讲了一遍注意事项,实际上这20几人早在半个月前这枪刚做好时便开始练习,为的就是今天不可有任何差错,所以南怀仁还是比较放心的。他此刻期待的是打靶完毕后皇帝以及其余人的反映,应该足够惊艳。
素皑站在南怀仁身后,丹陛的下首,此时偷偷看向康熙,没想到康熙也恰恰瞄了她一眼。俩人对视,素皑调皮一笑,康熙嘴角微微扬起,唇边勾起一丝宠溺的味道。复又与素皑同时转开视线,默契十足。
随着发令官小旗一挥,20余把枪同时发射,射击红靶,一时间校场上枪声不绝于耳。第一轮试射完毕过后,许多大臣,尤其是武将都激动地跑过去察看靶子,再回来想要试着瞧瞧那枪。康熙微微勾起一抹笑,看来今天效果不错。太子和大阿哥也是神情激动,本想对着康熙说些什么讨个喜头,结果两兄弟同时拱手,抬头后互相都看见了对方。大阿哥嘴角扯出一丝不屑,放下手来转过头去。太子见状微微瞥了一眼素皑处,竟也作罢了。
素皑站在南怀仁旁边,用手微微挡了挡太阳,这阳光往这个方向射来,熏得她昏昏欲睡。
第二轮是康熙特别加设的,当然这是素皑提出的——打移动靶。
所谓移动靶,是对与射击地线平行方向的移动目标在限定的时间和区域内进行跟踪射击。一个射手是否合格,移动靶最能看出。因为每发射击之间只有短暂的间隔供射手分析、判断和准备。而且射击一经开始,就必须连续射完规定的弹数,不得中断。因此,这个项目就要求射手具有敏捷的思维和迅速的反应、以及准确的判断能力和良好的心理自控能力。
素皑提出增加这个项目的时候康熙很是吃惊,因为这对于火器营的神枪手来说,都太难了。但这无疑是极具观赏性的刺激项目。并且要求高,很有水平。康熙想了想,还是同意了。南怀仁也表示完全赞同。令人费解的是这个指令却在7天前才传达下来,士兵们根本没什么时间进行大量的练习,而且因为之前没有人这么干过,所以也就没有人能够进行指导。最后参领官也破罐破摔,让大家跟着感觉走,想怎么练怎么练,出不出效果也管不了了。而且这移动靶也不好做,最后只得把靶子安在滑车上,靠人工带动后的惯性前移,更是搞了个人仰马翻……
素皑站在边儿上,带了些看好戏的心态,瞧着士兵们从刚刚的兴奋异常变成了如今的苦瓜脸,参领官更是冷汗直冒,生怕一会儿搞得乱七八糟,皇上龙颜大怒。南怀仁宣布完规则,各大臣面面相觑——这么天才的办法是谁想出来的啊?不过,还真有趣!大家脸上立刻都有了些神采,想必这回试验定会精彩非常的。
打靶开始,随着靶位的移动,场上的士兵只能勉强控制住子弹不乱飞,有的连靶位都看不清楚,更有甚者完全不敢开枪,就怕误伤了人吃罪不起啊。一时间靶场上乱成一团,零星的枪声断断续续地响起,全无节奏可言。至于命中率,那可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是这时候燧石发射枪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比之前的火绳枪好控制不说,子弹的发射速度也快了很多,准确率大大提高,移动靶上好歹还有些弹孔就很能说明问题了。这枪还是能够跟上靶子的速度的。
因为士兵们的水平比较初级,所以素皑给这个项目订的是每枪十发子弹,打完算完。当全场官员的官服几乎都被冷汗浸湿的时候,参领官终于战战兢兢跑到御驾前报告这个项目结束。康熙之前预想过结果不会太好,可没想到居然这么惨烈,他脸有些阴沉,挥挥手让参领官退下。往素皑那边看去,却见着这小东西为了怕被太阳晒,竟跑到礼托和贝尔齐后面,用他俩的影子给自己遮太阳!他现在琢磨着这孩子肯定是故意的。这样的结果想必她早已料到了,只是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呢?打击士气还是激励士兵?
士兵试枪的这个环节告一个段落,虽然移动靶的射击不尽如人意,但今天重点是试验新式枪械。下面的文武官员,近万兵士也都感受到了燧石发射枪的威力和优点,有些武官早就跃跃欲试,想亲自去体验一把。校场另一边也已为他们准备好了场地。康熙还特意下旨,文官若有兴趣,也可下场一试,不过必须要有参领官派人指点教授。
南怀仁还在和助手讨论着什么。他这个助手是英吉利人,原本也是个传教士,叫戴伦。所以他们之间便用英文交流,素皑在一旁听得很是舒服,这种你不知道我知道的感觉就是爽!不过这时候虽然已经进入现代英文时期,却仍然带有一些古英语的影子,故而有些地方连素皑也听不太明白。南大人和他的助手都显得很兴奋,但仍然遗憾未能与设计者进行交流与探讨,使得这样的武器无法展示出它最出色的状态,也无法做出进一步的调整。
素皑走上前去,拍拍南怀仁,南怀仁转头见识她,有些惊讶,询问她有何事。
素皑眨眨眼,说道:“南大人对这个作品似乎很兴奋,也对,比起以前的火绳枪,燧发枪不仅射速快,口径小,枪射短,重量轻,后座力小,就连雨天也不易熄灭,夜间也不易暴露。不过,南大人这兴奋劲儿别太早用完了,或许后面会有更大的惊喜呢!”
……
南怀仁与身边的戴伦都被这几句话说得有些呆愣,看着10来岁的小娃娃,不太能反应过来。
“我是四公主素皑,南大人以后还会再认识我的。”素皑微笑着说完,便带着礼托和贝尔齐离开了。
走到太子身前站定,素皑拱拱手,道:“太子哥哥,不知可否陪小妹转一圈?”
太子略微疑惑,随即展颜一笑,“四妹妹怕生?哈哈,有何不可?四妹妹想去哪儿玩,孤作陪就是了。”
“多谢太子哥哥。”
康熙坐在御座之上,看着素皑与太子俩人私语,然后太子请旨说要陪素皑下去转一圈儿。而后俩人相携离去。素皑只是抬头对他眨了眨眼睛便走了,但愿这丫头不会闯祸。
24中毒
素皑和太子结伴走着,这个组合在场上之人看来分外怪异,一身杏黄袍服的太子殿下,以及一个十来岁小厮装扮的漂亮娃儿,不和谐之处在于这俩人比肩而行。一时间许多大臣都注意到了这边,并在心里暗暗猜测这小娃儿的身份。
走到刚才打靶的一排士兵面前,他们也都还站在自己的靶位前,让众臣工品评讨论。素皑一个个看过去,众人见太子殿下亲来,全都抖擞着精神,既紧张又期待。
此时素皑走到一个兵丁面前,瞧瞧了他的靶子,又仰头望了望天空,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兵行完礼后抬起头来,看了素皑一眼,没答话,转而看向太子。素皑笑了笑,用手肘捅了捅胤礽。胤礽心里“哼”了一声,发话道:“问你话你就答。”
“回太子殿下,奴才汉军火器营鸟枪骁骑校张廷瓒。”
太子点点头,略微思索了一下,没什么特别的呀。
素皑嚼了嚼这个名字,又问道:“你是哪里人?祖籍。”
这个叫张廷瓒的小兵瞧了素皑一眼,深深地低下头去,回道:“奴才乃安徽桐城人士。”
“哦?是吗?那么,张英张学士是你什么人?”素皑追问道。
张廷瓒又看了太子一眼,不作声。
胤礽现在有点明白为何素皑要拖着他下来“转一圈儿”了,敢情他还真是好用啊。
“问你什么你就答什么。”胤礽撇撇嘴,没好气地说道。
“回太子殿下,那是奴才家父。”
素皑听后微微一笑,胤礽这回倒真是惊奇了。张英,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深得皇阿玛器重。他的儿子,竟然跑来火器营里做一个小小的鸟枪骁骑校,一个小兵?胤礽不由地多看了张廷瓒两眼,他却把头埋得更低了。
素皑走上前去,放低声音问道:“张廷瓒,你父亲是文官,你为何弃文从武?”
张廷瓒此刻已猜到这个漂亮孩子的身份必定不凡,料想是位深得皇上和太子殿下宠爱的小阿哥。并且聪明绝顶,心思灵透,只从他的只言片语就能知晓他的身家背景。但是,这位小贵人的问题,他却不知该怎样回答。他的选择和抱负,似乎所有人都并不理解,包括父亲和弟弟。
素皑见他久久不答,想了想又说道:“这样吧,我换个问法。这里是军营,你,张廷瓒,你看起来只有15岁的样子,你待在这里是为了什么?请你告诉我!”
这一瞬间,张廷瓒看向素皑的眼睛,凝视了片刻,灵敏若他,似乎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如同跋山涉水的旅者,终于看见了目的地的曙光,他好像明白了素皑问话的真正含义。此时的他,也不知是为何,对着眼前这位才10来岁的小娃儿,说出了一直放在心底的肺腑言语——“我待在这里,是为了守土抗战,保家卫国!”
……
素皑的眼中渐渐盈满笑意,对着张廷瓒微微点头,低声道:“记住你今天说的话,无论何时。”
看着太子一行人渐渐远去,张廷瓒眼中深意渐浓,这个小姑娘,是谁?
“四妹妹,你认识那个张廷瓒?”胤礽问道。
“不认识啊。”
“那你为何与他说那么多话?”
“太子哥哥,我只是觉得他枪法很好而已。”
“哦?但是刚才孤也注意到了,他的靶子上好像弹孔并不多啊。”胤礽有些疑惑,貌似想到了什么。素皑才10岁,这么小的年纪,不会吧?
“呵呵,张廷瓒刚才站的位置正是打靶那会儿太阳直射的,枪法再好的人,难道不会晃眼睛吗?他能打中三枪,不是已经很厉害了?”
素皑说的模糊,胤礽却是反应过来了。刚才打的是移动靶,给枪手判断和准备每一枪的时间极少。由于环境的限制,张廷瓒在有的方向上根本无法捕捉到靶位,而他命中的则全是自己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判断出来的“可能性”。总共10发,而他却命中3发,的确厉害。胤礽看向素皑,这个妹妹聪明绝顶,观察入微又沉得住气,说话做事少年老成却又不失活泼可爱,难怪皇阿玛那么喜欢她。亏他刚才还以为素皑是看上了那个张廷瓒,想着若是真的,皇阿玛一定不会同意。张英的官儿虽还有的升,但他家还远没有到尚皇家公主的份儿上,何况张廷瓒还是个汉人。素皑若是一般不受宠的公主也就罢了,偏偏这位是他皇阿玛的心中宝,掌中珠。将来的婚事,也是难说!
“四妹妹真是聪明,怎么就能想到他和张英一定有关系?”
“太子哥哥,张师傅还是您的汉文教习师傅吧?您都一点儿不关心他家世如何,家乡何处吗?”
胤礽被噎了一下,张英只是他众多汉文师傅中的一个,且不是主讲,他哪儿那么多闲心去关心人家家乡何处!?
“嘿嘿,妹妹开玩笑的,太子哥哥别放在心上。妹妹只是偶然一次听四哥提起戴名世,方苞等人的文章,言他们皆是桐城人。后又提到张英张学士也来自安徽桐城。方才张廷瓒一说,妹妹便想起了。”
“原来是这样,桐城学子的确不一般,那是个读书的好地儿。妹妹不早说,孤还以为妹妹原本就认识那张廷瓒呢!”胤礽笑言。
“哪儿能啊,太子哥哥想多了。”素皑扯出一丝笑,心想,张廷瓒我不认识,但是以后你们都会认识他那个名满天下的弟弟——配享太庙的三朝元老张廷玉。
胤礽和素皑转了一圈儿,素皑又询问了几人,心满意足地回到了康熙身边。胤礽做了一回陪客,也觉有趣至极。此次校阅圆满结束,新式的燧发枪会开始大规模的投入生产与使用。但此行却给众文臣武将留下了一个疑问,皇上好像从始至终都没告诉大家这个设计的来历……
回宫的路上素皑有些累了,在銮驾中被太阳晒得有些昏昏欲睡,康熙正欲把素皑抱过来靠着自己,梁九功在车外回禀说,宫里出事了,十四阿哥中毒昏迷,四阿哥被德妃娘娘关进了佛堂。
素皑迷糊中听得回话,立刻就惊醒了,怪不得刚才心里一阵不安,果然出事了。她看向康熙,康熙面色不好,命梁九功让车队快马前行。素皑低下头想事情,感觉到康熙的手在抚摸她的头发,她抬起头来,康熙温和地看着她,说道:“皑皑别担心,回宫后等事情弄清楚了再说。”
素皑点点头,眉间有些凝重。十四阿哥三年前出生,是德妃娘娘的心头肉。自从六阿哥去了以后,德妃消沉了好一阵子,四阿哥每日都在她跟前尽孝,母子情分这才有了些好转。可是随着十四阿哥的出生,德妃又把目光完完全全地转向了小儿子,可谓捧在手里含在嘴里,对四阿哥也就淡了下来,总归出不了错就是了,并没放多少心思。素皑和胤禛感情好,对此也不免觉得寒心,不如胤禩那般看得开。但毕竟这是别人的事儿,她也从来不好说什么。没料到,这事儿竟然能酿出这样的祸来。
一众人紧赶慢赶地赶到宫门口,宫人来报,这事已经惊动了皇太后,太后现在正往永和宫去呢。康熙和素皑对视了一眼,都叹了口气。皇太后这段时间身子骨不太好,而后宫事宜早已转给了四妃在打理,她老人家也不太过问,可出了这事儿,到底还是惊动了她。四妃虽有个先后排位,但说到底大家还是平级的妃子,四阿哥和十四阿哥都是德妃的亲子,她最有权力管教,其他三妃自然也无法说什么。
而康熙很少理会这些后宫琐事,只除了和素皑有关的,事无巨细全要一一过问之外,其他的几乎不太管。素皑有时候冷眼瞧着他,置身于后宫琐事之外,也不理会嫔妃们的明争暗斗,现在的他甚至已经不需要花大力气去平衡后宫与朝堂的势力。若他不愿,为争取女家母族的支持而纳妃这种事他也不用再承受。
素皑估摸着既然太后已经去了,康熙大概就不会赶去了,至少不会在第一时间过去。这事儿无论真相如何都不宜被闹大,不管是皇子还是妃子,以后都得见人,能压当然是压下来。太后都去了,自然是准备关起家门来说道,若皇帝再赶过去,无疑是告诉所有人这地儿出了大事。
果然,康熙回了宫就直奔乾清宫去了,并且准备拉素皑同走。素皑觉得不对,你不去没关系,我得去啊。那我四哥都那样了,我八哥准得急得上火吧?这时候您拉我上哪儿呀!素皑不走了,一定要过去永和宫看看。康熙深知素皑脾气,一旦决定了,天底下的牛一起上都拉不回来的。想了想,嘱咐她在一旁看着就好,不许闯祸,一切听凭太后吩咐即可,之后便回了乾清宫。
素皑紧赶慢赶地跑过去,让佳音先去找找八阿哥,看看他现在在哪儿,具体什么情况想什么办法还得和胤禩商量。而她自己则一路上逮着回禀的奴才把事情问了个大概。原来今儿午膳过后四阿哥抽空过来看望十四阿哥,还带了一包点心,是皇上念皇子们读书辛苦,早上赐下给众人的。胤禛一向不爱糕点蜜饯类的零嘴儿,索性下午来看小十四的时候就都给带来了。没想到十四阿哥吃了过后就闹肚子疼,没一会儿就昏昏沉沉了,把正好从别宫回来的德妃娘娘吓个半死,赶紧招太医来诊治,一气之下也把四阿哥关进了佛堂。现在太医都还在永和宫,不知道有没有出结果。
素皑听完后皱了皱眉,却想到另一个问题,太医这时都还不知有无结果,而给她和老爹送信的人却早在回宫前就到了!这说明除了当事人之外,她和康熙可能是这宫里最早知道这事儿的。素皑心头一紧,她老爹到底在这紫禁城的犄角旮瘩里埋了多少明线暗线?消息这么快!她不禁再一次庆幸,还好这些年她做什么都不瞒着康熙,连吃饭睡觉都在他眼皮子底下,不然可能早就被他拖入黑名单,等着时机一到就变炮灰了。
话说回来,这件事的一切都还不明了,但是能把小十四先救过来是最要紧的。若是小十四真有个三长两短,那么小的生命魂归黄泉太过残忍不说,恐怕德妃此生只能视胤禛为仇敌了。一个人的心一旦长偏想偏是不容易掰回来的,尤其是这个年纪又待在深宫的女人。
素皑跑到永和宫门口等佳音,不知胤禩如今在哪儿,她还是不敢贸贸然进去。她没猜错,不一会儿果然看见胤禩带着佳音和张锦来了。
“你去哪儿了?”素皑问道。
“看来我的消息比你慢多了,方才还去了太医院一趟,所以耽搁了。”
“家伙都带齐了?”素皑看见胤禩背着他的药箱。
“是啊,或许用得到。走吧,边走边说。”胤禩说完抬脚便往里走。
素皑见他神色焦急,扯住他的胳膊,低声道:“别担心,会没事的。”
胤禩点点头。
25诛心
永和宫现在是一片手忙脚乱,小十四躺在榻上,德妃坐在床边,眼睛都似哭肿了。
几个太医站在一旁讨论着,神情却并不见十分紧张。素皑和胤禩顿时定了定心。
太后坐在主位上,惠妃,宜妃和荣妃都在旁站着,想是在等待太医最后会诊的结果。素皑和胤禩上前请了安。有一位太医被这边的动静吸引望过来,瞧见胤禩的时候眼前一亮,赶忙捅捅身边的同僚。素皑看了看,刘老头不在。
几位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