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宠庶妃 作者:凝望的沧桑眼眸-第2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师眼神似乎有些奇异,而后又笑了笑。
“也对,我那故人早些年离家出走,多年前我寻得她,却也不过几年就逝世了。”她怅惘的叹息一声,语气颇有几分感慨。“所以今日见到世子妃,恍然如梦啊,失态之处,还望世子妃多多包涵。”
秋明月心里咯噔一声,离家出走,几年前就逝世。这说的…
面上却不动声色,“国师缅怀故人,情深意重,晚辈敬仰,岂能怪责?”
身侧凤倾璃这时候看了她一眼,眼神前所未有的复杂。上方孝仁帝却开口了,“不知国师的故人缘何离家出走?”
国师弹了弹身上的衣灰,不紧不慢道:“这原也是我西戎皇族家事,原本是不耻于向外人道也。不过既然陛下问起来,本座也不好推辞。”
她顿了顿,而后又叹息一声。
“我那故人原是我西戎成帝之女,先帝之妹,也就是如今吾皇的姑姑,君瑶长公主。”
秋明月手指颤了颤,凤倾璃忽然抓紧了她的手。她回过头看他,他却低着头,手指微紧,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又挣扎矛盾觉得说什么都显苍白无力。索性手指微松,更显沉默。
对面,凤倾玥眼神复杂隐隐透着几分决然的冷意。
“我西戎皇室历来出美人,陛下想必也是知道的。传至四代,尤其以这君瑶长公主为最。生得粉雕玉润玉雪可爱,很是漂亮,出生之时便五彩祥云笼罩。历帝龙心大悦,招来钦天监询问。答曰,乃祥瑞之兆。后来又遇高僧曰,此女天命非凡,然而阴气太过,必须早早为公主定下一门婚事,且不得养于红尘,否则必活不过半百之龄。帝君心中惶惑,问之解祸之法?高僧说,必定自幼入道观修行于十二岁方能解此劫。”
殿内无人说话,都静静听着。
国师喝了口酒,又道:“于是成帝便将长公主送到长青山凌波道观修行,十二年后原本派人去接长公主回宫。然而帝君派人前去之时才发现,原来长公主早就在六年前离开凌波道观,这六年在道观修行的,不过是自小随长公主入道观修行的贴身小宫女。”
有人发出轻微的惊呼声。
端木清此时疑惑道:“国师,我怎么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祖姑姑?”
国师淡淡道:“长公主生不平常,又有预言警世,其失踪乃大事,成帝震怒。又闻道观师太云,长公主天资聪慧,不贪红尘,唯独对那天命星象情有独钟。不过五六岁之龄便能拆字化劫,观星算命。若能得高人指点,日后必定飞升成仙,与天同寿。成帝震惊,然而又想起长公主出生之时上天预警,心中也信了七八分。然而又想起昔日高僧所言,须得在道观中修行十二年方可保得平安。然而这才不过六载,岂非误了日期,寿命终折?”
“那后来呢?”
孝仁帝忍不住问道。
古人对这些神乎其神的事情尤为关注,又听国师说得字字真切,不由得就信了几分,想要知道后面的事。
国师又长叹一声,“成帝派人满天下的寻找,然而或许是上天注定,也或许是君瑶长公主太过聪明,算无遗漏,硬是躲过了皇室的寻找。成帝日日思女心切,忧思过度,身子一日不如一日。放出告示若谁能寻得长公主,必封王拜爵以谢之。或许是天命垂怜,也或许是长公主非无情之人。在成帝临终之际,终于想方设法传了消息到成帝手上。只说自己当年金蝉脱壳,实乃迫不得已。因不愿被婚约桎梏一己之身,又不愿老父为难,因此才离家出走。如今已然身于红尘,嫁得如意郎君,望父莫念。成帝看罢老泪纵横,不过月余便撒手人寰。”
她缓缓抬头,面具下的眸子神光琉璃,让人看了突生恍惚之感。
“那时本座刚做国师不过几月,德蒙成帝看重,托本座一定要找到君瑶长公主。后先皇继位,然先皇体弱多病,西戎国事渐多,大多过于本座之手,本座便无暇他顾。后来先帝薨,本座要扶持皇子登基,脱不开身。直到我皇登基,朝政渐稳,本座便离开西戎,开始寻找长公主。”
“国师可是找到了?”
这次开口的却是太后。
“皇天不负有心人锕。”国师似乎在笑,“十多年前,本座终于找到了长公主,然而彼时长公主有夫有女一家和睦,又想起曾经自身有一门婚事,如果随本座回西戎,又该置夫君于何地?又如何面对那未婚人?于是本座便独自离去,将此事回禀了吾皇圣上。圣上虽思妹心切,也不愿再让长公主为难,此事便作罢。”
“此后国师便在没有见到君瑶长公主了吗?”
孝仁帝又问。
“那倒不是。”
国师摇摇头,道:“大约七年前吧,本座练功准备闭关,却突然想起昔日找到长公主之时,她说自己当初私自出道观,违了自然祖法,折了寿命,会在四十五岁的时候寿终正寝。那一年,正好是最后一年。我便放下琐事,再次去寻她。却不想已经晚了一步,长公主已然逝世七日。”
她语气怅然萧索,多有想到故人离世之时的悲怆和怀念。
满殿再次寂静,也似被她忽然散发出的悲凉气氛感染,竟然忘记了追问后事。
秋明月抿着唇,死死的看着国师。这个女人从不说废话,她到底想要说什么?七年前,四十五岁…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外祖母也是四十五岁逝世。那段记忆虽然有些模糊,但是隐隐却也记得,外祖母逝世前的那些日子,眉目安详,并未有任何留恋或者悲戚之色。
可是…外祖母不是因为父亲抛弃母亲另娶她人而气病的吗?怎么会…
她想起那日从江南回来的时候在马车上同凤倾璃说过的话,外祖母乃一奇女子,可为何在出嫁前默默无闻?又想起那日红萼回来交给她的那个盒子,上面记载的内容。那些,永远无法于这个世人接受的奇异真相。
观星算命…
那么,是否也能看破灵魂与宿命?
甚至,跨度时空?
突然觉得心头发冷。来到这个世界三年,无论面临顺境还是逆境,从未有一刻如此时那般惊骇莫名。
或者,有很多事情,从前她一直隐隐怀疑却又下意识排斥的那些隐秘的真相,此刻正在被一双神秘的手掀开薄薄的面纱,揭露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秘辛。
或者,她的穿越,并非偶然。
否则,燕居为何会偏偏在她穿越那一天找到她呢?
如果她的外祖母真的是那个所谓的君瑶长公主,那么…那么母亲和自己岂非也是西戎皇室血脉之一?不,就算是,也只是偏支。
可是隐隐的,她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有更大的阴谋,正在慢慢向她靠近。
寂静中,忽听得有人开口了,却是轩辕逸。
“国师方才说君瑶长公主已然出嫁,且有后代。那么,她的后代呢?国师不曾关注么?”
国师看了他一眼,又收回目光。不知道是不是错觉,秋明月总觉得她收回目光的时候看了自己一眼,那一眼,极其复杂深邃。
“长公主已然远离西戎,况且嫁夫随夫,她也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再因生分而起风波,便就这样留在了夫家。”
后面这一句,语气尤其漠然甚至是冷淡,让人听了就再没有兴趣关注后面的内容。也因此,再没有人询问。
国师却又忽然看向秋明月,“长公主过世多年,本座这些年也大多闭关修行或者游离天下,渐渐忘却了此事。方才见到世子妃,这才想起这一桩事。倒是劳陛下和诸位听本座啰嗦这么久,失敬失敬。”
她说罢又执酒杯,向上方的孝仁帝瑶瑶一敬,而后仰头一饮而下。
“算起来,按世子妃的年龄,大约和长公主孙辈相仿了。”
这最后一句说得颇为诡异啊。
许多人知道沈氏是从外室转为妾而后又升为平妻,但是却对不知其母虞氏。本来这事听听也就罢了,然而这国师又特意强调了秋明月与君瑶长公主相似,又提起她的年龄,这不得不引人深思。
很多人都不由得看向秋明月还有沈氏,以及沈老太爷。沈氏有些茫然,根本没察觉到这件事和自己的母亲有什么关系。然而沈老太爷却在国师的诉说中脸色逐渐变了,眼神也越发的深沉。
正待此时,国师又开口了。
“实不相瞒,其实本座这次除了奉我皇之命来为大昭太后贺寿以外,另有一事,便是来寻君瑶长公主后代。”
秋明月心中一惊,却又听那国师怅惘道:“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长公主长于民间,但好歹是我皇室公主。她的后人也好歹是我西戎皇室偏支一脉。我皇这一代子嗣不佳,多为夭折。到得晚年,君上思及民间还有侄女儿和侄孙女,有心想要接回皇宫厚待之。如果后代子孙已有婚配,那至少也得予以皇室封号嘉奖才是。”
凤倾璃猛然抬头,眼神冷冽而深沉。
这一次,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人人不语。
上方的太后却突然开口了,“那么国师可曾找到君瑶长公主的后人?”
“说来惭愧。”
国师的语气有几分歉然,“十多年前本座寻得长公主时她不愿跟本座回西戎,那时正逢我朝皇后被人构陷难产又传出诞下狸猫之秽言,皇朝兵变,本座不得不急急赶回西戎,也没太记清楚长公主彼时落于谁家。况且本座遇到长公主的时候,长公主正带着侍女于佛寺前为女祈福。”
她长叹一声,“本座走得及,只隐隐记得长公主身边的侍女说她是千里迢迢而来,具体住址倒是忘记询问。只是记得,那是大昭境内。”
秋明月脸色又变了,想起那日凤倾璃对她说起西戎十多年前的宫变。听燕居说起来,时间倒是吻合。那么——
“大约是天意吧。”国师似乎苦笑了一声,“七年前本座再去寻长公主之时,在途中得知她逝世的消息,本座本想寻得她的子孙后代接回皇宫。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我西戎朝中再起风波,本座不得不回去。这一来二去,倒是耽搁了。后来本座也派人打听过——”
她似突然想起了什么,面具背后的目光直直看向秋明月。几分震惊几分心思又几分不确定的犹疑。
“世子妃方才说令外祖母出自何处?”
秋明月心中再次咯噔一声。那边沈氏却开口了,“家母乃扬州人士,姓虞。”
沈老太爷似乎想要阻止,然而随后想到什么,又闭口不言。
到这个时候,即便再蠢再笨的人,也察觉到此事有异。
“扬州?”
国师惊坐而起,将身边的端木清都吓了一跳。
“国师,您怎么了?”
国师却慢慢恢复了冷静,却是看向沈氏。
“夫人可否回答本座几个问题?”
沈氏此事也意识到什么,慎重的点点头。
“国师但说无妨。”
“令尊出生日期是否为辛卯年庚戌月?”
沈氏一怔,而后点点头。
“是。”
“你是否几年三十有四?”她眼神奇异的亮了亮,又问。
沈氏又点头,“国师如何知晓?”
谁知国师却忽然有些激动得不能自抑,眼神惊愕而狂喜,不断的喃喃自语。
“当年本座寻得长公主之时乃在大昭境地,时日太久本座不曾记得是何地。自我皇托付,本座便让人就当初遇见长公主之地沿途寻找,又画了长公主画像。然而大概时日久了,再加上长公主虽然养于凡间,却也是书香门第大家闺秀,嫌少出门,大抵也没有多少人见过她的模样。直到前不久,本座才知道,原来她这几十年…在扬州。”
铿——
酒杯掉落。
不是秋明月的,也不是沈氏的,却是沈老太爷的。
众人还来不及消化这突如其来的崎岖身世变故,此时都不由得看向了沈老太爷。
“父亲?”
沈氏此时有些回不过神来,母亲不是扬州人士么?可是听这国师说起来,母亲似乎…是西戎的长公主?如今西戎皇帝的姑姑?可是,这怎么可能?
沈老太爷很快就恢复了镇定,从容起身告罪道:“老臣酒后失态,望陛下恕罪。”
孝仁帝此刻听故事正听到关键处,也不计较这点小事,于是挥挥手。
“无妨。”继而又问道:“沈爱卿,本来这是你的家事,朕不便过问。只是方才听国师所言,似乎尊夫人身世有异?”
何止有异。看国师那表情,沈从山那过世的妻子分明就是西戎那个离家出走又天赋异禀的长公主。
沈从山脸色有些黯然,还未开口,忽听得秋明月清雅的声音响了起来。
“国师可否有君瑶长公主的画像?”
“萱萱——”
凤倾璃侧眸看她,眼神中隐隐有担忧和惶惑。
秋明月却微微一笑,“事关外祖母,我左右也得查清楚不是?”
她抬头看向国师,心底已然明白了这个女人想做什么。既然逃不掉,何不勇敢面对?
“实不相瞒,外祖母正好过世于七年前。”
满座哗然。
孝仁帝看向沈从山,目光有些奇异。
“沈爱卿,看来尊夫人出身非凡啊。”
沈从山苦笑连连。
西戎国师却一抬手,身后一名黑衣卫双手奉上一副画卷。
“此画乃本座十余年前按长公主长相所绘。”她手指一动,画卷绽开,绝色少妇跃然纸上。她站在青石路旁,背后佛寺隐隐,青石铺就的阶梯两旁山花开遍,却不及那女子唇边一丝笑意嫣然,倾国倾城。却有着几分熟悉。仔细一看,秋明月和沈氏都与这画中女子极为相似。甚至,更为出众一些。
沈氏惊坐而起,“这——”
秋明月却闭了闭眼,到这个时候,她反倒是镇定了。
“外祖母过世七年,不过我幼年记忆之中,外祖母与国师手中画像女子一般无二。”
她抬头,不看众人各异的眼神,却是浅浅一笑。她这一笑,刚好和那画中的君瑶公主唇边笑意吻合。
“这么说,外祖母就是国师口中西戎君瑶长公主?”
“正是。”
国师似乎极其激动,“我主让本座寻找长公主后人,历时多年,终于得偿所愿,如今——”
秋明月却微微笑了起来,“方才都是国师一个人在讲故事,我等对贵国皇室机密不甚了解,也不知其原委之故。此事又涉及此身,故而尚且有几个疑问,不知国师可否解答?”
她说得委婉,但是众人都听得出她的言外之意。不外乎就是国师一面之词,让人难以置信。不过想来也是,方才都是这个西戎国师一个人在那儿讲关于这个传奇的君瑶长公主。由于那个长公主的出生以及事迹确实太过奇幻,以至于所有人都不知不觉的被她牵着鼻子走。然而此刻经秋明月这么一说,好似确实太过诡异了些。况且连这个西戎的五公主都不知晓皇室曾有这么个长公主,谁能知道她说的是真是假?
这样想着,每个人看向国师的目光都多了几分探究和敌意。这个国师诡异得很,如果此事真的是她故意捏造而成,又是在此番盛宴之上,大昭与轩辕商议和亲之时。他们可没忘记,方才轩辕的小公主可是当面向镇南王世子求婚来着,却被这个国师一言打断。
大昭和轩辕修好,于此事朝中不稳的西戎来说,确为祸患。那么西戎国师在此时打断,其心可昭。
孝仁帝脸色也变了,目光有些沉。
秋明月打定了自己的主意,知道燕居这次八成是冲着自己来的。她可不能由着这个女人继续为所欲为。不管外祖母身世为何,反正这个女人不安好心,绝对不能让她称心如意。
凤倾璃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松了口气的同时却也有隐隐的忧虑。抬头,与对面的凤倾玥交换了个眼神,而后对方沉默的点点头,已然达成了某种决定。
国师显然也意识到了什么,似乎有些生气,轻哼了一声。
“世子妃难不成以为本座在说谎?”她声音提高,越发尖锐不辨男女。
“敝国长公主出生天降祥瑞,乃我皇家大事,当年成帝还命史官将其记入史册。本座何须妄言欺世?世子妃此言未免以小人之心毒君子之腹了些。枉你还是我朝长公主后代,本座寻你多年,却遭你如此猜忌,实在让本座寒心。”
“国师别生气。”
轩辕逸却在此时笑着开口了,“世子妃自小长于扬州,其母和外祖母也都是扬州人士。国师突然说她是西戎皇室偏支后裔,她一时之间无法接受也是情理之中。”他忽然话音一转,道:“莫说世子妃,其实本皇子也尚且有一疑问,不知国师是否相告?”
国师一拂袖,冷冷的坐了下来。
轩辕逸也不在意她的冷漠,问道:“方才国师提及有高僧为君瑶长公主批命一说,后长公主又确在半百之龄前过世。如果此言为真,想必那高僧也是个世外高人。不知国师可否告知其下落?待陛下寻来,证明其确有通天之能,那么大抵国师方才所言便也就十有八九是真的了,世子妃也不会再怀疑了。如此不动干戈且能证明国师之言非虚,岂非皆大欢喜?”
他言语温和,彬彬有礼,且字字恳切真诚,又有理有据,大昭的官员一听也觉得有理。于是就有人开口了,这回说话的却是秋大老爷。
“轩辕皇子说得有道理,还请国师告之高僧名号。此事涉及拙荆与小女,本官不得不调查清楚。”
他在此时开口倒是合情合理,毕竟国师所说确实关于他的妻女,自然要问个清清楚楚才行。
国师闻言倒是不气了,反倒笑了笑。
“也对,尔等对我西戎历史不明,也怪本座太过急躁了些。”顿了顿,声音里笑意似乎更浓了几分。“说起来这位高僧想必在大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尤其是荣亲王世子。”
众人又将目光落到凤倾璃身上,想着秋明月还是他的妻子。这事怎么又牵扯到他身上来了?
凤倾璃面色沉静,淡淡道:“国师想说什么?”
“本座想说的是。”她目光缓缓自众人面上划过,随后又轻飘飘的落下几个字。
“那位高僧,就是如今正在宝华寺闭关闻名天下几百年的——忘尘大师。”
哗——
满座震惊。
忘尘是谁?要是在大昭境内,问随便一个街头乞丐,或许他们不知道大昭皇帝的名字,却绝对不会不知道忘尘。闻名天下几百年且有半仙之称的忘尘大师,在所有人心目中已经趋近于神话般的存在。如果是他说的话,没人会质疑。因为于神灵而言,任何的怀疑都是对神灵的侮辱。
所以,如果这个人是忘尘,只要是忘尘说出来西戎确有这个长公主一事,便是孝仁帝,也不得不相信。
秋明月了然的吐出一口气,果然如此。凤倾璃是忘尘的徒弟,自然是比常人更加熟悉忘尘。只不过这件事没多少人知道,但是此刻也没人去追究在此阶段的这样一件‘小事’。
“陛下如果不信,可以招忘尘大师一问便知。”国师不看众人脸色,淡淡道:“届时陛下就知道本座之言是否属实。”
孝仁帝皱眉,眼中也隐隐有些凝重,却还是斟酌着道:“忘尘大师此刻在闭关,只怕无法为国师作证。”
“无妨。”国师却笑了,“说起来本座与忘尘大师也算是忘年之交,待寿宴过后,本座亲自去一趟宝华寺请出忘尘大师就是。届时,世子妃若有疑问,自可相问。”
“此事容后在查也可。”秋明月从容而笑,“不过本世子妃如今有几个疑问,国师若能解了,那么事实真相如何大抵也能辩得几分。”
众人不明白她此话何意,国师想了想,点头:“你说。”
秋明月低头深思了一会儿,抬头问:“依国师所言,应该与我外祖母是同辈中人。晚辈斗胆,敢问国师高龄几何?”
众人诧异,国师的年龄跟那长公主又有什么关系?不过奇怪归奇怪。他们对这个性别不详名字不详年龄不详的国师的确有几分好奇,此时若能得知国师几分来历,也不错。
孝仁帝显然也是这样想的,于是也不开口,等着国师解答。连看秋明月不顺眼处处想要找茬的端木清此刻也闭口不言。老实说,她也对国师的一切很感兴趣。国师太神秘了,神秘得让人害怕,觉得国师不是平常人。然而国师的一切却又没有人敢询问查访一二,也查不到。如果能借着这个机会得知一二,也不错。
凤倾璃却微微笑了笑,心中的担忧忽然便散了几分。她这是在用另外一种方式的反抗呢,倒是难为她了,选着这样层层递进却又合情合理不易让人察觉纰漏的法子来。
国师眯了眯眼,“世子妃问这个做什么?”
“国师别误会,本世子妃只是好奇而已。”秋明月笑得端庄而优雅,身子坐得笔直眉眼又略显几分慵懒之态,层层灯光洒下来,让她整个人如沐浴在金辉之下,伴着唇边的笑,美得有些令人不敢逼视。
“国师既然称外祖母为故人,那么想必年纪也不小了。世人只知国师来历成谜,不知其所有,故而本世子妃心中疑惑,才有此一问,还望国师不吝解答。”
国师看了她半晌,才道:“本座这些年大多闭关,也太久没人问过本座的年纪,这许多年,连本座自己都快忘记了。”她似有些怅然,“只是当年成帝聘本座为西戎国师之时,本座才大好年华。历经三载帝王,先帝在位不过寥寥几年,当今圣上在位已然二十余年。这样算起来,本座如今也年过半百之余了。”
她看向秋明月,“如此回答,世子妃可满意?”
秋明月含笑点头,忽然又问:“国师似乎擅长丹青?”
众人又是诧异,这又是什么问题?不过听她这么一问,众人这才发现,方才国师拿出来那幅画所描绘的女子果真是栩栩如生。这等画工,世所罕见啊。某些精通此道的,不由得眼露赞赏。
凤倾璃眼睛一亮,已然知道秋明月的目的,她这是想要拆穿这位国师的身份。高兴之余,却也有隐隐的担忧。
国师眼神变了,上座的太后脸色也变了。死死的盯着国师,眼神里隐隐有杀气。
到底是见过世面的,国师很快恢复了镇定。
“谈不上精通,不过闲来之时随意所作,等不得大雅之堂。”她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