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当家by络缨1231-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啊,仲秋啊,你别吓唬你爹了,快上来暖暖。”方氏一边说一边伸手来拉仲秋。

“娘,你认为这样的好事,以我奶那性子,怎么会给咱们家,我老姑的年纪不是正好吗?为啥不给我老姑说?偏偏要说给我姐呢?怎么说,我姐今年才十岁啊,我老姑都十四了。”

方氏被仲秋这么一说,也有些迟疑了,看了一眼王兴文道:“孩子他爹,仲秋说的也在理啊。要不你明天打听打听去?”

王兴文也是疼孩子的,仲秋说的在理。便点了头:“我明天去城里打听打听,看看是怎么回事。”

仲秋见他们都答应了要去打听,这才放下了心。转身上炕,子汐也跟着跳上炕去,凑到他三姐的身边不吭声了。

家里人一时间都沉默起来,各人还做着各人手里的活儿,只是,都有些心不在焉的。

没一会儿,就听到王秋月在门外喊:“大哥,咱娘让你去上房,快点。”

王兴文应了一声,站了起来。

仲秋忙跳下地,一把拉住王兴文道:“爹,我跟你去。”

王兴文看了一眼小闺女点了点头,两个人一齐走了出去。

王秋月看了一眼跟着不该身后的仲秋,冲着王兴文道:“大哥,咱娘就让你一个人去。”

“仲秋?”王兴文看了自家闺女一眼。

“不嘛,我就要跟着爹在一起。”仲秋撒起了娇,抱着王兴文的胳膊不撒手。

王兴文也不是个傻的,知道小闺女心里想的。便冲着王秋月道:“让仲秋跟着吧,她今天粘我呢。”说着,抱起仲秋就往上房去了。

仲秋被王兴文抱在怀里,趴在王兴文的肩膀上,正好看到王秋月跟在后面拉下的脸。

仲秋心想,看来上房的几口人都商量好了,这是要拿她大姐做礼物送人啊。要说这里没猫腻,她死都不信。


第8章 人小鬼大


高氏坐在炕上,老爷子不在,大概又出去拣粪去了。

仲秋的眼珠子转了转,扒在王兴文的怀里,老实地猫着。

王兴文进了东屋,向着高氏道:“娘,你叫我啥事?”

高氏盯了一眼趴在王兴文怀里的仲秋,想着今天仲秋对她的挑衅,心里的气不打一处来。很想狠狠地发落一把仲秋,可是想想马上要说的事,便耷拉下眼皮道:“我找你有事,你带着孩子崽子来干啥?”

“娘,仲秋还没好呢,有些粘人。”王兴文憨憨地说。

“好了好了,别说了。”高氏有些不耐烦地冲着王兴文道,“刚才你二娘来了,来给大丫头说门亲。我应下了。”

王兴文一愣,这说亲怎么也得问过他们这当父母的吧,虽然现在还没有分家,一切金钱的事都是高氏说了算 。可是,这大丫头的亲事,还得他们两口子说了算吧。

“娘,探春才十一岁,说亲还早呢。”王兴文也不傻,这时候也不敢反驳,惹怒高氏。

“十一岁小?十一岁有的都已经嫁出去了。”高氏撇了撇嘴。

十一岁是有嫁出去的,可那都是家里穷的揭不开锅的人家。把姑娘说出去,少几个嚼头是说,还能有几个聘礼钱养活家里的老小。

“娘,那家人是哪儿的,咱熟悉不?”王兴文问。他感到怀里小丫头的小手紧紧地抓着他胸前的衣襟,小脑袋就贴在他的脖子处。

“这还有不是好的,要不是好的。你二娘能说给咱?”高氏瞪了一眼王兴文。

“娘,好歹是我的大闺女,我咋也得知道孩子将来要嫁到哪儿吧。”王兴文呵呵地傻笑着问。

仲秋心里暗竖起一根大姆指,这老爹不傻啊。

“你二娘说了,是县里的大户,周大户家的小儿子,今年十五岁。这看见上相当,只不过,人家想早些娶个媳妇进门。因为春上人家那小公子要考秀才,所以,才会这么早地想娶一个。若不是你二娘认得那县里的媒婆子,这样的好事,怎么会落到咱家里。”

王兴文刚要说话,怀里的仲秋便搂着王兴文,在他耳边小声地道:“和我娘商量一下。”

王兴文怔了一下,道:“娘,这说样可是大事,我回头和孩子她娘商量一下,哪天去县里打听打听,看看这周大户家的……”

“打听个啥?你信不过谁啊?啊!你二娘你还信不过,你想把大丫头嫁个什么样的人啊,人家周大户那是县里的大户人家,能够看得上咱们家已经是烧高香了。你还想咋?”高氏拍着炕大声地叫了起来。

王兴文缩了缩脖子,等到高氏叫嚷完了才问道:“娘,不是我信不过二娘,而是,这即是周大户那么好的一个儿子,咋就想着在咱们这个小村子寻媳妇呢?咋也得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吧。”

高氏一愣,没想到自己这个平时傻憨傻憨的大儿子,今天竟然问出这么有条理的话来,还真让她吃了一惊。

“找咱咋的了?咱家哪样差。”高氏撇撇嘴,道,“还不是人家知道咱们你三弟是个读书的,所以,才打算在咱们家找个媳妇。你还当大丫头哪里好了?”

王兴文让高氏说得低下了头,这个理由倒是说得地过去。只是,闺女要是真的嫁到县里的话,他们想看的时候,可就要走的路多了。再说,大户人家的规矩也重,王兴文还真怕自己的闺女受欺负。

“娘,探春是大脚呢。”王兴文不大喜欢这门亲,他一直想给自家的三个闺女找能干的,不想找太有钱的大户。人家能瞧上他们这样的土棒子吗?

何况,人家大户人家里的媳妇,可都是小脚呢。自家的两个闺女都是从小就跟着大人干活,哪里有钱给缠小脚啊。

“大脚人家也不嫌,只说过了门要做管家的,所以,这跑跑的事少不了。自然小脚就不成了。”高氏抿了抿嘴接着又道,“人家说过了,小公子以后可是要考学的,若是当了官,这媳妇是要跟着任上的。”

王兴文没词儿了,垂了头不说话了。

“小姑,你十四岁了,比我姐大呢,是吧。”仲秋看老爹说不出话来,转了身,靠着王兴文直盯着王秋月问。

王秋月狠狠地瞪了一眼仲秋,高氏和吴氏说的话,她怎么会没听到 。自然知道这里的事情,见仲秋又出来搞破坏,当下就黑了脸。

“你小孩子家家的插啥话,这里有你啥事啊。”

“老姑是小脚。”仲秋对着手指,一副孩童顽皮的样子,呵呵地笑着说。

“娘,这事我回去和孩子他娘说说看,明天给你消息。”王兴文说着,立即转身,就往外走。

“大哥,咱娘的话你也不听了?”王秋月惦记着那一百两银子,若是有了这银子,她也可以再添些好衣服和好首饰了。

“老姑,应该先给你说亲,我姐是小辈儿。”仲秋趴在王兴文的肩头,看着王秋月那一脸的气急败坏地样子,呵呵地笑着说。

王秋月气得狠狠地瞪着仲秋,却不敢上前打。只得回头冲着高氏跺脚道:“娘,你看我大哥。”

高氏也很生气,但高氏也知道。孙女的亲事她可以提,但是却不能作主,毕竟人家的父母都在。只是抿紧了唇,死死地盯着那个趴在大儿子肩头上的小女孩儿运气。

这小崽子现在越来越敢和她顶嘴了,等这件事了了。她一定好好地让大儿子打她一顿不可。

父女两个从上房回到屋子里,仲秋跳下王兴文的怀里。冲着方氏噼里叭啦地把事情说了一遍,然后MS天真地问:“娘,那周公子那么好,为啥我奶不说给我老姑呢?”

方氏疑惑地看着王兴文:“他爹,你咋说?”

“我说探春的年纪小,想再留几年。”王兴文坐到炕沿上,看着方氏,“孩子她娘,咱家不攀那高枝儿,大户人家的儿媳妇不是那么好做的。你咋想?”

一边的探春听到是给她说亲,脸早红了。躲到了一边,绣帕子去了。只是耳朵一直竖着,仔细地听着爹娘的话。

“不管如何,总是要打听一下那户人家如何。”方氏有些吱唔地道,“别人说亲,我倒也不怕啥。只是二娘这个人,我总觉得不放心。要不,你明天去县里看看,打听一下,这周家如何?”

“也好,明天我去给爹说一声,去县里看看。顺便到镇上把编的这些筐子卖了。”王兴文说罢,便下了炕,继续坐在地上编筐子。

仲秋好奇地趴着炕沿看着王兴文问道:“爹,筐子卖了钱,给我买好吃的吧。”

王兴文呵呵一笑,道:“好,给我小闺女买好吃的。”

“也给娘买件首饰吧,娘一件首饰都没有。”仲秋心想,小孩子吃的东西,一两文就打发了。这让无法知道,王兴文卖的钱是上交到高氏还是自家留着做小金库。

“这……”王兴文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炕头的方氏,垂下头来。

方氏笑着看了一眼兴致勃勃的小闺女,道:“这筐子卖了钱,是要给你奶的,你三叔明年春天就要上县里考试去了,家里可要准备钱呢。”

“那一只筐子卖多少钱?”仲秋不理方氏,问王兴文。

“咱们在镇上卖,一只卖好了,能卖八文。卖不好,一般也就是七文。”

“那要是上县里卖呢?”

“这个没卖过,县里啥东西都贵。卖东西听说还要占地钱呢,咱们哪有那些钱啊。”王兴文看着小闺女,耐心地解释道。

“爹,那你给我编几个小筐子好不好?装花儿的那样好看的小筐子好不好?”仲秋坐起身来,盯着王兴文。暗想:既然费了这么大的戏编的筐子卖了钱也不给自家花,那还编它做什么?

“等爹把这个由了口的。”王兴文对孩子的要求,一般都是要满足的。不过是一个小筐子,也就是两刻钟的事。他可不知道,他这一答应,足足编了好几个,天都大黑了,才被仲秋允许上了炕。根本就没想过,今天他少编了两个筐子呢。

仲秋看着王兴文给她编的那个小巧精致的小筐子,一个小小的提手,就像那世精品店里卖着装水果或者花草的那种礼品蓝。这要是再弄些而布艺花草往上一装饰,说不定也会卖一些钱的。那她不也有钱了?

“爹,明天我也要跟你去县里。”仲秋扒着已经钻进被子里的王兴文,一脸的兴奋。

“老远的,你去干啥,看冻着你。你病还没好呢。”王兴文把仲秋一把抱起来,塞进了方氏的被窝。一边把小儿子子汐捞过来,搂到了怀里。

子汐眨着大眼睛,看着仲秋,今天的三姐有些奇怪,胆子好大啊!饭桌上不但得了肉吃,还得了鸡蛋羹呢。若是天天三姐都这样的话,他和娘及两个姐姐不是都能吃饱饭了吗?

“我要去,我要去。”仲秋趴在枕头上,不依地扯着王兴文的袖子叫,一边抹眼睛。

“他爹,要不你就带着仲秋去一趟吧。”方氏看不得小闺女哭,忙道。

“他娘,这天多冷啊,看再病了。”王兴文也舍不得自家闺女哭啊,可是要再病了,他不是更心疼。

这次小闺女可是从鬼门关转一圈回来的,他可不敢再大意了。

“我和爹去县里有事的,不是去玩儿。”仲秋抹了把脸,坐了起来。

一边的方氏急忙起来,把仲秋搂到怀里,然后用被子把两个人围住:“仲秋啊,听你爹的啊。”

仲秋小嘴一撇,看了一眼王兴文认真地道:“爹不带我去也行,我会在后面慢慢地跟着。”

王兴文有些傻傻地看着小闺女,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隔蔓的另一边,二姐半夏笑嘻嘻地道:“小妹说出来,还真做得出来。爹,你就应了小妹吧,你又不是不知道,咱家小妹老倔了。”

隔在另一边的子滨也从帷蔓后探出了个脑袋来,笑着问仲秋:“小妹,你干啥一定要和爹去县里,就相吃好吃的?咱爹卖了钱,是不能花的。”

“我要去,我要自己赚钱。”仲秋握着小拳头,挥了挥。

“就那几只小筐子?”半夏露出来的脑袋疑惑地指着地上放着的几个小筐子问仲秋。

“那当然。”仲秋很是不服气地道。

“他爹,明天你多穿些,带她去吧。若是她真跟着……”方氏愁得用力拍了一下笑嘻嘻的仲秋,无奈地道。

王兴文想了想,便道:“那也好,你明天把那个兜子找出来,我兜着她去就是了。”王兴文呵呵笑着,摸了摸自家小闺女那黄黄的头发,满脸的怜惜,“我闺女赚钱都干啥呀?”

“给爹打酒,给娘买首饰,给哥读书,给姐攒嫁妆,给小弟买好吃的。”仲秋一副小孩子的样子,掰着手指一样一样,口齿清晰地说着。

一家子人都探着脑袋看仲秋耍宝,笑嘻嘻的,一屋子的欢乐气氛。

“你都给我们买了好东西,那给自己买什么呀?”半夏笑着问。

仲秋暗自撇嘴:逗小孩子呢?

“我要买田,做地方。”

“哈哈,哈哈!”一家子都被仲秋逗得哈哈大笑。

半夏更是有些夸张地拍着枕头,不顾形象地笑着:“哈哈,小地主婆。咱们家的仲秋以后要当地主婆了。”

“是地方,不是地主婆。”仲秋很是恨恨地瞪了一眼半夏:她是地主婆,不是嫁给地主的地主婆好不好?

“好,我们仲秋以后是地主。好了,都睡吧,明天不是要出门吗?”

最后方氏说了一句话,把大家都安抚进了被子里,仲秋也老实地缩到了方氏的怀里,安稳地睡着了。

明天,她还要去进行她的发财大计呢。


第9章 这钱赚得


次日早起,因为要赶着去县城打听消息,王兴文一家早早说起来了。方氏也不用人说,自然是去正房做饭。

老爷子是闲不住的人,现在也起来了,准备收拾一下就去拣粪。看到方氏这么就过来做饭有些诧异就问:“他大嫂,今天这么早?”

“爹,孩子他爹要去镇上把筐子卖了。”方氏没敢说去县城的事,要是让高氏听了,这事肯定成不了。

“噢。”老爷子问了一声便不再说话了,坐在炕沿上抽烟。

高氏已经穿好了衣服,冲着外屋忙碌的方氏道:“给兴文贴两张玉米饼子让他带着路上吃。”

方氏应了一声,便利落地和面做锅贴。玉米面在她们王家也不算是细粮,其实她们天天吃都是可以的。就是这高氏总是在收了粮食之后卖掉多一部分,其余剩下的,都是要靠家里的孩子们挖出野菜,或者农闲的时候,家里的男人出去做短工赚些钱来补余粮。为的就是省两个钱供老三读书。

一个农家,一年下来。以十口之家算,有三十两也就能吃得饱了,好是谈不上的。但若是供一个读书的人,那没有几十两银子是下不来函。

别的都好说,束修也不贵。一个月一两银子,可书和笔墨纸砚的都是要花钱的。其中尤以纸和书是最贵,也是必须要常买的。

老王家的王兴斌每年光在读书上花的钱就可以达到七八十两,这里还不能算高氏不时地给王文斌开小灶,吃好的穿好的。时不时的还要请同窗去游玩的钱,一年好不好的也得百八十两。对于一个中等的农家来说,还是满可以应付的。

方氏手快,天刚亮,饭就已经做好了。

王兴文也不跟大家一起吃,匆匆地拿了三个饼子塞到怀里,又接过方氏递过来的咸菜干儿,往口袋里一装,回头把十几个筐子都绑好,挑了起来,就往外走。

仲秋早就起来了,由着大姐二姐把她包得和粽子似的。

站在自家东厢房的门口,等着自己的老爹出来,好一起上路。

筐子不沉,可是真的很占地方。仲秋皱着小眉头看着那前后一堆的筐子,再看看她娘手里拿着的那个背兜,认命在叹气。

王兴文来到自家小闺女跟前,从方氏手里把背兜拿过来,系在身上,抱起小闺女就要往怀里放。

“老大,你上个镇,带她干啥?”正房里门口,正看着王兴文出门的高氏,面带不悦地问道。

今天老大要挑筐去卖,自然钱是要交上来的。对于能给她钱的儿子,她一向是和颜悦色的。

“娘,仲秋想出去看看,我带她去镇上走走。”王兴文嘴里说着,手下也没有停。因为小闺女的小手再圈着他的脖子,让他想放手都不成。

“不行,带着一个小丫头片子去,你还咋卖东西?”高氏不干了,这丫头若是去了,这卖筐子的钱是不是还要拿出一两文来人这丫头买好吃的?不行,绝对的不行。这钱是她的,一文都不能从她的手指缝里滑走。

“娘,不耽误事情的。”王兴文微有些不高兴。他昨天晚上都答应小闺女了,自己一个男子汉怎么可以失信与自己的小闺女呢。

“那也不行,你去镇上是干正事去了,你带着个小孩崽子算干啥的?”高氏冷声地冲着东厢房门口站着的方氏骂道,“是不是又是你这个败家的娘们教的,让她去干啥?好吃懒做的,这次花了我那么多的钱,这筐子卖了的钱一文都不行你动,都给我如实地拿回来。”

“奶,我不要吃的,就跟爹去看看。”仲秋乖巧地冲着高氏道,转眼看到老爷子也出来,便道,“奶,我还可以帮爹看着呢。”

看到老爷子出来,高氏收了声,恨恨地瞪着仲秋。这小丫头从病了就和她不对付,也不知道随了谁了。不过,既然她去了不要吃的,那自己还省一顿午饭,高氏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了。想想过两天他二奶就可以把消息送过来,老三这次考秀才就成考上,那她可就是秀才的娘了。

以后儿子当了官儿,那她就是当家的太太了。

看到高氏终于收了口,仲秋催着她爹快走。迟则生变啊,谁知道这个不定性的老太婆再出什么么娥子啊。

父女两个挑着筐子,一路说笑着往镇上去了。仲秋看着那两摞筐子,真想把它们都收进自己的空间里啊。虽然自己很废材地不知道那空间都能干什么,可是放东西还是能的。

没看见那空间里还被她放进了一只她家最完整好看的碗吗?就因为这只碗,她那位极品奶奶还大骂了三个时辰呢。

原来仲秋也想偷偷拿出来还回去的,可是听着高氏骂得那般的难听,仲秋一来气,不还了。反正也没有人知道是她拿了,搜也搜不到。就当是自己的精神损失费好了。

仲秋不知道,她的第一桶金可就是这只不起眼的碗呢。

镇上还真不小,两边都是卖东西的小摊子。

王兴文背着仲秋一路走来,找了一个摆地摊的地方,把筐子都弄了下来。然后把仲秋解下来,看看小闺女红润的脸,这才放心地笑了。

“爹,这筐子多少钱一只?”仲秋扫了一眼市场的大概。卖筐子的不多,算她们家也就两家,这十几只筐子也好卖。

“七文钱一只。”王兴文自己的手艺不错,编的又结实又大方。

仲秋点头,七文钱一只,十七只筐子如果都卖了,就是一百一十九文。自己爹每天晚上都要编到入夜的近三更的时候,而且,自家的油灯的油还是要自己家自己出。这筐子可以上交,可是要把这油钱扣出来。不然的话,以后就不让她爹再编筐卖了。

两个人站了一会儿,有打听的,但是买的人还真少。老半天了,才卖出去三只,看看时间,仲秋觉得,若是再这样下去,只怕她们去县城的时间就没有了。

“卖筐子了,又结实又大能从她看的筐子,谁买谁合适啦了。用脚都踹不坏的筐子啦。”清亮亮的童音,突然就在这小市场里响了起来。

来逛的人都把目光顺着声音投了过去,一个可爱的小女娃正扯着小嗓子在一堆快要把她埋起来的筐子里边上站着,大大的笑容正喊着起劲。

有需要的,自然也就过来看看。仲秋用自己那甜甜的小嘴,一通说。还别说,原来每只七文钱的筐子,竟然让她卖出了九文钱,而且,每个人买了筐子的人都觉得自己拿着的筐子是最结实的。

王兴文一边呆呆地站着看自家小闺女在那儿承担着本该他的责任,不过是多半个时辰,十几只筐子终于都卖完了。

仲秋小心地把钱拿出来,数了一百一九枚放到了王兴文手里,剩下的二十八文钱却被自己丢到了空间里。扬着一张笑容满面的小脸看着一脸诧异的王兴文道:“这是卖筐的钱,剩下的是我的钱。”

王兴文看着已经被收起来的钱,有些疑惑地问道:“仲秋,这钱是要给你奶奶的。咱不好落下了。”

仲秋一脸的不屑道:“刚才爹不是说筐子一共能卖一百一十九文吗?现在爹爹手里的钱不对吗?”

仲秋一点也不知道,她现在才五岁半,怎么会算数。而王兴文也暂时忘记了这个茬儿,他只担心这钱如果不全交上去的话,高氏一顿大闹是肯定少不了的。

“奶知道咱们卖了多少钱吗?咱家这筐子卖了九文钱,那是我劳动所得。爹爹不能要我的钱,爹爹只要把应该卖的钱给我奶就成了。”仲秋看着王兴文一副纠结的样子,慢慢地道,“爹,我娘和我们从来都没有吃过好吃的。而且,大姐马上就要说亲了,可嫁妆还没有呢。嫁妆少了,就会被人家欺负的。”

王兴文不纠结了,是啊。大闺女都说亲了,若是嫁妆少的话,在婆家肯定是会被欺负的。而他的娘什么样的性子,他知道的非常清楚,让她给探春些嫁妆,只怕很难。自己和方氏手里几乎真就没有什么钱来给探春办嫁妆的。

“那好吧,这剩下的钱就给你吧。”王兴文把钱好生地收好,这才抱起小闺女,拿起扁担,“咱们进县城了,你若是饿了,爹这里有饼子。”

仲秋快乐地点着小脑袋,这钱她攒下了。二十多文不多,可是若是买些小布头什么的,肯定可以的。回去把那些小筐子好好地做做,过年了也可以卖一些钱啊。

收了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