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妇的奋斗史by馨菲韵影-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4章 准备
一夜无话,到得第二天早上,林石夫妻两人生物钟很及时的报响。林石利落的穿戴好,出门帮二丫打来了洗脸水。二丫看着林石端来的水,微微愣了一下,到嘴边的谢谢被一口唾沫狠狠的咽了下去,撩起清水先在脸上轻轻地拍打几下,接着在用水清洁脸颊,没有漱口的东西,看来今天得偷空出门看看附近有没有柳树,到时候折几枝回来漱口用,简单的梳了一个单鬟髻,用一支没有经过任何雕琢的木钗绾着,穿上了昨天的那件半旧衣服,还算清秀的面容稍微打扮还是能够见人的。
“今天认过亲了,明天我和你一块上集市上置办点东西,家里以前就我和爹,现在你是家里的当家女人,缺什么你看着办,银钱就放在床下的小瓦罐里。”林石看着刚刚梳洗好的媳妇,半旧的衣衫虽然还算干净衬托不了她的魅力,但是简单利落的装扮还是让他有点点心动,颜色比娇花,鲜嫩的似乎能掐出水来。一时想起昨天大伯娘说的事情,他就跟二丫先交代着。
“嗯,好的。”二丫对家里的情况不很了解,只有等下看看了。
两人梳洗完,就一块到了灶房,二丫做饭,林石熟练的烧着火。
二丫看到厨房里还有一碗剩菜,里边零星有点肉块,想来是邻里送过后剩下来的。案板架下边放着几棵白菜和几根萝卜,边上小半缸高粱面,灶台上的陶罐里多半罐黄米,其他的以后慢慢再看。挽起袖口,二丫先把灶上的锅用清水刷洗了下,前锅里放进清水后锅里热着窝窝头,那边林石已经再点火了。等水热的时间,二丫抓了一大把黄米放在碗里用水洗了两遍,放在一边待水开了下锅用,然后用小木勺舀了几勺子的高粱面在另外的碗里用凉水搅拌均匀,等成稀糊糊状了放在一边让它跟空气接触,使面里的疙瘩自动分开,这样做出来的面汤光滑而顺溜,还很香甜。接着就把地上的白菜拿了一棵小的,用刀子从中间剖开一分为二,取其中的一半切成细丝,准备做个酸辣白菜。二丫快速扫视了一圈厨房,在灶台的角落里找到了几个落满灰尘的辣椒,其他调料都不见。
“嗯,三哥,家里平时炒菜用什么?”二丫迟疑了一下喊出了一声“三哥”,感觉还好,入乡随俗嘛。
“啊,哦,案板右边的小瓦罐里是油,墙上挂着的竹筒有醋、盐,屋外的菜地里埋有葱,其它的就没有了,等明天可以再置办点,这次进山打到的猎物还算丰富。”林石刚开始也被二丫的称呼弄懵了,不过很快一种有心底升起来的满足感就涨满了心,不错的称呼,不错的媳妇。在灶火里攒了一把柴,林石就出门去拔了几棵带冻冰渣的葱进来了。
“好,我先看看。”二丫看着冒起白烟的锅台,准备掀起锅盖,林石已经快了一步掀开了,透过重重的白烟,看到锅中滚烫的大水泡,二丫把碗里的米顺着锅沿儿倒了进去,接着把锅盖错着盖着以防溢锅。她把找到的辣椒洗净切成细丝,把葱择洗干净,这些都放在案板边上等会炒菜的时候使用。
等清香的黄米味传来时,锅里的米已经煮开了。二丫掀开锅盖,用木勺子从锅底往上快速搅动着锅里的粥,接着就把放置多时的面糊糊倒进锅里,并用木勺快速由锅底画着圆圈,防止面糊粘底起糊了就不好喝了,把碗里的面糊冲干净,继续搅动感觉差不多了就停下来,继续盖上锅盖知道白烟起,锅里汤由中间向两边滚着,高粱粥就算是做好了。家里的条件看起来也不是很好,二丫做的米粥,米不是很多,做出来的汤也不是很稠,不过看着很鲜亮,至少比只有清亮的米要好多了,而且这样也不费多少东西,就是费事了些。林石看着二丫在灶间忙活着,感觉二丫就像是艺术家,在自己的舞台上挥洒激情,一时间灶房里烟雾缭绕,烟囱里冒出来的烟气在清晨的山上成了一幅独特的风景画。
锅里的粥做好了,二丫用一个稍大的盆盛了出来。她快速倒水洗锅,在锅里舀了一小勺黑黄的猪油,刚放进锅里一股油腥味就冲进了鼻子,等油冒起了黑烟,她把葱辣椒先放进去爆香,接着就把白菜放了进去快速的用筷子翻炒着(因为没有找着铲子,后来才知道这里没有这东西),一时间白菜的清香在有点刺鼻油渣味中显现了出来,快出锅时淋了点醋,把酸辣白菜装盘。二丫接着趁着热锅把昨晚剩下来的那碗剩菜放在锅里热了热,自己吃不吃是回事,不热的话怎么着也是不会过日子不是。热好剩菜,二丫顺手就在锅里填了两瓢凉水,林石那边也早没有在攒进柴火,夫妻俩成亲后的第一顿饭就这么合作做好了。林石去堂屋的侧间看看林老爹起床没有,二丫则把饭菜窝窝头等端到了堂屋的饭桌上。
“爹,你昨晚休息还好吧?”简单的收拾下厨房,二丫端着饭盆走进堂屋时林老爹已经坐在了饭桌前,礼貌的询问了一声,对于这里的习俗二丫一直无法理解,如果按照前世的习惯一声“你起来了?”绝对会很震撼的,想象就比较可乐。
“呵呵,好好,赶紧过来坐下吃饭,咱们家里没有这么多的规矩,都是庄户人家。”林老爹对于这个年纪稚嫩的儿媳还算满意,他本身也是比较随和的人,也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可讲。
“嗯,好,爹,你和三哥先吃着,我去去就来。”二丫感动的眼泪瞬间掉了下来,她赶紧转身,掩饰掉自己的失态。这就是温暖吧,前世从小孤儿院长大,冷漠而坚强的勉力长大,工作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一直保持着清醒、孤寂的心性,穿越了李家三口人的肆意压榨……前世今生的种种,无论成功失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的感情充沛、感觉真实,至少我感到了心的波动,至少眼泪还可以流淌,至少获得了点点的温情。擦掉眼泪,二丫端起灶台上的盘子,走进了堂屋。
“二丫,赶紧过来吃饭。”林老爹指指自己左手边放着汤碗的位置说着。
“媳妇,快来吃饭。”林石看着走到房门口脚步似乎顿了一下的媳妇,随着林老爹的话加了一句。
“好,这就来。”二丫放下盘子,坐在位子上端起碗吃了起来。
“这白菜炒的不错,以后家里的事就交给你,外边有我跟石头看着,这家里现在是不怎么好以后会过的很好的。”林老爹乐呵呵的说着,石头娶亲的大事一解决,他的心情那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一定会很好的。”二丫坚定的说着,只要林石能跟自己平淡的过好日子,的确能好过的。
饭桌上,林老爹不时和二丫说着话,林石也会偶尔说上两句,气氛还算不错。饭后,二丫麻利的收拾了饭桌,碗盘洗刷好,又把灶间里边重新整理清洗了一遍。林石则是在院子里的杂物间里收拾着什么。闲下来的二丫才有空了解家里的基本情况,家里一共四间茅草房,一间堂屋代客兼吃饭用,堂屋东边连着的侧间是林老爹的居室,堂屋西边就是林石和二丫居住的房间,他们房间隔壁就是一间杂物间。厨房在茅草房前方大约5米处,一条寸宽的碎石路从厨房连接到堂屋,茅草屋前是用碎石铺的一条一米左右宽十来米长的通道。厨房对面的空地上是一块菜地,面积还算不小。整个房子建在山腰平地靠近山路的一侧,没有什么遮挡,房子背面就是山上,整个环境还不错,至少不缺清新空气。
“丫头,你先在家里歇着,爹一会会去山脚下根叔家里转转,我进山打点猎物,中午的时候大哥他们会过来。”林石拿着破损的弓箭看着左右转悠的媳妇跟她大声说着。
“山里,哦,那个,我能不能去山上转转,我不乱跑,我可以看看有什么有用的东西没有。”这个季节,打猎也是靠运气,什么野果都是很难找到,二丫知道自己这样说不太合理,可是这个家真的是不太好过啊,比起李家还是稍微差点,看来娶自己过来已经拼尽了全力。
“山里这时候也没有什么可捡拾的,如果你去也可以,但是一定不能乱跑,听到没?”林石看着一脸雀跃的媳妇,不忍拒绝到,最后还不忘摆出自己一贯的冷脸试图吓唬她。
“嗯,好,一定不乱跑。”二丫转身就去找早上刚刚发现的放在厨房案板下的小竹篮,顺手把灶间的空布袋也放进了篮子。
跟林老爹打过招呼后,两人就一块上山了。林石走在前面,二丫跟他保持两米的距离。林石眼睛锐利的扫视着周边的环境,今年雨水普遍偏少,林子里到处可以看见枯黄的树叶和干枯的树枝,踏上去在寂静的树林里格外响脆,他们居住的这座山离林家村最近,而且比较低矮,危险的动物几乎没有,他才放心让丫头跟着。二丫紧跟着林石,同时不时看看周围的树丛或者是干枯的树木希望可以找到一些没有被捡拾的菌菇,一路下来收获不大。
“三哥,你看,那枯树上是什么?”大约一个时辰后,二丫累得气喘吁吁,突然在低头间看见差不多十米处的枯树上密密麻麻的一层黑黑的干瘪的壳状物。
“那是枯树上长得‘枯片片’,刚长出来来很大一片,现在被晒干了,那不能吃的。”林石感觉很奇怪,这些是一般孩子都知道的,怎么丫头看到还这么惊奇?
“三哥,那是木耳,可以做菜做汤的!赶紧摘。”二丫从来没有这么高兴,尤其是在这里这么久没有见过肉星的日子啊,木耳可是营养价值很高的干菜啊。
“什么木耳?丫头,真的能吃吗?一直没有人吃啊。”林石看着陷入疯狂采摘中的丫头,一脸不可理解,不过还是双手快速的采摘着所谓的木耳。
接着,林石打了两只野鸡和一只兔子。他们又在其他地方发现了几根带着木耳的枯树,还在树丛下发现了差不多两斤多的干蘑菇。林石无语的背着布袋里的木耳,二丫的竹篮里则放着哪些蘑菇。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两人赶紧往家返。回到家里,林石把野鸡和兔子拿着到溪边宰杀清洗。二丫抓了一把干木耳放在陶盆里泡发,然后挑拣起捡回来的干蘑菇,把有毒的先捡出来,接着把损坏的、不齐整的挑出来准备一会做菜用,至于好的就先放起来,等明天上集市上看看有没有人要。
“三哥,你看做个干蘑菇煎鸡块、一个炖鸡、一盆酸辣白菜、一盘油炝萝卜丝,再贴点锅贴,行不?”林石洗好野物,二丫接过就进了灶间。两只野鸡,她准备一只做成干蘑菇煎鸡块,一只做成炖鸡;野兔的话就用来红烧。如果家里三个人吃的话,肯定绰绰有余,可是加上一会过来的大大小小十来口,那就是一人一口也紧巴,不行把家里的白菜做盆酸辣白菜,那几个萝卜就做一盘油炝萝卜丝,再贴一锅高粱面锅贴。这样算下来还是比较丰富的。
“我看行,这些你看着弄,都是家里人。”林石说这些话的时候也有些干巴巴,毕竟家里什么条件,他也是知道的,也真是难为丫头了,看来自己还得再进次老林了。
“嗯,好,那就这么办,毕竟都是亲戚,咱有什么条件就提供什么条件吧。”二丫一脸自信的说着,尽管这些简陋的物什不能发挥自己的厨艺,但是想起来也算是自己来这里正儿八经的宴客,可不能丢了人,尤其是在婆家人面前。
二丫进入灶房开始先准备着,一只野鸡要先剁成鸡块腌制上,一只要炖上,兔肉也要切好腌上,菜的话要先洗好切好,等客人来了只管开火煮就可以了,灶房里一时奏起了双重协奏曲,门外的林石从门口看着在灶房里转来转去的身影,幸福的感觉萦绕于心。
第5章 见面
邻近午时,林家大哥林山二哥林海以及林石的姐姐林惠娘都拖家带口的到来了。
“二丫,需要我给你打下手吧。”惠娘比较热情,话还没说完就坐在了厨房里的小竹凳上开始帮着剥起葱蒜来。
“姐姐,你怎么不在堂屋里做一会,饭菜也准备的差不多了,只要开火煮就好了。爹和三哥从一早上就开始盼着敏姐儿他们。”二丫看着手脚麻利帮着做事的姐姐说着,对于这个便宜姐姐印象还是不错的。
“爹,就是这样的人,老了倒是稀罕起孩子了,你和石头也抓紧生个娃娃,这样爹爹忙不过来就不惦记他们了。”惠娘打趣的说着,对于这样年纪的弟媳她知道自家爹还有得等了。
“姐姐,我还小,三哥也说可以等两年。”二丫假装害羞的说着,内心里一片激荡,前世活了三十一岁没有交过男朋友,最终横死街头,想想怀里抱着香嫩可爱的孩子,感觉一定很不错。
“你这两年好好养养身体,生孩子对女人来说可是大事情。”惠娘一副过来人的表情说着,难得弟媳是个脾气好的,愿意听自己说这些,看来这媳妇没娶错。
一时间,姑嫂间边做饭边聊着村内村外的八卦,二丫内心里也是感慨十分,到哪里女人间从来都不缺少话题。
堂屋里,林老爹、老大林山老二林海老三林石,惠娘的丈夫仝梦得围坐在饭桌前说着今年的农事,以及各自听来的关于外边的事情。
说的比较多的是惠娘丈夫仝梦得,这个在镇里大酒店打过几年杂现在在州县间独自跑着买卖的年轻人,说起外边的事情头头是道,语气中不自觉的带着一种优越性。林家老爹不时问一问记忆中的事物是否有变化,不时简短的插入一些自己当年的事情,听着女婿的回答他会感慨一下时光的变迁、人事物非,脸上多也有怀念之色。老大老二从小到大长在山野对于外边了解的比较少,听起来反倒没有多少能接得上话语,对于自己了解的农事的话题反倒是如数家珍。老三林石则从头沉默到底。
大儿媳周氏和二儿媳王氏则坐在靠门边的凳子上小声说着什么,顺便看顾着几个跑来跑去的孩子。几个男人声音大了,周氏会抬头看看这边,透过挡着的视线看看自家的男人;王氏则会皱皱眉头,当仝梦得说到州县里的一些事情的时候,她也会侧着耳朵听着,尤其是说到一些稀奇物件的时候更是一脸的羡慕。
林山家的两个儿子文哥儿和武哥儿正是淘气的时候,四五岁的孩子,跑来跑去,骑着竹竿如小炸弹一样冲撞着,大将军样挥舞着自己的活力。惠娘家的敏姐儿则是安静了许多,三岁许的年纪,看起来就很安静了,她远远的跟着文哥儿和武哥儿后边,他们跑快了她也稍稍加快自己的小脚步也不出声,他们快冲撞到自己的时候会避开些,如果没有避开被碰倒了也不哭,自己慢慢站起来继续跟着跑,倒是好性子。
没有让堂屋里的人多等,二丫先把炖的差不多的野鸡汤装在汤盆里端上,接着把早就腌制入味儿的野鸡肉拌了点面粉用中火在锅里煎了起来,兔子肉则做了个红烧,调味料虽然有限但是从惠娘晶亮的眼睛中可以看出来总体还是不错的。一汤两肉菜做好,二丫和惠娘一块将它们和碗筷摆上,让堂屋的一众人先吃着。
堂屋里的几个男人赶紧摆好了桌子和凳子,各家的孩子也知机的钻在几家大人的怀里准备吃饭。等桌子上的人都有了碗筷,开始吃饭了,二丫赶紧转回灶房把准备好的两个蔬菜炒好,顺便在空着的前锅里做上米粥。等这两个上来的时候,前边的已经吃了一多半了。二丫看看林石,好像知道二丫会看过去一样林石瞬间也抬起了头,林石向二丫点了点头,二丫就知道该把一直做好炕在后锅里的锅贴端上来了,同时不忘再填把火。
香甜干脆的高粱面锅贴端上来了,清香阵阵,吃饭的人不由自主的伸出了手,就连敏姐儿手里都紧紧攥了一个,看来锅贴很受欢迎。
一顿饭,相比来真的不算丰盛,可是对于家庭条件都相当的各家来说,这些还是很不错的,至少肉菜都有三个。白菜酸辣可口,萝卜炝锅的火候也很好,素菜量很足,大人肉菜没吃饱的几口素菜就着两个锅贴就吃的饱饱的,再喝一碗米粥或者是盆里的鸡汤,这顿饭就算是吃的满足了。
林老爹满脸满眼里都是满意,对于这次全家聚会的满意,对于兄弟几个和睦在一起的满意,更是对从头到尾没上桌的儿媳妇的满意。人老了,不求儿女多大造化,只求儿孙和乐,家庭和睦。
几家人也是各有心思,老大想着过完年趁着空闲再多开几亩荒地,老二想着赶紧趁着年还没过完进镇上找点活干,仝梦得更是想着再多挣点钱准备在县里买所院子将来也是县城里的人了。林石则想着小媳妇的厨艺不错,明天可以买点肉让媳妇多做点,今天都没怎么吃好。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一个小小的饭桌,有着不一样的人生的世界。
林家的人,二丫在吃饭的时候就已经认了大半,剩下的就是猜着就认全了,对于自己两世超烂的记性,她还是偷偷地多看看各人加深下印象,对于她这种行径林石脸上冷了几冷。
对于二丫,林家的人也算是正式认可了。林家老大老二没有什么心思,对于农家人来说,娶个媳妇相当是找个做饭洗衣服生小孩的婆娘,只要会过日子就行了,在他们看来二丫还算是会过日子的,就是有点大手脚了,稍后还得私下向弟弟教授点驭妻经验。周氏和王氏,心里就多少有点平衡了,聘礼高有什么用,没有嫁妆不还是穷三儿;做的饭也不咋滴,煮的野鸡毛都没拔净还煮柴了肉都;长的就更不咋滴了,一脸黄花菜样,一看就是没福气的,哪像咱该肉的肉,她那一阵风不吹跑了吗?文哥儿、武哥儿和敏姐儿则满意了,小姐姐,哦,是小婶婶(小妗妗)做的饭真好吃,有一二三是吧三种肉菜,比过年还多,以后可以多来这里转转——看爷爷(姥爷)顺便蹭饭,看来都是往小吃饭的方向发展啊。
无论怎样,林家的见面会,就这样算是圆满的结束了。吃完饭,林家兄弟姐妹和林老爹又聊了一个多时辰,各家才陆续离开。下午,林石进山打了点柴火,二丫则跟在后边捡点小树枝,比较幸运的是还挖到了四五株茎块药材。林石说是量少不好卖,二丫的认识是有总比没有强。
回到家里,林石把砍来的柴火堆在房后的两根横木做成的简易架子上晾晒着,又把晒干的柴火抱到灶房的柴堆上。二丫则把捡拾到的药材和上午捡到的蘑菇木耳用筛子装了分类摊晒在厨房对面的菜地上。二丫在林家的生活也算是正式的开始了。
第6章 赶集
第二天早上卯时初,林石夫妻俩就收拾着起床了。二丫洗漱好,简单的收拾好屋子,就抓紧时间做早饭;林石先去屋子北边的小溪边打水,来回三趟很快就把大水缸灌进了水,然后就准备去集市上准备带的东西,除了几样先前存在家的几只风干兔(这里的风干兔,只是简单的把兔子宰洗干净放在太阳下暴晒,然后就放在屋子里通风阴凉处贮存)也没有什么要带的,想了想他又把家里的大布袋装在了竹筐下,以防不时之需嘛。
早饭,二丫做的很简单,在后锅里下米做粥。她用前锅做主食煎饼,高粱面糊和的稠一点再醒一会,然后把锅烧热,用木勺子把面糊绕着锅沿倒了一圈,用竹片由外向里摊开面糊,厚薄适中,看着慢慢可以揭起来时把饼片翻过来稍微烙一下,就赶紧出锅,做好的煎饼要趁热吃。二丫高粱面摊了一摞煎饼,想着一会上集市还要带点,就多做了点,只是带时候吃的时候没有趁热吃香脆。烙好煎饼,二丫腌了点白菜,家里没有准备咸菜,这几棵白菜还真不够吃啊,看来还是得准备点做咸菜或者酱菜。
简单的早餐吃得林家父子俩很是满足,家里有个女人就是不一样,至少热灶热锅热饭还是可以保证的。林老爹昨天已经知道小两口要到镇上去,自己也没有什么事情做就不去了,只是嘱咐两人看着什么该置办就置办早去早回。
吃完饭,收拾好灶房,天已经不早了,两人出门时差不多卯时中了。因为不是大集,赶集的不是很多,一路上村子里去的牛车几乎没有踪影,更何况有林石这个名声在外的人在呢?小两口没有商量的前后脚向着镇上进发。
冬日的早晨,正月的时光,年前大多家里已经做了准备,林石家里如果不是为了娶自己也不会弄的这么紧迫,不过还有点银钱能够支撑几日。家里的财权是在林石手中,自从分家跟林石住在一块林老爹就聪明的没有插手银钱上的事,父子俩也就形成了不成文的规定,用到银子的话林石也会提前给准备好。小夫妻住的屋子里放的钱罐里,二丫临出门时看了看,只有一个碎银疙瘩大约有一两和五百多文的铜板,她问过林石需要买的东西后从里边取了三百文,到时不够用了就少买点东西。想起空瘪瘪的钱罐,二丫和林石各自在心里深深的叹了口气,都感到了赚钱的紧迫性。
这里的镇子叫淮水镇,县城则是临茂县。二丫来到这里后还没有见识过古代正宗的集市,对于淮水镇更是多了几分期待。一路走来,零星有几个赶集的人,黄土路在冬天的寒风中不断扬起大片尘土,甚至还打着卷,梳洗整齐的发丝被风肆意的吹着,冷冽的寒风透心冷,不过走的路多了反而热了起来。二丫艰难地在寒风中行走着,俩人带的东西都在林石的背篓里,她一身空空,可是心里还是很想拉着前面高大身影的衣襟,可是想想这里的习俗最终没有出口,尽管俩人是事实上的婚姻关系,可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