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异能兴农家-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人来找梁晓乐看事(灵异方面的),梁晓乐也不卖弄,总是让来人仔细叙述事情经过。在来人叙述的过程中,她脑海里如同过电影一样,还原着事情的过程。虽然只是个表面现象,却能把比较简单的事件说个八、九不离十。

(对这一现象,梁晓乐也觉得奇怪,只好把这归类于自己的“异术”。)

梁晓乐一时名气大振起来,四外村里的人也都赶过来找她。

宏远爹娘见女儿如此有神通,心里也很高兴,便商量着给她安个神位,也就是设坛。因为乡间的神职人员(神婆、神汉)都设坛供奉神家。

梁晓乐却不同意。说:“神在我心中,心诚则灵,设什么坛呀!”

宏远娘说:“人家都这样。给你师傅设个神位,既显得对你师傅尊重,来人看着也正规。”

一句话提醒了梁晓乐:对呀,既然自己干上了这一行这样子是有必要做的。不然的话,势必引起人们的猜疑和说道。随大流,不挨揍!人家怎么样,自己也就怎么样好了。

再说了,既然生活在这个时空里,多了解一些这个时空的风俗民情,对自己也有好处。与人说道起来,最起码不说外行话。

梁晓乐冲宏远娘点点头,说:“爹娘看着怎么好,就怎么办吧!”

“那好明天让你爹向刁半仙打听打听,看哪里的神妈儿妈儿能办得了这事?!”

“啊,还得请神妈儿妈儿呀?自己安个神位不就得了?!”梁晓乐少见多怪地惊呼道。

宏远娘笑笑,说:“这事可不是这么简单,据说刁半仙都安不了。得请神力大的。问问刁半仙就知道了。”

梁晓乐撇了撇嘴,没再说什么。心里却默默地说:“问吧!问吧!反正是做样子,闹得越大了,自己看的戏也就越多。”

第二天,宏远爹果然问了来:原来在这方圆百十里内,只有两个人能办得了这事一个是廖家庄的廖老太婆,一个窦吴村的石六儿。廖老太婆是个很贪财的人,找她给安神位钱少了不行。而石六儿则是个脾气古怪的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她已经好久没出马了,能请动她的可能性不大。

宏远娘说:“就请廖老太太吧。这是心诚则灵的事,花钱也是应该的。”

“娘,不管请谁,你千万不要给人家说我拜过师傅。”梁晓乐嘱咐道。

“这又是为什么呢?”宏远娘惊奇地问:“你拜师傅是名正言顺的,多少人都羡慕你有什么可隐瞒的?!”

“你想啊我的师傅肯定比他们的神大,他们要是知道了还敢给我来设坛呀?!”

宏远娘想想也是,便答应了梁晓乐的要求坐着车去请廖老太太了。

梁晓乐没有跟着去。她趁身边没有人的时候,闪身进了空间。那晚用“阴酒弱盐柳叶法”泡制的柳叶还有不少。空间具有保险性能,无论放多长时间,都不会失效、变质。

而她用一次此法,只能保持六个时辰(十二个小时),时间已过,就看不见鬼魂了。不过可以连续使用。也就是说,只要她十二个小时用一次,就可保持一整天开着“天眼”。

梁晓乐拿起三片泡过的柳,贴在眉心一片,用两片各擦了擦眼。她听说神力高强的神妈儿妈儿身边都有阴子(行内的叫法,通常这种东西大众的叫法是式神,就是一种平常人肉眼看不见的精灵。巫婆神汉用方术收在身边,用以驱使。),阴子是虚影,平常人看不到。但如果打开“天眼”就不同了。

中午的时候,廖老太太来剿家里。

梁晓乐用眼一扫,只见她长着一副男人相,嘴里还叼着个大烟袋,一看就不是个善茬。再看她的身后,果然跟着一个影子。看不清面貌,但给人的感觉却有三分邪气。

梁晓乐心里一激灵:看来这是个心术不正的神妈儿妈儿。如果让她给安了神位,就等于欠了她的情。与这种不务正道的人打交道,自己现在还不具备这个实力。最好的办法是敬而远之。

可是,人已经请进家来了,如何是好呢?

梁晓乐想了想,忽然趴在宏远爹的怀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我怕……我怕……”

梁晓乐这一哭,把廖老太太也给哭愣了。她惦着大眼袋问宏远娘:“你说的那个小女孩儿,就是她吧?”

宏远娘点点头,说:“是的,她是我的女儿。”

廖老太太又冲着梁晓乐惦着大烟袋说:“小神童,你怕什么呀?”

“怕你身后的影子。”梁晓乐哭着用手指了一下廖老太太的身

廖老太太闻听一惊:“你……开天眼了?”

梁晓乐装作没听见,在宏远爹的怀里更加大哭起来。边哭边说:“爹,我怕,咱走,咱出去,出去……”

宏远娘见女儿哭的邪性,对宏远爹说:“要不,你先把她领出去,分散分散她的精力。”

“爹,走。”梁晓乐一听宏远娘“下了令”,猛地站起身来,拽着宏远爹的手就往门外跑。

“孩子小,不懂事。”宏远娘很不好意思地对廖老太太说。

“没事。”廖老太太抽了一口大烟袋,吐出一口浓浓的白烟,咧着大嘴说:“这孩子自己开了天眼,神力不小哇。干我们这一行的都知道,给人设坛,对方神力越大,消耗设坛人的修行年数就越多。这孩子自己开了天眼,说明她道行不浅。来时我给你说的那个数,还得翻一番。”

“可以。”宏远娘语气坚定地说:“钱不是问题,多劳您费心。”说着进屋用红布包了十两银子,放在了堂屋里的桌子上。

“那你就把孩子叫回来吧。设坛主人不在是不行的。”廖老太太有些迫不及待地说。

当宏远娘来到梁晓乐身边时,梁晓乐对她说:“这个人身上有邪气,我不让她给设坛。你给她些脚力钱让她走吧。”

宏远娘见女儿行为反常,知道这里面肯定又说道。也没追问,回去对廖老太太说:“今天这孩子也不知怎么了,就是不愿回来。您看,这坛……”

廖老太太听出了宏远娘的话外之音,知道这钱今天挣不了手里了,恶狠狠地说:“你们没有说好请我来干什么?你知道耽误我多少活儿?”

宏远娘陪着笑,从包里拿出二两银子递给廖老太太,说:“这点儿脚力钱你先拿着,等把孩子说转了,我再去叫您。”

廖老太太一看给了二两银子,比安一个普通神位也少不了哪里去。“哼”了一声,赶紧揣在衣兜里。那表情和动作,仿佛慢一些就会被人抢了去一般。

宏远娘忙又吩咐车夫套车,送廖老太太回家。

“咳,也只有去请石六儿出马了。”宏远爹叹了口气,说。

“要不咱带着乐乐去吧,别再请了家来,她又不干了。”宏远娘接受教训地说。

“嗯,也行。明天我亲自套车,拉着你们母女两个去。”

窦吴村离着梁家屯村六十多里路。马车快,一个多时辰也就到了。

在人们的指点下,一家三口很快找到了石六儿的家。

石六儿的家在窦吴村中间位置,临街。围墙墙皮脱落,给人一种颓废的感觉。

大门朝西,是一个用木棍绑的栅栏门。透过木棍缝隙,看到庭院里破破烂烂的,到处都堆放着杂乱的柴禾。东厢房位置的南头有一个大猪圈,有一个蓬头垢面的女人正在猪圈前站着往猪圈里瞧。梁晓乐只能看到她一个侧面,只见她大概四十来岁的年纪,身上衣服破旧。身边放着一只泔水梢,好像是在喂猪。

“喂,请问,这里是石六儿的家吗?”宏远娘站在门外冲那妇女喊道。

“干什么的?”猪圈旁那个蓬头垢面的女人头也不回,不耐烦地问道。声音却很洪亮。

宏远娘恭恭敬敬地说道:“对不起,我们是来找石六儿师傅的(农村里管神婆神汉都叫师傅,特别出类拔萃的叫半仙。)。麻烦你给通报一声。”

正文 第293章 “这坛我安不了!”

“她呀,死了,死了!你们快走吧!”那个女人仍然背对麓他们,没好气地说。

“我们确实有事相求,有劳大姐给叫一下吧!”宏远娘近乎哀求地说。

“不是告诉你们了吗?死了。快走,别再找了。”对方已经近乎大发雷霆了。

梁晓乐忽然发现,这个人的身边也有一个影子,而且是十分和善的那种。便猜想这个人很可能就是石六儿。便拉了宏远娘的手,小声告诉她这个人就是他们要找的人。

宏远娘恍然大悟,对着那女人使了个福礼,动情地说:“师傅高深莫测,真人不露相。

我们特意赶来相求,万望师傅慈悲为怀,为小女儿安个神位。”

石六儿却无动于衷,弯腰拎起泔水梢,然后提着伸进猪圈里,将梢里的猪食倒进里面的猪食槽里。看着猪们狼吞虎咽地抢食,始终也没转过头来看宏远娘他们一眼。

梁晓乐见状心中暗想:这个女人不是受了巨大挫折,就是厌倦了这个工作。既然人家不愿意再出马,何必苦苦相求?于是,便一语双关地大声对宏远娘说:“娘,这个阿姨有难处,我们回吧。求人不如求自己,我把神位安在心里,不就得了。”

石六儿闻听身子猛一怔:这孩子的口音听起来也就八、九岁的年龄,说出的话怎么这么老道?!“把神位安在心里”,这不就是佛家说的“佛在心中坐”吗?

石六儿信神,为神办事。然而她却崇拜观世音菩萨因为她的双胞胎儿子就是在观世音菩萨的庙里拴来的。

生了儿子以后,她去还愿。路上遇见一个老奶奶,问明原因后,老奶奶对她说:观世音菩萨的踪迹遍天下,你不一定非要跑大老远到寺庙中去拜,也不一定要到南海去找。说不定你在街上遇到一个最穷苦、最可怜的人,那个可能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只是你有眼无珠,不认识而已;如果此时你行一些慈悲做一点布施,那便得大利益了。

临了,老奶奶对她说了几句话:“佛在心中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她不懂,认为那是禅机,便向道行比她高的人去求教,那人告诉她:佛家主张顿悟,明心见性这种顿悟不一定要出家修行或打坐参禅,也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顿悟佛法的真谛。

她还是不懂,又问这话是什么意思。那人笑笑说:“说白了,就是佛在心中坐。”

“哦,你是说,只要信奉佛,佛就坐在心里?!”她连问待解释道。

那人笑着点了点头,摆摆手让她走了。

这是她第一次听到、也是唯一一次听到的“佛在心中坐”的说

没想到时隔十几年,她又从一个孩子的口中听到了,虽然不是原话但意思差不多。

看来这个孩子一定不简单!

石六儿心里这么一想,不由回过头来用心望了梁晓乐一眼。这一望不要紧,把她给吓了一大跳:因为她发现梁晓乐身后有一个金色的影子。

“这个顾主怠慢不得。”石六儿心里想着,赶紧走了过来,拉开栅栏门,指着梁晓乐问宏远娘:

“你说的是她?”

“嗯,乐乐,快谢过师傅。”宏远娘说着,把梁晓乐往前一推。

人在屋檐下,就得把头低。梁晓乐没办法也学着宏远娘的样子对着石六儿使了个万福礼,说:“望师傅成全小女子!”

“荷小小年纪,还挺会说话的。”石六儿面上飘出一丝儿亮色口气和软了不少:“屋里去吧。”说着自己径自头里走起来。

石六儿一进屋,也不说让座,自顾自地仔仔细细地洗起手来。梁晓乐一看有门:她这是在净手做上香准备呢!信神的人们在上香前必须把手洗干净,因为引燃铂纸和烧香都要接触到手,手脏神仙会生气

石六儿一边洗,口里还念叨着:“神仙不嫌猪脏,只会嫌人脏。”

堂屋里很杂乱,北面靠东头放着一张小床,上面堆满杂物。屋门东面是灶台,西面放着一个大水缸,水缸北面有个洗脸盆架。此刻石六儿正在用上面的洗脸盆洗手。

宏远爹见屋里没有男性,便蹲在了屋门外的门台儿上。宏远娘则自找座位,半坐半依在小床边沿儿,梁晓乐依偎在她身上。

石六儿洗好手,对宏远娘说:“这屋里吧。”说着一挑西里间屋里的门帘,自己率先走了进去。

西里间屋里倒比堂屋里整洁的多。北面放着一张八仙桌,八仙桌的东西两边各放一把椅桌上有三个神像,梁晓乐只认识中间的是玉皇大帝,神像前面有三个香炉,里面的香灰满满的都溢了出来。

八仙桌前面放着一个圆形的棉布垫,看来是为自己(或者香客)预备磕头用的。

石六儿先点燃了一根蜡烛,然后拆了六根香,用蜡烛引燃。插到最中间的大香炉里,旁边的两个小香炉却分别点燃了十多根插进去。

石六儿一边忙活着一边问宏远娘:孩子几岁了?属什么的?几月几日生日?

宏远娘一一做了回答。

“三月初三,和王母娘娘一天生日啊!真乃大富大贵之人。”石六儿难得的不无奉承地说。

“但求平平安安就好。”宏远娘说:“这孩子机灵,能为大伙儿办点儿事儿,就让她多给大伙儿出点儿力好了。”

石六儿感叹一声,又说:“被神选中就得给神办事。世人只看见风光的一面了,岂不知这里面也有很大的风险。动不动就是性命之忧。孩子这么小,你舍得?”

“她已经走上这条道儿了,我们做大人的也只好听之任之,尽力帮助她了。”

“咳,命呀!”

石六儿一边说手里一边忙着。很快,屋里已经香烟缭绕起来。

石六儿见香烧的差不多了,拿起桌上的一双筷子将蜡烛熄灭,然后坐在了西边的那个座位上,说道:“磕头!”

宏远娘慌忙过去跪在桌子前面的棉垫上。

“不是让你,让她。”石六儿用眼神一看梁晓乐。

梁晓乐这个啊:跪天跪地跪父母,梁晓乐还从来没对着一个神像磕过头呢(可见前世的梁晓乐是一个纯粹的无神论者了)!不过为了把戏演下去,这头还是不磕不行。

梁晓乐望了一眼玉皇大帝慈祥的面容,心道:玉皇大帝是管天庭的神,天神们都对他顶礼膜拜,自己一个小小穿越党,有什么不可?!于是,恭恭敬敬地跪在棉布垫上,对着玉皇大帝的神像磕了三个头。

只见石六儿掐着右手手指,深深地打了个哈欠,闭着双眼说道:“点烟!”

这时,梁晓乐看见一个金色的影子附到了她的身上,“点烟”两个字,却是男腔说出来的。

梁晓乐有些发慌,忙从桌上拿起烟盒,抽出一根烟,递到石六儿嘴里。

吸完烟后,石六儿把烟屁股往地下一扔,又打了个哈欠。梁晓乐看到,那个金色的影子又从她身上分离出来。一眨眼,不见了。

梁晓乐正自疑惑,忽听石六儿说道:“这坛我安不了,你们另请高明吧。”

这句话仿佛是一盆冷水泼在宏远娘身上。她忙过去也跪到棉布垫上,磕头说道:“如果你这里安不了,我们就没处再请师傅了。您发发慈悲,给孩子安上吧!我们大老远的来一趟,也不容易。”

“这不是我发慈悲就能解决的事。走,我们到堂屋里说去。”石六儿说着,自己先起身走了出去。

梁晓乐和宏远娘也相继跟了出来。见石六儿在地上放了个四条腿的小板凳,而她自己则坐在一个树疙瘩砍成的杌墩上。宏远娘便坐在那个小板凳上,梁晓乐依偎在她怀里。宏远爹还是蹲在门外的门台儿

“这孩子前途无量,确实是干这行的料。不是我不给安,是我真安不了。”石六儿口气和软地说:“一般情况下,只要我上了香,请了神,就能看清当事人的前世是什么,今生哪位神仙选中了他(她)。可是,这个孩子很特别,她的前世一片模糊,我根本看不清楚;而今生选中她的神仙也不露面。你说,这坛我能给她设吗?”

“你是说,你必须知道她的师傅,哦,就是选中她的神仙是谁了?”宏远娘问道。

“那当然了?!我不知道选中她的神仙是谁,你如何让我给她设坛,安谁的神位?!”石六儿摊着两手说:“再说,她的前世是什么也很重要。大凡被神仙选中的人,他(她)的前世一定不是平凡之辈,很有可能是神仙托生的。比如龙王、仙姑、仙童什么的,我好视其特性,给它安排相应的道具。”

宏远娘点点头,对梁晓乐说:“乐乐,那你就给这个师傅说说,你的师傅是谁,好吗?”

梁晓乐白了宏远娘一眼,心里埋怨道:不让你提我的师傅,怎么人家一引逗就说出来了?!看来宏远娘性子太直,以后对她说玄幻事还得注意着点。

正文 第294章 石六儿(一)

不过,石六儿的辞也确实让梁晓乐感到害怕:这个石六确实有道行,能请神上身。(.)(本章节狂人)她所的能看清当事人的前世之身,极有可能是真的。要是被她看出自己是个穿越党可就坏了。

谢天谢地,她没有看出来。也没看出自己的异能和空间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像这样的事情,以后必须注意不再发生第二次了!

同时,梁晓乐又很为今天的“鲁莽”感到庆幸:石六儿是个实在人,品德也好,她看不出来又出来算是对了。如果她看不出来再瞎一气,胡乱给安个神位,非乱套不可。心里便对她产生了一丝儿好感。

见宏远娘和石六儿,以及屋门外的宏远爹,都在用期待的眼神看着自己,梁晓乐为难起来:哪里有什么师傅啊?都是自己编造出来的,你们让我谁呀?!灵机一动,对宏远娘:“娘,咱不安了。师傅话我听见了,我办事他看见了,还在家里给他安神位干什么?师傅了,心诚则灵,给不给香火一样给人办事。”

“你能和你的师傅对话吗?”石六儿疑惑地问。

“能呀!”梁晓乐瞪着眼睛,一副天真的样子:“不但听见他话了,还能看见他本人了。白胡子这么长。”梁晓乐着还在自己的胸口比划了一下:“我的轻功都是他教给我的。”

“噢,”石六儿有些失望:“你是你现实中的师傅?!就是生活在人世间的。”

“对呀!你们不是我师傅哩吗?师傅不生活在人世间,还能上哪里去?!”梁晓乐装萌卖乖地撅了掘嘴儿。心里却暗喜:看来这次搪塞过去了。

“哦原来是这样。”石六儿释然地长出了一口气,对宏远娘:“这样,既然孩子到这份上,我看不如随了孩子。坛能设,但可以不请神像。你们回去以后,可以按着我神坛上的样子,买一大两三个香炉。中间放一个大的,旁边放两个的。中间的是主神,东边是莲花香西边是把门香。初一和十五都要上香化纸。中间主神三柱,东边的莲花香十柱以上,是给主神座下的神的,而西边的把门香也是十柱以上,是给三界之内那些有灵性的东西,包括狐仙、怨鬼、蛇灵,算是给他们的过路钱,疏通他们不要挡路。()至于主神是谁,孩子心里有数就行了。这个你们自己回去看着办,我只是给你们提个建议。”

“这……”宏远娘有些摸不着头脑。

“就这样好了。娘。我知道给谁上香咱回去就买香炉去。”梁晓乐赶紧。虽然没看到怎样设坛,心里有点儿的遗憾。一听让她自己买香炉安神位,觉得这样最好了,既能做样子给人看,还不至于乱安神引起麻烦。现在的她已经彻底相信鬼神的存在了。

“买了香炉以后,我再来请你过去给安上,好吗?”宏远娘试探着问石六儿。她总觉得这是石六儿在推脱。

“我就不用去了。你们自己摆上,原委(祷告)原委行了。孩子,你可以代劳,还有以后初一十五的上香化纸。”石六儿对宏远娘。

宏远娘很无奈地点点头从衣兜里拿出二两银子,放在石六儿的面前,:“烦劳了你半天给你撂下个香火钱儿。”

“不要。”石六儿又把银子交还给宏远娘,态度坚决的:“我给人看事看病从来不收银子。”

“一点儿香火钱而已。”宏远娘伸手把银子放到床上的杂物上,又:“我看你日子过得很清苦,添两件衣服。人不能太难为了自己。”

过去人们撂香火钱,大都是几文、几十文,最多也就百十文。今天事没办成,按是不应该撂钱的。看他们不穿金戴银的,出手却这么大方一团疑云布上石六儿的脸庞:

“你们……是哪村的?”石六儿问道。

“梁家屯村。”宏远娘。

“你们是梁家屯的?”石六儿眼睛一亮语气也变得和蔼起来,好奇地问道:“你们那里是不是有个有‘神气儿,的人家?”

宏远娘笑笑:“什么‘神气儿,?全都是以讹传讹。受老天爷爷照顾是真的。所以神仙选中了我的女儿,我便百分之百地支持。这个家里欠神仙们的太多了。”

“原来您就是那个能和老天爷爷沟通的、有‘神气儿,的人啊?!”石六儿着眼睛在宏远娘身上看了半天,沉默了一会儿才:“我怎么看不透这个孩子呢?原来是你的‘神气儿,罩着呢!咳,我这个人啊,平时问事不问人惯了,从来不打听来人的住处。”

“你这是道行高的表现。”宏远娘不失时机地拍了一下马屁。

“没你的道行深!凡是这一行里的人,我都能看出他(她)的修为,你的我就看不出来。”石六儿有些疑惑地又问道:“这我就不明白了,你怎么不自己给孩子安一个神位?还到处求人干什么?”

宏远娘脸上一,:“其实我不懂这个。是偶然间受到老天爷爷的照顾,有事求求老天爷爷而已。这安神位的事不能乱来,所以来求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