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异能兴农家-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保护神”保护的村里却出了被吓死的案件。这让村民们如何想?!让梁晓乐如何接受?!
“怎么会出现被鬼吓死的事件呢?”
梁晓乐在心里一百遍一千遍地问自己。
“乐乐,我去上班去了啊!”宏远娘给梁晓乐打着招呼。
“哎,娘,我再休息一会儿。”梁晓乐在西里间屋里里应道。
一般情况下,梁晓乐出门给人“看事”,回来后都要一个人在屋里安静一会儿。以来用来回忆一下这次“出诊”的过程,有什么不足,有什么经验,好总结出来,该改的改,该发扬光大的发扬光大。再就是为了进出空间方便。因为有些事她得随时请教小玉麒麟。
而在宏远爹娘看来,是女儿还小,体力不支,“看事”又消耗脑力,困乏是一定的了。让她安安静静地休息休息,对身体发育有利。所以,一般情况下不惊动她。
“好的。我给你把大门对上,安心睡一会儿吧!”
宏远娘说着,走了出去。
当梁晓乐听到大门声响后,知道这个家里就她自己了,闪身进了空间,驾着“气泡”飘飞到死者梁龙久家里。
梁龙久就停在他家的堂屋里。还没有入殓(注1),头西脚东地躺在灵箔上,一条蓝色的八仙图案蒙子(盖尸布),从头到脚,盖住了整个尸首。
灵棚设在庳院里·他的三个11'子和六个孙子还有院里的n个叔伯侄子,分跪在灵棚两侧,迎接着前来吊唁的男宾。
女眷则在屋里的灵箔前,分东西两列跪着,迎接来吊唁的女宾。
因为今天刚死,前来吊唁的男、女宾客都很多。
屋里庭院里,到处都是带着孝帽孝带的陪灵人,举哀声此起彼伏。
梁晓乐飘飞到尸体旁,趁人们都没往这边看的空间,驭起一阵微风,悄悄掀起蒙子的一角,看到了梁龙久那张惊恐的脸。
那表情,就好像一个人突然看来了让自己十分震惊、十分害怕的东西,瞬间本能地睁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惊恐的无一名状!
就连经常与鬼魂打交道的梁晓乐,猛一看到这张脸的时候,也吓了一大跳,惊怵的脑袋都大了。
是什么让这个年近七旬的老人如此惊恐呢?
(注1:死者遗体入棺称之为入殓。)
正文 第376章 “借寿”之谣言
难道真像刁半仙说的那样他见到了“鬼?!
鬼虽然千差万别,但基本与本体保持着一致。一看相貌就知道它是什么鬼魂。
能以把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吓成这样,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凶神恶煞呢?
梁晓乐又在屋里屋外到处飘飞着看了看,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便带着满腹孤疑,离开了梁龙久家。
一下午,梁晓乐都心神不宁。
按说,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何况梁龙久已经是六十有九的人了。在这个时空里,“人活七十古来稀”,梁龙久已经是高寿的了。
可梁晓乐就是不能接受,总觉得这里面有什么说道似的。
果然,在傍黑的时候,梁家屯村里传出一条让所有人都感到吃惊的、爆炸性的新闻:
梁龙久是被他母亲——英老太太强行借了寿走了,所以表情如此惊恐。
借寿?!
这只是传说中的故事呀?!怎么会在现实中出现?!而且还是在自己的保护领地里?!
人的寿命怎么能互相转借呢?!
梁晓乐震惊了!给`她一千个智慧,她也想象不到这里去?!
而让梁晓乐更不能接受的是,这个新闻同时伴随着梁龙久的死讯,传进了英老太太的耳朵里。
英老太太大哭了一场。口口声声说:“我都八十多岁了·还借儿子的寿干什么?我生了他,最后又让我害了他,天地难容啊?!是谁给我借的寿?你们再给我还给我儿子,我不要活着,不要我的儿子死……”那悲戚的诉说,让每一个在场的人都落下了眼泪。
哭过诉过之后,英老太太便静静地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晚饭也没吃没喝,水米未沾牙。
梁晓乐望着英老太太憔悴苍老的苍白面色心中暗想:人活得就是个精神头,精神一垮,衰老瞬间而至。真不知道这个老太太还能挺多久?!
忽然想起那次过阴,在阴间火车上听到的关于“吃自”(借寿)的故事。故事中的常老爷子就是听说了自己是因为借了二儿子的寿限,才活到八十多岁的。要活下去,还得借大儿子或者孙子的寿。便不吃不喝,活活把自己饿死了。
如果英老太太也像故事中的常老爷子那样,不吃不喝饿死自己,那岂不是两条人命?
更何况,养老院有子女的老人不少要是那些家中有子女的老人相信了这个传说,养老院里还不乱了套了哇?!
梁晓乐越想越害怕。
然而事态在进一步发展:村里的人们纷纷议论起来:
“听说了吧?是借寿……”
“嗯,借寿有明借,有暗借。明借是自愿的,得举行仪式。暗借则不然,不让人们知道,暗中就把对方的寿命强行借过来。一般都是致对方于死地。并且都是在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进行。暗借又叫‘吃自,——吃自己的人。能‘吃自,的人,必定是命特别硬的。”
“英老太太的命就够硬的八十七了越活bs目年柘”
“自古天下没有不死的父母。哪能八十多岁了还不走(死)?!人要都这样,那天下还不都是老人的天下?!”
“你们不觉得奇怪吗?老人成堆的地方七年不死一个,这里头肯定又说道?!”
“对于老人来说,是福;对于小人儿来说,是祸!”
“就是。我这样说可能不孝,但理儿是这么个理儿:这人啊,到了哪个阶段,你就做哪个阶段的事。到了该走(死)的时候,你就得走(死)。不走(死)就给小人儿添乱了。”
“就是,六十多岁的人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了,还得接济自己八十多岁的老人你说这是受罪还是享福?!”
“受罪也比借寿好。好好的人,说了个没,就没了,比拿个物件还利落。”
“你看着吧,这只要一开了头,还不知出什么乱子呢?”
“本来一顺百顺的看这神坛……闹得?!”
人们的议论声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在梁家屯村的大街小巷流传开来,传进了梁晓乐的耳朵里,也传进了养老院里。
养老院里的老人们被震惊了,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是好。尤其家中有子女的老人,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
梁晓乐却品出了这里面的火药味儿——人们已经将矛头指向神坛——指向了自己。
梁晓乐清楚:很快就会有一场暴风雨降临到养老院,降临到自己的神坛。
不行!说什么也要遏制事态的发展,为自己洗清冤屈。
梁晓乐心中恨恨地想。
可作为一个当事人,又如何遏制幄′?
最关键的是弄清梁龙久的死因!只要不是被“借寿”,这场风波很快就能平息!
可死人嘴里无招兑,又没有其他人在现场,这个死因如何才能弄清楚呢?
救活他,让他自己说出事情的来龙去脉!!!
梁晓乐忽然灵光一闪,一个大胆的想法袭上心头:
对呀!怎么就没想到小玉麒麟呢?!看来自己真得是忙昏了头,在最关键的时候掉了链子。
此时,英老太太屋里坐满了人,宏远娘也在里面。梁晓乐看看这里没有自己要做的事,与宏远娘打了个招呼,一个人走出英老太太的房间。
这是进入空间的最好时机:宏远娘不知道她是回了家,还是到别处串门去了。
“造谣!造谣!全都是造谣!!!”
梁晓乐一见到小玉麒麟,就气呼呼地大声嚷开了。
“我的小主人,又出了什么大事了?惹得你如此发火?”小玉麒麟一脸茫然地望着梁晓乐,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
“我被人造谣污蔑了。”梁晓乐说着,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
“有话慢慢说,有事咱解决。”小玉麒麟说着,从货架子上拿了一方手帕,递给梁晓乐:“你擦擦眼泪,消消气,给我说说,怎么了
梁晓乐接过手帕,擦了擦眼睛。可那眼泪却越擦越多,气得把手帕一扔,趴在沙发上“呜呜”哭起来。
小玉麒麟见状,知道不让她发泄发泄,心里也是憋得难受,便卧在梁晓乐脚下,静静地望着她。
梁晓乐哭了一会儿,觉得心里好受些了,便止住哭泣,哽咽着对小玉麒麟述说了事情的经过。
“这事难办了。”小玉麒麟一副认真的表情:“你不让养老院里的老人死,可他们的家人、子女,总有寿终正寝的时候。只要他们死在老人的前头,就被说成‘借寿,的话,这事还真不好办了。”
“你知道,根本就没有‘借寿,这一说。老人们能活大岁数,还都不是借的你的神力?!可如今全被人们曲解了。我却成了这件事的罪魁祸首。”梁晓乐说着,眼泪又涌了下来:“眼看着英老奶奶不吃不喝,也不敢施救。”
小玉麒麟叹了口气,不无责怪地说:“这个怨谁呢?你要不兴这个心,不逞这个能,哪有这回事?!”
梁晓乐又哭,半天才道:“我还不是想借助空间的财物,借助你的神力,让天下的孤寡老人生活的好一些,寿命长一些。后来,又做了那个‘桃花园,梦,那里的老人几百年了不死不灭,我······我就想在这个时空里创造出这个奇迹,不承想,这才几年呀,就传出了这样的谣言?!”
“把梦变成现实不是不可以,但这是一个艰难的历程,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现一点儿差错,很有可能就会前功尽弃?!”小玉麒麟说:“这次的问题出在了有子女的老人家里。你当初怎么没把好这个关:有子女的老人一律不收,就好了。你总不能保着老人的子孙们也不死不灭吧?”
梁晓乐:“当初是为了照顾我大奶奶。她虽然没儿没女,却有一个过继的儿子。按照农村的规定,过继的也算有儿子。可她这个过继11'子对她们老两口很不好·于是。就开了先例有一个进来了别要来,也不好说了。当初也是为了多要一些土地,养老院里人又还少,也没考虑这么多。
“英老太太是自己闹着要来的。当时她已经八十一岁了,是梁家屯村里现有的唯一活过八十岁的老寿星。前些时候得了一场感冒,差点儿不行,好了以后,说什么也要住进养老院里来。为此,还和她儿子,孙子大闹了一场。
“英老太太早年守寡,膝下就梁龙久这一个儿子。一个人把儿子拉巴大,也吃了很多苦。
“现在梁龙久三个儿子,六个孙子,四个孙女,可谓是儿孙满堂。
“但人多嚼用就大,她家的日子不富裕,住房也很窄巴,为了照顾她,还特意在养老院的入住条款里增加了一条:凡是年龄在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入养老院只需交纳一亩地或者一亩地的钱款,半处宅院免交。
“老太太住进养老院后,还给她家安排了两个人参加工作,宏远爹还拿出钱来资助她的三个孙子出去跑业务,让他们锻炼锻炼。
“很快,梁龙久的日子就好过起来。梁龙久知足的不行。逢人就夸养老院办的好。谁知,偏偏事就出在他家里。”
梁晓乐说到这里,又忍不住落起泪来。
正文 第377章 谣言之分析
小玉麒麟闻听叹了口气说:“人家都说送人玫瑰手余香,,你这是光把花儿送出去了,把刺全留自己手里了。咳,现在哭也晚了,快你说说你的想法吧。”
梁晓乐擦了擦眼泪,哽咽着说:“我的想法很简单:你想方设法把梁龙久救活过来,让他给大伙儿说明事实真相。他活不过来,不开口说话,我身上的黑锅永远也揭不下来?!”
小玉麒麟:“你刚才说,他是被吓死的。”
梁晓乐:“嗯,这是村里的一个神妈儿妈儿断言的。我出门了,回来时已经到了晌午歪,是下午驾着‘气泡,过去看的,没看到任何鬼魂。我不清楚是怎么死的。”
小玉麒麟:“这么说,你与那个刁半仙没有交流?”
梁晓乐摇摇头:“宏远娘不让我插手这件事。是我觉得奇怪,才背着宏远娘偷着去的。
要不是传出‘借寿,的谣言来,我可能不会管这个事。”
小玉麒麟:“你娘,哦,宏远娘为什么不让你插手这件事呢?”
梁晓乐:“还不是考虑街坊关系?!怕我不知好歹,搅人家的局呗!”
小玉麒麟笑笑:“你也有自知之明的时候?”
梁晓乐白了它一眼,也没经过小玉麒麟同意,便把空间缩成“气泡”,边驾着往梁龙久家飘飞,边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自己去看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小玉麒麟也回了梁晓乐一个白眼,说:“先斩后奏!”
“我实在没别的办法,给你说又说不清。只好委屈你了。”梁晓乐撅着嘴说。
空间里没距离,瞬间便到了灵堂里。
此时已是晚饭后,没有来吊唁的了。陪灵的儿孙们有的在里间屋里说话,有的在庭院里与邻居们交谈,灵箔前正好没有人。
“还没有入殓?”小玉麒麟望着灵箔上的尸体说。
“嗯。还没有烧纸儿(注1)呢!”梁晓乐回道。
小玉麒麟:“那最晚什么时候入殓?”
梁晓乐:“明天中午。这里的习俗是烧纸儿后才入殓。”
小玉麒麟兴奋起来:“这样就给我们行了方便了。”
梁晓乐闻听,知道小玉麒麟肯救人了·不由心里一喜,将“气泡”飘飞到灵箔前,用异能驭起一阵微风,掀起蒙子的一角·让小玉麒麟看了看死者的面部表情。
“嗯,确实是看见了恐怖的东西,被吓着了。”小玉麒麟断言说:“要是时间短的话,给他收进去,再吃点儿安魂镇静的符灰儿或者药,就能好。你当时干什么去了?”
梁晓乐白了它一眼,不满地说:“不是给你说过了·我今天上午出门了。回来都错过午饭时儿了。我听宏远娘说,一开始来叫过我,因为我已经走了,才叫的刁半仙。”
小玉麒麟:“既然都叫‘半仙,了,难道她不知道给他收收魂儿?”
梁晓乐:“这个我就不清楚了。咱先说眼前,你能推断出他看见的是什么东西吗?”
小玉麒麟摇摇头:“这个小神还办不到。”
梁晓乐又驾着“气泡”围着梁幺的宅腓飘飞了一圈让‘玉桠麟查看。
“什么也没有。”小玉麒麟仔细看了后,说。
“这里就这样了。咱再到养老院里去。”
梁晓乐又驾着“气泡”·飘飞到养老院英老太太的房间,对小玉麒麟说:“你想办法保住她的生命,然后咱们再采取措施救她的儿子
“现在你救她还不是时候。如果救活了她·救不活她的儿子,更坐实了‘借寿,的谣言。”小玉麒麟说。
“要是把她儿子救活了,而她却死了,也能坐实‘借寿,的谣言。”梁晓乐说:“你想啊,按照谣言的说法,她儿子是被她借了寿才死的。她死了,她儿子又活过来了,岂不是说明‘借寿,没成功?!”
“嗨,还真是的。看来娘儿两个一个也不能死,才能破了那谣言哩。”
“就是。这也是我最发愁·最难办的方面。”
“那我就依着你,先保住她的生命再说。”
小玉麒麟说着,往英老太太的身上吹了一口仙气。
英老太太身子动了一下,依然没有睁开眼睛。
小玉麒麟:“看来,她死的心已经定了。”
梁晓乐:“如果她还是不吃不喝,不会出问题吧?”
小玉麒麟:“问题倒是不大。不过·时间长了,势必引起人们的猜疑。这事还是越快越好。”
梁晓乐点点头,又把“气泡”飘飞到自己屋里。这样,即便宏远爹或宏远娘回来,她也能及时赶出去,或者答应一声,告诉他们自己在家里。
梁晓乐又将“气泡回复成空间的休息室一人一兽都坐在沙发上
梁晓乐:“你快说,如何救老太太的儿子?”
小玉麒麟:“在他家里没有看到鬼魂,肯定是被抓走了或者被送走了。首要的是先找到他的魂魄。不过,我觉得这里面好像不这么简单。”
梁晓乐:“你看出什么来了?”
小玉麒麟:“我发现他家的子女们,并不是很悲哀,表情也很自然。要是家里发生了‘借寿,之说,还不惊慌失措啊?!毕竟他们的父亲岁数大了,要是奶奶能‘借寿,,下一个保不准就能借他们的。心里一定会产生压力。可在他们的面部表情上看不出来。”
梁晓乐:“你的意思是说,这‘借寿,的谣言,是从外面传起来的,他的家人还不知道?!”
小玉麒麟:“我觉得有这种可能。‘借寿,是灵异界里的术语,是冥冥之中的事,一般都是通过命先生算出来,或者香官儿看出来,最先知道的应该是自己的家人。°‘借寿,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事,一般家人都隐瞒着真相。外人怎么会先知道呢?
“要是家里人不知道,而外人先知道的话,因为他们正在服丧,街坊邻居不忍告诉他们,却在无关紧要的人们中间传嚷。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只有一种可能:造谣!而且还是冲着你来的。”
梁晓乐一惊:“冲着我来的?”
小玉麒麟:“冲着你的神坛来的!”
梁晓乐睁大了眼睛,:“神坛……”
小玉麒麟:“你想啊,能说出‘借寿,这个词汇来的,肯定懂一些灵异知识,他(她)也知道‘借寿,只能在有血缘关系的子女或者孙辈中进行。英老太太都八十七了,她的儿子也六十有九。他(她)造这个谣言,肯定不是为了诋毁英老太太!”
梁晓乐点点头:“嗯,肯定不是!诋毁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对他(她)来说没什么意义。”
小玉麒麟:“所以,我怀疑是对着你来的。你想想,你是不是得罪了那个叫‘刁半仙,的?像这样的事,她一个被称作‘半仙,的香官儿,应该能救过来。可她为什么不救?”
梁晓乐想了想:“过去我对她确实不怎么滴,后来经历了一件事情,改变我对她的看法。现在她和宏远娘的关系不错。至于‘半仙,的称号,我看还是人们奉承的成分大,农村香官儿中叫‘半仙,的不少,都是有其名无其实。听宏远娘说,当初她在那里做法事了。正因为这,宏远娘才不让我去的,怕我搅了人家的局。”
小玉麒麟:“当然,这也是我的瞎猜疑。我只是觉得这事好像与你的同行有关。因为你的兴盛与否,直接关系着同行们的利益。光造谣还不怕,咱把人救活了,谣言也就不攻自破。就怕这事是他(她)一手操纵的,你救活了这一个,他(她)又在别处里给你制造一起。养老院里这么多老人,有子女的也不少,方圆几十里,你顾得过来吗?!”
梁晓乐闻听吓得一激灵:“要是这样说,我们救活了他,谣言也破不了?!”
小玉麒麟:“他活过来,也只能给你说是被什么什么给吓的。别的,说不出来。当然,这一个是破了。要真是别有用心的话,很可能还会制造下一起。当务之急,应该查清谣言的出处。否则的话,我们就光被牵着鼻子走,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
梁晓乐:“你是说,我们先不救人?”
小玉麒麟摇摇头:“人是要救的,不过,我们得采取点儿策略。别再救了这一个,引起他(她)更疯狂的报复,制造一起起‘借寿,事件,那就不好收拾了。
梁晓乐点点头,又忧愁地说:“要救也得赶紧地救,明天中午烧了纸,随后就入殓,我们更不好办了。”
小玉麒麟:“那就先把他的魂魄寻回来。”
一说起寻魂魄,梁晓乐忽然又想起一个问题:“你说过,人死后头三天是‘癔迷,期,魂魄不会走远。我们怎么看不到呢?会不会被造谣分子捉了去扣押起来?”(未完待续)
(注1:即亲戚的第一次吊唁日。人死后,丧主立即差人会知亲友,在指定的日子前来吊唁。一般都是视丧家丧事安排的程度和亲友能否赶到确定日期,如头天过午或者第二天早起死的,就在当天中午烧纸。如果是早饭以后,丧家丧事安排不开,而亲戚们也通知不过来,就定在第二天中午。)
正文 第378章 土地庙见闻
话说一说起寻魂魄,梁晓乐忽然又想起一个问题“你说过人死后头三天是‘癔迷,期,魂魄不会走远。我们怎么看不到呢?会不会被造谣分子捉了去扣押起来?”
小玉麒麟摇摇头:“生生地把一个活人的灵魂掳了走,那得多大的道行?估计在农村的香官儿中,没有达到这个水平的?!
“‘癔迷,期确实存在,但如果黑、白无常来领,或者家人在‘报庙,(注1)时送往土地庙里,它就会跟着去。我们自然也就看不到了。”
梁晓乐点点头:“你这样一说,我心里还踏实些。你估计他的灵魂会在哪里呢?”
小玉麒麟:“这还估计什么?近在咫尺,我们到土地庙里看看,不就明白了。在那里的话,就省事了。没在那里,说明可能是黑白无常领走了。我再给你去问问黑、白无常。问准确实是领走了的话,你就只有到阴间索魂去了。”
梁晓乐:“嗯,那咱就先到土地庙里看看去。”
梁晓乐又将空间缩成“气泡”,飘飞到村西北角上土地庙外面。
土地庙是一个只有二尺多高的小房子,青砖黑瓦,冲南开着一个小门。一个泥胎的土地神塑像放在小房子的正中,小庙里满目青苔,神像斑驳破旧。
梁晓乐赶紧展开“天眼”观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