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异能兴农家-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快,史开顺被送来了。李郎中给他诊了诊脉,开了一点儿口服药,没几天便痊愈了。因为心里惦记着孙子史建全。每隔十天半月,史开顺便到家里看一趟。二十多里路。一天打个来回。

史开顺爱孙子,养老院里人人皆知。

然而,就是这个残疾人家庭里出的唯一一个正常人——史开顺的爱孙,今天却出了事。

史建全今年十五岁,一米七的个头。四肢健全不说,头脑还挺聪明,是村里有名的游泳能手。

这天中午,几个小伙伴儿相约到小河里洗澡,顺便摸些鱼虾打打牙祭。

当几个小伙伴儿来到小河边儿上的时候,史建全发现水里有一条大鱼游动。这条小河虽然小,却是条老河,常年流水不断。村民们断不了从里面捞到大鱼。

史建全发现大鱼后,与小伙伴儿们打了声招呼,三下五去二地脱下身上衣服,朝着大鱼游动的方向一猛子扎下去……

谁知,这一扎下去,就再也没上来。

当人们把他捞上来时,已经没了呼吸。但面色安详,四肢发软,就像睡着了一般。

史新河望着毫无生息的唯一的儿子,哭的肝肠寸断。

人们劝慰着他。并按照当地的风俗,牵来一头老黑牛,让史建全趴在牛背上,让老黑牛驮着他,一边控肚子里的水,一边到处走,以期将他救活。

这时,有一个算命先生正好路过,史新河救子心切,便央求算命先生给溺水的儿子算算命,看能否救活过来。

算命先生掐指一算,惊讶地说:“你儿子的寿命已经被他爷爷借走了,生还无望。”

史新河惊呆了

对于“借寿”之说,史新河有所耳闻,也知道是在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相借。但一般都是父亲借儿子的,这个最直接最好借,怎么自己家偏偏发生了祖孙相借呢?

“老先生,我父亲要‘借寿’也应该借我的呀,怎么会发生在我儿子身上?”

“你是残疾人,命硬,老爷子借不去。又续命心切,便选择了孙辈儿!”

在场的人们都惊呆了,大眼瞪小眼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明白:史开顺怎么会向他爱如珍宝的孙子借寿?!

史建全生还已经无望,这个噩耗无论如何也要告诉疼他爱他的爷爷的,否则老爷子来了不见了孙子,任谁也无法交代。

至于“借寿”之说,也只能将信将疑。毕竟这是冥冥之中的事,信则有,不信则无。

史开顺听说爱孙溺水身亡后,悲痛欲绝。联想到养老院里连续发生的“借寿”事件,不由惊问来人:“你们实话告诉我,是不是有‘借寿’之说?”

来人闻听心里一惊,心想:两下里相隔二十多里路,时间也就一个时辰,消息传得再快,也传不到他的耳朵里呀?准是做贼心虚,拿话来试探呢?实话对他说吧,更增加了他的悲痛,不说吧,算命先生说的有鼻子有眼儿的。于是,便点了一下头。

史开顺一看事情坐实了,一下像泄了气的皮球,瘫坐在地上。心想:孙子是这个家里的唯一希望,如今爱孙没了,并且还是自己借了孙子的寿命。自己一个六十多岁的糟老头子,毁了这个家,毁了活蹦欢跳的孙子,还有什么脸面活在这个世上?!

史开顺心里这么一想,猛然爬起来,一头撞向身边的墙壁上。立时血流满面,昏了过去。

…………………………………………………………

不表养老院里的工作人员如何惊慌失措地去请李郎中,李郎中如何救治史开顺。再回到史家屯村,说说那里的人们对这件事的反响。

史家屯村里还有两户人家效仿史新河,通过不同手段,将老人送进了养老院。他们一个名叫史金竹,一个名叫史祥林。养老院里英老太太“借寿”之事,也传进了史金竹和史祥林二人的耳朵里。当时他们觉得那是因为梁龙久离得近的缘故。史家屯离梁家屯二十多里路,哪里会发生这种事?

如今,本村里的史老汉也借了孙子的寿,这就不能等闲视之了。史金竹和史祥林同时找了那个算命先生,让给算算,这样的事情会不会发生在自己家里。

算命先生闭目掐指,沉思了片刻,没有直接回答他们,却说出一番让他们触目惊心的话来:

“养老院里的老人们,都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了。但养老院的开办者为了赚取荣誉,创造养老院里的老人‘不死不灭’的奇迹,便通过神坛,给老人们借寿。

“所谓‘借寿’,都是在有血缘关系的人身上进行。也就是说,做父母的,只能在自己亲生的子女,或者子女生的孩子,也就是他们的孙子、外孙身上进行。

“‘借寿’有明借暗借。明借需要对方自愿,还得到寺庙里举行仪式,要惊动很多人。他们怕的是让人们知道此事,自然不会采用。

“暗借不需要对方知道,而且是强行夺取,一般都会致对方于死地。但为了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根本就不顾及这些了。以各种形式,强行夺取晚辈的寿命,为自己增添寿限。

“如果借的寿限用完了的话,而这个老人还想活着,就再借他(她)孙辈的。只要这个老人不死,就永远相借下去。直到断子绝孙。

“‘借寿’也不是说借就借,任何人都能借成。如果这个老人的命不硬,根本克不住对方,想借也借不成。但如果有神坛帮助,就轻而易举了。冥冥之中的事,我也只能给你们说到这里……”(未完待续)

正文 第386章 悍然大波

见史金竹和史祥林流露出疑惑的眼神,算命的又说:

“我这样说你们可能不信,但你们只要仔细想想,就知道我说的是事实了。你们想啊,天下哪有不死的父母?!在我们这里,一般人的寿限都是五、六十岁。而养老院里接受的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行将就木的老人。六、七年了,愣是一个死的也没有,你们不觉得奇怪吗?

“‘借寿 ’之事其实早就在养老院里发生过了。远的我先不说,咱说最近的,比如那个吊死的梁晓翠,就是被她的爷爷奶奶借了寿走了。只是人们谁也没往这上面想罢了。”

史金竹和史祥林听得毛骨怵然,颤声问道:“这么说,只要有老人住在养老院里,就摆脱不了被借寿的厄运?”

算命先生说:“正是。别看老人在养老院里如何如何风光,其实是他(她)的子孙后代在用寿命供养着他(她)在养老院里享清福。”

史金竹和史祥林头都大了,围观的人们也都面面相觑,在心里庆幸自己亏着没把老人送了进去!

“要是现在就把老人接出来,厄运会不会停止?”史金竹心惊肉跳地问道。

算命先生瞪着眼睛认真地说:“光接回来不行,必须与那里一刀两断,彻底办理退院手续,从此与那里再无任何瓜葛。”

史金竹和史祥林频频点头。表示回去后立马套车奔梁家屯养老院,给老人办理退院手续,接老人回家。

消息也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史家屯村,继而又向附近村庄里飞去……

……………………………………………………

梁晓乐和宏远娘回到梁家屯村时,已经是过半晌午了。迎接她们的,是一大溜焦急等候的马车、牛车。

宏远娘的马车一出现。就被外村来的人们给围住了。一个个伸着脖子瞪着眼,要宏远娘立马给自己的老人办理离院手续,他们立马就接老人回家。仿佛晚一刻,就有灾难降临到自己头上。

宏远娘不知就里,耐心地向人们询问发生了什么情况,哪知,得到的却是如棒击般的指责:

“给老人们‘借寿’的事,是不是你们家里人办的?”

“我们老人住在这里,就意味着断子绝孙,家破人亡是不是?”

“你凭什么不通过家人同意。就强行为你管的老人借寿?”

“你开养老院,就为害得老人们断子绝孙,家破人亡吗?“

“你知道你害得老人的家人多苦吗?”

“什么‘阳光养老院’?纯粹是吃后代的养老院!把‘神气儿’全用到杀害老人亲人上去了。”

“立马给我的老人办出院手续。我们一分钟也不多待了。”

“就是,下一个还不知道轮到谁?!”

“…………”

突然的围攻,铺天盖地的指责声,让宏远娘有些招架不住。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气得面色苍白。扶车辕的手也有些微微发抖。

梁晓乐见状,更是惊诧的无以复加。她不是害怕这些闹事的人,知道他们一定是受了蒙蔽,才赶来接自己老人的。她惊诧的是事情发展的竟然如此快,以致引起群情激奋——对方该有多大的实力呀?!

关键的问题是必须尽快找出症结,稳住人心。

于是。梁晓乐急忙从车厢里爬起来,站到车前板上,大声对围过来的人们说:

“各位叔叔大爷们。究竟出了什么事我还不知道。但我已听出来,大家是因为‘借寿’的传言赶来的。实话对你们说,根本就没有‘借寿’这一说,纯粹是谣言……”

梁晓乐这么一说,就像往燃着的干柴上泼了一桶汽油。把原本已经燃着的火苗变成了熊熊大火,人们一下群情激奋。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她:

“你胡说。”一个四十多岁的五大三粗的男子汉气势汹汹地说:“什么谣言?人都死了,直挺挺在那里躺着,大家都看得见,摸得着,这是谣言?!亏你还是小神童,红口白牙你也说得出口?!”

“就是,‘借寿’的事是不是你背地里干的?”

“你为了创造奇迹显摆自己能耐,拿着老人们的子孙当踏脚石,你还配当小神童不?”

“你不是‘小神童’,你是恶魔,吃养老院老人子孙的恶魔、妖怪!”

“你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连你的堂叔伯姊妹都不放过,把一个十五岁小女孩儿的寿命,转借给她的爷爷奶奶。可是有这么回事?”

“你交代,你为了你养老院里的老人,还害了多少年轻人?”

“…………”

各种不堪入耳的污言秽语,倾盆一样,向着梁晓乐泼来。

这时,外村来的人们越聚越多,把梁晓乐她们的马车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一个个怒目圆睁,一副要动手打人的架势。

梁晓乐怕宏远娘吃亏,伸手拽住宏远娘的胳膊,暗用功力,将宏远娘拽上马车,扶进车厢里,对宏远娘说:“娘,不要怕。我看他们是受了别人煽动才这样做的。你放心,事情总会闹明白的。”

宏远娘点点头,说:“乐乐,你也注意着点儿,不要激怒他们。人在气头上,什么事情也做得出来。”

梁晓乐:“嗯,我知道,我会尽量做他们的工作。”说着走出车厢,仍然站到车前板上。

梁晓乐忍受着污言秽语,搜索着有利于自己发言的话题。见后来说的都不是实质性的问题,便对第一个发言的那个五大三粗的男子说 “大伯,你说的那个‘直挺挺躺着’的人是哪村的?”

“你自己办的事,是哪村的你还不知道?还来假惺惺问我?!”那男子仍然气呼呼地说。

“你说是谣言,除非你把死了的人救活了,让他亲自说明真相,我们才相信你的话。”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男子又说。

梁晓乐听了两个人的话头,知道他们还没听说燕庆喜的事,更加确定是被人煽动了。便又提高嗓音说:

“大伯、大叔,我看这里面一定有误会。刚才这个大叔说了,除非我把死了的人救活了,让他亲自说明真相,你们才相信这不是谣言。对不?”

“是啊,只要你把死了的人救活过来,并且让他健健康康地活着,我们就不相信‘借寿’这回事?!”人群中有人嚷道。

梁晓乐又大声说:“我虽然还不知道哪个村里又死了人,但燕家庄村里的燕庆喜大伯,已经被我救活过来了。他是今天早晨从房上摔下来身亡的。死后也有人造谣说是他老母亲借了他的寿限。现在他活生生坐在家里静养,大家要不信的话,可以过去看看。问问他是不是有‘借寿’这一说。”

然后又对着那个五大三粗的男子说:“还有这位大伯,我可以真诚地告诉你:你所说的那事确实不是我办的!我吃完早饭不大一会儿就去了燕家庄,这是刚刚从那村回来,还没走到家就被你们截住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我一点儿也不清楚。大伯,恕我直言:如果真有死人的事,人命关天,我希望您赶紧给我说明了,我马上去那里施救。然后给你一个明确的说法。行不?”

这时,宏远爹、梁龙勤和养老院里的几个老头闻讯赶了过来。宏远娘简短扼要地把这里的情况对他们做了介绍,然后忧愁地说:“真是想不起来的事,不知怎么好好地出了这场乱子?!”

宏远娘的话刚说完,那个五大三粗的男子憋不住了,扯着嗓子对梁晓乐说:“史家屯村史开顺你该知道吧?”

梁晓乐点点头:“知道。他一家两代四个残疾人。他现在住在养老院里。”

那五大三粗的男子又说:“他的孙子史建全,今天中午在小河里淹死了。算命先生算出是你们把孩子的寿命借给了他爷爷。那是他们家唯一一个健全的孩子,是他们一家子的希望。今年才十五岁,还没长~成~人,你们真下得去手?!”

梁晓乐和宏远娘闻听同时一愣。

梁晓乐:“你是说,史开顺爷爷的孙子被淹死了?”

“哼,他要是不死,我们还不知道‘借寿’这一说呢?”还是五大三粗的男子说。

宏远娘急忙把眼睛望向宏远爹他们几个,希望在他们的脸上找到正确的答案。

宏远爹冲她点点头,说:“确实是,今天中午的事儿。噩耗传来,史开顺也撞墙身亡了。”

“什么?”梁晓乐惊愕。

“怎么会这样?”宏远娘惊得张大了嘴巴。

事情虽然突然,梁晓乐首先想到的还是施救,忙又问道:“那,现在史爷爷他……人呢?”

梁龙勤说:“现在在他屋里停着,来接的人也是不依不饶的,在那里闹哩。你姥爷和你大爷爷(梁龙年)在那里陪着哩。我们听说这里出事了,才从那里赶过来的。”

梁晓乐闻听头都大了,真不知道自己得罪了那路神仙,一下子闹出这么多事情来?!想发作,场合又不允许,气得将双手手指插进头发里,使劲儿掐着自己的头皮,强令自己冷静。

正文 第387章 在史家屯村

瞬间过后,梁晓乐冷静下来。对宏远娘和来人们说:“这里头一定有人给我们捣乱。我们必须救醒史爷爷和他的孙子,让他们抓不住我们的把柄。”

梁晓乐这句话除了今天跟着的宏远娘以外,其他的人都不相信能办得到,一个个瞪着迷惘的眼睛望着梁晓乐。

梁晓乐知道这话自己说的忒直白了,但又没有解释的时间(解释也解释不清楚),当务之急是救人要紧。也没管宏远爹一行人如何惊诧,便站着对马车前面的人们说:

“大伯、大叔们,你们既然知道史开顺史爷爷家里的事,想必离得不远。我也是刚刚听到噩耗:史爷爷听说了他的爱孙溺水后,也一头撞在墙上身亡了。大家可以想想:一个借了寿命的人,寿限就会延长,不可能说死就死得了。可见史爷爷并没有借其爱孙的寿命。

“大伯、大叔,现在有两条人命等着我去施救。求求大家让开道儿,让我过去,我把‘借寿’的和被‘借寿’的都救活过来,给大家一个交代。

“还有,我劝大家晚一步给自己的老人办出院手续。最好等这事有了结果再做决定。如果非要办的话,就让我母亲去养老院办公室给大家办理。不过,我劝大家一定要征得老人的同意。

“我再声明一件事:凡是有老人在养老院的人家,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发生了意外伤亡,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告诉养老院领导或者我。不经过我救治,一定不要擅自处理。

“有愿意看我施法救人的,也可以跟我一块儿走。

“我的话完了,大家让开道儿,让我和我母亲过去,行不?”

梁晓乐说着两手一抱拳。向着车前的人们作了一个揖。

马车前面的人听梁晓乐说的在理。虽然不相信梁晓乐会把史家爷孙救活,但光挡着道儿不让人家过去也不是个办法,于是,便纷纷躲到一边儿去了。

…………………………………………………………

史开顺确实撞墙身亡。但因为时间还不长,魂魄还在他身边转悠。这样,救治起来就更容易了。

虽然是临时停尸,养老院里的老人们看在一个屋檐下生活过得份上,还是为他安了供桌,点燃了蜡烛和香,焚烧冥纸给他送上路的冥钱。

梁晓乐又重复了一遍在燕家庄为燕庆喜救治的动作:

拿起一捆备用香。在蜡烛上点燃了,然后拔去香炉里还在燃烧的那四炷,将自己手里的整把香插进香炉。同时嘴里念念有词,之后又在蜡烛上点燃了一张符纸,拍向死者的额头……

待史开顺的面色由土黄变成白色,又由白色慢慢转向小麦色之时,梁晓乐将一颗女鬼眼泪放进史开顺的嘴里……

之后。梁晓乐对史家屯村来接的人说:“史爷爷只是被撞昏过去,魂魄离体造成的假死亡。我已经将魂魄给他送回体内,一袋烟后,他就会醒转。我现在马上去你们村救他的孙子。你们是在这里等着他醒转呢,还是拉着他和我一同回去?”

“他……这样,能上车吗?”一个上岁数的老者说。

梁晓乐:“没事。我给他吃的是奇特药,坐车和躺着一样发挥作用。”

一个年轻人给老者使了个眼神,然后摇了摇头。老者会意。又说:“你是不是诓我们把尸首拉走了,就不管我们了?”

梁晓乐微微一笑:“我的家就在这个村里,养老院一时也搬不走,我诓了你今天诓不了明天。何况,我还跟着你们一起走。事情解决不了。我在你们那里当人质,总可以了吧?!”

老者想想觉得也对。便说:“要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就把尸首拉回去,也好对村里的老少爷们有个交代。”

在梁晓乐的建议下,史开顺放到她坐的自己家里的马车里,由她和那个老者陪伴着。陪着梁晓乐去的梁龙勤和宏远爹,则坐在史家屯村驶来的马车里。宏远娘留在养老院,给要出院的老人们办理出院手续。

出发时,梁晓乐才发现,原来史家屯村里来了两辆车:一辆马车坐人,一辆牛车往回拉尸体。史开顺放在了梁晓乐的马车里,那辆牛车放空回去了。

两辆马车一驶出村子,便飞快地奔跑起来。把牛车远远地落在了后面。

半路上,史开顺醒了过来。

当他听说是梁晓乐把他救醒,现在又去救他的孙子时,高兴地一骨碌爬起来,坐着对梁晓乐作了一个揖,说:“小神童,你要是把我的孙子救活过来,老夫我下辈子变牛变马报答你。”

那老者问道:“顺哥,你没借你孙子的寿限啊?”

史开顺说:“我要是借了我孙子的寿限,我还能撞死?这是‘小神童’把我救醒了,要是救不醒的话,我们爷孙俩的寿命又借给谁了呢?我看呀,这‘借寿’一说,纯粹是一派胡言!”

“也是的。活了这么大岁数了,也没见过谁借了谁的寿?老辈儿里倒是有传说,全当故事听了。谁信这个?”老者说着,望着史开顺的脑袋问道:“顺哥,你的头……”

史开顺摸了摸自己的头部,又摇晃了摇晃脑袋,欣喜地说:“一点儿也不疼了嘿,你看,连个疤痕也摸不出来了。”说着,把脑袋伸到老者的面前。

老者用手摸了摸,兴奋地说:“果然没有疤痕,嘿,神了哎,先时还看见拳头大小的一个洞,血肉模糊的,现在竟然平了?!小神童,你给他用的什么药哇?”

梁晓乐心里话:给你说了还不把你吓死!表面上却笑笑说:“我向老天爷爷求的药。”

老者听了啧啧称赞道:“这老天爷爷的药就是灵。”又对史开顺说:“顺哥,咱小建全有救了。看来,那个算卦的纯粹是胡说八道!”

梁晓乐闻听老者说出算卦的来,联想到他们今天来“闹事”,心中暗想:说不定这算卦的与此事有关!忙问道:“爷爷,你说的算卦的是怎么回事呀?”

老者:“咳,还不是有病乱投医。孩子捞上来以后,虽然没了气息,但全身活软,就像睡熟了一个样子。是死是活也闹不清楚。

“正用牛驮着控水的时候,来了一个算卦的,他父亲就让算卦的给孩子算了算,看能不能救活过来。

“谁知,算卦的却说了一些乱七八糟的。咳,不说了,不说了,没一个人话。只要你把孩子救过来,我敢保证,往后谁也不找他算卦去了。”

梁晓乐见老者如此说,知道算卦的肯定没给上好药。但老者不说,自己也不好逼问。便想等把史建全救活后,亲自问问去算卦的人。便没再说这方面的话题。

说着话儿拉着呱儿,不觉时间长,不一会儿便到了史家屯村。

史开顺家门前依然有一些人。大概是听到马车的响声,院里的人们都走了出来。人们看到史开顺笑眯糊地下车时,都表现出了吃惊的样子。有的还交头接耳说着秘密话。

当史开顺给人们介绍梁晓乐时,人群里引起一阵躁动。梁晓乐发现,人们投向她的眼神儿并不友好。

史开顺的话刚一说完,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一拐一瘸地向着史开顺和梁晓乐走来。梁晓乐根据他走路的姿势,断定他就是史开顺患小儿麻痹症的儿子史新河——溺水而亡的史建全的父亲了。

史新河走到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