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异能兴农家-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是。”
“这还不好说。您说在哪儿破坏,我去给您推倒了去。”
“那感情好。”
梁晓乐驱动空间气泡看了看,见宏远爹正在堂屋里做早饭,宏远娘还在东里间屋里的炕上躺着,小萝卜头宏远也还没睡醒。又见宅院周围没有人走动,把气泡驾驭到西边的篱笆墙跟前,对小玉麒麟说:“就在这里吧。豁口的大小只要能进来一头大牛就可。”
小玉麒麟点点头,站起身子,对着篱笆墙吹了口气,那埋着的木棍和绑着的横木,就像秫秸瓤断裂一样,发出一声轻微的“嘎巴”声,齐刷刷向里倒去。
“这样行了吧?!”小玉麒麟得意地望着梁晓乐说。
“大功告成!”梁晓乐脸上露出欣喜之色。
“那往外弄东西就不用我帮忙了吧?空间里有的是。”
“不行,你还得帮我一把。”梁晓乐赶紧说,她怕小玉麒麟一闪身不见了。
“怎样帮你?”
“你得给我创造一个往外拿东西的契机。”
“契机?”(未完待续)
第五十六章 “和尚”的箴言
“对!上次往外弄布,我借用了一个要饭老太太的名义。宏远娘真的相信了要饭老太太是神仙,是老天爷爷派来的。心里高兴地了不得。这次我打算往外弄小麦,借谁的名义,怎么借,我心里还没谱。”
“再借用要饭的不行了?”
“行啊,可哪里就正好今天来呀?宏远娘已经接近崩溃了,我是一天也拖不起了。而且,还要赶在宏远爹不在家的时候。”
“这就奇怪了。”小玉麒麟有些纳闷,“反正是往这个家里弄东西,一个人在家和两个人在家有什么区别?”
“你是不知道。”梁晓乐咬了一下下嘴唇,一副认真的样子说道:“这件事对宏远娘刺激很大,可以说是灭顶之灾。她一个人在家里的时候把东西弄出来,让她认为这是老天爷爷对她的奖赏,这个家里只有她一个人有这个福气,这样她就能很快振作起来。如果宏远爹也在家里的话,她可能会认为这保不住是宏远爹的福气呢,对解除她的疑虑不利。”
“您考虑的真周到。”小玉麒麟冲梁晓乐点点头,表示赞许。
“当宏远爹不在家里的时候,你能不能帮我驱使一个人过来,尽快促成此事!”
“还用驱使嘛?这个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小玉麒麟说着昂起了头,一副自得的样子。
梁晓乐闻听眼前一亮:“你,真的……肯屈尊?”
“什么屈尊啊,帮助我的主人,理所应当。说吧,让我扮演一个什么角色?”
“现在冬闲了。农村里要饭儿的特别多,要不,你扮演个要饭儿的老头吧!”
“行!”
小玉麒麟一转身,一个脏兮兮的老头出现在梁晓乐面前,手里拿着一根打狗棍,肩上背着一个破褡裢,灰白的胡子粘成了缕,两条腿罗圈着,一走一摇晃。
梁晓乐见状,捂着嘴笑起来。
“先别笑哩。说说这形象怎么样?”“要饭儿老头”笑眯眯地说。
“行倒是行,只是……太委屈你了。”梁晓乐止住笑,说。
“委屈倒是谈不上。不过我认为,上次你已经借用了一次要饭儿老人,这次再用,难免让人猜疑。不如变作一个化缘和尚,还能对您娘——哎,怎么我听您光‘宏远娘’‘宏远娘’地叫。这么长时间了,还没把人家当娘亲啊?”
“当面叫娘。只是和你说话才这么称呼,背后里叫娘还不大习惯。”梁晓乐解释。
“我说呢。哦,我变作一个化缘和尚,还能对您娘开导几句,我想。比要饭儿的效果会好一些。”要饭儿老人(小玉麒麟)冲梁晓乐笑笑:“要知道:乞丐与和尚,同样是要饭儿,乞丐被鄙视,和尚被尊敬。”
梁晓乐点点头。“我没经历过来化缘的,想不到这里去。你这么一说。我觉得是比要饭儿的好。”
要饭儿老人(小玉麒麟)一转身,又变成了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年和尚:身着长袍僧服、双脸儿僧鞋(鞋面上有两条竖杠)。肩上斜背一个挎包,手里拿着一个钵盂,光头,六个戒疤闪闪发光,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这个形象与刚才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梁晓乐赞叹道。
“那,就这个形象了。”和尚(小玉麒麟)说着双手合十,念了一声“阿弥陀佛”:“还有什么要注意的,请施主吩咐!”
梁晓乐笑的前仰后合:“没别的了,记着临走时给我留下一个小布口袋,或者这个也行,”说着指了指和尚(小玉麒麟)肩上的背包,“我好往外倒麦子。”
“好。什么时候行动?”和尚(小玉麒麟)跃跃欲试,仿佛去完成一项神秘的工作。
梁晓乐摇摇头:“这个我也说不准。得看宏远爹什么时候离开家。你在空间里等我叫你吧!”
“可以。”
……………………
梁晓乐从空间里出来时,小宏远还在“呼呼”睡大觉。她知道空间的时间是永恒的,在里面感觉时间不短,在外面却是一瞬间。而宏远爹的早饭还没有做熟。
“爹,娘呢?”
梁晓乐走出西里间屋门后装作吃惊地问。
“娘还没有起床呢。乐乐怎么这就起来了?早饭还没做好呢。”宏远爹望着梁晓乐笑眯眯地说。
梁晓乐并没回答宏远爹的问话,一个人“呱嗒呱嗒”跑到东里间屋里,见宏远娘被子蒙着头,身子弯曲着躺在炕上,不知是睡还是醒,没敢惊动,又慢慢地退回到堂屋里。
“爹,我吃娘做的凉拌菠菜。”梁晓乐依偎在宏远爹的膝盖处,有些奶声奶气地说。
“好,一会儿爹给你做,让娘歇一会儿,乐乐听话。”宏远爹一边往灶火门里填柴火,一边哄梁晓乐。
“爹,我就要吃凉拌菠菜。”梁晓乐坚持着——因为被小玉麒麟推倒的那个豁口就在菠菜畦南边,宏远爹只要去拔菠菜(注1),准能看得见。
“好好好,爹这就给你拔去。”宏远爹紧拉了几下风箱,把灶火堂子里的柴火烧烧透,起身朝庭院西边的菠菜畦走去。
“啊,原来是从这里进来的?”宏远爹边自言自语地说着,边朝那个豁口走去。待把一切都看清楚了以后,菠菜也顾不得拔了,一拐一瘸朝北屋跑去。
“宏远娘,宏远娘,找着原因了。是牛撞开了西边的篱笆墙!你快去看看。”宏远爹边跑边喊。
“在哪里呀?”宏远娘闻听一骨碌从炕上爬起,跌跌撞撞地走出来。
“那不,一个大豁口子,多大的牛也进的来!”宏远爹用手一指。
“还真能过来头牛。”宏远娘脸上现出惊喜之色:“我的天,它是怎么撞开的?篱笆扎的那么结实。”
“咳,早起光看门口了。根本就没注意这边。害得你哭了一顿。”宏远爹说着扶住宏远娘的胳膊,“慧敏,这回你该相信不是老天爷爷所为了吧?!”。
宏远娘点点头,眼里浸满了泪水。
………………
吃过早饭,宏远娘一个人坐在东里间屋里纳鞋底儿——这是她一掼的毛病,只要心里不舒畅了,就默默地做针线活,绝不和炕摽劲儿(躺在炕上不动弹)。宏远爹则修理被“撞”坏地篱笆墙。小宏远一放下饭碗就出门找小伙伴儿们玩儿去了。
梁晓乐围着宏远爹转来转去,一会儿问问这个,一会儿问问那个。心里则盼着他快些把篱笆墙修好,然后出门砍筐柴。
篱笆墙上的豁口虽然不是很大,却不好修理。必须把下面断掉的木棍掘出来,新的才能埋进去。宏远爹瘸着个腿,干的非常吃力。
“爹,我找哥哥。”梁晓乐“毫无眼色”地提出不合理要求——她估计宏远爹一上午也不可能把篱笆修好!就是修好了,天近中午也不会出去了。可佛戒有“化缘不过午(注2)”之说。今天如果促不成那事,宏远娘势必就多痛苦一天。再说。小玉麒麟也不能总呆在空间里等着哇!
“找他干什么,又不知上哪里疯去了!不愿看我修篱笆,就去屋里找娘玩儿。”
“不嘛,我就找哥哥。爹叫他去,我看着娘。”梁晓乐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宏远爹曾经嘱咐过他们(包括宏远)。让他们“好好地看着娘点儿”。
“等一会儿好吗,保不住一会儿就回来了。”宏远爹央求道。
“不嘛,爹这就叫去,我要找哥哥。我要找哥哥……”梁晓乐小嘴一撇,“啪啪”地掉起眼泪儿来。
“好。别哭了,你先上屋里去。我这就给你叫去。”宏远爹心疼孩子,终于停止了手里的活动。
“哎,”梁晓乐高声答应着,忙跑进北屋里。瞅着宏远爹出了柴门,进空间给小玉麒麟打了个招呼。
“阿弥陀佛!”门口传来一声佛号。
“娘,娘,你快来看看,谁上咱家来了?我……怕……”梁晓乐装作惊怵地大声喊道。
宏远娘忙撂下针线走出来。见是一个身着长衫手托钵盂的和尚,也感到蹊跷。因为这里从来没来过化缘的僧人。
“阿弥陀佛,女施主,舍老衲一钵饭吧!你大恩大德,洪福无量!”老和尚口出吉言,又把手里的钵盂放进身上的挎包里,双手合十,冲着宏远娘揖了又揖。
“老师傅,现在还不到饭时,我家没有稀粥。我给你几个馒头如何?”宏远娘声音洪亮地说。脸上的表情也自然了很多。
梁晓乐心里不由一乐:看来小玉麒麟装扮和尚算是装对了:一来宏远娘心里装着神明,喜结善缘;二来触不到她过去要过饭儿的那根神经,引不起难堪。
“阿弥陀佛!如此更好。女施主一脸善相,心结一旦揭开,就是您大富大贵来临之时。阿弥陀佛!”
“老师傅,您……怎么知道我有心结?”宏远娘很是吃惊。
“阿弥陀佛!人之一生,不顺心事十之七、八。我看女施主眉头紧蹙,自知端倪。老衲送女施主两句箴言,领会贯通,心结可解。第一句乃‘‘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第二句乃”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阿弥陀佛!”
……………………
(注1:菠菜被宏远爹用树枝支起来后又覆盖了一层厚厚的柴草,加之梁晓乐用空间水浇灌,冬天里也能拔着吃。
注2:据传和尚化缘是有规矩的:一说“化缘不过午”,就是说过了中午就不得再化缘了;一说“化缘不过五”,就是说化缘不得超过五家,若是没人施舍则今日就不再化了,只能饿着。这里为了配合情节发展,用了“不过午”。)(未完待续)
第五十七章 麦子堆满屋
宏远娘本是读过一些书的人,一听此言,如何不懂。眼里立时便涌起泪花。怔怔地立在当地,不知所措。
“娘,快着给人家拿馒头去呀?”梁晓乐在一旁催促道。她怕宏远爹和小宏远在这个时候回来了,那样功劳就不可能全算在宏远娘头上了。
“哎,这就去。”宏远娘忙擦了一把眼睛,向北屋走去。
和尚(小玉麒麟)冲梁晓乐挤挤眼睛,笑了笑,摘下肩上的挎包放在当地,小声说了句“我回麒麟山了”,便消失的无踪无影了。
梁晓乐冲着北屋大声喊:“娘,快点儿拿来。快着来呀!”小身子一直面向北房门。
宏远娘两只手里各拿着两个大白馒头,急急忙忙走了来。一看,哪里还有化缘的和尚?!
“那个师傅呢?”宏远娘惊奇地问梁晓乐。
“刚才还在这里呢?”梁晓乐一脸懵懂,“我光着急看你去了,没回头。怎么不见了?”
“他说什么了吗?”
“什么也没给我说。”梁晓乐说着,眼睛扫了一下地上,“娘,他把挎包撂下了。”说着上前提了起来。
“走,上屋里看看去。”宏远娘似有所悟,催促梁晓乐。
梁晓乐提着挎包,颠颠地跑起来。
有了上次布的经历,宏远娘并没表现出惊慌。她把手里的馒头放回原来的干粮箅子上,对梁晓乐说:“乐乐,你倒倒看。”
上次布是女儿首先拽出来的。她认为小孩子单纯、灵验,所以还是让她先动。这也是宏远娘的聪明之处。
梁晓乐捏起挎包底部的两个角,口朝下一倒——
“哗……………………”
挎包里源源不断地流出一股小麦。粒粒饱满,圆鼓鼓的好像吃饱了的小狗蟞。
小麦不停地流出。不一会儿就埋住了梁晓乐的两条小腿儿。宏远娘把她抱起来,放到木板架子上,让她坐着继续倒挎包。
小麦很快堆成一个大堆。眼看就要与木板架子平了。宏远娘赶紧用铁锨往四周推,不让麦堆没过木板架子,影响梁晓乐的行动。
梁晓乐不停地倒着……
宏远娘不住气儿地往四下里推……
堂屋的地上很快堆满半人深的小麦。宏远娘又打开西里间的屋门,撩起东里间的门帘,让小麦往东、西里间里流……
正在这时候,宏远爹领着小萝卜头宏远从外面回来了。后面还跟着翠翠、囡囡和曼曼。
宏远爹惊得目瞪口呆。
翠翠、囡囡和曼曼也都睁大了眼睛,站在屋门口呆呆地望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宏远一见这情景,人来疯劲儿上来了,在麦堆上打了两个滚儿,然后爬到梁晓乐身边,双手接过晓乐手里的挎包,也倒提着让小麦流起来。
流了一会儿,宏远觉得奇怪:这么一个小小的挎包,怎么就流不败了呢?不由脱口说道:“嘿!还流不完了呢?!”
一个“完”字刚出口。挎包里的麦子一下子断溜了。再抖,连一个麦粒儿也抖不出来了。
“都怪你!好好的说‘完’干什么?”梁晓乐撅起小嘴儿埋怨道。还面冲着门口的三个小朋友白瞪宏远,那意思是:都是他闹的,要不还会流好多。
“我知道呀?你怎么不早告诉我呢?”宏远又惊奇又懊悔。
“行了,总有断溜的时候。已经不少了。”宏远娘脸上现出笑意,劝慰着一双儿女。
只要宏远娘笑了。就是最大的胜利。梁晓乐心里高兴。也学着宏远的样子,在小麦堆上打着滚儿来到门口,对三个小朋友说:“你们也进来吧,这上面(麦堆)可好玩儿哩。”说完。一个一个地拉到麦堆上。
这样的情景梁晓乐虽然不愿被人们当面看到,但人家无意间闯进来。看到了,也只好面对。参与进来一起玩儿。既显得随和,又给人一种“这家的事不背人”的印象。喧嚷就喧嚷吧,反正早晚大家都知道了。权当为以后的崛起打预防针。
四个小姑娘在麦堆上滚过来爬过去(只能滚和爬,站起来麦子能没过膝盖,走不动),玩儿的不亦乐乎。
“这么多麦子,往哪里装呀?”小萝卜头宏远有史以来第一次发起愁来。
“缝口袋。”梁晓乐一边和三个小朋友玩儿着麦子,一边脆生生地说。
“行。”宏远爹高兴地答道:“还是我女儿聪明。咱把西里间屋里的两个空囤装满了,剩下的让你娘缝口袋装起来。”
一家四口加上三个“串门的”,在麦子堆上爬进西里间屋,打开空着的粮囤,用簸箕的用簸箕,用瓢的用瓢,一会儿就装满了两个囤。而地上的麦子,连一少半儿都没下去。
“这样吧,咱先把麦子堆到东、西里间屋里去,免得来个人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宏远娘建议道。其实她是怕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样的事情,人们说是一回事,亲眼看到又是一回事。再说,缝装这么多麦子的口袋也不是一会儿半会儿的功夫。
七个人又推得推,端得端,往两个屋里倒。
谁知,倒麦子也是个力气活。梁晓乐用瓢倒了一会儿,就累得手疼胳膊疼,不干了。三个串门的也累得气喘吁吁,坐到一边去休息。梁晓乐赶紧拿出一兜子苹果和梨,每个人一样给一个,对她们说:“要不,你们先回家去吧,我弄完了麦子就找你们去。”
梁晓乐已经看出宏远娘的心意,担心时间长了,三个小串门的大人找了来。
三个小串门的拿着苹果和梨,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正像梁晓乐预想的那样,只因这一参与,加深了三个孩子的印象,回家后如实对家人一说,麦子的事很快在村里传的沸沸扬扬。再加上宏远娘喊街应验的事,梁德福家里的“神气儿”被宣扬得无以复加。此是后话。
宏远娘美滋滋地缝了一下午口袋。宏远爹和小宏远乐呵呵地装了一下午麦子,才把三间屋子收拾干净。一家子全累得筋疲力尽。而麦子口袋排满了东、西里间的所有地方,只留出一条过人的小窄道。
夜深人静的时候,宏远娘和宏远爹,拖着疲惫的身子,又虔诚地在灶王爷神像前烧了三炷香,磕了三个响头。又在庭院里磕头祷告了一番。
……………………
麦子的事让一家人都很高兴,而最高兴的还是宏远娘。累得焦头烂额的她,闻着满屋的麦香,一点儿睡意也没有。
“德福,你说,老天爷爷对我怎么就这么好呢?”宏远娘躺在温暖的被窝里,面朝外对着宏远爹,声音里浸满了自信:“我们过去受了大委屈,老天爷爷就使着法儿地让我们的粮食吃不败,水用不完,还让我们变卖钱财;我在街上受了委屈,就派神仙化成要饭儿的老太太给我们送不来;我因为喊街心里别扭,着受不住,就派神仙化成和尚前来开导于我,还给咱送来这么多麦子。就凭这些,我不好好活着报答老天爷爷行吗?”
“我琢磨了一晚上了,那和尚对你说的那两句话很不简单。我没文化,讲不出大道理。只是觉得那和尚说的很对。我把我的理解说说,你看对不对?”宏远爹面朝里对着宏远娘,认真地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不是说人家别人给了咱东西咱得回报人家;咱先给了别人东西,别人也要回报咱们的意思?”
“有这意思。你可以理解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自己付出越多,得到的回报也越多。我则悟出了另外一种意思。”
“噢,什么意思?”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就是说只有我帮助别人越多,才会得到的回报越多,意思是说‘好人有好报’;反过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则是说只有别人更多地帮助我,我才会更好地帮助别人,意思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哎呀,你越说我越糊涂了。一会儿说‘好人有好报’,一会儿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到底是为个人啊还是为别人?怎么这么矛盾呀?”
“一点儿也不矛盾。这是老天爷爷在开导我,在做好人的同时,也不要一味地委屈自己。当自己的名誉、金钱受到侵害的时候,一定要站出来为自己辩护。如果自己不为自己辩护,不维护自己的正义的话,老天爷爷也不答应。”
“原来是这么个意思啊,慧敏,你想通了?”
“想通了。往后哇,谁再欺负我,欺负咱家里的人,我就和他们据理力争。他们要是不改,还欺负,我就回击,也变着法儿的欺负他们。”
“那,喊街的事,你想开了?”
“想开了!我觉得我做得对。他们都偷到咱庭院里来了,我喊几句街还不行吗?!老天爷爷都看不过去,暗中帮助咱应验了咒念。我心里别扭,又派人来开导送麦子,我应该感到庆幸才对。往后遇见这种事,我还喊街。”
“慧敏,有你这句话,比老天爷爷给我个聚宝盆我还高兴。归根到底,还是有文化好。你说的这些我虽然不全懂,我认为你说的是对的。哎,慧敏,你有文化,咱乐乐又这样聪明,你怎么不教她识字呀?”(未完待续)
第五十八章 安桂花做说客
“以前家里这么多事,搞得我脑瓜子一天到晚‘嗡嗡’响,哪里还有这个心法儿呀?
“你想通了,也就没事了。有空教教两个孩子,认识点儿字就比睁眼瞎好。咱乐乐心眼儿灵透着呢,什么事儿一看就透。”
“嗯,就拿说唱儿来说吧,王大娘说一遍,她就全记住了。后来还说了个挺长的,说是我教给她的。我脑子里一点儿印象也没有。不知道什么时候教的?”
“肯定你给她说过。你会说老些个唱儿哩,宏远小的时候就常给他说,一套一套的,可好听哩。”
“也许。有时候我脑子很迷糊,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这孩子记性又好,说一遍就记住了。所以没印象。”
想起女儿在大街上“叭儿叭儿”着小嘴儿说唱的情景,宏远娘有些激动。抓住宏远爹放在两人中间的一只手,动情地说:“德福,老天爷爷这么照顾咱家,咱的女儿又这么聪明,往后哇,我把心思全放在这个家里,放在你和两个孩子身上。再也不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
“慧敏,你终于想明白了,这才是真正的你呀!”
宏远爹说着,一把把宏远娘抱在怀里……
…………………………
这么多麦子,一家子是吃不完的。再说都堆在东、西里间屋里,过来过去不方便,必须卖一部分。
卖麦子也是力气活。虽说有了小驴儿车,装车卸车的,靠宏远爹一个人也不行。要是全家都出动,小驴儿车上就装不了几口袋麦子了。
宏远爹拉了两口袋麦子,给老爷子梁龙勤送了去。对他说了事情经过。
“好小子。你真是个有福的人。爹没白给你起名叫‘德福’。这蹊跷事全让你赶上了。老天爷爷又送布又送粮食,对你的恩赐真不浅。往后可得行善积德,报答老天爷爷。”
“是,爹。往后您也别再省着细着了,就以面粉为主粮吧。我供给你。”
“好,好,爹占你的光。今后就光吃细粮了。”梁龙勤高兴地合不拢嘴地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