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异能兴农家-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年,乌知县的大太太果然生下一个健康的男婴。之后三年,大太太又生了第二胎。也是男孩儿。大姨太和二姨太也分别怀孕,各生下一个女儿,实现了梁晓乐许诺给乌知县“双儿双女”的诺言。

只有第四房三姨太没有生育。因为梁晓乐实在看不惯她既风骚又拔尖儿的架势。也就没央求小玉麒麟给她送。也算对她的惩罚吧!

乌知县(哦,现在已经是知州五品官儿了)见梁晓乐如此守信誉,又关系到自己的后代根,对梁晓乐感激涕零,非要拿出一把笔钱来报答梁晓乐。

梁晓乐婉言谢绝了。说:“你在官场上照顾我的哥哥们,还有多为民众谋福利。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乌知县果然认实,改变了以往的官场作风,为民众做了很多好事,还和辛洛结为忘年交,成了无话不谈,无事不帮的好朋友。促进和保护了辛洛的事业发展。此是后活。

……………………………………………………………………

在梁晓乐代替乌知县复审完廖家三条人命案件之后,正与顾翌伟、廖少华签订土地租赁合同时,传来了梁宏远、窦金安、谢玉成三人中举的消息,梁晓乐和辛洛赶紧把手头工作一放,带着梁玉云一同回梁家屯村进行庆贺。

书中交代:梁晓乐穿越的这个时空,还是一个科举时代,基本与梁晓乐前世历史上的明、清朝代的科举制度相似。

在这个时代里,,应考者一般被称为“赶考者”,他们必须要跨过四大步: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首先要经过县州级考试,这级考试叫“童试”(童子试),考中者称为秀才;

再经省级考试,这级考试叫“乡试”,考中者称举人;

再经过国家级考试,这级考试叫“会试”,考中者称贡士;

贡士再经皇上亲自监考,这级考试叫“殿试”,考中者为进士,前三名为鼎贾三元,考中第一名者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其他进士称“进士出身”或“同进士出身”。

在这里,秀才是一种身份,举人有当官的资格,但不一定能当官,进士是全国统一分配的官员,状元、探花、榜眼就留在皇上身边当官了。

“状元”是金字塔尖儿,最最上面的一个,极少数才能到达这个顶峰。

举人则较为优待,一旦中举,就永远具有继续赴“会试”的资格。

因此,中了举人也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作学官、当知县的机会。正如梁晓乐前世吴敬梓小说《儒林外史》里的范进,进学后仍然贪穷,被瞧不起;一旦中举,亲戚邻里都去奉承他,连张乡绅也去攀世交、送银送屋,就因为举人不仅取得赴“会试”的资格,而且也算是有了做官的“正途出身”。

正因为如此,“中举”在这里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父母脸面上有光自不必说,亲戚朋友也都会前来登门拜访,甚至送礼物表示庆贺。家里如果有人中举,你不想热闹都不行。

喜报一送到家,宏远爹欣喜的眼角都湿润了,一个劲儿说:“土窝窝里飞出了金凤凰,全凭祖宗保佑。”

宏远娘也很高兴,把家里买的鞭炮都拿出来放,“噼里啪啦”响声震天。村里人一开始听到有人报喜,料定梁宏远中举了,都纷纷出来观看。

顿时很多的人登门拜访,送了炮仗过来。宏远娘全部收下,点燃放了,一个时辰之内,鞭炮声不绝于耳。

对于前来贺喜的四邻,宏远娘也不让其空手回去,把家里的水果、干果、点心,可劲儿地往草编包装袋里装,拿出来一大堆,作为回礼。

喧闹了一个多时辰,四邻才渐渐散去。宏远爹和宏远娘望着人们的背影,站在庭院里傻呵呵地光知道笑。

梁龙勤毕竟经历的事多,知道儿子、儿媳还没有从高兴中缓过劲来,便提议说:“高兴归高兴,还得快些商议怎么庆祝吧!”

宏远爹说:“一定要上三牲大供,摆三天流水酒席,让全村男女老幼、过往商客、路人全来吃,好好的热闹一番。”

梁龙勤:“你说的这些,自是要办的。我是说,乐乐没在家,还有远远的干兄弟们,如辛洛、冯良存、杨庭广、韩光平他们,都离得挺远,这样的喜庆事,能不通知他们吗?还有外村的亲戚朋友,像远远的舅舅、姨妈,还有他姑姑们,告诉他们一声儿,让他们也高兴高兴。还有,和远远一同乡试的其他四个人,中与不中,你也得通知他们吧?”

宏远娘:“这样的事,只要通知人家,就得让人家破费。”

梁龙勤:“破费就破费!一个外人也没有。你就是让他们省下了,过后他们还会挑你的理儿。再说了,他们哪个不是沾咱家的光富起来的。将来远远当了大官儿,他们还不知沾多大光呢?!”

宏远娘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宏远爹说:“那就定在后天。现在立马给他们送信儿去,乐乐和冯良存、杨庭广、韩光平四处派快马,明天等他们一天,后天开席。”

三人正商量着,谢老先生和谢老太太、解立君、梁艳秋,领着一对双胞胎谢玉龙和谢玉凤过来了。原来他们也接到了谢玉成中举的喜报,赶过来商量怎样庆贺。

功夫不大,窦建德夫妇也赶到了。他们也接到了窦金安中举的喜报,便在第一时间赶过来报喜,同时商量怎样庆贺。

于是,三家一同商量好,先在梁家屯庆贺,由宏远爹、娘摆三天流水酒席。然后再到野雀林和天地林村,设宴请各自的父老乡亲。

正文 第465章 庆祝宴上

梁晓乐一行三人紧赶慢赶,总算在中午之前赶了回来。

梁晓乐与乌知县对换,去青阳县处理案子,就连宏远爹、娘都不知道。送信儿的到了米湖县后,才知道梁晓乐不在这里。又与辛洛和梁玉云一起,赶紧赶往青阳县城。由于多走了三百里路,昨天晚上无论如何也赶不回来了。四个人走到天黢黑,在旅舍里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天一明便往家里赶,还是错过了吃早饭的时间。

宏远娘见女儿进了门,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赶紧把她拽到一边,高兴地说:“乐乐,咱煮锅神饺子,为你三个哥哥助兴。”

宏远娘已经品出了神饺子的滋味:如果女儿梁晓乐不在场,她是煮不出神饺子来的。可在这有“神气儿”的人家,庆祝宴上要是没有神饺子,又似乎少点儿什么。所以,宏远娘比谁都盼着梁晓乐快些回来。

梁晓乐自是同意,高声答应着,便和宏远娘一块儿去厨房煮神饺子去了。

说是一锅,其实不下十几锅,功夫全在捞饺子上了。宏远娘和梁晓乐母女两个倒替着捞,还累得腰酸臂疼。

神饺子一上桌,立时把宴席推向高潮,人们都抢着吃神饺子了,倒把别的美味佳肴给冷落了。

好处不过饺子!何况是带着神秘色彩的美食?!

煮完饺子,梁晓乐便来到梁宏远他们干兄弟的酒桌上。

这张酒桌上只坐了他们九个干兄弟。九个人从七岁上就在一块儿上学、生活,感情比亲兄弟还亲。大家聚在一起,无话不谈,一点儿顾虑都没有。别人也就很少参合进来。

梁晓乐先是向梁宏远、窦金安和谢玉成三人各敬了一个酒,说了一些祝福的话。把窦金安和谢玉成高兴的眉飞色舞,二人望向梁晓乐的眼神儿也有了暧昧之意。

梁晓乐心中暗笑:考中举人就忘了“姑姑拿盆儿”的警告?!如果明年春天春闱、殿试考上进士,还托媒人来说亲不成?!

而和窦金安和谢玉成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没考中的扈颜辉和马志涛。两个人情绪低落,不时拿眼望一下梁晓乐,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梁晓乐装作没看出来,和他们调侃了几句,便到邻桌去了。

冯良存、杨庭广、韩光平的妻子,与各自的婆婆,以及干娘窦金安、扈颜辉、马志涛的母亲,坐在了一张桌子上。梁玉云和婆婆梅银花也在这里,半主半客地招待着大家。

梁晓乐来到这里,先敬了五个干娘每人一杯酒。然后一起敬四个新嫂子。把梁玉云气的直冲她翻白眼,心里话:白和你一条炕上摸爬滚打长大了的!

梁晓乐心中暗笑,嘴上却说:“玉云姐。今天你沾了良存嫂子、庭广嫂子和光平嫂子的光,要是你一个人,我才懒得这样叫你呢?”

梁玉云白了她一眼,说:“你呀,胳膊肘往外扭。一家人不认一家人?!咱俩一笔写不出两个梁字,从小就牵着手长大,亏你也叫得出?!”

梁晓乐赶紧往回拾:“玉云姐,小妹错了,以后再也不这样叫你了,还不行吗?”

听着姊妹两个逗嘴。杨庭广母亲笑着说:“看这两张小嘴儿,一张比一张能说。”

辛洛母亲笑得“哏哏”的。

这一打趣不要紧,让窦金安母亲抓住了机会。她拉着梁晓乐的手说:“乐乐,你金安哥哥中了举人,明年春天参加‘春闱’,你还犹豫什么?你金喜妹妹早就盼着你家去呢?”

金安母亲的话引得邻桌的解老夫人翻了翻白眼儿。

梁晓乐脸一红,笑了笑。赶紧转到邻桌。

邻桌坐的都是老年人。梁宏远的姥姥、王奶奶、大奶奶和解老夫人,都在这张桌子上。

梁晓乐“姥姥”“奶奶”地叫着。挨个问候着,说着祝福的话,把老人们哄得笑逐颜开。

当问候到解老夫人跟前时,解老夫人不失时机地说:“乐乐,有空到你玉成哥哥那里坐坐,咱们离的近,你可不能舍近求远啊?!”说着乜斜了金安母亲一眼。

梁晓乐抿嘴儿一笑。心里说:这刚一接到报喜,两家就掐上了。看来,又要有一场婚姻争夺战了。自己那个“姑姑拿盆儿”只是说给了本人,对老人却是无可奈何。

梁晓乐走了几张主要的酒桌,说了些来晚的道歉话,然后又回到九个干兄弟们的酒桌上,坐在了扈颜辉和马志涛的中间。

她觉得只有坐在这里,才不会引起尴尬。尽管窦金安和谢玉成的眼神火辣辣,但有“姑姑拿盆儿”的话在前头,谁也不会当面说出口。而扈颜辉和马志涛,又有话要说的样子。

“乐乐,帮哥哥算算,看我适合做什么工作?”

梁晓乐一坐下,扈颜辉果然首先说道。

“是啊,乐乐,哥哥没出息,你要在不帮忙的话,哥哥就彻底崩溃了。”马志涛也说。

“你们俩干什么这么悲观?!”梁晓乐对二人说:“赶考本来就是爬金字塔,每一层都会刷下一大批人。能以走到最上层的,不就是一个人么?考上不骄,落榜不气馁,能伸能屈,方能成就一番事业啊。”

马志涛:“咳,这道理我们也懂,只是……”

梁晓乐:“你们还有秀才身份,可以去教学呀。教书育人,将来桃李满天下,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呀?!”

扈颜辉:“你没听人说吗?‘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教书先生一辈子穷得慌。我可相不中这个行业。”

梁晓乐:“那,你们想干什么呢”

马志涛:“帮我们指点指点。冯良存认了自己的生身母亲,这个就不说了。像杨庭广、韩光平一样,也让我们又一次艳遇,还有无尽的财宝,那才够刺激呢!”

梁晓乐笑了笑,说:“那种事,可遇不可求。如果你们舍得离开家,远离父母的话,我倒有两处,你们一个人可以去一下里。只不过,得需要自己打拼,就像辛洛哥哥他们一样。”

“你们三个说什么呢?”辛洛听到说他的名字,不由探过头来问道。

“他们两个要向你学习。”梁晓乐赶紧说。

辛洛:“好哇!我现在有租赁土地上万亩还多,门市十大几家。县城、农村都有。我和玉云顾了城里顾不了农村,正缺人手呢。你们去了,想在哪里就在哪里。”

扈颜辉:“你让我们给你打下手呀,美得你?!”

辛洛:“不打下手就当主人,我给你们打下手,怎么样?咱们兄弟,还分什么你我?我看呀,咱们大伙儿都是给乐乐打下手?!”

梁晓乐闻听一惊,心中暗想:难道他们看出什么来了。面上却嗔道:“洛哥哥,怎么说着说着,把火儿引到我身上来了。我在你那里可是纯粹为你帮忙,你别过河拆桥!“

辛洛“嘿嘿”笑着,说起了梁晓乐在米湖县、青阳县里的“壮举”。冯良存、杨庭广和韩光平一见,也争先恐后地介绍起梁晓乐对他们的帮助。酒桌子上的气氛一下热烈起来。

梁晓乐一看“矛头”都对准了自己,坐的便很不自在起来。对扈颜辉和马志涛说:“你们谁要去,对我言一声儿。”起身离开了。

宏远爹和宏远娘,兴高采烈地端着酒杯各桌敬酒,说着感谢的话,酒席上根本就没有他们俩的座位。梁晓乐想接近他们都不可能。

干娘的酒桌上倒是给梁晓乐留着座位。为了躲避金安母亲那过于热情的态度,以及邻桌解老夫人二人的明争暗夺,梁晓乐不愿坐到那里去。

猛然想起石六儿来。

由于梁晓乐经常出门,石六儿已经全权代理起“神堂”里的一应诸事。煮神饺子的时候听宏远娘说,早饭石六儿已经过来吃了,今天上午有预约的香客,要过来的晚一些。

梁晓乐还真有些挂牵“神堂”,想念石六儿。反正这里是流水席,谁吃饱了谁走。便离了这里,向“神堂”院落走去。

石六儿的“神事”已经接近尾声。见梁晓乐来了,高兴地反问道:“乐乐,怎么不在酒席上庆贺你哥哥们高中,到这里来了?”

“怪想干娘的,你不去,我就找了来了。”梁晓乐乖巧地回道。

石六儿脸上立时放出光来:“有你这句话,干娘比吃满汉全席还高兴。”说着收拾起香案,又道:“这里没事了,我们和香客一块儿过去。她们也想沾沾你家的‘神气儿’。”

梁晓乐见状,摇摇头,说:“干娘,你和香客一块儿过去吧。我已经吃过了。昨夜赶路累了,想在这里休息一会儿。”

石六儿笑道:“就知道你的小嘴儿甜!好吧,你北屋里歇着,我领着她们去吃酒席。”

梁晓乐歉意地点点头,直到望不见她们离去的背影,才向自己的卧室走去。

式神翠绿早已为她打扫好房间,铺平被褥。

梁晓乐也确实累了。本想忙里偷闲,好好安静一会儿,考虑一下就要来临的订婚轰炸。哪知脑袋刚一挨枕头,式神翠绿又把她叫了起来。

原来扈颜辉尾随着来了。

正文 第466章 宏远娘眼里有文章

话说梁晓乐刚想忙里偷闲,安静一会儿,好好考虑一下就要来临的订婚轰炸。哪知脑袋刚一挨枕头,式神翠绿又把她叫了起来。

原来扈颜辉尾随着来了。

“乐乐,你在酒桌上说的那两处是哪里呀?”

扈颜辉一进门就开门见山,直接说明了来意。

“哦,辉哥哥,你真的想好了?无论哪一处,都挺远的。干娘会同意你去?”梁晓乐先来了个旁敲侧击。

扈颜辉:“这是我的事。我爹娘不会阻拦。你给我说说,只要合适我,我就去。”

梁晓乐想了想,说:“我说的这两下里,一个在我们这里的东南方向的青阳县,离我们这里三百多里。一个是正南方的营渠县,离我们这里也是三百多里。

“营渠县我还没去过,不了解情况。回来时我是从青阳县来的,在那里与人替换着办了一个案子,有两个涉案家庭愿意与我签订土地租赁合同,两家共有土地大约一千多亩。

“哥哥他们的事过去以后,我就去签订。你如果愿意上那里的话,咱俩可以一块儿走。签了合同,我就把地交给你管理。”

“一千多亩租赁地?好家伙,我们管的过来吗?”扈颜辉惊诧地说。

他是农民家的孩子,自是知道土地的多少和重要。他家里充其量也就十来亩地,而且现在还都租赁给梁晓乐家里了。他知道一千多亩地意味着什么。

梁晓乐笑笑:“你真要去了,这点儿地就不算什么了。你没听洛哥哥说嘛,他已经有租赁土地上万亩。他说的这个‘上万’,可不是一万多,而是两万、三万,甚至更多。他就是你的前辄。你可以在那里租赁更多的土地,开设众多的门市。建很多的庄园和粮仓,然后,捐一个员外,这样,你参加那里的社交活动就有资格了。”

扈颜辉:“乐乐,你说的跟吹气儿似的,我可做不来。我听说,辛洛的这些,都是你在那里帮他发展的,我也是你的干哥哥。你可不能有偏有向,把我一个人扔在那里不管。”

梁晓乐:“这是自然。和洛哥哥一样,咱俩搭伙。门市上进货都是我的事。买货款全部投入再建设。所有土地我管田间管理,你只管播种和收获。给农户的地租一年三百斤,粗、细、杂粮随便挑。所有资产咱俩三七开,我落七,你落三。怎么样?”

扈颜辉:“那我投多少资呢?”

梁晓乐:“你一分钱也不用投。又洋落(外财)你就捡,没有的话,就投资你一个人。”

扈颜辉:“我这不成了旱地里干捡鱼儿了吗?不行,我不能要这么多?!”

梁晓乐:“各处里都是这样,像良存哥哥、庭广哥哥和光平哥哥,就连巧姐姐和路新铭那里也是如此。”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乐乐。你说咱什么时候走?”扈颜辉跃跃欲试。

梁晓乐:“等三个哥哥的庆祝喜宴吃完了,咱就走。不过,我还得说你一句。到了那里,无论条件多么优裕或者多么艰苦,你一定不要忘了功课。三年后,再参加乡试,争取中举。谋个一官半职。”

扈颜辉尴尬地笑笑:“乐乐,托你吉言!不过。我已经没这个想法儿了。我看杨庭广、韩光平、辛洛他么就挺好。只要事业有成,要那个虚名干什么。”

梁晓乐点点头,表示赞许。

扈颜辉走了不大一会儿,马志涛就来了。从他闪烁的眼神儿里可以看出,他是在一旁瞅着扈颜辉走后便来的。

“涛哥哥,辉哥哥刚把青阳县要了走,你只有营渠这一下里可去了。”

没等马志涛开口,梁晓乐主动向他跳明话题。

“其实,上哪里都无所谓。”马志涛态度也很明朗:“反正哪里我也不熟悉,只要你和我合作,哪里都可以。”

“我就知道涛哥哥深明大义。”

于是,梁晓乐又把对扈颜辉说的发展前景和合作条款对他说了一遍,然后拿出五十两银子,对马志涛说:

“涛哥哥,青阳县那里我还有一些事情要处理,你先拿着这五十两银子,去营渠那里熟悉一下情况。无论县城还是农村,只要适合我们发展,我们就在那里扎根。我处理晚了青阳的事,就过去找你。”

马志涛:“我有钱,用我的行了。”

梁晓乐笑了笑,说:“你一个学子,哪来的钱?我说过,咱俩合作,前期投资一律归我。家里的钱咱一文也不动,一定要白手起家。”

马志涛:“那也用不了这么多。出门在外,万一露了白,就是杀身之祸。你既然出了心,我拿二十两就不少。没有了我再回来取。”

梁晓乐:“既然这样,你再带上三十两银票,总可以了吧。穷家富路,出门别难为自己。”

马志涛勉强答应了。

送走马志涛以后,梁晓乐高兴地在床上翻了个跟头。

六百里农田建设规模,六个发展基地,一个也不少地定了下来,而且还都是梁宏远的结拜干兄弟,四个自己的干哥哥。更难能可贵的,还都是自己的崇拜者。互利互惠,哪一个不泼了命的为自己卖力气?

哇塞!

有这样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实现空间规模,难道还是一句空话吗?虽然玩儿了一点儿小小的手段,六百里农田全部亩产双千斤,那可是实实在在的收成。富民强国,难道这不是造福于人类?!

而自己所玩儿的手段,并没有苦害任何一个人。所有的合作者,都能得到丰厚的收入。而这些收入,对合作者来说,体现的只是数字;而在梁晓乐这里,却是实实在在的规模——梁晓乐要的就是这个——奇典大神不会因为数字在别人的名字下而否认规模的存在!

六百里农田,一刬的高产作物——亩产双千斤,人神共睹,有谁敢说这不是梁晓乐创出来的奇迹?!

哇塞!

胜利就在眼前,加倍努力!

梁晓乐心中高兴,闪身进了空间,她要与小玉麒麟分享。同时告诉小玉麒麟,关注着扈颜辉和马志涛两个人的行动。一旦条件成熟,便给他们创造一个惊险刺激又能获得财宝美人的机会。

梁晓乐清楚:她要达到心中预期的结果,少了小玉麒麟的帮助是不成的。

“没想到你的办事能力还挺大的,这么快就把六个基地安排好了。”

小玉麒麟听了梁晓乐的“汇报”,赞许地说。

“那是,我只剩了八年的时间了。时不我待,不只争朝夕行吗?”梁晓乐不无骄傲地回道。然后又说:“不过,这只是有了基地。青阳和营渠怎样发展,还得你出谋划策。现在我已经是山穷水尽,身无分文了。”

小玉麒麟:“怎么?你的钱呢?”

梁晓乐:“全投在米湖县了。赞助修庙的那一坛银子,几乎是我的全部积蓄。要开发青阳和营渠,就得白手起家。去的这两个人都是单身,能以帮他们找到另一半最好。至于财宝,多多益善。”

小玉麒麟:“嗬,瞧你说的多轻松?!你当美女财宝就在我手里攥着呀?告诉你吧,我手里掌握的也有限,用一个少一个。这两下里,我打算从民间找。找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