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异能兴农家-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在养老院的规章制度里,又添了一条:

有老人进入养老院的家庭,优先在梁德福、李慧敏手下的单位安排工作。并规定:梁德福、李慧敏所创事业,在养老院里的老人有子女等待安排的情况下,一律不外聘职工。

为了落实这项制度,首先辞退了梁钱氏的喂猪工作,由她过继出去的大儿子梁德旺接替。寇大影则被安排在养老院。因为她家里还有未成年孩子需要照顾,不能住宿在外,实行三班倒。

梁龙年老两口,顺顺当当住进了养老院。

梁德旺、寇大影两口子,一个月有六百文钱的进项,高兴的了不得。

梁钱氏则后悔的心里打扑拉:好好的骂什么街呀?!这倒好,工作飞了,钱没了!虽然是自己的亲儿子接替了自己,但毕竟是过继出去了,人家对自己已经没有了赡养义务,自己怎好伸手向人家要?!咳,儿有女有不如自己有,老头子还隔着一层手!一个月三百文钱在手里,那是什么劲头!!!

梁钱氏见大妯娌两口子在养老院里,吃香的喝辣的,美得不行。和老伴儿梁龙发一商量,带着自己住的这处宅院和二亩破地,也进了养老院。

老两口子进来了,按规定,自是要给她家安排两个人的工作。征得他们一家的同意,把老二梁德凯媳妇张新稳、老三梁德轩媳妇叶兰双,安排到了养老院,三妯娌正好三班倒。

宏远娘(梁晓乐)又建议宏远爹,把梁赵氏提升为副院长,统领三房侄媳妇。

没有办法,事业刚刚起步,梁晓乐又不了解别人,只好近水楼台先得月——把一家子人先利用起来。

………………

养老院规章制度的改革,很快在梁家屯里引起轰动。

最先找上门来的,是卖房给宏远爹的老光棍梁龙贞。

梁龙贞今年刚满六十岁。把房子卖给宏远爹后,房钱给了弟弟梁龙奎一半,便搬进了梁龙奎家的两间小南屋。但仍然个人起火做饭。

梁龙奎有一个儿子。老哥俩说好一子两不绝,都指望这个儿子养老送终。

养老院成立以后,梁龙贞多方打听,觉得住养老院比在弟弟家还实惠,最起码一天三顿饭不用自己做,老了还管发送(埋葬)。可房子已经卖了,没有了本钱,心里那个后悔!

后来见梁龙年老两口不带房子住进去了,还以为人家是亲叔伯侄子,额外照顾呢。当听说不是这么回事后,立马和弟弟梁龙奎商量,想带着二亩地住进养老院去。

弟弟梁龙奎说:“你卖给他房子的时候,咱就说好了一子两不绝。如今我儿子也是你的儿子了,你问问梁德福,能不能给孩子安排个工作?”

梁龙贞找到宏远爹,说出了老哥俩的意思。

当时,梁晓乐也在场——养老院一成立,就一波三折,她怕宏远爹娘不能按自己的设想发展,所以,一直跟在宏远娘身边“玩儿”,好见机行事——见宏远爹一时拿不出主意,便与宏远娘对接了灵魂:

宏远娘(梁晓乐):“行!贞伯,当初你卖给我们房子的时候,就奔着一子两不绝过去的。这是养老院成立以前的事,我们就按你的儿子对待,安排一个人的工作。”

梁龙贞老哥俩都很高兴:梁龙贞老有所养,还能安排一个孩子的工作,这真是天上掉馅饼,一下落到自己家里了呀!

……………………

残疾人梁德西,今年三十岁。因幼年时得小儿麻痹症,右手和右腿都落下了残疾。一拐一拐的,走路都费劲儿。

梁德西父母双亡后,哥哥梁德东在一处闲宅上给他盖了两间棚子,每年给他二、三百斤粮食。饥一顿,饱一顿地凑合着活着。

梁德东领着弟弟找了宏远爹,问像他这样情况的,养老院里收不收留?如果收的话,让他带着一亩地和两间棚子(一处院)进来。

宏远娘(梁晓乐):“收,老人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我们都收。不过,得等他六十岁以后,才能安排你家里人的工作。”

这也是梁晓乐临时决定的。因为他才三十岁,不可能有成年后代。留出更多的空间,招收老人的子女。这样才能吸收更多的老人进养老院。

“行。只要收留他,就省了我很多心思。”梁德东虽然遗憾,还是遵守了这条规定。

果然,这条规定极大地促进了有子女的老人入住养老院;有住房紧张的,有子女愿意出来工作的,在老人同意的情况下,都愿意把老人送进来。

宏远娘(梁晓乐)不但招收本村的,还招收外村的,各方面的待遇一个样。吸引的外村的孤寡老人,也都愿意上养老院里来。

这一来,养老院人满为患。宏远爹赶紧催促梁德顺又招了一个建筑队,加快建房进度。

在新房子不能搬入之前,又把村里已经搬进养老院的老人的房子,拣着离食堂近的能住人的房子拾掇拾掇,让后来的外村老人临时居住。

这件事对梁晓乐触动很大。看来,在异时空里发展事业,光套用前世的经验还是不行的。还得根据实际情况,一边执行,一边改革,促进发展。(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二十二章 发展中的阵痛

养老院很快被本村和外村的人们认可,隔三岔五,就有一两个老人入住进来。

基建工程也加大了力度。两个建筑队摽着劲儿地干,你快我比你还快,十几天就能盖起一排新房来。原先盖起的也加紧了装修,估计上冻前,现有的老人都能搬进新房里。

正当梁晓乐沉浸在各方面都称心如意的时候,传来了养老院里打架的消息。

原来,外村来的几个老太太在一起拉呱儿,说到养老院招收有子女的老人时,一个老太太说:“你们知道让有儿女的老人进来,是怎么兴起来的吗?”

“不知道。”其他老太太都摇着头说:“难道还有什么说道?”

“有。大着呢。”先说的老太太又说:“听说呀,这是院长为了照顾他的亲大娘大爷,才想出的这个办法。”

于是,这个老太太把听来的,关于梁龙年的过继儿子、儿媳如何和他吵架,村里人和族长如何调解不成,院长一家这才新添了这一条。

老太太是个很有口才的人,说的绘声绘色,时不时还加上自己的评论。其他的老太太听得真真切切,领会的非常透彻。老太太一说完,其他老太太便议论起来:

“老两口做得对。一个过继儿子,怎么也疼不了心上去。”

“就是,还亏着他们坚持下了来,这才有了这条规定。要不啊,像我这样的,怎么会进得来?!还是在这里享福!”

“听说,那过继儿子和儿媳妇,也都给安排了工作。”

“要我说呀,干脆不管他们!谁让他们不孝顺自己的老人!过继的就得跟亲儿子一样,因为你还䞍受人家的家产哩!”

“院长一家忒心软!”

“………………”

当时,寇大影正在一旁打扫卫生,把老太太们的拉呱儿。听了个从根到梢。寇大影又羞又恼,认定这是梁龙年老两口在卖派自己。心里话:都上了养老院了,还拿着晚辈们说嘴!把晚辈作践成烂酸梨,这样你就好了?称心了?高大了?!!!

又想起梁龙年老两口自从进养老院一来。整天合不拢嘴地笑。感情那是因为他们改了养老院里的规定,得到了一些老人们的拥护,而趾高气昂地臭美呢!这岂不是踩着晚辈人的肩膀,在太高他们自己吗?!

寇大影心里这么一想,那气就不打一处来。撂下抹布笤帚,找了梁龙年老两口去了。

此时,梁龙年和一伙老头们去大门口那里下象棋去了。屋里只有大奶奶梁薛氏一个人。寇大影更没了顾虑,一进门就用手指着梁薛氏,气呼呼地说:

“你屎壳郎钻食盒里,逮住礼(理)啦不是,拿这事说起来没完了?”

“我们说什么了?”大奶奶梁薛氏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你们进养老院的事,全院的老人都当故儿讲了!你们觉得光荣是不是?!诋毁晚辈儿标榜你们自己,显得高大是不是?!”

“你这孩子这是说什么呢?我们多会儿说过这话呀?”大奶奶梁薛氏气的浑身发抖。

“咱家里的事,不是你们说的。难道还是我自己说的?六十多岁的人了,红口白牙说出去的话,还想抵赖?!”寇大影步步紧逼。

“这件事。村里人和族长都调解了,梁家屯里的人们都知道。你不说,我不说,谁又能保证别人不说!”

“我不管谁说的,这件事你们必须给我一个交代。不然,我……我跟你们没完!”

“我已经交代给你了,信不信由你。”大奶奶一看寇大影耍起反账来,也上来了火气,气昂昂地说。

寇大影在过继婆婆这里没占上风,便跑到亲婆婆梁钱氏那里哭诉起来:

“他们嚷得满院里的老人都知道了。让我怎样在这里上班呀?!呜呜呜……”

梁钱氏本来就是个抢上拔尖、点火就着的人。见大儿媳妇向自己哭诉,火气一下窜上脑门。对寇大影说:“这还了得?咱过继给他,是为了䞍受他家的东西,不是䞍受受气!还拿着小人儿们的不是当故儿讲?谁怕谁呀?!走,咱俩给她说说去!”

俩妯娌本来就不和,年轻的时候没少动手。后来梁薛氏没有儿女。也就自矮了三分,处处让着她。妯娌俩的战斗才消停下来。

如今,梁薛氏进了养老院,二人的肩膀一般平了,梁薛氏说话也就有了底气。

梁钱氏抢上拔尖多半辈子,从来眼睛里就没有过谁。见一向惧怕自己的大妯娌竟然敢和自己平吵,哪里会咽得下这口气。俩妯娌没吵几句,梁钱氏上去给了梁薛氏一个大嘴巴子。

梁薛氏正在气头上挨了打,火气一下窜上来,伸手也给了梁钱氏一拳。

两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一下抓在一起,扭打起来。

随后赶来的寇大影,见两个婆婆打了起来,因为亲婆婆是来为自己出气的,心里的天平一下倾向了梁钱氏。以劝架为名,从后面抱住了梁薛氏的后腰。

梁薛氏身体被控制,再也使不出力气,被梁钱氏逮住机会,“啪啪啪”,在梁薛氏脸上搧了好几巴掌。

梁薛氏见自己的过继儿媳拉偏手,帮着亲婆婆打自己,急火攻心,一下背过气儿去,倒在地上人事不省。

围观的老人们一看出了“人命”,赶紧通知了院长宏远爹。王奶奶把在大门口与人下棋的梁龙年和王长柱也喊了回来。

无论什么原因,先救人要紧。宏远爹赶紧派了一个年轻的本村工作人员,去村里请李郎中。同时,让人们把梁薛氏抬到床上,抻胳膊弯腿,给她顺气。并责令梁钱氏、寇大影,到办公室等待问话。

梁晓乐哪里见过这种阵势,早已吓得两腿发软。李郎中离这里八、九百米,就是在家,赶来也得十大几分钟。梁晓乐担心大奶奶有生命危险,赶紧躲开众人进了空间,把小玉麒麟唤了出来。

“你赶紧给我去救一个人去。”梁晓乐不等小玉麒麟站稳脚步,急忙说道。

“什么人?这么着急?”小玉麒麟却不以为然,不慌不忙地问。

梁晓乐也不回答,把空间收缩成“气泡”,驾着来到大奶奶梁薛氏房间,对小玉麒麟说:“就是这个人,你赶紧把她救醒,不要让她落下任何毛病!”

小玉麒麟看了一眼,含笑道:“没事,她只是气火攻心,一时昏厥过去。看我的。”说着对着梁薛氏吹了口气。

房间里的人们有的正在给梁薛氏揉搓腹部,有的给她抚摸胸口。只听梁薛氏喉咙里“咕噜”了一声,人便睁开了眼睛。

“行了,醒了。”小玉麒麟高兴地说:“你还没给我说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咳,我也不知道。我听说后赶过来时,就已经这样了。”梁晓乐说:“我出去了解一下情况,回来再给你说。你可要在这里等我,我又好多事需要问你。”说着,急忙驾到一个背人处,闪身出了空间。

梁晓乐先到大奶奶房间看了看。见大奶奶面色已经恢复正常,只是还在流泪,很委屈的样子。

宏远奶奶梁赵氏和王奶奶、王爷爷,还有村里辈分大的两个老人也在这里。

大爷爷梁龙年被气得脸色铁青,对王奶奶和人们说:“怕了她多半辈子了,没想到上了养老院,还来欺负人?!”

“她这脾气!驴改不了拉磨,狗改不了吃屎,到哪里也是这个德行!”王奶奶说。

“一块肉弄得满锅里腥!”宏远奶奶恨恨地说。她现在是副院长,自是要考虑对整个养老院里的影响。

“当初就不该叫她这道号的人来?!”

“………………”

梁晓乐无心听人们的议论,她更想知道的是实情。见宏远爹宏远娘都没在这里,知道定是在办公室询问。便转身去了那里。

办公室里有宏远爹、宏远娘、梁龙勤、梁钱氏和寇大影。

真正的“家天下”、“窝里斗”!梁晓乐心里想。

梁钱氏和寇大影,仍然一副高傲的派头。好像刚才打架的不是她们而是别人。

“全养老院的老人都知道他们是怎么进来的,也知道是从他们开始,才兴得有儿女的老人也能住养老院。你们说,不是他们说出去的,还有谁?!”寇大影振振有词。

“你也太主观了吧。”宏远爹说:“那天下午你们吵架,半村子的人都听见了。晚上二大娘又喊街,一村子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要细究起来,还是你们自己嚷出去的。怎么单单怀疑他们?你看他俩是那种把自己的事常挂在嘴上的人吗?”

“哟,二侄子,瞧你说的,倒像是你二大娘故意找她的茬儿似的。这青天白日的,你可得凭良心说话,不能向一家,灭一家呀。”梁钱氏一副倚老卖老的无赖像:“他梁龙年有什么好处?不就是带了个头,比我早进来两天嘛。你看她气粗的,好像养老院是她家开的似的。我是不服这口气。”

“不服气你也不能下手打呀?都六十多岁的人了,要是摔个腿折胳膊折,看谁受罪?!”梁龙勤说。(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三章 发展中的阵痛(二)

宏远娘也被着这件事气的脸色发黄,嗔怪道:“这是养老院,这么多人,影响多不好。”

“你怕影响不好,你就给我摆平了这事。人们说三道四的,你让我怎么来上班啊?”寇大影冲着宏远娘发起飙来。

梁晓乐听宏远爹、宏远娘、梁龙勤三个人的口气,就像在家中劝架似的。尤其是宏远爹,还“二大娘”的叫着!出了这么大的事,还不借机杀杀她们的威风,养老院还能开展下去?!

见宏远娘一时语塞,梁晓乐急忙走过去,对接上灵魂。

宏远娘(梁晓乐):“行喽,在这件事没摆平之前,你先回避一下。明天别来上班了。”

“我的工资怎么算?”寇大影恶狠狠地问。

宏远娘(梁晓乐):“干一天,算一天工钱。”

“你……你……停我的工作……”寇大影“霍”地站起来。

宏远娘(梁晓乐):“有适合你的工作以后,再通知你。”

“二侄子,你大哥梁德旺,在你们叔伯兄弟之中,排行最大。你们可是一爷之孙,你们就这样对待你的大嫂呀?!”梁钱氏见宏远爹撤了后,知道他在顾虑家庭情面,就避开宏远娘的锋芒,面向宏远爹,阴阳怪气地说。

梁晓乐早看透了她的心思。

宏远娘(梁晓乐):“这是养老院,张、王、李、赵、刘,姓什么的都有,不光姓梁。”

“我侄子是养老院院长。我给我侄子说话,你个小媳妇子管的着吗?!”梁钱氏瞪着眼珠子望着宏远娘,气呼呼地说。

宏远娘(梁晓乐):“这是我们一家子的事,我有权过问!”

梁钱氏鼻子里“哼”了一声。心中暗想:人家这是一家子办的,自己还真的不好再指责她什么了。抬头看了一眼还站着的寇大影,见她皱着眉向自己摇了摇头,知道她是为了保住工作。不赞成自己给他们闹得太僵。便脖子一梗,说道:

“那好,打架是我们两个老太太的事,与你大嫂没关系。你怎么处分我都行。不能开除你大嫂。”

宏远娘(梁晓乐):“你关禁闭一个礼拜。除了到食堂吃饭,哪里也不许去。寇大影拉偏手,理应受到处罚。”

梁晓乐故意说寇大影的名字,而不叫“大嫂”,是在告诉在场的所有人:这里是单位,不是在家里,在处理人事问题上。一定要把亲情抛开。

梁钱氏一听,“呼”的从板凳上站起来,手指着宏远娘说:“我是你二大娘,凭什么关我禁闭!你……你以小犯上。”

宏远娘(梁晓乐):“这是养老院,对所有老人,都一视同仁。无论谁犯了错误,都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罚。”宏远娘(梁晓乐)停了一下。又说:“还有,今后如再出现打架事件,无论是谁。都给我带着房子和地回家去。养老院里不收留这道号的人!”

宏远娘在梁钱氏的眼里,历来是一个软弱可欺、不被人瞧得起的女人。梁钱氏过去从来没把她看在眼里。如今她富有了,是为了沾光才靠近过来。借“聚宝盆”被窝,已经对她有了很大的成见。又见今天说出这话来,一点儿也不把自己当长辈看待。如果就此窝在她手里,那今后还会有好果子吃?!

梁钱氏心里这么一想,也顾不得寇大影的暗示了,往地上一坐,拍着膝盖大哭起来:

“我的天儿哎,没王法了哎。亲侄子一家子,惩治起他亲大娘来了哎!房子我没少缴一间,地没少出一垄,凭什么看人下菜碟呀?!一个巴掌拍不响,我一个人能打起架来了吗?凭什么光处分我一个人呀?我的天儿哎……”

“啪”! 宏远娘(梁晓乐)用力一拍桌子,大喝到:“你要再哭。立马给我走人!”

梁钱氏被拍桌子声吓了一大跳。见宏远娘动了真格的,更害怕真让她走人。立马止住了哭号。

梁钱氏来养老院已经十多天了。对于养老院里的火食,她是一百一地满意。一顿十大几样饭菜,要荤的有荤的,要素的有素的。每顿饭,哪样她都尝尝,对口的就猛吃海塞。哪顿不吃得顶着嗓子眼?!真要让她出去了,一天三顿红薯玉米粥,她还真担心自己能不能吃得下去?!

“哼!你要一碗水端不平,我就跟你没完!”梁钱氏自己找了个下台阶,爬起身来,气哼哼地走了。

寇大影一看亲婆婆走了,不让自己上班已成定局。耽搁一天就少挣十文钱,还不知等到什么时候才能上班。“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含着眼泪对宏远爹娘说:

“二兄弟,二弟妹,是我错了。我不该听见风就是雨,胡乱猜疑。你们的大侄子再过二年就到了娶媳妇的时候了,我家的情况你们也不是不知道。我……我实在耽搁不起呀。我……我……再也不和你大娘革气了,往后好好地孝敬他们老两口。你看……明天我……还是来上班……行吗?”

梁晓乐见寇大影有悔过的念头,毕竟是一大家子,闹的太僵了让宏远爹为难。

宏远娘(梁晓乐):“你明天到洗衣房里工作去吧。你在这里闹了这么一出,老人们肯定对你有看法。到了那里一定要好好地干。记住,你在这里永远都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和咱村外院里的,以及外村来的人们一个样,都是凭力气挣工资,没有任何特殊!”

“是。记住了。”

宏远娘(梁晓乐):“起来吧,过去给你的负责人说一声,交代一下工作,明天就去洗衣房。”

“是。”寇大影从地上爬起来,顾不得拍打拍打膝盖上的土,挤出一丝儿笑意,对宏远爹娘说:“二兄弟,二弟妹,没事的话,我去见我四婶子(梁赵氏,也是寇大影的负责人。)去了。”

“去吧。”宏远爹对她挥挥手,说。

……………………

“这样对待她们,是不是忒严厉了些?”等寇大影走后,宏远爹对宏远娘说。

“你家里做得对。”梁龙勤抽了一口旱烟袋,嘴里冒着丝丝的烟雾,说:“像这样的人,不杀杀她的威风,确实不行了。”

宏远娘(梁晓乐):“我是这样考虑的:养老院是咱一家子开的,你的辈分儿,在养老院梁家屯村里的大多数老人那里,算是小的了。就是在这里工作的梁家屯里的人们,也多是同辈儿里的老大哥老大嫂。出了这样的事,整个养老院里的老人们、工作人员们,都看着呢!如果跳不出亲情圈子,你是无法开展工作的。”

“理儿是这么个理儿。可我,总觉的不大好,会让院儿里的人们说道的。”宏远爹擓着后脑勺说。

“说了半天,你还是没有跳出亲情圈子。”梁龙勤惦着烟袋对他说:“她在咱院儿横行霸道惯了,动不动就打架骂人。这里哪个村的人都有,这次打的是你的大娘,如果她和外村里的老人打起来,你是不是顾忌她是你的二大娘,而委屈人家外村里的老人呢?!”

“这……”

宏远娘(梁晓乐):“我也觉得是这么个理儿。不制服她,养老院里就没有平静的时候了。我们的工作还怎么开展?”

“你是院长,应该一视同仁。不管谁犯了错误,该怎么处罚,就怎样处罚。不过呢,”梁龙勤又面向宏远娘:“你们应该定出一套管理上的制度来,谁违反了哪一条,按着制度上说的处分,他本人没怨言,别人也就不会说什么了。”

宏远娘(梁晓乐):“嗯,这方面,我们是考虑的不周到。认为把老人们集中起来,好吃好喝好待承,让他们安享晚年,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