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异能兴农家-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是不是真的还都有爷爷?”梁晓乐好奇地问。

“这个自然。”一丝儿自豪感爬上女团支书的面容:“几百年了,养老院里的老人,只有进,没有出,也没有死亡这一说,你说,他们能没有老爷爷、老奶奶吗?!”

第二百二十一章 世外桃园(三)

梁晓乐震惊的张大了嘴巴:几百年了……没有死亡……这样的话,养老院里得有多少人?!老人们又有多大年纪?!
怪不得说把养老院里的老人都撵出来,个挨个站在二十亩地的空地上,人摞人也有九层楼房高。几百年光进不出,不死不灭,还真能达到这个程度。
可是,田野里的坟地又如何解释呢?!
女团支书十分机敏,见梁晓乐望着一片坟地沉思,又解释道:“坟地里埋的都是未进养老院就夭折的人。我们这里七十岁进养老院。只要活到七十岁,进了养老院就算进了保险柜,永远不死不灭。七十岁以前死了的,就都埋到坟地里。因为没有老坟,也不见得有后代跟穴,所以,这里大多都是孤坟。坟地也就成了乱葬岗。这是人们都不愿意落的归宿。为这,每一个人都十分爱惜自己的生命,拼命地活着,以期活到七十岁。”
梁晓乐点点头,表示领会:活到七十岁进了养老院,就可以不死不灭。养老院岂不是人间仙境?!不拼命活着那才是傻帽一个呢?!
一进养老院,那对中年夫妇就被她们跟丢了。梁晓乐想了解一下他们的住房,便建议到他们住的五楼5088房间去看看。
二人离开千亩农场,沿着养老院外围,来到了一处居民楼,乘电梯去了五楼。
那对中年夫妇还没有来。但门没有上锁,女团支书一推便开了。
“门怎么没有上锁呢?”梁晓乐好奇地问。
“上锁?”这一回轮到女团支书感到惊奇了:“我们这里的门从来就没安过锁。”
“来了小偷怎么办?”
“小偷?”女团支书“格格”地笑起来:“什么小偷?我们这里根本就没有。”
没有小偷?!
梁晓乐为这里的治安很是感慨了一番,随即走进了屋里。
这是一个一室一厅一卫的单元楼。里面摆设十分简陋:客厅里有两对沙发,中间摆着一个大茶几。茶几上放着一个托盘,里面有一个热水瓶。一把茶壶和几只水杯。卧室里靠北面有一张双人床,南面窗台底下有一对简易的藤圈椅和一张小圆桌。小圆桌的东面有一个简易的梳妆台。上面只有一把梳子、一把篦子和一面不是很大的镜子。
与双人床对着的墙上有一个壁橱。梁晓乐拉开看了看,里面空空的,什么也没有。
洗漱间(卫生间)则在卧室的北面,里面有一个浴盆、一个坐便器和一个洗脸池。衣架上搭着几条毛巾,坐便器旁边的墙上钉着一个卫生纸盒。
“这也太简单了吧?!”梁晓乐惊叹道。
“你再看看这边。”女团支书说着,又推开了旁边一户楼门:“这家是常住人口。你看看有什么区别?!”
梁晓乐走进去一看,格式和刚才看的“客房”一个样,东西也不见多。只是在壁橱里放了三几件衣服。
“住宅楼里的人们外出都不锁门。只是把门带上防止风往里钻就行。夜里也是如此。居民不用担心家里会丢东西。因为各家各户都是如此,需要什么,可以随便去刷卡取。”女团支书解释道。
“怪不得你说这里没有小偷。还真没有值得小偷偷的东西。”梁晓乐赞叹了一句。又问道:“人们的财富呢?居民们每天都在干活、拼搏,总不能一点儿财富也积攒不下吧?!“
“都在积分卡里。这里实行按需供应。需要什么就刷卡拿什么。如果是以旧换新或者以物换物,则不需要再刷卡。”女团支书说。
“积分卡?什么样的积分卡呀?”梁晓乐好奇地问。
“哦,说白了,就是工分卡。我们叫它积分卡。”女团支书又说:“随身带着自己的积分卡。想要什么有什么,谁还往家里放东西?!“
梁晓乐又是一头雾水:家里没有东西,财产全在积分卡里?!一张积分卡容纳了全部家产,而且还可以随时带在身上!真的是轻装上阵吔!这得省却多少心思啊!
梁晓乐在屋里转了一圈,却没发现锅灶。整个居室就像梁晓乐前世现代的宾馆(旅馆)标准套间。一点儿也没“家”的感觉。
“怎么没有锅灶?居民们不自己做饭吃呀?”梁晓乐终于没忍住自己的好奇,又问道。
“居民家里不设锅灶。吃饭一律去餐馆。”女团支书回答。
“一律去餐馆?那得多少餐馆呀?再说了,天天吃餐馆,饭菜能合口味吗?”梁晓乐又是好奇地问。
“餐馆每五百米设置一个,居民们凭积分卡进入。就近用餐。”女团支书解释道:“餐馆里一律是自选餐。主食菜肴上百种,用餐者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喜欢吃什么盛什么,喜欢吃几样取几样。”
这情景与梁家屯村里的阳光养老院差不多。可是,那是养老院,老人们带着地和房子住进来。就是为了养老的。但这里是居民,一家人都去吃餐馆,天天、顿顿如此,那得多浪费呀?
“人们进餐有没有标准啊?”
“没有。吃多少盛多少。吃饱时一定要盘净碗空,不得浪费。”
“如果眼大肚子小,盛的多了,吃不了怎么办?”
“如果有谁不注意盛多了,吃不了,惩罚你的办法是把你的剩菜剩饭保存在餐馆的冰箱里,下顿饭你再继续吃,直到不再剩为止。”
“这么多人,注意过来吗?”
“因为这是一项制度,居民们都自觉遵守。何况饭吃八分饱有利于身体健康,大家都宁愿肚子欠一分,绝不让饭菜剩一口。厉行节约在餐桌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女团支书不无骄傲地又说:
“如果这些饭菜还不合口味,任何人都可以亲自到厨房,为自己或家人做一顿可口的饭菜。”
“啊呵,原来是既民主又独立呀?!”梁晓乐十分佩服起来。
女团支书笑笑,继续说:“吃饭既能解决肚子问题,也是街坊邻居聚会的美好时刻。大家围坐一桌,边吃边说说笑笑,相互交流生活和工作中的经验体会。晚饭时,大家共同商讨饭后要去的消遣场所。年轻人或成双结对,或三五成群,一拨拨走出餐馆,享受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年长的或溜溜弯,或打打牌下下象棋,或到娱乐场所听听歌曲音乐,看看节目。不想活动的,就回家看电视,玩电脑。无论年长年幼,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女团支书说完抬腕看了看手表,对梁晓乐说:“现在已经到了开午饭的时候了,我们到那里去,你可以一边观看,一边进餐。”
“好的。”梁晓乐痛快地答应着。
…………………………
这是一座五层楼高的餐馆。上下楼都有电梯。餐馆门前有很多人,有的互相打着招呼,有的相约结伴儿而进餐厅。仔细看,却又秩序井然,一点儿也没有拥挤现象。
每个餐厅都有二至三个入口,每个入口都有一根横棍与积分刷卡机相连。人们进入时,把积分卡往刷卡机里一插,显示已积分(当天的,早餐按头一天的积分),横棍自动落下。人就可以进入餐厅了。
而每进一个人,餐厅门楣上的电子显示屏上,就会减去一个数,告诉人们这个餐厅还可以进多少多少人。
“真科学。”梁晓乐赞叹了一句,不由又问到:“如果积分卡里没积分呢?”
“如果刷卡机没显示积分,横棍就一直在那里挡着。”女团支书说。
“众目睽睽之下,那得多难堪呀?”梁晓乐首先鄙视了一下。
“像这种情况,众人没有一个同情的。反倒嗤之以鼻。”女团支书也撇了一下嘴:“因为换取一顿饭的报酬很简单,就是在家里编织几十个食品袋交到收货点,一顿饭就大功告成了。”
“什么?编织食品袋?用什么编织?”梁晓乐吃惊地问。
“马莲草呀!”
“你们这里也用马莲草编织包装袋啊?”
梁晓乐的惊讶程度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要知道,编织包装袋可是由野雀林村里的哑巴(当然现在已经会说话了)窦金平发明、梁晓乐参考前世普遍使用的食品包装袋的灵感,运用空间分层马莲草而发起的?!她一直认为这是自己的专利而引以自豪!想不到这里竟然如此普遍。
“怎么?你们那里是不是也用这个编织?!”
“嗯。”梁晓乐点点头:“你们编了往哪里卖呀?”
“不卖。拿到商店里,用以包装。”女团支书脸上爬上欣喜之色:“完全是自给自足。”
梁晓乐佩服地点了点头。
“如果出去旅游或走亲戚,或者别人来这里,或者在任何地方住留一天以上,每人就在当地干自己那一行的活,或者进行手到擒来的编织,然后他(她)受到伙食款待。”女团支书继续说:“一个人只要遵守这个条件,可以随意走访新城内任何地方。这样,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像在自己的小区内一样进行劳动,而且有可口的饭菜。”
梁晓乐恍然大悟:“可不可以这样说:不管你在那里,都不容许浪费时间或借口逃避工作?!”
“你理解的很对!”女团支书夸奖道。

正文 第二百二十二章“世外桃园”(四)

午饭很丰盛。鸡鸭鱼肉青菜萝卜什么的都有,上百种菜肴任人们选择。因为是自选餐,形式和梁晓乐家中的食堂相差无几,这里也就不再累续了。

吃过午饭,梁晓乐又看了看洗衣店,逛了逛百货商场,坐了坐公交车。因为这三下里的人都很多,梁晓乐不便提问,只好带着满腹疑虑又回到了队部。

“看的怎么样?小朋友。”女队长十分热情地又接见了梁晓乐。

“很好,就是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梁晓乐诚恳地说。

“噢,哪些地方不理解,说出来,我和团支书给你解释。”女队长和蔼地说。

“你能不能给我讲解一下你们这里的生活规律和管理措施,而且越详细越好。”

“嗬,你的胃口还是挺大。”女队长流露出一脸惊奇:“你年龄不大,想的还挺深远。你了解这些对你有用处吗?”

“我觉得你们这里的生活方式与我们那里一点儿也不一样!”梁晓乐瞪着一双大眼睛,认真地说:“我想了解差距在哪里,回去以后,让人们也参考你们这里,改进他们的生活。”

女团支书笑笑,说:“实话对你说吧,我们为了今天的幸福安逸生活,已经前仆后继地为之奋斗了几百年了。你不可能听一遍或者看一遍,就能学会的。”

“最起码我自己心里明白呀?!”梁晓乐已经近乎死乞白赖了:“看了一个遍,自己都糊里糊涂,回去如何向人们解说?!”说完又加了一句:“这么好的经验。你们不至于连宣传也不让了吧?!”

“这个倒不怕。”女队长笑了笑说:“因为我们是两个空间,没有机缘的人。是不会进来的。”

“还是得!那你们还顾虑什么呢?!”

在梁晓乐的一再坚持下,女队长终于打消顾虑,和女团支书一起,你一项我一条地对梁晓乐述说了这里的生活情景。

她们说的很快,有的需要两个人互补才能说完整。梁晓乐仔细地听着,并通过她灵敏头脑的梳理,对桃花园里的居民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原来,桃花园的面积很大,有上千公里。所有有人居住的地方都叫桃花园。为了区分。便在《桃花园》后面标明序号,证明《桃花园》1、桃花园2……

桃花园里的土地公有制。所有收入也一律归公家所有。人们在上面生产、劳动,一律记工分,并打入积分卡。

积分卡是所有成年人的必备之物,既是一个人的全部财产,又是一个人的身份证明,须臾不可离开。

积分卡是一个人的全部,所以每一个人都像保护眼睛一样,悉心保护。

不过。不慎丢了也不要紧。捡到的人会交公。很快又会回到手里。因为这里是一人一卡,卡上除了名字外,还有指纹认证。每次刷卡。都要用右手食指摁一下刷卡机的一个指定部位。指纹不对,积分卡边读不出数据,被视为废卡。也就不能拿取东西,或者进任何需要用卡的场所。

基于这个原因,任何人捡到了卡,都会积极地交公,既帮助了别人,自己还做了好事受到表扬,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万一丢失找不回来,或者是被毁坏了,也不要紧。失主可以凭着指纹,再补办一张。任何一张卡最后一次使用后的数据,都被保留在刷卡机里,且全桃花园联网。无论在哪里补办,都会显示。手续很简单,可以随时随地补办。

整个桃花园里的人们提倡简单生活。凡是与生活无关的奢侈品,一律不要。任何时候都保持轻装上阵。

在这里,看不到金光闪闪的戒指、项链、手镯,看不见耀眼争光的砖石饰品。看不见染得五颜六色的发型,甚至连梁晓乐前世现代女性最普遍的口红都看不见——人们出门根本就没有化妆这一说。

在这里,女性追求自然美、本色美。男性追求健康的体魄。无论男女,都追求内在素质的培养。把学习知识,掌握精湛技艺,攻克科技尖端当做毕生的奋斗目标。

日不上锁,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又是新城里的一大特色。

住宅楼里的人们外出都不锁门已经是惯例。桃花园的居民不用担心家里会进小偷。因为家里根本就没有值得小偷偷的东西。一切财产全存在积分机里,家里只有几床被褥几件衣服。因为每个人的衣服都是在洗衣店循环更换,用不着自己频繁添置。谁也不把几件衣服看在眼里,更不会顾虑被小偷偷走。

实际上,这里根本就没小偷。

桃花园里实行按需供应。需要什么就刷卡拿什么。如果是以旧换新或者以物换物,则不需要再刷卡——公家的东西你可以随便刷卡拿取,还用着偷别人的了吗?

以衣服来说,桃花园的居民,无论大人孩牙儿 ,每人分配五套衣服的指标。一开始,居民可持积分卡到商店里领取。以后根据季节的变化换取。如果超出五套,读卡机会提示你要厉行勤俭节约。

衣服可以自己洗,也可以拿到洗衣店去洗。洗衣店是公共设施,洗衣服不需刷卡

洗衣店的功能不仅仅是洗衣服、拆洗被褥,它还是调换衣服的场所。

凡是洗衣店,都有衣服储藏间。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服装。来洗衣服的居民,可以任意挑选和自己所洗衣服同等数量的自己喜欢的花色和款式。这样,一个积分不用,就可以体验穿新衣服的感觉。

储藏间里衣服的来源,基数是公家备置,再以后就是送来洗的了。换过来换过去,其实还是居民自己的衣服。

衣服本来就是随心草,今天喜欢这个花色,明天又看上那个款式,如果一律往家买,肯定会有很多衣服压箱底。再多的衣服一次也只能穿一身不是!

有了这个办法,既能变着花样打扮自己,还不至于把多余的衣服闲置起来,有利于物尽其用,极大地杜绝了衣服压箱底的浪费。

至于卫生,这方面大可放心。洗衣服用的水百分之百消毒。洗出来的衣服干净鲜亮。拿到显微镜下检验,一点细菌也没有,和新做成的衣服一模一样。

有了这一项措施,桃花园里的居民们大都很少把指标全用尽。家里预备下两套衣服,有个替换的就行。一般情况下,都是穿着该换洗的衣服进洗衣店,出来时已是焕然一新(这方面有些像阳光养老院)。

因为洗衣店对居民的生活至关重要,设置也很多,一般不超过五百米就有一家。且全园通用,居民可以在任何一个洗衣店里洗、换。这样一来,即使出远门,也不需带换洗衣服。

被褥床单也是如此。居民可以随便把自己该拆洗的被褥床单放到洗衣店里,然后取干净的拿走。到了换季,比如春末夏初,还可以把不需要的被褥存放在店里。在积分卡里登记上,到了秋末冬初再来取。这样,家里的柜子就不显得拥挤了

至于路不拾遗,那就更没的说了。说白了,路上根本没有可拾的物品。

桃花园的人们出门,除了必备的积分卡以外,基本不带别的东西。有的连个小手帕都懒得拿。

不过也不要紧,所有公共场合,如公交车站候车亭、公交车上、百货商场及各服务店门口,都设有公共手纸盒。手纸洁净卫生,使用便捷。是断开又折叠起来的那种,拽出一张来,下一张刚好露一个小角,便于下个人抽拽。谁需要就上去拽,啥时需要附近便有。

有了这项便利,人们出门也就不愿再带手帕。利利落落一个人,要多轻松又多轻松。

女性在这方面的待遇更高一筹。除了享受公共手纸外,在任何一个女洗手间里,都备有公共卫生巾、卫生纸。供大姨妈莅临期更换。梁晓乐前世现代女性从不离身的小坤包在这里毫无踪影。

因为住房用品都是公家的,个人需求按需供给。邻里之间很少发生纠葛。大家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桃花园里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一个人只要肢体健全,组织根据你的实际能力,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最最笨拙不开窍的人,就安排在公共场所捡拾垃圾。一天同样记十个积分。自己养活自己满没问题。

如果一个人实在懒惰,什么活也不愿意干。整天就是吃饱了睡,睡醒了吃。那也不要紧,最起码你还是一具造粪的机器。所遗憾的是,你得住进懒人养疗院里去。你在那里可以尽情地吃,尽情地睡,尽情地过你慵懒的日子。直到你觉得没意思了,打算干点什么消磨时光。组织上就会安排你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直到你熟练掌握了,并对此产生了兴趣,再让你回归社会,用劳动来养活自己。

其实,桃花园里最不缺的就是食物。这里人均土地面积三亩多,一年成熟两季,粮食单产都在一千斤以上,瓜果菜蔬也都自给自足。一亩地就能养七、八个人,何况三亩多地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二百二十三章 解梦(一)

之所以提倡以劳动换取食物,完全是在执行按劳取酬、按需供给的方针政策。因为桃花园的福利机构很多:少儿有幼儿园,学生有学校,老人有老年养老院,残疾人有劳保所,生病住医院,而且都是免费的。你一个肢体健全的成年人,不参加劳动就说不过去了。退一步说,三百六十行,哪一行也没留下你的痕迹,岂不白白来人间走一遭!

基于这种考虑,桃花园里拒绝养懒人。措施就是餐馆的入口。

桃花园里工作安排,很大程度上尊重个人意愿。一个人如果在这个地方干着不顺心,可以随时申请调换。居民居住地离工作单位一般不超过一千米。如果超过了,可以调换住处。

桃花园里人人平等。能用脑的你就用脑,发明创造,为发展新城献计献策;不能动脑或不愿动脑的,你就多干活,创造劳动价值为桃花园增加财富。工作不同,待遇一样。一个捡拾垃圾的笨人和最高领导人挣相同的积分,都是一天十分。

领导干部轮流任职。两年一届。换届时,由个人报名群众投票选举产生。一般情况下一届一换,只有治理有方成绩特别突出者才可以连任。桃花园里的规章制度在全园通用,领导干部只是各项规章制度的监督者,很难有突破的地方。所以也就没有连任的。这就给很多人创造了过把当官瘾的机会。

劳动创造财富,当官为人民服务,两下里肩膀一般平。没有贫贱高贵这一说。所以,从官位子上退下来的人。一点也没有失落感。大家都把这看成了工作调动,属新城里极平常的工作安排。上的满怀信心,下的泰然处之。大家心里一点芥蒂也没有。

心理平衡是桃花园里最大的稳定因素。在这里,没有贪官污吏,没有腐化堕落,没有财产纠纷,没有尔虞我诈。所拥有的,只有努力工作,用劳动养活自己。人人都这样。还有什么不平衡的呢。

“多么富饶的桃花园,人人平等的桃花园啊!”

梁晓乐大声赞美道。不由高兴地“格格”笑起来。

“乐乐,乐乐,快醒醒!什么梦这么高兴?!”

几个稚嫩的声音传进脑海。

梁晓乐猛然睁开眼睛,只见齐殿峨、王振飞、梁宏根 、蔡邦静四个人正围着她看。低头回头看了看,发现自己依然坐在那株桃树下面。

啊,原来是南柯一梦!

…………………………

“我睡了很长时间吗?”

望着四个人奇怪的眼神,梁晓乐不好意思地问道。她感觉在梦里好像度过了一整天。

“没有。你吃饱后才睡的,我们这不刚刚把所有的东西吃完。听到你笑了。这才过来看你的。”蔡邦静解释说。

梁晓乐抬头看了看太阳,果然还在头顶,这才确信时间并不长。心道:怪不得《黄粱梦》中说卢生在梦中享尽了富贵荣华。等到醒来,临睡前主人蒸的黄粱还没有成熟。看来梦里的时间与现实真的有很大差距。

虽然是个梦,总觉的这梦蹊跷,梦中情景却记忆犹新,女队长和女团支书的一笑一颦,一言一行,就仿佛印在头脑中一个样,挥之不去。感觉好像预示着什么似的,究竟预示着什么,一时又理不出个头绪。

梁晓乐再无心观看这里的风景。见四个同伴儿吃饱喝足,也都对游玩儿意兴索然,五个人一商量,便打道回府。

吃过晚饭以后,梁晓乐推说玩儿累了,早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