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良田秀舍 作者:郁桢-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更加珍贵美好的东西。”
青梅有些纳闷的看了这个妹妹一眼,有些不明白她的话,茫然道:“我有什么放不下,什么看不透的。二妹是个聪明人,我知道你只一眼便就看出来了。我没这个福分,也不敢去多想什么。想着再过几年就好了,那时候青兰大了,也能帮娘做事,成哥儿也懂事了,娘至少不用那么操心。娘的年纪不过三十来岁,你看看她这副模样是不是比同年的都要显老呢。我们做子女的,有什么不顺心的事还能和她说说,但娘不顺心的事从来不向我们说半句。谢家那边不管怎样,我是没有一句怨言的,所以这些话我也只和你说说,你千万别告诉娘。”
青梅的善良宽忍让青竹有些心酸,心想难道这就是做大姐的牺牲么,倘或她生在大姐这个角度,又会如何来处理这些事?
姐妹俩一夜再没说什么话。隔日一早,等青竹醒来时,旁边已经空荡荡了。又听的鸡在院子里咕咕的叫着,蔡氏正和青梅说着什么话。
青竹翻了身,睡意再无。见窗洞里透出几缕幽弱的光线来,屋子里的情景也大致看得明白了。在项家她已经是习惯早起了,偶尔回家住着,不用去想那些烦心事,倒放松了不少。今天起得有些晚了。
青竹几下子穿好了衣裳,见桌上有一把梳子,抓起梳子便走到了外面。青竹站在屋檐下梳着头,蔡氏在喂鸡,青梅在灶上忙碌准备早饭。
青竹笑问着蔡氏:“娘这次买了多少鸡来养?”
蔡氏道:“买了三十只小鸡崽,死了些,现在还有二十四只。”
青竹感叹道:“这些东西长大了,只怕需要不少的粮食。又没什么饲料,一喂就得喂大半年。去年里章家给了我二十只小鸡养,这里大伯娘不就嫌难收拾。又耗粮所以就拿去卖了。”
蔡氏忙问:“卖了多少钱?”
青竹道:“十只鸡,每只四五斤的样子,一共卖了四钱多银子。三分一斤。后面的四只卖的两分七。”
蔡氏算了一下,心想这的确是耗费大,收益不算很好,但养些的话,以后也产蛋也能拿去卖。总比什么都不做强。
等到这些小鸡们都吃饱了,青竹帮蔡氏将鸡关进了鸡圈里,又拿着长扫帚帮忙打扫了院子。青兰也起来了,正揉着眼睛,呵欠连天。
折腾了半早,总算是用了饭。青兰去送夏成进学堂。
蔡氏便开始打扫屋子,里里外外的先扫了一遍,接着又拿着抹布将些家什也挨着擦了遍。又见青梅还是旧时的衣裳。便对她说:“你怎么也不换身衣服,一会儿谢家的人来了,见你穿得破破烂烂的样子,总是不好的。”
青梅忙活了这么久,连头发也还来不及梳。神情有些恍惚,打了呵欠说:“里外的事要忙。穿了好衣裳也弄脏了。这可要省着穿。”
青竹便赶着说要替青梅梳妆,倒弄得青梅有些不大好意思。
直到巳时三刻的时候,姑姑才带着谢家人来了。谢家一共来了三个人,母亲带着儿女。送了两丈自己织的土布,买了两块肉,四斤素点心,二十个粽子,算是初次登门相看。
儿子名谢通,就是要说给青梅的少年。听说才十七岁。青竹瞧见了,倒还算生得端正,个儿也高挑,和胡阿大的壮实不一样,显得有点单薄。不敢正眼看青梅,和夏家的人说上两句话就要脸红。
谢家的母亲也是个寻常的村妇,梳着挑鬓头,一身洗得发白的土布蓝花衫子,系条阔白棉布的裙子。约莫五十来岁,容貌也寻常,只是有些龅牙。不过是个极爱说话,又极爱笑的女人。性格比较爽朗。
那位不过十岁上下的小姑娘和她母亲有七八分相似,和青竹站在一起,竟然比青竹还高半头。只听得谢家母亲唤她“春红”,心想这便是她的名字了。
春红不仅长相随她娘,脾性也有几分相似,才来夏家没多久,便和青兰两个熟悉了,约在一起说话。
青梅和青竹俩在厨下忙碌,蔡氏陪着客人在堂屋里聊天。青竹推了推青梅,小声问了她一句:“怎样?”
青梅故作糊涂:“什么怎样?”
青竹取笑道:“大姐就和我装蒜吧。”
谢家母亲倒是一眼相中了青梅,见这闺女做事勤快,虽然话不多,但本分。因此和夏氏说道:“我养了七个儿子,这个儿子是老六,如今老二都三十一岁了还没娶媳妇,老五二十一了也还没娶,我也管不了了。老六愿意出来,我也由着他。只是不知你们夏家觉得我们家老六如何。”
谢通坐在旁边,听见长辈们谈论起自己来,多少有些不好意思,连忙起身借口走开了。
这里三个女人继续谈论着,蔡氏对谢通还算满意。这些年她扛着这个家,青梅虽然也能分担一点,但毕竟没个壮劳力,所以才一心想要招个女婿。又瞧见谢通模样还算周正,举止有礼,不像是那般不三不四的人,她也不去问青梅的意思,便满口答应下来。
“既然是大姐帮着相准的,我也没什么话。瞅着倒也还好。”
夏氏便向谢家母亲说:“这事我看能成。我做姑姑的就算是媒人了,只等换了庚帖找人合下八字,若没什么犯冲的,早些定下来也好。”
谢家母亲听说便也喜欢。
蔡氏满心喜悦走到灶间,叫了青竹:“过来替我写几个字。”
青竹擦了擦手说:“好勒,马上就来。”又瞧见蔡氏一脸欢喜的样子,便笑问道:“什么事这样高兴呀,娘嘴巴都快合不上了。”
蔡氏看了眼青梅笑说道:“当然是大丫头的亲事呀。”又问青梅:“你觉得如何,我看着也还好。”
青梅淡淡的说道:“娘说好就好吧,娘做主就是,何必来问我。”
蔡氏才没说什么,叫了青竹出去了。蔡氏找了夏成用的纸笔,让青竹帮忙写几个字。
“辛亥年三月十三,未时。”蔡氏念道。
青竹很快就写好了。
蔡氏接过去看了一眼,其实她也不大识字,又转手递给了谢家母亲。
谢家母亲也不识字,不过觉得这字倒也漂亮,不禁打量了青竹两眼笑道:“这是你家二闺女吧,哟,还真了不得,原来是个女秀才呢。”
蔡氏笑道:“什么女秀才,她哪里懂得什么,又没正经念过书,谢姐姐别抬举她,只是以前她爹还在的时候,教过她一点半点,不过以一充十罢了。”
谢家母亲又深深的将青竹从上到下看了个遍,心想,怎么这么快就将老六的事给决定下来了,见他们家的老二似乎比老大还好,看着也聪明,又会读书写字,不像老大那样有些木讷。不免有些后悔。转念一想,又立刻笑吟吟的和夏氏说:“廖大姐也是知道的,我家里还有个小儿子,今年才十四岁,我见你们家这个二姑娘好,不如说给我们家老七如何?”
夏氏倒吃了一惊,本来说青梅的事,说得好好的,为何又说到了青竹身上,又去看蔡氏。蔡氏脸上有些尴尬,夏氏忙着解释:“这事恐怕不成,这二丫头是有婆家的人了。”
谢家母亲听说忙叹:“哎,真个可惜了。可怜我福分薄,得不到这样好的媳妇。只是我见你们家二丫头年纪也不大啊,怎么这么早就定下来呢?”
蔡氏这才解释道:“说来也不怕谢姐姐笑话,我们老二送给了人家做小媳妇,就因为她大姐的事,我才将她叫过来帮下忙。”
谢家母亲听说便也不再开口了,只恨她家儿子没这个福气。
谢通正站在篱笆下发怔,也不知他在想些什么。春红走了去,拉了拉他的手叫了声六哥。
谢通回头笑笑:“怎么呢?”
春红小声的在谢通耳边说了句:“你喜不喜欢未来的媳妇呀?”
谢通顿时羞得满脸通红,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抬头看时,只见青梅正端了方盘从屋檐下走过,又连忙别过了目光,看向别处。
过了两日,谢家找和合了八字,算命的人说两人的八字好,以后夫唱妇随,并没什么犯冲的地方,这段姻缘做得。谢家和夏家便正式的订下了婚约,谢家也承诺拿些钱出来帮夏家修两间房子。又换了信物,只婚期还未定。蔡氏一直操心的事总算是有着落了,夜里睡觉也安稳了好些。青梅对于这件事,从来没露出半点喜欢,或是不喜欢的神情来,完全像个局外人一般,不闻不问,任由母亲和姑姑去操持。
正文 第九十八章求医
自从秧苗下了田就一直暴雨不断,才晴了不过三五日又是接连的大雨。
连日来的雨水让人心烦,由于下雨,窑上开不了工,永柱在家休息,有时候有做点竹活。
灶房这边地势较矮,那雨水已经灌进了屋子。青竹裤腿已经挽到了膝盖上,打着赤脚拿着水瓢将屋里进的水往屋外舀,堆放着的柴草也大都被浸湿了,这下做饭如何生火呢。
等到青竹将屋里的积水打扫干净,白氏去搬了几块青石来将门槛垫高了些,不至于再让水灌进来。紧接着灶房后面的屋子可是堆放着粮食,那是一家大小的口粮。
青竹犯着愁:“这要怎么做饭呀,柴禾全都湿了,只怕点也点不燃。”
“后面的竹棚上还堆放了些,抱些那里的来烧,应该能应付两天,只要这死老天不要再下雨了。”白氏见这大雨不断,心下很烦,又愁田里的那些秧苗会不会被大水给冲跑了,要真是如此的话,没有收成吃什么呀。只好日夜念着佛号,求菩萨保佑这雨赶快停下来。
翠枝坐在自己房里没有出来,豆豆在床上安然躺着。翠枝一面纳着鞋底,心里却极是烦恼,心想这少东出去了这么久还不回来,遇上这样的大雨,路上会不会出什么事,若是车子翻下了山沟只怕也没人了。越想越害怕,每日在心底要将少东给骂上好几遍,又暗地里嗔怪少南读什么劳什子的书,让一家人都不得清静。
明霞走了来,要和豆豆玩,却见豆豆在睡觉。翠枝说:“你去别处玩吧,她哭闹了大半天,好不容易才睡着了。别给吵醒了。”
哪知明霞并不走。而是脱了鞋要上床和豆豆一处躺着睡觉。翠枝见了皱了皱眉,待要说几句又怕白氏听见不高兴。只见明霞脚上还沾着泥,不知是不是去玩了水,现在就将泥带到了床上,翠枝别过头去,就当没看见。
豆豆从梦中惊醒,放声大哭。明霞守在旁边听见了,便要抱她去外面。翠枝阻拦道:“她昨日起身上就不大舒服,别抱她去外面。”
“那我就在这里陪她玩。”明霞将床上的衣服卷成一团,摆在豆豆跟前和她说:“豆豆。这是小娃娃,来,你看她哭了。快抱抱她。”
换做往日豆豆还喜欢和明霞一道玩这些小游戏。今天却哭个不停,看也不看明霞。翠枝连忙放下了针线将豆豆抱了起来,柔声哄道:“小宝贝,你怎么呢。是不是也想你爹了,乖。你爹很快就要回来了。还会给我们小宝贝带好吃的。别哭了。”
哄了一阵,翠枝想到可能是她饿了,这里已经没有再给她喂奶,便打算去熬些稀粥给她喝,便让明霞帮她好生照看着。明霞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翠枝走进灶间一看,四处都是湿漉漉的。不得不提起了裙子,小心翼翼想要找下脚的地方,生怕稀泥污了她的鞋子和衣裙。
青竹端了些草木灰打算要铺在地上吸一些水渍。见翠枝在此忙问:“大嫂要弄什么?”
“豆豆只是哭,我想她是不是饿了,想着给她做点吃的。”
青竹道:“柴草都湿了,大嫂去将竹棚上的抱些来吧。”
翠枝听说便去了。这里赶着给豆豆熬了鸡蛋猪油稀饭,翠枝吹了吹害怕给孩子烫着。就喂她吃,哪知豆豆却头扭向一旁。根本不给翠枝面子。
翠枝心疼的抱在怀里,又摸了摸她的额头,有些滚烫,心里一惊,这孩子是病了。外面的雨还没停息的迹象,翠枝看得心下着急。毕竟孩子是心头肉,昨儿夜里她睡得就不安稳,怕再拖延下去,拖出大病来。便给她穿了外出的大衣服,裹得好好的。自己又换了身衣服,找白氏要蓑衣和斗笠。
白氏道:“还下着雨,你带着她去什么地方?”
“她饭也不吃,只是哭,又发着烧,不能再拖了。”翠枝满心焦灼。
青竹取了雨具来对翠枝道:“大嫂,我与你一道去吧,多一个人也方便些。”
翠枝感激道:“那真是极好的。”
这里妯娌俩一并出了门,明霞追了出来也说要同去,却被白氏一把拉住:“你跟着添什么乱啦,我让你做的活,都做完呢?”
青竹戴着斗笠,翠枝披着蓑衣,青竹又帮忙打着伞,翠枝怀里抱着孩子,两人齐往镇上的医馆而去。
雨越来越大,两人已顾不得身上是不是给淋湿了,一脚高一脚低,踏着泥水就去镇上。青竹脸上也说不清到底是雨水还是汗,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医馆,却见大门紧闭。翠枝连忙拍着门,又大声叫道:“有没有人呀,快来帮我看看孩子。”
喊了半日也没见有人过来给她们开门。这镇上就两家医馆,她们又只好去找另一家。青竹祈祷着能有大夫在家,不然她们就白跑了一趟。
走到了第二家,还是大门紧闭,青竹帮翠枝敲了好一阵的门,才见有人来开门。
“什么事?”
翠枝见有人,连忙一脸惊喜说:“快帮我看看我女儿,她病得很厉害。”
“进来吧。”那人将门给打开了。
青竹将雨具放在了檐下,心想天不绝人,幸好有人在。
这位大夫三十不到的样子,倒还年轻。穿一身灰蓝的直裰,戴着六合帽。让翠枝将豆豆放在小床上,那豆豆只是哭,一张小脸红红的,哭得翠枝心里难受。
后来大夫说:“时惑所致,发热、啼哭、不肯吃饭也正常。我给开两剂药,等到她吃了,若还不见好,再来找我。”
翠枝听大夫这样说顿时就放心了不少。青竹坐在凳子上等候着,一面又打量这医馆,倒十分的简易,靠墙立着的是满壁的药屉。屋子里弥漫着一股药香。收拾得倒还算整洁,窗棂上也没落下什么灰尘。
大夫写好了药方,又连忙拿了小秤称药。豆豆还只是哭翠枝一面哄着,心想她睡着了只怕要好些。
青竹瞥了一眼那药方,只见写有什么紫苏、板蓝根、桔梗、枳实等。这些日子来她也研究药方来,只是不会诊断,不会辩症,也不大会配伍,看书学了点,连皮毛都还够不着。心想若是自己自由的话,她倒愿意在这小医馆里做学徒也不错,多少是门手艺。
等到拿了药,付了钱,青竹和翠枝便一道回去了。
永柱一上午只编了个竹篮,见她们回来了,随口问道:“豆豆她没什么事吧?”
“大夫说不要紧,给开了药。”
青竹说帮着熬药,翠枝一直守在女儿身边,怕她醒来看不见自己更是哭得厉害。
白氏在自己房里坐着,倒也没出来瞧一眼。从豆豆出生起,她也没抱过几次,本来就不大喜欢,听说生病了,更是一句问候的也没有。
这里青竹帮着熬好了药,待凉了些,翠枝便一勺一勺的给她喂药。豆豆不肯喝,后来翠枝让青竹帮忙将豆豆给按住,强灌了下去,又是一阵大哭。青竹心想这小孩子生病还真是受苦。
后来豆豆竟然将灌下去的药全部都吐了出来,弄得满衣襟都是药。翠枝更是心疼,抱了豆豆也跟着一起哭。
青竹在旁看着拉了拉翠枝的衣裳:“大嫂,你怎么也跟着哭起来了。我看不如先给她喂点白水,过会儿再熬药给她吃。”
如此折腾了好几日,豆豆的病虽然有所减轻,但每夜必要惊醒,有时候夜里依旧要发热。翠枝更是提起了万分精神,衣不解带的守在跟前。
白氏见豆豆总不见好,心下也烦,闹得家里一刻也不清静。走来说:“既然吃药没有效,不如我去找刘婆子过来瞧瞧。看是不是撞着什么呢,也好给她驱一驱。”
翠枝也没法子,听得婆婆这么说便答应了:“有劳娘费心。”
白氏说做就做,找来了刘婆子,刘婆子说豆豆撞见了路过的红发小鬼,要了豆豆的八字,又要了一套香烛,一疋红布。自己写了两道符,在屋子里跳了一阵神,口中念念有词,谁也听不懂她在说什么。一阵装神弄鬼,后来化了符水,交给了翠枝:“早起喂她喝了,忌走孝家。五日见好。”有用红布做了个三角形的小包,里面装的是供了神仙的米和火镰石,让给豆豆戴在身上,说是能够驱邪除祟。
翠枝将信将疑的接了去,又给了刘婆子二钱银子作为谢礼。
当着白氏跟前,青竹不敢说什么,这跳神、符水之类她是压根不相信可以治病。又见翠枝兴致勃勃的样子,想到豆豆生病受的这些苦,待要劝两句。
翠枝却道:“你说我现在还有什么法子呢,她总是不见好。你大哥也不回来,我连个商量的人也没有。不管好不好,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老天保佑。”
听了这话青竹只是为豆豆心疼,又为翠枝的无知愚昧而感到可怜。翠枝一心装着刘婆子的话,自己不管说什么,只怕翠枝是听不进去了。只好祈求豆豆的病快些好,也不用受这些折磨。
正文 第九十九章团聚
十来天之后,豆豆的病终于慢慢好了。一家人总算是放了心。大雨也渐渐停息下来了,可是由于秧苗才插下不久,根也还没长稳,被这连日来的雨就冲击得连根拔起,飘在水面上。等不到水退,永柱便要下田去将那些秧苗重新插种,不可避免的损失了不少。
别家的情况也都差不多,有些甚至重新下了小秧。
五月二十六,前一日是大端午。日头正高,少东千里跋涉,来回的赶,总算走到家门口了。他背上背着褡裢,挂着包袱,手上还提了一堆的东西。他没有让马车送他到家门口,而是在镇上就将马车给退还了。
少东推开了那扇斑驳的木门,才踏进院门。只见枣花已经开满了枝桠,一簇簇的黄色小,花被绿叶覆盖着,并不十分的显眼。睡在树下的黄狗听见了响动连忙站了起来,闻着是少东的气息,一个劲的冲他摇尾巴。
除了树上的蝉鸣,院子里静悄悄的,堂屋的门虚掩着。少东步履蹒跚的走了进去。堂屋里并没人,他放下了手中的东西,走至翠枝房门前,隔着门缝看了一回,见翠枝正坐在躺椅上打瞌睡。
少东轻轻的推开门,蹑手蹑脚的走了进去。轻轻的来到翠枝身旁,拉了拉她的耳坠子。翠枝连忙惊醒:“谁!”才见是少东站在跟前,以为在梦里,又连忙揉揉眼,果见是他。又惊又喜,连忙起身说道:“真是你。”
“当然是我。”他看了一眼床上,见放下了纱帐,豆豆正睡在里面。
翠枝左等右等,总算是将他给盼回来了。又见他晒黑了不少,埋怨道:“你这个没良心,一走就这么久。可把人给急死了。还说一个月就回来,你这里足足去了俩月。还只当扔下我们母女自己寻了别的女人快活去了。”
少东笑道:“我哪里有那个胆子呀,大热天赶路你也是知道的,又遇上几场雨就给困住了。家里可还好?”
翠枝道:“好着呢。”
少东见左右没人,连忙将翠枝一把抱在怀里,在她耳边柔声说道:“自从成亲以来从来没有分别过这么久,可让我想死了。”
翠枝也往他怀里靠,却闻着他衣服上一股浓烈的汗臭味,赶紧将他给推开了些,掩鼻道:“你是有多少天没有换衣服。没有洗澡呢?”
少东不好意思的笑笑,挠了挠头皮:“这不是人在外面身不由己么,我歇一会儿就去冲个澡。换身衣裳。”又隔着帐子瞧了一回豆豆,见她睡得很是安稳,女儿已经一岁多了,可惜他没有在女儿周岁的时候赶回来,比自己出门前似乎又长了不少。
少东又问:“家里就你们娘俩在么?”
翠枝说:“爹在帮工。娘和青竹去给玉米地锄草去了,明霞不知在哪。”
少东又道:“家里可遭灾没有?”
“还说呢,这大雨下得怪让人害怕的,你又不在家。我每夜都在想,你会不会赶上大雨,车会不会翻到山崖。可让人心惊肉跳的。阿弥陀佛,你总算是回来了。豆豆一连病了好几天,我什么办法都想过了。这里才好了没几日。她也想你呢,如今连爹也会叫了。”
少东听说便笑了:“没事你瞎想什么,我不是好好的么。”说着便让翠枝去烧水,自己想要洗一洗这满身的疲惫和汗味。
主心骨回来了,翠枝不管做什么也是乐滋滋的。又见他平安无事,更是心里喜欢。连忙烧了大半锅水。又热了饭菜,伺候他洗了澡,摆了饭菜让他吃了。
夫妻俩便在屋里说话,翠枝赶着要将少东带的行李清理出来,该洗的洗,该晾的晾。少东却从后面抱住她,在她耳边说道:“别忙着做这些,趁着这会子家里没人,我们也好好的温存温存,解一解这两月来的相思之苦。”
翠枝红透了脸,那种感觉仿佛又回到了才新婚那会儿。又怕突然有人回来撞见不好,便推开他道:“你猴急什么呢,要是让他们撞见我可没脸见人。”
少东道:“怕什么呢,他们一时半会儿也回不来。”说着便就去吻翠枝的脖子,翠枝直说痒,咯咯的笑开了,少东又去解她的衣裳,手正往衣衫里探,才握住了一团丰盈,正揉捏着。突然听见院子里传来了说话声,翠枝慌的忙将少东给推开。少东弯着腰笑骂了一句。
白氏走进堂屋一瞧,见屋子堆放着些东西,又听见翠枝的屋里传来响动,便高声问道:“是少东回来了吗?”
少东只好走出房门,向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