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林家女婿-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敏将甄氏夫妇和香菱安排在一处小院子中,还命人准备了热饭菜、热水和衣裳。
封氏见天色已晚,想着明日还要去给林家太太请安,便让香菱去睡,香菱拉着封氏的手,道:“娘,女儿想和你一起睡。”
香菱一直不敢撒手,生怕一松手,她又变成了那个无父无母的孤儿了。
虽然香菱都快十岁了,但封氏却还像哄小孩那样,哄香菱睡觉,香菱依偎在母亲的怀中,听着母亲讲得熟悉而陌生的故事,缓缓入睡了,嘴角挂着幸福的笑容。
看着女儿比记忆中要大几岁的容颜,封氏心中酸涩,轻轻地拉开了香菱的双臂,拉过一条薄被,将香菱裹好,而后轻手轻脚地走出了房间,去找甄士隐。
如今,女儿找到了,该思考接下去怎么办了……


、34缘由

封氏走出了屋子;来到了院子里;见甄士隐正站在那里,皱着眉;不知在想些什么。
甄士隐一见封氏,忙问道:“英莲睡了?”
封氏点了点头,嘴角露出一丝笑容;说道:“这孩子,一点也没有变;还是那么的粘人。”
甄士隐神情舒畅,笑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过了一会儿,封氏收敛了脸上的笑容,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老爷,英莲找到了,接下来……可有什么打算。”
甄士隐苦笑道:“我还算什么老爷,不过是一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废人罢了……你我都这般岁数了,能在有生之年找到英莲,已是天大的幸事,我只希望英莲的后半生能够平安康泰,嫁得一个良人罢了。”
封氏松了一口气,说道:“我听英莲说,她在林家过得极好,不愁吃穿,还能读书识字,虽然是丫头,过得到比小门小户的小姐还好。”
甄士隐道:“咱们做了数十年的夫妻,你有话便直说吧。”
封氏咬着牙道:“我既嫁给了老爷,便生是甄家的人,死是甄家的鬼,就算再苦再累,我也没有一丝怨言,可是英莲……我实在是不忍心娇生惯养长大的女儿跟着我吃苦。”
“再有,英莲生得好看,如今还小,再过几年便是大姑娘了,咱们家现在无权无势,就算林家太太开恩,让英莲跟咱们回乡,咱们怕是也保不住英莲……”
说到这里,封氏的眼泪又滚了下来,她娘家虽然不甚富贵,但也不愁吃穿,嫁给甄士隐后,更是过了数十年的好日子,可谁能想到,晚年居然遇到了天灾人祸,不仅生活得贫困艰辛,连爱女都保不住。
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家中出事之前,虽然不甚富贵,但也是当地的望族,甄士隐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的人品。
看着妻子手上粗糙的皮肤和脸上的皱纹,甄士隐心中极恨自己,若是当年以科甲出仕,不说成为朝廷重臣,但凡身上有个六七品的官职,也不会落到如今这样的地步,让妻女跟着他吃苦。
甄士隐将老妻揽到了怀中,叹息道:“你的意思,我自然是明白,‘宁娶大家婢,不娶小户女’这句话我也听说过,我何尝不知将英莲留在林家太太身边做丫头,能让英莲不跟着你我吃苦,将来还能有个好造化,可是……”
甄士隐含泪说道:“英莲是我的命根子呀,咱们家英莲也是娇生惯养长大的姑娘,一想到英莲给人为奴为婢,低伏做小,我这心里就跟针扎似得,可是……我心里明白,英莲跟着咱们,将来的夫婿怕是连大字都不认识几个,让英莲留在林家太太身边,也许还能有个好前程……”
第二日,甄士隐和封氏很早便起床了,换上了林家为他们准备的衣裳,虽然是旧衣裳,但都是好料子做得。
正所谓,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甄士隐和封氏换上了干净的衣裳,不仅没有拘谨,反而自有一番气度,让前来请封氏去见贾敏的大丫头,心中一凛,不敢小瞧了这两位。
大丫头收起了漫不经心的态度,恭敬地给封氏行礼:“我家太太请您过去。”
封氏回头看向甄士隐,甄士隐朝她点了点头,封氏心中一定,转身跟着丫头出了院子。
林府,正院。
封氏跟着丫头进了屋子,见正中间端坐着一位雍容端庄的贵妇人,虽然极为年轻,但通身的气派让封氏为之折服。
封氏缓步上前,给这贵妇人行礼:“民妇甄封氏,见过太太。”
那贵妇人自然是贾敏,贾敏见这甄家娘子头发花白,满脸皱纹,但言行举止很是不俗,心中疑惑,忙命身边的丫头扶起封氏,给封氏看座。
封氏谢过了贾敏,斜签着身子坐了下来,虽然面前做得是二品诰命夫人,但封氏没有半分拘谨,虽然恭敬,但没有一点失礼的地方。
贾敏觉得她的推测可能不对,这甄家娘子看上去不像是没有见识的山野村妇……贾敏开口问道:“可否将事情的经过告诉我,香菱……不,英莲这孩子,我很是喜欢,你们若有什么难处,我也可帮衬一二。”
那封氏叹了一口气,而后开口说道:“不瞒夫人说,当年,我们家虽然不甚富贵,但也算是当地的乡宦,却没想到忽遭横祸,几年前,先是我女儿英莲丢了,后是家中失火,烧成了一片瓦砾。我和我们老爷只得投奔我娘家,得了些薄田朽屋,勉强度日而已。”
贾敏没想到这甄氏夫妇竟然有这样的往事,暗道一声惭愧,刚想开口说些什么,就听那封氏继续说道:
“我女儿丢失之前,我们老爷有一日抱着英莲出门玩耍,路遇一僧一道,一个是癞头的和尚,一个是跛足的道士,他们说我家英莲是‘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之物’,要化我们家英莲出家,我们老爷自是不肯,转身而去,那癞头和尚指着我们老爷念了四句偈语:‘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贾敏愣住了,她记得贾玥脖子上挂着得那个木锁,以及上面“勿离勿弃,华年永继”这八个字,皆是一个跛足道人送得……
“勿离勿弃,华年永继”这八个字和黛玉那块通灵美玉上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是一对,那跛足道人对贾玥说过:“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
因此,贾敏对这跛足道人很是上心,派人四处寻找,却一无所获,却没想到今日从甄家娘子口中再一次听到了有关“跛足道人”的事儿。
贾敏忙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封氏苦笑道:“我女儿正是元宵节那日丢得,英莲走丢后不久,我们家便被一把大火烧成了灰烬,昨日,我听英莲那孩子说,她忘却了前尘,也忘记了姓名,您给她起得名字里,正有一个‘菱’字。”
“不久前,那跛足道人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说英莲如今在扬州林家,我们老爷便带着我来了扬州,果真在府上找到了英莲……”
贾敏愣住了,难道这“跛足道人”真是能知过去未来的神仙不成。
当年,贾玥病入膏肓,连太医都束手无策,却被那跛足道人治好了,贾玥自从将那跛足道人送得木锁随身佩戴后,便再也没有得过大病,身子骨一日比一日强健。
只是,甄家遇到的这个跛足道人,和送木锁给贾玥的的那个跛足道人,是一个人吗?
若是一个人,那么……难道贾玥真得是黛玉的良配?
贾敏深吸一口气,将这个念头压了下去,又问道:“你们既找到了女儿,今后可有什么打算?”
昨日,虽然知道香菱的父母找来了,但贾敏并没有多想,觉得以甄氏夫妇的贫困,必不舍得让女儿离开林家,也许还要考女儿来养活。
可是如今……贾敏不知甄家夫妇是怎么想得,若是他们想带香菱走……贾敏很喜欢香菱这孩子,对于贾敏来说,给香菱一份好前程不过是举手之劳,不过,贾敏想知道甄氏夫妇是怎么想得。
封氏站起身来,然后跪在了贾敏身前,连磕了三个响头。
贾敏忙命丫头们把封氏扶起了,口中问道:“你这是做什么?”
封氏含泪道:“我心里明白,英莲留在您的身边,才有好得前程,我您收留英莲,对我和英莲的父亲,已是大恩大德了,我们本不应该再求您了,只是……愿您怜悯英莲这苦命的孩子,不要让英莲给人做小,也不要让英莲的孩子,世代为奴为俾。您的大恩大德,我们夫妻二人没齿难忘,愿意用余生来为您念经祈福。”
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
在这个时代,豪门大族中得势的奴才,家中有良田房屋,过得也是穿金戴银、吃香喝辣的日子,日子过得比平民百姓还要好上百倍。
有些拥有百万家财的大地主、大商人,为了寻求世家大族的庇护,也愿意成为世家大族的奴才。
甄家就算没有没落,虽为一方乡宦,但若论权势,则远远比不上世家大族中得势的奴才。
但是,甄士隐夫妇虽然落魄了,但有些东西却一直没有丢掉。
英莲是甄家唯一的骨血,甄士隐夫妇绝不希望他们的后代,成为天生便低人一等的奴才。
昨日,甄士隐和封氏想了整整一夜,却想不出一丝办法来。
甄家虽不甚富贵,但也是衣食无忧,甄士隐不以功名为念,便没有读书应举,身上没有功名,如今,终于尝到了恶果。
英莲的未来,全系于贾敏的一念之间,甄氏夫妇无能为力。
封氏用期冀的目光看着贾敏,心中却一点底都没有。
贾敏感受到了封氏的拳拳爱女之心,心中感慨万分,贾敏虽不信佛,却喜欢做善事,为儿孙积阴德。
对于贾敏来说,为香菱谋一个好前程,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贾敏乐得做一件善事。
于是,贾敏站起身来,缓步走到封氏面前,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我答应你。”
而后,贾敏吩咐身边的大丫头:“去,把香菱的卖身契取来。”
大丫头取来了香菱的卖身契,贾敏将它交到了封氏的手中,说道:“英莲这孩子,我非常喜欢,我也希望她能有一个好结果,改日我便让人去衙门为英莲销去奴籍。”


、35婚事

这些日子;林如海一直在和新任巡盐御史甄远交割公务。
甄远是江南甄家的人;这江南甄家和甄士隐家一点关系都没有,乃是太上皇的母族;甄家家主甄应嘉乃是太上皇的嫡亲表弟,甄应嘉的幼妹是太上皇最宠爱的甄贵妃。
甄家极得太上皇恩宠,曾经四次接驾;本朝开国已近百年,能接驾四次的家族;只有甄家。
这甄家和荣国府既是老亲,又是世交;林如海是荣国府的女婿,林家和甄家倒是能扯上一点关系。
林如海即将返京担任户部尚书,甄远对林如海极为客气,查账也并没有查出大问题来,林如海很是轻松。
这一日,林如海早早地回到了家中。
平日里,贾敏都会亲自迎出来,服侍林如海换衣。
今日,贾敏却没有迎出来,只吩咐几个小丫头服侍林如海,林如海心中纳罕。
换好了居家的衣裳,林如海步入了里间,见贾敏轻蹙眉心,坐在那里不知在想些什么。
林如海开口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贾敏没有隐瞒,将有关香菱、甄氏夫妇,以及跛足道人的事情,全都告诉了林如海。
林如海叹了一口气,问道:“那个叫香菱的丫头,你想怎么安排?”
贾敏答道:“香菱这丫头,我很喜欢,却没想到居然有这等身世,我已经答应甄家娘子给香菱削去奴籍了,帮衬他们家一下,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就当是做善事了。”
林如海略一思索,便说道:“那甄家娘子说,她夫君在姑苏颇有几分清名,明儿我将那甄费请来见上一见,若并非浪得虚名之辈,聘为师爷门客,也是使得的。”
贾敏点头称是,然后就不说话了。
林如海明白,香菱和甄氏夫妇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对于贾敏心中思索的事情,林如海也能猜到几分——“难道黛玉和贾玥这两个孩子真的有缘?”
果然,就听贾敏问道:“玥儿这孩子,老爷怎么看?”
对于贾玥这个弟子,林如海很是满意,说道:“玥儿是个好孩子,天资极好,小小年纪便耐得下寂寞,玥儿的品行也极佳,颇有几分君子之风。”
林如海停顿了一下,挥手让丫头们都出去,等到房门被关上之后,林如海对贾敏说道:“在我见过的和玥儿同龄的孩子里,就没有比得上玥儿的,玥儿将来的成就,绝不会比我低……我的意思是,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吧。”
听了林如海说的话,贾敏心中一惊,说道:“老爷,两个孩子还小,玥儿的身子骨又弱,还是等两个孩子长大后再说吧。”
林如海叹了一口气,说道:“夫人的意思,我也能猜出几分来,夫人应该是想给玉儿挑一个门当户对的夫君吧。”
贾敏叹了一口气,说道:“没错,玥儿这孩子,我自然是心疼,但在我心中,玥儿远远比不上玉儿,玉儿是我的心头肉,我想给玉儿挑一个十全十美的夫君……玥儿这孩子对玉儿极好,有好吃得,好玩得,都想着玉儿,这些我都看在眼中,可是,玥儿父母双亡,身子骨又弱……”
不是黛玉的良配。
林如海也叹息了一声,说道:“夫人道我不是这样想得,可是……咱们家玉儿可是衔玉而生的。”
贾敏想要开口说话,却被林如海打断了,林如海继续说道:“衔玉而生乃是天大的祥瑞,你我皆不想让玉儿进宫,想让玉儿能和她的夫君和和美美的过一辈子。但是,我不久前突然想到,咱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谁敢娶咱们家玉儿?”
贾敏是极为聪慧的女子,她先是一愣,而后明白了林如海话中的意思,惊出了一身冷汗,贾敏猛地站起身来,苦涩地道:“不会吧……”
林如海平声说道:“怎么不会,衔玉而生的女孩子,对于皇家来说,是天大的祥瑞,可对于其他人来说,却是天大的忌讳。”
“就算有人敢娶玉儿……玉儿夫君的仕途之路注定会不平坦,若是圣人心胸宽广的话,玉儿的夫婿还有出仕的可能,若是圣人心中忌讳的话,玉儿夫君就算有经天纬地之才,也只能做一个富贵闲人了……到那个时候,玉儿夫君怪罪玉儿怎么办,玉儿和她的夫君怕是要变成一对怨偶了。”
贾敏对于朝政很有见解,不是只知柴米油盐的内宅妇人,但事涉黛玉,贾敏有些六神无主了。
贾敏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惊慌,盯着林如海,急切地问道:“老爷,你一定有办法,对不对?”
林如海苦涩地摇了摇头,说道:“我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办法,不过,听了你说得事情,我倒是有了一个想法……如果真的是“天作之合”的话,圣人应该会成全的……”
第二日,林如海抽出了一点闲暇时间,让人将甄士隐请到了书房。
甄士隐虽然颇有几分清名,但身上并无功名,林如海一开始并没有放在心中,不过是因为贾敏想做善事,才决定见一见这个甄士隐。
不过,在见到甄士隐后,林如海收起了心中的轻视,这甄士隐虽然年老落魄,但他的言行举止都很是不俗,倒真是神仙一流的人物。
林如海和甄士隐一见如故,林如海将甄士隐引为知己,然后郑重地邀请甄士隐做他的幕僚。
若是几年前的甄士隐,一定会婉拒林如海的邀请的,可如今的甄士隐,深恨自己的无能,让妻子跟着他吃苦,让女儿也受到他的连累。
甄士隐没有推辞,而是干净利索的答应了下来,让林如海对他更为高看了。
贾敏已经将行李收拾得差不多了,给了恩典的仆人也都放了出去,船也雇好了,只等着林如海和新任巡盐御史交割完毕后,便可以启程返京了。
林如海在和甄远交割完毕后,又带着妻子儿女并弟子,赴了一些有交情的官员为他办得酒宴,方才回到扬州,准备登船离开扬州。
三年前离京时,林家一共雇了三艘大船,如今,贾敏雇了五艘大船,方才能将行李全都装下,其中两船,装得都是林如海的收益……
盐课御史乃是天下一等一的肥缺,林如海连任了三载,林如海不是贪官,却也不是海瑞那样的清官,林如海虽没有从盐课衙门中捞一两银子,但却收下了属官和盐商在“三节两寿”时,孝敬得灰色收入。
在得知林如海不再做巡盐御史了,被林如海整得极惨的盐商们,喜极而泣,纷纷准备了极为丰厚的礼品,送到了林家。
当然,盐商们之所以送礼,也和林如海升任户部尚书有关系,林如海若是被朝廷罢官了,盐商们绝对会将这些礼品送给林如海的政敌,置林如海于死地……
对于这些盐商心中的想法,林如海跟明镜似得,他早就看这些为富不仁的盐商们不顺眼了,可却因为顾及他们身后盘根错节的势力,只从他们身上刮下了一层民脂民膏,还之于民,却没有让他们伤筋动骨。
林如海叹了一口气,接任巡盐御史的是甄远,对于这个人的作风,林如海有所耳闻,知道他是一个很有才能,却没有操守的官员。
林如海耗费了三年的时间,对盐课衙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让两淮盐政开始焕发生机,如今,林如海离任,三年的苦功毁于一旦……
虽然心有不甘,但林如海却无能为力……
林如海随手翻了一下手中的礼单,眼神定格在其中一张上面。
林如海皱了一下眉头,贾敏就坐在林如海的身旁,见林如海皱眉,便问道:“你怎么了?”
“这薛家是何方人士?和咱们家有何关系?怎么送了这么重的礼?”林如海看着礼单上罗列的诸多奇珍异宝,心中很是疑惑。
贾敏接过礼单,看了一眼,开口答道:“是金陵薛家,薛家系紫薇舍人薛公之后,和咱们家并无关系,薛家的太太王氏,是京营节度使王子腾的妹妹,也是我娘家二嫂的妹妹,因此和咱们家攀上了一点关系。”
“至于为何送这么重得礼……这薛家祖上是做官的,不过到了这一代却成了皇商,现领内府帑银行商,老爷升任户部尚书,掌全国疆土、田地 、户籍、赋税、俸饷等事宜……”
林如海随口说一句话,便能让薛家更上一层楼,或是让薛家土崩瓦解,薛家怎么不小心地讨好林如海呢。
贾敏止住了话语,轻轻地问道:“老爷,可是有什么不妥,若是不能收的话,我便命人送回去。”
林如海笑道:“没什么不妥的,不过是皇商罢了。”
若非薛家和荣国府,以及王家有姻亲关系,薛家的礼品连林家的大门都进不了。
林如海的眼界极高,薛家,还入不了林如海的眼。
作者有话要说:薛家是皇商,隶属于户部,对于担任户部尚书的林如海,及林如海的妻女,薛家一定会小心讨好的。
红楼原着在第四回左右的时间线,很是混乱。
凤羽很想让薛宝钗马上就进京都,遇到户部尚书的爱女林妹妹,可是,薛蟠打死冯渊是在进京都之前,冯渊和薛蟠都看上了不到十岁的香菱,真的科学吗!
求问:薛宝钗的父亲是在她几岁时死的?薛蟠是什么时候遇到香菱的?薛宝钗进贾府时多大岁数?


、36惊醒

林如海偕妻儿弟子从扬州登船;沿着京杭大运河北上返京。
前往扬州时;贾玥的年纪小,便和贾敏等女眷坐同一条船;如今,贾玥已经到了“男女不同席”的年纪了;就算是和极为亲近的贾敏和黛玉相处;也需要避讳了。
贾玥在得知他和林如海乘坐同一条船时;很平静地接受了,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七岁的男孩子还没有完全发育呢;就算和女眷接触;就算心中有那种想法;也没有作案能力,也不知道这种规矩是谁定得,吃饱了撑得吧!”
贾玥虽然平静地接受了这种安排,但却在心中默默地吐槽。
贾玥曾经是成年人,虽然一直是处男,但还是知道“房事”是怎么回事的,可是……贾玥敢对天发誓,他绝对没有对贾敏和黛玉有过那种想法,否则他不得好死。
从穿越至今,真心实意对贾玥好的人少之又少,只有林如海、贾敏、黛玉等寥寥数人。
对于林家,贾玥的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因为他明白,如果没有林家的话,他怕是还在荣国府中过着“勾心斗角”的日子呢。
因为年龄的关系,贾玥在这几年中接触最多的人,便是贾敏和黛玉。
对于贾玥来说,贾敏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女性长辈,如今,贾玥再也不能和贾敏有过多的接触了,因为,他已经七岁了,男女七岁不同席。
贾玥很喜欢黛玉,就像是大哥哥喜欢小妹妹那样,如今,贾玥再也不能和黛玉一起玩耍了,因为,他已经七岁了,男女七岁不同席。
贾玥想骂娘,想掀桌子,却只能默默地接受——他不想变成贾宝玉那样没有担当的男人,他想要成为林如海这样可以为家人遮风挡雨的男人。
另外,面对根深蒂固的社会风俗,贾玥无能为力……
贾玥不是一般人,他很快便调整好了心态,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虽然已经上了林家的“大船”,但贾玥不敢有一丝的放松。
林如海在官场中拼杀了多年,踩着无数人登上了如今的高位,有些事情,旁人只能看到皮毛,而林如海去能看到本质。
科举制度,在林如海眼中,不过是朝廷挑选人才的一种方式罢了。
如果不懂人情世故和为官之道的话,学问再好,又有何用,就算是“连中三元”,也于国无益。
林如海虽然要求儿子们好好读书,将来通过科甲出仕,但却不愿儿子们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
在林如海的教导下,林谦等人皆不是“死读书”之人,对于朝堂上的事情,皆有自己的见解。
林如海对贾玥寄予厚望,如今,贾玥已经七岁了,林如海便将贾玥从贾敏身边拎到了身边,不让贾玥在内宅中厮混。
林如海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