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雪染青松(胤祯)-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阿玛三思,八旗军中也可能混入了大阿哥的人,让他们进宫不一定安全。儿臣及手下禁军,一定会保护好这个禁宫,请皇阿玛放心。”
话既然说出口,就不用考虑再回头。胤禛横下一条心,镇定的说。
几个陪同救驾的大臣走到门口,戴铎收到胤禛示意,令禁军阻住。大臣们脚步顿住,面面相觑。
四阿哥这是怎么了?为何不让我们进去?皇上还活着吗?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一个可能性渐渐在他们心中成型。
同样是那个沉着的身影,却让人感觉他在一瞬间变得冷酷和狠历了。
“老四!”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终于让太子明白发生了什么。
康熙几乎万念俱灰。被儿子一个接一个的背叛,他身边究竟还有几个人可以用。胤禛让他彻底失望了,而太子呢?他刚才装作委屈的样子,其实他也和四阿哥是一伙的吧。
一番呕心沥血的抚养,竟养成了一群白眼狼,让自己走到众叛亲离的地步。
“还请皇阿玛和二哥好生休息,儿臣会请几个太医过来照顾。”胤禛说着就要离开。
康熙闭目对太子嘶吼道:“你还留着监视朕做什么?你也滚啊!”
太子心里一疼。你竟然一点信任都不肯给我。
“老四。”太子再度开口。
“二哥,有事吗。”胤禛转过来。
太子走到他身前:“老四,你知道我早就不想当这个太子了,我才能不及,也没几个大臣愿意追随我,只是皇阿玛强留,让我没法离开。”
宫里都是聪明人,从胤禛的一句话就能解读出,他想借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入主紫禁城。
太子的话让胤禛有了新想法。
胤禛赶走大阿哥和八阿哥后发动的逼宫完全是临时起意。许多该筹备的没有筹备,四野都不稳。
如果他不顾局势的登基,必然遭到许多大臣的反对,同时大清的几个边疆总督也可能趁机叛乱。大阿哥和八阿哥保存着实力,更是时刻虎视眈眈。他此刻极其需要助力。
太子的话都是实话。胤禛确实感觉到太子对于储君之位并不留恋了。胤禛本来想把太子和康熙一同软禁起来,可这番话让他开始考虑,太子到底能不能用?
太子道:“我们兄弟相处十余年,除了你和老十四,我几乎不信别人了。皇阿玛老了,总该有新皇帝。由你来做这个位子,一定好过其他人来坐。我毕竟曾做过太子,由我为你造势,然后主动退位,你登基必将更加名正言顺。到时候你封我一个闲散亲王,我就满足了。如何。”
胤禛冰封的脸露出笑容,与太子拥了一下:“现在宫内宫外,局势都极度危险,有二哥襄助,我就轻松多了。”
康熙怔怔的听他们说完。心想,原来太子真的不知情。难道朕将最后一个愿意保护朕的人推开了?
京城大门封锁了一个月。
消息瞒的很紧,京外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城内则相当不安分,各方势力时时在街头巷尾爆发一场小战,老百姓苦不堪言,买菜都不敢出门。
大阿哥和八阿哥纠集人马,暂时静观其变。
太子对胤禛只是假意投诚,自出宫后,就找机会脱离了胤禛的监控,带兵住进十四阿哥府。胤禛居然敢篡位,太子绝不会帮他。他相信胤祯也绝对不会。
大臣们窝了一肚子火,到月底各方终于消停了一会,他们跳出来要求给个说法:“这些日子没见皇上,皇上到底怎么了?”
胤禛和幕僚们占据皇宫,一直沉默。十二月头放出消息:“皇上病危。”
大臣们见多了世面,嗤之以鼻:“你说病危就病危?我们要见皇上!”
胤禛倒也干脆,说一声好,便请五个重臣进宫。经过一番威逼利诱,大臣们带着康熙的遗诏,哭哭啼啼出来了,到处宣告:皇上驾崩,传位给皇四子胤禛。”
至于为什么五个大臣进去,出来就剩三个,自然不是他们不听话,被胤禛气不过杀了。他们是运气不好,禁宫里台阶太多,他们走路的时候磕到石头,摔死了,还一下死了俩。真背时。
湖南和四川一直不顺从中央的管制,见京中混乱,蠢蠢欲动。京官们有的服胤禛,有的不服他。大阿哥和八阿哥更是在胤禛眼皮子底下搅和。
但真正让胤禛如鲠在喉的,却是远在青海,还没得到消息的胤祯。
出于种种考虑,胤禛暂不登基。幕僚之一的邬思道进言:“主子,现在对局势拥有最关键的影响的人是十四阿哥。如果您能让他带兵回来全力支持,那您十拿九稳是赢家。但是……”
胤禛道:“老十四是我弟弟,让他回京助我,想必不会太难。邬先生为何吞吞吐吐,我十四弟总不至于倒戈吧。”
邬思道说:“主子,十四阿哥固然是您的兄弟。可他也是皇上的儿子,他还有自己的野心。您有没有想过十四阿哥得知真相后为皇上鸣不平,或者打算自己做皇帝的可能呢?如果不能确定十四阿哥的想法,您就危险了。”
胤禛道:“我亲自写封信到青海告诉他实情,请他帮我,再找个人说服他,如何。”
邬思道想了想:“还不够。这并不是最十拿九稳的办法。主子,即使是兄弟之间,为了保证达到目的,也需要一些软硬兼施的手段。”
胤禛沉思着敲了敲桌面。
青海也断断续续的下着雪。
“大将军,不知道为什么,年大人那里忽然切断了对我们的补给。”一个佐领进帐道。
胤祯两次来青海都被封为大将军,而不是上辈子的大将军王。
曹顒这几天恰好到办事衙门办事。听到这话,思索道:“年羹尧是四爷的人,不太可能故意在粮食上搞爷的鬼。是不是粮道上出了点问题,导致运输慢了?”
佐领摇头:“曹大人,粮道上并没有什么问题。下官私下忖度,年大人好像是故意的。”
上一世康熙离世,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胤祯产生了一些不祥的预感。可他现在要兵有兵,要粮有粮,就算年羹尧真的断了大军的物资,他也不怕。
况且康熙离世是在十年后,这两年也不过生了一场大病,看着凶险,其实并没有什么。年羹尧怎么敢私自这么做?就算康熙不管,胤禛也不会放任他的。
难道是康熙和胤禛出了什么问题?
48、八千里路(三) 。。。
介福进来传话,说年羹尧请十四爷去见他一面。
曹顒觉得可能有诈。胤祯不以为意,带上五十名亲卫和来保,到年羹尧在青海的临时官邸。
突然得知康熙的死讯,胤祯眼前发黑。
年羹尧陪胤祯伤感了一会,道:“四爷现在一个人在京城独立支撑大局,处境十分艰难。希望十四爷能暂时放下西南战事,回京帮帮四爷。”
这个要求入情入理,年羹尧觉得这十四爷会一口答应,他却不知胤祯对于回京二字有多么警惕。
“我皇阿玛是怎么崩的。”胤祯声音沙哑。
年羹尧道:“据说是生了病。”
“然后呢,皇阿玛将皇位传给我那四哥?”胤祯抑制不了话语中的尖锐。
年羹尧聪敏的很,一听胤祯没有正面答应,反而提出疑问,就清楚这十四爷的态度了。
于是年羹尧也换了态度:“十四爷,遗诏是确确实实的,几名大臣可以作证。况且四爷是您嫡亲的哥哥,您不信别人,还不信他吗。四爷继位,难道不比什么大阿哥,太子继位好吗?”
胤祯道:“遗诏?皇阿玛如果重病,还有力气写遗诏吗。必定是某个大臣替皇阿玛写。写完了,盖上玉玺,就成了遗诏。多简单。”胤祯想笑。我信所有人,也不敢信我那好四哥。
“十四爷,你这么说,就太伤害四爷的一片兄弟之情了。”年羹尧的语气渐渐变成讽刺,“无论如何,皇上驾崩,您作为儿子是要回京去看一看的。您总不能为了把持军权,留在青海不肯走吧。”
胤祯冷笑。年羹尧这一套,他上辈子也听过。于是他傻乎乎的回去了,回去后被抓住,圈禁半生。
胤祯看了看身后。年羹尧这里是虎穴,但误入虎穴又怎么样,要逃出去,这些亲卫已经够保护他了。
可是五十年了,从上辈子被圈禁到现在,已经五十年了,难道他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连个宫都不敢回?
康熙和胤禛或许正在京城等他救援,也可能是胤禛登基,前世的事情提前重演。无论如何,他都不畏惧。
“爷要先去衙门做一下人事安排。三天后,爷就回京。”
年羹尧道:“对准噶尔的战事您不必担心,奴才就是接替您的人。奴才看呐,再过几天就该大雪了,到时候大雪封路,您就回不了京城了。您还是现在走比较好。”他自言自语,“这粮食也该赶紧运,不然晚几天就没法送了。”
来保听出年羹尧话里的威胁,怒道:“区区一个督粮官,你算什么东西。真以为缺了你,大军连粮食都没得吃?”
胤祯并不生气:“好,我明天就回去。而且我要带一千人。”
年羹尧自然不肯,希望他现在就出发,并且是在自己手下的监视中孤身上路。
胤祯道:“这是你能管的吗?年大人请让路。我若一个时辰内还不回去,就会有手下带五个营的人包围这里。年大人,你将奈我何。”
年羹尧无奈放行,并连夜通知主子,十四阿哥即将回京。
次日,大雪纷飞,胤祯带人启程。
49
49、八千里路(四) 。。。
49
年羹尧含含糊糊,不肯把话说清楚,只说皇上病逝,请十四爷回京。
不过年羹尧指派的护送胤祯的两名京官显然知道点什么。
两人的口风并不严实。一同赶了五天路,吃睡都在一起,胤祯已经套出了他们所知道的一切。当然他们知道的不多:阿哥逼宫,胤禛勤王,康熙病逝,留遗诏令胤禛登基。
胤祯不敢去想康熙究竟还在不在世。
他只抱着个莫名的希望,希望自己抵达城门时,康熙会虎着脸站在他面前,说:你跑回来干嘛,朕不是让你好好打仗吗。你居然借机偷懒,真不叫朕省心。
夜幕降临,队伍走到一处低矮的山脉,寻了一间破庙旁歇下。胤祯烤了会庙中噼啪的篝火,起身出去。
两名假寐的京官对视了一眼,没有阻止。他们知道,回不回京其实全看十四爷乐不乐意。十四爷可是带了一千人呢,后面大营里起码还蹲着两万。
四爷只派了几个小卒子给他们,十四爷愿意跟他们走简直是运气。
大雪纷纷扬扬,天地间一片白。胤祯裹了裹大氅。前面不远的山坳下驻扎着密密麻麻的营帐,一千人马都睡在里面。介福和阿尔松阿带着一行侍卫跟在他身边。
阿尔松阿上前:“爷,现在军中大事都掌握在我阿玛阿灵阿手中。曹大人和来保不再处理军中事务,将职权交给了信任的手下,各自带五千兵马跟在后面。现在落后我们两日的路程。”
这些都是胤祯出发前一晚布置的。上辈子他就是傻乎乎的独自上路,才导致任人宰割。
其实他那时候也没办法。虽然被封为大将军王,其实没什么实权,就起个朝廷代言人的作用,士兵并不听他的,况且还让年羹尧控制了粮食,然后被隆科多背叛。
这一世他只是个大将军,却硬是靠战事掌管了军队,做了真正的权臣。
“年羹尧已经知道曹顒和来保的动向了吧?”
“是,年羹尧想拦没敢拦,就往京城送了急报。不过信使给我们抓住了,四阿哥不会知道。其他势力的奸细也抓了几个。”
介福撑着油纸伞遮雪:“爷,要不要等曹顒他们跟上来了一同进京?”
胤祯摇头:“他们人太多,恐怕京城得了消息会恐慌,造出谣言,节外生枝。我们还有多远的路程?”
阿尔松阿道:“因为雪大,我们又挑的荒郊野岭来走,因此要到京城,至少还得七八天。”
队伍离京城近了,得到的消息渐渐多起来。
真真假假的混在一起,杂乱无章,反而更难分辨。唯一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京中情势紧张。
又加紧赶了四天路,距离终点只剩四百多里,为了维持体力,队伍放慢速度,大概三天能到达。
胤祯注意到那两名京官有天晚上收了封密信,之后形色变得神秘。那封密信胤祯派人偷偷誊写了一份,可惜还没破译。
不过次日斥候探路回来,揭破了谜底。
斥候说,有一行人正从京城往这里赶来,经推断,来人很可能是四阿哥。
行到下午,两名京官笑呵呵的凑到胤祯跟前:“十四爷,奴才们听说前面有一处废弃的大宅,今晚就在那宅子里留宿吧。”
胤祯的笑意未达眼底:“那宅子里,是不是恰好有人在等爷?”
两人一惊,不料胤祯竟知晓了。
他们望着这十四爷在雪地里显得有些冷峻的脸,胆战心惊。
远远就看见那宅子,在雪地里异常醒目。
官兵将四周围的密密麻麻。为首一人下马,道:“十四爷,我们主子得知您快到了,等不及您入京,日夜兼程赶到这荒郊野岭,就为了提前看到您。请十四爷入门一见。”说话的正是李卫。
阿尔松阿一脸骄色的晲过去。
胤祯听出不对,翻身下马:“京中局势这般复杂,我四哥居然敢出来?究竟发生什么了。”
李卫心想,既然你还知道叫四哥,那一切都好办。
李卫拿出胤禛的印信:“我们做奴才的不敢多嘴,还请爷亲自进去见一见。”
胤祯看了印信,点点头带一队人往里走,被李卫拦住。
阿尔松阿皱眉道:“你什么玩意儿,要人进又拦着,闪开去。”
李卫可不敢让胤祯带这么多人进去,倘若他们把自家主子挟持了怎么办。他赔笑道:“十四爷,您的人都是身经百战的好汉,我们都是敬佩的。只是这屋子小,容不下那么多人。”
“爷,他们遮遮掩掩,谨防他们有诈。”阿尔松阿提醒。
介福收到李卫示意,犹犹豫豫的说:“奴才觉得,四爷总是您同母的哥哥,您用不着太提防。”
胤祯瞧了瞧篱墙里的大门,道:“那好,你们留下。爷一个人进去。”
阿尔松阿道:“爷,倘若奴才觉得有什么不对,一定带人闯进去。”他好像在说悄悄话,其实声音大得很。胤祯的人听的连连点头,李卫的人骚动起来。
胤祯将马鞭放在阿尔松阿手里,对李卫道:“走吧。”
阿尔松阿和介福眼睁睁看主子安安全全的走到门口。
胤祯问:“是怎么了?”
李卫道:“爷就在里面,十四爷当面问吧,请。”李卫转身出来。
等阿尔松阿和介福看不见了,送胤祯进去的四名侍卫立即公报私仇,将他的胳膊反剪在后,推搡到墙上。
胤祯早知道这些下人都是借着招牌狐假虎威的,闷着不喊疼:“我四哥究竟在哪儿。”
四人微微得意的对视,照主子这些时日谈到十四阿哥时的神色,他们估计不会遭到主子不会责怪:“十四爷多有得罪,请往里走。”
大厅却是空的。驻守的人说四爷在内室休息。
走廊里的气息阴冷潮湿,侍卫在门前通报了一声,开门进去,里面要干燥暖和的多。
天色已暗,胤禛套了件石青色的端罩,一个人在里面拨弄着的火堆。他眸中映着火光,正在沉思着什么。容貌仿佛玉雕的一般。
离那次尴尬的接触已经很久了,胤祯还是忍不住心虚了一下。
胤禛听到声音转头,却看见弟弟被侍卫架着上前几步,按着往下跪。胤祯皱眉挣了几下没挣开,那侍卫一脚踢在他膝盖上。
他双拳难敌四手,被强摁着跪下。
胤祯倒不是觉得憋屈,只是想,我空着手来见你,你就这样对我?
“谁给你们天大的狗胆!谁让你们这么对他的!”胤禛直到弟弟跪实了还愣了一会,好半天才上前给那两个侍卫一人狠狠一巴掌,“滚,立刻滚出去。李卫,你怎么办事的,拖他们出去打,他们要是没去半条命,我就让你没命!”四个不知眼色的侍卫连滚带爬。
屋里静下来。胤祯依旧皱着眉,揉揉手腕站起身。
胤禛在他跟前,连他微微抿唇的动作都看得一清二楚。胤禛脸上没什么,心里翻来覆去的想着,你竟然愿意回京,你竟然愿意孤身进来,可你究竟愿不愿意帮我。
时隔半年才看到久别的幼弟,胤禛的心绪就像那跳动的篝火一样不平静。
胤祯先道:“皇阿玛究竟还在不在?”
胤禛想说不在了,可是在他面前怎么都没法说出来。
胤祯从他的表情中得到答案,心放下不少,绕过胤禛走到火堆旁:“你为什么要出来?”
胤禛道:“我接你一块回去。”
他不能冒险。他亲自前来,就是为了表示诚意。京城里究竟发生了什么,由他来告诉胤祯,肯定比让他从别人口中得知来得好。
倘若坐在紫禁城里等胤祯回来,他先听到的肯定是大臣的哭诉,接着太子会告诉他那天的真相,八阿哥再将自己打扮成无辜的样子,责怪胤禛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煽动他为康熙报仇。
只要胤祯首先见的是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胤祯就不太会站在自己一边。不但不会,还可能与他敌对,围攻皇城,逼他下来。所以他不能冒险。
“一块回去?”胤祯背对他很轻的笑了笑,“为了让我回去,四哥真是用了不少手段。皇阿玛的死讯,年羹尧,隆科多,内间,还有两名京官尽职尽责的一路护送。甚至你不顾京中动荡,亲自前来。”
这些事胤禛是做过,可弟弟一样样的数出来,却让他心尖发凉:“我确实是来接你的,抛下对局势的掌控,带这么一千几百人,离京两天一夜,奔驰四百余里来接你,你就这么和我计较吗?”他不禁想,在你心中我究竟算什么。
胤祯看着火光。
胤禛道:“老十四,帮我好吗?”
屋里静了许久,他没得到同意,也没被拒绝。
作者有话要说:阿臧你的设想好萌~
Ly的长评亲一个╭(╯3╰)╮你眼中的老四很靠谱很萌~
50
50、一寸相思(一) 。。。
50
第二天出发时人多了,气氛平静的有些沉闷。
邬思道在京城给胤禛出主意:赶在太子和大臣之前和胤祯会面。这主意相当简单,而且很冒险。但效果却很大。
兄弟两人提前会面后,胤祯就算不全力帮他,也没法真正和他翻脸。
胤禛自然懂得把握分寸。他并不强硬的要求胤祯一定得站在他那边,也不说你是我弟弟,所以必须维护我。
他只是低声下气的对胤祯说,帮我。
胤祯即使记得前世不堪的回忆,也难以拒绝这柔和的手腕。
胤禛口中当天的情况是,大阿哥想要逼宫,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依附大阿哥手下。
他前去勤王,赶走了大阿哥。那时候他大权在握,见康熙病重,太子无心继位,一时糊涂,就犯下了大错。
“你一得到消息,就能赶到皇宫。你没有兵符,却可以调动禁军。你与大阿哥的人对阵,轻易的掌控了机要重地。”胤祯一条一条的问,“你事先知道多少?你准备了多久?你说你一时糊涂,你到底有多糊涂?”
那句‘我看你是太清醒’,胤祯到底忍着没说。
绕了一圈,还是回到原点。
大概玩弄历史的人,终将被历史玩弄。胤祯无奈。
情况简直是一团浆糊。他决定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先到京城,见了太子和康熙再做决定。
胤祯骑马在前,寒风吹起地面的雪,让他的头脑为之一清。
刚到一处山谷,有斥候匆匆骑马来,在胤祯耳边说了两句,胤祯神色变得严肃,他吩咐自己的人小心,让几名侍卫簇拥着去找胤禛。
“爷,奴才觉得十四爷太骄横了,哪儿把您当哥哥。”几个侍卫围在胤禛身边闲话。
胤禛看见弟弟过来,摆手令他们退下:“怎么了?”
“斥候说,前面有埋伏的痕迹。”胤祯带着警惕和怀疑道。
怎么会有埋伏?胤禛惊讶了一瞬,继而看懂胤祯的目光,吃过味来,冷视回去:“怎么,你怀疑是我派的人?”
胤祯望了望四周的山路和树林,道:“四哥,我不想怀疑是你。”
他怀疑,但是不想怀疑。虽然区别不大,胤禛至少觉得好受了一些:“不是我的人,我猜要么是老大,要么是老八。”
胤祯信了:“他们怎么得的消息?”
胤禛本来没想到,这下想通了:“大概是密信往来被他们截住,他们担心你会站在我这边,干脆就在京外下手,让我们死在外面。”
胤祯叹了口气:“那……你还有后援吗?”
胤禛摇头:“我让老十三在京口等。不知道他们调动的哪里的兵马,竟然没惊动老十三。所以我们两个,一共只有这两千多人了。”
胤祯没时间叹气了,又看了自家哥哥一眼。对方人马至少一万出头。一万对两千,后果可想而知,多看一眼是一眼吧。
侍卫刘洪挠心挠肝:求你们了,紧张一下吧!这么紧急的情况,我都快疯了,你们还一副淡定的样子。你们这样让我紧张都紧张不起来,难受啊!
一只冷箭夹杂着破空之声,从山路外射过来,队伍里的一匹马一声长嘶,将士兵往下抛。
埋伏的人等不及了。
士兵如潮水般涌上来。
“不要暴露目标。”胤祯一把拽下胤禛的大氅,丢给自己的亲卫披上。在战场泡了两年,怎么应对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他对阿尔松阿道:“你带四爷从山脚下那条路回京。”
胤禛的马被胤祯的手下牵的转了半个圈,他在弟弟的侍卫半强迫他出发前赶紧抓住弟弟:“你要做什么。”
胤祯快速道:“我们分成三路,其中一路假扮你我,从中间道逃走引敌。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