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天下-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家的曾外祖父都开口了;又是皇上的金口玉言;谁敢说这个字取得不好;都连声称赞。
只有宁云晋有点心里有点怄,一听到这个字他就忍不住想到“有型就要秀,无屑更清扬”;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不过在古文里面清扬不但指眉目清秀;更是泛指人有美好的仪容和风采,却是个寓意非常好的褒义词。
在一片赞叹声中,杨让功阴阳怪气地道,“听说光是宁二公子的一幅画像就已经被人出到五千金,可真真是不凡呢!”
“咦?”宁云晋还真没听说过这件事,有些惊讶。
这屋子里最不缺的就是手眼通天的人,京城里的大事根本瞒不过他们,少正行笑着解释道,“听说孙本善为宁二画了两副人像,不少人在王传大师那里看过之后惊为天人,纷纷出价想要购买。”
宁云晋眨巴了两下眼睛,他还真不知道有这样的事情,这些天太忙了,哪有时间去关注。他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父亲,晓得这事多半是真的,顿时有些头大,自己都要当官了,这种事传出去虽然是美谈,可还是不妥当的。
明明只是在说画的事情,不知道为什么刚刚心情还不错的文禛突然就板起脸,有些突兀地道,“既然众卿家都已经到了,那我们便先议议吧!”
在座的人都已经无比适应文禛的喜怒无常,对他这样生硬转移话题的举动居然没有丝毫不适应,脸色一肃便进入了办公模式。
宁云晋松了口气,在这样的场合谈论关于自己的事确实压力颇大,就算他喜欢出风头的感觉,也不想被人架在火上烤。他淡定的给每个人都奉完了茶之后,便老实地退到陈立言的座位边。
像他这样的侍读是没有位置的,说得好听一点是南书房行走,说得不好听就是高级服务员。只有等他爬到陈立言的位置才能分配到一套桌椅,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好活,因为要在这个没有录音笔的时代做会议纪要,没有一点功力是不行的。
今天的议题是清点京城及几个重点省份官仓的账目,并调集一批粮食运到西北军中。往年秋末,奉武族的各个部落便会纷纷出动扰边,抢掠一批物资好度过漫漫寒冬。虽然如今奉武族不但立国,并且递交了国书议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多年习惯会改变——毕竟他们的资源并没有变多。
首先是户部尚书陈述现在账目上的存粮数量,现在户部掌印的人是吴庸,他是前朝末年出生的人,永兴年间考上状元的时候已经四十多岁,如今早已胡子花白一大把,这人虽然不善于生财,但是理财上却是一把好手,张口便将各省的存粮数报了出来,京城及几个产粮大省的官仓储量加起来共有340万石。
接下来自然是宁敬贤提出自己的需求,只见他张口便道,“要想满足边境军队的粮食供应至少需要四十万石。”
“那不可能!”吴庸不等文禛发话,就连忙拒绝了,别看宁敬贤仅仅只是要了个零头,但是数量算起来还是太大了。他苦恼地道,“这些粮食想要发放俸禄都只不过是勉强足够而已,就算缩紧缩紧最多也只能提供十五万石。”
宁敬贤根本不与他争论,直接抱拳拱手对文禛道,“启禀皇上,要想在西北拉出一条防线,至少需要五万以上的兵力,区区十五万石哪里够用,难道要士兵们饿着肚子打仗?”
文禛并未立刻表态,只是等着吴庸说自己的难处。吴庸的脸皱纹都拧成了一团,只差没指天抢地自己已经尽力了,可是宁敬贤却咬死了不松口。
虽然这可谓是大夏最顶尖大佬们的会议,但是其场面却也和小街小贩讨价还价差不多,宁云晋以前还看到过直接上全武行的,丝毫没有文人书生动口不动手的自觉。
不过宁云晋还是第一次看到平日里一本正经的宁敬贤与人斤斤计较的样子,因此视线大部分时间都好奇地落在他身上。其实他真心觉得父亲的要求一点都不过分,甚至还已经要少了。
一个成年男人每日如果要进行高强度训练,至少得吃两公斤粮食。现在的一石约等于59。2公斤,如果要保证五万人在三个月之内都吃饱饭,就要十五万石以上。
可是如今边境的军队哪里只有五万!?更别说这些粮食在运输途中还要被层层剥削,真正落到士兵头上的少之又少。
宁云晋正是在这次扩军的时候去的西北,记得那时候八旗兵还好,至少每餐能有顿干饭,他们这些绿营兵餐餐都是粥,训练之后,晚上肚子饿得睡不着,只得爬起床猛灌水将肚子撑得饱一点,走路的时候都觉得胃里晃荡,那滋味真是别提了。
他望着宁敬贤正出神,文禛的心情却烦躁起来,忍不住在心里嘀咕,这小子都这么大了,怎么还一副离不开父亲的样子。
轻了下嗓子,文禛先是打断了两人的辩论,扭头望向陈立言,“近五年来官仓粮食使用情况如何?”
陈立言站起身不慌不忙地道,“回禀皇上,这部分内容由微臣下属宁云晋负责,请容他奏对。”
文禛进南书房的时候李德明就已经悄悄的禀报过这件事,微微翘起嘴角,“准。”
这用度情况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到每年收入粮食、消耗粮食的数量与途径,还要一一道明损耗数量,要知道这年头可是没有EXCEL神器进行数据分析的。记账的时候最多就是分门别类的登记而已,要是逻辑性不好的人甚至会被绕晕掉。
若是没有过目不忘之能,宁云晋只能抓瞎了。不过如今这么点小难题可考不到他,背着手张口便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这便是侍读学士另一个作用——人形百科全书加搜索引擎。
这一议眨眼就近了午时,文禛似乎见不得他安逸,在讨论得正激烈的时候时不时会问他一些问题。宁云晋刚开始还有些担心他会问到自己没看过的内容,没想到文禛的问话却十分有分寸,并没有刻意给他难堪的意思。
他不卑不亢答话的态度,让那些大佬们都觉得十分满意,甚至遇上他们需要的内容直接越过陈立言询问宁云晋。陈立言气得一张老脸涨红,万万没想到宁云晋居然能将这么一个刁难的差事化险为夷,居然变成了表现的机会,一想到若是让那位知道自己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他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杨让功见不得宁云晋出风头,挑了个机会问道,“可知仓储每年借贷收益几何?因贪污粮食被处罚的官员几何?”
宁云晋这下真的懵了,这个他还真不知道,那几本资料上并没有这样的内容。不过若是直接说不知,还不知道这位杨阁老接下来要怎么膈应自己。
他正想着应对之法的时候,文禛突然道,“杨阁老这问题倒是难到咱们的新科状元了,陈立言,下次可得记得先把这部分内容准备齐全。”顿了顿,他又道,“不早了,今日就议到这里吧,回去之后众卿拟个具体章程递折子。朕就不留饭咯!”
文禛这么明显的偏心,再想到宁二的大名、字都是皇上亲自取的,这帮老狐狸哪还会不明白圣心所在,他们望向宁云晋的眼神顿时慈祥得如同老佛爷一般,这年轻人日后前途无量呀!
通常皇帝不留饭,大臣们自然都是回官署吃家里送来的食盒,不过像宁云晋这样的就比较苦逼了,宫里不可能让他们带吃食进入,只能与值班的侍卫一样吃难吃的大锅饮食。
宁敬贤年轻的时候也在宫里当过职,自然知道宫里的吃食送到人手上之后连热气都没有多少,虽然知道自家小二是个能吃苦的,但还是担心这小子娇生惯养这么多年,肠胃会受不了,散了会之后便刻意在外头等着宁云晋出来,想要多交代几句。
宁云晋一见到他便扬起笑容,亲热地走上前喊道,“父亲,您在等我么?”
宁敬贤轻轻颔首,温和地解释,“之前太忙忘了告诉你宫里的一些规矩,再来也没想到你第一天当差就会进宫值班。”他叮嘱道,“家里的吃食没办法送进宫,宫里送的餐你便少用一些,回衙门之后再吃府里送的食盒。”
宁云晋这样的老油条又不是第一次进宫当差,他知道像他们这样值班的侍读,最多午时之后就能与值晚班的交换出宫,早就带了两个馒头垫吧垫吧肚子,出宫了想吃什么都行。不过有人关心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他笑得格外春花灿烂。
正准备回寝宫用膳的文禛顿时心里不平衡了,这小子忒没良心了点,自己为他解了围一句谢都没有……他扭头对李德明道,“去把宁家小二叫来给朕研磨,朕刚刚想起来,既然给他取了字不如一并将墨宝赐下去,好事成双。”
李德明应了之后转身朝着那边亲亲热热的父子俩走去,心中嘀咕着,皇上呐,宫里这么多人排着队抢着也要伺候您,何必去打搅别人父子,打搅别人亲热是要遭天谴的!
作者有话要说:“有美一人,婉如清扬”取自曹丕的《善哉行》,前一半是赞美美人,下半部是思慕之心,文禛童靴闷烧了。左师爷爷硬是曲解成齐风~~


第83章

宁云晋跟着李德明进了乾清宫的书房;对于这个房间他熟悉得很,见文禛示意他磨墨;便只好乖乖地挽起袖子干活。
文禛嘴角微翘地看着他的动作;虽然这小子掩饰得很好,但是微跳的眼角却说明心里并不淡定。
等到李德明将宣纸铺好,文禛伸手捻起毛笔;沾了些墨准备下笔。他的字端劲有力,瘦长清奇,将清扬两个应该飘逸的大字写得厚重刚毅。看字识人;单只是这手字便与他平时圆滑的为人完全不同。
看他都已经在落款,准备盖印,宁云晋只觉得前途黯淡,一想到这个破名字要跟着自己一辈子,他真是半点也高兴不起来。
按理说由皇帝亲自题字命名,对普通臣子来说简直是莫大的荣耀,可是文禛却没看出来宁云晋有欢喜的样子。
“怎么,不喜欢朕为你取的字么?”
如果别人一喊自己,就要忍不住想起去屑洗发水,试问谁能喜欢!?可是偏偏这又是只有他一个人知道的苦逼事。
宁云晋只得摇头道,“皇上亲自赐的字微臣哪里会不喜欢,只是原本爷爷已经在为微臣想字,想到他要白忙活一场,总感觉有些不好意思。”
“你呀,就是想得太多了,要是你爷爷知道这事,心里只有欢喜的,哪里会有其他的想法。”文禛忍不住笑道,不过他就是喜欢宁云晋对家人格外优容这一点,自然也不忍心责怪。
那是不欢喜也必须欢喜好吧!宁云晋在心中腹诽道,不过面上却露出一个腼腆的微笑。
文禛摇了摇头,再欣赏了一遍自己亲手题的字,越看越觉得写得不错,这才拿起自己的私印盖了上去。
盖印之后,他才开口问道,“第一天当值感觉如何?”
“还行,应付得来。”宁云晋连忙拱手道,“不过实在是多亏了皇上您对微臣的照拂,要不……”
“得了吧,咱俩之间何必说得这么客气,朕可不爱听。”文禛笑了笑,“朕想你也应该应付得过来。不过怎么这次不说什么为了朕万死不辞肝脑涂地了?”
咱俩之间有什么关系么!?宁云晋在心里默默吐槽。见文禛心情不错,他嘻嘻笑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微臣都已经开始当差为皇上做事了,自然不需要再只口头上表功。皇上日后只需看微臣表现便是。”
说起来宁云晋比较欣赏文禛的一点就是他不会像其他上位者那样,宠信一个人时完全不理会对方的处境。
对于自己喜欢的臣子文禛从来都不会往死里捧,要知道皇帝对一个臣子太特别可不是什么好事,无论是不是有心的也是捧杀,最最有名的两个被捧死的莫过于年羹尧和李卫了。
文禛现在对自己不错,可即使他知道自己在被上司刁难的时候,也不会直接降罪给那人,反倒是相信自己能够处理好,最多只是顺手推波助澜帮一把而已。
宁云晋对于他居然是这样有人情味的一个人,一直觉得比较不可思议,这人智商已经够高了,还有这么高的情商,实在是没天理。
他光顾着说,没注意文禛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那一瞬间文禛忍不住邪恶了——这天下都是朕的,只不过想收个人而已……
“皇上大可不必为微臣这点小事操心,”宁云晋自以为体贴地道,“仓储的事情想必十分棘手,不知皇上是否已经有了万全之策?”
“你看出来朕这是想动仓储了?”仿佛一盆冷水浇到头顶,文禛将心底的邪恶思想收了收,惊奇地问。
文禛觉得宁云晋这小子简直是不可思议,自己才刚刚想借着兵部需粮的事情清查官仓,他就已经猜到了自己的下一步。若不是确定这件事自己从来没和任何人提及过,他都要怀疑宁云晋是不是有眼线在自己身边。
可如果不是他有这种能震撼自己心灵的能力,自己断然也不用这么纠结。文禛是立志想做一明君的人,宁云晋这样能领悟自己心思的人简直是天生的良臣,若是被自己弄成佞幸……
宁云晋一头雾水地看着文禛的情绪从兴致高昂突然变得低落,将那副字赐给自己以后便打发自己离开。
若不是自己在跪安的时候,文禛特地交代自己秘密提交一份关于现在仓储情况与变革的折子,证明自己并没有失宠,宁云晋忍不住摇担心刚刚是不是无意间哪里得罪了他!?
好不容易折腾了一天回到府里,宁云晋想到那帮大佬们说的,孙本善给自己画的那两幅据说十分出名的画。
他有心想去看上一眼,可是实在抽不出来时间。一来他是新人才刚当差而已,总不好马上就请假溜班,二来文禛才给自己布置了任务,虽然没说要什么时候交上去,但是事情总要做在前面才不慌。
仓储制度可是非常复杂的,偏偏又关系着民生社稷与帝王的政绩,是每任统治者都非常重视的事情。
“深挖洞,广积粮”从当年刘邦提出来之后就一直被所有帝王关注,各朝各代无不将储粮问题摆在治国安邦之首要位置,是帝王最重要的战略思想之一。
仓储制度起着平抑粮价、调控市场、赈灾备荒、安民固本、供养军队、备战应战等多种用途,偏偏却又最容易出问题,历朝历代著名的变法无不与之有关,譬如王安石、朱熹,却又无一不在此之上铩羽而归,可以说是一柄双刃剑,处理不好即使是皇帝也讨不了好。
别看户部账面上的数量还有那么多,但是能有一半实物就算不错了。如今大夏的钱粮亏空问题已经十分严重,要不是前些年文禛忙不出手来,早就要对此下手了!
为了这份折子,宁云晋天天要跑去户部调阅不少资料,用来做数据分析,忙得不可开交。
好在最近几天杨让功似乎汲取了教训,没有再直接生事,只不过他减少了白天带宁云晋去宫里的时间,以宁云晋年轻为由让他多值夜班。
宁云晋倒是觉得无所谓,在宫里值夜比白天还舒服一些,只要没有皇帝召唤,就可以在休息室自行安排,熬到天亮便可以回家休息一整天。
让宁云晋比较奇怪的是,不知道是文禛知道自己正忙,还是其他原因,文禛这些天都没有特地传唤他,让他生出一种莫名的危机感,总觉得最近似乎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眨眼宁云晋就熬过了十天,终于盼到了今生第一个休沐日。他还没想好去干什么,徐不用就匆匆赶到了宁府。
使秦明将他领到自己院子之后,宁云晋笑问,“至善兄这大清早的过来,可是有什么要事!?”
“若不是出事了,为兄也不好做这个不速之客。”徐不用叹了口气道,“季卿病了,病得不轻,唉!”
“怎会如此?”宁云晋惊道,“上次看着他还十分精神呢!怎么会突然大病?”
“是心病啊!”徐不用摇头道,“大夫说了,若是他还一直看不开,迟早要郁郁成疾的。清扬可愿与为兄一起去探病?”
“那是自然。”宁云晋连忙要秦明备车,他将孙本善最近能发生的事情在脑海过滤了一边,总觉得没有什么大事。孙本善刚画出了口碑甚佳的杰作,上次考试的成绩也不错,实在想不出来能让他生病的事情。
上了马车之后,宁云晋好奇地问,“小弟实在想不出来季卿兄怎么会突然生病,若不是没赶上休沐,我还想去看看那两幅画作呢!”
他一提起画作的事情,徐不用突然表情有些怪异。宁云晋见状,问道,“可是与那两幅画有关?”
既然他已经猜到缘由徐不用也就不再瞒他,将事情的经过说了出来。
那两幅画孙本善实在是喜欢得紧,装裱的时候特地拿去了京城最有名的王传大师那里。这人有个毛病,凡是他经手装裱或者修复的画作晾干时都要挂在自己的画廊里面。
利用王传的名气经常会吸引来一些达官贵族,他们在欣赏那些画的时候,有时候便会出钱购买,不少画匠画出了作品就是为了卖,能卖出比摆摊更高的价格,他们自然也是高兴的。
一来二去王传的画廊便十分出名,他不但赚到了钱,还能起到提携后辈的作用,可是没想到这一次却惹了祸!
宁云晋在御街夸官那天着实出尽了风头,即使连大门不二门不迈的千金大小姐都知道了他这位容貌、文章都冠绝天下的才子,以他为型画出来的作品,本就容易受到人追捧。
而孙本善在作画方面本来就是天下名家,这两幅画又耗费了他不少心血,将画里的宁云晋仿佛授予了灵魂一样,不少去画廊的人一眼就看上了这两幅画,在他们的相互竞价之下,居然有个神秘人将价格出到了五千两黄金,这可是近年来画作能卖出的最高价格。
孙本善是个执拗性子,一副画说好了是送宁云晋的,另一副他要自己收藏,任凭别人说破嘴皮,那两幅都不愿意卖。
如此一来他的行为便如同捅了马蜂窝,从孙本善将画带回家之后,家里就不断地遭贼,虽然孙府也加强了守备,但是哪有千日防贼的,终于在前天画作被一伙贼人给盗走了,为此孙本善便病了,确实是心病!
知道了来龙去脉,宁云晋这才恍然大悟,虽然心里有些遗憾自己居然没能看到画作,但是当他看到遭受打击之后病得不清的孙本善,也只能作罢,反倒好好的安慰了一番。
宁云晋只当自己与这两张画无缘,却没想到他会在不久后的某一天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见到它们,并且还发生让他不愿回忆的事情……


第84章

虽然已经尽力安慰过孙本善;但是他还是郁郁寡欢;只不过在两位好友的关怀下;他的精神稍微好了一些,吃过药后不用再躺在床上。
见他那副可怜的样子,宁云晋差点答应再次牺牲色相做一次模特。
不过这次孙本善拒绝了;用他的说法;那副海棠春睡图已经耗费了自己所有的灵性,这辈子估计再也画不出来能够超越的画作;不用再耽误宁云晋的时间。
宁云晋知道一件艺术品诞生总是有着偶然性的;即使是同一个人想要再画出一模一样的画也不太可能。
孙本善虽然年轻;但是他的画作已经有了大家风范;他认为好的作品;肯定不会差,可惜那段时间自己太忙,居然与那画失之交臂了。
人总要向前看,既然已经错过宁云晋也将画作的事情抛到脑后,开始忙于关注近日来闹得轰轰烈烈的仓储清查和宁敬贤生辰礼物的事情。
大夏朝的仓储制度大体上有官办和民办两种,这次盘查的主要是官办仓储。这类官办的仓储按照不同的用途为常平仓、义仓、惠民仓、广惠仓及预备仓五种,目前除了常平仓还能正常运转,其他四种基本上已经名存实亡,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虽然《大夏律》中对于粮食籴进出、空亏钱粮、贪污粮食等都有明文规定,严重的则处以极刑并不得赦免,但是实际上现在各地的常平仓基本上是十无三四。
宁云晋最近对这方面非常有兴趣,他目前已经总结出来仓谷亏空的三大原因。
其一是高进低出,如京城丰年的米价每石都在一两以上,但是欠年时售价却在九钱到一两之间,售价低于进价,肯定要亏空,而且平粮越多亏空越大。但是总督巡抚们为了施恩百姓博得美名,一般不愿意提高米价,长此以往不亏空才见鬼了。
其二是驻军借粮,大夏与前朝的屯兵制不同,地方驻军的粮食是由地方官征收支放,但是遇到灾年的时候民间无法供应,只能先借仓谷粮供军队食用,可是往往到了秋季时却又无法补足,年年岁岁积累下来,亏空便格外巨大。
其三是交盘不清,虽然按照规定官员离任的时候要把常平仓钱粮交割给新任官员。但是规定是规定,在上司们压制和相关人员的周旋之下,新官往往只能捏着鼻子接受已经亏空的粮仓。
与这三点比起来,地方官推迟购买粮食、民欠粮拖延交纳、偷卖粮食等都只不过是小问题而已,套句非常俗气的话,只有与制度相关的问题才是大问题。
虽然宁云晋已经将文禛布置的论文完成得差不多,但是既然皇帝没有催,也就没急着上交,他在等!
如果那件事没有被自己的蝴蝶翅膀影响的话,在这次全国性盘查粮仓时肯定会爆发出来,只有在那个时间点将折子递上去,才能引起内阁那些大佬们的重视,那时候文禛想通过仓储改革也会容易一些。
以调粮为由清查粮仓的旨意发送到全国之后,顿时像是引起了巨大的地震,各种密折如同雪片一般传到了文禛手里。
这些密折简直是触目惊心,看着那一个比一个糟心的消息,文禛实在是烦心到不行。他将朱笔朝桌上一扔,叹了口气。
李德明见他脸色不好,凑上前问道,“皇上,要不今儿个先就寝?您已经连续几夜没好好休息了!”
文禛只觉得乏力,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